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孝經聖訓輯要

張貼日期:Jan 08, 2015 2:13:51 AM

金公祖師序

今值末後 世風不古 綱紀湮沒 導致人道反常 君臣無義 父子不親 男不忠貞 女鮮柔順 夫不義 而婦陵 兄不友 而弟不恭 舉念違道 行為脫軌 造罪招愆 人心用學識來提昇 價值以物質來衡量 五常作瓦屋般唾棄 三綱如亂世般動盪 人心失去本質 道德如天方夜譚 是以百孝經傳世 廣佈流傳 希能自上而行於下者 自先而施於後者 使老中青少皆明孝之本義 以格物致知入手 誠意正心 行出孝字 冀挽世人之心歸仁 知義理謹禮規守信實 寄望有志之士 撥亂反正兼善天下 使百孝經蔚蔚成風化 亦是天下眾生之福澤也

西元二00五年 歲次乙酉 仲夏 路中一為序

至聖先師序

夫堯舜之道 文武之規 聖德百代感召 萬民欽服 皆是以孝垂化群黎也 觀今學修之儒者 力行之士 幼壯能孝弟 耄耋能好禮 不從流俗者 鮮矣 故聖賢仙佛殫精闡百孝經訓 是期世人明體達用 竭力著百孝經義 是匡世道正紀肅綱 又惟恐後人行之不徹 難見實踐之功 故飛鸞垂世 金口木舌 忠告善導 望能振聾啟瞶 移風易俗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仁孝之德 必以中和成行也 欲中和不失 當持敬存養 持誠省察之 誠敬一發 定靜隨之 安慮而得 盡其本性 以全體大用 茍至如此 則智仁勇皆可沛然充之 不因富貴貧賤 寵辱優渥而改其途也 不因成敗得失 窮達險夷而失其職也 則孝行久矣 孝至恆矣 故誠敬二字乃孝之基 處順處逆 無往不宜也

夫經者 徑也 通行之路也 是故學修士儒 欲紹繼聖賢遠志 當明盡百孝經義 二六時中 一以貫之 正五倫百端 八德流行也 以開萬古之教化 尊千秋之根杫矣 是為序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歲次乙酉 孟秋 仲尼序於濟德宮

