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修篇十三章

張貼日期:Sep 04, 2014 3:3:7 AM

甲子年三月初一

諸天仙佛

眾生得神修篇。生來非福淺。神修內含回生語。起死回生救靈兒。靈兒乃是人靈魂。又曰神魂。又曰元神。故此神修。乃是修鍊靈魂之道。人若遵其教導而行。靈魂可保純清可愛。俏似仙佛靈。旣是俏似佛。一朝魂離體。必然成佛身。

故若眾生行神修道

至死不渝必證佛身

諸天仙佛題

為其序言是也

示畢

退

第一章 無形道祖降

形之有形。乃為人故。本是無形。只得靈體一個。靈體乃無形之物。其之存在。無可否認。觀古今之世。常存聖蹟。足證佛靈之存在也。又觀怪事。如魔侵人。如鬼犯人。奪取人靈。圖害人靈。足證靈之存在也。靈之可貴。由此可見一斑。若靈乃賤物。佛何用降世顯奇蹟。治病救人靈。圖導人於正軌。待其幻身歸土後。其靈得超昇天鄉。得享永樂。由無形而變真實。因天鄉永福乃真實境。斯時靈體不再是無形之物。乃切切實實之有形妙體法身。一切非虛幻。一切皆真實。故人現應珍惜無形之靈體。不要貪戀愛惜有形之肉身。

再來觀觀魔何以奪人靈。鬼何以犯人身。其心志之所在。乃人之珍靈體。魔乃靈之一。其道乃邪。其心乃歪。其行乃惡。其言乃敗。其心志。言行皆出自邪惡。與天道善法背道而行。故稱魔。魔墮地獄。永不超生。其心不服。欲報於天。惜天心大慈。慈心敗魔心。魔不復返。與天絕緣。永居地獄。惜其心未息。忿忿不平。旣無法傷天心半點。環顧一切。念及人靈。人靈乃天之恩賜。寄居人之肉體。待到終末之時。論其功過。功多者為佛。過多者為鬼。判往獄牢。抵賞罪過。使其受苦。痛改前非。再度輪迴。得再證佛。其大幸也。或轉生禽畜。濕化胎生。其靈分散。待到罪債清還。始得元靈再復合為一。故此魔欲人靈墮苦獄。其心快也。因此事大復天心。故魔藉得害人靈。以報復於天。如人靈罪犯滔天。毫無悔意。雖有萬億善言相勸。雖有改過良機密逢。仍然執迷不悟。至死不改。死後判入黑地獄。與魔為伍。飽受其折磨。苦不堪言。因斯時已大白。明其靈體乃真實之物。其肉體乃幻化之事。無形靈體是有形。有形肉軀變無形。斯時後悔在世常行惡。至死也無後悔時。念及仙佛恩。愧不敢仰天。念及佛境樂。咬牙切齒苦難受。念及己罪過。魔以此折磨罪魂。被魔終日嘲弄為笨人。不惜無形靈魂體。只重有形虛幻身。到了那時悔已晚。不若今時修佛身。

再談鬼犯人。鬼者。前身乃是人之靈。其靈死後脫出其身外。只有無形靈體在。故人不得觀鬼面。人死後。善者靈為佛。惡者。靈判地獄行。無善無過者。派往幽靜靈居處。不為神時。為鬼也。

何故鬼犯人。鬼非神。其靈非大惡。亦非大善時。其根基不得穩重佛土內。雖靜處靈居處。仍未脫凡塵。仍戀世物事。仍未能修佛身。故此頻臨世。再把世戀棧。或占人身內。人便生病時。幸有仙佛在。導鬼返回靈居處。若是受善來相勸。帶返靈居小誡訓。若不受勸苦纏人。帶返靈居嚴懲之。故此鬼之靈。不可隨處走。因恐其未脫凡塵念。一時錯念來擾人。

言到此時。人當心內醒。醒覺體內有真靈。真靈雖屬無形體。包藏在有形之肉身中。靈雖無形珍貴甚。因其不熄不滅永留形。存在宇宙虛無飄渺間。永遠存在無竭息。故若靈享永福當大喜。若是靈享永苦當大悲。永苦無休止。永遠磨難罪魂時。

反觀如珠如寶肉體。凡人不惜盡力珍惜之。今世雖有形。死後化作臭土一撮。其形消逝。永不留形。痕跡遍找。亦無半點。其形雖美。化作無形。其形雖貴。化作污泥。其形雖俊。今復何存。故此眾生。皆宜速醒。醒悟過來。不再戀惜。此一有形之肉身。因其一天化無形。永遠失其蹤與影。人應珍惜靈魂體。今世無形。來世現有形。永遠不熄滅。永居真實境。境是仙境人且樂。靈享永福樂太平。境是苦獄人堪啼。靈遭折磨永不停。旣然靈體誠可貴。眾人應惜無形體。緊記有形肉身乃是暫居所。今世受苦又如何。他朝已無幻軀在。何用今世苦栽培。

吾今說語乃是無形道祖。他朝相會乃見吾之有形金剛不壞身。吾佛希望各兒女。勤以有形肉體來修鍊。鍊成不壞金剛無形身。無形乃是有形體。有形乃是無形身。無形居於有形內。他朝有形變無形。無形得脫有形體。化作有形仙佛身。

第二章 阿彌陀佛降

前文提要。人應醒覺。人有二體。一為可朽之肉體。二為永恆不滅之靈。旣肉體可朽可腐。無用珍惜之。但靈體則不同。其不可凋。不可謝。永遠常存。其存在何方。實乃人應關注之事。

怎可渡靈體往生西方極樂仙境呢?

其之得渡乃藉其肉身之修鍊

何謂肉身修鍊。尅制肉身一切之思念。此謂肉身之修鍊。

肉身乃屬塵土化。自然戀棧世中物。世中物是何物。乃是金銀錢財名與利。衣服居屋色與酒。屬於世俗享樂。能使肉體得一時之樂者。全稱為世中物。

若問怎可以除卻肉身對世中物之繫念。先要明察人肉身乃幻身。一旦死亡化塵埃。旣無肉身再存在。那用珍養此肉體。肉體本是虛幻化。不用珍惜它。

一切世中物。只是供養幻體而設立。人應取其養活虛幻體。但切勿貪多害自己。衣食住行天所賜。天自按各人之需要。按時供給。不用人憂半點。

若論富貴者。幻身一樣遭死亡。在世飽享山珍和海錯。死後幻身一樣化塵土。富者窮者皆一樣。幻身不得保留時。故此人在世。衣食何用憂貴賤。貴衣護身也是同樣死。賤衣裹體一樣化為無。故若明此不用掛衣食。衣食貴賤同樣披此幻身。一餐好時感上天。一餐差時莫怨天。好壞也是一餐。一餐一餐養百年。待到百年時光轉。不用一餐一餐添。因到那時肉體已不在。何用食飯去養之。

衣服護體只選其功用。冬時暖身樂怡怡。夏時清涼感快樂。兩袖清風。快樂似神仙。不用奇裝異服把身裝。不用華貴衣服披身上。華衣粗衣同一樣。功用相同護身旁。不用肌膚受霜凍。不用幻身炙如燙。旣然兩者同一功用處。何用貴服披身上。粗衣麻布樂心田。

衣食旣然只用取其微。不用金錢大多來購買。旣無金錢累。便可息心不去思錢財。旣然不思錢財物。便不會違背良心作惡行。惡行之所以大行其道者。乃因人戀奢華物。欲購無錢把金搶。盜賊若悟幻身不需華物養。放下屠刀便是善心腸。一切惡行惡念源於此。酒色財氣名利累人時。眾人脫出此網羅。便可修成佛身觀菩提。

說是容易做則難。人人皆曉脫出名利網。立地便成仙佛身。但說之已難。做更難。亦無從下手。不知所措。

如欲脫出金錢名利綱。唸佛敲經功佔先。一句佛號萬佛應。萬佛齊來靜心田。心田得靜佛性現。得知幻身不欲珍惜之。旣知幻身之微賤。便知一切衣食乃為無。旣無衣食念。那用做個守財奴。財為主時人為僕。此事最堪憐。人應為財之主。支配金錢為效勞。金錢運用於善道。積德立功蔭庇人。一分善功一寸果。善果積蓄他朝數。他朝死時魂離體。善果高積佛位高。若無善果在。金錢只為幻身花。斯時便無德果伴。不下地獄也下酆都。若因錢財為盜賊。罪債高積下獄牢。故此多唸佛。佛來醒心竅。莫使錢閉眼。錯誤獄中行。人人須謹慎。錢財閃耀眼。眼為其吸引。乃至迷路途。時被其帶引。誤失足其中。初時不醒覺。漸深陷泥中。到時不自拔。靈體失其蹤。皆因錢財累。靈魂下陰曹。故此人須防。日防夜又防。防此大惡財。笑裡暗藏刀。錢財是也。錢財乃是魔之物。魔用其誘人失前途。前途乃是光明路。人若戀錢目變瞎。黑路行走也不知。故此佛來助。使人分清路行走。時時醒悟莫把錢來貪。因錢乃是殺人刀。此刀不殺虛幻之肉體。專殺無形靈體。使其下陰曹。故此唸佛功佔先。因佛如明燈照路途。使人莫被金錢誤。個個得道返天曹。

