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直解

張貼日期:Jan 30, 2015 1:38:52 AM

濟公活佛序

佛以無上妙智慧,觀一切眾生,知其根器大小不同,故以方便智說方便法,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煩惱,可知如來說法,是應機而說,對症投藥,並無一定言說也。噫!道本無言,非言不顯,言有不達,道無以明。

佛講這本金剛經,是說如來的心法。以斷疑生信為主,以離相為宗,以無住為體;真空之妙,並不在言語形跡間,實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經旨宏深,頗難了悟。倘若誦經的人,不知道經解;看經的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爛熟經文,也是茫無所得,更何能談到以心傳心,見性成佛的道理呢?

古來註解金剛經的書籍,不下千種之多,可惜都是用了高深的文理解釋,致使一般文理不深的普通善信,依舊莫知其義,無所適從,深感茫無頭緒之苦,如此一來,豈不是以如來至妙的心法,因此而不能明傳了嗎?(予)因有感於斯,所以就發心想用極淺近的文言,註解金剛經;以便稍識文字者,悉可瞭然。不意尚未著筆,郭張二子,即以三種金剛經,(石氏集註,通俗集義,孫氏講義) 謂示於(予),何者較善,即行付印,而廣流傳。(予)翻閱一遍,覺三種註解,雖有一二未妥處,但文理淺近,尚無深奧難解之弊。其中尤以通俗集義本,最為簡明瞭然,甚恰(予)意。(予)乃以此本為主,石孫二本為副,選取各本之優點,參以己意,彙集是編,以了(予)最初一點發心之願耳!願將來得見是書者,或可由淺而知深,即近而悟遠。因是篇之言而知註解之言;因註解之言,而悟佛經之言,佛言悟矣,則信以之真,願以之切,行以之恆。惺迷破痴,悟道參修,廓落性理,洞悉真常,正心修身,圓明自如,脫苦海而登瑤池,棄幻花而拈優曇,同證無上之妙,共享極樂之榮,是(予)之所望也。

時在民國二十七年歲次戊寅三月九日

南屏瘋僧序於張氏佛堂中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目次

一、說經名

二、說金剛經的歷史

三、譯此經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的歷史

四、說金剛經的界分

五、說法會因由

六、說本經(三十二分)

法會因由分 第一

善現啟請分 第二

大乘正宗分 第三

妙行無住分 第四

如理實見分 第五

正信希有分 第六

無得無說分 第七

依法出生分 第八

一相無相分 第九

莊嚴淨土分 第十

無為福勝分 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 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 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 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 第十五

能淨業障分 第十六

究竟無我分 第十七

一體同觀分 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 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 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 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 第二十二

淨心行善分 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 第二十四

化無所化分 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 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 第二十八

威儀寂靜分 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 第三十

知見不生分 第三十一

應化非真分 第三十二

七、附釋迦略傳

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解

一、說經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一句經名,為容易說明,故分作(一)金剛,(二)般若,(三)波羅蜜,(四)經,四段來說。

(一)金剛

金剛二字,很多解說的經書中,都說金剛是金中之剛,有利而能斷的意思。實則印度及濠洲各處,實在有金剛石這樣物,為世界上稀有的寶石。他是礦物的一種,形狀為透明錐形八面體,曝於日光或燈光,就發放燦爛的金色。他的性質甚堅利,能割劃玻璃,能彫刻堅石,能穿鑿巖層,能鑽磨一切的寶石,為萬物中最堅利者,所以給他取了個金剛石的名稱。金則不變,剛則堅利。說到他的形狀光澤透明,則又不沾絲毫塵染。故此經以金剛名為首,即取其堅利一義;堅則歷百劫千生,流轉六道,而覺性不壞。利則照諸法空,破無明障,無微不照。換句話說,就是以金剛之堅,喻般若體,以金剛之利,喻般若用。

(二)般若

般若(般讀缽;若讀若)二字,是梵語,很多解說的經書中,都譯為華語智慧二字。不過單用智慧二字,最易與普通說的智慧二字相混,所以應加一妙字,可免這個誤解。譬如我們常說的理字,細分起來,實在有粗、細、微、玄、妙、的差別。粗理很易說,細理要詳說,微理已難說,玄理還可說,到了妙理,就無可說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個字,比較恰當。

(三)波羅蜜

波羅蜜三字是梵語,譯為華語,則為到彼岸三字。眾生因為受了一個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煩惱苦海中,倘能從生死煩惱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滅,清靜安樂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脫離了苦海,)不過到彼岸有頓漸之分。頓就是一聞大法,就知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漸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證,次弟漸修,也可以悟入。頓漸雖殊,而到彼岸則一也。

(四)經

經字當作徑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

綜起來說,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虛靈不昧,歷劫常存。惜為物慾矇蔽,所以沉淪於生死苦海,未能脫離。我佛慈悲,特說此經,斷眾生的煩惱,脫離苦海,到達彼岸,超脫究竟之地。但是欲達到這個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剛石般的堅利光澤不可。果能一毫不沾塵染,去斷絕一切的妄念,自可斬邪魔於己身,誅妖怪於萬里,勇猛精進,明了自性,而到達彼岸,與諸佛菩薩同享快樂也。

二、說金剛經的歷史

金剛經,原包括在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古人評論這卷經,如儒家的論語,辭有盡,理無窮。如來佛講大般若經共六百卷,講經的地方,及法會的次數,共計四處十六會。講這卷金剛經,是在十六會中的第九會。講經的地方,是中印度舍衛城南邊的給孤獨園。說到這個時代,就在我們中國周穆王九年的時候。

四處十六會:

王舍城的靈鷲山 六會。

寶羅筏城的逝多林給孤獨園 三會。

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 一會。

又寶羅筏城的逝多林給孤獨園 四會。

又王舍城的靈鷲山 一會。

王舍城的竹林園中白鷺池邊 一會。

三、譯此經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的歷史

鳩摩羅什是印度人,這個名字是印度語,譯為華語是童壽二字。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叫鳩摩炎。龜茲國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親。(龜茲即今日新疆省的庫車)鳩摩羅什,生於龜茲,合用父母之名為其名,所以叫鳩摩羅什。他七歲的時候,隨其母親什婆,遊歷各方。在印度北邊的罽賓地方,從槃頭達多學小乘教。又在疏勒國,從須利耶索摩學大乘教。以後回到龜茲,又從卑摩羅義學律。從此就在龜茲,宣佈大乘教。

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堅,遣驍騎將軍呂光,去討筏龜茲,呂光獲了鳩摩羅什,班師回到涼州,得到符堅的敗報,自己就在涼州擁兵獨立。以後,後秦主姚萇之子姚興,遣師伐涼,滅呂光,並帶了鳩摩羅什,回到長安,待以國賓的禮遇,請在西明園及逍遙園譯經。譯成了經、律、論、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餘卷。後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於長安大寺(法師臨終,對眾說誓:言如所譯,傳不謬舌,當不焚及,圓寂火化,舌果不爛),時年七十四歲。三藏這兩個字,是指經、律、論、三者而言。因為鳩摩羅什精通經藏、律藏、論藏、所以後世稱他為三藏法師。(如來佛所說的教法典籍,是經藏。所說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說的法相問答,及佛弟子或佛滅後,諸菩薩所解釋的經義,與辯論法相的典籍,是論藏)

四、說金剛經的界分

全部金剛經,共分作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經,並無此界分。今將三十二分,再分作(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三層來說明。

序分 序分僅自包括第一分。這一分是說法會因由,此序分不過又可分通序,別序之分。如是我聞至千二百五十人俱為通序,這是與他經,共通之點。自爾時世尊至洗足已敷座而坐為別序,這是與他經,不同之點。

正宗分 自第二分至三十一分謂之正宗分,完全是說本經的宗旨。

流通分 是說流通後世,即最後的三十二分。

五、說法會因由

法會因由,就是說阿難記經的當初。阿難是如來佛十大弟子中的一人,阿難兩個字,是印度語,譯為華語無染,又譯為歡喜,又譯為慶喜。阿難隨侍如來佛,在拘屍那城附近醯蘭若河的地方,如來佛在這個時候,已是快要圓寂。阿難見師父快臨命終,就悲從中來,侍側號哭。這個時候,弟子須跋跎羅也來到。他見阿難號哭,因勸阿難曰,師父在世,我們還可以隨時問道,師父死後,我們已沒有法請教,哭是無益的,不如趁師父未死時,有四件事,你可以請師父指點出來,給我們聽聽。

第一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

第二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法。

第四件事,就是金剛經起頭,應用甚麼文字。

對於第一問,如來佛答曰,應以波羅提木義為師。波羅提木義是梵語,譯為戒律二字,就是要以戒律為師。對於第二問,如來佛答曰,應以四念為住。

何為四念,就是如下的四項。

觀身不淨 人有五不淨,(甲)種子不淨,(乙)住處不淨,(丙)生前不淨,(丁)死後不淨,(戊)究竟不淨。

觀受是苦 人一切受享,皆是苦惱。

觀心不常 人無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實現。

觀法無我 人之一切苦惱,為我的一字所迷惑,實則世界所有之物,實無我也。

對於第三問,如來佛答曰。默擯。原來阿難問以何為法,是因為法會中的弟子,信心也是參差不齊的。如遇有變心的弟子,應如何調護他。所以如來佛答以默擯二字。這兩個字,俗語就是不理他,不合作的意思,對於第四問。如來佛答曰,「如是我聞」,這一句話,原是一個正信序,就是證明經文確不錯的,是起末世眾生信念的一個序分,各經典共通皆有的。

六、說本經

法會因由分第一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分解】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說法度生,必須因地因人因時,不可輕於說法,所以機緣不到不說也。因地者,須有莊嚴的道場。因人者,須有聽法的智慧。因時者,須俟機緣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說法。總之極言其成立法會之不易也。

【註解】

如是(如此之法)我(集經的阿難自謂也)聞、一時(說經時也)佛在舍衛城(舍衛城、是波斯匿王的國都名)、祇樹(祇,音奇;祇是祇陀太子的略稱、樹是祇陀太子所施的林樹、故名祇樹)給孤獨園(波斯匿王的大臣、名叫須達多者、樂善好施、常在此園賑濟貧人、所以大家稱他為給孤獨園長者。因此之故、這個地方也就叫了給孤獨園)、與大比(比,音必)丘(大比丘、有德行者之稱也。譯為華語即乞士、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生命)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世尊、佛之稱也。佛有十號、如來、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食時(佛有一定之食、非時不食、寅卯辰三時、諸天食時。巳午未三時、人法食時。申酉戍三時、鬼神食時。亥子丑三時、畜生食時。今言食時、是人法食時也)著衣(衣、袈裟大衣也)持缽(缽、缽為應量器。有三應、即色相應、體相應、大小相應是也。色相應者、缽是灰黑色、令人不起愛心之意。體相應者、缽體為粗質、令人不起貪心之意。大小相應者、不過量也。乞食不過七家、令人不貪口腹也)、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訖,音乞)、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概論】

本分,是全經的序分,說祇園法會由此起。如是我聞至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序分中的通序,就是說如來佛,住世說法的儀式。爾時世尊至敷座而坐,是序分中的別序,就是說如來佛自己,發起這個法會的事相,如來佛要就眾生日常起居間,直顯真心本體。所以假乞食,發起此經,可令眾生向日用之間,行、住、坐、臥、吃飯、穿衣處,明白自己與諸佛,並無差別的道理。

試沉心細思,則知如來佛的著衣持缽,正是彰其戒。如來佛的乞食,正是教眾生佈施。次第行乞,正是表彰其忍,不分貧富,大慈平等。收衣缽以示休息攀緣,心無勞慮。洗足以表除塵,清淨身業。敷座以表禪定,正念不動,將欲說法也。可知出世間法,不離世間法。所以凡為佛弟子者,就應學佛的制度規矩,謹守戒律,萬不可豐衣足食,放浪自恣也。

【講義】

阿難云,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如此親聽如來佛說的。在說此經的時候,佛是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與有德行的菩薩羅漢及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在一塊兒,在這個時候,如來佛到了快要吃飯的時候,穿上了袈裟,拿著盛飯的缽子,由祇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處吃飯。吃完了飯,就將衣缽收拾起來,洗乾淨了足。在地上鋪好了座,坐下了。

善現啟請分第二

【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分解】

善現,就是須菩提的名。須菩提知道佛要說般若大法,所以應機而啟請也。如來每次說法,必同弟子等,借問答以顯明真理。金剛經本是空宗,因須菩提善解空,故而應機啟請也。(註)善現是須菩提華語譯名。又名善吉,又名空生。(須菩提原生於有錢之家,出生之時,庫藏的物品皆空了,所以名空生。他的父母請算卦先生佔了一卦,佔云主吉,所以又名善吉。良久庫藏的物品,又出現了,所以又名善現)

【註解】

時長老(長老、德高曰長、年高曰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偏,音片)袒(袒,音旦)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希者少也。希有就是讚佛之辭。此處具有四種意義。一、時希有、難得此說法的時候。二、處希。有、難得此莊嚴的道埸。三、德希有、不但佛有極大威德、就是聽眾、也都是道高德重者。 四、事希有、事是因緣大事、說法度生之事也)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菩薩、單修智慧、曰菩。單修福業、曰薩。福慧雙修、曰菩薩。又自利利他大覺有情之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阿,音鴨)耨(耨,音洛)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者、無也、耨多羅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者正也、菩提者覺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就是我的真性也。此真性包含太虛、孰得而上之、所以說無上、然而上自諸佛、下至蠢動、此性是正相平等的、所以說正等。又因其覺、圓明普照、無偏無虧、所以說正覺)心、云何應住。云何降(降,音祥)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諦,音帝)聽(諦聽、用心仔細聽的意思)、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唯、領諾也。然、是其言也。既諾而又然之、又稱世尊、表示深願之意也)。世尊。願樂(樂,音要)欲聞。

【概論】

本分,從此入正宗分,說長老須菩提,請問如來佛兩件事,一件問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一件問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菩提心,就是先天本覺,)按須菩提所以開口請問這兩句話的因緣,是因為如來佛,尋常穿衣吃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始悟得無住真心的妙用,無法沒有不具實相般若的本體。所以感從中來,讚嘆了一聲說,希有世尊!也就當這個成熟的機緣,請問了這兩件事。本來佛與諸弟子,周旋了三十年,諸弟子一向不知佛的心,只道與眾人一般,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今日始為須菩提看破,所以須菩提,不由得心中感動,故而當機發言。所以希有世尊這一句,不是表面的稱讚,是一個悟讚。全經的張本,也就是這一句。

【講義】

如來佛,正坐下了的時候,眾弟子中,道德及年歲最高的須菩提,在大眾中,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露出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師) 右膝跪地,(以示不敢左乎道,) 兩手合掌,(以示其皈依) 對如來佛,行了一個禮,(以示其嚴肅) 向如來佛讚了一聲曰,希有世尊!我師父你對於未成道的弟子,就十分盡調護眷念他們的善心。

對於已成道的弟子,就細細的囑咐他們一切。世尊!還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發了菩提心的時候,要怎麼樣,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他們起了妄念的時候,又怎麼樣,去降伏他的心呢?