百孝經

天地重孝孝當先

道育天地 運行日月 萬物長養

一寒一暑 陰陽消長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然後夫婦 父子 君臣 上下

進而禮義樂章

宇宙間息息相關 禮之始 孝居上

天地明察神明彰

歷代的先王 以孝治國安家邦

聖賢仙佛 孝慈為標榜

孝悌人之本 本立道生

上天降幅 祥瑞臻 家運昌隆

事事順暢 子孫代代康寧

反之 有如車離軌 災禍不斷

故君子應以孝當先

移謹盡孝 尊親事親為大

慎恭篤行

一個孝字全家安

凡為人子 孝敬是先

其次友愛 協和兄弟

若非父母 豈有此身

試問身從何來 親為生我之本

孝為何事 人所自有之心也

慈烏反哺 由知報恩

人而不孝 烏雀不若

孝之道 言不可得而盡也

盡得小孝 可稱端人良士

盡得大孝 即可入聖超凡

家家孝友 兄弟雍和

息事省爭 安分循理

孝行由自親長而推之

始於事親則家和 中於事君則國安

終於立身行道 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

罔極之恩 報於萬一 稱蓋世之孝也

孝順能生孝順子

夫孝乃天之經 地之義也

綱常倫理 首重乎孝

千經萬典 猶以孝悌為先

當思父母

撫育栽培 推乾就濕之恩

及不忍孩子飢寒之心

觀羊有跪乳之恩 鴉有反哺之義

人生於天地之中 萬物之長 亦應知孝親

順親之意 承親之志 顯親之名

雖父母有過 當是諫而不逆

婉容悅色 勞能無怨 勿有惱怒愁煩之態

下氣怡聲 竭己心力之奉親 以得歡心為本

冬暖夏清 晨昏定省

雖為菽水雞豚之養

猶勝於親歿之椎牛之祭也已矣

孝順子弟必明賢

古有廿四孝 各居賢名 現代孝子女 幾顧親心

科技多昌盛 文明之下 天性多泯滅 弒親可聞

智士於靜夜 捫心自想 父母生養苦 數十寒春

一朝兒長成 各立門戶 兒供親溫飽 以博孝名

侍老少所需 體恤關心 毋以養犬馬 一般心情

莫待親不在 空燒紙金

想想孩提時 有過親不怪

今父母有錯 你卻恨難排

無冤不成家 父子互為債

退一步思量 海闊天空白

關係可改變 只要心存愛

孝是人道第一步

夫先王之道 莫大於孝

仲尼之教 莫本於孝

欲成聖人之全德

必立孝以誠其身 廣其忠恕

孝者 人倫之始 大道之基 事親之本也

冠乎眾德而開其端

本乎聖志而立其基

首乎善行而達世範

尊乎宗祖而淵流長

誠乎親朋而忠社稷

終乎慕親而身示道

故推其孝悌 以奠萬德之基 注萬世之源

已行無慊 達純德全孝 以宜家宜國人

孝子謝世即為仙

孝悌 德行第一事

故曰行仁之本

始以事親 中以事君 終以立身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事雙親

氣要平和 色要溫雅

語要真誠 心要寬慈怡

不可冷淡心 不可生煩惱心 不可生驚怖心

不能有愁悶心 不能有難言 不能有愧恨心

居則致其敬 養則致其樂 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 祭則致其嚴 是故

子曰

安民親愛 莫善於孝

親民禮順 莫善於悌

自古忠臣多孝子

眾善之首 乃孝為先

孝者德之本歟 教之所由生也

是以為人子

當侍親無違 事之以禮

於居 養 病 喪 祭

必敬 樂 憂 哀 嚴

時時持孝之始 切切體孝之終

盡心竭力 勞而無怨矣

繼能宜廣此心

推至社稷 親親仁民 孝事於君

立身行道 以忠孝節義制身謹度

察古今聖賢輩 皆為忠孝士

能持忠孝大義者 方為孝子乎

君選賢臣舉孝廉

其為人也以孝悌 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作亂者 未之有也其所聞

先王之道經天下 禮之用也和為貴

恭近於禮訪賢良 文能安邦武定國

忠臣出於孝子弟 精忠報國岳武穆

三顧茅廬亮出仕 李密陳情誓盡忠

聖朝以孝政經綸 亙古明君舉孝廉

周公吐握民歸心 德孝輿也國之基

令德也夫無貳心 恕思明德以民政令

信為天地之大本 用之以國安民心

堯帝禪讓舜攝政 不久天下以大治

四海昇平

盡心竭力孝父母

天下溺 援之以道

闡道宏德 不遺餘力

明體達用 本立道生 樹立典範

禮之規循 義之濟貧 孝之竭力體行

神色恭敬 誠懇態度

奉養雙親 慎行其身

大孝尊親 其次弗辱 其下能養

身也者 父母之遺體也

行父母之遺體 敢不敬乎

居處不莊 非孝也

事君不忠 非孝也

蒞官不敬 非孝也

朋友不信 非孝也

戰慄無勇 非孝也 災及於親

孝道不獨講吃穿

父母恩德南山巍巍 生我劬勞衣食無缺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出入腹我顧我寶貝

日夜伴隨綻放光輝 日復一日始盡無悔

歲月人催臉頰憔悴 換得兒女功成名位

欲報恩德孝心為貴 親親為大仁者德培

孝子事親居致敬意 晨昏定省虔誠以對

承歡濃情微言禮節 菜根淡薄方是真味

養親和樂氣平悅色 愛心關懷不至無微

事親幾諫見志不從 順意承志委曲無違

瞭然根源正心修身 立身行道光耀門楣

孝道貴在心中孝

事親竭心力 和順誠敬矣

出告反面 合乎情與理

能設身處地 婉容低聲氣

遠慮周而密 往來識大體

鞠育之恩情 永銘記心底

點水湧泉報 效聖法賢奇

敦品更勵志 言行不越矩

綱常與倫理 用心來倡提

恢復那古禮 移風挽頹溺

承先啟後進 宜鞏固根基

反樸歸真 少煩惱憂慮

萬靈之首兮 孝行來力舉

齊家和安樂 能立身與揚名

威儀傳千里

孝親親責莫回言

竭力孝父母 小心存敬意

慎勿慢親顏 凡事體用心

奉勸世上人 供養父母親 常當孝順兒

親恩重如山 抱之育之憐

知養生孝親 人子望厚報

有親不能孝 何以堪稱人

居敬表孝心 衣食備其全

時時來體踐 昊天罔極德

仁孝若推廣 治家則家齊

天理仁風施 明道覺性真

倫常若遵蹈 純孝己克全

侍側和悅態 恭敬德懷慎

堯舜之孝行 世人須傚法

十哲立楷模 廉潔閔子騫

