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y 13, 2011 6:21:42 AM
本文摘自國語日報少年文藝文/通慧
晚春時節,空氣裡總飄浮著一層稀薄的水霧,連陽光也帶幾分溼潤的氣息。
初夏的腳步已經很近了,各種深深淺淺的綠意埋伏在枝頭、草間,隨時準備包圍過來。然而,春日遲遲,到處都有一種想留住什麼的感覺,一種很深很濃的依戀,四下裡牽絆著、彌漫著。這個時候,流蘇卻開花了,那樣溫柔纖弱的小白花,掙扎在暮春傷感的調子裡,明明朗朗的開花,似乎是想藉著它的奉獻與全心全意的愛,去挽留什麼、拉回什麼。
但是,歐陽修早就說過了:「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萬紫千紅的春天,一次輪迴裡,只有一度,是沒有方法可以留住的。別的千花百草都認清了這個事實,為什麼獨獨流蘇不肯放棄呢?仰望熱烈盛開的流蘇,驀然間,我深深領悟了悲劇英雄的精神與胸懷,也見識了生命與無奈纏鬥的執著與勇敢。
我對悲壯情操的認識,不來自希臘羅馬神話,不來自莎士比亞的劇本,卻來自十八歲生命中一樹春華的流蘇的啟示。那時,我正在成長的過程中,彷彿獨自在曠野裡跌跌撞撞的行走,渴望得到一點指引。雖然成長的路途上,有過年輕的驕傲與喜悅,但更多的悲傷、氣惱與衝突,卻充塞在一次又一次茫然的摸索裡。
就在那年暮春,金橙色的陽光溼淋淋的澆在地上,失意的感覺有如溫熱厚滯的風,四面襲來,到處都濃得化不開,彷彿梵谷晚期最熾烈痛苦的一張油畫。疲倦的追索後,我驀然抬頭,驚見流蘇,深深的被震撼著、感動著,所有的疑慮和困惑,竟在瞬間都化成嘩啦啦的流水,自心底淌過、遠去了!
那樣全心全意的奉獻與愛,花間的薛西佛斯!我忽然不再畏懼所有的挫折與苦惱。那是第一次,我從十七年來的懵懂中清醒;是第一次,我敢於正視並質問心底的頹喪與軟弱。流蘇的雪白明亮,照徹了心底最灰黯陰沉的死角,引進永恆的春光。從此以後,愛,對一個成長的女孩而言,不再是字典上空洞抽象的字眼,而是具體深切的情操,是生命中最堅實主要的部分了。
十八歲的春天,在生命裡只有一度,珍惜與不珍惜,它都要過去;但十八歲春天所點燃的火焰,卻沒有盡頭的綿延了下來,這樣的天長地久,令人在清醒以後的感動裡,有了超越珍惜的人生態度。
我知道,我終會有老去的時候,但只要流蘇的記憶在心底仍然鮮活,我便自信是活在生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