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道祕要

張貼日期:Jun 18, 2014 3:49:48 AM

      

 

了道者,了心也、了欲也。(心欲)為修道者之(魔種),故了心去欲,為入道之門,證道之梯也。

修道在於抱元守一,故心欲去則形神全,形神全則道根固,道根固則道果成。然修道貴在自修化人,自修必自悟,故云(修道必了道),即在了悟真理也。既悟真理則可行真道,真道無象,故修道必了去紅塵之凡道,以歸無極之聖道,故言修道必至(了道)方算有成也。

濟公活佛 降

贊   詞

了去心魔兮,皈依正道。了去雜念兮,皈依正念。

了去紅塵兮,皈依淨土。了去幻景兮,皈傲聖域。

了去一切兮,皈依真吾。了去萬劫兮,皈依一心。

南天文衡聖帝 降

詩曰:

天書普化洩真詮,了悟玄機證品蓮,

大道無私誠可得,抱元守一氣神全。

上卷

瑤池金母 降            

詩曰:

儒宗克紹降真傳,道德經書化大千。        

五老分形鸞筆動,八仙煉就透明天。

第一品 立志向

先天大道之秘,少人知之;雖有知之,也少人行之;雖能行之,更少人誠之;雖能誠之,更少有能至誠之。何謂(至誠)之?則是不息而已。如何不息呢?則是有始有終,一心不二,從頭至尾,未曾懈怠,不嘗動搖之。

修道之人如何不息其志向及願行呢?欲不息其志向,必先立定堅決之志,志立而後能依志向而行之。所謂【志向】,則是願望也,誓願一心行道之人,其必能終生奉行其道,而不稍退志,或生動搖之心,此則是立志之作用也。

志向既立,意堅心定,則不管道路上遇到如何之坎坷、阻礙,也必能衝破一切阻礙,而勇猛向前精進之。若是志向不堅,未有定力,則不堪一陣風雨,則中途折回;不堪一次阻礙,則心意動搖矣,此則是立志與不立志之差別也。  

前言志向,則是誓願,於今時修道曰:(立志),於古時修道則曰:(誓願)也。古時仙佛、菩薩,無一不是先立下大誓大願,而後堅心修行,度化眾生,以成正果者也。今日修道,雖不言誓願,而言立志,其意不異,其理一同也。

所以修道之人若不先立志,則有道無行,難以成道。若不立堅定之志向者,則不能任受千磨萬考,而不能有始有終,以達其道也。

天下之人聞之大道者,為數不少,而知而能行者,則少矣。能行之,又能有始有終者,更是少之又少矣。因此吾今夜特先闡述(立志向)為《了道秘要》之第一品。

第二品 認真理

修道之人,立志固為第一,認真理也不在其次,如何認真呢?認真則是認悟真理,認理而明真,是理則進,非理則退,就是認真之修士也。

何謂有理?何謂非理?如何認辨之?是理者,不離人之天性;非理者,則背於人之天性。揮鸞闡教以化眾生者,合於天理,人性者也;邪術異端以蠱惑人民者,非理之為也。體認自性,了悟性理心法,而再度化眾生,引迷入覺者,是理之王也者。

總之,所謂理者,則是人性中之性理也,此理只是虛空之一點真靈,由此中而廢於外者,必皆是合於人道倫理之言行,人能歸依於此點真理,則認理而歸真矣。

第三品 求師渡

學道之人,貴在有師父授化,所謂師父,則傳(道心),印(道心)也,所謂授化,則化(人心)、去(人心)也,人由先天而落後天,則與先天路絕,若無先師指引,恐盲者迷路,道已不識,如何言修,言行?故師示玄理,開悟大道,尋源取脈,則是凡人登天之梯也,若無此梯,則無人有法可以登天也。

是以閘示《了道秘要》:要世人求得真道,按圖索驥,循著道脈修學,立志向、認真理,努力勤行,則了道不遠矣。

第四品 學聖賢

人之生於世上,受盡風霜苦楚,沉淪情慾之海而不知回首,歸向極樂之天堂者,是何因也?皆因失去自己之本性也。

若能找回自己之本性,則能學聖賢之精神,立己立人,達己達人,而捨己度眾,引導天下蒼生同歸覺路,同登至善之地,能如此,則是離苦得樂之君子矣。

但是世人紛紛為情慾而爭執奔馳者多,為道德仁義而捨身者少,是以世人多以為行善立德之人,既少之;作惡敗德之人,既多之,我何苦而逆於潮流,而與世俗相反呢?此則是今日人心之不能返朴歸真之原因也,如果世人皆能體悟顏回所曰之「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而分辨黑白是非,清正濁邪,傚法昔古之聖賢,唯獨一心將道德仁義化行天下,不隨俗情物慾而沉淪,自成清者自清之君子,則天下之惡氣,必自消;世上之善光,必曰長也。