衣食說完說居屋。

居屋乃是人居屋。千尺大屋人居內。只佔數尺之位置。故此屋子何需那麼大。何用金銀大花佈置之。只求人安樂。借宿一宵在其中。只求心平靜。借居屋中過日辰。旣然屋子是此用。何用心思掛慮於屋中。且將金錢施與貧窮者。立點功勞為己身。且把裝飾屋中奢華物。捐與街上路邊窮。到時魂歸天國時。善果善德為君購得天上一居屋。此屋乃是永久地。永久居住君靈體。快樂逍遙無邊境。浩浩蕩蕩過永恆。

居屋已說過。再說〔名〕字這魔君。人死留名此句話。足見人對〔名〕之大吸引。人欲出名不甘出手段。有則善款大捐為了名。非是出於真佛心。只為名字毒攻心。若是無名出。或不損錢半分文。故名之害人。不淺也。或其惡者因名一字。打家劫舍。為求錢財以鞏固其名。使其名向天下。他人服於其惡名之下。聞其名而喪膽。不敢不從其命。所有惡君皇。殘害人無數之統治者。皆因名所累。以至臭名長留。人欲留其名。應留其名在天上。地上則不用留名也。地上各物皆幻化終有一天變為無。斯時那有名與不名耶。但天上留名則不同。其名永久在。永不消滅時。名留天榜功勛在。成仙成佛享逍遙。世人爭名佔功手段辣。天上仙佛不爭名。你讓我讓互把姓名埋。不讓己名露眼前。人若看破此個〔名〕字網。稍學仙佛謙且卑。他朝必定効佛身。靈身得成仙佛時。

談過幾樣世中物。現談酒這毒物時。酒本是良物。能助行氣血。但若多飲便成毒物時。酒能亂人性。人性亂則亂佛性。佛性亂便失慧根。慧根失便人心迷其途。其心竅皆迷於酒中。一杯在手。便忘卻自己及他人之存在。因此時會幹出非人之惡行。如駡人打人。及其他姦淫擄掠之事。其因神智不清。為酒所累。所以酒乃害人之物。切莫沾唇。莫說只是輕嚐無大礙。只怕酒初嚐。其毒漸次蔓延之。初時酒半滴。後至酒半杯。及後至酩酊大醉矣。醉後惡行疊出。其禍害大矣。久矣。欲戒無能。難以自拔。故此在其未始。應即拒之拒於門下。滴酒不嚐。此乃明智之擧也。酒是毒物。毒害之人。不比賭為多。現今賭風大盛。無處不是。老幼男女。皆沉迷於賭博中。醉生夢死。不知其為何生在世。只知賭博生財。財為萬能之物。其它之事。可以不管也。此情此景。其毒害之人數。其慘淒之後果。能閱於報章。能聞於唇舌。無用吾佛多講。望世人醒悟。金錢乃微賤之物。一塲賭博。勝者。只能為肉體多添一餐美食。多加一衣。敗者。則使肉身多作惡事。偷搶錢財。以供度日。以作賭本。其害之大。大矣。在世害人。被親屬所杯葛。因是賭徒一名。害人淪為盜賊。害人妻離子散。害人自毀前程。害人刎項自盡。旣是惡行纏身。其靈體之何去何從。眾人皆知。地獄牢中之貴客也。實是堪悲。

再談色字之害人。色相之身乃是幻身。靈體無色相所存在。幻身被色所累。其害至大。色迷人心。使其惡行百出。自身者。為色所累。將己肉身打扮為千嬌百媚者。以悅己心。將時將財花費在己之色相中。其害或害己。或更害他人。何以害他人。將己之色相。盡露人前。他人迷其色艷。頓生色慾之心。其害或使人失其心性。以至四出拈花惹草。弄至家庭失和。妻離子散。或遇稚子。其害更毒。稚子年幼。無人教導。以為色慾乃是正常。樂於沉迷其中。使其喪失理智。只思色慾之飽嘗。不思其它正經事。如若所有稚子皆如此。其後代必相同。其禍害之深遠廣闊。可想而知。達到那時。人慾橫流。無一善可取。必招至滅亡。故一人著色之迷。甚害人不盡在己身。其害之深遠。不可星數。故人切戒絕迷於己之美色。或迷於他人之美色。或迷於世物之美色。對一切色相之物。視若無睹。常靜心田。常邀佛助。破其色慾網。此才是每人應分分秒秒應為之事。所有世中物。雖未盡詳談。也已說一二。回頭再說。擺脫其纏擾之方法。唸佛敲經最為高。其次便是意志堅。立定意志常翻新。再將惡陷肉身。當知人心人志皆軟弱。剛說知錯今又犯錯時。故此人應賴佛助。佛助堅強意志恆久做。恆久做佛必成佛。此是理所當然事。

人居凡塵中。欲脫凡塵網。此事非輕易。人一定不要灰心。一步一步向著光明行。有如小孩提。學行之時常跌倒。跌倒之後再起身。重新再作善人。待到日久稍能行善時。切莫生出驕傲心。人若自大必自敗。驕傲之火燒燬功德林。驕傲必陷兒於羅網中。使其難以脫出凡塵網。故此眾人當謹慎。稍有微善且莫驕。否則翻身自高跌下失佛身。

自古有云

一念可成佛。一念可成鬼。一念之差。相距天淵之別。故人應慎。莫使半絲世物。纏繞心中。這樣日復月。月復年。肉身得以全面磨鍊。修鍊至高之心性。心性即靜如無物無人無我在。靈體道身光芒日日昇。待到他朝歸天時。靈體得脫清靜幻肉體。便成仙佛靈體身。

示畢

第二章完。退

第三章 玉皇大帝降

第三章。要說怎樣把靈修。靈體雖屬無形體。其靈之善否。惡否。仍有判辨之分。靈善之體。其體璀璨生光。靈惡之體。其體暗淡無光。靈體之光。何以觀之。人難以得辨靈光。佛則可辨也。魔則可察也。鬼則可知也。因佛體乃靈體。魔者鬼者俱是。故靈體之光。屬靈界才可觀其真相。人未嘗不能觀之。有德之仕。修道之人。間有具慧眼者。亦能得觀此靈體之光。其光芒耀目。遍體生光。光環繞頭。或光蔽其體。其整個有形肉體。像是浸在閃閃毫光之中。此些毫光。乃是其靈體之光也。

旣然靈體有高低修鍊程度之別。故人應勤修靈德。以使靈體之德光日進千里。光輝璨璨。靈光照遍大千三千界。除了救己身之外。還可普渡眾生。何樂而不為呢?

靈德怎樣修之乃可得?。

靈德之修鍊。除先摒除世中物之牽掛。如酒色財氣。貪嗔痴愛等。還要著重修鍊諸美德。義德。仁德及各種德行。以扶植靈體。使其德光璀璨生輝。

何謂之德行?。

廿字真言乃是。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此廿字雖只二十個字。但其內容包括天地上下之一切德行。無一疏漏之。

二十德行可歸納為一德行中。

一德行亦可化出萬千德行。

修一德之大全等若修全部德行。

修各種德行。而若虧於一德。所德行亦化為烏有。等若無德可言。故人若修德。應謹慎。莫使有半點虧德之事。從己身而出。旣修一德等若修全德。故今只抽廿字中一二德行之修鍊方法。約略談之。

如其首字。乃謂忠字一個。

何以謂忠。心無偏私謂之忠。旣無私。便成公也。忠字故亦包含公之美德。忠德之仕。先察世物。是否無私大公也。若是。則忠心耿耿。效心於此美德。終生不渝。此謂之忠。

恆心到底。至死也無異心。只是一心一意。盡己之力。行其美德至死時。此乃忠也。或人效忠其主。其主善。則忠臣效忠之。至死也無悔。若其主惡。則忠臣寧以死諫主。也無異心。不作朝秦暮楚之事。

或觀動物。忠德之修鍊者。莫如忠心主人之狗隻。狗之忠心。素來有所聞。自古至今。狗隻忠於主人。為主看守門戶。如遇盜賊。必奮不顧身。與賊糾纏。如遇主受傷受害。其不惜四出找人求救。故狗隻之忠心。可見一斑。若動物乃知忠德之美。人更應修此美德。忠於自己。忠於上天。

何謂忠於己。忠於天?。

天欲人善。故頒下各種善文善語。或善聖大賢。降世勸化蒼生。人得遇之。聞之。應感天心。努力向善。無有一日荒廢之。此謂忠於天。旣然忠於天。亦即忠於己。無人不欲挽救己之靈體。靈體何以得救。乃忠於行善之道。以德蔭靈身。使其他日歸天國。能得入之。享其永福永樂。故人若忠於天。忠於行善之道。即忠於救己之靈體也。即忠於救己靈。使己得享永福。就是忠於己矣。故若人行善。無一日之荒廢。無起改變之念。乃是忠於行天道。忠於救自己之靈也。其忠字可嘉。人人應學之為之。忠心到底。其靈得救之。其身得證之。證為佛之靈體矣。此乃忠字之淺談也

又談博字。現今賭風大盛。有人誤以為博字乃教人賭博也。此乃大錯大誤。此一博字。乃廣博也。何謂廣博。即將己之眼界。拓闊為無邊之眼界。將己之胸懷。博至慈航可容於其中。將己之學識。擴之不限於俗世之學問中。此謂博也