千秋萬人頌 白陽立典範 聖賢德業永留傳

惜乎人間不識孝

夫孝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孝道乃為人之根本 本立道生 家和萬事興

惜乎世人不識真孝 倫常顛倒 道理不明

以致造下無邊罪過 苦海沉淪 何日盡矣

斯今臨義

白陽修士 當篤志力行

挽化社會不良風氣

推廣三代同堂 提倡道化家庭

實踐孝悌治家 振興禮儀之邦

此生立身行道於人間 少懷老安為心願

行大大孝以慰父母 顯親揚名 開萬世太平

功崇德昭 孝範美評

回心復孝天理還

孝子反古復始 不忘其所由生

是以求修身嚴謹 涵養中和 不敢偏離正道

若有心不存慎終之規 口不吐訓格之言

好利不厭 淫行無度

私心詭譎 從惡如流

暴慢失禮 驕縱無德

忤親 逆親 傷親之心者

悔悟思痛改過

回覆到赤子純真之情性

擇賢託身 以忠信仁義自勉

能知所務 知所執

自強不息 又篤行信道

方為愛親 敬親 安慰親心之舉

更是轉禍為福之法

天道好還 絲毫不爽 至理之言勿忘

諸事不順因不孝

觀今之天下 而言孝悌

人幾視為迂腐之談 皆謂不適於用乎

如今不重孝悌之人多也

聖人之德 本於人倫

堯舜之道 不外孝悌

古來旋乾轉坤之偉人 皆出自孝悌中來哉

不孝與不悌相因 事親與事長並重

故薄於倫常之地者 必無真事業

所謂入則孝 出則悌

人人興起 家家慕傚

則漸還淳古之俗

天下萬善孝為之本

眾當自省 勉勵行之 福報自臻

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以養父母 孝無始終

孝順不失 保其祿位 敬事則順 可以化民

則天之明 孝之大也 天地之經 民之也行

先王之教 陳以德義 博愛之心 莫遺其親

明王以孝 治天下也 以事其親 百姓歡心

有覺德行 四國順之 災害不生 天下和平

聖人之德 加以孝乎 容止可觀 以臨其民

成其德教 行其政令 君親臨之 仁德歌頌

莫善於孝 教民禮順 安上治民 風調雨順

修身慎行 通於神明 天祐社稷世大同

孝道貴順無他妙

天取人以德 德首重於孝

聖人之德由孝顯 其為本而教民之

古聖相傳 堯舜一脈 皆行孝道也

人受生於親 親恩以鞠

故孝親者貴順 順其親有道

舜之孝 以德順其親 而常安樂

閔損之孝 使人不間其父母之言

孝乃始於事親 終於立身

欲順親者 先誠其身

依禮能

孝其親必德成 順其親必信朋

敬其親必順長 恭其親必序悌

故愛親敬尊之義 在克成其孝

以顯親之德 而推其四海矣

孝順不分女共男

孝道始於侍親

事親當以敬禮歡心為本

不可有勞倦愁苦怨懟之態

尊親應報國恩 守道盡忠

不敢毀傷髮膚 恭順而無違心志

忠孝若能克盡

立身必合乎於倫常 不敢造次悖禮

日常中低心氣 婉容 愉色

不惡於人 恪遵禮義規矩

方能報父母養育之恩

為人子者 若能時時省思 反求諸己

否盡孝 否順親

於此天長日久 必得眾人欽敬 長輩寬心

風範樹立矣

福祿皆由孝字得

人生一世名 草木一春興 禍福與災祿 全由自招迎

倫常孝為首 百善不逆行 根本處做去 諸事皆亨通

孝親由心意 非做表面功 時常感恩大 此身難報宗

承歡膝下樂 老者性如童 只要多關愛 嚧寒問暖冬

兩代便無礙 代溝暢如風 為人子與媳 毋逆多順從

父母有缺點 也應多包容 捫心且自對 未必樣樣懂

遷就不衝動 尊嚴互維恭 妯娌連襟和 上下樂融融

家和萬事興 長幼無憂忡 天降福祿壽 孝者美名封

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謂天下惟孝至難

予謂天下惟孝至易 何謂也

此為天性所素具

及於父母 謂之孝

兄弟 謂之悌

同族 謂之惇睦

朋友 謂之信義

鄰里鄉黨 謂之慈善

一名一物 不忍毀傷

一絲一粟 不忍拋棄

一草一木 不忍殘害 謂之公德

初基不固 其源不清

故 孝為百行之原也

初本不立 無以植其體

經曰

立愛自親始 立敬自長始

孝悌之至 通於神明

行孝道 非惟鄉人重之 官司敬之

天地鬼神亦將祐之

力行孝 樹典範 名揚千秋

人人都可孝父母

天道必須由人道來修起

孝乃道德根本 行孝知恩報本

人人敬親 愛親 順父母 盡力做到孝親心

骨肉至情深 為人兒女報恩義

善惟親心恭敬存

孝親之道奉行導

居則致其敬 養則致其樂

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 祭則致其嚴

興家立品顯揚

遵於親 孝親之理貴實行 承言順從

孝敬父母如敬天

天地無私 以德為尊 禮賢容眾 化育萬民

妙法不二 無字經文 覺路印證 率性之門

忠恕而已 過化存神 宏儒懷志 扶振綱倫

窮力贊天 浩氣長存 格物除欲 唯理可陳

淑世之用 仁裡為親 圭臬彰顯 教化之根

淳風再現 康堯明君 王道不失 孝悌立身

家戶欣榮 百代傳人 古訓聖書 明德維新

美玉蘊櫝 斯志難伸 涅而不緇 鶴立雞群

蜉蝣一夢 借假修真 超凡聖入 九六飛昇

慈氏彌勒 渡世祥禎

孝子口裡有孝語

萬物無本則不生 萬水無源則不流

自性天賦與 此身父母育

為人子 孝為先 孝與順 緊相連

勿使惱怒常使歡 暖衣飽食無飢寒

爾能孝 子亦孝 看簷前 點滴連

父慈子孝人欽羨 孝悌為仁之根源

成佛聖 做仙真 必孝慈 忠義全

肯犧牲 勤奉獻 濟原皇 道脈延

修道士 行大孝 一報恩 二了願

渡迷子 建功端 一子成 玄祖沾

逢人勤孝福慧添 孝思孝行感地天

以孝傳世 國泰民安

孝婦面上帶孝顏

中饋由來豈可輕 相夫教子慧賢名

有條不紊齊家務 婦職無虧孝道成

順親本是性天成 悅色和顏細語聲

恭敬唯唯言謹從 惕勵奉行孝德名(其一)

聖門坤道立桿影 念載含辛守為節

侍奉公婆勤教子 孝心終得感蒼穹

孝道存心勉力行 願期深入悟分明

還須實踐誠於中 美德流傳吞群眾(其二)

奉敬翁姑意志堅 為人媳婦禮猶虔

晨昏定省無辭苦 孝道周全感佛仙

奉行孝道本當然 子職孝養不計年

克紹箕裘勤積德 可格天心福慧延(其三)

調寄:聞笛(台灣小調)

