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性闡悟

張貼日期:Dec 24, 2014 3:3:57 AM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  降

丁丑年二月十五日

      上參

母顏  再示

    詩一

    聖天鸞生諸虔誠    扶鸞著書闡金篇

    倫理道德五常演    教忠教孝四維心

    詩二

    重整齊鼓疏文表    名冊個個少不了

    行功助道把善揚    修道修心證菩提

    示

    吾聖天扶鸞社自接晨鐘醒世聖書以來,已歷經數載,其間欣逢  維皇老母慈悲訓示,以及  玉帝之指示,更感謝南天主席文衡聖帝之指導,以及本堂眾鸞生以誠待之、扶之,才有陸續「正道明訓」、「性理真傳」及「大道玄妙」等聖書問世。

    如今天年混亂不堪!三教九流、左旁外道,皆出亂世,自稱收圓真道、如來降世,比比皆是,  老母雖居理天,無時不望兒早歸。適逢機緣,本堂奉旨闡著金篇,扶鸞助道,解惑迷津,引迷入悟。仙、佛、聖、真每每降乩扶鸞啄文之時,一而再、再而三所提醒之事,皆告知修道修心,二六時辰皆自然,尋求真命金線-一貫之道(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貫金脈)使可回鄉也。

    今宵乃本堂請旨著書之佳辰,現刻南天監察星君駕臨本堂,眾鸞生肅靜,排班接駕,勿失禮儀,吾退。

 

南天監察星君  降

    詩

    監察聖天焚表名冊上玉階

    星君扶鸞開啟書竣回南天

    話

    現刻請貴堂堂主許生振芳在堂前宣讀疏表............,讀畢即刻在堂前焚化,吾暨貴堂主席五聖恩主帶疏表上南天玉闕啟奏。

    今到堂觀之諸生,各各虔誠,文武俱備,實感欣慰,這全是主席五聖恩主領導有方,方能成為南天直轄扶鸞院之一脈也,在此期盼諸生有更美好佳績,才不會辜負上天慈意。時至,吾和五聖恩主一同上天階。

 

本堂北極玄天上帝  降

    詩

    再接再勵不放鬆    勤能補拙日夜勤

    修身養性不為過    放下屠刀立成佛

    話

    星君與五聖恩主已上南天,下期接旨之日,望諸生備香案以待,本堂此次再請旨著造新書,希諸生上下一致,同心協力,期以早日書成,頒佈五湖四海,期使眾生早歸覺路,同赴龍華,以慰  母心。至此。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丁丑年二月廿五日

    上參

母顏  再示

    詩一

    誘導匡扶以教孝    扶鸞登台闡玄妙

    普化蒼生登彼岸    回鄉團聚樂融融

    詩二

    助道宏道自古今    光明指引真覺路

    了徹修行非易常    誠心丹田往下修

    話

    今宵乃是本堂接旨之佳辰,命福德十里,城隍五里外空迎旨,其餘神人在堂內候旨,並肅靜為要,現刻諸天神佛聖真蒞臨本堂,諸生以禮恭迎,吾退一旁。

朕  居九霄雲外,日理萬機,統攝三界聖、仙、佛、真陞遷大事。今逢三期大開普渡法門,又慶賀南天主席文衡聖帝鸞務院旗下,每每建功,闡化教世,修身養性,達警惕立命,返樸故鄉之基也。

朕  聞南贍部洲台灣省嘉義市南天直轄聖天扶鸞社明性堂關卿,以領諸生,克盡己責,共著數部聖賢之書,能力可堪。今

朕  淮奏特賜書名「覺性闡悟」,每逢五、十五、廿五日開鸞著作,敕今各諸天神聖,共扶聖事,期能圓滿繳旨,普化人心矣。

    欽此  勿違此詔  (九叩首謝恩)

    天運丁丑年二月廿五日  頒行

奉旨著造「覺性闡悟」神職如下:

奉旨  主造    明性堂玄天三上帝

奉旨  督造    明性堂五聖恩主  關

奉旨  副督造    明性堂孚佑帝君

奉旨  副督造    孚佑帝君  吳

奉旨  副督造    關聖帝君  劉

奉旨  監造    東山孚佑宮孚佑帝君

奉旨  總校正    大成至聖先師

奉旨  總編輯    明性堂天上聖母、池府千歲

奉旨  總編輯    保生大帝  劉

奉旨  總編輯    地藏古佛  鄭    觀音佛祖  鄭

奉旨  副編輯    地母至尊  張    薛府千歲  童

南投松柏嶺受天宮玄天上帝

高雄左營元帝廟  玄天上帝  齊降

嘉義武當山      玄天上帝

    詩

    玉詔臨堂瑞光輝    勸世善書聖賢著

    啟發本善覺明路    同登蓮台歡樂無

 

新營太子宮中壇元帥  降

    詩

    良辰吉時接玉旨    堂內毫光萬丈千

    諸天神聖皆齊到    護旨真君已臨堂

本堂孚佑帝君  降

    話

    現刻欽差大臣臨堂,諸生整肅儀容,乾坤分班速速向外排班跪接,吾退。

 

欽差大臣金闕上相太白金星  降

    詩

    欽奉玉旨下南天    差護玉詔登鸞堂

    大天普波原靈徒    臣嘆迷徒焉知返

    共襄教化聖書著    啟發心善把功助

    玉旨宣讀(神人一同下跪九叩首)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  居九霄雲外,日理萬機,統攝三界聖、仙、佛、真陞遷大事。今逢三期大開普渡法門,又慶賀南天主席文衡聖帝鸞務院旗下,每每建功,闡化教世,修身養性,達警惕立命,返樸故鄉之基也。

朕  聞南贍部洲台灣省嘉義市南天直轄聖天扶鸞社明性堂關卿,以領諸生,克盡己責,共著數部聖賢之書,能力可堪。今

朕  淮奏特賜書名「覺性闡悟」,每逢五、十五、廿五日開鸞著作,敕今各諸天神聖,共扶聖事,期能圓滿繳旨,普化人心矣。

    欽此  勿違此詔  (九叩首謝恩)

    天運丁丑年二月廿五日  頒行

 

奉旨著造「覺性闡悟」神職如下:

奉旨  主造    明性堂玄天三上帝

奉旨  督造    明性堂五聖恩主  關

奉旨  副督造    明性堂孚佑帝君

奉旨  副督造    孚佑帝君  吳

奉旨  副督造    關聖帝君  劉

奉旨  監造    東山孚佑宮孚佑帝君

奉旨  總校正    大成至聖先師

奉旨  總編輯    明性堂天上聖母、池府千歲

奉旨  總編輯    保生大帝  劉

奉旨  總編輯    地藏古佛  鄭    觀音佛祖  鄭

奉旨  副編輯    地母至尊  張    薛府千歲  童

奉旨  文書    明性堂文昌帝君、司命真君

奉旨  文書    清水祖師  吳

奉旨  副文書    明性堂福德正神

奉旨  副文書    濟公活佛  黃

奉旨  司禮    明性堂濟公活佛

奉旨  司禮    本境地藏古佛

奉旨  請神總職  明性堂中壇元帥

奉旨  請神副職  各護法真君

奉旨  把門神    康元帥、趙元帥、千里眼、順風耳

奉旨  把門神    周倉將軍、關平太子、范將車、謝將車

奉旨  通報神    各護法將軍

  以上神職,分派完畢,各遵奉行

    話

    今宵奉命帶旨登貴堂,可喜可賀,貴堂主席關卿領導有方,諸生恆心虔誠,方能在現今社會扶鸞,教忠、教孝、倫理五常之大事也。又協助白陽天盤收圓,教善指引明燈,非常可嘉,好也。護詔天君及各護法神職與吾一同回金闕復旨,吾退。

 

本堂北極玄天上帝  降

    示

    吾身為本書「覺性闡悟」主造之職,盼諸生遵守「鸞生準則」切莫觸犯條規,吾神賞罰分明,秉律公正,守者定佑之;犯者必罰之,望諸生自鞭己策為要。

    又本堂再次接旨著堂曰,為三期普渡之重任,再接再勵,挽既倒之狂瀾,使得感化人心,去惡從善,進而修身養性,希諸生能同舟共濟,克盡職責,以完成代天宣化之神聖使命。

奉旨分派著造「覺性闡悟」人職如下:

奉派  堂主    許振芳

奉派  唱鸞兼訂正    許振瑞

奉派  聖筆正鸞生    許振庭

奉派  筆生兼外務    許振慶

奉派  副鸞兼外務    葉財旺

奉派  司禮兼訂正    吳銘章

奉派  筆生兼訂正    劉文宗

奉派  筆生兼訂正    王水福

奉派  筆生兼外務    鄭旺根  鄭清鴻

奉派  筆生兼外務    黃俊源  張金元

奉派  筆生兼外務    童百祿  童百成

奉派  文書兼財務    徐麗雲

奉派  效勞生    葉富美  胡華桂

奉派  效勞生    黃素貞  劉銘慧

奉派  效勞生    李玉燕

  以上人職,分派完畢,各遵奉行。

 

本堂堂規

一、本壇本府以天道為中心,宏揚佛法,闡化人心,與道德三綱五常做為基本。

二、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沈迷,不遵佛規。所以本壇以道德,尊師,揚道,救世,為四大宗旨。

三、本壇眾弟子如來觀看聖鸞時,準時到此,如慢來者有聖駕在此飛鸞應輕步進入行三鞠躬禮以示禮貌,如半途離席也應三鞠躬禮而退。

四、聖駕來時眾人肅靜,應先接駕,退者也須送駕。

五、本壇各位人職應負起重大要責,不可輕視馬虎要團結一致以完成著書之大命。

六、本壇文武乩生不可在外戲神弄鬼,招搖騙財騙色,不然應受天譴。

七、本壇眾弟子是非是過。功德過失,一切由功過司神以為記錄不可輕視。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  降

丁丑年三月初五日

    上參

皇母  再示

    詩一

    明性初演五花開    眾志誠心結果成

    扶鸞揮桃闡聖訓    重整道德挽人心

    詩二

    覺醒恍然開徹悟    性理真傳一脈貫

    闡揚正道宏五常    悟引迷徒返瑤池

    詩三

    三陽開泰演至今    白陽天盤掌道統

    彌勒弓長全心盡    難得一指願追隨

    虛幻何須心中留    憑心一隻安放下

    宏願了行勤內外    普天同慶收歸圓

本堂北極玄天上帝  降

    詩

    玄武七星鎮北方    天慈地容剖肚腸

    上蒼慈憫收龜蛇    帝統賢生結果成

    夫世道頹風衰危,天下眾生溺矣!自從歐風東漸,美雨西來,增添無窮之變化,移風易俗,造成現今堪憐之景象,實可感嘆哉!

