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y 03, 2011 12:59:23 A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5/3
有鑑於學生英文能力的低落,在馬總統的建議下,教育部正研議開辦英文「短期魔鬼訓練班」,對象為大學和科大的學生,在畢業前後,進行三個月到一年的集訓,二十四小時採全英文課程,希望能提升大學畢業生的英文水準。
現在的大學生,為什麼學了十年的英文,不僅不能說,也不能寫,是課程、教材有問題?是教師教學無方?還是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
如果詳細分析,教師、教法、課程、教材問題都不大,最主要的是學生放棄太早。在初學英語階段,學生因故受到挫折,未能有立即的輔導與補救措施,以致學生早早就放棄英文。而沒有使用的環境,更是學習英文的致命傷,進了大學後,使用的原文書少了,升學壓力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落千丈,英文能力也「直直落」。至於畢業之後,進入社會,英文使用的機會更少,學生怎會有學習的動機呢?
「短期魔鬼訓練班」治標不治本,雖然可能有效,但若沒有英文使用的環境,英語能力一時的改進,長遠而言,仍然枉然。政府、教育部也許應深思如何營造優良的英語使用環境,而非一味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