公婆上邊能盡孝

夫妻緣分千年結 至愛情深甘苦隨

貧富與共同進退 相互扶持育兒傑

若無公婆君何來 敬愛雙老如親爹

家欲和諧第一步 便是長幼禮有別

經常隨便變放肆 該放鬆時則不威

親子之間有互動 避免子女錯行為

祖孫三代同修道 增加相處機會也

小孩有良好規範 老人有成就發揮

相同目標來奉獻 修辦真心不虛偽

身為人媳實要角 居中調節顯德美

又落孝來又落賢

女子好學 知書達禮 才德兼備 氣志足嘉

和顏悅色 正身潔行 端一誠莊 貞靜廉謹

不忘古訓三從四德 將合二姓之好

婚禮者 禮之大本

夫婦之道 人倫大節

義以和親 恩以好合

勤儉主持家務 輔佐丈夫

賢德婦女 足為楷模

成婦禮 明婦順 家庭和睦

家室長久 恭敬 溫和 慈愛

不嫉不妒 靜專動直 恪慎克孝

肅恭神人 不失其儀 崇螽斯百葉之祉

孝賢柔順 名落其實 欽哉至德 不忘曰篤

女得淑名先學孝

古庭訓宜室家 教後人知禮法

重貲財薄父母 此人子情義寡

嫁女兒擇佳婿 娶媳婦淑女誇

父子和家不退 兄弟和不分家

人根本知孝悌 求成果育根芽

要子女孝敬你 你先孝爹娘他

賢媳女敬夫婿 孝公婆勤持家

空拜佛有何用 不知孝不如鴉

縱然是親有錯 諫勤之效果佳

以德行來示道 可感化罪洗刷

要渡人先渡已 齊家國平天下

知先後立命達

三從四德孝在前

婦純其德 茍不以孝作中

縱敦親睦鄰 善德難固

婦謹其言 茍不誠孝敬和

縱能言善辯 言之無禮

婦正其容 苟不行孝立身

縱端莊嫻淑 賢明難持

婦精其工 苟不順孝奉親

縱百藝集身 用之無義

婦有三從之義 不矜善其孝德

則在家難寬二老心

從夫難匡正其志

教子難出忠孝子

習效帝堯之女 立母儀

專一承順孝完全

倫理順序遵循行 內睦家道自昌興

孝在鄉黨人欽敬

至德要道即孝悌 為人知曉此道義

敬父如天 母如地 事親可立身齊

行孝揚名世遺 百善孝順作起

恩澤如海莫能比 三年劬勞含辛育

慈烏有反哺之恩 羔羊有跪乳之義 報答終身以萬一

晨昏定省躬踐 菽水承歡樂怡 父慈子孝家康定

樹立典範 人當學習

無念爾祖 聿修厥德

上不驕 高不危 長守富貴保社稷

身修而後家齊國治 忠臣出孝悌

金銀財寶貴 父母更寶矣

飲水思源 知孝親貴唯一

孝為德之本 是大道之根基

孝在家中大小歡

人倫開始 肇端夫婦 良綠夙締 佳偶天成

眼前爽利 家宅光明 歡笑欣欣

欲人愛 必先愛人

欲子孝順 已先孝父母

三代同堂重慶 下孫娛親

祖賢孝孫 後輩發達 似蘭玉聯芳

始為盡孝盡善 家園美矣

兄弟既翕 花萼相輝

孟季齊芳 棣華競秀

孝者胸懷歡暢 長壽可期

順時保千金體 愷悌氣 災沴不干

心正諸邪不侵 家和諸福吉祥

孝子逢人就勸孝

萬家生佛 親親長長 洽於民心天運彰

冥玄尊性 親仁善鄰 修齊治平眾囑望

菩薩跡襲 親愛成誠 援溺濟危察探詳

道貌慈嚴 親和力事 理智融諧淨德揚

謹身節用 親賢遠佞 坦率無爭輔贊襄

母光分靈 親召閉疏 視重大體惜恩賞

宏儒碩覺 親炙秉彝 感佩昌導積志昂

良伴協弼 親歷歸程 慎始敬終遞史章

實事求是 親聽誓願 所成豐穰報穹蒼

撫綏四方 親迎寅畏 威風祥麟丕孝仰

孝化風俗人品端

百行之首 以孝為先

移風易俗 以品德為要

古之賢哲 力行不倦 以身示教

其容止可觀 舉止可道

思想民風純正 皆以修身行孝為本

愛親者 不敢誤於人

敬親者 不敢慢於人

樂親者 不敢怒於人

養親者 不敢傷於人

兄愛而友弟 靜而順和

孝子百世之宗 仁人天下之命

君子知命立命 立身行道

以顯耀家齊 國治 民安 天下平

賢者荷擔使命 為青史立桿標

生前孝子聲價貴

孝治天下安家邦 至德要道天地藏

為人之子孝根本 實踐綱常父母養

天性發揚達至善 儒家思想修性德望

生前事奉竭盡力 恭敬親心孝昭彰

閔氏體寒御車轉 何曾埋怨後母娘

車前跪父留母在 三子免受風雨霜

孝子心量無邊廣 容納百川遠流長

友愛弟幼甚慈憐 深情流露契心房

真心感動母向善 融和相處家呈祥

德性彰顯行日常 單衣順母立標榜

後人傚法德業高 名 流萬芳人敬仰

死後孝子萬古傳

天最喜孝子 孝子明倫常

精誠勤服侍 孝行留典章

瑞氣滿庭繞 吉祥隨身旁

福慧暗中生 避劫免災殃

孝心越渾大 種植彌深剛

菩提心灼見 威儀涵容養

孝道行黽勉 修行有義方

三綱正其位 五倫必禎祥

孝子忠節義 一行可興邦

允執厥中立 顒卬如圭璋

利生承疇志 唯道息猖狂

體用兼賅備 必能日益彰

且看古賢者 一孝眾頌揚

善俗導人心 孝德世扶匡

英名遠近摛 聖德日月長 萬古永流芳

處世惟有孝力大

孝者 百行之本也

能化 厲色惡語成婉言謙遜

博弈飲酒成潔身自好

好勇鬥狠成溫文儒雅

驕奢淫泆成樸儉厚實

耳目之慾成恭本正傳

推兄諉弟成棣華增映

修身自治

貨財利達 處之不踰期則

貧賤患難 無喪廉恥失正

一舉足 一言語

弗敢辱身 喪心 羞親之失

而能 居處以莊 事君盡忠 蒞官誠敬

