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後修行重點

張貼日期:Sep 01, 2014 3:3:38 AM

編者的話

佛家有云:「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要知道人自無始以來,為何一直在生死苦海中徘徊、流浪,不知歸處,就是執著於「如痴」「如幻」「如夢」「如醉」的世間、假境中迷失了自我,入假境不知其假,入苦海不知其苦,生而死,死而生,永墜輪迴中。

 

世人常言:「人生如戲」。你只管盡情去演,但別太入戲而忘了真正的自己。台上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只是戲,不要太執著。千萬別為了「台上的你,而忘了真正的我」。

 

一個修行者,要知道人生不是一條絶路,而是看你如何把握輪迴的空檔期,而真正契入涅槃妙法的覺路,真正悟透超生了死的妙法。而這些覺路、妙法,是隱藏在日常生活的一念、一事、一言、一行。若能生活中「普施一切善法,以事顯理」,就能改變六萬多年生死輪迴。

 

現在時勢正是危急存亡之秋,也是升降關頭的一念之差,「要看緊天時,堅持最後五分鐘」,才不枉費拋家捨業的一片苦心。

 

歲次甲申  修緣古月  謹誌

欲脫輪迴 先檢視自己

千千萬萬人都在學佛修行,為什麼還有生死?除了不明心性外,都只是表面功夫,未真正去實行佛法。

要知道修行是實踐的功夫,不是空洞理論。時下學道者談玄論妙,求外表好看居多,能「真修實煉、用心思惟」畢竟少之又少。如果修行只是習慣性的:參班、聽聞佛法、唸佛、坐禪,而不是用來渡人渡己,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太浪費自己時間。

真修行要有正知、正見,智慧才能圓融,不可執著於「我修的才是正法,別人都是外道」,跟我修的不一樣就排斥它,基本上就產生了分別對待,這不是佛法慈悲的本意。

 

因此,將來的成就①不是你的能力與才華②不是你渡化多少人,道理講得多妙③更不是你的位高權重,道場有多大、人數有多少;而是內心深處所流露出來:①比別人更慈悲②比別人更謙下③比別人心量更廣大,這樣才能公心處事,處處接納、處處圓融。因此「立願了願、心性圓滿」,才是抉擇今生修行成與敗。

 

※世人都自認為在修行,請檢視自己:

⑴乘願而來,是否做到了願而歸?

⑵凡塵俗事看開、放下了嗎?

⑶是否被事業、親情、感情綁住而忘記自己聖業與誓願?

⑷名利、權勢捨掉了嗎?

⑸人心、私慾去除了嗎?

⑹習性、稟性改了嗎?

 

◎想想披著修行外衣,「表面的」、「習慣性的」那些參班、付出,而未往心性下功夫,是不可能成為修行的增上緣。

 

◎帶著人心、私慾以及世間執著、攀緣、牽纒,如何回歸西方淨土?那淨土豈不是又變成一個人間苦海。

 

◎現今修行要「身在凡塵心出家」,遠離心靈枷鎖。有些修行者,雖名修行,但世俗煩惱、罣礙一大堆,甚至「到了佛堂還流連在俗事中」,請問①如何洗滌歷刧以來的塵垢呢?②如何去除自己的習性、稟性呢?③又如何改變今生此世的命運呢?

 

※修行當知:「不要自以為在修行,其實被命運牽著走,又走上另一個輪迴!」

 

古人云:「掌握生命的轉折處」要-

⑴把腳步放慢一些,仔細觀、用心思考:我所擁有的是什麼?缺失又是什麼?

⑵小心謹慎渡過困難與橫逆,善用它們,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我們一生中不斷面臨生活週遭的困擾與煩惱而產生痛苦,但不要忘記:「懂得放下,是人生最大的智慧」。當你放下我執、不與人計較時,剎那間心靈深處所釋放出來的-是

何等清靜自在

何等平和喜悅

才是真正清淨的菩薩心。

如何契入生死輪迴的空檔期

無論在家或出家修行,眾人檢視標準都是一樣,一個「修行」幾年或幾十年,當你聽到社會大眾批評吃齋修行人「心肝最壞」,當你聽到此話時作何感想?是眾生批評錯了?還是我們要自我反省、檢討?

當你在道場表現虛偽的佛心,回到家庭以及工作環境或生活週遭又回覆到你的霸心,展現自我人心、私慾,失去修行應有的氣質與風範,你就知道其中的原因。

想想一個修行者表裡不一,再加上世俗路攀得太多,六根不清淨,「這裡色相綁,那邊塵境困」,怎能跳出生死苦海呢?時下有些人吃了幾年齋、辦了幾年道、修了幾年佛法,就妄想往生西方淨土或回歸無極理天,簡直是痴人說夢話!如果①不立願了願②心性不圓滿③智慧不成長。那裡都不是你的歸處,白白浪費此生普渡因緣,下次再來。

古人云:「真道有真考,真道真人修」,斷生死的大道,要有大根器之人才修得起,不是湊熱鬧、行福報、結善緣而已。世俗人常說:「牛有千斤之擔,蟻有米粒之力」都是盡心。一個修行者的能力、智慧有十分,如果盡不到一半,會有成就嗎?

 

世俗路-短暫人生,大家都知道怎麼去安排、爭取,讓生活更好。

 

修行路-萬捌聖業、生死大事,怎不知自己規範自己,自己督促自己,讓自己有機會?時下修行者不用真心,只是表面上應付、交差而已。

 

「說穿了,凡業重於你的生死而矇蔽了自我良知」。

 

※如何脫離生死苦海之法:

 

分秒必爭、立願了願

在修行過程中,責任擔不起、願不能了,我們總是那麼多的理由,要知道在真理之前沒有「理由」這兩個字,在聖佛眼前更沒有「困難」這兩個字,只問我們下定決心了沒有?