    何以世人為物慾之所蔽,為財色所惑,慾望難填,進一步,使思行百步,誤入歧途,沈淪苦海,天堂有路不知去,地獄無門而自投,一失足而成千古之遺恨,悔不當初而事已遲,後悔莫及矣!

    現今時潮流趨,人人邁向維新文明里程,拋棄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人倫大道,已不知守禮、義、廉、恥,固有傳統之美德。人心惡化日甚一日,形成優勝劣敗,弱肉強食之現象,以現實物質為本位,不顧天理,無視人道,人心之險惡,莫甚於此時,致使上天震怒,而降劫之禍臨,水深火熱,生民塗炭,慘不忍睹。此非上天有意降罪於蒼生,實乃人之自作其孽之所招來。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坐視其蒼生,危而不持,顛而不扶,乃藉仙佛神聖下凡到處扶鸞設教以濟世,作中流之砥柱,挽既倒之狂瀾,以神道鸞訓教化世人,神人合一著作寶筏,一片赤誠忠心,無非為拯世道人心向善矣。

    故人若在世應知為善最樂,做惡難逃,及早悔悟,棄惡從善,改過自新,以道德為最貴,順天而行,此乃千古不易之至理。

    太上感應篇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相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天理之法則也。人心起於善,則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心趨於惡,則惡雖未為而凶神亦早已隨之。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天地本無私,神明時監察。曾行惡事,而能悔悟改過,行善積德,久之必獲吉祥,此乃轉禍為福之不二法門也。

    然欲挽當前之浩劫者,必先喚醒人心之轉移,啟發善道之根源,故上天垂下大道,普傳真理,拯救良賢。本堂奉命協助大道,著書以勸世,作登天之雲梯,渡世之寶筏,破盡旁門外道之金針,苟能至誠參透書中玄妙,窮研極究,依道修持,向善而行,則天心一轉而厄解劫消矣!

    「覺性闡悟」一書,不但可為勸化之善本,且是闡明大道之明燈,修道士之心性糧食。吾深望諸子,多加勉勵,庶不負上蒼之愛載,爰此以為序。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  降

丁丑年三月十五日

    上參

母顏  再示

    詩

    日常生活自然法    一切遵循正規道

    誠心不二執厥一    無聲無臭印大同

    人秉天性而降生,俗云:「天生吾材必有用」,然而初降凡塵,才經歷幾年,本源清淨的自性,即被社會塵界大染缸污染,而迷失本性。所以,吾今開言述之,若觀此文者,細心思量,夜深人靜時反省悟之,則必有所獲。

述:覺何性、閘何悟

    大自然一切運行,皆有其自然法則,例如:大地含蘊樹木成長,樹根掌握地質結構,枝葉茂盛,使人類、動物得以乘蔭......。一切大自然規律環環相扣,形成食物鏈。反觀天下蒼生,生活無規無序,殘殺生靈,偷、盜、搶、姦、淫,五常道德盡失,不堪稱萬物之首也。

    哇聲落地後,應覺自性已降入肉身之中,軀體也隨自性之意識而遷動左右,俗云:「覺悟生活真諦」,言之「覺」即知覺、感覺,有所接觸而瞭解謂之覺,自知亦是覺,覺有「覺醒」與「覺悟」,覺醒我在生死輪迴中帶了個性、脾氣、毛病、貪、嗔、痴、愛、酒、色、財、氣......等,這些對我們的自性都是沒有益處的,那是歷劫的垃圾,生死輪迴的孽種子,明白這些即為覺醒(自知之明)。覺悟就是悟知自性、覺自性由何而來?心生相連而成「性」字,自心一念謂之性,自性之根,溯上源自混沌初開,陰陽兩極初化而成之始,  皇母化育九六原靈,共普大同聖事之開端也......。就是要讓各位知道自性來自  老母,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本來無生死,這些能瞭解叫覺悟。

    自性清則靈輕上昇,自性濁則靈重下沈,上下之間無特定法則,一切還是得遵循正常法則(為善必昌,為惡必敗)。壇經中神秀大師云:「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之說,菩提不是樹,菩提更非身,是藉菩提的特性來說明白性,如果不瞭解菩提的特性(即菩提樹的葉子非常乾淨),而一味去研究菩提樹是沒有用的。菩提樹不受污染,其他樹木的葉子多少都會玷汙垢,故以這種樹的特性來形容自性,而稱「菩提自性」。

    自性雖然像菩提樹的特性一樣,但自性不是菩提,菩提也不是自性,只不過藉著菩提來說明自性的法界而已。自性本來清淨,雖然人心難免受外界的種種污染,但污染僅在外表,本性卻污染不到,我們自性的特質就是不會被染黑(例:太陽不會因為被烏雲所遮而失去太陽本質),若不小心習染一些壞習慣,只要警覺而修正,很快的恢復清淨的本體,是不難的事。    「闡」字門內閉之,口口相授為之闡,此法已過,為青陽期、紅陽期單傳獨授一脈之法。如今天堂佛國大開敞門,白陽應運,道降火宅,夫婦兒女可以同修,不必出家入深山修行,壇經云:若真心修持,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若能心不受染而正心、定心,必能自性清香,紅蓮出淤泥而不受染,實為在塵不染塵之風範。「闡」亦有宏揚、發揚之意,宏揚自性之光輝,使明白之心而產生功能(渡眾、宣講勸化),闡揚  老母心聲、聖人救世之慈語,發揚五教經典,挽拯人心,重整道德社會,促進世界大同矣。

    明白吾心為之「悟」,明白真理正道,厥性復初,了凡成聖,明白自性由何而來?該如何迴光返照?回本蓮台,以復無極之體,才是「覺性闡悟」之旨也。

    詩

    覺喚民心響雲霄    提攜佛子正道行

    性願償清了自悟    一點毫光指明路

    闡理宏揚口不解    明心見性頓時開

    悟本還原菩提下    佛光照亮普萬靈

 

南天教鸞童子  降

    詩

    南天可指近眼前

    扶鸞設教吾開導

    詩訓

    諸羅邑兮  聖天鸞教  上慈皇母  堂奉五聖

    聖書啟奏  每每可成  教化民心  功不可沒

    再接再勵  永垂不朽  南天轄內  各點發光

    助道普傳  指點明燈  教化勸善  狂瀾導挽

    可堪此責  聖天諸生  誠心可咸  今奉主席

    旨令臨堂  各加五十  勉勵誠心  日後應再

    倍加努力

    話

    恭喜各位,主席今命吾來貴堂,頒賜各位鸞生五十功,列入白陽功德薄,可抵冤孽,至此。

 

本堂孚佑帝君  降

丁丑年三月廿五日

    詩

    孚指一氣繫蒼生    佑持七星驅靈動

    帝澤宏披居紫闕    君動啄文添新書

    話

    今宵本堂奉旨開著新書,期逢請到霞海城隍廟城隍尊神到堂批示玄機,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吾退。

台北霞海城隍廟城隍尊神  降

    詩

    承辦轄內一切事    權掌罪惡勿滔行

    生死一念善性居    隱惡揚善替天行

    上參

母顏  再示

    吾自從接管霞海域隍廟以來,常常審判死後冤屈不明,以目哭訴之狀,案上堆積如山。吾也常到各廟宇、鸞堂揮鸞訓示,教世人應多行功立德、積善,方能免除地獄之苦刑。

述:一切生活正常事,勿違正反必報之

    「你來了!」-道盡一般凡人之終,無論是高官貴族,或是平民百姓,終究必須到此,以結功果是非。為何靈出軀體,即被黑白雙將帶至案前,行刑以侍呢?無非是在世為非作惡,死後受審判,方知悔悟。吾言之:唉!太晚了!歷歷在目,每每如此,為何世人總是不聽吾言呢?須知「四難」即:(一)人身難得。(二)中華難生。(三)三期難遇。(四)真道難逢。人身難得今已得,三期難遇今已遇,故應好好把握得人身之時行功立德,切勿迷迷糊糊,虛度光陰,機會一失,即不復返。