朋友講信 戰陳有勇

以惇厚品德 氣協四維 光耀乾坤

孝能感動地和天

孝道之須知

要安養父母之身 使之生活無虞

要敬順父母之心 使之精神無憂

要顧全父母之義 使之綱常無虧

要渡脫父母之苦 使之道德無惑

要不辱父母之名 子當修身謹嚴

要顯揚父母之德 子當行道不輟

要恆保父母之樂 子當齊家修辦

要追思父母之慈 子當早晚祭拜

要報答父母之恩 子當立志成道

要解卻皇母之憂 必須渡盡蒼生

要體貼皇母之意 必須代天宣化

要寬慰皇母之心 必須建功立德

要永伴皇母之身 必須覺行圓滿

孝經孝文把孝勸

妙哉百孝經 仙佛慈悲傳聖音

有緣得之者 誠敬慎獨合天心

勸化為人子 聞經解經照經行

爾若真誠孝 恆誠一貫保初心

如是忤逆兒 懺悔前非速改進

聖訓知遵兮 純然無為多感應

箕裘世代業 樹德仁風立門庭

勸世人 教子百義身 不如一孝

遺子一經勝過千金 以來道 孝心孝行

推廣百孝經 示易俗移風

感化世間人 自把祖蔭

孝子齊家修 治國不紊

本立而道生 孝道推循

天下如一家 存乎孝字

孝子芳名 自古至今

孝父孝母孝祖先

孝經云 人之行莫大於孝

故知 縱有高官厚祿 而無實孝者

其德必虧 其餘無可求也

惜哉世人蓼莪忘 追名逐利本末顛

不知孝行眾善勸 敬悅親心繼志傳

古有張元孝感格 藥師經頌祖目見

平仲鬻身葬其父 蔡順拾桑孝母顏

念祖修德大雅云 孝行始終萬人瞻

修身立德建功果 一子成道拔祖先

移孝作忠闡大道 渡化眾生離苦淵

如此孝子動鬼神 顯揚祖德在世間

父母生子原為孝

養親莫過於誠敬 食無求飽貴貼心

恭而有禮日常行 面無色難篤於親

百里負米子路孝 臥冰求鯉王祥盡

親嚐湯藥漢文帝 賣身葬父孝感天

懷橘遺親賢陸績 行傭供母感盜賊

恣蚊飽血極其孝 棄官尋親朱壽昌

戲綵娛親老萊子 拾桑供母於蔡順

扇枕溫衾香九歲 刻木事親慎終遠

單衣孝母閔子騫 哭竹生筍謂孟宗

能孝就是好兒男

孝是真情的流露

是自然的行為

是對父母慈愛的回報

無須學習 不必強制 天性中本來具足

雖然平凡卻無限可貴

為人子女

除了對父母生活用心照應

更要能體貼父母之心情

不悖教誨 循仁義

進而能夠渡眾闡道

使親安心 開心 放心

一生歡樂無憂

吾人能發揮大孝的精神 利益天下蒼生

不僅是個人生命價值之展現

也是報答親恩之妙法

善用今生 把握時機

讓父母及祖先都能以我為榮

才是真正行大大孝之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

真正的孝子 絕不說錯話 不做錯事

能自愛

因為自身是父母生命的延續

愛妻子

曉得妻子是事親與祭祀的主理人

也愛子女

明白子女是為父母親傳宗接代的人

並感化百姓 也能自愛

愛妻又愛子

讓孝道落實在每個家庭

君子自勉 要謹記在心

說話謙遜 態度恭敬 臉色溫和

如此侍奉雙親 必得孝子知名

而後輩子孫 亦以此回在你的身上

下輩孝子照樣還

尊親不辱身 不羞親 矜矜言舉 品健格全

事親禮恭 卑伏不厭倦 情柔委婉 同小兒真

奉親心悅 歡愉表態 物質供之 色怡無怨

養親體貼 至入細微 和顏對待 無憂煩安

順親服從 意誠當先 親有過錯 諫而不逆

敬親如天 謹重熱忱 晨昏定省 冬溫夏凊

孝親心志 恆忠篤實 終身幕親 寸草春暉

愛親莫敢惡人 必仁

勿敢怠慢人 必莊重

祭親以禮 慎終追遠 飲水思源 永弗忘本

念親德業 善揚恩澤 踵武遺志 克紹裘踐

堂上父母不知孝

天生地養也 人道不可虧

髮膚父母給 貴盡忠孝節

孝為百善行 逆親心有愧

有過即懺悔 浪子內德培

轉識增智慧

烏鴉尚反哺 羔羊知跪乳

頂天立地學 親恩養育巍

含莘茹苦備 劬勞流汗血

堂上父母孝 孝悌家和諧

為人孝違悖 忘恩悖義為

因果誅其罪 窮途遇窘境

顛沛苦海 六趣輪迴

不孝受窮莫怨天

人生天地間 孝字豈能免

一子敦誠孝 二老歡餘年

門風孝行箴 子孫純良賢

苟若薄所生 厚待妻孥先

視親如婢奴 司廚老無閒

己錦衣玉食 父母行乞間

持刀殘弒親 暴戾譏辱顏

泥像刃揮斬 神鬼譴

天道難容不孝子 不孝怙恃罪滔天

繩綑親屍葫依樣 眼前不孝子習然

現報須知原不爽 因果業力有循環

禱求功名終不第 困餓終身福壽減

孝子面帶太和象

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 其更為百姓之原

精而極之 亦可參贊化育

而人間第一事

教民親愛 莫大於孝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 皆能有養 不敬 何以別乎

故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勃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勃德