怎樣將己之眼界拓闊?。如井底之蛙。其在井中。仰觀天空。天空只有井口之大。如其跳出井外。天空便成一望無際之闊大天境。人如青蛙。自困於其有限之肉體靈體內。不識從其束縛之中。解救出來。其因何在。因人人皆有自高自大心。此心將人困其中。使其無法將眼界擴大。而只侷限於小我之自大自滿之環境內。何以能自我解放。使眼界大開呢。自滿之相反。自謙自卑自下也。若能謙卑自下。事事禮下於人。必能得益無窮。謙虛之仕。若禮下他人。求問疑難之事。他人必喜而答之。他人必盡其所知。一一相告。故此眼界大為打開。再說何謂將胸懷廣博至。慈航可納其中。

心胸窄之人。小氣之仕也。樣樣事情。以己見為高。他人稍一逆其意。便憤怒非常。遷怒他人。不恕他人為本。故他人若有美好意見。若見其有小過欲諫。也不敢出言相勸。或將其善意美念表達出來。故其心胸永存於狹窄之境界。其修德之道。也無改進。其智識也無增長。故不得其博也。乃因其胸懷之窄也。若要胸懷博。事事以謙卑。仁慈。寬恕為主。若人謙下。他人善勸當感激不盡。若遭惡駡。若遭譴責。亦一一受之。因其內含真理。雖其得之方法不同。其法乃惡。令人難受。但人若仍以衷心之態度受之。其益仍然全在。故其得益者。乃是能廣博其胸懷。使其能受善勸。能遭磨難。旣能遭磨難。遇難仍歡天喜地而受之。其寬恕之道。可謂高也。旣恕他人。無有恨怨。其仁慈之胸懷。廣也。旣是如此仁慈。如此廣大。就可是胸懷廣博至慈航得納於其中矣。

再說博學。現今世人只知現世學問。文學善章。非人所好。現今世紀。人人迷於科學之中。迷於科技之速變。以致迷失路徑。因科學昌明。多人遇病可醫。遇難得救。能改進五穀之豐收。也能改變天地之造化。出現試管嬰兒。人工受孕等等事情。旣是迷戀科學。相信科學是萬能之主宰。便繼而產生無神之論調。一心一意只倚靠自己發明之科學。此乃一堪悲之事。人若冷靜頭腦。細心想想。便覺己之微小。昔日人所讚許之科學道理定律。大多已為今時之推翻。故今日之大道定律。難保也為明朝之荒棄。人有否推想至最高無上之境界。想想看。是誰造世呢。是誰造物呢。是誰造人呢。人之肉體雖可朽。但細觀之。可見創造人之主宰之明智。之全能。其使人有五官。其使人有血肉。又有骨骼作為支架。支撐肉體。又有四肢。可助工作。可助行走。此若非造物主之明智全能。又怎能有此完美之人身在呢

又有人說此乃進化論。人由其它低等動物演變過來。動物乃來自植物。生物乃來自死物。死物乃來自能量。能量在現世被認為是不可創造。不可毀滅。故若其不可創造。人為何不思其來源。最初之原動力。最初之能量。從何而來呢?。若能明此。便可更推己之智慧。上一層樓而觀之。所有宇宙萬物。乃屬有形之物。能觀之。能覺之。其物之來源。由近而遠。由今而古。逐層推算上去。來至盡處。便至無可解釋其之來源。若人細心一想。此最先之能量。或是來自一創造者。而此創造者。乃大智大能之仕。其能之大。不可推測。其智之高。無能相比。故此其創造萬有。使其不停進化。而人則與物有別。因物只有一可朽可變之幻體。而人則有一不朽不腐之靈體。若想及此。可信有神在。或回觀今時今日。在科學境界中。常有不可思議之聖蹟出現。如絕症瞬息痊癒。處於危難絕境中。仍能絕處逢生。不賴科學之拯救。如此這般。或推論。或以現實奇蹟聖事。以開啟人聰。使其覺察己之智慧。乃是微乎其微。若能察此。便無自大之情。便生自謙之心。旣能虛心學習。便能跳出有形之世物科學智識。而上達於無形無止境之上智神學靈學之無邊法界了。從此便可觀仙佛之佛力。其佛力無窮妙哉。無窮大哉。人所不能為。不能改變之事。仙佛可為之。

此乃將己智識廣博也

旣是博學於神學。當知神乃慈悲。神乃一體。無分你我。只合一家。旣神無分你我。無分二家。他朝魂歸天境。各人應處一室。同侍一主宰。同領一佛恩。同享一神樂。故今在世。何用干戈不息。你爭我奪。或為現世之財物。或為宗教門派之分別。各人應以姊妹兄弟相稱。相親相愛以共渡此生。他朝同歸一天家為本。無分你我之界限。若達此境界。博也。

吾佛只對忠及博。兩種德行。略說一二。以供世人閱讀。參考與及領悟之

人如以謙虛之心閱之。必有所得。旣有所得。不若將之實行。旣能將其實行。乃得一德。旣得一德。乃得萬德。旣得萬德。持以恆心。歷久不變。努力行之。必得佛身。旣得佛身。靈體之修鍊。便得其償報。因已證佛身。

吾佛乃是玉皇大帝

自古至今。世人只聞吾佛號。未曾有聞吾佛語。現今在此說法一二。望能醒世痴。能渡人渡物。使人以勤修靈體之道。以備他日得證佛身。斯時靈體飄昇天上。便可與吾佛共居一室。可觀吾等仙佛之慈顏。可聆眾佛列聖之慈音佛語。使己之靈體。日漸生輝。何其樂哉。眾生宜速回頭。立志努力。勤於修鍊靈體為要。

訓示畢

第三章完 退

第四章 達摩禪師

吾佛喜從心上來。能乘葉一片。到此說道。吾覺大喜

此第四篇。乃論及人生長途漫漫中。

何以保持恆心行善到底呢?。

吾佛踏水之功夫之所以能達化境。乃因多於鍊習。無有間斷。故能進入此無窮妙境。如人之學游水。初時對水生害怕之情。幸得名師指點。能夠見水不生畏。對水生出喜愛之情。漸次喜與為伍。漸步近於水。及至足沾水花。或會感怕而後退數步。但經師鼓勵。鼓起勇氣。一步而奔水中。覺其清涼入心。可愛之極。便流漣忘返其中。暢遊水中。但日而久之。覺只浸水中。乏其味道。便求師學藝。把泳術來學。使能游泳於水中。或淺或深。隨心之所欲也。一旦泳術得成便能暢遊於淺水中。及至對淺水生厭倦之心。乃欲入深水之中。再由深水而入汪洋大海。無所不至之域。若能達此境。乃游泳之至高境界。故人之學道。有如學游泳一樣。先對修道之事。表示無意向道。及經仙佛點化。遇有大賢之仕。不厭其煩。向汝津津樂道。道出道之好處。道出道之成果。於是乎對道稍生好感。稍欲問津於道。及至問津於道。又覺道之難。卻步不敢前進。再經世俗磨難。或經善人感化。或遇善文得閱。大醒心迷。覺道之可貴。旣是難。仍要學道。此乃得入道門之第一步。

及其進道門後。其磨難之多。不可星數。幸仙佛助。得能一一過關斬將。屢戰屢勝。漸覺道之妙。對道大興奮發之心。欲把道田多耕。欲把道果高種。經歷艱險。得感佛助。得明佛力之無窮大。得知佛法之無窮妙。對佛起依賴之心。全心依持仙佛。事事託於仙佛之安排。如是者。仙佛越發使出其無窮佛力佛法。使佛道顯聖非常。使樂於修道之仕。更加樂於行道修道。得道矣。

旣是樂於修道。又努力行道。又全心歸道。依賴佛渡。便漸次進入道之佳境。若至完全無我之境。只有佛在。只有道在。依天道而在世行道。便已達至高之道境。即仙佛之妙境。

但能得此至高妙境。乃非易事。必須下多番功夫。經無數磨難。經磨難而不變其修道之心。經失敗而不頹喪。仍抱一番熱忱。努力賴佛助。努力前進。這才可修道至此至高至妙境界

說是易。做是難。吾佛稍作一二說。以道出修道行道至死。永遠不異於道之妙方妙法。以供世人參閱參考。各自領悟領悟之。

人若一顆赤子之心。藉此稚子之心去依賴仙佛助。佛必能助其修道至死時。無有更改之日。

何謂赤子之心。赤子乃稚子。細小孩童也。觀觀細小孩童。如幾月大之嬰兒。至歲半大之孩童。皆謂赤子稚子幼童也。

嬰兒如遇飢餓。哭啼之時。其母必育之。不讓其遭饑餓半點。如人待佛如母。人若有事。無論是俗世之事。或靈修之事。母必來助。即佛必來助。不用人先開口。佛已早預備救助之物。莫使人遭困危半點。故此人有赤子之心。便事事依賴仙佛。確信仙佛在其未知難臨之前。佛早已在其左右。看護照顧之。此乃赤子之心所產生之全依賴仙佛之心也

赤子之心又何作其他用途呢?。

觀及嬰兒。其能有權選擇奶粉之味道之牌子嗎。及至歲半兒童。其父母餵飼其以何物。其必樂意受之。無顧忌之心。慌怕此為毒物乎。再觀此等稚子。誰人抱之。誰人親之。一槪來者不拒。願受呵錫若人有此子之情懷。對上天仙佛所賜之一切。或苦或甜。或順或逆。一槪欣然受之。因其信賴仙佛。所有恩賜。必出於仙佛之謹慎考慮。確認定其對汝之靈體得救。有絕大之功用。才會恩賜汝。這便無顧慮之憂。大可受之。用之。享樂之。就算是苦難。也應享樂之。因無苦難。人怎得成長。如無苦難。怎麼勵人之心志。使其定心志。定志向。努力向善道而行。反觀佛或賜與享樂片刻。亦應大喜而受之。因人非佛。只在磨鍊之階段中。若全部俱苦難。只怕人難以抵受之。弄至灰心喪志。棄道而去。投入邪途。故必有樂。以伴其苦。經苦後而覺樂。遇樂後才可接受其苦。苦樂參半。互相幫助。以勉勵人於修道之中

