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r 18, 2011 12:57:9 A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3/18
日本發生芮氏規模九的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無數,財產損失難以估計,舉世震驚。這種天然災害,真是防不勝防。
從這次日本的震災,可以看出日本人民處理重大災害的沉著、冷靜與自制,為各國所肯定。而且,雖然發生在上課期間,也未看到師生驚惶失措,因此,能將校園災害減至最低程度。
校園災害損失要減少,一則校園建築物須採取較高的耐震強度,禁得起地震的考驗;二則平時須做好校園防災演習,遇到真實情況發生時,就有心理準備,能進行有效處理。
國內震災並不比日本少,尤其全臺灣還有九十四所學校位在斷層帶兩百公尺範圍內,一旦發生芮氏規模七以上的地震,可能導致牆倒房毀的重大災害,已經有前例可稽。因此,應立即全面檢測所有校園房舍的耐震強度,需要補強者,政府應優先提撥經費,做好校舍補強工作,以確保師生安全。
再者,雖然校園都會定期進行防震演習,但常常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存著應付心態,交差了事,未能確實做好演習;一旦真的發生重大地震,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千萬別把校園防震「演習」當作「演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