 

「立願了願」是此次驗收成與敗的主要關鍵,因此在三施五法的願力中,你就是要藉這些願力來了斷生死。

 

⑴道場上-不「要求」別人善待自己,只問自己對道場付出多少?

⑵親情上-父母心就是菩薩心,以親子之心、同等的用在週遭同修或眾生上。

⑶凡業上-用做事業的精神來耕耘你的聖業,沒有不成功的。

⑷人事上-不與人爭妄,歡喜就好。

⑸心境上-順逆皆喜,隨緣自在。

⑹工作上-把工作場所當作道場,藉人際關係隨緣渡化。要知道:「唯有堅定心志,才是修行紮根的工作」。

◎聖人與凡夫最大差別在:一樣走修行路,一樣受挫折與考驗-

聖人是堅持到底

凡夫是遇難退縮

勇氣+堅持,一路走來才能始終如一 。

 

◎古人云:「任勞容易,任怨難」。

任勞-我們修行犧牲奉獻、吃苦了苦,這是每一個修行者應盡的使命,無可貴可言。

任怨-面臨橫逆、窮困、潦倒時,依然能坦蕩、公正、無私,展現內在的歡喜心,才是英雄中的英雄。

 

◎「沒有揮汗的耕耘,那來含笑的收穫?」記得佛經曾云:「欲求無上佛道,先做眾生牛馬。」要知道佛菩薩在世時,對眾生有如「母親對待子女」一樣,不厭不倦提攜照顧,願為眾生頂罪,眾生未得救誓不成佛。

 

◎修行要開啟每個人心中道場,而不是表面功夫,要身體力行去付出,不要做一個道場『觀光客』。

 

故修行常言:「條條大路通羅馬,入佛道也是門門皆通」,簡單方法:「由三寶門可入道」。

 

(1)信心門-由性而入。佛:二六時中時作返照,常保自性清淨無染。

(2)慧心門-從心而入。法:開啟心靈世界寶藏,遠離一切習性稟性。

(3)慈心門-從身而入。僧:發大願心立堅固願,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修行切勿執任何法門,以平常心、自在、歡喜的心,遠離一切塵境與色相,才能對境無心,如如佛性才能自然彰顯出來。

時作內省,提升心性

俗云:「天作孽由可為,自作孽不可活。」

要知道,忽略自己的過錯,最大的因素是人性中的『自私與虛榮心』

修道常因

私心-使人寬恕自己

虛榮心-使人標榜自己

而造成苛責別人,原諒自己。

聖賢云:

不知自己欠缺-便是無知。

知而不去彌補-則是頑劣。

修行切忌『表面裝飾』,只會讓你習氣越陷越深、離道漸行漸遠。唯有一顆單純踏實的心,才能走過重重困難。

◎要知道一棵千年大樹,經歷多少風霜雨淋,都不曾擊倒他,而最後被擊倒的還是-『根部蛀蟲的腐蝕』,一個修行者的障礙是-『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心魔給絆住』,因此才說最可怕的敵人,其實就是你自己。

◎永遠寬恕所有的人,即使再大的仇恨,也要寬恕他,修行者的成就,就是從寬恕中得來。

◎佛門中有句名言,縮小自己,才能包容別人。意指,頭要低,心量大,大智若愚,才能包容天下眾生的恩怨、是非。故修心性要往內紮根、借境練心、借凡修聖,若只是表面功夫,天天聽聞佛法,度化眾生再多,而習氣、秉性一點都沒改,還是沒有辦法成就的。

清淨單純、智慧圓滿

修道常言,修行路愈單純、愈清淨,愈能平安無事。

單純不是指頭腦簡單、愚昧無知,而是一種無雜念、有條理、有原則、有重點的生活態度。

◎修行要專心一致,不可華而不實,因此要擁有清淨單純的環境,就要人人能做到不虛妄、不造作,才能激發內在的潛能。

◎單純的道,就像『一滴澄清的水』、『一滴雨露』,可化作荒漠的甘泉、可成江河百川、可育化天下萬物,展現生命光華。

華嚴經云: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意指:非在文字般若,而是要深入我們內心經藏『良心經』,才能喚醒人人都有的良知本性,激發人人本具足的智慧潛能,也才能如海那麼寬廣的去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一個真修者,他的智慧無邊無量,才能引導眾生體悟佛法,力行佛法,進而開啟本覺之自在解脫,三世諸佛亦是透過智慧而有所成就。

◎要知道修大乘菩薩道就是要智慧圓滿才能,入生死而不畏,行大慈而無緣,轉煩惱為菩提,住世間如涅槃,轉法輪如禪定。

佛經云:智慧是照破私慾的一顆明珠,毅力是斬殺惡魔的一把慧劍。

人是最不瞭解自己的複雜動物,因為在每一個人『心智的天空上,少有晴空萬里無雲之時』,何因?

常被恩怨、不平、嗔怒所遮蔽,或「受到外在風雨摧殘難見光明」,其究竟的原因就是沒有正確的方式來瞭解自己。

◎透過智慧,打開自性明燈,才能正視自己,瞭解自己長處及短處,脆弱不足的地方要加強,心志堅強則可善用,如此外在風雨再大,也難影響我們修道之心。

◎要知道做小事業有小困難,做大事業有大困難,今天辦「天人一貫的生死大事」怎會輕鬆呢?在此千鈞一髮時,唯有毅力、智慧、道心,加上刻苦耐勞,才能克服一切困難,突破一切關卡。

展現人人具有的菩提悲願

禪宗有云:「菩薩心如清涼月」。

意指:菩薩心就好像清涼的秋月,那麼「清淨」「圓滿」,顯出無比柔光照徹大地。

 

想想世間人每天辛苦努力工作,為的是什麼?是什麼力量在推動,使他們這麼用功?①是名②是利。短暫人生的得意,終究難逃生死輪迴。而佛菩薩既不愛名也不愛利,祂們在三界中普化眾生「比我們還要辛苦、還要努力」,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呢?