故若人能體察此道理。必能以赤子之心。樂意接受天之安排。或順或逆。全部安然受之。如赤子將父母給與之一切。或飲食或衣著。全部接受。毫無反抗之理。又如赤子不拒任何人之照顧呵護。人亦應接受一切善言相勸。無論其出於何家何派。何等賢仕。不論其老少。不論其種族。只要其出心乃善。欲汝修善道。向善果而行。人必應欣然而納之。更要感激此等善人賢仕不已。其善勸。或是善言相勸。或是大斥大駡。或是指桑駡槐。或是杖棍加身。其等等法。只要其出於一番善心。欲汝之善。汝等皆應受之。因其乃如稚子之迎愛迎教迎罰於眾人也

故此赤子之心。其功效之大。可見一斑。若人抱此心。不變不改。遇難跌倒後。又再站起。發心向道。佛必相助。助汝前行。勤修此赤子心。必能順利行道。修道。得道至底也。以至終生不渝。恆心到底。不改於道也

赤子之心旣有。此乃為出發點必有之階段。及至在途中。仍應持此心。及至末時。仍應持此心。此心死。其道必歪。其道歪。必不能證道。必不能持修善道至死時。

故人雖培育此赤子之心。怎樣去培育之。人在其父母眼中。永遠也是嬰兒一名。就算壽至九十。母乃百二。其母仍待此白髮孩兒。如初生嬰兒。對其愛護提攜非常。如其有過。亦當寬恕之。

是故人應常把自己當作嬰兒辦。以自己為無知無能。軟弱無比之小孩。易犯錯過。不肯悔改之頑劣兒童。怎能生此心呢?。怕只有謙遜之仕。才能生此心。因如有點驕傲。必自以為萬事可由自己去主張。不用靠人。不用靠神。若是如此。赤子之心盡失矣。故人必應自卑自下。認為己是無物。其之所以存在。全藉佛力庇蔭。本應無此人身靈體之存在。只因天心大慈悲。從無生有。變化出人體靈身。故何有自大之心呢。因己存在。實賴上天之慈心。故己應將自己當作物件看待。讓天任其慈意加以運用之。若其意欲其立功立善於世。此人不應感覺自豪自大。因天之所以託善表於此身。乃因渡眾人。及渡此一人而已。故人無一德可以自誇。若當己為天之行善工具。己之存在。可有可無。因上天隨時可轉用其他工具。未必只用你一人。這樣便可消除驕傲自大之心。旣無傲心。赤子之心可保矣。又再深一層。若人瞭解天之慈悲。從無而生眾生靈。其恩之浩蕩。莫以為報。故人若能善渡一生。終生努力於行善之道。如此。人才能微顯其欲報效天心之意。若論能報之。就算人作善千千載。萬萬世。亦未能報天心半點。

因所有善德。所有善果。所有微善。一思一言。一念一動。皆是天所賜。故怎能說吾已以善表天恩呢?。故能念及此。必常愧己之行。行行皆惡。語語皆邪。無一善表。無一慈念。旣是大惡一名。怎能悅天心半點。那又怎提得上能報天思呢。旣然自慚自愧為大罪人。那又怎會生驕傲之心呢。故無傲心。赤子之心。得保矣。人觀及此。或問。旣眾乃大罪人。那何人得成佛呢?。此罪人之名銜。乃為提醒修道人。恆心修道。莫起傲心之說。在其實際。其至善之仕。仍可稱罪人一名。因其善非其所造。乃上天託其顯現。造就出來。但人不應忘記天之慈悲。人若能以赤子之心去接受天之一切慈悲恩賜。天心必大悅。其不論人能完全利用其恩賜。或只利用半點。其天心必大喜。天心喜悅。必更以全力助人修德行善。使其他日。得脫塵凡。靈體得返瑤池。其身得證佛身。其之得證佛身。因其善果多多。或只有善果數隻。天鑑察此事。乃憑人有否善用恩賜。努力為人。結出善果。而判定其果位。應為神。或為鬼

眾人應知。樹越多。果越多。樹越少。果越少。所以若上天賜某人。恩典多。其功果必多。若賜某人恩典少。其功果必少。故此天不以功果多寡。以論其功勞。天以其怎樣利用其恩賜。以作判斷。若人有恩典一仟。而只用其十個。結出功果十個。其功勞比較恩十個。而得功果五個之人為少。少。少了。故前者之判斷。必比後者為差矣。故人無需將己比人。只要努力。切實地在自己生活環境中。在自己所能領悟之道域中。以全力努力恆心工作修道。至死不渝。其結果怎樣。自有大公無私。至悲至慈之天心。為最高之裁判者。天自必論功行償。論罪當誅。無有半點差錯之理

故人生此世。應懷謙虛之心。應懷赤子之心。應賴佛力。維護己修道之恆心。努力把道田耕耘。終其一生。無一日之荒廢。天堂之何得。有如手中物。張手便得之。

訓示畢

第四章完。退。

第五章 慈悲佛母降

我今到此開言講。五章聖訓現眼前。人得良機閱此書。得感天心大慈悲。慈悲佛母臨壇照。照耀眾生覓路行。覓得光明路一條。恆心到老行此路。此路可通紫竹林。林中坐我佛。欲挽救紅塵。現今特降世。書寫眾善文。今吾特說覓路法。有待諸君閱後領悟和何。覓得光明途

何謂光明路一條?。

光明大路只一條。各家各派之仕皆行此光明路。旣是光明路。當是上天之路途。若要上天好為神。必要先練習怎樣為神之路途。好待他日真正返天為神時。能以得心應手為神佛。能夠適應仙佛境。能夠配合仙佛之途徑。能夠恆久為仙佛。不再被紅塵連累再下苦曹。故此光明大路乃是鍛鍊自己倣傚仙佛佛身佛表之途徑?

何謂仙佛?。仙佛乃是大慈悲

慈悲謂何解?。慈者。慈母也。眾生皆有父母。試觀父母對子女之心。無微不至。有苦先為子女嚐。有難先為子女當。有憂先為子女愁。無一事不先為子女籌謀準備好。待子女不費吹灰之力。便可飽嚐其甘果。不用大憂大愁。已可得事之成果矣。此不是慈。是什麼。故若觀現世之父母。猶可幹出如此多捨己為兒之慈懷大業。何況在天之仙佛呢?。其慈當比現世父母。要大億億萬萬倍。故此人欲效仙佛之慈。必將慈之境界。無有界限之。旣無界限。其慈可推達至無窮之邊境。旣是無窮盡。如有人欲傷其慈心。不可得矣。故人若對此學佛之人。得罪多多。其必以慈心一顆。大恕其罪。還憐愛非常。視其若己出。無有怪責。惦記其罪之心。此乃慈之一見也。又若人有何憂慮。其學佛者。必盡全力以助之。解決艱難。無讓其一人。獨坐苦船之中。就算無能助其解決痛苦。亦以分擔其苦為本。儘量加以安慰。盡使其忘憂且樂。或盡己之能力求助於他人。使能得一機會。有功其解決疑難之問題。旣是學佛之人能為此。其慈也可比仙佛。故能逐漸俏似仙佛。終能成佛身矣。故此乃光明路一條。人人皆可以行之。此路雖光明。但亦非易行。行者。當常自醒覺。其軟弱之本能。應常求助於佛。何以求助於佛?。因佛乃無所不能。又具慈心一大顆。故人喚佛助。佛必喜來相助之。以大佛力。大願力。大能力。故此人必能在佛光相助下。能一步步穩走此光明路一條

悲。乃悲天憫人也。憫乃憐憫一切蒼生。一切生靈。一切事物。無不憐也。愛也。此乃悲也。旣是憐恤所有生靈事物。故對一切事物。無不愛惜之。如自己之生命。故此。如見某物受損傷。其心必大痛哉。如見某人遭死亡。其心必大悲。為其痛哭一塲。又憐其家人。哀慟死者之情。必是無限悲傷。故此聞其死訊。已是傷心不已。見其遺容。更悲不可當。觀其遺屬。更加憐愛。欲與其分嚐苦果。欲安慰其苦心。欲照顧其日後生活。此種種感受。此種種情愛。此種種憐惜他人之悲懷。乃生出大悲之心。見人身軀死亡。已是如此傷心。何況見其靈體陷於險境。陷於絕境。又何忍不為其悲。又何忍不盡全力。以挽救之。靈體之陷險境。無非是其沾染罪惡。使靈體失其靈性。以至靈體沉淪於罪惡之中。每況愈下。終至沉淪於地獄之絕境中。故學佛之仕。有見於此。必費盡心思。欲挽救此靈體。常不惜費其唇舌。善言相勸。善表以勸之。望其能受感染。醒悟其非。覺悟過來。重修正道。其必大喜矣。因一靈得救。勝造七級浮屠。其學佛者。如遇冥頑之仕。死也不肯改惡從善。拒善勸於門外。善心人能為其作什麼呢。能為之事。非放棄此靈另覓受教之仕。非也。其必以盡心盡力之大悲心。為其默禱神靈。望仙佛伸出援手。點化此惡者之心。使其歸正。如其效不得以見。更發善願。為其改過。多唸經。多拜佛。多立善功以蔭之。或將此事。轉達多位善心同道。請其亦出援手。為此惡人之改過。多禱告。多行善以祐之。其不惜千方百計。不惜以全副精神。畢生之勞力。只為一靈體之得救。願捨己之所有。以拯其靈。此非大悲。是什麼呢?。

對人是這樣。對物對其他生靈又如何?