事親之際 處必和氣

心現愉色 動婉容以得其歡

為人之子 出於心之至誠 報親恩於萬一

永言孝思 孝思維則

人人皆親其親 長其長 則天下平

入孝出悌自然安

夫孝 乃天地之經義 民當則之

應天之明 因地之利 以順天下

故先聖見教之可以化民

故先之以博愛 而民莫遺其親

陳之以徳義 而民興行

處之以敬讓 而民不爭

導之以禮樂 而民和睦

示之以好惡 而民知禁

今倡提孝道

主在端其本 立其基 本即心也

先正其心 正其行 心坦然 性安穩

則日常中以身示道 承上啟下禮合宜

由己作起 端正風俗

親在應孝不知孝

天地之性人為貴 人之行莫大於孝

夫孝 道之尊 德之本

應曉父生我也 母鞠我也

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欲報深恩 昊天罔極

盡孝無難 誠順其心意 有隱無犯

事親 居致恭敬 養致歡悰 病至惙怛

有一分 應盡一分

或富或貧者 皆是各量己力

乳狗搏人 伏雞搏狸 恩出心中

然故魚銜索 幾何不蠹

二親之壽 忽若過隙

莫到樹欲靜風不止 子欲養親不待 悔之晚矣

親死知孝後悔難

手抱嬰孩方知親勞 父母恩深可比山高

誰無父母可以依靠 失親兒女如鳥失巢

為人兒女當能盡孝 立身行道揚名德韜

父母尚在奉養誠抱 渡其求道同修靈苗

莫等無常一朝來到 親人獄府受罪煎熬

那時後悔再難行孝 靈前祭拜枉然哀嚎

唯以真功真德迴向 超拔脫苦洗罪業韜

盡孝即時才對 晨昏承歡無違

進而發揚道業 渡化有緣歸覺

孝者才德尊貴 可享宗廟神威

得名祿壽位備 宜民宜人毋虧

孝感動天 困境迎刃解

孝在心孝不在貌

木鐸一聲徹九天 覺世牖民渡坤乾

人爵未有天爵貴 普度收園綻白蓮

學聖禮賢佛事辦 善養浩然儀翩翩

溯德厚生道一貫 泱泱不絕玲瓏觀

率性為道無名始 儒風是師百世傳

存誠不蔽素心見 臥龍晏起足智前

虧盈攸歸遊神論 磐志而行使命擔

一身征塵金剛煉 笑看曇花戲人間

鴻鵠高飛天地闊 雲淡風輕茗自甘

共邀知音賞幽蘭

孝貴實行不在言

人之行 莫大於孝

始於事親 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

深體頂天立地之人

天性出於率真 孝心乃天然

察蓼莪義理 侍親如佛無違

當可如 居致敬 養致樂

病致憂 喪致哀 祭致嚴

謂敬親者 當唸唸

尊重 誠謹 和婉 順承

得歡顏 不忤逆 不慢怠

盡心竭力為始

時時持孝之始 為願立己

切切體孝之終 為行正品

行有道 德本也

孝子齊家全家樂

夫孝 乃為德之本 教之所由生也

是以為人子女者 必孝於父母

而欲孝於父母者 必修道涵德

首格其外物 致其良知 正守本心

誠其初意 葆其真性 圓明安舒

修其善身 器量廣大

繼之能達至家齊

齊家 乃治國平天下之本

一家仁 一國興仁

是故諭父母明道 兄弟入理

以道修身 以徳潤身

秉天心 存善念

懷大志 創聖業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齊其家 修辦和樂哉

孝子治國萬民安

觀百行之基 萬行之始 唯孝

察聖門之傳 賢者之立 唯孝

孝 行於家則家齊

孝 致於國則萬民安

知堯舜治天下 克明峻德 以親九族

力行孝悌不虧 而可達其家治國也

齊家之道 乃治平之基

忠恕之道 乃治平之則

故實行德政 其德永著

此乃承襲聖人德教 體行治國九經 恪遵五達道

自可民用和睦 上下無怨

使其禍平而安邦定國

人人安居樂業 必老安少懷

故治國 以三剛定社稷 五德奠乾坤 以臻太平

五穀豐收皆因孝

孝是一股強大光明的力量

可以造就溫馨和諧 又歡悅喜樂的磁場

五穀在孝心感應下 都能起良善的變化

蔬果鮮美 健全有機

稻麥與芽菜含藏活力

花朵盛開 光彩又美麗

四季豐收樂無比 汗水融在笑容裡

因為在孝子的世界裡

有愛 勤奮 以及毅力

蟲蟻走避 不會侵襲

雨水滋潤 不會過與不及

陽光給予歡呼 天人真心祝福

萬類感其德 真誠助之 滿願如意

一孝即是太平年

唯誠行孝悌者

其心必仁慈寬厚 明禮達義

必無非禮犯上之事 悖逆詐偽之行

其人能推孝友之道 使倫常昭著

門庭瑞靄 家道昌明

家範教化 推及庶民

誠能親其親而長其長

樂其樂而利其利

使民風純善 綱常古禮垂昭 恆貫流行

國興德風 以推道四海

異域同化 近悅並遠來

是以人人皆孝悌友信 成其善行

則盜竊不作 謀閉不興 門庭焉需閉

能孝不分貧和富

生民知本 孝為之先

養生送死 其義最大

於其生也 愛敬之道

於其死也 盡哀戚之情

夫孝始於事親 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 以顯雙親 揚名孝之大

至於生死始終 無所不用其極

大孝尊親 其次不辱 其次能養

無關乎富貴貧賤得失榮枯

於膝下親嚴之性 始為完足

於天經地義之理 始相貫通

於德教政令之化 始能暢遂

而教所由生 又何疑乎

善體親心是孝男

侍奉父母最重要的 就是要能體貼親心

用真誠喜愛尊敬 來表達人子之孝

歷史上先賢古聖 其純真善美的孝行

刻劃出親情的歡樂 和諧與可貴感人

傳頌遍世界各地

從古至今 深植在後人的心中

成為永垂不朽的佳話

而我們除了 無盡心儀 禮敬讚嘆

古聖先賢孝心 孝行之外

更要起而傚法

把握父母有生之年

用真心 真愛 真情

來快樂溫暖父母的心

讓子女的溫順體貼

成為二老永恆的守護 不倒的依靠

兄弟和睦即為孝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 兄弟情誼

一木所生 勿離勿棄 貧富窮通 福禍共棲

兄弟既翕 和安且耽 同生羽翼 不分此彼

手足愛恭 長幼有序 歡言一室 識諸大體

弟傲如象 學舜之行 推田相讓 怨尤平息

勤儉持家 先志勉惕 家和人羨 祖德留遺

父母血骨 掌珠國器 何忍爭端 忘卻孝依

無為生養 親恩罔極 變起鬩牆 惹親傷急

為人子 當承歡膝下 若錯良機 欲孝難兮

知恩惜福 盡孝奠基

忍讓二字把孝全

處事立身 孝悌為本 兄弟和睦 忍讓恪遵

忍者息怨 保家安身 讓者謙遜 無起糾紛

有愛堪忍 慈悲恕仁 有情退讓 本是同根

齊家和樂 真誠感人 姑嫂相愛 包容關心

妯娌互助 姐妹至親 有事商量 溝通原因

動機純善 利己利人 有錯知改 另作新民

頑石點頭 全憑愛心 氣度寬宏 福氣祥臻

孝順父母 菩薩二尊 修善立德 澤及子孫

天地重孝 為人感恩 無有父母 何有我們

木本水源 代代傳承

締造祥和世 萬眾得歡欣

孝從難處見真孝

父母親 育幼恩養 兒女何以報償

每思推乾居安臥 內心感恩感傷

深怕兒女身受傷 呵護叮嚀耳旁

幼學壯行握方向 牽腸掛肚奔忙

兒女遠行事業創 父母親淚流成行

父母愛子心 遠比山高與水長

父母親 培植恩養 兒女何以報償

驚覺父母髮蒼蒼 觸景心痛心傷

攜兒女導之綱常 用心教化義方

真愛滋養開心窗 心靈聖潔明亮

父母永遠是導航 守護著兒女成長

未盡菽水歡 誠祈禱父母福壽長

孝容滿面承親顏

親者 必需和其顏 悅其色 誠心敬意

不生驕慢之心 怠慢之意 輕慢之神 傲慢之色

時時笑容滿面 言辭柔婉

故修士必以行孝道

凡事躬親 不假他人之手

奉親之責 不推拖逃避 不敷衍了事

日常生活 必使親安於規律

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身心靈皆健康

引親入大道之門 啟親明真理之奧

使親聆福音之美 令親沐甘霖之澤

循序漸進 迪化父母

啟發本性之自然 參與道場之事務

期能正己成人 廣結善緣 普渡九六 道化天下

父母雙全正宜孝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在

若能生前誠敬養 且勝後墳諸供拜

非名山不留仙住 是真佛論家常在

人間百善孝為首 盡人合天身不殆

子曰色難明其意 自問深省己心態

今之孝者謂能養 不敬何以別乎待

雙親之年豈不知 喜懼之餘盡孝快

父母唯疾心憂也 故當體心身自愛

事親幾諫和顔現 見志不從敬弗改

勞而莫怨亦體逆 躬行孝責無旁貸

毋遠處尋求菩薩 速孝家中二老邁

孝思鰥寡親影單

仰對青山綠水奔流 瞧見戶樞深鎖依舊

獨見吾親單影守候 歲月流逝穿越數秋

死者如逝此身難再 誰盡孝思淚滴床頭

逢食思親雙手炊事 閤家共餐美味香色

愛心撫育無微不至 日復一日兒健康碩

望月圓時清風吹拂 孤燈伴隨語涕灑落

後悔當初未能醒悟 生前行孝克盡職責

爾今爾後立身行道 晨昏定省侍親左右

銘肌鏤骨賜以優言 勵短引長懇切感格

唸佛行善迴向親恩 養育之恩深如山河

善能滋木欣欣向榮 庇蔭後代子孫福澤

趕緊孝來光陰快

生命來與去 運本難主張

莫道還年輕 未來路漫長

既有且珍惜 身外勿戀狂

多善利群生 少慾身心養

散發光與熱 溫暖世滄涼

人與生俱來 佛性能潛藏

受指靈山塔 一點真太陽

當頭醒春夢 亟起奔康莊

入孝出悌守 啟迷化羔羊

朝聞夕死可 只因空相往

佛法在世 不離世覺 悟則剎那 迷經累劫

破除邊見 萬法盡通 心無染著 明澈光輝

塵勞愛慾 需自放下 懺悔己過 重整愚邪

眾生即悟 雙修性命 照見般若 自在無為

親由我孝壽由天

躬親撫養 嚐糞憂心 禱告北斗 孝感動天

滌親溺器 盡其誠孝 鹿乳奉親 孝行可觀

嚙指痛心 母子連心 孝親本分 富貴在天

人有善願 必得天憐 孝義為先 聖賢德範

虧親是禍 孝親得福 神欽鬼伏 神目如電

行如明鏡 報應循環 舉頭三尺 神明可鑑

人若行孝 家道必興 擇善而從 兒孫孝賢

子孝父母 必得寬心 貞婦賢孝 美名留傳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不善之家 難留親顏

