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r 05, 2011 1:10:45 PM
本文摘自國語日報2011/2/17少年文藝文/王岫
從一八八七年起,卡內基在故鄉當佛林及愛丁堡等地,捐款二十五萬美元協助設立公共圖書館;一八九五年,在他美國的第二故鄉匹茲堡,捐款一百萬美元,設立第一座名為卡內基圖書館的公共圖書館,除圖書閱覽外,還設有音樂廳、畫廊、博物館等。
此後,他成立卡內基基金會,只要各社區或城市,由市長或議會通過提供土地,並保證每年利用稅收作為維護圖書館經營的經費,基金會就捐款蓋一所圖書館。卡內基捐贈的圖書館不限英、美兩國,不少英語系國家都受惠;到一九二○年,卡內基捐贈了五千六百多萬美元(當時幣值),蓋了兩千五百所圖書館。
今天,在美國都市或鄉間旅遊,仍然可看到名稱有「卡內基」加上地名或社區名的圖書館,卡內基因此也被尊稱為「捐助圖書館的聖人」(Patron Saint of Libraries)。
卡內基捐贈圖書館的效用,加速了美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也間接促進美國二十世紀的國力強盛。
近來國內出版社出版《卡內基的一生》中譯本,描述他生於貧困,卻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之人的奮鬥過程。讀者閱讀這本書時﹐當可看到鋼鐵大王對國家另一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