所有受造物。本是同根生。故傷一物。等若傷己一身。物與人同。無分彼此。物以助人。得生此世。如五穀。五金等。若無五穀在。何以養幻身。若無樹木在。何以有居屋。若無五金在。何以有器皿。旣知物乃為人以設。其愛人之心。何其大哉。人若不圖報。何以為人。故人應愛物如愛己身。故一物之損毀。人應大悲也。對物且懷大悲之心。憐惜不已。何況對一切有生靈之物。如一切濕化胎生。爬行飛禽。其所含之靈體。雖是微小。但其靈體亦如入靈。同出一轍。無分彼此貴賤之分。獸者。其前身。其後世。乃屬人之靈體幻變。其靈實與人之相同。故人與動物實出一家。其情之親切。有若兄弟姊妹。故人對動物。應待其如兄弟。如姊妹。如子女。如父母。其一之喪生。等若喪失一家人也。動物之喪生。有等為人而犠牲性命。如豬牛羊魚雞鴨等。皆是為愛而犠牲者。其性命得以延續在人之生命中。從此可見其為人捨己之偉大愛情。人當感其偉大。對其感激不已。當應善待之。憐恤之。若遇其生病。遇痛癢。應請醫醫治。莫讓其飽受痛苦摧殘。如人之待父母。若其病痛。必盡心醫治之。及至其他生靈。雖人或少以其肉養人之幻身性命。亦應一律加以憐愛。莫使其受傷受毀半點。如不擒之。不獵之。及至其他生靈。雖人或少以其肉養人之幻身性命。亦應一律加以憐愛。莫使其受傷受毀半點。如不擒之。不獵之。見其無食。餵養之。見其受困。釋放之。見其遇難。救助之。一一皆如己親。照顧不遺餘力。此乃愛惜一切生靈之道。不加損毀半點。若能如此。大悲也

故此大悲者。其悲懷包括一切創造物。或人或禽。或獸或物。或生或死。或卑或微。或貴或賤。無不憐恤之。愛護之。旣能如此憐愛所有事物。人類。動植二物。其悲懷定可大動其慈心。慈心今可受其悲天憫人之影響。將其慈心廣種於萬物生靈之內。無一物不以慈待之。無一靈不以愛護之。故此大慈大悲也。大悲大慈也。大慈悲者。仙佛也。故人若學此大慈悲之道。乃行於光明之學佛途徑上。他朝魂離善體。必可證佛身矣

又論如何可刺激人向慈悲之路進化?。

此可由仙佛之慈悲激發起人之慈悲情懷?。

仙佛是何等慈悲呢?

遠在人之受造時。佛已早知人之墮落。因出於慈悲之心。欲人仍有一機。修德證佛身。返回上天為神。享永福永樂。故此深知人會大傷佛心。作出無窮罪孽。佛仍本慈悲之懷。以創造之。亦本慈悲之懷。讓人在幸福之中生活。對己之未來能犯之過錯。懵然不知。使其在佛愛之中生活。又不需人作半點圖報之心。只要其接受所賜一切。快樂平安地享用。佛便大悅矣。佛之慈悲。更進一步。毋讓人覺得其之所以受造。乃無自選之權。其之生存乃由佛之一手操縰。故佛授與人自由之可貴權力。任其隨己之意願。選擇欲選擇之何等生活之途徑。但若佛如此做。其慈悲更廣。因其心時恐人有錯失。人是軟弱。一不小心便會犯錯。故時刻為其擔心。時時刻刻。追隨左右。只加善勸。毋有相迫。勸人從善。助避諸邪惡。可惜人捨善從惡。選擇邪途。以致佛本正義之心。將人逐出天堂聖善之地。但佛仍難忘己之慈悲情懷。讓人仍有一改過從善。重修佛身之機會。故遣其往凡塵之世。居住修行。欲其得尋光明之道。一一勤修佛道。以證菩提之身。因人居凡世。離佛國較遠。其犯錯之機會。更加大矣。故佛慈心大動。不欲嬌兒更深陷罪泥。難以自拔。故佛寧捨佛宮。相隨至凡世。時加庇祐。使世人得安渡一日。平安睡眼。使其得安渡一年。歡迎新年。使人能避邪惡念。能生一善。使人能避諸災劫。能得一生存之機會。種種提攜愛護。人俱不領悟之。以為一切發生。皆出於自然。故此不用珍惜之。故不識珍惜之。亦不明乃佛之暗中助祐。那又怎樣能效仙佛之芳表。那有感謝佛之恩情。圖以微善報天之心呢?

故此佛之慈悲大動。自古至今。常顯聖蹟以渡人。常倒裝下凡。或降世為人。以渡世人。以醒世痴。使世人得悟仙佛之慈悲。使人得悟此身及萬物。皆因仙佛之慈悲。得以存在。故仙佛無時無刻不準備現身說法。扶乩教人。顯聖靈驗之事頻出。其意欲何為。非欲大顯身手。只因渡世人。回唸佛恩。願隨佛表。願受佛助。助行光明學佛路。願受佛揞引。返回紫竹仙境林。此乃佛之大慈悲願

故人若明白領悟佛之大慈悲。必能爭相倣傚。永遠自強不息地倣傚之。永遠不覺己之慈悲之心已達頂點。旣無頂點可達。其慈悲之心必不斷增長。以至於無涯無岸之佛心慈悲境。如人至此慈悲境。其人雖身仍在世。其心已居天上天。其靈已與佛靈相契合。其果必香溢滿天庭。其善言必大悅天心。其善行必天地知聞。其一切思念行為。全為佛所知佛所喜。佛喜必以全心全力全靈全意助其為佛於世。成佛於天。何解佛以全心全意全靈全力相助。皆因此人完全符合佛之大慈悲心。恆心努力。行於光明佛道中。故佛那有不全助之理。

若問誰可得佛之全助?。

人人皆可得之。只要人醒悟佛之慈悲願。願人學佛。為佛。成佛。便發願行佛之光明慈悲路。在其路途中。倣傚佛之慈悲心。便己心成為佛心。全心靠佛勵己成功。佛必大喜。佛必以全力助之成功。故人人皆能得佛助。以證佛身

吾佛今已說出光明佛道為何解。又說出如何可行此佛道。又說出助行佛道之方法。望眾位兒女。體恤佛之一番苦心。眾心皆歸向此佛道一條。勤修佛道。以證佛身吧

訓示畢

第五章完。退

第六章 釋迦牟尼佛降

吾佛到此負責著作第六章。六章說什麼。魔由心生擋佛路。眾生修道之仕必當領悟此道理。佛欲人善。必以全力導人返天。魔心大怒。因其欲領人返囚地獄。受其凌辱。受其折磨。故魔必盡全力將人從佛道中。引誘出來。使其誤入魔道。日深月深。使其達無法自拔。愧不敢仰天之地步。斯時魔得其所哉。將人靈操於手中。任其折磨。任其損毀。被因黑地獄。永無超生之日。使佛大傷慈心。使上天為其靈之喪失。大傷其天心也

故問何是魔?

魔與佛背道而馳。魔之所以謂魔。因其僧惡一切善念善言善行。其所喜愛者。乃一切諸邪惡。惡念惡行惡言。無所不作。只要是惡便為之。故其不得留在天宮。而慘被逐出天門。惜魔仍無後悔之心。咬牙切齒。定心與天對抗到底。惜其惡行。只為魔披上重重罪孽。其罪孽雖使佛悲其懷。但不能傷佛身半點。不能玷汙天堂半分。故魔含恨在心。矢志要報復於上天。環顧一切。得觀人類。佛欲人類善。使人得享天堂之福。於是魔便得一報仇方法。藉人之失落犯錯以報復於天。魔便日思夜慮。出盡法子。欲接近人類。得以接近之時。便層出不窮地以各種手段誘人犯錯。如用酒色財氣。名利智慧等。以利誘人類犯錯。魔何故得幾慘害人類呢。因人有自由權。可以擇善擇惡。任其所慾。故魔得機會一個。但雖有機會。但亦非易得成功。因佛常助人於左右。寸步不離。常加善勸。可惜人類軟弱。沉迷於自我自由之環境中。忠言逆耳。眼中只觀目前現狀。不理他朝如何度日渡己靈。故先生自我自大心。即驕傲之心。每人自我之心之大。可見一斑。觀及幼子。一懂人性。便知誰是己之親人。見己之親人喜。見他人抱之哭。故已有自我之心之出現。及至大些時。兒童喜愛他人讚美自己。不喜他人彈劾自己半點。故自我之心。誰人無之。由於自我之心過大。所以自見自己之意見是對。而他人之意見。一於不聞不睹。故自封於高高之圍牆之內。只與己所選之朋友為伍。如結佛緣。佛必導其跳出此自大之圍牆外。如遇魔君。則其導人更將圍牆高建。以擋佛念。以謝絕眾人善勸。日自與魔為伍。必日趨地獄苦境。惟其不自覺也。故此魔與其交。居於其心中。其靈中。於是魔念必由其心中生。由一魔念。化生為千萬魔念。由千萬魔念。引伸為千萬罪行。由於罪債高築。他朝靈體之悲慘狀況。眾人皆可為其預知也。為其悲痛也。因其靈之喪失。必然之事矣。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話何解。人若有幸。稍知悔改。欲回頭是岸。重返佛門。皈依我佛。潛心再修善道。此是大幸。大喜也。可是魔決不輕易放過此一靈體。其必以全力。將其從佛道拉出。重入魔境。故修道者。時應防魔之突擊。前者說人自建圍牆。阻己修道之路。此圍牆也。實人之驕傲自大之心。其牆得破。乃幸得佛之助。善文之勸。善人之善表所影響。故其牆得破之。但此牆非真牆。非用磚石所砌。其之建造。乃出於人之一念。一念之善。其牆如幻影。消逝無形。其人之一念之惡。其牆重建。其堅實之程度。恐猶勝於前。因受魔誘。稍離佛道。再生傲心。故圍牆再建。乃因己破牆一次。如後發覺己之不對。礙於難堪之情。其更不願再破圍牆。故被困其內而不得超越之。實屬可憐也。若是如此。其心必魔之折磨。或譏其無膽認錯。或以無地自容之難過之情。阻其認錯。或更甚者。引導其更加犯錯。若是如此。其錯比前者之錯。更深更廣。因其重入深淵。不覺淵之深。故便更大步前往。不知淵之深淺。奮勇直前。故弄至不可收拾之地步也。