 

『那是出自於內心的不捨與愛護,這個愛就叫慈悲心』。如果沒有佛菩薩那份「慈悲堅持」,那來眾生離苦得樂呢?

 現今社會學佛的人很多,也很會講經,道理也很懂,為什麼不能真正成為佛子?究其原因不過是在「白紙黑字」上遊走,沒有真正契入佛法大意,「看得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怎麼展現內在的菩提悲願?

 

◎一個人若「心無菩提,心無悲願」,即是無覺,就算背熟了三藏十二部經,能說能讀,亦只是一個凡夫俗子一樣,距佛的境界非常遙遠,外表看起來雖很努力、很用心,其實心境上存有「我執、私心與貪著」,如此修為與眾生無異,因為缺乏了一種心-菩提心。

 

◎真正菩提心,內心深處是清清明明,常懷歡喜心,面對塵境一塵不染,行事公心、光明正大,將道氣展現在慈容,讓眾生感受到那股親切與柔和。

 

古人云:「修道要感情凝固」。唯有凝固後天自私自利的感情,才能發揮先天「至情」「至性」的菩提心,也才能渡化無量無邊的廣大群眾。

 

因此修行過程要時時調整「心靈的焦距」去看世界-

佛心-心存佛心(人人均是佛了)。

人心-心存複雜(外面世界多煩惱)。

血心-心存恨心、計較(不平、理由一大堆、人人都對不起我)。

 

◎當我們心清淨無罣礙時,走路、睡覺也覺得滿心歡喜,當下你的家即是道場,你的事業即是佛法。如果「滿心煩惱」、「我執恨意」一大堆,就是掃地、吃飯,所接觸的一切無不是煩惱。

 

◎身處變化萬千的環境中,要慎思!一念被迷住,不知何時才能走出迷惑?所謂「一念遍三千」,即使是一個妄念可以延伸許多的「煩惱種子」,讓自己不清靜。修行要注意的是:「一起心動念,業報隨時會到」。當業報來臨時,山崩地裂,過去所修一切化為烏有。

 

◎故展現「菩提悲願」,就是人人要覺醒,唯有透過自我覺醒的功夫,才能從許多攀緣和苦惱中解放出來,故覺醒本身就是一種「能淨的智慧」,經由覺醒才能「化掉一切黑暗」、化去一切障礙、一切阻力、一切痛苦。

 

菩提悲願-即是菩薩深切的大悲心-「志在菩提,心存眾生」,真正做到:「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眾生,而不著我相,徹徹底底的付出」。

把自己的心擺平

修道常言:「天生人賦予性,人生慾喪本真」。

要知道凡夫生命過程,常是「晴時多雲偶陣雨」,而聖賢的過程,是「萬里無雲萬里天」。

 

眾生為何是眾生?因為很容易起心,這是潛伏我們內心的貪、嗔、痴、慢、疑、惡見等,尚未根本斷除,才讓「烏雲時而遮日」,遮住我們的天理良心。

 

◎修行「不知己心」,就好像一部失靈電腦,好像廢物一堆,它是心性外的違章建築。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命-就是我們的心。就是要我們善用「己心」、善用「智慧」,去「關心別人的需要」、「知道別人的感受」,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己立立人。

◎心境修持是一樁大工程,唯一途徑首先必須-『換心』。

 

換心:

①把凡夫心轉換為菩提道心。

②把複雜心轉換為單純心。

 

透過人性煉就,不斷反省、懺悔,以導正偏失的觀念。

 

禪宗云:「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意指:修行若能守住本心,讓本性如如不動,世間一切恩怨、是非、妄念、不如意等,讓它「來就來、去就去」不要常存心中。

 

◎認清生命過程一切帶有天意與宿業,也更要認清我們修道立德,不是為別人而活,而是為自己成就而努力。因此真修行「怎會被外境拖著走」、「怎會被激動情緒趕走真良心」?

 

◎情緒不能控制的人,要得到平靜,就必須去除私心與偏見,凡事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一無明就鑽牛角尖,把道往外推,外表裝沒事,其實與凡夫也沒有分別。

聖賢云:

能為別人想-就無是非。

能常思己過-就無怨悔。

能用平常心-就無執著。

 

◎所謂「外魔易制,心魔一起任誰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能即時覺醒,「你自己的覺醒,遠勝於別人的勸解與鼓勵」,才能知道病在那裡,才知如何對治-剎車總比撞車好。

 

心境苦海-就是修行什麼苦都可以吃,什麼都可以捨,就是「跟著你幾十年,有感情的習性、稟性很難捨」。

 

聖佛云:「處處處低,人跟你;處處處高,人離你」。要知道: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濶、坦蕩外,還有一種「自我淨化的功能」。我們修行常言「清淨自心,智慧如海」。唯有透過智慧能自我淨化:

⑴洗滌我們的煩惱與無明。

⑵撫平我們受傷的心靈。

⑶洗盡內心三毒及一切諸惡。

 

◎用人心、私慾去處事,所觀察只是萬物的外表而已。要知道,眾生心態就是:「分別、對待、挑剔」,講話尖酸刻薄,專挑別人「小毛病、小缺點、小過失」,這種心態一定要調整。

