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pr 22, 2011 4:24:37 P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4/21
臺中市長為了部屬用「迴不相侔」一詞,連他都看不懂,於是痛批太八股。這件事已經成為「國內要聞」。根據新聞網頁上顯示的原件,是臺中市法制局回答民眾的書函,卻把「迥」字錯成了「迴」,難怪市長看不懂,因為根本就沒那個詞。「迥不相侔」和「迥然不同」、「迥異」同義,一般民眾或許比較生疏,但說用了它就是八股,雖然言重了,卻也凸顯語文能力的問題。
基層公務人員考試已經不考公文,而完全考測驗題了;考生只要在考前熟讀「考古題」,然後在電腦卡上正確畫記,就有機會錄取。高普考雖然還要考公文,一般考生不過是照抄題目提示,再套上格式而已;如能加上幾句套語,也就不差了;真能寫出要點,又有具體見解的實在不多。所以,考不考公文,其實也不至於會有「迥不相侔」的結果。
「迥然」錯成「迴然」,是語文能力有問題;就像不知道「效尤」原是「尤而效之」,而當作正面的「學習」使用,那就大錯了!據說,馬總統用語用字非常謹慎,經常翻檢辭典;認真使用語文,是對語文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要提升語文能力,先要對語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