人之傲心。魔之溫床。魔念之培育。有賴此傲心。如一修道人。其道且高如其一生傲心。自為己之道行。已修至化境。於是便自高自大。固步自封。不再於行善。只日日夢想。自己已生活在至善之道中。差矣。因人之為道。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愛心漸冷。其善言日漸大減。其善行日漸無見。故日而久之。終由大德之人。淪為小德之仕。再由小德變無德。再由無德變小惡。再由小惡變大惡。無他。傲心使其沉淪至此地步。

傲心亦會生出另一魔心。乃妒忌之心。旣然高傲。每事必以自己為最善。最美。若有他人功勞過之。其必不悅。而生出妒忌之心。由於妒念。一切道念便被扼殺於其中。一切道域之妙境。亦無法前進入之。因妒忌他人比己好。於是他人之一切善法妙語。一切充耳不聞。不願領受。不願參悟。由此妬念。而生憎惡之心。憎惡一切自以為比己好之人。其實際情況。他人未必比汝為高。只因己之妒心。他人有一善。而汝有十善。汝仍以妒心惱恨他人。何解高德善行之仕。也會如此。無他。其妒心作怪也。何故有妒心。只因其心乃傲也

故此人若修道。由不明道至稍明道。至稍有微德者。慎起傲心。因傲心一起。魔念重生。道心旣失。換而替之。魔心一顆。是也。若問何以與魔心絕緣。以保道心。以保道身。以證佛身呢?若要徹底消除魔心。先要徹底消除傲心。若要消除傲心。當要將所有魔念消除拒絕之。莫使一個魔念潛入心中。否則其禍害大哉。深哉

何謂魔念?貪嗔痴愛是也。

貪者。修道者或不再貪財。但其亦可貪善。人應盡己之力行善。何故善也有貪之者。例如某人失足墮海。汝欲救之。但惜汝不懂水性不能與救助之力。於是他人救之。心中便起此心。若吾能行此一善。救人一命。何其大善也。此一念者。乃貪念也。因汝救人之念乃善。但汝念其救人之事。功可護己身。故此乃為己益自私也。不能得之。心中切念之。貪善也。故人應怎處對此事。人心中應慶幸此遇溺者之獲救。應為那救人者得立奇功而喜。心中切莫生妒念。妒忌他人把功佔。若無此一貪念。在救人之危急時。雖己不能以身相救。亦可為其呼救。求人救助。求佛相幫。而心中並無一念。以為可立一功半善。如此做來。靈中得益萬點。自己卻懵然不知。其道光更進一步矣。又如愛。愛人如己。人人樂於此行。天必大喜矣。但愛亦可成魔法之一。何解。若人為一私愛。而失公道之心。這愛心便成魔念矣。如一件物件。可愛非常。人將其收藏於夾萬內。鮮為他人所觀所聞。此愛物之心乃私。又或為己之親人之利益。作出傷害他人之事。雖愛其親人。但有傷害他人之嫌。此愛乃一魔念矣或說痴。如其人痴戀己門派之道學。輕視他派之佛理。此人之痴乃魔念也。因其未能拓開眼界。容納他人之道學。於是便失去互相勸善。互相研道。互相研道。互相勉勵之機會。亦或會因此一魔念。導至門下眾弟子或同道。爭相倣傚此惡表。以致弄出分門別派之事。將道學侷限於一小口井之內。不能將道宏揚之。所以。一魔念之深遠影響。非人之所料及也。

故此人應杜絕任何魔念。莫使半點魔念進入其心?。何以為之?。旣有道高魔更高。故人非魔之對手。唯有佛才可敵魔。故魔念一至。求助於佛。勤呼佛號。勤唸佛經。勤把佛恩。將其全心全意。埋藏於唸佛當中。至於魔念。莫與之糾纏。莫與魔說法。見其魔影。便即遁隱。逃去無蹤。逃往心內喚。此乃藏身佛心中了。因雖佛號一個念。縱然萬魔來纒擾。萬天仙佛照護兒。莫使魔念半點入心中。佛旣來護。必種佛念於人心中。何謂佛念。其與魔念相對抗。乃是無我之大空空之想。旣是無我。便無貪嗔痴愛念。

無我是何解呢?

視己之存在若無存。心中只有仙佛在。心中只觀佛面而不覺有己身之存在。故若如此。心中靜如明鏡。只欲反映佛之心腸。使佛心表露無遺。至於自己。一無所在。旣無所在。那有功勞可加於己身。全部功勞乃佛之功勞。旣能悟此。便無傲心。傲心旣無。那生妒心。旣只有佛在。對一切世物靈德。亦不會貪嗔痴愛之。因己之不存在。那有六賊來相纒。即有六賊來相擾。那裡尋得此人身。因人自虛空自己。其身已失。其心已變為無。故此無魔可擾之。此乃將己身己心己靈藏於佛心佛身佛靈也

旣與佛心相通。佛知萬物宇宙。佛可觀過去未來。佛可辨別善惡。佛可為其所欲。故人若通佛心。便可明察善惡是非。助己躱避魔念矣。亦可在魔念未來時。逃之夭夭也。亦可知其所欲。行善避惡。深藏佛中。待魔退卻。再露其容。故此乃無我之境。無我之益處。無我之妙用。人人若是達到無我之境。佛便放心矣。因魔無從下手。毒害生靈。因其不可覓生靈之蹤影也

訓示畢

第六章完退

第七章 皇母娘娘降

皇母娘娘今到此。第七章著初七晚。晚晚著書非空閒。人間凡仕晚上可以眠半點。天上神仙無時閒。為何半點空閒也全無。只為心繫嬌兒女。怕其舟覆塵凡間。佛塔高築賢德仕。也防佛塔塌於頃刻間何故大德之德也會滅於一旦?。只因一念之差。全軍可覆沒。此事謂何解?。建屋者。當知屋有基石。倘若基石被毀。其屋必整座倒毀。人居其中。或死或傷。無一倖免。故此一念之差。等若移去基石。以致屋舍倒毀。功德全消

此一念之害。可真大矣

一念者。為何物?。所有一惡念。皆可發出如此大之威力。若妒念。貪念。傲念。怒念。邪念。淫念。諸諸惡念。皆可將全部功德毀於一旦。

為何一念能發如此大威力。試觀其究竟。

一妒念扼殺人對他人之慈悲心。受教心。由於妒念起。便憎惡此人。其人就算是大賢大德之仕。己亦視之為無物。其言也賤。其行也惡。故己之心目中。當此人為大奸大惡。就算其極好以待己。己必絕不領情。反以仇情相待。儘量使其難堪。使其見己而遠避之。及至如斯地步。己還不知他人忍讓之道。以為己是理直氣壯。己之言行皆對。故以後為人。對任何事物朋友。皆以此妒道待之。其後果如何。皆可想像。其必無一知己。無一他人之真心語。無一美德以伴之。因所有美德。皆被妒心焚燒。無一遺留。故就算大德大賢。若一妒念萌生。其害大且深。其摧毀力強且遠。微則使道基搖動。重者使人陷惡念之罪網。妒念頻生。惡念隨起。惡行現形。終至魔身自得。其禍害之來源。源自一妒念。故人若有一妒念起。應即撲滅之。如何撲滅之。一當求佛助。助靜妒心。助除妒念。二當常備謙德以護身。常認為己之卑小卑賤。己為大罪人。無一德可擁有。常視所有人為大賢大聖。倘若如此。他人有一善。汝必當為其大喜。毋有大妒之理。況且更深深回念。吾等凡人居凡世。只為渡己渡人。天將善託其演化。故凡人無一人可以自誇功勞半點。所有功勞之出現。等若一佛之現相。故一人行善。汝應大喜。因得一佛臨凡教導人。故此人人皆喜他人行善。行善者。無功可誇。觀善者。無功可妒。人人皆只演佛觀佛。領悟佛道。倣傚佛表。以證佛身。以報佛之顯化。

若念及此。每一善念。每一善行。何人行之。念之。也不是其關鍵。其重點乃是世上多添一善念善表。使人可多作參考倣傚之用。何不是大喜大幸哉。那有妒念之生呢?

