張貼日期:Mar 08, 2011 5:47:20 AM
本文摘自國語日報---2011/3/8楊惠芳/臺北報導
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表示,一百零三學年度實施十二年國教後,大多數國中畢業生都可以免試升學,只有少數三成要進入特色高中職的學生需要考試;到時候,國中基測就不是很重要,可以考慮廢除。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明年起,基測將從現行的一年考兩次,改為一年考一次,一百零三年起轉型為「簡易型學習成就檢核工具」。
陳益興表示,基測轉型後,不再是升學用途,而是落實到平常學校的學習評量,因為實施十二年國教,如何維持國中生的素質是重要課題。至於三成的國中畢業生,要以什麼方式進入建中或北一女等「特色高中職」?教育部表示,這些學校可以採取單招或小型聯招,或由招生區舉辦區域性的學科、術科考試,詳細實施方案預計明年六月公布。
基測轉型為「簡易型學習成就檢核工具」後,以升學為目的的「全國國中基測」等於是廢除了。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原則上,他支持這個方向,但教育部應該要趕快提出配套措施,例如什麼是特色高中職。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國中基測的原始設計就是門檻,而不是升學依據。實施這些年,無論是信度、效度及穩定度,都有一定的公信力,如果能轉型為學習評量,應予以支持。不過,他認為教育部的當務之急,並不是處理基測轉型問題,應是解決三成國中畢業生的升學方式,因為十二年國教的成功關鍵,是明星高中職的升學方式及學區劃分問題。
教育部表示,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少數特色學校仍須透過考試入學,臺灣師大心測中心可繼續提供專業服務,接受特色學校委託,研發入學測驗,但名稱是否仍為國中基測,有待研議。
學區劃分方面,教育部考慮以「縣市行政區」為基礎,同時考量共同生活圈、交通便利性等,規畫「免試就學區」。但位在免試就學區交界的學校,經協商後可規畫為跨區域的「共同就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