忠孝並行 庭前生瑞草

仁孝恪遵 價值意深達

生前能孝方為孝

人生大本 孝當為先 欲報昊天恩

今之孝者 謂之有養 不敬犬馬同

親在一日 敬親時刻 文武孝德承

親心弗得 不足為人 事親豈弗順

行孝及時 無微弗至 風吹燭熄恨

萬金空奠 椎牛而祭 何曾黃泉存

生前盡孝 菽水敬養 亦能承歡心

養體之孝 酒食甘旨 重在心敬誠

養志之孝 親心安樂 仿聖賢曾參

養德之孝 婉諫修德 善道不離身

養性之孝 使親入聖 萬古流芳名

死後盡孝徒枉然

父母生我 受盡勞苦 十月懷胎 辛酸滿腹

惦念胎兒 全神貫注 夜以繼日 愛心守護

身心俱疲 容顏凋枯 寢食難安 汗水淚珠

求神拜佛 祈禱祝福 孩兒健康 平安產出

慈恩廣如 河海深度 恩重難報 娘親心苦

堂上父母 百年稀少 如獲至寶 心悅照顧

此時不親 等待何時 有錢難買 在生父母

在生之時 不知敬重 死後盡孝 凝視淚燭

人應及時 感懷孝思 善繼承志 光宗耀祖

躬身行孝 上天不辜 定保子孫和樂睦

孝順傳家孝是寶

夫孝乃大道之美 百行之本

是故有道之人子 必孝順於父母

晨昏定省 冬溫夏凊

出告返面 色悅辭和

事親不煩 勞身不怨

從命不逆 婉諫不倦

能恕其親之過而崇其美

補其親之短而取其長

順其親之意而悅其心

善其親之體而覺其性

人人以孝之德為寶

戶戶以聖之道相傳

民用和睦 上下相親

達父慈而教 子孝而箴

兄愛而友 弟恭而順

夫和而義 妻柔而正

姑誠而從 婦聽而婉

修身齊家

習聖賢君子之行 法仙佛菩薩之願

使天下盡歸善 復世界為大同

孝性溫和孝味甘

天下父母 為兒勤勞為女操

籌劃職挑 責任劬勞

厥齡方少 諸務未曉敷衍了

親心的教導 諄諄教誨言至寶

少年到老 腸掛肚為兒好

深怕兒病痛身邊繞

膝下懷思 恤憫孩提細關照

開心誇揚 兒女歡笑

可嘆世人 幾人力行孝道

功成名就 不思父母苦勞

窮年愛護 換輕視諷嘲 兒女妄為 親心隱痛絞

烏鴉反哺 羊羔跪乳人人曉

孝敬椿萱時刻守牢

晨昏定省 敬愛如同養兒少

報答親恩巍巍浩浩

羊羔跪乳尚知孝

宦遊人兒 每從故門歸

望此青山依舊 草木養鬱

常聞人言

總覺是別離人腸中 親情喪 難撫懷

屢見白髮猶勞奔忙

縱心力漸衰 仍記掛子女際遇順舛

然又幾多兒女 於風起清夜中 惦及年邁

自問受其親恩 胡不思 點滴簷前

孝有三 大孝尊親 其次弗辱 其下能養

今謂能養 豈關珍饈否

誠心敬 恐色難哉

當知物有何貴賤

全乎孝行 心有何差別

全乎孝篤 齊孝安宅乎

烏鴉反哺孝親顔

說孝道 人皆知 孝悌行者幾人實

養兒成 是怙恃 天經地義兒孝之

論養親 先養志 兒能顯親大孝至

發自心 行於外 敬孝父母在日日

嚴慈在 不遠出 遊必有方告親知

慈親年 當曉知 欲報親恩須握時

立此身 行大道 超拔父母趁此時

萬善緣 孝開端 毆辱弒親喪良知

羊羔跪乳叩親恩 烏鴉反哺報慈親

畜牲且知昊天恩 為兒豈可失人倫

性成孝友本天性 兒當反哺孝親心

敦誠純良孝庭訓 教妻子同孝義真

撰寫孝文孝歌誦 孝念可登五福門

為人若是不知孝

父母本是活神仙 不敬父母是倒顚

孝子孝心感地天 大大之孝報恩前

今聞孝道方明詮 以往無知求懺前

行為端正儀容顏

嚴立身 行道德風顯

昔日孝子 孝敬親顔

觀今棄親 孝敬少年

猶日西出 落東邊

堪嘆彝倫錯認倒亂顚

所謂色難必須明詮

孝從難處細微表現

牢記父母 慈語銘言

感恩父母 育化深遠 扶養恩典

不如禽獸實可憐

天下第一可敬者 忠臣孝子

父母不患不嚴慈 患溺愛不知教導

養不教父之過 寵兒敗子

孝子百世之宗 仁人天下之命

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 以媚字奉親

思夫妻常楚撻譴呵

恩義俱廢 夫婦離棄 家庭不興 子難孝順

教兒嬰孩 無教只愛 飲食恣欲

宜誡翻獎 應訶反笑

至無識無知 驕慢成習

逮成長 終敗德

許旌陽射鹿 母鹿腸寸斷

吳起母歿喪不臨

鴟鴞亦歸孔門 何況人乎

百行萬善孝為首

立百福之基 人倫首當依

開萬善之門 納賢良同楫

孝義傳千古 逆親惡果被

好事雖做盡 不孝枉善舉

爾敬雙親樂 子女必學你

何須人前說 自有公論提

孝之經云終 立身行大道

揚名顯父母 時人勤自勉 毋使度時虛

羊羔跪乳鴉反哺 爾豈不如禽獸乎

學富五車財萬貫 更應惜福感恩殊

無有父母怎有吾 當以賢德報寸絲

惟有忠孝感天地 長留青史後出世

當知孝字是根源

當仁行亟 誠信務實為根本

志同道合 盡己之命了於心

奉養誠抱 渡其求道 同修靈苗

莫等無常一朝來到 親人獄府受罪熬

那時後悔 再難行孝

明德新民 了悟一字 止至善

智慧圓滿 真知法喜 覺心歡

常清常靜 外亂不生 隨順眾生 內心平等

人我是非 不入心境 時刻觀照清明

大道根源理蘊藏 道化自然啟賢良

天命可畏職責扛 前途行濟眾宣揚

仁為己任輝煌創 道務宏展德布廣

良人攀取品蓮香 信願行證邁康莊

語寄明本

唸佛行善也是孝

如佛之慈心 量寬福厚德潤身

如佛之悲願 濟世救人明燈引

如佛之隨喜 方便為門行精進

如佛之捨得 提起放下喜樂吟

人生指南尋方針 覺悟明本根

存善念 慧日照臨

發善心 博厚可親

講善語 仁風提振

舉善行 霽月和煦

承繼聖哲精神 心體身行 矢志不移 轉法輪

身體髮膚 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揚名後世 孝之終也

大作為 齊聚大力量 創新合時達

學佛行善百代馨

孝仗佛力超九天

木有根本水有源 為人敬老能尊賢

親疏長幼禮儀顯 網領倫常克已先

起居坐臥合中道 不急不躁煉乾元

身體髮膚當愛惜 孝親侍長日常間

嚧寒問暖切莫少 下氣怡聲承歡顏

烏鴉反哺羊跪乳 萬靈之首盡孝前

奉養雙親無倦顔 孝道力行德性添

忠孝節義威名遠 善願天助化劫焉

孝能感動天與地 舉孝尊親標美言