因妒生貪念?

若論德行。品性之修為。人或難明。何故妒能生貪念。如今借此比喩。以作淺談之。若芋人天賦音樂天材。其能吹簫彈琴。唯獨不懂擊鼓半點。其心妒他人能善於擊鼓。故生貪念。欲己也能學擊鼓之材能。於是廢寢忘餐。終生努力於擊鼓之練習中。至於其樂藝。如簫琴二者。則不加訓練使其荒棄。終於一事無成。一技之長也沒有。故不能鍊於至美之境。簫琴之技。因無訓練。無法盡展其長。終於因一時貪念。弄至一無所得。全失所得。此不是大悲乎?。故修德亦是無有貪之念頭。

德行個個都是好。人人皆應修全德。那為何又說不可貪德行呢?。例如念字當中。有二十個德行。

如人只取其一二種美德。勤以修之。以畢生努力加以修行磨鍊。其功果當然不可看輕。但若人貪心。要將其宗全修鍊。人啊。莫忘人之軟弱。怎能在一生之內。修其全德呢。其必感修道之道。甚是困難。於是無心向道。漸次疏懶。或是更甚。離道而行。背道而馳。為何如此。弄致灰心喪志。不戀修道。覺道難行。無他。只因貪念一起。欲己一步上青天。及至覺其登天非易。便將其輕易放棄。不再回心靜想。若欲登樓梯。人必一步一步拾級而登。那有一人能一步躍登十級之梯呢?。就算已成佛者。也自謙說只以一德護體以登天。如人所敬拜之關聖帝君。人注意其義氣之德行。其之德行當不侷限於〔義〕字。但世人因得觀佛之義。得以鼓勵人行義德。一德之得。乃得全德。故人若不貪。只行修一德。全德乃得修也。

貪之毒害。稍見其微害。其微者也如斯利害。人切莫為之。念及魔之墮落。也是為貪作自己之主人。不用聽從佛命。

可以智慧相等於佛。可以更勝佛智。故此受魔所誘。違背佛命。自把自為。墮落紅塵。故貪之為害。可真大矣。一念之怒。一念之惡。一念之邪。其邪惡之大。大矣。

怒火沖霄漢。人若發怒。智理全失。可以破口大罵別人。粗言穢語。盈溢口中。更甚者。可以操刀殺人。犯下瀰天大罪。何解能犯此等罪過。若人心平氣和。理智不失。其言乃順。其話乃善。無有粗言半句。無有毒語咒人。更惶論其打殺他人之事。此一和善之人。何故能變如斯兇惡。只因一時怒念大發。怒心遮蔽眼目。怒火燒燬功德林。旣無功德護。惡魔自相侵。使其行徑大異於平常。打罵他人。隨其怒火而發生。此點怒火。不只燃燒在一人中。其可燃點他人之怒火。因被辱罵。若此人無寛恕忍讓之德。恐防也被怒火所淹蓋。旣然二人皆處火海。當然被埋葬怒火之火海中。乃必然之事。故今報章所刋之新聞。每多因口角生怒氣。繼而動武殺傷他人。日日皆是。此乃怒氣一念之為害也。怒而生惡。眾人已聞。若無惡念起。那有操刀殺人之理。因其欲置人於死地之惡念。萌生於怒氣中。故怒生惡念。若然無怒火。試問有誰人能手起刀落。殺人如在夢中。不覺己真是殺害人命。就算血花四濺。沾及其面。亦無感覺。亦不覺殘忍。無他。因其怒火遮蔽其心目。不自覺己之惡行。故人欲行善。不行惡。必須嚴禁一怒念之生。否則。如臨地獄邊際。危險之極。何以又有邪念之生呢?。邪惡二字。實指一理。但也有深淺之別也有明暗之分。惡人其惡行明顯。人人容易觀之。邪者。其邪念貫胸。或表露於邪言惡行中。或暗藏心內。待機發作。其邪也。邪矣。何故會成邪惡念。此乃生於怒。怒念一生。立即發作。惡性大起。怒惡形於面。打罵詛咒他人。得而見之。但若其將怒惡不形於色。藏在心中。待他日時機成熟。或親自毒害仇家。或借刀殺人。其邪不只害己害仇人。更害及無辜之第三者。其邪不是比怒火生惡而殺人更兇。更殘。更狡嗎。所以邪念不只一時害人傷人。其害人之時間更長。毒害更深。其侵蝕人靈更深遠。使人逐漸走入邪途。終至成為大奸大惡之邪人。害己更害人也。

淫念之毒害。更如利刄。刺透每人之心靈。使無數善靈魂歸地府。色慾之為害。自古至今不乏其聞。無數帝皇。因戀美色。或失江山。或動干戈。或殘殺忠臣賢仕。其因何在。在其重色之淫心也。

淫之毒害。為何如此犀利。因其毒害。可在一人心靈內完成其徹底摧毀人靈之功用。淫念一起。其人之一切善念皆被其掩蓋。在其心內。疊起不息。人觀其外表。無從得悉其淫邪之內心。淫念之害。深矣。就算一人不因其淫念而作出任何不道德之行為。其已獲罪於天。因一念生乃等如將其所思之事。做了一半。如人口渴。一念及之。乃欲喝水。其必取水一杯。以解其渴。故若一人發善念。其未行之。已有功勞留天上。故此念一生。未有為之。亦等若已作之。故此人處於現今之世。色慾橫流。淫風遍地。淫語淫念。淫照淫片。無處不是。販賣色情之淫穢塲所。五步一樣。十步一閣。何故淫風如此盛。乃因魔知淫乃最易得進人心之念。亦是毒害人靈最深之物。亦是一無形無色之毒物。因其可深藏人靈人心內。已不表現出來。但卻日夜纏擾人之心靈。毒害之折磨之。使其道果完全崩潰。此及淫之無形大害。故人須慎之。莫使其近身半點。故此若避免此惡毒毒蛇。免其纏身。必求助於佛。其一出現。請佛護身。除求佛助。亦應嚴禁五官。無睹淫物。無聽淫語。無說淫話。無思淫念。凡一切淫邪之物。切勿觸之覺之。視之如置命毒藥。此乃大智之擧矣。

一念之差。神鬼有別。一念之善。神位得證

一念之惡。苦落陰曹。一念之淫。毒害身靈

唸唸皆善。菩提穩證。一念生惡。唸唸皆是

惡念頻生。無有止境。欲其不生。惟拒一念

拒一念惡。可無佛身

訓示畢

第七章退

第八章 佛仙降

我今臨壇乃佛仙。誰欲學佛便成佛。誰欲學仙便成仙。仙佛任君學。選其適者而從之。有若人之從事。選其適合己之性格學問而從之。有等為醫生。有等為教師。有等為警察。有等為先知。前者皆可學。後者那裡尋。先知非凡學。乃是超凡文。此一文學也。操練於內心。心波靜如水。性得脫微塵。自然心性靜。可與佛相親。親親如一體。佛心即我心。佛心觀萬物。無有不知聞。人居佛心內。參透天地人。無一不知曉。預先已知聞。至此時期哉。先知是此身。何以修得此人身。先知先覺效仙人?