佛答曰:你問這兩句話,正合我的意。(原來如來佛出世,本為直示此心,奈未得機緣,所以自成道以來,至於今日,有懷未吐。今於祇園會上,撞著須菩提,有此一問,覺得巧遇知音,滿心痛快,所以稱揚他問得好) 佛就對須菩提曰,照你現在所說的,如來我善眷念未成道的弟子,善囑咐已成道的弟子兩句,發我未發之言,你既明白這個道理,方可以同你們言道。所以要誡你們,好好聽著,當與你們一說。一般善男信女,既是發了菩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真如來的本性,就應該如是常住這個心,就應該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所謂道心進人心退,又所謂日光一照,黑暗盡明的意思,也就在這個地方)

佛向下面,還有話說,須菩提已敏悟這個意思,故曰唯,曰然,就是答應是是的意思。仍為大眾請示,所以未等到佛說完,就接口說著,願聽師父說說這個道理。

大乘正宗分第三

【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分解】

聲聞菩薩是小乘,緣覺菩薩是中乘。今言大乘者,是說大乘菩薩之法也。聲聞悟四諦法,緣覺悟十二因緣法,大乘菩薩,悟六度萬行法。宗門派別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為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說是正宗。

【註解】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摩,音磨;訶,音何;摩訶、廣大之稱。摩訶薩是菩薩中、具大覺性者)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涅,音年)槃(槃,音盤)(無餘、謂不留一毫生滅妄相。涅槃、就是覺性、本來無生無滅。無餘涅槃、就是大涅槃也)而滅度之(滅、就是滅此妄相、度、就是復此覺性。以智慧明、滅諸痴暗、就是這個滅度的意思。譬如人患眼疾、經醫生治好、眼復光明。醫生是治他的病、並沒另外給他光明。所以可知道、光明是眼所本有、障瞽是眼所本無。因為本無、所以可滅、因為本有、所以可度)。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相、形跡也。執著形跡、心不虛空、滯而不化、謂之相也。我相者、凡自愛其身、終日營營、爭名奪利、為一身計、又為子孫計、都是我相)、人相(凡分別爾汝、見人勢利、攀援不已。見人萎弱、嗔厭不已。嫉人之有、吝人之求、都是人相)、眾生相(凡色受想行、計其和合、貪嗔痴愛、汩沒靈源、這都是眾生相)、壽者相(凡焚香禱祝、為求現在福田。煉藥燒丹、希望長生不老、這都是壽者相)、即非菩薩。

【概論】

本分、說降心的方法。如來佛要繼續前分,指須菩提所問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兩件事,再細說明。不過祇說降而不說住,因為如是降,即如是住,就是能降伏其妄念心,住即在其心矣!

所以如來佛說修行的人,有了妄念心,就不能常住菩提心。但是欲菩提心常住,就要離相。要離相,就要就環境中分別一切相。本分雖言降心的法子。然而又重在分別一切相,及要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又本分不說善男子善女人,而說諸菩薩摩訶薩,是因為菩薩是已成道的弟子,心體廣大,說明了付囑菩薩降心的方法,一般善男信女,也當然照這個付囑的降心方法,可以降伏其心,也就可以常住菩提心了。

【講義】

佛告須菩提說:諸菩薩,摩訶薩,應照我如下說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離四相,若要離相,就應該分別一切相。現在我把眾生的相,統起來說有十種。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魚鳥龜蛇等類) 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龍仙等類) 如濕生,(濕以合感,指水中鱗介含蠢蠕動之類) 如化生,(化以離應,指蚊蠅轉蛻飛行之類) 如有色,(指休咎精明之類) 如無色,(指空散消沉之類) 如有想,(指神鬼精靈之類) 如無想,(指精神化為土木金石之類) 如非有想,(指冬蟲夏草等類) 如非無想,(指螟蛉土梟等類) 以上十種的眾生妄心,皆非菩薩的真心。

如來我要統統滅其業障,度他們,超脫輪迴六道,不生不死入於清淨無為之鄉。我雖然如此滅度,但是無限量無計數無邊際的一切眾生,實在沒有眾生得我滅度。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眾生與菩薩,同具此菩提心,現在滅其妄念心而度歸清淨,原來就是還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來我度之,方能使別有所得。佛又曰「須菩提」乎!若他們有得我滅度的念頭,即執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還是自性中的眾生,尚未滅度無餘,自然不是菩薩。

這個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薩,還是眾生。已悟的菩薩,方是菩薩。實在自性自度,如來我,並無功於他們,但他們也不可有得如來我滅度的念頭。若存此念頭,即執著四相,就不是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經文】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分解】

妙行者,無能行,無所行。所謂行無所行,雖行而不著於行也。第七識就是一個行字,有所行就不能無住,有所住就不能清淨本然,週遍法界。所以這行而無行,住而無住的妙理,非九地十地菩薩,不能知其奧妙。故四禪四定,都不能脫離這個行陰之苦。今言妙行無住者,就是說的不著相佈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住相就是住虛妄,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不為妄境所動,則不生不滅,清淨本然之體,迥然獨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

【註解】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佈施、佛法六度之一。分三種。一、財施、二、法施〔精進不倦、禪定不差機、智慧不顛倒、說法。謂法施。〕三、無畏施〔凡人在驚恐畏佈之中、我力所能及的地方、不避艱難、就要去救他、即謂之無畏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與(否)同讀否)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虛空。太虛之中。無有纖毫隔礙、蕩然空朗、非心思可能度量也)、可思量不(不也之(不)字讀弗)。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概論】

本分,說住心的方法。無所住者,內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鏡子照物一般,隨來就應,隨去隨了,要在離眾生的塵相。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塵。為什麼單單先言佈施,要不著相呢?因為佛法,原有六度,第一是佈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是禪定,第六是智慧,佈施度貪慳,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世上最好的事,是慈善,但是慈善,應以佈施為先,所以佈施,實為六度中之第一。

有此存心,對人可行施捨,對自己可戒貪慳。不過菩薩行佈施,要不著相,因為著了相,就是落一個眼悅色,耳樂聲,鼻臭香,舌甘味,身觸慾,及法(法即指心言)有較量分別的處境,還是一個自性的眾生,有此貪著,便昧了菩提的本覺。為什麼先言色,因為眼根色業為尤重也。如來佛,又恐後世修行的人生疑心,說佈施,原來是為求福,若不住相,就是空,何以有福?所以又言,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更大。

總而言之,就是說菩薩佈施,雖專為求福德,但是若求福德之心著相,福德雖有,卻不大。若是離相,則福德就不可思量。並且說這個不可思量的福德,好似十方虛空式的,不可思量之大。(自東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自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東西南北,是人定的名稱,實則無中無邊,就是六根圓通,四虛無礙的意思)

【講義】

佛再曰:「須菩提」乎!菩薩於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應該不著相佈施。不著相佈施,就是要六根清淨,離開色、聲、香、味、觸、法(心) 的塵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並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謂之三輪體空) 佛又曰,「須菩提」乎!菩薩應該不住相佈施,是什麼緣故呢?因為著相佈施,是局於有相,實在眾生之相,等一微塵,縱能獲福,並不久遠。若不著相佈施,能夠三輪體空,就無相可住。似此無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乎!你說東方那個樣子無邊際的虛空,可以心思度量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乎!你說南西北方,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合上下為九方的虛空,那個樣子無邊際,可以心思度量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乎!菩薩應該照我善護念,善付囑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如理實見(見音現)分第五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分解】

如者真如也,十法界無一是實法,若有實法,皆是虛妄相也。如理者,就是不可以虛妄之相見如來,應從無相無不相之理見如來也。(何謂無相?世間一切相,皆係妄境,本無所有,故名無相。何謂無不相?十界十如之法,應用無方,自在無礙,故名無不相)實見者,見自性如來,己悟性體空,所以不可以相見如來也。如理實見者,不可執相,亦不可離相。蓋執相皆是虛妄,離相又落斷滅,須不執不離,雖有相而不住相,則即見諸相非相,善見如來也。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身相、色身之謂)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非身相、法身之謂)。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吾真性佛也)。

【概論】

本分,破妄相,即前分說降心之法,意在菩薩應如是發菩提心,一般善男信女,也應如是發心。但是如來佛,又恐眾弟子們,說的時候,似已覺悟,對境還是迷惑,所以試問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來佛否?看看須菩提,究竟是否領略降心離相的道理。須菩提經此一問,他已領略這句話,是如來佛的一個試問,所以就答曰,不能以身相(色身)見如來佛。原來佛身,並非色身,是一個法身,是真空無相的,那能夠以肉眼見如來佛的形體呢?不但凡夫不能見,就是小乘菩薩,也不能見也。

禪錄云,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就是說法身遍滿虛空界,一草一木,皆在如來性海之中。假青青翠竹而顯露法身之體,並不是翠竹就是法身。假鬱鬱黃花而表現般若之用,並不是黃花就是般若呀!如來佛,因其所答,知其已領悟了降心離相的道理,已覺氣分相投,所以又告須菩提曰,不但佛相如此,即世間一切的所有相,皆是假合變幻。若見諸相,如能識破非我真實之本相。必無執相迷真之失。自能迴光返照,即見色身中,有法身自性的如來,隨處顯現矣。刊定記云:執相迷真,對面千里,虛心體物,天地一家。可知如來,不是可以外求的。又此分,用諸相二字,因為相之一有,一無,非有,非無等,可算至百數,即指多數相而言。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修行的人,能見如來的形體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能見如來的形體,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我師父如來所說的身相,非身相,是法相,所以不能見。佛又告須菩提曰:不但此也,凡世間所有的相,皆是空虛不實的。若是識破了諸相皆是空虛的道理,就可以見如來的法相了。

正信希有分第六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分解】

前分說的不可以身相見如來,此理甚深。佛恐眾生,疑佛是虛無,所以將不住相之甚深般若,反覆而申明之,令眾生斷疑而生正信。此疑從前面無住佈施和非相見佛兩段經文而來。蓋因凡夫佈施,皆是住相佈施,凡夫觀佛,皆是住相觀佛,凡夫不知佈施不住相,其功德更大。觀佛不住相,其智慧更深。所以佛教人以無相之因,契無相之果,因深果深。此義難信難解,故云正信希有。

【註解】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持戒、持守戒律也。持戒有三種:一、律義戒、凡行居坐臥、出入往還、嚴持身心、謂之律義戒。二、攝善戒、凡善事就要做、謂之攝善戒。三、饒益有情戒、發心修行、欲拔眾生之苦、與以眾生之樂、似此做有益於一切眾生之事、謂之饒益有情戒)、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福德、信此經者、名福德。世間所享者名福報。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非法者、無法也、淪於頑空)。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著,音酌)我人眾生壽者(我人眾生壽者、天地間眾生所有之情狀、盡不出此四者之中。除此四相外、又有法相、非法相、斷滅相、此數相皆是心相。又如身相、三十二相、一合相、是形相也。但形相、也從心出、心無相、何有形。惟生實相、就是悟境)。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筏,音伐)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概論】

本分,是因為須菩提,聽如來佛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句話,以為菩薩(即具覺性之眾生)未有不信受而奉行的。但是恐怕末世之凡夫眾生,聽此妙理,不能生信。怎麼說呢?因為如來佛在第四分,說菩薩不住相佈施。在第五分,說佛非色相,所以不能不使後世人,疑到佛與法,二皆無相。若是無佛無法,蚩不是人法雙泯,因果俱空了嗎?所以須菩提恐怕末世眾生,聞此真空無相的教理,難生信念。因而當機,發此一問。

接著如來佛,告須菩提曰,蚩無其人,不過生信念者,不是尋常的人。必須諸惡莫作,(持戒)眾善奉行的,方能生信念。何以故呢?因為人之心念,唸唸有生住異滅四相。唸唸不住,一彈指有九十剎那,一剎那心念,有九百生滅,微細已極。眾生背覺合塵,唸唸皆是塵勞相,既為根塵識十八界所迷,耽著五欲之樂,又為五陰色受想行識所蓋障,欲得一念生淨信者,甚難甚難。今聞此經之章句,能有一念生淨信,必是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因為這個好種子,已在八識田中生了善根,無論何時,這個種子是要發的。所以彌天罪惡,難得有個悔字,無量妙法,難得有個信字。信為功德母,諸佛菩薩,起初修道至證道,皆從一個信字入手也。眾生有此一念信根,即種了未來的善果,故此一念信心,其福德即不可思量。

所以如來並直示其悉知悉見。言眾生雖無量,然而皆在如來性海之中,眾生一舉一動,如來無不見者。又告以眾生一念淨信心生,則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執於此經言說章句)非法相,(陷於沉空無見)即不復存於心。因為見凡所有相,皆為本覺中所無,眾生若有取相之心,即著了四相。若有取法相之心,也是著了四相。若取非法相,又偏於空,落於斷見。所以斷之曰,要悟真空無相的道理。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兩邊都要不執著,就是因取法則滯於法,但性中本無法。取非法則泥於空,又不能不假法以悟性。

所以用舟筏來比喻。渡了河,不得不捨筏而登岸。意思就是既悟得本性,已無所謂法,若未悟本性,徒執非法(真空無相)之見,還是不能度生死。禪錄云,汝無拄杖子,我給你柱杖子。你有了柱杖子,我奪卻你的柱杖子。這就是教人捨法破法執也。傅大士曰: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也就是假法悟性的意思。

【講義】

須菩提向如來佛曰:世尊!我師父所說不住相佈施,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無相真空的妙理,有大乘根基的善人,自必信受奉行,卻是有大多數的眾生,聽見這個說法,能生實信嗎?

如來佛,就告須菩提曰:你不要這樣說,我說的法,雖是深妙,豈無全信的人嗎?不但現前有之,至於將來,也是有的。就是到我死後,後五百歲,有持守戒律廣修福田的人,能信此經中一章一句,自能信以為實。也就可以知道這種人,善根深厚,不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乃是從無量佛種得來的善根。若是有這個善根的人,聞此一章一句,心淨不亂,心信不疑。

「須菩提」乎!如來我,以佛慧佛眼,就洞悉此種淨信眾生,便通佛性,就可得到如十方虛空無量的福德。這是什麼緣故呢?這就是因為此等眾生,善根純熟,已悟得真空無相的道理,已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並且無法相,(執著此經章句,實信其言說,落於有見,是法相) 也無非法相,(執著於沉空守寂。陷於無見,是非法相) 這個緣故,就是這種眾生,若心有所取,即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若執著此經章句,也是著了四相。

若心執偏空,就是固執人死身心皆斷滅,歸於空無的一個錯誤的斷見,也與著四相無異。所以要放下兩頭之見,不應執有,也不應執無,方可悟入性空,自然離法。因這個妙理,所以如來我,說此法,也是不得已。是因為要汝等離相見性,超越彼岸,不能不假此法門,使汝等度脫生死的苦海。

倘是汝等見了自己的本性,證了涅槃之樂的時候,我法就可以捨去,已無用矣。這個比喻,就好比編竹為筏,渡人過河,到了彼岸,此筏就無用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放下,何況不是佛法的世見文詞,又有什麼堅執不捨呢?