佛恩浩蕩澤被祐 玄祖沾光樂陶然

大哉孝乎大哉孝

天下慈愛的父母 養兒育女真辛苦

不計心酸奔塵苦 勞心勞力的付出

無微不至心呵護 父母的心不覺苦

常懷念幼身安舒 虛心問暖愛心付

繫子情深要幸福 給予精神的支柱

讓我安心常駐

喚醒良知心體悟

看父母偉大督促 時刻提兒前途

兒立業成功 讓父母歡喜常住

主身行道呀 大哉孝乎

這成就 揚父母

此恩此德要清楚

感恩父母聖道

孝矣無窮孝無邊

萬般勞瘁有時休 育子無盡頭

持家耐苦重任荷 訓誨不憚求

幼得親全安樂多 各盡其歡樂悠悠

體親至意 承養順柔 和顏悅色琢

以善規親 進諫委曲 養必兼善妥

願親常安無煩憂 眾善齊家修

盡孝無難順心意 膝下歡樂聚

修身為寶德培立 垂裕於後世

一葉靈根非易植 子孫相傳養親志

惟孝為源 百行始知 我孝父母矣

孝之為道 自然一理 無俟勉強矣

孝理自在孝必至 惟孝格天配地

此篇句句不離孝

身體髮膚不可傷 父精母血孕恩長

子女須行孝 愛護身健康 莫讓椿萱苦斷腸

立身孝昭彰 謹守志益強 毅力效賢向前往

天倫共樂眾分享 啊 建立典範網常

聞孝道 當知孝親 實際作為人敬欽

知孝悌 禮義忠信 以身作則倡綱倫

內外修 立德立品 行持正念道唯尊

感懷念親恩 感懷念親恩 父母恩情似海深

赤子人心 事親至孝眾欽

啟迪教凡人 啟迪教凡人 前賢垂範為娛親

離孝人倫顛倒顛

人生在世 貴盡忠孝節義

方於人道不愧 可立於天地之間

反之 身雖在世 其心已死 是謂偷生

人心即神 神即心 若是欺心 便是欺神

故 君子三畏四知 以慎其獨

勿謂暗室可欺 屋漏可愧

一動一靜 神明鑑察

十目十手 理所必至

報應昭昭 不爽亳髮

淫為萬惡首 孝為百行原

凡 有逆理於心有愧者 勿謂有利而行之

有合理於心無愧者 勿謂無利而不行

善惡兩途 禍福攸分

行善福報 作惡禍臨

唸得十遍千個孝

帶著笑容行孝 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微笑是那麼那麼地習慣 孝順是那麼地自然

此二者的結合 能讓心靈光明踏實

讓人生產生無窮的希望與力量

讓家庭美滿又歡樂

更能讓社會繁榮 安定祥和

因為笑與孝 是本性最原始的擁有

通天徹地 和喜神善神互相感應

不只有貴人來扶持助力

還有宇宙綿綿不絕的賜予及恩寵

永遠照顧快樂的孝子

唸得百遍萬孝全

真如本性孝為念 依佛修行效古賢

至誠發出志一貫 盡忠盡孝盡節廉

相傳法要無二念 時刻二六孝行前

一念孝親口體養 再念孝心歡娛添

三念五孝省過愆 立身行道慕椿萱

念茲在茲孝力堅 終生孝行不間斷

力行萬善順親顔 自身等佛大悲願

千福萬壽經中求 莫若孝子仁德延

誦經千遍體佛意 體行無差方靈驗

人人持誦百孝篇 己立化人孝道宣

唸得百遍萬孝全

千遍萬遍常常念

迷者口說 智者心行

修辦行忠孝之道

須務實唸經消業 體踐培德顯道格

唸唸由心起 真誠敬意無欺

息貪嗔 灌醍醐 破愚痴妄想

端正心思 導正行為 尋回孝之根本

時衰道危 人心不古 倫常掃地

猶唯孝道 更是失其根源

四維不彰 世風漸漸日下

邪說盛行 以致釀成世界紛亂 黎庶甚遭殃

孝經孝文 乾坤二道遵從

日復堯天舜日 由上至下

以孝治國 天下太平

消災免難百孝篇

念淨 心如日月合明

了悟人生本命 由知止而念正

萬理達也 惟需篤行

首立品 先格物 在心誠 明辨事理人情

覺知本立而道生之體用 飲水且思源之警

回歸原點 推理百行之源

孝出多少聖賢之名

觀今世風日下 古德淪喪之慟

招下無數天災人禍

怨聲載道處可聞 使得風聲鶴唳之猛

嘆 世人至今不知醒悟 當求自我省思

欲挽頹風 惟重整倫常之德 復古風之盛

以歷史興衰為鏡 當下人人克盡本分

力推百孝篇 期安平

孝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

孝是子女對父母應有的行為

孝是待人處世的根本

孝是立身行道的基石

孝子事親如事天

必以誠摯的心情 恭敬的態度

愉悅的臉色及委婉的口氣

愛惜自己不忘尊重別人

嚴謹端莊 不犯上 不作亂 不反敗道德

行仁蹈義 合人情 合禮節 也合乎時宜

不做非法 讓自身限於危險

不行無道 讓父母蒙受羞辱

只傳送美好的真理 宣講利人的道理

不談論是非 並止息謠言

所思所想 純靜清明

所作所為 正直坦蕩

善用父母賜予的身體 極盡所能 歡喜地博施濟眾

把握上天賦予的生命 殫精竭慮 快樂地闡道渡人

父母因為子女的照顧與體貼

既健康又長壽

孝子因為盡了人子的本分

樹立了優良的倫理典範

以致於親戚疼愛 眾人歡喜

不肖者也敬重佩服

人人希望他長命安樂

沒有任何憂患 不受絲毫傷害

這樣好德行的人 福祿必也降臨在他身上

百孝經八十四篇訓文

篇篇真情流露 句句鞭辟入裡

諸位聖哲仙佛 奉 母之命 應時契機

或以莊嚴肅穆 或以幽默活潑

慈愛地闡述孝的真諦

明確地指引孝的做法

鼓勵世人把孝積極延續 努力推廣

讓孝在每個人身上 發生良好的作用

讓孝在這個社會上 產生美善的教化

徒兒們不僅要用心研讀 還須再三反芻

為的是要把這些醒世箴言 感人嘉話

深植心扉 融入生命

更要用畢生的力量實踐孝道 且發揚光大

由自己做起 感化家人 帶動親人

進而影響千千萬萬的蒼生

達到改造世界的理想

看人人恢復先天的率性 不再任性

個個展現原來的赤心 沒有私心

傳統道德重振 固有文化復興

家家和睦歡樂 民風惇厚純樸

社會自然清寧安定

堯天舜日必將再現

大同世界亦會到來

如此才能成就父母永垂不朽的美譽

報答雙親昊天罔極之恩德

此為百孝經訓文之跋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歲次乙酉 時逢端午佳節

天然古佛於臺灣佳里毓佛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