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pr 22, 2011 4:19:39 P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4/19
自從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後,社會幾乎已到了「聞霸凌色變」的地步。最近又頻頻傳出教師霸凌事件,如新北市某國小五年級導師,經常對學生甩巴掌,或用棍子打學生的腳或手臂,被體罰的學生多為單親或低收入戶子女。
除了同學、教師的霸凌事件外,網路霸凌也隨之產生。根據美國國家犯罪預防委員會的定義,「使用網路、手機或其他儀器,將會傷害他人的文字或影像送上網路」,都屬於網路霸凌的範圍,現在已有許多年輕人遭受其他人使用簡訊、電子信件、及時通等,重複的折磨、威脅、騷擾、羞辱。
校園霸凌事件已引起社會全面的重視,主管機關也設法減少或消弭校園霸凌事件。然而,網路霸凌卻以「野火燎原」的態勢逐漸侵擾整個社會,嚴重性不亞於一般的霸凌事件,美、日近年來有多起學生因不堪長期遭受網路霸凌而自殺的案例,美國已有多州立法防範網路霸凌行為。
當各類霸凌在國內正方興未艾之際,教育部應考量增加輔導人員,有效處理霸凌事件,並積極研訂各種自律規範,介入、禁止霸凌事件的發生,還給社會一個溫馨、安全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