無得無說分第七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分解】

前分說的佛不可見,法不可取。佛既不可見,那末經文是誰說的呢?法既不可取,那末得法的是誰呢?這都是凡夫的疑問。以為有物可得謂之得,有法可取謂之法,殊不知法是不可對不可見的法,並非是有形的物質可比。既不可對不可見,又有何物可得呢?更有一種聰明人,謂之心得。然此心得,也是一個無形的我執。謂之能知障,又謂之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薩。今云無得者,就是雙破事理二障也。未悟之時,須憑言說,已悟之後,言說皆非。如來所說之法,有時說有,有時說無,皆是因病施藥,並無一定之說也。若是隨言生解,執著有無,皆是法執之病。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今言無說者,是破語言文字之障也。所以經頌云:有心俱是妄,無執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遙出六塵。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解,音械)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賢聖、賢者、如須陀洹、阿羅漢之類。聖者、佛也。一切賢聖、就是說的三乘賢聖、何謂三乘賢聖。一、聲聞乘、依苦集滅道四諦之法門、觀聞佛說此法之聲、修行得解脫者之謂。二、緣覺乘、依十二因緣之法門、不就師、自悟此理者之謂。三、菩薩乘、依六度之法門、得解脫者之謂)皆以無為法(無為法、是自然之覺性、不能假人為。所以無為法、就是無上菩提。如涅槃、如來、無相、無住、以至金剛般若波羅蜜等、雖有種種名稱、皆是無為法的意思。有為法、是世間法。無為法、是出世間法。往往有人修行、把這個無為兩個字、認作空寂、弄得灰心槁形、自以為學佛、實則為一個捕風捉影、頑迷不靈之人罷了)、而有差(差,音叉)別(差別、參差不齊的意思。如象、馬、兔、過河。象則從容過去、馬則昂頭過去、兔則浮泅過去。又如三鳥飛空、有前有後。說到河水、並無深淺。說到空間、並無先後、乃因足有長短、翮有強弱、就好比無為法一樣的。祗因修行的人、根有利鈍之差、故成三乘賢聖之別)。

【概論】

本分,乃續前分,還是說離相,要令眾弟子,領悟經文,於法應無住行施的道理。本來覺性中,原有四相,法相,非法相,所以如來佛,第六分筏喻文中,說明法與非法,均不應取。但是如來佛,又恐眾弟子們,疑謂法與非法,既不可取,為什麼如來自己,又煉行修因,以取菩提正覺之果呢?就是現在人間天上,一十六會,廣開般若之談。以此而論,是佛法,澴是有取有說,何以教眾生不取,因此易生誤會。所以如來佛,用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果有所得菩提否?)如來有所說法耶?(如來果有所說一定之法否?)兩句,來試驗須菩提,是否已領悟如來不取之意。

須菩提經此一破,已領悟這個意思,就答應說,我師父所說筏的比喻,我已詳解。未渡則取,既渡則捨。由此而推,取與捨,那有一定之法,所以知道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也是沒有一定之法可說。無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的覺性,不能假人為。不但如來這樣,就是三乘賢聖,也是因根有利鈍,悟有深淺的差別,成功自有遲速之分也。

所以文殊讚嘆維摩詰菩薩曰:「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真不二法門也。」可知如來無住妙法,本離開語言文字,一無所得。惟因普利眾生故,不妨現起種種形相言語,令人觀相起敬,聞法悟理。若有智慧者,即言語離言語,即名相離名相,知得即無得,知說即無說,可謂悟中道第一義諦矣。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果有所得菩提(正覺) 否?如來果有所說一定之法否?

須菩提曰:如我解佛所說的意思,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這是什麼綠故呢?

就是因為我師父如來,所說的法,是無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不可以色相取。可以意會,不可以口舌說。我師父說的是非法,(雖有而卻無) 非非法,(雖無而卻有) 這個綠故,不但我師父如來,就是一切賢聖,皆用這個無為法自修。不過得道淺者,(賢) 或假言說章句,而後自悟。得道深者,(聖) 就可以頓悟頓修。其成功雖一,因根有利鈍,悟有深淺的差別,所以成功乃有遲速不同也。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他,音託)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分解】

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是從心生,所謂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心是心體,法是心相,心相有生滅,然而心的本體,則無生滅。心的本體是湛然常住不遷的。若以常住真心,忽有妄見,則遺失本體,而變為業識。從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聲,造業受苦矣。眾生之迷,先執法我,後執人我,有此二執,驟然告以無相之因,焉能契無相之果。

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執的菩薩,尚且不明此理,何況是未破人我執的凡夫呢?眾生無始劫來,習氣深厚,處處為業力所轉。舊業未除,新殃又造,愈轉愈深,雖有本智,若不假般若之力,斷不能出此煩惱障蔽。如來苦口婆心,說此一部般若,真有不可思議的妙用。種種破障,淺言之以教化眾生,深言之以啟悟菩薩。未來之眾生,如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經,即可超出妙莊嚴路也。因般若為無上法門,諸佛能成無上正等正覺,皆是般若之力,故云依法出生。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大千者、普天之下、謂之小世界。一千小世界、謂之小千。一千小千世界、謂之中千。一千中千世界、謂之大千。世界者、世間的方位界限也。七寶者、指金、銀、琉璃、玻鑗、瑪瑙、珊瑚、珍珠、七種是也)、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信力、曰受、受之不忘於心也。念力曰持、持之不厭其久也。受持、就是承教不逆、結念不怠的意思)乃至四句偈(偈,音記)等(四句偈、是二十六分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四句、及三十二分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四句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即前云、無為法、即後云無法可說之意、謂一心泯合、非佛非法、為不住相佈施也)。

【概論】

本分,點明正宗經文,為諸佛菩提法,皆是從這裡出來。復點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以顯示人心中,自有真佛。而點明的方法,又從較量事相有為福德中.漸漸的說出來。就是恐怕人,疑前說無上菩提之法,(無為法)既不可以色相取,又不可以口舌說,似此法無可說,佛無可成,大家修行的人,變了甘坐無為坑裡,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如來,從人情中,舉出小果來,先以有相的佈施,(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較量福德,復較量這個有相福德,還遠不如持四句偈的無相福德,因為有相佈施,皆是有為之善,即有極大福報,報盡還須墮落。若是修般若之法,或了明四句偈言,或為他人解說般若深義,所得福報,則無有窮盡之時。

所以說,以財佈施,不如以法佈施。財施有盡,法施無盡也。這個緣故,就是因為一切諸佛,皆從此般若(妙智慧)而生。再由此,點破佛法即非佛法一句。因為般若是諸佛之母。俗語說,母因子貴,即此意。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並非佛法,所以說破佛法,即非佛法。老子曰:大道無名,強名曰道。可知本無佛法,不過強名之曰佛法而已!又有相福德與無相福德相較量,前後共九次問答,此分中是第一次問答。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

設若有人以金等七寶,充滿大千世界來行佈施,此人所得福德,多不多?

須菩提答曰:世尊!自然是很多。這是什麼緣故呢?就是因為這種福德,是有相的佈施,於我等性中智慧的福德,全無關係,究竟是無福德性。我師父就人世報施的福德而言,所以說多。如來佛又說:設若有人,於此般若經中,隨便受持,或一卷半卷,或一章半章,甚至最少以四句偈(第二十六分第三十二分各有四句偈) 或能為人演說經的意思,則他所得的福德,比前說的大千寶施所得的福德,還要更多。

佛又曰:「須菩提」乎!這個緣故,是因為一切諸佛,及成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故云般若是諸佛之母。佛又曰:「須菩提」乎!但是般若並非佛法也。意思就是本來就沒有佛法,不過假以開悟眾生,取一個名字叫佛法而已!故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分解】

前言佛法不可執著,此言佛果也不可著相也。須菩提因昔日佛為聲聞說四諦法,以為佛所說,必有法可得,依法而修,必有果可得。此皆意言分別,隨言生解,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殊不知般若實相,非一相,非異相,非有相,非無相,非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異俱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破相破到極處,即諸妄盡除,諸妄盡除, 不真何待也。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洹,音丸)能作是念(須陀洹、是梵語、譯為入流、以根不入塵、而能入於聖流也。又因初預聖人之流的緣故、所以又譯為預流。就是雖居塵囂、己入聖流、其所以無入相者、因其能卻六塵也。是為初果體)、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斯陀含、是梵語、譯為一往來。按小乘法、所謂欲界思惑、分九品、須分七次破、就是須七返生死、方能破之。所謂一返生死、就是生到天上、天報己盡、即轉生人間、受盡人間福報、又生到天上、如此者六返生死、算破了。六品思惑。還下餘三品殘惑未盡、還須一返生死破之、就是再要一生天上、一來人間受生、斷此餘惑也。是為二果體)、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阿那含之那音諾)能作是念(阿那含、是梵語、譯為不來、就是己斷盡九品思惑、從此寄位四禪、生淨居天、更不到欲界受生。是為三果體)、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阿羅漢、是梵語、譯為無生、就是不生不滅、己超出六道輪迴、不受生、應受人天供養、是為四果體。此位不言果、而言道者、因為與覺道己近也)、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諍,音正)三昧(無諍者、無爭競之心也。三昧者、己到精妙處的意思)、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離欲者、離欲界之愛慾也)。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樂,音要)阿蘭那(那,音諾)行者(樂者、愛也、好的意思。阿蘭那者、是梵語、譯為無淨、又譯寂靜。就是無人我行也。若衲禪師曰。無淨者。涅槃經曰。須菩提住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即此義也。行、萌之於心曰念、見於行為曰行)、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概論】

本分,因前分點出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乃恐眾弟子,還未明白這個道理,要想眾弟子,當機深悟住心無住之理。並因小乘法,拘泥於名言習氣,執有實法,所以一方面是欲從小乘法誘導眾弟子領悟,一方面是因為知道須菩提,已成小乘之道,欲藉須菩提的口中,說出須菩提自已所證之果來。

原來大乘法,是一個積極修行法。在自利利他行菩薩道,具同體大悲,無量大慈的苦心。小乘法,是一個消極修行法,在為自了生死。印度古時候,國富民安,百姓多圖安逸。佛出世這個地方,不能不順人情,兼用小乘法,所以本分,因為前分說到佛與法皆非,恐眾弟子們,疑謂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則進取無可住矣。所以乃假須菩提小乘之悟,為眾旁通,好使眾弟子領悟,又四果中,皆有無字,(無所入,無往來,無不來,無有法)乃無為之法。

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於此可證,佛之有四果,猶孔子之有四教。但是佛說的四果,自有等級。第一,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知欲當避,此果之初生。第二,一往來,是不再蹈欲境,即果之長大也。第三,不來,是離去欲境,即果之成熟也。第四,離欲,是脫然除欲,即果之已收也。

【附言】

佛法,原來大別為顯教及密教兩種。顯教,又分小乘大乘兩種。小乘,再分俱舍宗與成實宗兩種。

大乘再分三論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律宗,禪宗,淨土宗七種。密教,再分金剛部與胎藏部兩種。

小乘之俱舍宗,立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因位果位。聲聞乘,要在修四諦法。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方能得果。其修行之方便有七,得果有四,詳表如下:

聲聞乘

五停心觀:以五觀,停止五心過。

一、不淨觀,退治貪慾。

二、慈悲觀,退治嗔恚。

三、因緣觀,退治愚痴。

四、分別觀,退治我見。

五、數息觀,退治散亂。

別相念處:分修四念。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總相念處:總修四念處,恆念此身。不淨,是苦,無常,無我。

煖:能於真空,發相似之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如同鑽木取火,先得煖氣,曰煖位。

頂:再進而相似之解增勝,定觀分明,在於煖位之上,如登山頂,觀望四方,悉皆明了,曰頂位。

忍:再進而明四諦之法,即可決定,堪忍樂欲,曰忍位。

世第一法:再進而修四諦之行,漸見法性,雖未得聖道,而於世間稱為第一、曰世第一法。

須陀洹果:世第一法之後,無漏智生,斷盡三界見惑,曰須陀洹果,又曰預流果,是初果。

斯陀含果:從此斷欲果思惑之少分,尚往來於欲界者。曰斯陀含果,又曰一來果,是二果。

阿那含果:斷盡欲界思惑,而不再生欲界者,曰阿那含果,又曰不來果,是三果。

阿羅漢果:若全斷三界思惑,超出三界者,曰阿羅漢果,是四果。(三界者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言)

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謂之三賢。

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謂之四善根。綜三賢與四善根,謂之七方便,就是聲聞乘的因位。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就是聲聞乘的果位。

見惑思惑,同屬煩惱。若區別之,凡於意識,起諸分別,迷於真理,而起的我見邪見等,謂之見惑。五識對五塵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對於五境,有見聞嗅味觸之作用)迷於事相而起的貪愛等,曰思惑,見惑為覺悟的障礙,思惑為解脫的障礙。故欲悟四諦之真理,必須斷見惑,欲出三界,而入涅槃,必須斷思惑,不可不明辨之。無漏智者,乃悟二智中真理(有漏無漏)之一,離一切煩惱之過非,清淨無垢之智慧也。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

須陀洹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初果否?

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初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須陀洹雖不能頓悟真空,尚能僅僅強制其欲,能卻六塵境界,造入無相之門,得為聖人之流,所以名叫入流。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斯陀含,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第二果否?

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二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斯陀含的心境,已造詣於至靜之處,但目睹諸境,此心還是一生一滅,所以名叫一往來。實則無第二之生滅,前念方著,後念即離,心不著生滅之相,所以實無往來。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阿那含,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第三果否?

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三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阿那含,心空無我,已斷塵識思惑,內無慾心,外無慾境,習定已深,六塵四相,一一證空,而無不來之相,所以雖名不來,實在永不來欲界受生也。

佛又曰:「須菩提」乎!阿羅漢,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第四果否?

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四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阿羅漢,已心空相滅,無得道之念,又安有得果之念。實無有法,名阿羅漢。若是阿羅漢,自唸得道,即著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羅漢了。

須菩提曰:世尊!我師父曾說過我,我終日立於一切法中,不起一煩腦,不腦一眾生,無爭競心,(無諍)已到精妙處。(三昧)在諸第子中,許須菩提我,為解空第一,是第一個脫盡人我,斷絕此念,離欲的阿羅漢。

須菩提又曰:「世尊」乎!我雖蒙我師父稱讚我如此,我實沒有得了阿羅漢道之念。

須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若有得了阿羅漢道之念,便是我生一妄念,又安得六慾頓空。我師父世尊,就不說須菩提我,是好於寂靜(阿蘭那) 之行者。因為須菩提我,心原無所得,亦無所行,惟本分上一塵不著,以此得名須菩提而已!所以我師父世尊,稱我是好寂靜之行者。

莊嚴淨土分第十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分解】

上言四果無可得,此云聖果亦無可得,若是有所得,皆是住相。凡夫之所疑,必以為四果既無所得,何有四果之名稱?聖果若無所得,何以能獲無生法忍?這都是凡夫住相之病。要知聖賢之名稱,皆是假名。全是假有為法,顯無為法,所以般若處處破執,惟恐凡夫貪著有為法也。所謂莊嚴淨土者,並非凡夫目中所見的色相莊嚴。(如修廟一般,以為金碧輝煌,即謂之莊嚴) 實是說的非相法身,無形真土,無形質可取,無色相可觀的法性莊嚴也。

【註解】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然燈佛、因初生時、身邊有光如燈、故又名定光、為如來佛授記之師)、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不住著在一處、凝滯不化也。蓋此心、神明莫測、變化無窮、是真淨土也。不清淨、則逐境遷移、放逸莫檢、便著六塵、而多所住矣)。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須彌山、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為眾山之王。不過用他來譬如人身之大、作一假設之詞、如七寶滿三千大千之類)、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非身、法身也、就是如如不動之真心。傅頌曰、有形終不大、無相始為真、也就是此意)、是名大身。

【概論】

本分,如來佛因為恐怕諸菩薩之所得心,還沒有除,動則住於有法,不生清淨心。所以問如來我,昔在然燈佛所,雖得無上菩提之果,然於然燈佛本師之法,有所得否?意在引從前的事,來證明如來自己,於法實無所得。因為如來佛,雖然在然燈佛本師處聽法,不過得本師的開導而已!實則自悟自修,於法實無所得。

佛設此問,要在表明法無所得,是空法相。所以跟著又問菩薩莊嚴佛土否?意思就在又要表明莊嚴非莊嚴,是空佛相。像這樣佛與法俱空,纔得生清淨心。故曰應如此生清淨心。生清淨心,就是生菩提心。菩提正法,無可得,無可說,所以發菩提心者,直髮清淨心而已!但是心本清淨,無所為發,直生之而已!