    一切生活正常事,應秉持儒家所言「中庸」,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應本著道德良心,無偏無私,平平常常,坦坦蕩蕩,無愧天地之心而行矣!並非高遠離奇之事,亦非庸俗簡陋之行,實平易而無奇特,至真常而無變更,乃仁人必由之路,雖是日常之人道,卻是由此人道而達天道之正路。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此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意謂為政之道,處世之則,貴莫大於以德服人,非強權、惡勢服人。德為利人之物,眾善之稱,本然之行為,居於內而施於外,為處世之準則,為人生行為之規範。怎奈當今之世,社會道德全已改觀,世人只知一味追求名利、貪圖虛榮,不以道德、良心為首,而忽略了本來面目和降世之責也。

    違反自然稱之「物極」,語云:「極空界理千萬化,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世人若行惡作歹,到最後還是逃不了往吾之處清算一番,「孽台一照無私藏,何年何月犯何事,絲毫不隱明心鏡。」勸君為人處世,一切遵循天理而行,切莫為所欲為,做出傷天害理(違背良心)之事,因果定律是循環不息的,望世人不可不信。

    如今三期大開,道降火宅。話云:民國六十九年,吾轄有一案,地府無名,天堂亦無號,事出何因呢?因在諸位受點化之前(即呈疏表文之時),三宮大帝就將各位姓名從地府抽出,所以地府無名;但是此人受點之後,久久不能行功立德,且又為非作歹,無惡不作,所以在壽終之後照樣來到地府,但吾之處已無名,天堂之處亦無號,如何呢?吾上南屏山,濟公活佛曰:「一樣重來!」(釋:只求道而無行功立德是回不了天堂的),不可自滿地府已抽丁,天堂已掛號而違反天律,不依正理,當珍惜有肉身之時,多多行善、積德,切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方才吾詩所言:孽鏡台一照即一切明之。

    結論

    一切行善把功積    日常二六性潛修

    悟本源自何故鄉    速尋途徑把善揚

    定能脫超吾之轄    重返本位證光霞

    話

    今到貴堂觀之各位善心可嘉,實感欣慰,真不愧是扶鸞門生也,望諸生好好加油,為重整社會道德加把勁。至此。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  降

    話

    今夜城隍尊神所示之言,諸生不能看輕之,「物極」可深奧,明乎!日常一切事,不能反之,更何況又是鸞生共扛助道之事,也好!各位辛苦了!至此。

 

本堂馳聘神清水祖師  降

丁丑年四月廿五日

    詩

    凡心意動非如來    赤誠抱元舍守一

    自性無塵染何埃    清香撲鼻證蓮台

    話

    今宵特請三期導師濟公活佛蒞臨本堂,參著金篇,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吾退。

 

三期導師濟公活佛  降

    詩

    濟慈渡眾造法船    公理無私循天理

    活運智慧辨忠奸    佛法正道定揚天

    上參

維皇老母  再示

述:為何道魔並降?凡夫俗子如何辨之?

    夫,時值三期末運,何之說也,就宛如現今社會亂象叢生,毫無道德觀念,父不父,子不子,五常敗之,三從毀之,姦、淫、偷、盜、搶、娼......層出不窮,實感心傷!俗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現今社會最佳寫照。要如何治之、防之呢?幸蒙仙佛每每臨堂,扶乩闡述真理,普化救渡頑冥蒼生,只為魔消道揚,就是要讓眾生明白正道真理,發心之性,由淺入悟,以達中士之位也。

    道是救人救世的佛法,魔是害人害世的邪門。道是一種真理,一條光明正路,亦是眾生所要修持的康莊大道。魔則誘人、惑人、騙人之邪門。

    現今社會到處充滿了怪力亂神之神壇,有的自稱活佛轉世,某某仙姑投胎,花招百出,真是難以評鑑。那本質如何呢?錢財為本,騙吃拐喝,嘆也!蒼生為何信之呢?全是為求財、求名、求利而來,並不是為修心,亦不求道義,結果不是失身,便是失財,得不償失啊!拿出智慧細思方可辨識,言之信理不信乩。正道有一宗旨-勸人向善,修己化人,誘導蒼生修心養性,追求心靈上的歸宿,普化蒼生與行功立德,如此方可稱之為正道。

    非正道=魔,亂世之時,總以金錢利益為首。但說某某人祖先風水不好,在地獄受苦,要用金錢才能解脫地獄之苦。此種言論,簡直荒唐!荒唐!拿錢何用之,自飽私囊,花天酒地,可惡極點,此等人遲早受果報。祖先之苦如何脫離減輕呢?唯有子孫之功德迴向,方可補之。錢不等於功德,如錢等於功德,那聖賢仙佛不就是富者之權利嗎?所以,行功立德,貧者、富者皆有機會,那怕是在馬路中拾起小石子之微事,亦是功德也,如中庸所云:「素其位而行」,不正是符合此理嗎?

    道魔並降,修道人受考不受劫,凡人受劫不受考。魔者,專門阻礙修道向善學佛之蒼生,為何如此呢?其實足自己歷劫輪迴中,所造之冤孽,在相引相討著,唯你討之、報之,絕不含糊。所以,今生今世冤孽造,來生來世定有報,如能斬斷是非過,清心無債道定成。

    修道之路途是崎嶇而坎坷的,欲達到彼岸,則須受盡磨煉與挫折,而不屈不撓,以智慧、恆心、毅力來突破,方可成也。

    話

    吾今天來觀看各位鸞生是否盡心盡力?鸞務尚須加強!加強!道法三千若干門,方便是從誠為真,同樣是助道,左右批評之言語不宜聽,只要內心堅定必可成,明乎?好也,辭  母駕,回南屏山。

 

本堂北極玄天上帝  降

    詩

    玄化宏願渡蒼生    天降斯責體其膚

    上憫慈意輔天同    帝旨聖天著聖書

    話

    此次第五本聖書,考驗更為加重,望諸生多加研究聖訓之意,定能欣然接受,而通過考期。發放大道玄妙之事,諸生若能責任負起,相信正道真理,普化萬民則不難矣!至此,各位辛苦了。

格言:邪正本在一心

      道本無邪正

      人心才有邪正

本堂馳聘神天上聖母  降

丁丑年五月十五日

    詩

    覺破紅塵空笑夢    性命雙修把良緣

    闡道揚理己責任    悟徹本性何處來

    話

    今宵特請苗栗苑裡鎮慈和宮天上聖母到堂闡述玄機,以教化民心,片刻臨堂,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吾退。

 

苗栗苑裡慈和宮天上聖母  降

    詩

    苗天光明一十路    栗煉凡塵如獄兮

    慈容祥貌五官正    和利盛業百事興

    宮明指引回鄉里    天時緊急仙下塵

    上憫倒裝渡蒼生    聖娘門倚原子靈

    母淚潸潸望兒歸

    上參

母顏  再示

    夫人立於天地之間,受五行氣數拘限,矇蔽本性,以致光明本性難以回覆。自性本無乾坤之別,皆自一理而降,蘊化之時,天地合一,乾坤互容,育化本靈,微微玄妙,如此而矣。

    混沌初開,宇宙華光現明之際,頑冥蒼生,迷戀於人間,久久無法瞭解人之本責為何?實感嘆之!今宵奉旨到貴堂闡述,如觀文之俗子,好好反省自己,是否有所偏差?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述:人之本性,所責何事

    夫仁人君子,本性何責?非個個能明之!

    人之本責「孝」為本,父母之懷我、育我、護我、教我......,若無受此恩惠,怎能有我?此恩情深重,為子女者實難報答於萬一,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教養我們的辛勞,為人子女,應盡孝道,父母如健在,應盡心奉養,父母若過世,宜多行善事,多積功德,將這份功德迴向給過世的父母親,以報答父母深恩,免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嘆!

    芸芸蒼生,雖然有先天稟賦不錯的,可是也有心性受矇蔽的,從來不曾想過,父母對我們有多大的恩惠慈德,對父母不知恭敬孝順,忤逆不孝,忘恩負義。慈烏尚知反哺,羔羊亦能跪乳,為人若不知孝順,豈不愧為萬物靈長,真叫人痛心。人生在世當以孝為本,父子、母子如非緣至,還真不能相聚,且讓我們知緣惜緣,知恩報恩吧!

    孝悌、孝悌,孝者孝順父母,悌者恭敬也,人人天性之所有。悌道乃由孝道生,如遵行孝道,悌道自然能行,悌道乃由家裡養成性,家有悌道之習慣,在外亦能遵行悌道,子曰:「入則孝,出則悌」。此乃天性之流露,博愛之表現,博愛之至,則天下如同一家矣。

    皇胎佛子落於紅塵,流連忘返,自甘墮落,迷失本性,忘了本性之責和三山坡前所誓之言,續遭輪迴之苦,乃不孝也。訪明師求大道,知本性之源,相信「道真、理真、天命真」誠心修道辦道,瞭解降世之責為代天宣化、闡揚真理,普渡眾生而努力,早日了願回故鄉面  母,實為至孝也。

    結論

    血脈相親同熱淚    千萬承傳至古今

    宗祠能顯蔭九玄    功成名就福延綿

    體天聖事責任在    齊家之本為先賢

    孝悌也者兄弟恭    共持為家步上蓮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  降

    「入鸞堂應知義,出鸞堂行義事」,義者理也、路也。人生必行之路也。

    「鸞堂」以教化為本,助道、揚道為宗旨,乃是在家修道居士之方便法門。既入鸞堂為鸞生必先正己,而後化人,學中庸,揚道德,以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為準則,無論是遇扶鸞闡教之時,或是平常在外,一切須謹言慎行,以鸞生準則及恩師忠義之精神為座右銘,真修實煉,方不愧為鸞門修士,至此。

格言︰佛道由人道起

      學佛先從做人起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  降

丁丑年五月廿五日

    詩

    君子行健心不二    五常倫理體天揚

    助道闡述真玄機    不二法門開性田

    今宵非常之夜,片刻之後吾聘請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臨堂批示,暨南天主席文衡聖帝攜玉詔到堂,諸生肅靜,整肅儀容,排班迎接,吾退。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  降

    詩

    參天正氣貫古今    宮示忠孝揚四海

    關聖帝君

    上參

皇母  再示

    詩一

    扶鸞助道盡責心    棄惡揚善把道闡

    揮靈乩動述聖言    期開白陽大同天

    詩二

    聖道一貫延承今    脈統不斷指金禪

    誠心不二無雜念    奈何堪稱自是祖

    詩三

    一指毫光萬八千    二指明師皆黯然

    無經一番天地動    怎能自稱真明師

    話述:

    求之正道(聖道)清白廉明,承古今之極、尋聖賢足跡皆可印證。身家清白、品性端正,引保以誓職責,所指一通點玄貫陰陽,明光照亮萬千遠。二指無效,為何呢?同是真玄何必二開,自稱祖者言再指,方能開明見性,諸生用智慧自悟之,方可明真假。不為道盤之亂而動搖修道之心,明乎!