 

◎真理即是我們的心,你心愈虛、愈低下、愈謙,如同大海納百川,如虛空包含萬事萬物,若心胸不寬敞,一粒沙也容不下,真理何在。

 

◎修道不是在外相上追逐,而是要往心性上下功夫,不論天時多緊急,災難有多少,你辦的道場有多大多寬?但還是離不開改毛病、去脾氣。

我們常說:

心頭、心頭-這個心還沒有起念頭的那一刻便是道了。

念頭很多-這一念未起時,那個就是我們的本性了。

把握修行 不要輸在最後

末後收圓,天演淘汰,在此暴風雨的寧靜,誰能經得起「考驗」,誰又能扭轉頽勢,把漸行漸遠的道心找回來?修行者唯有韜光養晦,讓心平心靜,外在風怎麼吹,千萬不要讓心中無明之風吹起。

 

※末後修行有三種人:

⑴把握時機,快馬加鞭之人-認清時局,用心修行,披星戴月,頂著風雨在跑的人。別人一生幾十年修行,未必能達到究竟,我們幾年中,甚至在最後都能堅持到底,「該了的就該了」、「該行的趕快行」、「該斷的趕快斷」,不達彼岸誓不甘休。

 

⑵易受環境左右之人-道心、智慧、耐力不夠堅定。要知道,修行處在「平順、安逸、無事」之時,很難看出一個人的真功夫,而是面臨「橫逆、困窮、潦倒」壓力來臨時,你還能固守本位,展現你的歡喜心,才是真修行者。

 

⑶我行我素之人-要不要修行,該不該修行,全憑個人喜愛。只要不順、無明來臨時,「管你什麼叫修行」,「管你什麼道心與包容」,當人心起、道心隱,怎會修有道?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修道常言:「心志堅定,腳步踏穩,才能乘勢而行」。末後修行雖然著重在心性圓滿、智慧圓融,但修道成與不成,主要因素在於「你的願,有沒有做到」。縱然你記得三寶、記得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回去願沒了」,還是要下來的。

 

◎一個出家眾,這一輩子雖出家,但沒證道,下輩子還會當一個出家人,生生世世一直到你證得才能了脫生死。

 

◎在家修行,雖皈依佛門或求道,但世情看不開、放不下,立願而未能了願,加上習性、稟性未改,怎修有道?因此生生世世反反覆覆,有緣無份,犯了:「每次來時都說記得自己誓願,要好好努力,結果來到人世間面對花花世界,又什麼都忘記了」。

 

◎目前已到了日落黃昏時,要快馬加鞭,修行不光是聽,更要行,重要的是:「聽時就要印在心裡,在日常中實踐出來」。

 

濟公老師云:「道沒有往身上紮根」。修行者不是沒有道,而是道根紮得太淺了。因為:「今生修行者,求內在心靈平順,外表好看者居多,而能真修實煉、實實在在修的人寥寥無幾」。

 

※末後了,要改正錯誤的修行理念:

⑴世人修行都認為,只要有在道場「遊走」「出入」,吃點齋、念個佛、聽聽佛法,就認為「還在修行」,這只是表面功夫。而事實上當你被凡塵俗事所綁而失去道心,「不知責任、使命為何物?」,「不知己立立人為何事?」一切舉止行為以及心境複雜,實與凡夫無異。此時雖還披著修行外衣,實際上離道是漸行漸遠。

 

⑵一生修行前半段,雖有用心、善盡職責,但到了後半段「遇難退縮、遇考退志」,在最後五分鐘沒有堅持下去,凡事找理由、找藉口、我行我素,事實上已是「天榜除名,地獄有份」。

 

⑶一個修大乘佛法者,不懂死守善道、借假修真、渡人渡己,以顯光明智慧。反而不務正業,陷入左道旁門、談玄論妙、談風水、論地理,還自認沒錯,此時已「天簿除名,輸在最後」,而且輸得很徹底。

 

故修行就是要學六根清淨、不染外物,真實不虛的去力行菩薩道。因此在順逆之間:

 

順行時-快馬加鞭,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真正做到犧牲奉獻、死守善道。

 

逆行時-亦要做到「不怨、不尤」,順逆皆喜、隨緣自在。

用心耕耘自我心田

修行過程很難都一帆風順,在不同成長階段,必定會飄來幾陣風雨。有人因承受不住風雨侵襲,生命逐漸凋零,有人藉風雨將自己鍛鍊更加茁壯。為何同樣身陷苦境與挫折,其結果是不一樣呢?一言蔽之-「沒有用心耕耘自我心田」!

 

◎現代人修行並非「內在深度」的用心思惟,而是表面習慣的一種反射作用。講得更清楚點:即是習慣性什麼時候「獻香、參班、渡眾」,在佛堂還能收斂你的心,一踏出佛堂,轉個頭,又恢復你的凡夫心。

◎雖然一生也跟人家熱熱鬧鬧的參與修行行列,但最後還是抵不過凡塵俗世的牽纒,留下的只是「修道落空,真理世界一片空白」。

 

◎要知道每個人內心深處均有「心靈寶藏」-自性佛。

為何變成自閉佛-困死在自己城中?

①情慾阻礙良心。②凡業親情綁住。③私心偏見困住。④被心中嗔恨、不平、計較障住。

 

放下人心、私慾,才能契入無為修行。要知道:「天地無慾所以長存久活」。人由於欲多念雜所以生命短暫,隨時會枉死在「慾念」、「貪求」之下。

當心中有

貪婪時-把它根絶

怨恨不平時-把它斷除

人的思想不純正,行為自然不純正,會產生種種苦難。

        

修行最可怕是:

「不良思想,佔盡整個心靈空間」-心中怎會有道呢?