清淨心曰生,六塵心曰生,可知真心妄心,仍由其心之自生,而非菩提正法,所能覺我。亦非色聲香味觸法,所能溺我。佛說到這個地方,已分明說出佛果,應從眾生心中求。還恐怕眾生,看得佛法太廣大,所以又設一個大身來比喻,就是比方須彌山雖大,還是一個有相之大。如十方世界,尚且成虛,可知須彌山之大,並不大也。用這個比喻,好使眾生不見佛法,只見一心。能真清淨之至,始入菩提三昧。(入正覺精妙處)或曰:如來佛,在第七分,(無得無說分)因為要表明果法離相,曾問過「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那末又何必在本分中再問,於法有所得否?應知前問是說明,「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以明度生離相的意思,換言之,就是以佛果上所得,有無而為問。今問是說明,「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無住的意思。換言之就是以佛因中,於法得與不得而為問。總而言之,前問是佛果上自證菩提,今問是佛因中求得菩提,意思各別,並不是重問也。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從前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否?須菩提答曰:世尊!我師父在然燈佛所,是自悟自修,於法實無所得。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菩薩於佛土之中,作善緣福業,抑莊嚴否?須菩提答曰:非莊嚴。這個緣故,因為我師父所說的莊嚴,非形相莊嚴,如黃金為地,七寶為台等,不過名為莊嚴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所以諸菩薩,摩訶薩,應該如此一心不亂,生清淨心,不可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之上生心。否則便縛於六塵,妄念旋起,那裡能清淨呢?原來清淨心,(覺性) 妙湛圓寂,本無所住,如明鏡之前,物來悉照,物去即空,所以要無所住,就可以十分清淨。

佛又曰:「須菩提」乎!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你的意思怎麼樣?是身為大否?須菩提答曰:世尊!甚大。這個緣故,因為此身雖大,可是有生有滅,終受輪迴,不能叫做大身。但如我師父從前所說非相之法身,乃是清淨之本心,是真法身也。此心包廓太虛,周藏法界,無相無住,頓入圓明,豈須彌山所能比量的麼?這個才是名為大身啊!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所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分解】

凡以有為法佈施,所得福報,是有盡的。若以無為法佈施,所得福報,是無量無邊的。無為有為,是對待法。無為不離有為,離開有為而無為不顯。有為實在無為,真無為就是有為不住。所以大菩薩不住無為,不盡有為,方顯無為福勝。甚麼是不住無為呢?凡菩薩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修無為法,聞法後迴智向悲,不肯安住無為,發大悲心而度世,悲智雙方運用,以六度法攝化眾生。雖說是度無量無邊眾生,可是不存能度所度的心,這就是不住無為,而行菩薩道也。甚麼是不盡有為呢?凡菩薩破盡了塵沙惑,雖說是觀眾生無量無邊,但是不存難度的心,不存疲倦厭煩的心。和光同俗化身千百萬億,常行度眾生之事,眾生無盡,願力也無盡,這就是不盡有為,而行菩薩道也。總之是有為而不住有為,無為而實無不為的意思。菩薩能行無為之功用,所以說無為之理,福德無量無邊也。

【註解】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恆河、是譯名、印度語為殑伽、從西土阿耨達池流出、迴流四千里、沙細如麵。佛多在此處說法、故取以為喻、如同須彌山王比喻之類)、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概論】

本分,如來佛又兼從人情說法,示第二次福慧相較。並由較量福德,漸次說到破相處,這正是表現如來佛,循循善誘的苦心。在本經第八分所說的佈施,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比喻,已示有相佈施之多。今在本分所說的佈施,把一粒沙當作一世界,用充滿如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比喻。這個佈施,比第八分的佈施,不知道多出了多少萬萬倍,但是這種有相的佈施,雖也是得福德多,卻是一個著相的福德,並非性功的福德。

倘是持經,就可悟性功,所以如來喚起善男信女,要能在此經中,受之於心,持久不忘。乃至用四句偈等,為他人演說,似如此先覺覺人,自利利他,其所得性中之福德,又比用七寶充滿如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佈施之福德,更多多矣!

可知有相佈施之福德雖多,但有限量。法施之福德雖少,卻無邊際。一劣一勝,不言而明。然而持經須悟真理,否則又容易著相矣。昔有一人,原來很吝嗇,為著要修福德,所以常常佈施。以後讀誦金剛經,就自斷曰:經中說的,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云云。他就以為修福,既如此容易,只要專持四句偈等已足,何必佈施呢?從此以後,他對於佈施上,一文也不肯捨了。這就是執著,未悟真理,而有此曲解也。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如恆河中所有沙數之多,比喻一粒沙,等於一恆河,你的意思怎麼樣?諸恆河之沙多不多?須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一沙各為一恆河,河尚無數,況河中的沙乎?

佛又曰:「須菩提」乎!我今實在告訢你,若有善男信女,以一粒沙,當做一個世界。用充滿如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佈施,得福德多否?須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告須菩提曰:若善男信女,在這本經中一章一句,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說給人聽,這個法施的福德,又比前寶施的福德,更多多矣。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經文】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分解】

教者如來之教法也。如來住世八十年,說法四十九年,五時說教。初時說華嚴大乘。二時說小乘四諦法。三時說楞嚴。四時說般若。五時說法華。今云正教者,即說般若時之正教也。尊重正教者,即云諸佛菩薩,皆從此經出。末法眾生聞此大法甚難,說者聽者,皆須十分尊重般若妙法。所謂無量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也。

【註解】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隨、隨其所在之處也)、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當知此處、謂此心也)、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天、四天之類。人、世間之人。阿修羅、非天、非人、好戰鬥鬼神之一種)、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讀誦、對文曰讀、背文曰誦。讀誦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義也)。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概論】

本分,是因為前分說性功福德,勝於著相福德。現在更進一步,表明寶物佈施的福德,不如持經的福德,並注重在推極持經的尊重。換句話說,就是發明經文於無住行施,福德莫如此,尊重亦莫如此的意思。所以第一段,表明隨說是經的尊重,因為隨說是經之處,此中即有如來全身,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皆來敬仰供養,如同佛在塔廟的一般。還有天龍八部(亦名龍神八部,因為天與龍冠首,所以名天龍八部。凡講經時,即來守護佛法)也來護法。第二段,表明受持讀誦此經的尊重,因為無上之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倘人盡能受持讀誦此經,則生清淨心。清淨心中,無相無住,實為成就於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這種人心中,以為這個經典所在之處,即有佛在,則持經之處,即佛弟子三寶。(法寶,佛寶,僧寶)均應尊重的緣故,也就在此。

【講義】

佛再曰:「須菩提」乎!若有人隨便在什麼地方,演講此經,乃至四句偈等。

使諸聽經的人,消除妄念,當可知這一卷的真經,就在此處的身中,就可感動天道的菩薩神明,人道的眾生,阿修羅道的惡魔等。皆來花香頂禮,如同敬仰佛像塔廟的一般來供養。何況有人多多能受持讀誦此經,以求悟性。

佛又曰:「須菩提」乎!可知道這種人,就是成就於無上菩提之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法) 更無有一法,能加乎其上的。要知道自心即是佛,並不從外得。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即是佛在。可以說得,宛然如與佛弟子三寶同居,焉有不成就之理,豈不可尊可重乎?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分解】

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凡經律論三種俱是教法。如法受持就是說的依法而修。先由多聞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推而廣之,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因病施藥,種種皆對治法門。譬如眾生淫怒痴之病,就用戒定慧治伏之。

四念處,五根,五力,四正勤,四神足,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無一不是修行人的妙法。今言受持的意思,是專指受持般若妙法。因為受持般若,諸法皆具足也。前邊說的法身非相,重重破執,已於一相無相分中,將般若的妙理,逐細顯出,至此群疑頓釋,言至理極,所以空生領悟旨義,請詰經名。

【註解】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三十二相、如來具容貌相好十二種、身體相好十種、手足相好十種。 以三十二種淨行、修成三十二種相好。此三十二相、都是應身相。應相可見、法相則不可見。三十二相名稱如下。一、足安平相、二、千輻輪相、三、手指纖長相、四、手足柔軟相、五、手足縵網相、六、足跟滿足相、七、足跌高好相、八、瑞如鹿王相、九、手過膝相、十、馬陰藏相、十一、身縱廣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十三、身毛上靡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十六、皮膚細滑相、十七、七處平滿相、十八、兩腋滿相、十九、身如獅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一、肩圓滿相、二二、四十齒相、二三、齒白齊密相、二四、四牙白淨相、二五、頰車如獅子相、二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二七、廣長舌相、二八、梵音深遠相、二九、眼色如金精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一、眉間白毫相、三二、頂成肉髻相)。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概論】

本分,須菩提因聞得前分,持說此經,成就希有之法,經在佛在。經的尊重如此,所以當機請示經名與奉持的道理,以便好奉持。如來佛告以此經名叫金剛般若波羅蜜。汝等所以要奉持此經。是因為此經中,有無上的菩提法。如誠心奉持,就可悟無相無住的道理,可以生金堅剛利,明無不照的般若,(妙智慧)登諸佛的彼岸。這個就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要在戒弟子們,應依法奉行。

如來佛說此,雖意在顯法,但又恐怕諸弟子著於這個經名,忘卻了般若為自性的般若,因而又破經名的著相,故曰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不過假一個名字叫般若波羅蜜而已!經名既不可著相,更有何法可說,清淨心中,本來無相,波羅蜜經,不過使人自明自性,本來亦無法也。既無法,何有經,無經何有說!

可知凡有言說,皆是醫病之方,傳心法要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蓋未悟時須憑言說,悟來言說皆非。有病不服藥,是病固難除,病去藥存,此藥也是病也。並舉不但小如微塵,大如世界,就是如來我說的三十二相,皆是空的一個假名而已!如來佛,如此循循引說,無非欲令其破相見自性之如來。

所以最後又較量福慧,(此是第三次)明離相之用,以顯經功意。謂無論如恆河沙數的寶施,如恆河沙數的身命施,究竟是外相,不如持經見性,得福更多也。

【附言】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三句,是本經的綱領,大藏之精要。設擴而充之,則佛祖心肝,聖凡腦髓,三教五宗無量妙義,盡在於茲。三昧經曰:心無心相,不取虛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妙理。傅大士曰: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虛名。

般若之法,是心法。如人飲水,自知冷暖,不容擬議,若有所說,即是毀法謗佛。佛具三身:(一)清潔法身,為佛之真身,無色無形之本體身,般若即是真性法身相也。(二)圓滿報身,因報無量願行,所顯的萬億圓滿之佛身。分自受用報身與他受用報身兩種。(三)應身,即應化之法身,又名化生(百千萬億化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現羊,鹿中現鹿,形形散影,隨類現身,三十二相即應身相也。恆沙寶施,其寶雖多,猶屬外財,施之還易。恆沙命施,其捨雖重,乃屬內財,施之實難,究竟財施也,命施也,總為有漏之因。見性也,明心也,實獲無為之福。

【講義】

須菩提聽如來佛,說完了前分的經,當這個時候,就向如來佛曰:世尊!此經應該取一個什麼名字?我們要怎樣受持奉行此經呢?如來佛就告須菩提曰:乘此堅利的妙智慧,能到安樂之彼岸,此經即以金剛般若波羅蜜名之,你們應該依法奉行,所以立這個名字,什麼緣故呢?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是妙覺本性,湛如太虛。本體既是虛無,那裡還有什麼名字,不過恐怕人生斷見,不得已強標一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名字,便於眾弟子奉持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對此有所說法否?須菩提答曰:世尊!般若是自性自悟,既無可名之名,我師父就無所說。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細微塵埃,多不多?須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又曰:「須菩提」乎!微塵雖多,然無實體終是虛妄,是不過名為微塵而已!如來我說世界雖大,然劫盡則壞,不是真實的,是不過名為世界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見。這個緣故,就是因為我師父所說的三十二相,非法身的離相相,是應生的有相相,也是假名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捨自己身命,如同恆河沙數的一般,行佈施求福。再設若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說給他人聽,其持經的福,還是比捨身佈施的福,更多多矣!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經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唸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分解】

離相者,離一切幻相也。世間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此幻相虛而不實,所以執著取捨,處處為虛妄相所惑。妄境時時薰妄心,真性為外塵相所遮蔽,終日為環境所轉,因起惑而造業,因造業而受苦,長劫輪迴,無有休息。若能離相,不為相所惑,則無執著取捨矣!既無執著取捨,塵相空矣!內心不出,外塵不入,則動靜不生矣!動靜不生則寂矣。所云寂滅者,初伏外塵,次盡內根,根塵雙脫,先破人我,更進一層,又破法我,覺所覺之相亦離,再進一層,俱空不生,空所空之相亦亡,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矣。

【註解】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深解、心中大悟的意思。義趣、就是義理旨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慧眼聖人之心有七竅、一聞千悟、此智慧眼也)、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信解、心無所疑、瞭然領悟也)、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如是、所言深合佛理、即可之意也)。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驚、駭其言之過也。怖、恐其道之高也。畏、怯其行之難也)、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忍辱、內心含容謂之忍、外境橫逆謂之辱。忍辱有三種:一、生忍、此是分別心忍受。即人對我、雖無禮相加、我要忍受。二、法忍、菩薩行一切度生事、不生疲倦厭煩也。三、無生法忍、不見生忍、不見法忍、忍知不生不滅的真法性。又忍有六義:一、力忍,不忘嗔,但不報也。二、忘忍,雅量容物,處辱如無也。三、反忍,反己自責,不尤人也。四、觀忍,外入內身,皆達如夢也五、喜忍,喜其能成我之忍力也。六、慈忍,憐彼加辱者愚痴,而發願度之也)、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昔、指前生而言。歌利王、是梵語、意思就是極惡之君)。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唸過去於五百世(五百世、就是五百生。作忍辱仙人、忍辱仙人、就是如來佛、在前五百生、成仙的時候、一個仙人的名號)、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概論】

本分,因須菩提到此時,聞經深解,已領悟「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道理,感從中來,涕淚悲泣,讚嘆了一聲希有世尊。在本經第二分,也讚嘆了一聲希有世尊。第二分的讚嘆,是讚嘆如來佛,在日用尋常起居坐臥之間,無非是指示般若真心。本分的讚嘆,是讚嘆如來佛指示般若妙用,如深入九重。就好比一重房屋,從前僅從外面看得規模壯麗。現在已進到此房屋的堂廳了。如來佛,也因須菩提,已悟有相皆妄見,非相即見如來的密義,所以即勉以要做力行的工夫。力行又不外六波羅蜜,(就是智慧,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六度)而六波羅蜜之中,以智慧最難得。所以先舉第一波羅蜜,意在有智慧,而後可行其餘五波羅蜜。復又舉忍辱波羅蜜,不言其他。因為忍辱這一度最難行,並引出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故事列附言內)表明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非空空說心也。要必如支解之慘,五百世之辱,寂然不動,纔是正定。因為忍辱不到此,終是妄相不滅。忍辱未到此,而覺有驚,怖,畏,的心,便是信心不堅。所以又以本身,行忍辱無四相以勉之。並點明經文,若菩薩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薩的意思。又以前各分,屢言福德,此分獨言功德,蓋功成果滿,福不足道也。

【附言】

般若,譯為妙智慧,先已說過了。但是般若分開來說,有種種分類。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等。本分「聞說是經,深解義趣」兩句,即包含此三種般若。聞說是經者,即為文字般若。深解義趣者,即由觀照般若,深達實相般若也。

如來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體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歌利王帶了眾妃宮女,到山中去打獵。因疲倦在山中休息,就打了磕睡。等到睡醒了,一看所帶的眾妃宮女,都不在眼前。乃進山尋找,看見一座山洞,那些眾妃宮女,都在洞前聽僧人說法。歌利王大怒,指責僧人曰:汝如何在此勾引婦女?僧人答曰:我實無慾。王又詰曰,汝如何尚說見色無慾乎?僧人曰:持戒耳。王又曰何為持戒?僧人曰:忍辱也。王聽到忍辱,怒而拔刀,向僧人砍去,問汝痛乎?僧人曰:實不痛。王益怒,將僧人身體,節節分解,問汝恨我乎?僧人曰:既無我何來怒恨。這個時候,四天王震怒,一時狂風大起,走石飛沙,天龍八部,齊來護法。僧人被分解之肢體,已完好如故。王大恐懼,長跪於僧人之前,哀請饒恕,僧人當即代求天赦,一時天霽如初。王亦回心,發願向善。僧人亦發願曰:若得成佛,我當先度汝。

歌利王即後五百世釋迦誕生時之憍陳如也。按憍陳如,亦名阿若憍陳如,生於中印度迦毗羅城之婆羅門種族。長於卜術,釋迦誕生的時候,曾召為卜課。以後釋迦出家,苦修於尼連禪河畔山中,時憍陳如實為隨侍五弟子中之一人。

住色佈施,是心取相。住法佈施,是取法相。不住法佈施,則不取法,亦不取非法。不取法則無實,不取非法則無虛。如是佈施,則正覺圓明,無復障礙。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言覺之至也。佈施,設稍有住,即我人等四相未忘。而與眾生結憎愛緣矣!如是則互為父母子孫,冤家債主,百劫千生,恩怨莫釋,輪迴生死,那有了期。所以如來教行佈施,決不可住相,就是正為這個緣故。

【講義】

須菩提,聽如來佛說經,到了這個時候,心中已是深悟理趣,就感覺到聽此經已晚為恨,流下眼淚,哭泣起來,向如來佛讚嘆了一聲,希有世尊!向佛曰:我師父所說這個深奧的經典,我從前得了慧眼,雖然已是一聞千悟,卻是未曾聽得如此深奧的經。須菩提又曰:「世尊」乎!我既聞此經,自性清淨中,已悟有本來全真的實相。設若有人,得聞此經,發一念篤信的心,其心純正,毫無慾塵,便是清淨般若之慧,生真實不虛之相,就可以知道這種人,成就諸佛第一希有功德。

須菩提又曰:「世尊」乎!究竟這個般若實相,空如太虛,無有形跡,若著於悟實相,就不是實相,所以我師父說,名之謂實相而已!