述:精神信仰及寄託對自己有何幫助

    蓋天地之容而成宇宙萬物,滋蘊生靈皆自本源。一氣化三千,萬殊歸一本,皆述人類本靈之起末。本靈清淨,寄託父母,信仰若誠必能誠之。日積月累成長一事,凡能自主之時,定要有信仰。

    「信仰」乃由我心所發,發自我心之信仰,實即信仰之真諦。面對堂上之木像,以心敬之,乃敬其為聖、仙、佛及生前功績,可為我之模範,是即以此為修持之目標,方可謂之信仰。凡人信仰宗教,無求何事,如每每遭遇無法迎刃而解之事時,所求無它-宗教信仰,它助你增廣智慧,在徬徨無助之時,賜予力量,求助願力、動念,思之無邪,方能化之。

    信仰乃是精神之支柱,理性的、客觀的、思辨的,若能去除邪惡的思想,必能瞭解宗教信仰的力量。故若能明體宗教之真理而信而仰,更能充其博愛、平等、公正之理想主旨,以創造真善美之人生而達大同祥和之樂境,乃宗教之目標及信仰之真諦,盼天下人人皆能有此體認。

 

南天文衡聖帝  降

    話

    今宵攜玉旨到壇,諸生接旨(九叩首)

    玉詔宣讀

    本扶鸞壇積功行善,著書數部,善書發放,功德可達,所以現刻起

玉敕封旨南天直轄聖天扶鸞社明性堂。

  欽此

  謝旨(九叩首)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降

    話

    諸生感受如何?體天悲憫,救渡蒼生,實乃鸞門應盡之事,諸生再接再勵,明乎!

    吾有一事和各位商量,現今社會需要救助、關懷者頗多,故而眾神有意成立「明心慈善會」救急濟貧,以幫助社會,回饋社會。諸生可否同意?(諸生答:可)。有關此事,開始著手計劃,知乎?今宵至此,各位辛苦了。

格言︰人所要追求的走道德的名利,而不是世間一切罪惡的名利。人生並不是專為追求這些東西,而所要追求的是心靈上的充實,發揮人性的光輝。

 

本堂北極玄天上帝  降

丁丑年六月初五日

    詩一

    共扶聖事不畏艱    辛勤而奮發圖強

    將功抵過償宿孽    永脫沈淪黑暗天

    詩二

    扶匡以正挽狂瀾    鸞風畏尚職責廉

    社稷祥和現光華    明指真路崎嶇行

    性理真言闡玄機    堂開善信共聚來

    示

    學聖賢事行功果路,發心為道辛勤奉獻,願蒼生安康覺悟,達三天宏慈憫,狂瀾以正定有成。

    今宵吾開言述之勉勵諸生。本堂開著至今已三年矣!承蒙  玉帝賜旨,眾仙真鼎力相助,得以部部順利完成,現又榮昇扶鸞社明性堂,可言步步昇華也,所以本帝也期望諸生好好努力學習,廣泛閱讀書籍,以充實知識,明也!

    今宵特請高雄市文武聖殿至聖先師及養性堂關聖帝君到堂批示,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吾退。

 

高雄市文武聖殿至聖先師  降

    詩

    至聖無言五千文化儒宗承貫

    先師有教無類理詞教育之風

    上參

皇母  再示

    為夫以儒貫承真理,上承天命真師,下傳至理言詞,周遊列國,宏揚道德,適者君王施政以德,為蒼黎之福也。

    五千文化何堪,至今道德敗壞,五常失之,言而無信,朋不信乎,嘆也!夫者仁也,仁者人也,貫承萬物之首,肩擔職責而降生也,俗云:「天生吾材必有用之」。世間俗子定要認清己責,方能把握光陰而惜之。

述:人之初本,如何用之

    為人者也,頂蓋貫性,不參而差,起步至此,為言而順,刺言反諷,朋之而曰,雙雙離之,本性非此,淺嚐而論。啟蒙未開,自性難明,知遇貴仁,會心以笑,姑且難容,時演非此,現今開泰,火宅傳道,個個明了,知性而處,萬法承傳,本仁仁君,故償宿願,育化成仁,體天而恤,盡忠社稷,感恩雙親,恭從是命,養育之情,同報慈親,若不孝乎,何言仁者!幼羊跪乳,鵰鴉鶯燕,為母反哺,飛禽報恩,而觀人者,兄友弟恭,手足情深,血脈同流,真實血親,應以誠待。夫妻同林,體恤同心,生命同體,相敬如賓。仁者以道,無以貫之,教之無類,同是子女,愛心呵護,用點心思,學如適誠,信之論言,聖事為師。

    結論

    無言以開論古今    開鸞登堂揮聖筆

    九重三天宮艮離    水火相容現牛年

    脫塵離埃是緣份    行善積功德脫災

    勸君行善勿惡也    方能回歸安樂京

 

本堂孚佑帝君  降

    詩

    手持拂塵濟眾生    懸葫懷腰勸迷津

    蒼生迷惘不見今    莫能跳出混濁天

    話

    吾今特來開達成立慈善會之意義:基於本堂眾神體上天有好生之德,為救助孤苦無依的老人,及發生變故的家庭......等,因而成立「明心慈善會」,帶領著社會善心大眾,和我們一起來關心這些需要幫助的人,一方面由關懷之中,培養出慈悲救世之心。吾神在此期盼十方善心大德,共襄善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創造社會更加安定與和諧而努力,使人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今宵至此。

 

格言:修道最重要是實際的善行

      善行走修道的表現

本堂孚佑帝君  降

丁丑年六月十五日

    詩

    孚見明性普物行

    慈善積功萬世興

    上參

母顏  再示

述:蒼生如何渡化自己而明性

    芸芸蒼生,如無因緣聚會,有時只有迷糊度過此生而含恨也,如能啟開心靈之窗,而明見自性,那蓮花功台,不又增加一名復位之佛嗎?

    頑冥蒼生,個個追求功名利祿,而浪費數十載之寶貴光陰,到了徹悟之時,已歲暮年邁,俗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嘆也!各人能有機緣接觸神聖事務,乃是福份、福報也,借由仙佛開示指引明路而行也。何謂「明路」?明者光之所照,日月星辰同爭之物也,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相隨」。此句由蒼生身體力行更能體會出「明路」之意義。

    上回吾有所示:富貧不悲心。富而不貧者,福報也,貧而不富者,造孽也。現今社會貧富差距甚大,富者心之所思更富也,貧者心之所念能富也,二者完全不能放下心執開啟心扉,適而處之。祖德餘蔭而富者,量己之所能而斟酌,將其財富造橋鋪路,幫助貧困之人,何不為之呢?如能遵照吾所開示而行,富者之五代子孫仍能富也,因其功助善事,鋪路造橋,功德無量,此乃上乘之富也。但仍有雖富實貧者,祖先雖遺留許多財富,但如心胸狹窄,一弔錢打九結,此人俗云:「鐵公雞一毛不拔」,實可悲也,錢財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如此呢?「助人為快樂之本」,此言難道是脫口說說而已嗎?此富謂之下乘之富,雖富實貧也。諸生如果是小康之家境,而能放下心執,開示心靈蓮花,定能成也,如何為之呢?居不言窄;車不言適;工作不言辛苦;夫不言妻醜;妻不言夫惰;父慈子孝,仁人之職,敬親如上,此境是最上乘中庸之家也。

    日常生活節儉,日積月累,左鄰右舍或九六同胞有急需者,能主動伸出援手,救助其脫離困難,這才是仁人本性,慈悲心的顯露,開示之後望諸生能行也。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  降

    示

    方才呂恩主所示,諸生明白否?吾再述之。修道著重於充實內聖的工夫,惟內聖的工夫,往往靠外王功德的影響很多,故內聖外王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的。

    佛說:眾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行了萬善即萬行、萬法,佛性就是無為而無所不為。

    本堂眾神成立「明心慈善會」的用意,是要諸生由慈善會的承辦事件中,體會到受救助者的處境及心聲,借此而知足、滿足自己現在的環境,而素位而行。所謂「成全別人就是成全自己、救別人等於救自己」,慈愛的付出換來德性的增加,由外王的功德輔助內聖的圓滿,若能深深的體會,的確是如此的。

    吾神對諸生的寄望很高,目的就是要帶領著大家在修道上,更上一層樓。盼大家要團結一致,體  母心,體神意,同心同德,發揮犧牲奉獻的精神,才能換得最後的甜蜜。

    吾示

    「明心慈善會」定於六月十八日正式成立。諸生好好運籌吧!今宵至此,各位辛苦了!