 

◎「心田不生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

意指:心境上常保清淨無染,若能覺悟人人本具有的自性,才能流露圓滿智慧。

 

修行怕的是:「專拔別人心田的雜草,自己心田卻雜草叢生」。

 

◎老子所謂:「和其光同其塵」。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外在世界多麼大、多麼好,而是要觀照我們內心世界是否清淨圓融。

因此我們或許:

無法影響外在環境-但我們可以轉化我們心境。

無法左右外面天氣-但可改變我們心情。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悟入內心最深處的自己,才能喚醒我們良知,顯露我們的清淨道心。

 

實例:

「有位同修去渡一個有神通的修行者」

 

對方曰:「你想渡我,我能知道你的心在想什麼,你能嗎?」

同修答曰:「雖然我看不到你的心,但是我能看到我自己的心,你能嗎?」

要知道:「看到別人的心不重要,看見自己心境上存有什麼才重要」。

善用我們的心

佛經稱現在居住世界為娑婆世界,意思是說生在此世界的眾生,煩惱苦厄叢生,尤其人生八大苦,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求不得、煩惱熾盛等無人能免。

 

要知道,物質世界越文明,心靈世界就會愈空虛,再加上外在環境的壓力,可說是內憂外患,如果找不到「心靈出路」,便會如火車偏離了軌道,弊端叢生。

佛經常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意指:在世間不能得到解脫,死後又怎能開悟呢?在世間不能「善盡自己本性、自己的道」,換了另一個環境,又如何突破心靈障礙,破除自己的執著呢?因此人不能妄想或期望:「生活之外得到解脫」或「妄求死後往生理想國度」。

 

◎要知道,人身即是「法界宮」,而心即是我們的「清靜宮」,欲修無上菩提,要透過「靜修、觀照、修證」去力行菩薩道,任何再大衝擊、逆境也能隨遇而安,保有一顆自在隨喜的心情。

 

◎修行法門何其多!「但悟一心,即超三界」,一般修行者,都是外求,又修這個法門,也修那個法門,法門雖多,但全是心外法。「心外法即是生死法」。

 

◎惠能大師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修行人要怎麼修才能明白心性呢?-「切莫外求,就是修你的心啊!」

 

所謂「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就是講我們的心,面對「一切塵境」、「一切善惡緣」、「一切順逆境」、「一切世間情」,不起心、不動念、雲來雲去。

 

修行常言:「掃除一切煩惱,去除一切人我是非,心靜才不會受世俗所迷惑」。

意指:修行能做到「內不亂、外離相」,讓心平靜,才能不被一切塵境所轉。

 

◎不要拿世俗人的眼光與標準來檢視自己,易墜入世俗之障礙,將來成就與凡人無異。要進步,就要拿菩薩清淨與規律來自我督促,拿菩薩的標準來自我勉勵,將來才能成菩薩。

 

◎修行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恭維的話」,一味刻意奉承,而真實的話一點也聽不到。

 要知道:「人生中真正能根治病源的卻是—良藥苦口」。

 修行唯有:「知錯、認錯,才能增長智慧善根」。

 

◎修行切勿讓順逆環境而影響到我們寧靜的心。所謂:「君子素居」,這個『素』,就是無聞,也就是樸素之意。

意指:君子安居樂業,安貧樂道就是素居。喜怒哀樂發於和,心境自然不被環境所轉。

 

◎修行常言:「渡人如渡己」,當渡人成全時,最能謙卑、忍讓、犧牲、心自然沒有嗔恨、計較,反而能過得安祥自在。

由心靈皈依入手

要知道,依佛家觀點來看「人生過程,每一個人是披著業力的外表,演各種不同的一齣戲」。

 

得意時候:只不過在人生舞台上,短暫的得意自己,一旦脫下戲服,還是赤裸裸的自己。所以佛家云:「畢竟還是你自己」,但千萬別讓舞台得意之事給沖昏了頭,會讓你不斷在演戲。

 

失意時候:也不必沮喪、悲傷或看不開,想想上了戲雖演得悽苦無比,下了戲卻能歡樂自在。

 

『善用短暫人生,扮好這一齣戲,切莫讓戲中假象矇蔽自我』。

佛經有云:「學海無涯,唯勤是岸」。

千經萬典要如何下手?由「心靈皈依入手」。因為心靈皈依可以「啟迪智慧」、「解脫障礙」、「徹底獲得自由」,以達生命究竟圓滿。現今修行:

 

未開悟者-須藉善知識或師父啟蒙才能明理修行。

已開悟者-當知依法不依人,透過智慧自性自渡。

 

所以濟公老師云:「跟誰修都錯,要認理歸真」。

 

⑴皈依自性清淨-人生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面對自己?如何對待自己?「唯有皈依純真的自性」。純真自性是吾們本具足,不是外來的。它是人人本具有的「清淨本源」,亦是天地萬物一切法的根本。

 

依修行來講:「不向外追求,不迷失自己,心中沒有矛盾,沒有攀緣,沒有困擾,福慧具全的人生」。

 

⑵皈依心靈覺醒-淨化自己的心裡,展現自性淨土,去除種種煩惱、憂傷和牽掛,才能自在解脫。

 

淨化情緒-可得到好的性情。

淨化慾望-可知足常樂。

淨化思想-可通權達變。

淨化心境-才能自在無礙。

 