須菩提又曰:「世尊」乎!我現在得聞此經,以我從來所得之慧眼,自能信其言實,解其妙理,信奉修持,尚非難事。若當來世後五百歲,濁世末法的時候,離開我師父已遠的苦海茫茫的眾生,聽聞此經,有信解受持者,則此人真為明了自性第一等的人,實不易得。什麼緣故呢?因為此人,頓悟真空,必無我人等四相。能離四相,則此人必已悟非相,人我兩忘。若如是離一切諸相,其心空滅,即造到覺地,與諸佛並駕齊驅,就得名之謂佛。

如來佛告須菩提曰:汝所言,深合佛理,後果有人,得聞般若之妙法,不驚(無疑心) 不佈(無懼心) 不畏(無退心) 當知這種人,是很少有的。

這是什麼緣故呢?就是因為我所說的第一波羅蜜,原以諸經皆從此出來,此智慧到彼岸也。豈果有彼岸之可執著,也不過特名第一波羅蜜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凡辱境之來,恬然處之,不因怒恨,亂我般若。其心如同太虛,即到覺地,這就是忍辱波羅蜜也。但真空本來無相,外不見其辱,內不見其忍,渾然兩忘,所以如來我曰:非忍辱波羅蜜,是特名忍辱波羅蜜而已!

說到這個忍辱,如我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體的時候,心如虛空,不起四相。而所以能如此者,就是因為當初節節分屍的時候,可以說辱到極點矣。這個時候,若起四相,定起怨心,不能忘恨,必成苦果,還能說得忍麼?我又想起了,過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曾修忍辱之行。在這個前世,就無四相之果,由歷劫頓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者,誠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可知忍辱波羅蜜,實為修行者之先務所急。首要破其嗔心,方離四相,四相皆空,得成忍行。

佛又曰:「須菩提」乎!因為這個緣故,菩薩欲成道,當空其心。離去一切形跡,方能發無上菩提的道心。不應起著於色的念頭,不應起著於聲、香、味、觸、法的念頭,應生無所住心。此心才能圓通無礙,純真無慾,一切不受繫縛。若於六塵上,有一住著,便不能解脫其住心,即非菩薩之住處。

所以如來我說,菩薩心,本來虛而明,若住於色,就不能覺。我曰,不應住色佈施,正為此也。

佛又曰:「須菩提」乎!菩薩以不住此的覺心,發心廣大,非僅為己,是為有益於一切眾生,應該如此無相佈施。

如來我說的一切諸相。原是指點諸菩薩解脫而已!其實本體全空,皆是非相。又說的一切眾生,也是引導諸菩薩滅渡而已!其實妄心自離,若見本性,也就不是眾生了。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皆是無上的菩提,了悟本性。是真而不妄,(真語者) 實而不虛,(實語者) 如而合理,(如語者) 不欺人,(不誑語者) 不二說,(不異語者) 。

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我,所得般若之法,與世間諸法不同。世間諸法,不著這邊,就著那邊。我所說的真如無相,是無實。自性具足,是無虛。

佛又曰:「須菩提」乎!若菩薩,心著於法,而行佈施,則四相未除,如人進黑闇房屋之中,昏暗蔽塞,則一無所見。若菩薩,心不著於法,而行佈施,則同打開金剛之眼,燃著般若之燈,性光四照,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見種種之色。

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我,滅後到了後世,若有善男信女,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到菩提之覺位,成自性之如來。則這種人功德,非小果權乘可比。可感格如來我,必以無上智慧,而照鑑之。(悉知悉見) 這種人,皆得成就見性功德,普施萬劫,無量無邊。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分解】

前分說的忍辱捨身,皆是破我執。我執破後,更須悟般若之理,非徙忍辱捨身也。若祗知忍辱捨身,而不能受持經典,還是識情用事,於真性並無相與。若能忍辱捨身,又能受持經典,悟澈二執之非,二我俱遣,則所得法性之功德,即不可思議矣。

【註解】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晨)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午)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晚)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獨了生死、不度眾生、謂之小乘。緣覺之人、半為人、半為己、謂之中乘。菩薩普度一切、謂之大乘。最上乘者、兼菩薩而載度之佛乘也)。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荷擔、背負為荷、在肩為擔。言無上菩提、至重難任。一旦道由人宏、毅然以身承任、所以成就大功德也)。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華與花同)香而散其處。

【概論】

前分,言持經成就功德。本分,復用較量法,(此是第四次福慧相較)用等於恆河沙數的身命佈於,仍不如聞此經典,信心不逆之福。換一句話說,持經勝於身命佈施,意在顯明般若無住之功。並點出經為大乘,若住我人等見,即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怎麼說呢?因為相分為小乘說法,見分為大乘說法。相分是人我相,見分是法我相。樂小法者,析空破相,殊不知見分猶存也。有此見分未破,法我執仍在。有法我執,即未深解般若之理,未達般若真際,自利尚不能,何能利他。所以說,著四見。樂小法之人,即不能於此經為人解說。復又推尊此經,有如來全身。勉許人,不必徒事外貌供養。但持此經,以明其心,就能達到至誠無妄的境界。因為若能持此經,供養其心,則心即是佛,何必身外覓佛,如來只在自己心中耳。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於一日之間,早晨以等於恆河沙數的身命佈施,正午又以等於恆河沙數的身命佈施,晚間也以等於恆河沙數的身命佈施。照這個樣子,經百千萬億劫之久,一日三時,皆如此佈施,自當得佈施之福!若復有人,能以心無違逆,篤信此經,則其福勝彼捨身之福多多矣!

何況手書口誦,為人解說經的意義,存利己利人之心,不但明自己的性,還要使人人見性,善根純熟,利益無窮,其福之多,又豈可較量呢!佛又曰:「須菩提」乎!簡要言之,唯有不可以心思口議,不可以多少稱量,實無邊際的功德也。如來我,說此經怎麼有無邊際的功德呢?是因為金剛般若,是我們妙用的本性,是大乘菩薩的最上乘,不是小乘人能夠做得到的。所以如來我,為啟發大乘人,說明此真空之妙。為啟發最上乘人,說明此般若之法。若有大根器人,持此大乘經典,廣為人闡發妙旨,則這種人,成人兼成己的功用德行,是不可稱量,不可思議,不可以邊際求之。而這種人,印契佛心,所成就之功德,唯有如來我,知得見得。這種人,既成就此功德,就足能以身擔任如來無上菩提正法。這個緣故,就是喜好小乘法的人,局於見聞之小,不免有我人等私見,對此大乘最上乘法,便起驚怖畏懼的心。自心且不能淨,那裡還能夠聽受讀誦,為人解說此經呢?

佛又曰:「須菩提」乎!大乘人,在在處處,說此經典,能使聽者,心開意解。善氣感通,則天龍八部神人俱來供養,護衛法身。普現華光三昧,直是一座舍利寶塔,能使遠近敬仰頂禮,散佈寶花妙香於持經之處,則供養可謂至矣!此所謂一人辦心諸天辦供也。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經文】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唸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分解】

業障者,或是前業,或是現業,皆可障蔽真性。前業就是宿世之業,宿世之業,不可以數計。因為無始劫來,所造之業,皆納入在八識田中,遇緣即發,果熟即生,六道轉還,無有休止,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生滅無已,都是這不可思議的業力,所牽引也。經云:眾生之業,若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就是說,眾生之業,本屬虛妄,只因眾生不了唯心,所以既造虛妄之因,即受虛妄之苦。所謂了得業障本來空,未了須當還夙債也。所謂現業者,即此五濁惡世,眾生公共所造之還債臺也。若有眾生受持讀誦此經,深知一切幻相,皆是唯心所現,五蘊本空,六塵非有,不為物轉,而能轉物,則不受此虛妄之苦。雖然欲了唯心,必須深通般若。若能深入般若,了諸法空,則一切虛妄淨盡,故曰惟般若能淨業障。

【註解】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輕賤之事甚多、或行嫉妒、或生忌嫌、或懷恨而加誹謗、或倚勢而加欺淩、甚至刀杖瓦石、拳腳相加、都是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唸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祇,音奇。阿僧祇、譯成華語、為無央數)、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那,音諾)由他(他,音託)諸佛(值、遇的意思。那由他、譯成華語、為一萬萬)、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及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具說、就是詳言)、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概論】

上文,言持經的功德,及經所在的尊重如此。本分在顯持誦功德,表明般若,有離障出纏之益。不但滅罪,且得勝果。分開來說,有二不可思議,一者,今世能持誦此經,先世罪業,就可以消滅。一者,不但能消滅先世罪業,還可得菩提之果。前者顯報不可思議。後者顯果不可思議。並引證如來佛自己,在未遇然證佛前,雖供養承事多佛,而不如後世受持讀誦此經的功德多,就是萬億之數,塵沙之喻,皆不能及也。(此是第五次、以供佛功德,與持經功德相比較)又申明善男信女,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者,功德無比。

如來兼為下乘說法,所以不能不說果報,使之感動。若將此功德,詳言說出,又恐眾生羨豔大福,心即狂亂,反於經中,無相無住的道理,似信不信,致成狐疑。所以說,經義果報,不可思議,不過使其回心寂照,假法修持,自明自性。若以為經而思議之,便隔膜了。總之如來顯示此經,為發菩提心的一條軌道,菩薩,摩訶薩,應如此降伏其心。善男信女,也應如此降伏其心,是決沒有差別的。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每有善男信女,並能受持讀誦此經,不但不得人天恭敬,卻被人輕濺者何故?這就是因為他在前世,大有罪業。既有罪業,則將來之世,應該墮入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中,受苦無窮。今以持經功德,減其罪業,因為被人輕濺,就所以抵消。漸漸修持,因除果現,罪滅福生,自然可得正等正覺。

佛又曰:「須菩提」乎!我想唸到往昔,歷了無量數劫。在未遇然燈佛前,曾供養無量數佛。且佛佛皆然,無一不專心專意供養,不可不謂歷事諸佛之多。倘是後人,晤對此經持誦,見自本性,永離輪迴,其所得功德,比如來我,供佛功德,還勝過了萬萬倍。

佛又曰:「須菩提」乎!若善男信女,於後末世,受持讀誦此經,必得此無量之功德無疑。此如來我僅約略而言,若詳細說之,其大包天地,其多勝恆沙,恐下根人聞之,大則狂亂,小則狐疑,反以我言為誑妄,而驚異之。

佛又曰:「須菩提」乎!當知功德,由於經義,應於果報。經義甚深,不可推測。果報甚重,不可盡言。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分解】

須菩提於住降之意,粗塵已遣,細惑難融。至是復申前請,欲得住降究竟的道理,所以佛全以己身上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無我也。

【註解】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釋迦、是梵語、譯華言為

能仁。牟尼、是梵語、譯華言為寂默)。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概論】

須菩提,到這個時候,聞佛所說經義,於護念付囑諸菩薩之說,已經明白。現在又問善男信女,發菩提心,云何住降?仍是聖凡之見未泯,於一切眾生即非眾生之義,還是未徹底。且聞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並善男子,善女人,持經種種功德,經義果報,不可思議。就想到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不可不受持此經也。

但是現在及後末世,未得親承如來從前所說種種妙法之善男信女,未必遽能領會此大乘最上乘之說。若發此菩提心時,應怎麼樣住降其心?仍是本經第二分經文所問的意思。自度度人,一片婆心,於此可見。所以如來佛,乃以無法發菩提心,斷須菩提之法疑。

【講義】

這個時候,須菩提當機向如來佛又問曰:善男信女,已發菩提心者,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佛告須菩提曰:菩提心本來具足,當體現成,不過只因眾生,為塵染所障蔽。善男信女,既發了菩提心,所謂慾盡者,理方還我,就是住心,就是降伏,不必再求也。(當生如是心) 如一切眾生,煩腦,妄想,取捨,人我,貪嗔,嫉妒,種種四相之類,如來我,應一一為之除滅度脫。但是如來我,所謂滅度者,不過指點性真,令彼自悟,外不見所度之生,內不見能度之我。蓋眾生既見性真,已滅度了,則般若觀照,已常住不滅,說到究竟,實無一眾生受我度者。

這是什麼緣故呢?就是因為學道的菩薩,若存如來我應滅度之心,似此四相尚未除,即從何發菩提心?何能稱菩薩?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佛又曰:「須菩提」乎!就是性本空寂,渾然天成,發此心者,不過自修自悟而已!真性中,實無發菩提心之法。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於然燈佛所,有法得此菩提心乎?須菩提答曰:世尊沒有法得此菩提心。照我解師父所說的道理,我師父,於然燈佛所,自性自悟,並沒有法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又曰:誠如是言,須菩提!如來我,那個時候,所修諸行,實無得菩提之法。

佛又曰:「須菩提」乎!若謂有法可得菩提之法,則然燈佛,不與我授記,當下就應該傳授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懸記來世,方作佛耶?實在因為沒有法得菩提,所以然燈佛,才與我授記,並預定來世成佛之名號,稱釋迦牟尼。汝知如來之命意乎?如來者,就是本性湛然,不染不著,如其本來,所以名如來。

倘人不知這個用意,就錯說如來我,另有法可得菩提。

佛又曰:「須菩提」乎!要知真如自具,實別無有法可得菩提。

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我,所得菩提,是平等真如,實相妙法,不可以色相見,不可以言說求。

所以如來我,說種種法中,能自悟真如,皆是佛法。

佛又曰:「須菩提」乎!然法不可泥於有,所言一切法者,非實有此一切法,但假名之為一切法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譬如人之一身,長而且大,是真大乎?須菩提答曰:世尊!清淨法體,量等虛空,方是大。我師父說大身,是有生滅的,便有限量,何足為大,不過是假名之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菩薩也是如此,真如清淨,名為菩薩。度生本菩薩分內事,若云我是菩薩,當滅度一切眾生,就是便有我相,非菩薩矣!這個是什麼緣故呢?