所以吾願天下學道之君子,堅守本分,如蓮純樸篤實,雖生活在濁世之中,但是不受凡塵所染,而且還能傚法聖賢仙佛慈悲惻隱之心靈,犧牲自己之享樂,而獻身為天下同胞奔波受苦,早將天下同胞引入覺路,同步光明之大道。

第五品 盡人道

道祖言:「人與天地同在,而不能與天地同長久者何也?皆因不知有消長之理也。」

人為三才之一,在天地之中,其貴無比皆因不能傚法天地,依天行道,依地行道之理,而不盡人道,所以不能如天地長久常存。

孔子儒門心傳,只求盡人通,以達天道,正是要世人皆守為人之本,盡為人之道,而成人格完美之聖人,而與天地並列,各行其道,而同長久矣,各盡其道,同合於一道,則與天地合一,所以人道行,則是消陰長陽之理;人道盡,則是陰消陽長之道,由人道而接天道,則達乎純陽,而大劫不壞矣。

人道者何?男遵三綱五常,女盡三從四德,各盡綱常倫理之大本,以養乎天地之純陽正氣而已,若是人失於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倫理,則失去其天性之真理,而不能長養浩然之正氣,以德配天地,明同日月矣。

所以特將盡人道之一篇排在《了道秘要》之中,蓋欲了道之人,不先盡乎人道,則難以達乎天道,以了道矣。

第六品 了性命

夫,學道之人最終之目的,乃是了自己之性命,以度蒼生。如何了自己之性命乎?了性之意,即是悟了性空之理,見自性是真空,則絲毫無一塵可染,能見自性真空,則身心亦空,身心一空,則了瞭然然,萬法皆空,還於太虛,以登無極之理域矣。

身空、心空、性空、法空,四大皆空,乃是昔日釋尊留下之四句偈語。凡是修道之人,由此而頓悟之,則登如來之正門矣。

今日舉此四句揭語,重複而演之,乃是願世人能以四句揭語,悟了性命之法,若能由斯而悟此身本是虛空幻體,則心無生執著,而棄假歸真矣。

真心一現,萬萬億億之假心,即消逝無蹤,而見自心本空,自性也空,既悟心性本空,則何有萬法耶?萬法本由心生,心由性中分,心性既空,萬法也空,已如此空空然然,即是如如是是之本來真面目,也就是回家見母時也。

第七品 度愚痴

性命既了,智慧既開,則辨是非,明黑白,而能擇其善而固執之,不入歧途矣,修道之人所以會入歧途者,乃因智慧不足,認理不真之故也,所以能開智慧,明真理,悟了性命雙修法之人,則能是理則進,非理則退,而守正不阿,而不入邪旁左道已。

所以修道之人,在了得性命之後,必須常持光明智慧心,以容天下之萬善,而不入邪魔左道,能如此者,即能認清自己回天之路線,不失其如金似玉之道也。

如此認道而進,依理而行者,若非有一顆光明之智慧,終有誤入邪途之虞也,所以吾願天下道子,在了性命之後,再求常持智慧,以度愚痴也。

第八品 了誓願

修道之人能了自己性命,能度自心愚痴以後,最重要者,就是立人達人,度人成人,自古以來成仙佛菩薩,成聖成賢者,莫不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者,蓋人間無不忠不孝之聖人,天上無無功無德之仙佛。所以修士在了自己性命之後,在度自己愚痴之後,更當以自己之智慧,以成人度眾,立功立德立言於世間,方能與天地同長久,而萬古不朽也。

度人成人,立功立德者,則是誓願也,古來仙佛菩薩莫不立下大誓大願,以大慈大悲之心腸,任受千魔萬考,遭遇千阻百撓,永不退志,無論眾生如何難度,,如恆河沙數也罷,無量無邊無盡也罷,只是一心一願要度盡蒼生,以了宏誓,所以吾以為修道之士,不能無誓願,若無誓願,即難成仙佛,難證聖賢,唯有能立下大誓大願,以仙佛之大慈大悲之精神來度蒼生,以了誓願,方能證菩提聖果。

第九品 返無極

立願下凡來,為度蒼生返回天堂,無奈眾生迷苦海,讓吾心悲哀;誓願而來,反被假景埋,幾個惺惺?幾個覺悟之人?行道了誓願,內外雙修性命了,達成正果返逍遙,不醒之人千聲萬喚,也難叫他回首向道岸!清者本自清,濁者本自濁,凡塵假景皆虛幻。能醒能悟之人,吾來將他喚,度他出苦岸,不覺不悟之者,非是吾不慈悲度他回天,只有令他再等機緣。

有志行道者,尋師訪道,開啟智慧,立下誓願,自性若了,自成成人,廣度蒼生,一心不二,即見本來,人性原靈本由無極孕化,於今花謝果結,落葉歸根,證返無極,圓滿了道!