⑶皈依道德實踐-開拓人生必須奉行「道德實踐」。

道德

不是用來討論的,而是貴在身體力行。

不是刻板教條,它是智慧的展現,目的在圓滿精神生活。

 

依修行來講:「用單純、歡喜的心去圓滿你生活週遭」。

    見人﹤不是處>-返觀以自省。

    見人﹤私偏處>-返觀以自律。

    見人﹤過份處>-返觀以自戒。

 

南海古佛云:「我們修道、辦道,是為了尋回放失的良心,去除虛偽的外表,回歸天真無飾的自己。」

 

◎佛家常言:「塵盡光生」。意指每一個人心中充滿高度的慧性,唯有在心境「清淨單純」之下才會放出光芒,這就是佛性。故惠能大師的「自淨其意」是最直接了當的指導。

 

◎要知道:「唯淡方顯真,唯常方能久」。

淡-純樸、簡單。 常-真實的、永恆的、不變的。

 

修行要無阻礙,不要:①凡事複雜②鑽牛角尖③尖酸刻薄④看外相而產生比較心。「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複雜的心去面對,則煩惱、罣礙一大堆」。

 

◎「心要無私才能明辨是非」。自己不能吃虧何必占人便宜,自己不願受刺激何必批評別人呢?

打開心門 處事圓融

修行者的成長是經過無數次的磨練,才能一次次的成長,所以一個懂得修行的人,不要凡事執著外境,要展現你的包容性,就像海能納百川,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打開心門,展現人人本有菩薩心。菩薩心「有如清涼柔和的月光」,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卻能讓人感到無限親切與慈祥。修行最怕的是「吹毛求疵、小鼻子小眼睛來看週遭」。應打開心胸往好的方面去思考-『退一步原來是向前』。

 

修行的成長:

逆境中-沒有嗔怒,也能歡喜。

順境中-也不貪戀,亦能放下。

 

◎當你遇逆流考驗時,別忘了提醒自己:

「放輕鬆,轉個念,則能海闊天空」。修行當知:「心窄路窄,心寬路寬,若心平氣和,凡事皆順」,何必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批評?此即為-看得開、放得下的無為心境。

 

◎要知道,聽佛法、行佛法,有人覺得不好受,因為每句話都像針一樣刺中他的心。肯接受-則能增長智慧善根。若逃避-不肯認錯,佛法智慧便無法深入心田。

 

要知道:

改過之小人,其成就勝於常善之君子。

頓悟之愚夫,其境界超過已證之覺者。

 

◎天地之道,無所不納,心善若水,無所不容。現今修行者:①不是追求這個名利,就是追求那個權勢②空有智慧,而追求名位③雖有慈悲,缺少智慧。連自己修行角色都不清楚,道氣怎能扭轉乾坤呢?

 

先賢云:「智慧要內斂,德性要忌諱光芒畢露,道本自然平淡,要依理一步步行,才能一階階成」。

 

◎慈悲要像清水、明鏡一樣不受塵擾,一旦事過境遷,立即恢復澄清,不留任何色彩。因此,以清淨心做善事,就是無為功德,若捨不得,沒有歡喜心,就是福報。

 

◎每個人都喜歡去道場「參班聞法」,但更不要忘記要開啟每個人心中道場,聽佛法而能落實生活中,叫行佛法。

 

※道場中有二種人:①真修行者②觀光客。

   人間一切逆境-皆是成佛增上緣。

   天上一切妙境-皆是志士逍遙地。

 

 

◎現今道場,講究的是「外表包裝」,一般人都忘不了表面外在裝飾,反而忘掉了不該忘掉「道的內涵」。

 

犧牲奉獻,以德服人,請問德在那裡?

德在低處-愈是謙卑低下,愈讓人尊敬。

德在無私-能推功攬過,凡有過錯皆反求諸己。

浮華如夢幻 淡中能見真

意指:熱鬧繁華之境,過後頓生淒涼,清高平淡的行為歷久愈意味。

般若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清楚告訴我們:「六根雖具全,沒有真空妙性是無法起作用」。本性雖靈妙,沒有六根是無法顯現,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大家都知道,短暫旅行,需要攜帶行李,而我們修行一生中,一直不斷揹著:「身、口、意」三個包袱,一直揹到人生終點站,下一站輪迴再重新來過,難道不辛苦?不無奈嗎?唯有「丟掉它」才能解脫。

 

◎禪宗云:「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意指:當風吹向稀疏的竹林,竹葉會發出聲響,當風吹過去,竹葉並沒有留下任何聲音。

 

同理: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面對橫逆、潦倒時,也會心動,但事情過後,仍會回到原來「清靜心境」一點也不染著。

 

故君子

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處事時,不被事境綁住,才能隨處見真。

 

◎修行當知:「非疾病傷害人,而是煩惱、妄想蠶食人」。

意指:逆境不一定會毀滅一個人,而是身陷逆境中,妄想、煩惱會障住你的心性,阻礙你的修為。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一個人如果一直煩惱過去的事,或憂慮還未發生的事,那麼整個人就會像「枯木一樣,無生機可言」。一個修行者,三心四相斷不了,煩惱罣礙一大堆,怎麼修行呢?