佛又曰:「須菩提」乎!只此清淨者,名為菩薩,實無別法名菩薩。所以如來我,說性中無四相,真性空空洞洞,不但無眾生,並無所謂菩薩,可知更無所謂滅度。

佛又曰:「須菩提」乎!若菩薩云,我當莊飾嚴整佛之剎土,是著於有相,不得名菩薩。這個緣故,如來我,說莊嚴佛土者,非外貌之莊嚴,不過假名之莊嚴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若直下大徹大悟,人空法空,廓然無我,我身既無,何有度生莊嚴之心,如此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分解】

此言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也。離眾生無佛,離佛無眾生,離心也無眾生,也無佛。眾生心中皆有佛性,而往還六道,隨業所轉。佛之性海中,本有眾生,而包羅萬有,隨緣不變。名雖有凡聖,其體則一也。其差別之處,是在眾生隨業遷流,而遺失本體,佛不為業轉,而了悟真心。其轉與不轉之細微處,是真妄心為之樞紐也。悟則全相成性,即妄處見真。迷則全性成相,即真處起妄。真妄同時,不一不異。所謂一體同觀者,即云眾生本有之佛性,與佛原來無二無別,佛知眾生為同體,因同體而起大悲也。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經中所說、肉、天、慧、法、佛、五眼、總是性中明覺。凡見眾生形色具足為肉眼、色身自有肉眼。凡見大千世界、慧性普照、光攝大千為天眼。凡見自性般若、返觀內照、智燭常明為慧眼。凡見諸法皆空、了諸法空、洞徹世界為法眼。凡放大光明、破諸幽暗、真性常昭、上自諸天、下至九幽、毫無障礙為佛眼。大凡眾生、皆具此五眼、與佛無二。因四相六塵遮蔽、只有肉團眼一件而已。儒書云、聖人之心有七竅、即是五眼之謂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沙等恆河、以一沙比一河、比盡其沙、則河之多、已為無量。復以無量恆河、以比世界、一沙比一世界、每一世界各有三千大千之數。則世界復成無量無邊)。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佛世界、三千大千內、必有一佛設化、故謂之曰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非心、人之心體、本來虛淨、一切妄念、由喜、怒、哀、樂、愛、惡、悲、恐中生、皆非本然之心、故謂之非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思念前事為過去心。思念今事為現在心。思念後事為未來心。不可得、就是本來無有的意思)。

【概論】

上文,破法執我執,結之以通達無我法。不言無法,而言無我法,則知滅法為頑空,不足言圓明妙覺。執法則住相,也不足言圓明妙覺。無我法者,法非有而不落於虛。法非無而不滯於跡,就是知為非法,非非法。能達其實相義,而忘為非法非非法,此等境界,非有返觀內照之能,不足窺其微妙。所以本分以五眼觀沙界為問。欲觀人,先觀我,觀見我本來清淨覺性,就知此是菩提心,即所謂道心也。觀見我後,起紛飛意念,即知此非菩提心,亦即所謂人心也。沙界眾生,皆具有佛性,故曰佛世界。佛以觀己者觀人,則眾生一體。故曰若干種心,如來悉知。眾生逐於人心,沒其道心,故曰皆為非心,是名之為心。過去,現在,未來,種種心,皆妄心也,本來覺性中,無此也。要言之,實心體者,先天之靈氣,就是人人具有之○無極也。本來清淨無為,而被後天塵勞所蔽,欲人在此中,分別人心道心,非有觀照覺察之功不可。五眼正具有覺察之神妙,非覺察,不能通達無我法也。

【附言】

德山禪師,精究律藏,通達性相諸經。就由於演講金剛般若,為最得意。德山大師,姓周,時有周金剛之稱。常謂同學曰:一毛吞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不動,學與不學,唯我知焉。壯語驚人,盛稱一時。當時南方禪宗正盛,德山大師,大為不平,曰沙門,千劫學佛之威儀,萬劫學佛之細行。況學猶不得成佛,彼南方魔子,竟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當搗其窟穴,滅其種類,以報佛恩。於是擔了青龍疏鈔,出了蜀國,走向澧陽而來。值於途中,腹餓腸飢。見有茶店婆婆,賣售燒餅。德山大師,乃到店中買餅充飢。茶店婆婆,指其擔子曰:擔子挑的是何物?德山大師曰:青龍疏鈔也。婆婆問曰:是講何經?答曰:是講金剛經。婆婆曰:我有一問,汝能答,則給此點心,否則請速離此。德山大師請其言,婆婆曰: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道汝的意思,是點那個心而言?德山大師,經此一問,噤口不能答,只可挑了擔子,悵然別去。彼自受此教後,來到龍潭崇信寺,益加精進,終大徹大悟,成了道了。

六祖云:「前念後念及今念,唸唸不被邪見染。」張拙云:「一念不生全體現。」因屬非心,故有心之名,若知心體靜虛,本無一物,則過去,現在,未來,皆不干心事,又何有若干種心,可得而名者乎?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有肉眼否?須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師父有肉眼。」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有天眼否?須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師父有天眼。」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有慧眼否?須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師父有慧眼。」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有法眼否?須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師父有法眼。」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有佛眼否?須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師父有佛眼。」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恆河所有的沙,如來我,說是沙否?須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師父說是沙。」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一恆河中所有的沙,倘一粒沙,等於一恆河,更以等於恆河的沙之多,來算佛世界,如是佛世界多否?須菩提答曰:世尊!甚多。

佛又告須菩提曰:不必遠說等於恆河沙的世界,就是近在汝之國土中,所有眾生之心,隨情而遷,逐境而生,顛倒妄想,各各一心,種種不一,如來我,以清淨之五眼皆盡見盡知。這是什麼緣故呢?如來我,所說一切心,皆是眾生的妄心,非性中常住的真心,知不是妄心之心,才能現菩提的本體,這纔可名為心。什麼緣故呢?

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我,所說的非心,是常住的真心,寂然不動,物至則覺。過去無有留滯心,現在無有執著心,未來無有豫期心,反觀於內,則三心總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則清清淨淨的般若現出,所謂人心淨而道心生,此方為菩提之真心,一體同觀也。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分解】

法界者,十法界也。通化者,慧充法界,通入化境也。前分說的三心不可得,既是說心不可得,則福亦不必修矣!此又恐人誤解,所以告以無福之福,無得之得之妙理。蓋無福之福,雖有佈施,而忘佈施。無得之得,雖有能所,而忘能所也。凡住相佈施,皆是有為之功用,不住相佈施,即是無為之功用。有為之福,終有了日,無為之福,永無盡時。一是妄心所行之處,一是真心見性之處。上八分言七寶佈施,不如見性為妙。

十一分言七寶佈施,不如持經為勝。此言七寶佈施,不如離相為最勝。蓋住相為有漏之因〈有漏因者。漏者煩惱也。即生含有煩惱事物(即五蘊,色受想行識,物心並其法則)之原因。〉,究不能得無漏之果也。般若之最深處,即云福德無實性,於無我法中,通達無礙,明了真空實際,則通化法界,無量無邊矣。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福德無者、心量如空、故得福無量也)、如來說得福德多。

【概論】

本分,是第六次以七寶佈施,較量持經功德。前言福德之處,尚是有相之福,此段文是云離相之福也。夫得福必有因緣,有何因緣,即有何福德。設若有人,以不可得心為因,用滿大千界寶為緣,佈施於人,則心中一著因緣,又住於有為之相,是福德有實,(兼財施法施兩項而言)如來佛,對此則不說得福德多。倘以空心為因,寶施為緣,復不住相,則福德之多,不可較量也。總之本分因前言,心不可得,恐後世眾生,或疑福不可修,故以無福之福甚大破之。即言佈施因緣,福由外種,不如福慧雙修,福由自性生也。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若有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行佈施,此人以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因緣,(有漏因) 其所得之福德果多否?須菩提答曰: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佛又曰:「須菩提」乎!若以有相之福德為實,而行佈施,則心著福,其報有限。所以如來我,不說得福多。如來我所說之福德,在無住相佈施,以無求福之心,(福性本空,德從慧出,) 正是無為清淨之功德,所以如來我,說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分解】

經文云諸相非相,言之不啻再三。至此言離色離相,與前文更深一層矣。前云諸相非相,是令人破相分。自究竟無我一段之後,是破見分也。相分屬色,見分屬心。此心即是能推測事理之妄心也。此妄心不能降伏,時時緣六塵緣影,即為法塵留礙。須菩提已得人空之慧,知三十二相非相,明得法身邊事矣。明得非相,破相也。明得見相非真,破見也。人法俱空,色心齊棄,即悟非空非色,非一非異之理。蓋色心二法,相待而有,離之不可,即之亦不可。若云離相,則色身未嘗不是法身。若云即相,則說法者不是色身。真正法身不可以即相見,亦不可以離相見。即相見,謂之住相。離相見,謂之斷滅。若即相而不住相,離相不落斷滅,於相中悟其非相,於色中悟其非色,則真知離相離色之妙理矣!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具足、圓滿成就、毫無欠虧之意。色身、三十二相)。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具足諸相、變化神通、不止三十二相也)。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概論】

前第五分,是欲人見無相之如來。第十三分言,與其見如來三十二相之假,就不如持經見性為真。本分言,不但三十二相是假,即變化神通,亦非真實相也。總之本分,與第五分第十三分之意相同,不過理有深淺耳!綜有如下兩點之意。(一)以佛無相可見,恐怕弟子,疑謂既無身相,誰當說法。(二)以末世之修行者,多執色相,偏重於香花頂禮之外貌,不悟自己之真性。所以不憚反覆叮嚀告戒,要破色相皆妄之見,以顯離妄見真之理。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佛可以具足之色身見否?須菩提答曰:世尊!如來不可以具足之色身見之。這個緣故,因為我師父所說的具足色身,是以淨行,故具足三十二相,雖變化神通,亦非其實相也。故云色身具足,非真具足,特名之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可以具足之諸相見否?須菩提答曰:世尊!如來不可以具足之諸相見之。這個緣故,因為我師父,所說的諸相具足,非徒取諸相,色身既屬虛假,諸相亦非真實。如來變現之相,法界為體,偏滿太虛,隱現無時,特不可泥於跡象,故云非具足,是名具足。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分解】

非說者,就是如來實無有言說也。如來所說之法,不過為眾生解黏去縛,究竟無有實法可說。若眾生執著如來有言說,隨語生解,即墜於語言文字障,故曰非說。所說者,即有處所,有處所,即落聲塵。非說所說者,蓋不可執著能說之身相,不可執著所說之聲塵,能所兩忘,雖說無有能說所說,不落有無兩邊也。佛之說法,無有定法可說,隨眾生根器大小,應機而說。應以何法得入,即以何法導之。所以真正說法者,無說無示,真正聽法者,無聞無得。若悟此中妙理,即真入般若境矣。

【註解】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慧命、比喻以智慧為生命也。生命一口氣不到就消滅了、慧命是永遠不能消滅的)、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概論】

本分,乃承上云,不但身相非身相,即說法亦非說法。就是以非法名法,破須菩提的對於法疑。以非眾生名眾生,破須菩提的對於眾生疑。是名說法,可知於法,應無所住矣。是名眾生,可知滅度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矣!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如來我,因機緣相感,隨人悟性,為之指點,初未嘗有法之念。汝切勿說如來我,有心作此念頭,以此證法,開示於人,汝亦切莫作是念,什麼緣故呢?因為設若有人,言佛有所說法,是乃淺見寡識,泥於文字,即無異於誹謗佛,不能瞭解我所說的道理故也。

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我,所謂說法者,不是假於口說,要知真空妙理,本來無法,不過為眾生祛除外邪而說,是名為說法而已!

這個時候,須菩提向如來佛言曰:世尊!恐未來眾生,於未來之世,聞此無法之法,無說之說,不能信解,能生信心否?

佛曰:眾生各具佛性,(故云非眾生) 現尚未解脫,(故云非不眾生) 這個緣故,就是眾生之所以為眾生者,不過未能了悟。若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超出眾生之外,現猶未免眾生之名而已!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分解】

般若妙法,本是自已家裡物,本來無失,從何有得。但有所得,皆是執情未忘,能所未破也。前云得福德者,以佈施之因,得福德之果,此還是相分邊事。今云無得者,是云福德性,非福德果可比也。福德果尚有相可見,福德性實無相可見也。福德性既無相可見之法,即為無法可得。不但無法可得,即能得者亦無。相分是所得,見分是能得,能所盡破,即不見眾生為所度,不見自身為能度。故云無量眾生是我度者,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概論】

前屢言一切俱空,佛於菩提(正覺)實無有法可得。須菩提,悟徹此理,因又當機直問如來佛得菩提,究竟真無所得耶?這個耶字,雖似疑問,卻是悟處,夫無所得,方是真得。謂無得無不得,乃是真得也。此分以如來無法得菩提,要在發明經文,滅度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於法無住行施的道理耳。

【附言】無得之理,其細已極。當初祖到東土破六宗時,觀其破無得宗之問答,可稍明無法可得之真諦。祖問曰:汝云無得,無得何得,既無所得,亦無得得。彼眾中有寶靜者,答曰:我說無得,非無得得,當說得得,無得是得。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曰得得,得得何得。寶靜又答曰:見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見不得,名為得得。祖曰:得既非得,得得無得,既無所得,當何得得。寶靜當下疑情頓釋,此段文之問答,皆甚深法,此宗當時抱了一個無得宗,殊不知存了一個無得之心,已經執著無得二字。般若妙法,不落語言文字。若執著不忘,以眾生知見,妄測佛智,則愈尋愈遠矣!所謂無上菩提者,即是本來清淨智慧,非另有法可得,但不留一法,乃通萬法,才是無上菩提。

有法可得,便為法縛。無法可得,方為解脫。

【講義】

須菩提向如來佛曰:世尊!我師父得無上正等正覺,究竟真無所得麼?佛告曰:如是如是。「須菩提」乎!我於法中絲毫無得,因有得即有失。凡是可以得失言者,皆是身外之物,非自性也。自性菩提,人人具足,何能言得,但沒有一點法可得,是名無上菩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經文】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分解】

此段文從無法可得而來。凡夫所行善業,皆是求福德之心。有此求福德之心,即是執著有為之善。稍有執著,皆是不淨。今言淨心者,無有能得所得之心,能所不住,故云淨心。所云善行者,無有能行所行之行,能所不立,故云善行。總言淨心行善者,即是所行之善亦忘,能行之心亦忘。發慈悲心,行利益事,外不執所度之心,內不執能度之心,不著四相,修一切善法,此之謂真正得菩提。

【註解】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平等、平等是真性的體、修善是真性的用。蓋真性、原是滿腔仁慈。修善是仁慈發現處、但不為浮塵所蔽、則雲淨月明、一片菩提矣)、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凡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皆是明心見性的善法。依法修、可虛我冥真、崇德履道、以造至覺之地)、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概論】

前說,佛於無上正等正覺之法,言無少法可得。佛又恐須菩提,執著無法之見,故又呼而告之,謂本覺人人皆有,就是聖人凡夫,並無差別,一律平等無有高下也。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換一句話說,菩提本無法,特不能不假法以修行。既得菩提,法亦不立,正是發明經文,有我人等四相,即非菩薩之道理,而於法應無所住一節之義,更是詳明。

【講義】

佛告須菩提曰:我所說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即真性。在聖不增,居凡不損,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故曰平等。佛與眾生,無有高下,是名無上菩提。這個緣故,就是真性中,原無我人等四相之妄念,有此妄念,則為浮塵所蔽。所以能修明心見性一切的善法,就可以得無上正等正覺。(佛果)

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我,所言善法者,乃本性中自然之妙性,原來就無惡。何名為善,只因開悟眾生,權名之為善法而已!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經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分解】

福有二種:有世間福。有出世間福。世間福,從佈施因緣而來。有何種因緣,即有何種福報,此謂之有為善。得有為善福,福盡還須墮落。出世間福,從觀照般若而來。能深入般若,即有何等解脫自在,此謂之無盡福。福無盡,亦無墮落。智亦有二種: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世間智者,對於世間法一切明了,雖曰明了事理,而不捨塵相,還是事障。出世間智者,對於出世法一切明了,能所雙忘,盡除理障。今云福智無比者,是出世間之福智。所謂清淨福,無漏智。非復從前的世間福,有漏智,所能比擬也。

【註解】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概論】

如來佛,恐怕因上文有非善法之言,人竟忽略此經。故本分又申言佈施的福,不如受持四句偈的福。前者執相,貪求利益。後者離相,所以超勝無量。也就是金珠是身外的寶,得世間福,受享有盡時。般若是身中的寶,得出世間福,受享無盡時。

