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r 30, 2011 5:16:49 A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3/30
國防部長曾說:「假如共軍犯臺,我至少可抵擋兩週。」國安局長在立法院答詢時首度證實,共軍研製的東風十六飛彈已經成功,屬於高精準度多彈頭武器,對臺威脅加劇。因此,加強軍備和軍購的聲浪再起。
同一時間,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中心公布,國際間最近五年的軍火貿易,雖歷經金融風暴,卻比起前一個五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四,與聯合國要求裁軍、降低軍備背道而馳,離世界和平目標更遠。領土與海域糾紛、能源和資源的掠奪,以及未來糧食缺乏,都將增加國與國的摩擦,恐懼與不安促使軍費不斷高抬。
理解差異、以合作取代競爭,協商和仲裁解決紛爭,是走向和平最簡單的路徑。臺灣的安全不在軍備,發展軟實力才是正道。以民主、和平、人權為核心,建立分享團結的社會,積極參與國際人道救援外交,臺商在外均能發揚企業社會責任,全國努力降低碳排放量,才能受到國際肯定。
堅持和平方式解決兩岸關係,並尊重臺灣公民自決,這是國際和平民主的共識,也是臺灣安全的保障。早日拋棄唯軍備才安全的思維,把經費用在軟實力的發展,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