格言:佈施濟人財,明中去了暗中來

      施求猶如井中水,一邊吊打一邊盛

      三日五日不打水,何曾淹到井檻邊

格言:富能佈施為德    貧能守道為貴

      富貴在於積善    福壽在乎善心

 

本堂馳聘神關聖帝君  降

丁丑年六月廿五日

    詩

    時時勤拭見真性    惻隱明心放光輝

    同船一渡須同心    劃過時空永留真

    話

    今宵特請台北三峽行修宮關聖帝君到堂參著金篇,諸生肅靜,整理儀容,以禮恭迎,吾退。

 

周倉將車  降

    詩

    黑臉凸目豪正氣    剛鬚硬直正心腸

    恃持偃刀掌隨應    除魔天尊吾主公

 

台北三峽行修宮關聖帝君  降

    詩

    行理路-通往中庸之大道

    修義禮-待人處事之法則

    宮訓遵-扶鸞闡玄化民心

    上參

皇母  再示

述:天道真理

    夫道者乃是化育宇宙萬物之根源,道本無形無象,無聲無臭,幽深玄奧,似空非空,似有非有,實是空中妙有。天地雖大,不得此道不能成,人不得此道不能生。太上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故道為宇宙萬物之主宰,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放之則瀰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藏牝玄關曰「道」。子曰:止於至善之地。蓋道本無形,取○代之,橫寫為一,老子有無極之說,孔子有一貫之稱。一為萬物之根源,萬物由一而延生也,萬物生於一,萬物不離乎一也。

    「道即性,性即道。性在人在,性去人亡」。道是人之靈性、本性,為人生命之主宰,任何事物都可離開,但唯有靈性不可須臾離開,靈性一離開身體,就成為一具屍體,而不是人了,故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聖佛有大智慧,能視透這個道理,所以在有生之年,好好利用肉體,去救世救人,造福人群,創造輝煌的聖業,這就是所謂「借假修真」。

    道者理也,光明真明路,是人生行為的準繩,也是人人必由之路,故曰:「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路有正路、有邪路,合理者則正路。何謂合理?理有一定之軌道,出乎軌道者則不合理,出軌之路萬不可行也。惜哉!現今社會,人心用事者多(不合理者多),合理者少,致使乖戾之氣叢生,破壞了天下祥和之局面,倘若處事能依事理之準則,秉天理良心以用事,則必可化除災劫,回覆昇平祥和的世界。

    理者禮也,天理之節文,人身之法則,行為的規範,待人處世用之於禮,能成就美好的人格,與人相處用「禮」字待之,你敬我,我敬你,必能齊家、富邦、平天下,何樂而不為呢?    道者導也,導引著一生行為之路,為不變之定律,人人能守禮、行義,一切合乎中道而行,勸世人能以此為則也。

    示

    先天大道,傳承至今,求道者多,成道者少。所者鸞堂乃是先天所附設也,目的在輔佐大道。何者為大?佛堂視之雖小,化其大則可包羅九天之界,實可大大乎。

    佛堂、鸞堂有何分別?佛堂點道,鸞堂教化之,同是修道場所,諸生如能恪遵鸞規-入禮門、行義路,日後論功行賞,諸生定是高品蓮台位也。

 

格言:道在人身,向外求之者遠矣!

      德本於心,向外觀之者昧矣!

      真理是存在這世界上的,凡一切行、住、坐、臥,無非是道。

 

普陀山觀音院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降

丁丑年七月初五日

    示

    雲遊到此,下塵觀視,知堂中教化教善,樂善急施,濟之以貧,實為弟子造福田。

述:福田

    群生化育,共同互居,在混沌未盡之地,五氣八卦,三火七毒,都混為一居,如自己本身不好好去除污泥,鑽研經典,了悟真理,跳出塵緣,晚年之際,福田無份,何證菩提呢?

    在家修行,早課、中課、晚課不可缺少(即三省),如在課程中靜心、慮心、定心,自然能得到那份屬於自己的物體(福份),儒、釋、道皆注重著三省吾身,定、靜、安、慮、得乃是自身修持之法門也。省察行為有禮義廉恥乎?言詞有冒犯乎?對朋友有信乎?對父母有孝乎?都是三省之範圍也。省之今日有無浪費光陰?待人處事有無慈悲心?切切一日都要省之,如無察之,明日睜眼之時,定要遵從〝省〞之範圍而行也。所以欲廣種福田,定要三省,方能得之。

    福田:有漏之果-福報;無漏之果-功德,字眼不同,義皆為積善功德。倘若佈施之後,一所施,一所行,自己預先計量功德,存有獲福得報之心,舉凡不明法性,謂之「有為法之佈施」,此之佈施屬有盡的福報,終有盡期,故大乘不契焉。

    修道之人,心存正念,不分何種的佈施與善行,皆由自性中自然而為,不存一絲一苟的回報,更無考慮佈施後之福果如何,旨在救人救世,不住得福之念,而一無所著,謂之「無為法之佈施」,乃大乘之法也,望天下人人,皆以此傚法之。

    總論

    建功積德不分善,只在於心之存念。

    心:回  報-下乘之善;不回報-上乘之善。

    佛陀云:

    照明光亮引明心    福德功德悟徹時

    袈裟揮盡塵往事    放心一著即如來

格言:「萬法唯心」,善無大小,德無上下,只要與人方便,與世有利,以救世救人為出發點或目的地,都是善、是德。

格言:學佛行菩薩道,必須「福德」與「慧德」兩俱,方能平順安穩地到達佛的境界。

 

本堂司命真君  降

丁丑年七月十五日

    詩一

    揮毫表意闡覺性    明表蒼天心不二

    拜效鸞門盡忠義    守信誠意以達天

    詩二

    聖賢文字珍且貴    文字難容正明性

    憑自意會文中妙    用心研熟聖訓詞

    話

    諸子研讀詩書,方不致〝書到用時方恨少〞,好好為之,勤之。片刻本堂特請嘉義九華山地藏庵地藏王菩薩,扶乩闡述,諸子肅靜,排班候駕,吾退。

 

嘉義九華山地藏庵地藏王菩薩  降

    上參

母駕  再示

    嘆也!為人在世不知修持正道,積福報也,反而利用難得之軀,做盡傷風敗俗,有損道德之壞事,此罪孽之舉止,以後落地獄而悔之,嘆哉!晚也。俗云:「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此句道盡了嘆者心聲,如能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就能有所覺醒,放下屠刀,即時改過,必可種下無量無邊的福田。

    吾職掌地獄一切大小事務,無不盼能波盡一切做惡受刑之魂也!受盡苦刑之刑,方能痛改生前所做之事,實可悲也!逢三期大開普渡之門,諸聖賢仙佛四處飛鸞闡述真理正道,及指引人生如何行光明大道,實用心良苦也,今宵登台。

述:渡化自己由懺悔做起

    賀喜得肉身之蒼生,有靈有體,二者合一,方能渡化本身之靈性也。芸芸眾生,呱呱落地,曰之:「凡塵之人=載罪之人」,如要戴罪立功,吾指引真明路而行也。闔眼思之,本身自懂事以來,有無為:殺人命、殺物命、打罵父母、違逆長上、盜取財物、詐騙財物、欠債未還、打妻罵人、挑撥離間、破人齋戒、仗勢凌人、口是心非、逆倫亂倫、失節敗門風、不遵三從四德、不和妯娌、謀財害命、通姦害夫......瞞昧良心之事等不勝枚舉,都可能犯之,修道之人須真心懺悔,如不把前罪去除,還是繼續造罪,如何能超生天界呢?六祖云:「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做之罪、過、錯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罪、過、錯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起,是名悔。

      性

    妙心明

      悔

悔之初心以悔心    思之當初不是真

壞事嘗盡終自責    到頭受罪定是汝

悔心之法別無它    一切從頭現在起

低心求教處圓融    行之功德以上天

包容一切罪惡人    能再容忍罪犯之

不是初生行罪定    皆是凡塵作弄人

一切為實情已晚    真心潛修持丹田

法杖三千渡原靈    渡盡地獄鬼神欽

    結論

    修行之人如何渡化自己呢?首要就是由懺悔處下工夫,將六萬年來所犯罪、過、錯真心剷除,永不復起,二者培養浩然正氣,多博覽古聖先賢的事蹟,以壯節氣,三者行功立德,財施、法施、無畏施,三施並行。如遵吾此法而行者,渡化自己並不難矣!