以此比彼,相懸誠萬萬也。總之本分要在福與慧相較,(此是第七次較量)尤可見如來佛說經一番,便較量一番。慇勤付囑,不憚再三矣!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須彌是眾山之王,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有人聚寶成山,如是等須彌山之多,來行佈施,其福德雖然多,設若有人,受持這個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並為人演說,則前福德,不及此福德。雖然自百分百千萬萬億分,以至算數之多,譬喻之廣,尚不及其一分。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分解】

化者,以法度生也。無所化者,以平等心度平等眾,外不見所度之眾,內不見能度之我,作平等法界觀,自他兩忘之時也。此文從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而來。既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又何有眾生可度也。若從理法界事法界比較而觀,即悟平等度生之妙。在事法界觀,實有眾生可度,若無眾生可度,則菩薩又何須行六度萬行也。在理法界觀,實無眾生可度,若有眾生可度,則菩薩即不能一體同觀也。究竟眾生何嘗不是受菩薩所度,菩薩又何嘗不是度眾生。不過菩薩悟平等之理,知心,佛,與眾生,是三者實無差別,故曰化無差別,故曰化無所化也。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概論】

本分,佛要破佛有人我之疑,以顯法身真我也。前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如來佛,又恐怕人誤解,疑謂法既平等,則無佛無眾生,又為什麼言我當度眾生呢?眾生人也,我度眾生,則有我矣!所以如來申說無我,以喚醒眾生及凡夫。因為平等法界,眾生與佛,同在性中,佛與凡夫,同為一體。不過一片慈心,欲其自悟耳。實則欲其悟,即所以度也。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度人,只就彼人覺悟,指引脫悟,本來還是自性自度,汝等切勿可說如來我,有化度眾生之心。

佛又曰:「須菩提」乎!汝亦莫作是念,這個緣故,因為眾生之心,本來空寂,般若智慧,原自具足,苟聞經悟道,眾生自可化度,實在無有眾生,如來我度者。若說一切眾生,為如來我度化者,則如來我,即有我人等四相,便法有高下,而非平等矣。

佛又曰:「須菩提」乎!如來說有我者,是口雖說我,而無我見。在凡夫則著有我,以為惟我能度,非我不能度,是以有我也。

佛又曰:「須菩提」乎!迷則凡夫,悟則為佛,佛與凡夫,本同一性,原是平等,但能了悟,即非凡夫。特尚未悟,因名之為凡夫而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分解】

法身者,遍滿法界,無一處不是如來法身真體。如來法身,既遍滿法界,即不能住相觀如來,故曰非相。如來因凡夫執情太深,若直說法身非相,恐人難以信解。所以以前重重破執,至此盡情吐露,告須菩提曰:法身非相,則從前種種疑問,一時打破矣。

【註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轉輪聖王、即四大天王、管四大部洲善惡、正五九月照南方、二六十月照西方、三七十一月照北方、四八十二月照東方、如輪之轉動故名之)。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偈、發言成句也):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邪道、即外道也)不能見如來。

【概論】

上文言,非凡夫,是名凡夫。本分又以如來佛之異於凡夫者,以有三十二相。所以問以三十二相,可觀如來否?正是為欲破三十二法相,教人不可住如來相。所以華嚴云: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惟內觀返照,即性而求,如來得諸方寸矣。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你的意思怎麼樣?果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否?須菩提,未喻其意,以為欲觀如來之法,當不出此三十二相。因答曰:如是如是。佛聽此言,向須菩提曰:「須菩提」乎!轉輪聖王,以福業重,亦具三十二相色身,設若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則轉輪聖王,豈不即是如來麼?須菩提就隨聲應曰:世尊!我已解我師父所說的道理,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這個時候,如來佛,因示以離相二偈,以為垂戒。就是法身,等同虛空,靈覺含真,妙體湛寂,離形跡之間,超耳目之外。汝等若徒以顏色,見其形容,或徒執聲教,聽其謦欬,欲以此二者求見我之真性,則這種人,是執於色身見佛,捨了正路,向外去馳求,即是邪道,決不能見如來之本來面目矣!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分解】

斷者,常斷之斷也。執著世間法,不脫顛倒知見,故於斷中計常,常中計斷。

以為之斷,而般若法無盡無休,不得謂之斷。以為之常,而般若法有隨緣之用,不得謂之常。今云無斷者,是云般若法,本非斷非常,不可以斷常之見計之也。滅者生滅之滅也。世間人不悟涅槃實際,因生言滅,因滅言生。以為滅,而般若法本無生,不得言滅。以為生,而般若法本無滅,不得言生。今云無滅者,是云般若法本不生不滅,不可以生滅之法論之也。

【註解】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即謂一切法皆不可用也)、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即謂未悟時、必須依佛法修行也)。

【概論】

三十二相,是莊嚴具足之相。佛具無量無邊功行,而後湛然圓寂,現出妙相。佛得菩提,不緣於妙相,是由於功行。必功行圓滿,則妙相自現。此妙相,不可執有,也不可執無。執有則住於相一邊,何以見如來。執無又住於非法一邊,何以勵功行。所以又申言之,一則曰,汝若作是念,再則曰,莫作是念。又重言之曰,汝若作是念,發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復鄭重以警之曰,莫作是念,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此分要在點破非法相,破學者之著無也。

【講義】

如來佛,以三十二種淨行,成三十二種相好,是為所修的因,菩提證果,即由此而得。因反言問曰:汝或疑如來我,不用具足之相,得此無上菩提。又正言告曰:汝切勿作是念,如來誠然不因具足此妙相的緣故,而遂得無上菩提也。又反言以警曰:汝若謂不因修福,便可得正覺,則一切法皆可廢而不用,必至沉空滯寂,灰心冥智,而成斷滅相矣。此念決不可起。又正言以明之,蓋發正覺心者,不依佛法修行,要在空而不斷,無而不滅。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經文】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分解】

領納在心為受。凡人對於外塵相,無論順逆境,但有愛憎之心,皆謂之受。即云順逆境一切不受,亦謂之受。但有生心動念之處,皆謂之受。若推尋受之根本,即是微細之我未忘。既通達無我法,無我則無受,能受之我已空,故曰不受。常恆不足為貪,貪求五欲之樂不休,謂之貪,貪求福德謂之貪,即貪求涅槃亦謂之貪。菩薩悟無我之後,不貪念五欲,不馳求福德,不趨向涅槃,故曰不貪。

【註解】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概論】

法非斷滅,而法又不可住。如來佛,復以菩薩用滿沙界的寶施為比喻,顯示無住行施的功德。因而告之曰:若有人知一切無我,得成於忍,這種人,即是真菩薩,勝前菩薩佈施功德。(此是第八次以七寶佈施較量功德也)是在教人,發菩提心之實在功行,既不可以相觀,又不可說相斷滅,此自有個真諦在。此分要在點破福德不可住,破學者之著有也。

【附言】

一切法,須要無我。人之不能無我,皆由於不能忍。不能忍,安能無我乎?所以忍辱波羅蜜,要能忍能辱,直至不但忘辱,亦且忘忍,逆來順受,反加度脫,無我始得成矣。不能忍,安能無我,惟無我,所以得成於忍,此成佛精進堅強之本領,全經五千餘言,只疏此十字,是如來佛的精要語。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若菩薩雖以無量世界的七寶行佈施,因心著相,故所得之福,雖多有限。若復有人,心不著相,知一切法無我,時時忍,事事忍,堅持耐久,忍之又忍,以至忍而忘忍,無我始得成矣。如此則此菩薩所得功德,比前菩薩所得功德更多多矣。

這個緣故,因為有離相的因,則得殊勝的果,然而不受也。須菩提向佛曰:世尊!因果受施,理之自然,為什麼說菩薩不受福德?所以佛又告曰:「須菩提」乎!菩薩度生佈施,原是行所當行,初無計功計能之念,福德之來與不來,聽之而已,是之謂不貪不受也。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分解】

威儀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萬德莊嚴之相也。寂靜者,即無去無來,非動非靜,寂然之體也。淨名經云: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當下即現化身菩薩。意思就是說。大菩薩體用不二,時時在定中,無有去來出入之跡也。夫菩薩尚有威儀之用,不失寂靜之體,何況如來耶?如來則即威儀即寂靜,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往而不自在也。此文從無我無受而來。既云無我無受,則如來現有去來坐臥,豈不是我相耶?既現有相之我,豈不是有受耶?此蓋三身一異之見未忘,不明三身一體,尚未悟平等法身之理也。今云威儀寂靜者,如來雖現威儀之相,即是寂靜之體。雖是寂靜之體,而隨現威儀之相。如來三身即一體,一即三,而三即一,故云威儀而寂靜。

【註解】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概論】

前言如來不可以相觀,而又非無相。相本法所現也,故於法,不說斷滅相,而又不可著法,直說到法無我,得成於忍,知一切法無我,則般若現矣。得成於忍,則波羅蜜可證矣。由此再推而極之,即是如來矣。如來者,諸法如意,即聖人從心所欲,不踰矩也。何有來去坐臥,如來佛因告之曰: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的道理,就是不悟圓妙真諦,住於如來名字相也。因又進之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所以名如來,這個說法,便是如如不動,先天○無極氣象。已將不可說的一合相,於言外透出。前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是就相言,此是就如來名字言。法相不可執,非法相不可執,福德相不可執,名字相不可執,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雲開月現矣。此分要在闡明如來的意義,以示法身無相。也就是點破如來名字相不可住也。

【附言】

世人多以四威儀中,求色身有相之佛,而不知般若真性之佛。華嚴經云:水清月現,月本非來,雲遮月隱,月亦非去。如心淨見佛,非是佛來,心垢不見,亦非佛去。以人心自有垢淨,佛本無去來也。三十二法相者,是如來應身化現而已!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若有人,以如來我,行住坐臥四威儀,遂指言為如來,是皆著於有相,是不解我所說的道理。這個緣故,因為如來,真性佛也,真性如如,充滿法界,隨感發現,來固非來。有時隱藏,去亦非去。惟無去來,故名如來。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矣。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經文】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分解】

一則不異,異則不一。若云微塵非世界則異,若云微塵即世界則一。若云是一,則何有微塵世界之名。若云是異,則實無微塵世界之分。蓋微塵聚即為世界,世界散即為微塵。說異不可,說一亦不可。說合不可,說非合亦不可。以合一則不能異,合異則不能一,此迷於一異者,皆不明平等法身之理也。所謂一異之相,皆眾生知見,其實一異之相,皆是計名執取之病。蓋此世界微塵,皆非實有也。若微塵是實有,即不能聚而為世界。若世界是實有,即不能散而為微塵。一微塵含五大性,世界亦含五大性。一微塵性即世界性,世界性即微塵性,非一非異。求其一異之相,了不可得。若云一合相非一合相者,皆是邊見也、究竟法身真際,三身即一體,一體即三身。不但一合相不可見,即一合之理亦不可說。名相皆空,言語道斷,平等平等,會歸法身真際矣。

【註解】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真性融成、渾然粹然、無二無雜、是為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貪著、依戀也。貪著其事之「事」字、即色中六根也)。

【概論】

如來佛,又恐怕須菩提,執見未泯,不了般若真諦,未明法身應身之理。故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設比喻而破之。蓋應身不離於法身,猶如微塵不離於世界。世界喻法身,微塵喻應身。世界碎為微塵,即法身份為應身。微塵聚為世界,即應身會歸於法身。應身非異,應身亦是法身之體。法身非一,法身能起應身之用。微塵非世界,而微塵實是世界之體。世界非微塵,而世界實由微塵而起。佛云世界碎為微塵者,就是說法身份而為應身也。法身本如虛空,則應身更非實有。世界本如鏡花,則微塵亦同水月。微塵既非實有,即世界亦非實有也。世界若是實有,即是一體,即是一合相,即不能碎為微塵之相也。換而言之,應身既非實有,法身亦非實有也。法身若是實有,即是一相,一相亦是一合相,即不能起為應身之相也。非一非異,非合非不合,所以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假名一合相而已!總之本分要在以明有相皆妄之旨,點破一合相亦不可住也。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若善男信女,將三千大千世界,碎分成為微細的塵埃,汝的意思,以為多否?須菩提曰:世尊!以其非實,乃見甚多。這個緣故,因為此等微塵眾雖極多,然無定體,起滅靡常,有生有滅,終非實有。若是微塵眾,實在有者,如來佛,即不說是微塵眾。因為佛說微塵眾,不特微塵眾非真實,即世界亦非實有也,故名之微塵眾而已!須菩提又向佛曰:世尊!我師父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妄塵的一個積聚,成即有壞,終有盡時。虛幻不實,故非世界。乃名之為世界而已!這個緣故,就世界中論,實有者,惟此一合相。一合相,即真性也。常住不壞,一而不可分為二,合而不可析之離,如來說一合相,以等於真性之虛空,不可以言語形容,即非一合相,強名之為一合相而已!如來視須菩提,已悟其實,故向須菩提曰:「須菩提」乎!一合相之道,空而不空,妙不可言。但庸常之人,錮蔽不明本性,貪著眼前,認幻緣為實境,種種著相,而不能悟也。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經文】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分解】

真知無知,無所不知。真見無見,無所不見。凡夫不悟般若之理,不能降伏妄心。凡有知見,外不能離六塵,內不能離緣影,知見愈多,而塵勞愈甚。終日為知見所迷,不墮於能知障,即墮於所知障。不迷於所見之相分,即迷於能見之見分。妄境薰妄心,妄心取妄境,總是心外取法,於自已本性上加添障礙。所謂斷除煩惱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若能真下不生知見,了明涅槃生死,皆如空花,則本源清淨心體,當時圓明普照,故佛言我於菩提實無所得,恐人不信此埋,故引五眼所見,五語所言,真實不虛以證明之。然所云知見者,亦非全無知見,若全無知見,即成斷滅。所云不生者,不生邪知見也,非無正知見也。若深明般若之用,不離知見,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則即了悟本心,如是知,如是見,不生法相矣。

【註解】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即無上菩提之真知真見也)、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法者事也、相者形跡也。不生法相者、於事之有形跡、如我人眾生壽者之見、皆不萌於心也)。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概論】

佛又恐須菩提,疑法身之體,既不可相見,何以如來佛,亦會說我人等見,因而破執有離相之見,以顯般若真諦。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若人言佛說我人等四見,你的意思怎麼樣?以為此人果解我所說的道理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佛說四見,乃超乎其外而為此說,非囿於其中而存此見也。這種人,豈能解如來所說的道理呢?世尊所說的四見,只為凡夫,拔去病根而說也。不過借此四見之名而已!若真性中般若之妙,如太陽當空,洞達無礙,即非我人眾生壽者之妄見也。

佛又曰:「須菩提」乎!凡發正等正覺心者,既悟了無相妙理,自然行無相妙行。如此以為知,則知無所蔽,如此以為見,則見無所障,如此信解,即為妙悟,而不生法相。不生法相,永不退轉,斯得真空無相之妙。

佛又曰:「須菩提」乎!法相本空,即非法相也。空中有相,是名法相也。才是真空法相,非妄見者可比。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分解】

此總結之文,云法身非相,應化非真也。前文言人法皆空,既是人法皆空,持經何益?所以篇終歸結,仍重在受持讀誦。蓋眾生處處著相,若不從般若法中,受持讀誦,終不悟法身非相之理。空生雖悟法身全體,又疑法身無言說,既是法身無言說,何以如來現有言說也。如來既有言說,豈不是有相有說也。反覆不悟者,皆因不解化身佛能說如如法也。其實化身非應,應身非化,亦應亦化,非應非化,全是法身大用也。何謂化身非應?法身是常住法,隨眾生心所感應,隱佛身或現龍鬼身也。何謂應身非化,應地前機所現佛身,非五趣之所攝也。何謂亦應亦化,聲聞所見相,是修成身,屬忽有之身也。何謂非應非化,法報二身,既不屬應,亦不屬化也。今云應化非真者,是說法身本無言說相,假化身而說也。以如如身,說如如法,不取於相,而無相無不相也。三身一體,一體三身,至此方真是般若無上之法,法身如如不動之體。