 

濟公活佛云:「時代潮流都會褪色,我們學的就是那一點『真常』,唯有真常之性,才能常清常靜」。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清淨本體,像「海洋深處一樣,永遠不起波浪」。今天修行所要尋找的就是那「寧靜的本體」-內在的自我。當我們「心情起了波濤時,就是善用這個平靜的深度,去化解外來壓力,使它恢復平靜」。

 

◎獨木橋放在地上,可以來去自如,若懸於斷崖上則寸步難行,為什麼?「環境不一樣,心境也就不一樣」。一個修行者,若能煉就-平常心,不為境所牽,不患得患失,任何順逆環境都能來去自如。

 

◎俗話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明知自己是來修行來了願的,卻糊裡糊塗跟「世俗潮流」過日子。要知道,生死輪迴的時間愈長,所累積輪迴的力量就愈大,在世間所造的業力-叫輪迴業力,也叫輪迴力量。

 

這股輪迴力量:「讓六道輪迴眾生習慣造業,習慣走原來的路」,只因習慣成自然了。

 

諸佛菩薩一再呼籲大家:「在下一次輪迴還沒有完全定局之前,這個時機你一定要契入修行」。

 

⑴有智慧者知藉修行來改變人生,用很渺小人力去平衡大自然的力量-叫「四兩撥千斤」。這就是我們時常講的「修道時機」。

 

⑵趁著每人心中這盞明燈「未熄還在」,趕快「快馬加鞭」,以最短時間來換取將來逍遙自在。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為什麼人生是苦的、無常的、空虛的?因為大多數人的精神生活一直處於「矛盾的鎖鏈之中」。如何解除這鎖鏈?唯有自己的心,透過心性法門,才能打開這鎖鏈的心結。

要知道人的思想、情緒、感情以及生活的過程,無不從心裡反應出來,所以禪宗云:「萬法惟心」,也就是說必須透過自性才能使心寧靜、平衡,發出光明智慧。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是出自惠能大師見性的一首偈。他曾向《江州侍衛官張日用》言:

「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欲學至高無上佛法,不可輕視初發道心的人,那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人,往住有最上乘的大智慧。

◎然而自認高人一等的人,有時會被愩高、我慢、我執、矇蔽了智慧,所以說不可隨便輕視於人,否則會帶來無邊罪業。

要知道,本性中的菩提道心,本是清淨無染沒有瑕疵的!

「那來的一物可執,那來的塵埃可掃呢?」可執、可掃那是我們「心動了」,心隨境轉,慢慢的用人心在看、在想,怎會清淨呢?

◎佛經常言:「自性不添一物」—加上去的即是違章建築。即是根塵對境所產生貪、嗔、痴等習性、稟性,必須剷除,否則外表再努力、再用心,也只是表面功夫而已。

◎現有三界都是你妄想心造出來的。離心即離六塵境:

⑴若心不妄動—那裡有三界呢?

⑵若心不起念—那來的萬法呢?

⑶若能無心—那來的六塵相呢?

⑷心無六塵—那來的分別、對待呢?

 

想想!如果一切境界的相都沒有了,剩下的就是你那顆清淨的心。經云:「三界無別法只有一心作」。清楚告訴我們,三界內無別法,所有的法,都是自己心造出來的。

◎修行原本是為了自在解脫,何以反成了心靈的困惑與枷鎖,再一次束縛自己。要知道修行為何找不到自我?為何沒智慧?就是①太依靠紙上佛法②善知識引導③太注重修行法門,不懂得要迴光返照、自性自渡,以至「身外找道,心外求法」,心怎會清淨呢?

◎要知道,外在六塵相是你的心,六根對境六塵產生「見色隨色轉、聞聲隨聲去」,「好的就愛,惡的就憎」,一切見聞覺知取捨都有—這是你已起了分別心。

見色—看到別人精進、成長,心境如何?是歡喜心接受別人成就,或心存我要超越他的得失心。事實上當你接受別人成就而讚美他,「提昇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聞聲—聽到別人恭維、讚美聲就產生了:「如痴如醉大頭病」,掌聲中易迷失自己。

華嚴經云:「心性是一,如來所悟,唯是一心」。

心悟轉世間

佛經裡所表現智慧,很深也很奧妙,如果不追求佛經的真理,一味「以文解義」,甚至表面唸經而已,沒實證功夫,那對修行一點助益也沒有。

心悟轉世間—其主題在告訴我們「徹悟本心」,面對一切塵境與色相才能不染不著,才能轉世間煩惱為無上菩提。

記得佛經有云:

一念清靜—六塵不染

一念覺醒—即登彼岸

眾生由於妄想、執著,因此永墜生死苦海,故唯有放下才能破除心靈障礙。

◎過去禪師對來求法的人,未開口就一棒打下去,即要打掉你的妄想、執著,等你清醒過來忽然開悟︱這叫『棒喝』。本意不是叫你往外求解脫,而是要你迴光返照,觀照自心,達到不思善不思惡。

◎佛陀常云:「佛不能渡人,靠眾生自渡」。佛法是入世思想,修行者不是隱名深山修道,而是要體悟紅塵眾生疾苦,透過渡眾也渡己,才能覺行圓滿。

禪宗云:「無一物中無盡藏」。依數學上來說:「零等於無限大」。

意指:心境空無一物,有如虛空,才能展現無量無邊的智慧。假若一個修行者心靈倉庫堆滿了「俗心與塵垢」,怎會有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呢?

◎「迷者眾生,悟者為佛」。很明白指出一個人要將自己驕傲、我慢、貪妄的心拋開,虛懷若谷用心修行,才能去除迷惑徹悟人生。

※菩薩與凡夫修行心境上差別在那裡?