格言:懺悔是善行的開端,改惡向善即是聖賢。

 

本堂北極玄天上帝  降

丁丑年七月廿五日

    詩

    玄玄天道藏玄妙    天時燃眉迫今朝

    上天慈意渡原盡    帝責扶鸞教化先

    話

    今宵時逢本堂開著鸞期,特請台北中和指南宮呂仙祖、台北木柵指南宮岳武穆王、彰化八卦山指南宮黃帝先祖,一同到堂參著金篇,諸生肅靜,以禮恭迎,吾退。

台北中和指南宮呂仙祖

台北木柵指南宮岳武穆王  齊降

彰化八卦山指南宮黃帝先祖

    上參

維皇老母  再示

    詩

    覺化自醒得今朝    性理悟心正氣存

    闡思浩然正純念    悟本思源何歸處

述:善養浩然正氣以達純陽之境

    蓋天地之正氣,至大至剛,何稱之?曰:「浩然之氣」。

    嘆!寶島南瀛數十年來,天災人禍災劫連連,何因?人皆俱備一股本來之氣,曰:「純陽之氣」,無分乾坤,備生靈之物全俱之,怎奈蒼生混濁了本身之氣,私心、利慾矇蔽了明心、理性,導致家庭、社會、國家病了。

    孟子有位弟子公孫丑曾問孟子:「何謂浩然之氣?」孟子曰:難言也,為何孟子說難言呢?因為浩然之氣乃大自然正大剛直之氣,如大學的定、靜、安、慮、得,其中的「得」就是得著浩然之氣,也是宇宙間生生不息之正氣,亦是人欲去盡,天理流行之理,此正氣持續涵養著而不去損害它,就能充滿於天地之間。(因浩然正氣是無極之真氣,無極之真氣是宇宙間一氣,與天地同體,故有此言)。

    浩然之氣是配合著天地之道與義理,一點一滴積聚養成的,絕不是偶然合於道義就可以隨便取得的。你有不善之心念,或行為有不合於良心......,則此氣就無法涵養而充實起來了。

    欲善養浩然之氣,必需內心涵養,外在修養與培養並重,缺一不可。人性為善方可養氣,發揮人性之善,若本性不善,難養正氣也。聖賢仙佛在世之時就存養著一股浩然之氣而成就聖位的。如武聖關夫子,忠肝義膽,日月可照,正氣長存,扶保漢室,偉績入聖,萬人敬仰;至聖孔夫子,周遊列國,闡揚倫理,固邦之內,安民之法,無能如願,一心一意,杏壇教化,導序入正,弟子滿千,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作春秋,一本精神長存,至聖稱之;吾之滿江紅,及文天祥夫子之正氣歌,志仰高範,正氣衝天,可謂稱之「浩然正氣」。

    當今世道澆漓,人心不古,道德淪亡,正氣頹萎,故伸展正氣實為天下人人之責任,以正氣驅逐邪魔之氣,邪魔消散,正氣伸展,人心轉正,禍劫自消矣。

    話

    今宵奉旨登堂參讚,諸生誠心,諸神可感,在貴堂五聖恩主教化下,諸生如欲存養浩然之氣足足有餘乎!但他人、家庭、國家要達此境者,諸生還要努力些,好嗎?勉之,哈哈止。同修一同回天復旨。

 

本堂文昌帝君  降

    詩

    利用有身乎    行盡諸理事

    利用有時乎    加減多少事

    論功行賞時    自然有你份

格言:良知足個人在道德上的自覺、自動、自發。

      道德的行為,絕不能只是偶然的行動,必須具有為善之心意與絕惡之覺悟的先決條件。

 

本堂馳聘神清水祖師  降

丁丑年八月初五日

    清泉長流必有因    水源浩蕩利萬民

    祖留餘蔭增福報    師指立功珍惜緣

    話

    今宵特請彰化竹塘慈航宮觀世音菩薩到堂參讚金篇,片刻登台,諸生肅靜,排班候駕,吾退。

 

彰化竹塘慈航宮觀世音菩薩  降

    詩一

    天地自然不易法    定律循規演萬千

    逢期古秘法寶現    指竅開戶往回天

    詩二

    乾坤調合為陰陽    萬物出焉何分汝

    同澤袍被出一源    相輔相成達三天

    上參

母顏  再示

述:天地自然之法

    蓋天地自然不易之則曰:「定律」。乃是大自然界生死輪迴萬物之規也。人類眾生要如何在大自然的法則下,體驗與感受生命的寶貴與渺小,進而體天恤行,共同為普化蒼生的責任而努力,今宵吾等述之。

    古焉天地自然之則,迷茫無視,清則上昇為天,濁則下沈為地,混沌初演,氣象歸真,無中育有,有中化無,等於自然生態之定律也,萬物之首的眾生,歷化無限年代,還是沈溺今朝,可嘆也!

    天地之所以悠久無疆,發育萬物,長養群黎,而生生不息,何故也?因天地無私,時時為萬物之生存著想,不顧自己,不自貪其生。聖人傚法天地,捨己為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爭名利,故曰:「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聖人無私,故能成其私」。

    光華初東昇起時,自然規律應演行,沈睡復甦夢中醒,一日之計在於晨,日出做,日落息,萬物沈息睡夢中,惟有月光指引方針回故鄉,切切的表露出大自然之作息(24小時)。眾生每天所作何事?是不是像太陽般,孜孜不倦,照耀著需要溫暖的同澤呢?諸生啊!用心體悟這天地自然不易之法,而好好實踐吧!明白法則後,不可因週遭環境凜冽,而改變進取之心,灰心喪志,諸生該如何?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謂:天之運行,從無止息,非健者不能,諸生當仿傚天之運行,自強永不止息,人生於世,安可不自強不息也。

    何汝缺乏目標指引:逢三天大道普傳,白陽天盤,火宅傳道,「鸞堂」設立,指引自強不息之法甚多,盼諸生好好珍惜此緣份,也因如此,左道旁門,紛紛出籠,學無全術,得無正法,傳言惑眾......。識時者用知識和智慧分辨,再立正確目標而修行之、悟道之、普化之,同證如來菩提之法,方可和天地自然之法一樣「自強不息」。哈哈止。

 

本堂孚佑帝君  降

丁丑年八月廿五日

    詩一

    浮世醉點輕煙過    少壯力時方修少

    迷世沈溺聲中樂    回首無疑恨春秋

    詩二

    習聖賢書知義理    入鸞門生行義路

    中庸矩道準紀衡    銘記心田用一生

    上參

皇母  再示

    本堂成立「明心慈善會」至今,諸生個個辛勞無怨,實可感之。又云:慈善之路永遠無間,中庸行事方能持久。故今宵特來勉示文章一篇,以示諸生。

述:中庸中矩之道

    蓋天地包含之大,中之在何?差之在緯呢?宇宙浩瀚星辰,無限藏之,藏之微玄,惟自性個體就是一個小空間,小宇宙也。俗云:蒼海之大,獨奇冥想,靜而得之,星空易演,皆出本性。現今科學所言之「磁場」乃正確之論也。空間之大,個體之小,磁場惟心能感應之。在磁場和個體之間仍有一距光速之遠,此速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重點在天命的性理,首言天命之謂性,性的本源出自於天而不可易,理乃性之大源,真理在天,無在無不在,大無不包,微無不入,吾人稟賦這個圓陀自如的至理本性,散則支配全體生命,四肢五臟六腑,聚則歸於微妙玄關竅也。現代科學、醫學發達,知人有靈性,認識這性說是知覺運動,而不知性命根源,性的本體何在?這就是人人迷失本來面目的緣故。

    中矩之道即中和之道。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中就是將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的情緒作用,持於未動之時。「致」是本身行的功夫之所在,將煩惱、貢高、嗔恨、邪念......等不好之物,一併掃除,而進入慈悲、安詳,努力的調適使心進入德性法界叫做致中。

    致和即將你的言行舉止,一切行為,努力的適時而為,恰到好處,叫做「中肯中節、適宜」。這與諸生所行慈善會有何兩樣呢?「造福人群,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適時的發揮慈善會的功用,謂之「宜、恰當」;反之,幫助不需要幫助的人叫做「不宜、不致和」,而浪費善心之士的財施。故發揮致和的功用,無論對人或處事,都會產生真善美的結果。

    個體之小宇宙,中規中矩曰:「自性明心」。由小天地、小無極,貫通大宇宙、大無極,不偏絲毫,明自心,見自性,天人一貫,始可了脫生死。

    自知怎麼來,就該怎麼回去。焉能迷戀世間,醉臥歲月行事,無以中庸中矩之道,為共由的路徑,失中失和,使君子道消,而小人道長,正氣無存,如此怎得啟迪良心,發揚天性,回歸本位呢?最後以「中和者即道不可須臾離」與諸生共勉之。至此。

格言:和諧是一種生活境界。

      人的心靈如果失去平衡,就會散亂,甚至走上極端,而無法達到圓滿,結果自私、是非、痛苦必然產生。人的心靈如能平衡,便是中庸之道。何謂中庸之道?就是不過緩,也不急躁,不偏激,亦不消極。

 

本堂九天司命真君  降

丁丑年九月初五日

    詩一

    九霄寶殿循感化    天機彩道定功勛

    司禮寰掛記心田    命理行卦不怨天

    真髓道脈一貫宗    君臨扶鸞闡道妙

    詩二

    妙法真理不二傳    直確天機妙如今

    無誰與共違天命    如貫一指開汝門

    詩三

    悟由吾心而起因    千霞萬繫不由身

    放下塵務清淨性    方能重返瑤池京

    話

    今宵特請南投埔里太子宮中壇元帥及高雄三鳳宮中壇元帥,一同到堂批示,諸生整肅儀容,排班接駕,勿失規儀,吾退。

 

南投埔里太子宮中壇元帥

高雄三鳳宮    中壇元帥  齊降

    上參

皇母  再示

述:悟道之義

    蓋天賦本性於人,焉有不平等乎?奇哉!怪哉!天下之蒼生又何嘗捫心自問,自己前世今生所作所為,是好還是壞呢?切萬不可斷言謂:「上天不公平」。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此因果因素而影響了自己對悟道之遲速與頓漸也。奈蒼生不知「萬物本皆備於我」且「堯舜聖賢與我同類」。只怨憎上天不公平,實可悲也!今宵吾述對悟道之看法及感想,供大家做參考。

何謂假悟道:

    只貪奪名利,不顧仁義道德,一味貪、嗔、痴、愛,不悟正等正覺,終日沈淪酒、色、財、氣,七情六慾等物質享受,時存慾望,不知世間乃虛花幻景,一切形色之相,皆是虛偽幻景,自認聰明伶俐,造罪孽,種冤愆,喪失天性,損害元神,愚憨而無智,不合天理,此謂假悟道也。

何謂真悟道:

    宇宙萬有之物,不論有情無情之類,皆是一真一假而合成的。天地鬼神皆有靈,人畜草木皆有性,此性乃由「天」所賦之,在無極曰理,在天地曰靈,在人、動物、植物曰性。未有天地,先有此物,未有物體,先有此理,故天地萬物,若不得此理,是絕對不能成立的,此理乃真常而不變,永久不生不滅,即為吾人之本性,亦即是佛性良心,人之悟道則悟於此也。憑此天性率性而為,從五倫八德做起,看破世塵一切色相,皆是虛妄,識透真理,不受功名榮華富貴誘惑,不受酒、色、財、氣迷昧,涵養天性,思心無邪,純純而念,一切起居合乎天理,得心傳化世人,自覺覺他發願渡化眾生,離苦得樂,返回本源,母子相會,方為真悟道也。

何謂悟道之極:

    以言語說法,以經書字義,來表現菩提真道,無論如何詳盡,皆屬鏡花水月,所見皆虛。蓋因人之性體本是真空無相,故所言之理,所行之道,皆落名相,非真道之本體,終不能契合「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之中道,而悟入性空無上之妙理,悟徹之後,必當時時在心,唸唸在茲,勤向自性中求工夫,久而久之,必能證那菩提實體,般若自現,不學而知,不為而得,不執妄相,這才是悟道之真實義,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境地也。至此。

    讚聯一

普化育蒼得賢得良言

覺性覺明闡化闡正道

    讚聯二

正道歸引扶鸞闡化玄機

明心慈善重整驚濤駭浪

格言:修道之目的是要鍛鍊身心,淨化惡習,達到明心見性,超生了死的境界。

 

本堂關平靈侯太子  降

丁丑年九月十五日

    詩

    闡悟真理返鄉里

    覺性明心化痴徒

    話

    今宵特請新營太子宮中壇元帥及關廟山西宮山西夫子臨堂批示讚聯,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嚴守規儀,吾退。

 

新營太子宮中壇元帥  降

    詩

    新科善書已竣成    營帥扶前挽迷徒

    太虛入歲塵已定    子亥時數壽天齊

    宮艮良乾自性居

  中壇元帥  上參

皇母  再示

    讚聯

    蓬萊仙島扶鸞醒世化民心

    直轄鸞堂明性駕舟登彼岸

 

關廟山西宮山西夫子  關  降

    讚聯

    義薄雲天沖霄漢

    理路立地緊隨身

 

本堂孚佑帝君  降

    詩訓

    波浪滔滔塵滾滾    世俗驚濤染塵埃

    丙子禍害臘月盡    更新一年禍連連

    脫災離塵避是非    勤功建業重自修

    行功立德不掛邊    立身起行榜模樣

    默默而行鮮人知    滿腔心喜貴之寶

    行動付諸入社會    貧富差距鮮人知

    憐之又憐餐不繼    人飢己飢同本性

    人餓己餓肚連腸    人憐己憐惻隱心

    人心何矣同一家    吾今登鸞再勉勵

    修道法門諸善行    不分何事用誠心

    年少力壯正此時    成聖成賢何難哉

    示

    「天地間的福祿,如果不存一些憂勤惕勵之心,使凝聚不來;假使不行些濟人利物之事,使無法消化!」只要我們存心幫助別人,便能對別人有所幫助。那怕是一句話、一文錢,甚至是給予精神上的鼓舞,都有很大的正面效果。

    當一個人面帶憔悴時,我們卻毫無留意,等到他臥病危急時,我們又認為無法使他康復,所以坐以待斃。殊不知他是因為凍餓而生病,生病又不能得到食物,則愈餓病癒深。如果我們能佈施一些食物用品來濟助他,經過數日,他便能求醫診治;只要他去求醫,便有一線生機。故我們焉能吝於施捨,而不肯幫助他呢?但豐衣足食的人,不曾受過飢寒的痛苦,那裡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呢?況且,同走一母之子,如果異地而處,豈不遭受與其相同之命運?我能自給自足,享受豐衣足食,是多麼幸福啊!

    如果我們為了子孫的長遠之計,而捨不得佈施錢財,來救濟貧苦的同胞,應當觀察一下,從前的富豪,現在所剩幾人呢?他們的子孫也終究無法享用,這難道是前人愛好佈施,而沒有深思遠謀?

    世間的水災、火災、疾病.......等,都能使我的家業突然耗盡。稍許的福份也要靠蒼天庇佑,那裡是吝嗇金錢之人所能享有的呢?一旦我們與世永別,錢財便成為子孫享受和放逸的資本,那能比得上「廣積福德,蒙天庇佑」呢?至此。

格言:無相的佈施,就是不求福報而做的善行。只有無相佈施,才有無限的功德。

格言:佈施是放下心中的煩惱,我慢執著,嫉妒怨恨,貪嗔痴愛,酒色財氣,以及一切不良的意念種種。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丁丑年九月廿五日

    上參

維皇老母  再示

    一訓

    混沌初開濁氣沖氣    上清不分沈濁不明

    生靈未焉生氣毫無    方外之際蘊育蒼生

    生靈百態顯智為人

    二訓

    無嘗忘本一歸心    生去何來死歸根

    難逢此期得肉身    軀體借真修立功

    得求一指開汝戶    方能返天明自性

    聞法此道勤修為    下氣低聲方為真

    批何許短落人舌    五教一家本一堂

    萬法歸宗一見宗    一化三千百葉開

    各盡其職演化來    其職無他勸化人

    闡悟明己立建功    有朝一日方論定

    返池面母歸汝位

    三訓

    鸞堂林立應天時    扶道助道闡玄機

    奉旨著書渡階層    有緣得聞悟善語

    勿以微小不為之    屠刀放下立成佛

    南天鸞務文衡帝    助道為顯妙法傳

    不違旨意方針指    入鸞之生應認清

    自稱祖師真假宗    應運承傳何其說

    諸生認清一貫傳    金脈真線緊追隨

    不管其何全掌握    心靈主宰面聖母

    四訓

    當今亂象立足正    不偏不差緊追隨

    吾權提攜諸生者    引歸正道立修身

    方寸不亂記吾則    不為方外亂己心

    吾受南天之職也    奉旨闡化渡民心

    其職之念應天意    誹謗吾堂日後知

    鸞期著書諸生演    記下文章牢心田

    不落旁人諸生淺    守則隨身活應變

    中規中矩諸修子    內心闡發化他人

    方是聖堂之門生

述:平等心

    嘆哉!現今修道士普遍存有一種不正確的貢高心理,即是我所信仰、所崇拜、所修之道乃至高無上、最正確、最上乘之道。而其他各道各教為之下乘,無可與我之道(教)相互比擬。此不正確之心理,早已產生了分別相、不平等之錯誤觀念。須知「法」本無分別,因人施教而已矣!    何謂平等?譬如謙虛之人,必令人尊敬,驕傲之人,必被人排斥、遠離,如海之深方能藏物;如天之闊方能藏世界;如行善之人,必得善報;作惡之人,將得惡果。如此互相對待、互相循環,亦是平等之道理。因此,修道之人必須傚法天地之自然,存平等之心,方能應化一切對待之心境,而無煩惱、無罣礙,隨緣生滅,不生嗔念。壇經云: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

    然而,道之為道,人人平等,人人可修,若不能保持平等心懷,如此一來,便產生了分別心,有了分別心,焉能視九六原靈,平等而渡之呢?縱然得至高至貴之道,亦不能返回無極天堂。

    總之,欲挽狂瀾、勸化人心,實現人間天堂,乃人人、教教之責也,吾奉勸當今修道之人,休有分別、不平等、故步自封之心態,共同為實現大同世界而努力吧!至此。

    話

    今宵特請半天岩紫雲寺觀音佛祖暨觸口龍隱寺濟公活佛,臨堂參著讚聯,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勿失規儀,吾退。

 

半天岩紫雲寺觀音佛祖  降

    讚聯

    寶筏慈舟

 

觸口龍隱寺濟公活佛  降

    讚聯

    覺性本心何歸處

    闡悟是非出歸何

    逆來順受結善緣

    歸結一團慶大同

本堂馳聘神天上聖母  降

丁丑年十月初五日

    上參

皇母  再示

    詩一

    苦盡甘來感格天    赤誠明性扶鸞社

    挽拯世風功一隻    覺性了徹方闡悟

    詩二

    知足常樂無亂心    知福惜福更有福

    珍惜現有情義理    亂世豪景定功勛

述:順逆之道

    夫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生如果沒有絆腳石之礙,那會激起燦爛美麗的浪花呢?