下卷

鐘離祖師 降            

詩曰:

靈篇又降聖賢堂,桃李紛紛滿路香;

性命雙修成道果,純陽執筆點神光。

第一品 分清濁

夫,大道者,陰陽也,清濁也,陰者,濁也,靜也;陽者,清也,動也,天者陽也。地者陰也,天地合,則道在其中,萬物也由此生化不息,道生天地,分化陰陽,此乃一氣之運用也,而此(氣化)即(理化)也,其真氣在天為天理,可維天經,在地為地理,可系地義;在人則是道理,可證人倫,何為道理?為人道之理也。

人道者,由人心發端,率性而行之,此心若偏,則私陰長,而君子道消;此心若正,則公陽長,而小人道消,是故了道之意,即在了悟人道起源,再追求天道之歸宗也。

人心者,一而用之,則無善無惡,若二而用之,則有善有惡,混於清濁而不明矣,分清濁,則是要分清是非,明辨善惡,執中而用,率性而行之。

第二品 辨升降

學道之人能知清濁,則知陰陽,而識黑白,判是非,至此關頭,則升超降墮自辨矣。

夫,天道無親,唯與善人,升降之關頭,也就在善與不善而已,善者超升,惡者墮落,此乃天地不移之常理也。

修道者,辨此關頭而棄惡從善,則能以孝為萬善之先,戒淫以斷萬惡之首,如此即超向上升之路矣。合一言之?惡者濁也,下沉之象;善者清也,上浮之象。故善升惡降,分判之門唯在善惡兩個關頭,亦唯由人心自選之而已。

第三品 明心性

修煉之士最重要者,乃是明悟心性,而由心意用功夫也。心者,生於心,唯有心中求之、尋之,悟之、了之,方能明其心,而見其性也。

若是由心外而探求、追究,而欲明心見性者,則無量劫以後,仍不能見其心性,以明悟之,了成之。所以佛曰:﹁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修道之人能找到自我之心,而憑此一心用功夫,則大道右成,若離此心,而錯用功夫,則誤入歧途,而走火入魔矣。

心即由心而生,千千萬萬之心中,由何處去找尋一顆真心耶?一切之心皆是幻心,假心,若見心而心中無心,則心見真性道心,此心從來如如不動其所用者,無為而無所不為,乃是仙心,佛心,聖心,歸一而言之,名為(道心)。

若有修道士由自心中找得此心,則明心見性矣,此心雖無形無名,但是卻可於有形有像之中證之。以吾為例,昔日聖師於十字街頭,以點石成金之術試吾之時,吾突然一念良知發現,而考慮五百年後,將害及買金之人,而天生之心性發現,一念真心抵過三千外功,而得授真傳,於斯一念動用之時,則是明心見性之時也。

第四品 舍牽累

修道之人最怕者,乃牽累也,其如捆仙之索,可以捆住神仙,而令其不能動彈。終日迷迷糊糊,不知行道度世,只是一日空過一日,等待宿命盡時,大願未了,而墮落輪迴,方才悲傷,為時晚矣。

人生在世間,即稱為凡塵,則有塵業凡事牽累,此牽累者各種各般,人人不同,有墮落夫妻恩愛之中,忘卻修行之路;有人落入名利之網,而不知了死超生之道;也有為私人欲望而終日勤勞不息,欲等達成願望,再來修道,豈不知人之慾望無邊,其願望也無盡,何時能等心滿意足,再來修道也?

所以有心之修士,若欲向方寸之中下功夫,除了先革私慾之心外,必須要能將身上之牽累舍清,萬能精進,如何舍法?妻恩子愛,則換成夫妻同行同修,父子同修同敬,事業牽擾,則忙中偷閒,動中取靜,暗地用功夫,其它為家庭、為親朋、為子女之種種拖累,則已看開了,一起放開,而交予上天安排,如一衣一食,莫非天定,何必終日碌碌只為衣食?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兒孫作馬牛也。

若能一心修道、行道、證果,將來成道,九玄七祖同得超升,何其快樂也。

若是只為妻子兒女而拖累,將來一同黃泉而歸,恐也難再相逢,若是只為凡事勞心勞力,將來雙手撒開,絲毫不能帶走,又剩何物也?