菩薩—遇事平靜而能轉境(複雜環境有簡單心)。

凡夫—遇事念起而生無明(簡單中有複雜心)。

◎要知道「慾望無窮盡,那麼你的心事與煩惱也會無窮盡」。慾望本身無善無惡,端看本身是否有足夠定力控制它,但跟著慾望走就會被支配、被控制,而喪失了清靜的本性。

心不煩—則隨遇而安

心無慾—則隨事而靜

心的歸宿在安靜。

古人云:「修養未達聖人之境時,人人都是外道」。

意指:心境上未達無爭、無執、無為時,一切所學全是心外法。

外道—是指將身心安住在彩色世間,心隨境轉,生活在別人的掌控而不能作自己主人。

◎面對紅塵俗世,只要我們心很澄淨,不去求、不去妄想、盡自己的本份,演好自己角色,人間即是淨土。因此人世間修行第一要件就是把「自己的心給擺平」,不要活在患得患失與苦樂不安中,修行最怕的是:「常覺得自己受委曲、受寃枉、心有不平」。

靜觀處世 免陷泥沼

生活在緊張忙碌的社會,就要懂得培養健康寧靜的心靈,否則就會隨波逐流於功利主義,成了漂泊無根的難民。

要知道,追求名利財富沒有什麼不好,問題是「追逐」、「妄求」之下會令人心浮氣躁。努力工作發展事業這也沒錯,關鍵在於心靈過份忙碌,易造成紛擾與煩惱。

 

事實上修行無須遠離塵世,刻意追求寧靜,但必須懂得①調整自己②自我淨化③懂得開啟自己心性。

古人云:「涉過生活的激流,才能靜觀處世」。

意指:人在心情紛亂的時候,必須懂得穩下心來,心平氣和去面對一切才能達到處世圓融。

◎修行好比渡河,在渡河時切勿看洶湧的水面,這會讓你頭暈目眩跌入洪流。修行也一樣,若把一些目光留在一切不合理的爭議上,就會迷失自我喪失理性,修行怎會成功?

◎修道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一切皆在自己心志運轉之中,才能在風雨中緊緊抓住成就自己的機會。因此一個有智慧者,才知藉順逆境展現我們修行的企圖心,培養菩薩那份親切柔和的仁慈心。

◎想想,星星它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就在︱「人的心頭」。它是生命泉源,智慧火炬,散發無限光明。一個執著、放不開的人,常活在陰影走不出自己的天空,唯有「捨棄諸有」、「放下一切」,心地才會光明。

濟公活佛云:「修行的成就不是在佛堂的莊嚴,也不是在法門的殊勝,而是在於你學習的心」。

◎想想文化中心、圖書館愈來愈多,到處都有適合學習的環境,可是大家都具有學習心裡準備嗎?同理:到處都有寺廟、莊嚴的大佛堂,修行人也很多,請問:「有真正的道心在心頭嗎?」如果沒有用心學習的念頭,再好的設備與環境,一樣沒有用的。

◎眾生往往得之容易不知珍惜,當你凡事找理由、問題一大堆,你的精進與智慧也已到了飽和狀態。但不要忘記!「登山困難,下山易」,千萬不要失敗在最後。

◎「智慧能破無明」。一個用心修行、力行菩薩道者,他也許能夠「忍受外面世界任何磨難」、「抗拒各種誘惑」,唯有抵擋不了內心深處的恨意與無明,此種「深化的無明」,可以使往日

修為化為烏有、前功盡棄。

 

◎修行切勿「把心關在牢籠裡」,有空走一趟動物園,你會發現關在籠子的動物,都呈現「無精打采、不安、憤怒」等情緒。同理:修行者被「情慾、色相、塵境」綁住心,怎會自在呢?

護持心念 堅持到最後

聖賢云:「萬般皆有因緣註,知命了命苦」。

意指:世間萬項皆有其因緣存在,而生命過程,每一個人有不同因緣使命,當逆境時才能從「消舊業、了苦根」中解脫出來,才能在修道因緣上好好把握,盡心盡力去換取修行最重要的東西—慈悲與智慧。

 

◎人生舞台,每人各有不同角色、不同位置,「不排斥、不比較」,更不可嫉妒、譭謗而產生了對待、產生了得失。

要知道:「接納他人的成就、欣賞旁人的特色」。這是智者無為的心境,才能用智慧去欣賞一切。

◎想想好花須要綠葉襯,才顯出花兒的美麗,在人生大花園裡,每一朶花、每一片葉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不應被否定。修行最重要是:「怎麼讓自己發亮發光,也接受別人的光與亮」。

◎天底下沒有可憎恨的人、事、物,卻有①無量愚痴的可憐眾生②以及因私心偏見不能成就佛道的修行人。因此我們要把內在的愛,昇華為同體大悲的菩薩愛,才能讓眾生真正遠離煩惱、痛苦。

禪宗有云:「身出家是出世俗家,心出家是出無明煩惱枷」。

身出家—雖遠離塵俗現修行相,心卻隨著煩惱、痛苦打轉;打著修行招牌,心卻隨波逐流。

心出家—即跳出心靈枷鎖①不被內在無明三毒所牽②不被一切色相塵境所擾③不被橫逆、窮困、潦倒動搖我們的心。跳脫出來才能用智慧去觀,原本人因業而來,就要藉業去了脫生死。

◎過去紅陽修行「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的灑脫自在,而現今白陽修行「在塵不染塵,火中栽蓮」的氣勢,更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想想現今白陽佛門弟子,每一個人都用生命、血淚在寫白陽曆史,每一個人都有一部經,一部用「慈悲喜捨」寫成的三曹普渡經。

◎經云:「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意指:一個有智慧的人,不求這、不求那,逍遙自在。沒智慧

的人,抱怨這、抱怨那,那個地方不公平、那個地方沒前途!

如果將人心帶入淨土,那淨土豈不變成人間苦海?

◎「心縛不除,處在天邊海角仍然是苦」。修行若用我執心、煩惱心來面對一切事物,這個世界也會變得醜陋不堪,不如用悲心、智慧心來欣賞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