    一個意志尚未鍛鍊到堅定之時,遇到順與逆,確能給人不小的影響。順境令人得意歡喜,也易使人忘形驕逸;逆境使人失望憂懼,也易使人悲觀自棄。那麼如何能在順境中求進步,逆境中排除萬難呢?恐怕只有依靠崇高的信仰理念及堅忍的意志了。論語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又中庸云: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如能鍛鍊到此境界,這也就能不以順逆為憂了。

    一個具有高尚人格之人,必能在處世上立定堅定的原則,自立自重,則順逆之來必不為動其信心。處順境則能謙虛涵容,善自為用,必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處逆境則能戒慎自省,扭轉乾坤,重闢自我的新天地了。

    人生是變化無常的,順中有逆,逆中有順,禍福之至,皆莫知其門也,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臏斷腿,遂演兵法,司馬宮刑,終成史記,此皆在逆境時,更能發揮出力量也,故有「逆境非禍,順境非福」之說也。為人在逆境中,最忌者乃灰心與絕望,如能信任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必不為逆境打倒,而生發激昂的奮鬥力。人生在世,惟賴此起伏激盪,才有進步,禍福不虛,有因而至,明智之人必是禍至不懼,福至不喜,而有其應付之道也。

    雖言順逆,但大半決定於自我,個人的品性,處世的態度,應事的方法,都是決定順逆的因素,貧賤憂患當然令人不悅,如能視為對自己的一種磨鍊,為「逆境進德,順境誤人」不就時時存有感恩之心,而不怨天尤人了,至此。

    話

    今宵特請諸仙真,蒞臨本堂參著金篇與讚聯,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勿失規儀,吾退。

 

本境南興宮天上聖母  降

    詩一

    南來北往走西東    興裡建廟即落成

    宮霞富麗光耀鮮

    天上聖母

    詩一

    轄內堂中扶鸞社    承天一脈闡玄機

    揮毫濟世勸化人    著書聖訓渡萬民

    詩二

    今生得此金機緣    門生珍惜握拳行

    知此聖書告竣即    特來賀覺性闡悟

    讚聯

    法雨普潤、同體大悲

 

白陽法律主東嶽大帝  降

    詩

    豪氣衝天震山河    義理明指奮民心

    扶鸞揮毫闡玄妙    明性光輝普天年

    讚聯

    率性理直參鸞門生師拜關恩主

    指導精進一瀉千里體同明性堂

 

西方南無大勢至菩薩  降

述:五教同源

    蓋教之本源,出於道,只因道乃虛無玄奧,莫能知,莫能名,無可揣測,無可摸索,玄之又玄,莫可思議之玄妙物也,若非聖人立教,或現身說法,或著書立說,以教化世人,何能知其玄微精奧,超生了死,成聖成佛之大道呢?

    然三教聖人,奉天承命,而來設教,是謂儒、道、釋之三教也,但老子負道降世,傳於孔子,並著道德經五千言遺世,為道教之祖,而無設立教壇,親自教民也,設教之初者,即儒教之杏壇也,孔子親自現身說法,諄諄善誘,誨人不倦,明以教人文字文章,禮樂躬御書數六藝之文,暗以密傳性理,心印之法,故子貢有:「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之嘆言!並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修春秋,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上法三皇,中效五帝,下兼三王,先聖後聖,若合乎禮,從此文化大備,文明大進,足為萬邦所取法,是為儒教之鼻祖。

    際此三期末劫,三曹普渡,普傳性理真道,須要三教合一,以儒教之實踐方法,為修道之準繩,以釋家之規戒,為進道之型範,以道家之修煉工夫,為成果之造就,成為三不離之現象也,此乃三教同源也。道是由無極而來,教是由道而出,究其源皆出自  無極至尊母氣也,其後耶、回二教繼起,合為五教,與三教同普三曹大事,旨同源亦同,為五教同源也。

    三教皆以奉命而歸儒,以為三期末後普渡收圓之統皈,為佛子回鄉之天橋大路也,數千年來歧路亡羊,莫知正法心傳,重顯塵寰,彌勒掌教,主持在儒,入德之門,由人道至於天道之總樞也,此時正合天運轉還,大道皈元,真儒復興,孔孟遍宇,天下大同,萬殊總歸一本之大運會也。

    望四海諸子,不可執一之見,勿再牴牾,勿拘種族宗教,勿固執門戶之成見,應放大眼光,開闊胸懷,三教本一家,五教旨一同,同心協力,為挽末世狂瀾之重任,共同努力吧!

    詩

    萬有原從一氣分    同源五教道為尊

    分別門戶皆忘本    返本歸宗應儒門

    讚聯

    駕慈舟聖訓研著

    扶鸞筆揮灑自如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鸞堂闡教,扶毫揮筆,啟喚迷茫,重振古風,帝德巍峨,萬載流芳,妙理傳機,覺世牖民,力挽狂瀾,消除陋習,輔政化之不足,宏揚孔孟倫理道德,教化

迷津,激濁揚清,復興文化,匡正人心,化娑婆世界為佛國蓮花邦,重見堯天舜日,人人向善,同登彼岸矣!

    本堂奉旨著造「覺性闡悟」乃道劫並降之時,諸聖仙佛,奉命普化,惻隱心發,悲天憫人,苦口婆心,諄諄告誡,以傳後世,自帝王將相,至庶民百姓,三教九流,皆可得聞。

    上天慈悲拯挽蒼生之念,仙真憐憫黎庶之心,大開普渡,顯現而藉桃柳闡著金篇玉律,以喚醒兆民,乃恩叨至德彌高。此書之著,為體天宣化,普濟群生,以覺牖民。闡述玄妙至理,細悟之,其味無窮也。

    際值三期延康末劫,幸我武哲天皇執掌三界,監製群神諸真,因不忍玉石俱焚,乃命群仙聖真諸佛降臨普眾。  皇母命三曹普渡,三佛收圓,渡回九二原人。

    夫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至難得者人身,人之至難者道與德也。道德者即仁義之道,內聖外王也,學道之要乃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修己而渡人也。

    本書「覺性闡悟」承蒙三界諸仙聖佛臨堂參著,字字珠璣,句句箴言,鸞筆傳真,寒暑不分,風雨不停,又諸生之合作厥責,方可至今圓滿結束。

    首感  皇母天恩浩蕩,關皇之恩典,南天主宰恩主之慈悲,再次感謝三界諸真,大費婆心,鼎力相助,並諸生恪盡己責,同心協力,吾萬分感激,謹此以為跋。

    話

    下期乃本書告竣之日,玉詔來臨,諸生儀容要端正,準備鮮花素果為要,勿可怠慢,至此,吾退。

格言:一個修道人的天賦不管有多豐富,外在與內在的資質如何豐美,如果沒有把本身的德行,推及到他人的身上,由他人的熱力,照射到自己的本身中,則不能發覺「德」實質的價值。

 

本書總校正神大成至聖先師  降

丁丑年十月十五日

    恭賀覺性闡悟成    諸生矢志石洞堅

    扶鸞揮動聖理演    同登玄妙無極邊

    話

    今宵乃本堂奉旨著作第五科覺性闡悟告竣之日,現刻本堂眾諸真到五里外空迎旨,片刻有聖佛仙真到堂參著恭賀,諸生肅靜,整齊儀容,排班候駕,待刻欽差大臣蒞堂迎送各嗚炮三響,好,吾立一旁。

 

南天教鸞童子  降

    示

    吾今宵奉南天聖主文衡聖帝之命,到堂頒賜:

    「匡扶聖道」於明性堂惠存。

    祝「覺性闡悟」頒行紀念

    掌三曹,扶鸞演理著金篇

    普四海,書成闡化啟迷津

 

萬華龍山寺觀音佛祖  降

    祝「覺性闡悟」頒行紀念

    金科告竣在今朝    喜賀連連不忘勞

    有緣共扶聖道事    功成沾仙亦沾邊

 

東山孚佑宮孚佑帝君  降

    祝「覺性闡悟」頒行紀念

    鸞堂為要    直轄先機

    渡化萬民    責屬明性

    話

    現刻欽差大臣駕臨,諸生速速焚香向外排班跪接,並鳴炮三響,吾立一旁。

 

欽差大臣金闕主秘護世天尊  駱降

    詩

    欽帶玉旨下凡天    臨堂扶乩闡玉篇

    金科完竣功成就    歡天喜地慶功成

    玉旨宣讀    (神人一同下跪九叩首)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  高居金闕,統轄三曹,握掌三界仙佛聖真升降之權。唯!九二原靈失統,無能歸根覆命,實可痛心也!咨爾直轄鸞堂:嘉義市聖天扶鸞社明性堂,每每參奏著造金篇,皆能功成圓滿繳旨。此部「覺性闡悟」歷時八個月,神人合一,不辭勞苦,今已告竣。又知悉明性堂附屬明心慈善會,以行動付之社會大眾。

朕  龍心大悅,特命駱卿帶詔嘉賞神人功勛。

    敕賞本書神職加封六級

    敕賞參著之聖仙佛真加封二級

    敕賞本書人職各六大功可抵冤孽

    敕賞助印每本三功可抵冤孽

    敕賞鼓勵助印每本二功

    欽此  勿違此詔(九叩首謝恩)

    天運丁丑年十月十五日  頒行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示

    現刻欽差大臣暨諸慶賀仙真回天,諸生向外送駕,並鳴炮三響。

    本書「覺性闡悟」至今已圓滿結束,諸生矢志虔誠,奉聖效勞,其誠可感,其功可嘉。

    本堂自奉旨開著以來,歷經數部善書頒行於世,普化南瀛仙島各角落,其績固然可喜可慰,但念及芸芸眾生尚多沈淪苦海之中,未能了悟塵緣,進修大道,更覺責任之重。因而望諸生再加努力,繼續推展普化救渡之任務,以期紅塵早日化為淨土,乃吾之深望也。

    於書告竣之際,為弘揚聖理,亦為積功立德,願諸生及十方善士量力輸誠助印,吾深感銘謝之至,其功德無量也,最後祝諸生及各大德,萬事如意,道果日增,至此。「覺性闡悟」全書終

格言:志士的天職,就是承上啟下,仁為己任,死而後已。聖人的天職,就是發揚德性,宣傳天道,救渡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