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y 13, 2011 6:55:29 A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5/11
恐怖分子首腦奧薩瑪‧賓拉登終於被擊斃,自由世界人民無不額手稱慶。
賓拉登所犯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造成平民三千一百二十六人死亡,許多人認為他死有餘辜,但這次獵殺賓拉登的合法性卻受到質疑。白宮新聞發言人證實,賓拉登被擊斃時,手中並無武器。國際法學者說:「依照法律的準則,只有在必須防止對方傷及他人或是會逃走狀況下,才可動用致死的武力。」因此,宜採取逮捕、審判、再處其刑責較為恰當。
歐洲國家並不因為賓拉登斃命而心安,反而擔憂激起恐怖分子仇恨,造成更多的恐怖攻擊,各國無不加強維安。印證「以暴易暴」的古訓,說明美國的作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也背離了和平的精神。
美國以反恐之名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造成美軍近萬人及平民逾八十萬人傷亡;並加深對穆斯林宗教、文化的貶抑和敵視。雙方仇恨與日俱增,不安的心情,更加劇暴力的行使,復仇成為雙方達成正義的目的。
教師不妨以此作為教材,引導學生討論,從獵殺賓拉登事件來思考:反恐、戰爭、人權與和平的意義,以推求出符合人權、和平的最好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