所以願有智慧,有志向之修士,能捨開拖累,一志衝天,達成度人度己之宏願回天常聚,享盡無窮之天倫之樂,其逍遙也必定無比。

第五品 借修真

人之所以墮落後天者,乃因執著假我,迷失真我,而至沉淪於苦海,流浪不休,若是有人能識透真假,而再進一步借假修真,則可以超凡入聖,跳出氣數之外,真常清淨,逍遙自在,不再墮落矣。

借假修真別無二法,乃是借此假身,以修身中之真道而已,不如修真之人,終日為假體而勞碌不休,迷在酒色財氣,恩愛名利之中,三毒五欲,八魔十惡,刻刻不離,如此則真人受假人拖累,而墮落矣。

若知修真之人,其人必以真人主事,利用假體修道立德,盡三綱五常,行八德兼十善,如此則假人受真人操縱,成就真人之人格矣。

夫,假人者,色身假體,不過數十寒暑,即當壞去;真人者,真性也,永久不壞,色身若無此真人存在,則三寸氣斷,已不能活動運用也,所以世上智慧之人,皆知借假體,以修真道,行功立德,等待將來色身一脫,真人出現,則有一條光明大道直透天庭,愚痴之人反是只知順乎情慾,而為假我奔波勞力,至其終也,真人反被假人拖累,而墮黑暗地獄也。

以上借假修真,乃勸世上有緣人,即得真道,須當快向今生度此身。

第六品 舍塵緣

學道者,乃是要學出世之法,以了生死,超出凡塵,可是凡人往往受塵緣纏縛而不得自由,所以不能如如自在,以行大道,了卻生死,因此吾今要勸有心學道之人,必須先學如何捨去塵緣。

舍塵緣者,則是放開身心地束縛,革去情慾火,以還自己本來逍遙自在之身心,塵者,凡塵之事也,簡言曰﹁塵事﹂,緣者,紅塵之緣也,簡言曰「紅緣」,塵事者,為名為利之利己之事業也,紅緣者,妻恩子愛之牽纏也。

修道之人,若能在事業與家庭之中,拿出向道,學道之時間與精神,專心一志為了卻生死而暗中下功夫,修煉自性,則可謂之在家出家,在塵出塵,而不受塵緣束縛牽擾,而自在逍遙矣。

修道之諸君,能否如此?曷其勉之。

第七品 斷疑惑

人之修道者,貴在生出信心,若無信心,則萬事不可成矣。

若有至信者,則能發揮至誠之無限道志,以行其道,了其道,所以修道之士,只可生信,切莫生疑,但是人心也反反復覆,必有疑惑生焉,若是人心之疑惑不斷,則道心之誠信亦不生矣,是以唯有能生信誠之心,方能斷去疑惑之心。

吾觀今日天下修道之士,半信半疑者居多,全信不疑者罕少,故聞道之後,勤而行之者少矣。若存若亡者,卻是比比皆是,此乃不能生信心,以激勵道志,反受疑惑包圍,而不能奮勵行其道也,有言﹁全信全得,半信半得,不信不得﹂也。

吾殷殷切望天下有道之士,決斷疑惑,而生信心,否則一在疑惑,空費時間及至其終,其疑惑也將不解之,隻眼看有至信至誠之人,步步超升,自己反而墮落深淵,再反悔之,已晚矣。

第八品 成正道

正道者,大道也,「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故知大道無私,唯予善人,欲得大道者必去自私之心,否則大道難成也。

道無正邪,心有公私,如何辨別之?縱有正道而邪人得之,則其道變邪,如有邪道,而正人得之,則其道變正,蓋道海無邊,如一利刀,善人持之,用來切菜割草;惡人持之,用來殺人行刺,故知道之應用,隨人心而變,修道者當體悟之。

欲成正道者,首先必正心,心不正則己邪,再存大公無我之心,見苦必救,見道助道,摒去門戶藩籬,開通光明大道,打開天窗,天人合一,則可成就無上之道也。

今者修道之士不為不多,但大都於形相上爭勝負,未將心魔降服,故外表道岸貌然,而內心欲亂如麻者多也,有者認理未真,矜奇好異,如蛾貪光撲火,似蠶作繭自縛,最後終墮沉淪,道難成矣。

故欲成就正道,須由正人心,言正語、學正理、開正智、通正眼、走正路而成正道也。

聖示:《了道秘要》下卷今夜圓滿八品,而符八仙之數期望世人閱讀此書而修八德,同登逍遙仙境,與吾八仙為伍也,勉哉。

修德悟道明真理

積善棄惡不染塵

忠孝仁義為根本

超凡脫俗自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