【註解】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阿僧祇、譯華語為無央數)、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如鏡如、故曰如如不動、經之結穴也。不取於相、萬法皆空、如如不動、即圓融自在也。萬法歸於真性之如如不動、即兩儀四象之歸於太極也)。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泡,音炮)影(夢幻、夢出無心、幻成有意、夢覺入幻、幻結疑夢、皆從顛倒起也。泡影、水漚為泡、泡隨水消、形照為影、影從形滅、皆虛無實也)、如露亦如電(露以日晞、電以霽散、尤為絛忽起滅也)、應作如是觀(夢、幻、泡、影、露、電、六者、謂之六觀。六觀皆假、則真觀顯露。真觀維何、即如如不動、先天本覺之真空實相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僧也)、比丘尼(比丘尼,師姑也)、優婆塞(優婆塞,居士也)、優婆夷(優婆夷,道姑也)、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概論】

上已暢言人空法空,佛又恐怕後世人,疑人法既空,持經何益?故篇終,又極言此第九次福慧相較。因為著相獲福,受享有時,況又因享福而作業者。惟出世之福,無遺無漏,受享無窮。雖是較量勸說,然為提醒世人,持經為勝,叮嚀反覆,欲人淨信,實護念付囑的一片慈心也。

【講義】

佛曰:「須菩提」乎!若有人以充滿無量無央數的世界的七寶,行佈施,福固多;若復有善男信女,發廣大普濟之心,受持此經偈,不但自己見性,還要為人演說,使人見性,則此出世之福,比前福更勝多多矣。當如何為人演說?要不著相,不動心。這個緣故,因為凡世間,有所作為之法,現滅不常,如同夢境,如同幻緣,如同浮泡,如同虛影,如同朝露即乾,如同電光忽過,凡屬有為,應作此六者觀也。

佛反覆大闡般若之法,說經已畢,阿難記說此經圓滿,長老須菩提,與同時在法會聽經的諸乞士,女僧,善男,信女,及天龍八部,並阿修羅道鬼神等,莫不聽經感化,不驚不佈,皆大歡喜,信受其言,奉行其教。

七、附釋迦略傳

(一)降生

釋迦二字,譯華語為能仁。牟尼二字,譯華語為寂默。釋迦的父親,是中印度迦毗羅國的國主,稱淨飯王。釋迦的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勤儉樸素,不喜奢華,好聞法教。四十四歲這一年,夢天降神人,就懷胎釋迦。到了臨月的四月初八日這一天,駕臨藍毗尼園。這個時候,園中春和日暖,無憂樹花,爛縵發放,世稱釋迦牟尼,就在這天降生了。推算起來,這個時候,約在西曆紀元前一千零二十九年,就是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中國的史略上,也曾有一段說明,謂四月初八日,山川震動,五色光貫太微星,太史蘇田奏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一千年後,聲教及此。卻說釋迦降生後,由其母親摩耶夫人,帶回迦毗羅城,父親淨飯王,見生了一個太子,心中是十分歡喜,取了一個好名字,稱悉達多。悉達多三字,是一切成就的意思。摩耶夫人生了釋迦以後,過了七天就去世了。就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波誾波提夫人,代為撫養。養到七歲,請了一個婆羅門的學者跋陀羅尼當師傅,教以文字。但是迦毗羅國的領土,僅僅五百多方裡,是一個小國,並挾於諸大國之間,要與群雄對立。所以淨飯王,又聘了孱提提婆為太子的師傅,專教以武藝。太子悉達多。天姿聰明,兼通文武,名震內外。

(二)出家

卻說太子悉達多,在降生的時候,淨飯王請了一個仙人阿私陀,來看太子的相。仙人阿私陀,看了太子相,就嘆了一口氣說:偉哉太子的尊容,身具三十二相,非凡人也。若是不出家,必為轉輪聖王,統轄五天竺。(五天竺,就是東南西北中五印度,也就是全印度的意思) 若是出家,必為三界的導師,嘆我巳老,不能親聞說法。淨飯王聽了這一番話,又喜又悲。就想著,情願太子為轉輪聖王,不願其離我出家。於是就想出很多的法子,來阻礙太子出家。因為要想使太子滿足世間的快樂,不務外道,所以給太子建了一座三時殿,羅致了多少宮女,伶人,來侍候太子。淨飯王對太子一種愛眷撫育的真情,就是傾一國之富,也是不可惜的了。太子到了十七歲的時候,淨飯王就說妥了善覺王的王女耶輸陀羅為妃,匆忙的迎娶過了門,並使了很多的美姬,日日歌舞管絃,來盡人間的快樂。但是太子胸中,深悟人間生老病死無常,求道的念頭,與日俱增。雖是宮中這等的快樂,卻不能打動他的心。有一天,他來到父王面前,詳說志向要出家。淨飯王聽了這話,就驚曰:「汝若欲成道,度一切眾生,可先救為父的這個苦惱,我欲早日讓位於汝,好修梵行,己是我的夙願。」雖然他父王如此說法,太子出家的念頭,終不為動搖。太子到了十九歲的時候,耶輸陀羅妃,生了一子,稱羅侯羅。一般城民,都慶喜生了王孫。但是太子,就暗暗自己想著,現在既生了一子,我若背父王的命去出家,亦可多少減去父王之憂。遂決定於二月初八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私自出宮,乘著馬車,離了這個迦毗羅城去了。

(三)苦行

太子離開了迦毗羅城,走了十七里多,到了藍摩市,更由此東進,入了阿跋彌河的深林,選了一塊四鄰寂靜的地方,當作修道的埸所。在這個時候,剃了髮鬚,脫去寶服,換穿了袈裟,打發車伕帶了車馬回城,奉還父王。並帶了一個如下的一句口信給他父王。說的是「人生早晚要離別的,那裡能夠常在一塊呢?」從此再向東走,訪著了跋迦仙。跋迦仙是苦行婆羅門之一人。謂非苦行,不能解脫。太子見跋迦仙的苦修後,就向跋迦仙問曰:「汝為什麼如此苦修呢?」跋迦仙曰:「因欲生於天,得來世天上的樂果,不得不苦修耳!」太子就告曰:「汝所求的是天上樂果,還是不究竟。要知諸天雖樂,福報有限,福業盡,又受六道輪迴苦報。汝所謂樂者,究竟是苦而已!」遂離了跋迦仙而去。

卻說太子離開迦毗羅城後,父王知道了這事,就驚愕萬分,隨即派了臣下,四方去找。正在找得忙亂之中,車伕牽了車馬,回到王城。車伕就把出城的經過,同帶的口信,一一稟告淨飯王。淨飯王就派了兩位大臣同師傅,去迎太子回來。這一行到了跋迦仙人處,跋迦仙曰:「太子已離開此地,向北行去了。」這一行,即又向北方追趕,看見了太子,坐在樹下。大家都喜出望外,就告以父王如何想念他,並轉達父王盻太子即歸的意思,請太子速速回城。太子聽了這話,堅決的謝絕不可。遂捨了這等臣下,要到阿羅邏迦蘭仙人處,這個時候,這等臣下,知道太子的決心,萬難挽回。因商議由從人之中,選定了憍陳如,跋提,婆沙波,摩訶男,阿濕五人,隨從太子做伴。其餘的臣下,都回迦毗羅城去了。太子同了這五人,渡過恆河,入摩訶陀國,過王舍城。此城的人民,人山人海的都來看悉達多太子。這個時候,頻婆沙羅王,從城樓上,遠見了人民,齊集的人山人海,知道是悉達多太子來了,就吩咐臣下去止駕,迎於槃茶婆山。頻婆沙羅王,就自己發了駕,來見太子,向太子曰:「仁者何故出家?若因為不能早登王位,便出家,我當舉我一國之半,請汝統治。若以為還不足,我可將全國奉汝,我願退居臣下事之。倘還以為不足,我可下令我的大兵,侵略四鄰,歸汝統治。」太子謝曰:「我志在斷生老病死四苦,得無上的解脫,我豈為欲求世間的五欲始出家麼?惟有請於王者,望以仁法治汝國,不可虐待民庶。」頻婆沙羅王,聽了太子這番話,就感到太子,發心高潔,跪地請曰:「仁者如得解脫,請第一先度我。」太子謝了王的厚意,又往前進。渡了尼連禪河,向城北之彌樓山,去訪優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迦耶迦葉三師。太子聽了三師所說的法,以為不是真道。後又訪彌樓山下的阿羅邏迦藍,及鬱陀羅摩兩仙人。太子也終覺兩仙人所說的法,還是不能解脫。唯有自修。於是在尼連禪河的東岸前正覺山上,卜了一個地方,為修道的場所。並謝絕父王所資的糧食,在此一連苦修了六年。

(四)成道

太子在正覺山的樹林中,苦修的六年之間,僅日食一麥一麻。形軀焦瘁,如同枯木一般。太子就自己想著,道因慧解而成,慧解因根而成,根因飲食而補。斷食還不是得道的因,我仍當受食成道,就想起坐,到尼連禪河去洗澡。但是因這六年的斷食,身上只剩了皮包骨,站都站不起來了。這個時候,就從樹林傍邊,來了一個看牛的女孩子,叫做難陀波羅,向太子行了一個禮,捧上了一杯牛乳漿。太子接過來飲了,就覺得體力漸漸恢復。隨太子做伴的憍陳如等五個比丘,見太子飲乳漿。欲下山的情形,就驚怪起來,以為太子道心退轉,我等已無同他做伴的必要,就離開太子向西方波羅奈斯的地方去了。剩了太子一個人,獨行下了山,行行復行行,到了佛陀迦耶地方,畢波羅樹下,就起了大決心,發誓曰:「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這個時候,來了一個童子,抱著一捆青草,送給太子,好便打坐。於是太子從此自修,靜坐冥思,靜觀中,經過無數境界。到了三十五歲的這一年,十二月初八日,於中夜觀見天上明星,豁然大徹大悟,成了道了。(前說的一個童子,抱著一捆青草,送給太子打坐。這種草稱吉祥草,童子稱吉祥童子,這處成道的道埸,也就稱了吉祥道埸)

(五)說法

太子成道以後,要去先度彌樓山的阿羅邏與鬱陀羅兩仙。到了彌樓山,聽說兩仙,久已死了。就轉道到了波羅奈斯國的鹿野園,來度憍陳如等五個比丘,說四聖諦之法。佛住鹿野園,僅三個月,得了弟子五十六人。卻說佛在入山之前,頻婆沙羅王,曾有第一先度我之口約,所以就轉道到王舍城去了。

成道後,第二第三年。佛居王舍城說法,全城人民,都捨了波羅門教,來皈依佛門。

成道後,第四年。佛遷居吠舍離國之大林精舍說法。

成道後,第五年。佛居大林精舍說戒律,並率諸弟子,從大林精舍,遷居靈鷲山。此年聞父王淨飯王病篤的信息,回到迦毗羅國看父王的病,並為父王說法。父王死後,營葬如儀。

成道後,第六年。佛仍回王舍城說法。

成道後,第七年。佛在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行化。此年波斯匿王太子逝多,建祇園精舍。

成道後,第九年。佛遷居祇園精舍說法。

成道後,第十二年。佛到摩醯濕伐羅補羅及波奈羅斯,吠舍離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第十三第十四年。佛在憍薩羅國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第十五年。佛回迦毗羅國說法,並於印度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第十七年。佛居竹林精舍說法。

成道後,第十八年。佛居舍衛城說法。

成道後,第十九年。佛居竹林精舍,到摩迦陀國各邑行化。

成道後,第二十年。佛居祇園精舍說法。

成道後,第二十一年。佛從諸弟子中選出阿難隨侍左右,並與諸弟子說法。阿難從此後二十五年間,博聞暗記,始終一貫,今日眾生得聞佛法,多由阿難念持之功。

成道後,第二十二年。至三十六年。佛應各方之請,並往來於大林精舍,祇園精舍,及靈鷲山三道埸說法。

成道後,第三十七年。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至第四十四年,共八年間,始說完。

成道後,第四十五年。佛在拘屍那城附近醯蘭若河地方,娑羅樹下入滅。(歿) 時在西曆紀元前九百五十年二月十五日,午後六時。釋迦自降生,出家、苦行、成道、說法、至圓寂,共八十歲。即歿在中國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也。

【卷終】

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解

【註】般若,智慧也。波羅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經,徑也,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

【經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音志)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音式)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音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音卦)礙(音艾)、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概論】

觀自在者,變化從心,達觀自得也。菩,覺也。薩,情也。義理先具,能覺一切有情之義。蘊,藏也。色受想行識,謂之五蘊,全經重此一句。度一切苦厄,兼自度度他而言。舍利子,人名。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則識於心而不忘,五者相因。諸法空相者,謂真性有而非有,無而非無,是諸法之空相也。真性累劫不毀,故不生不滅。真性本來無染,故不垢不淨。真性不著一物,故不增不減。眼耳鼻舌身意,謂之六根。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一切諸法,皆緣意起,故法屬意,或謂法與發同,即發動也,亦通。目之所見為眼界。心之所之為意識界。無無明者,無昏昧之處也。無老死者,常存不壞也。苦,煩惱也。集,積也。猶云積萬過千愆於一身也。二者謂之苦果苦因。

滅,涅槃也。道,路也。猶云修行得路也。二者謂之樂果樂因。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菩薩。

涅,不生。槃,不死。阿,無也。耨多羅,上也。三,正也。藐,等也。三菩提,正覺也。

揭諦揭諦,揭妙諦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僧,眾也。薩婆訶,疾速也,謂疾速成就一切眾生也。

【釋義】

阿難說。吾教有觀自在菩薩者,功行最深,具大智慧,造到彼岸之時,照見自己之五蘊,與眾生之五蘊,皆屬空虛。於己則修無上菩提,於人則多方接引,俾一切苦惱之厄,盡歸解脫。弟子舍利子,正是欲離苦厄者,菩薩呼其名而告之曰,舍利子,爾知世間有形者為色,無形者為空,不知色乃夢幻泡影,不異夫空也,空乃一真顯露,不異夫色也,色不即是空,空不即是色乎。夫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則識於心而不忘,此五者相因而見者也。今色既是空,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矣。由是真性常清常淨,毫無法相可名,不誠為諸法中之空相乎。言乎其妙,則常存不敝,不生不滅也,湛然清虛,不垢不淨也,自然恰好,不增不減也。是故真空之中,既無色受想行識,則六根俱淨,無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塵不擾,無色聲香味觸法也。六根之累,以眼為先,今眼界既空,則萬緣悉泯,而意識胥忘。將見由定而靜,由靜而慧,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也。由久而固,由固而貞,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也。煩惱之苦果,作業之苦因,涅槃之樂果,修持之樂因,一時俱盡。則真空中,本無智慧可名,即到彼岸,亦屬虛假,而又何所得哉。然無智無得,從乎既得菩提以後而言也。若未得之先,豈可無法哉。所以菩提薩埵,以般若波羅蜜多,為修行之法。守其六根,絕其六塵,故心無牽罣滯礙,遠離夫神魂之顛倒,夢寐之妄想,至於不生不死而後已。不但菩薩為然也,即三世諸佛,欲得無上菩提,亦無有不依般若波羅蜜多者。是知般若波羅蜜多,是變化不測之密語,是神光普照之密語,是至極無加之密語,是獨絕無倫之密語,阿難所云,能除一切苦,斯言誠真實而不虛。更有密咒,汝時時誦之,可以生智慧,可以到彼岸矣。咒曰,揭諦揭諦,揭出妙諦,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波羅揭諦,欲到彼岸,必須賴此妙諦也。僧,眾也。薩婆訶,疾速也。謂疾速成就一切眾生也。總之,密咒雖修行之徑路,而徑路不外於此心,人能空其五蘊,則主翁常定,而客感自清,豈有不得無上菩提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