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r 30, 2011 5:14:15 A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0/3/29
乍暖還寒,最難將息。開春以來,臺灣的氣候變幻莫測:過年期間,連續下了一個多星期的豪大雨,接著這幾天又遭到史上最大沙塵暴侵襲。中央氣象局還預測可能出現「強降雨集中」現象,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警覺是有了。經過去年八八水災的重創,政府已強化監測通報、衛星通訊、救難機具、後送安頓等防災部署,不少民眾也積極參與防災演練。但在此同時,看到水災後的重建道途,前路迢迢,令人憂心。
高雄縣是去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報載高雄縣政府申報基礎建設重建工程達六百七十八件,獲中央核撥六十二億元補助款,至三月中旬只完成十三件,執行率不足百分之七。重建如此緩慢,萬一大雨再來,儘管都已有警覺,又如何保證民眾可以避免大水和土石流的襲擊?
重建緩慢對校園的影響就很大。本報有關校園重建的專題系列報導指出,八八水災造成一千三百多校受創,迄今不少學校還在易地上課,三十一所學校新校址遲遲未能決定。
「摧毀快、重建難」的道理,大家都了解。但政府的功能,就在為人民解決困難。加速重建,是政府當前第一急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