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r 23, 2011 2:8:47 AM
摘自國語日報---2011/3/23陳祥麟、諶淑婷、李榮茂/綜合報導
昨天是客家「天穿日」,全國各地都舉辦客家文化活動。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到古亭國小,宣導「天穿日」的由來與風俗,學生也合力搗糍粑,一起分享美食。新北市建國國小學生則以布袋戲,演出女媧補天的故事。新竹縣多所學校表演客家獅、客家花鼓,以及朗讀唐詩、客家歌謠等。
相傳上古時代,女媧煉石補天,解救蒼生。因此客家習俗中,「天穿日」這一天,男不耕田,以免大地漏洞;女不織衣,怕針刺穿天頂。大家放下工作,唱歌娛樂,並用粄食祭祀,彰顯尊重大自然的心意。
古亭國小學生在客家阿婆指導下,賣力搗磨糍粑。個頭小的學生要舉起搗槌雖然費力,但聞到香味就越搗越賣力。學生王葆儒說:「剛開始有點難搗,糍粑變黏後反而輕鬆。最重要的是,糍粑非常好吃。」
學生劉妍秀是客家人,她覺得「天穿日」的習俗很特別,也常向爸爸學客家話。她說:「客家話雖然難學,但用客語唱歌比國語更好聽。」
建國國小學童跟著「山宛然」掌中劇團教師學習掌中劇,並當場學會「大家好」和「謝謝」的客語。三年級學生張芳瑜和市長朱立倫一起學布袋戲,覺得很有趣。蔡相緹則說:「我以前聽過女媧補天的故事,現在才知道和客家節日有關。」陳晢昱覺得,用甜粿做的天穿粄很好吃。
新竹縣的慶祝活動,邀請照門國小和錦山國小,表演吳濁流的漢詩採茶舞曲。學生在舞樂聲中泡茶,體會天穿日愛護自然山林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