欲效仙人。先靜其心。其心無物。得脫凡塵

無色無相。無物無人。無有一物。隱藏於心

旣是無物。無牽無掛。一物不惦。一絲不纏

無有一絲。無有凡思。凡思不繫。心無一纏

旣無纏繞。心可高飛。昇至高天。與神契合

只觀佛相。只聆佛音。只悅佛心。只行佛命

佛命不出。靜若處子。佛命一下。駟馬加鞭

佛命如山。不敢抗從。悉力以赴。共臻佳境

仙人合一。無分你我。齊作佛意。合力擔承

同心合力。達至完成。成佛之命。事事皆善

無一不善。因乃佛意。佛欲人善。佛欲人生

生於極樂。向善修行。行光明路。以證佛身

故念必善。以與人遵。人若欲遵。佛喜知聞

聞而心動。動了慈心。全力相助。助人行道

道果勤修。佛喜歡欣。佛命惟遵。修至佛身

此時不遠。時在目前。惟遵佛命。可得佛身

遵從佛命。至要至緊。佛愛人靈。甚於己身

故若出命。其意必善。若人遵從。其心必悅

佛必相助。其力必盛。助人成道。一氣呵成

無有荒廢。佛身可成。此乃靜心。靜心聽佛

靜心學佛。佛命至遵。靜如止水。全為佛傾

傾心於佛。佛必鑑領。使其心靜。靜以觀佛

靜以聆佛。靜以遵佛。靜以成佛。靜中見佛

靜中學佛。靜中證佛。萬念俱無。心靜可得

靜之妙用。可見其要。靜觀佛心。能悅佛心

佛心必悅。盡佛所能。助人修行。行道在世

佛助在天。天與地同。人與佛合。人佛合一

佛道大宏。佛道宏揚。點化蒼生。蒼生得渡

全賴佛恩。佛借人助。以揚佛道。道其所長

道其所善。道盡其愛。借人善音。故人心靜

可為佛勞。可為佛道。道出真言。以渡蒼生

蒼生得渡。人佔微勞。佛必鑑明。以償人勞

功勞至上。位極佛中。功勞微小。也位天宮

故欲明佛。明佛之言。明佛之意。佛欲如何

必靜心田。此乃心靜之妙用。妙功。妙果也

心靜性便靜。心動性便波。心之慾何為

便動其心性。心若止於無。性田便寂靜

心乃人心意。意欲善便善。意欲惡便惡

心意一大動。如脫籠之鳥。橫衝兼直撞

無所不可為。旣是無約束。善惡皆可為

若是善還可。若是惡堪危。惡念頻頻出

心意欲何為。為奸或為惡。心意操其令

令其善則善。令其惡則惡。心如飛奔兔

無時有息時。今朝欲效秦。今暮欲效楚

其心若脫兔。那有停息日。故若心兒亂

其性必隨之。隨心兒舞動。性田無息時

旣是無息止。那可靜性時。性旣不可靜

那可修性時。性是人心志。志願立終身

志願為神者。持之以恆心。其志必可達

佛者任君行。志願欲成惡。惡念毒攻心

終生遭惡侵。言行皆惡品 此乃志願異

或為神仙侶。或為邪惡人。其志之可守

乃是性所致。性乃德行身。德行護性田

以忍或以愛。以寬或以慈。以悲或以博

以孝或以忠。以廿字德行。以護性得靜

性靜可觀佛。性靜證佛身。性靜可靜心

性靜可養心。養育其心性。使心靜於止

性靜心便靜。無有思凡塵。旣無凡俗念

便無一惡行。旣無惡行出。心便靜如無

旣是心寧靜。性便隨心靜。旣是性田靜

可維護德行。使其無破損。使其日昌盛

德行旣日昇。便可護性田。彼此相維護

便可修道行。性田靜止日。日日證佛身

年年復日日。日日向天行。性之靜處也

使其能行善。使能行善久。始終如一日

一日之行善。全力以行之。性田於靜時

一生之行善。等若一日善。能以恆久力

力力力遵行。此乃性田靜。故得持久行

故性靜之妙。妙在護德行。護德千世日

以證仙佛身。妙在靜心田。使其無閒念

使其不念也。不作非非想。無有非非想

必無非佛行。行行皆佛命。命成仙佛身

故此性和心。兩者不相分。心影響其性

難得性田穩。性影響其心。使其奔波甚

故修心可修性修性可修心。心生兩相修

不成仙佛成何身?

靜之妙處已知聞?。何以得靜?

一可求仙佛。贈與靜處心。離開世喧聲

先靜己五官。五官清靜時。便可思佛恩

佛恩欲其善。善以渡己身。故靜中見佛

能心聆佛音。再今靜其心。心內無一物

對物死其心。心不掛慮世。便可心得靜

靜思佛所欲。欲人得善行。故應多行善

以成一德行。德行不嫌多。多多更可賀

故多作善德。動中產德行。德行護體時

可變靜中德。此靜中之德。德蔭性之林

性林得靜養。養以功德身。性便常靜處

雖身動於德。其性得靜也。其心得靜也

心性皆得靜。其德乃得建。德建高圍牆

圍護心性田。故一動一靜。互相維護之

靜能產生動。動能變為靜。其何怪之有

靜動兩相宜。不可或缺一。一靜產一德

德乃行動也。不行何得德。故此乃動也

一動化一靜。靜乃性心靜。因德使其靜

靜 而 無 動。無 一 善 也。動 而 無 靜。無 一 果 也

故若靜必動。故若動必靜。靜思而後動

動之有所故。動之有所功。動之有所德

故動後必靜。靜以思其動。思其動之善

思其動之惡。思其動之果。若善則勉之

更 顯 其 動。。 若惡則責之。靜 止 其 動

故動靜相輔相成使人之心性。 。 得以完美也

使人能行佛道 證 佛 身 也

全靜不若無靜全動不若無動

一靜若善。不妨靜之。一動若慈。不妨動之

一動一靜。若出於善。若遵佛命。若助證佛

動動靜靜。兩相皆宜

訓示畢

第八章完。退

第九章 三聖帝君降

三聖帝君臨地。任著神修第九章。八章神篇已寫過。現今翻閱第九章。

文章請來甘風送。吹醒世人痴迷心。痴迷世俗謂何解。

只因看不透紅塵。紅塵網羅高千丈。欲網世上萬億人。

世人不知網羅險。羅網自投無息日。深陷險境不知情。

還自作一快樂人。人人得脫此羅網。捨卻幻身成金身。

金身乃是靈魂體。除卻靈體萬物皆為塵。若明此點無牽掛。

日日捨身去為人。為人到死志不移。保你個個成佛身。

佛身不成怪何人。只怪自己墮紅塵。紅塵旗幟高揚起。

酒不醉人醉靈身。財不迷人財害魂。色不自迷迷他人。

錢財乃是幻軀用。靈軀那用半両銀。金錢可買富貴日。

焉可買來平安時。平安乃是天上賜。無人能賜平安時。

平安二字值千金。心內平安魂體靜。靈靜心靜身康泰。

身安心康微微笑。平平安安過日辰。平安比錢還貴重。

試問錢財怎安心。心兒惦念錢財物。日思夜念費精神。

精神大損傷肉體。肉體煩勞心兒亂。心亂何得安渡日。

日日不寧過日辰。只因錢財擾心窩。不得平安伴兒身。

若是除去金錢累。大可平安過日辰。家財萬頃有何用。

一旦魂去化烏塵。那得半錢手中拿。魂兒一個飄天外。

無財無物伴魂身。眾多金錢留世上。那有攜帶上天庭。

金錢不用天上帶。天上無物換金銀。有金有銀有何用。

金銀在天變臭銅。天上之樂樂無窮。非金非銀可買到。

乃是善德之換物。你有善德有福享。若無一善護己靈。

一福一樂無你份。若然錢財無用處。那在世上何用積金銀。

金銀天賜天所用。運用金銀養幻身。幻身得養清貧日。

無需金銀堆肉身。金銀若有餘剩日。快快施捨與窮人。

天欲人人得養活。特賜世上金和銀。金錢非為一人設。

一人得銀萬人用。不要堆積錢財累己身。待到無德魂脫體。

無德無功怎護身。身上無德一兩點。愧無面目見娘親。

娘親父親天上佛。羞愧不如地獄行。爹娘在天淒掩面。

望見兒女地獄行。何故現今不修道。捨棄錢財助他人。

得助之人當慶幸。幸遇一個大好人。好心自得好心報。

今世不報在來生。來生生於清靜土。無塵半點修佛身。

無塵乃因心無物。一生無物伴肉身。無物死後化無塵。

無塵得修仙佛身。佛身得來非容易。百世修來此佛身。

佛身得來在凡塵。凡中修鍊不惜力。死後變作小無塵。

靈坐菩提再清靜。靜中再修仙佛身。待到時熟果又香。

封名封號天榜留。留名萬世名不凋。能居天上樂為神。

故此在世不修道。他朝如何怨誰人。財字為害是此大。

酒色利慾更昏心

若然看透凡塵網。怎能得脫網羅不染塵。常以死亡為警覺。警醒此乃虛幻身。身無可戀自珍惜。身體一無氣息日。發臭腐化變灰塵。故對一切世俗事。皆能一一識透之

識透玄機參妙理。佛道有門身自投。佛力庇護兒嬌體。

使無半點玄機廢。依著天規去做人。天條每條皆勸善。

語皆醒悟我兒心。勸兒戒掉世俗想。當把思想交託佛。

佛代為策又為行。等等遭遇天所賜。平安受之莫遲延。

好亦愛時惡亦受。總之平步上青雲。萬事順天為安排。

人享其福樂心胸。天地愛人如己出。那有不益其之理。

故此上天之恩賜。表面看來如若善。人當喜而接受之。

若是表面看來惡。人必大喜迎佛駕。苦難並非人人有。

人人應妒苦難人。苦難得磨德行養。栽培德行不讓人。

人若個個順天意。個個凡人仙佛身。順天非是輕易事。

欲達佳境心志磨。心志磨勵見太平。莫說順天安排接磨難。

此事實困難。

若說順天受順境。此事更是難上難。遇順享樂人人欲。

何故遇順更是難。逆境可勵人心志。順境能使人怠懶。

荒廢道田不耕耘。只顧享樂自己身。順境實比難境更難以受。

點點順境助兒忘本性。故此若順天意去行善。遇逆當不要灰心。

遇順當不起傲心。遇著天意當順從。順從仙佛之意旨。

乃是順天行道也。旣能順天行道。道必興。道興佛身。可修也。

修持佛道以恆心。恆以不變成佛身。故此一個順天翁。

天必順其意志行。其意欲東天便東。其意欲西天便西。

何故上天遷就人。乃因人就天意行。行久便識體天心。

知道天心之慾向。向東向西天欲行。如此順天之人順天意。

天意變為人意時。只因人能體察天之心。天人兩心皆合一。

無有一物阻此人。因其心不在世。其心在天永久恆。

依賴天之大安排。己之一思和一念。也託仙佛代策行。

旣以赤子情依佛。佛那不能順意行。順天行善天憫心。

憫人償以佛之心。兩心合一蓋萬有。善蔭己身更蔭人。

人人皆是順天翁。天堂凡塵怎樣分。旣無天堂凡塵界。

天人合一享永恆

何謂順天意?。

天欲其死必死。天欲其生必生。無有害怕。無有畏忌。旣死無畏。欲其生又何難之有?。其人之順天情況。觀於言行。天欲其放棄一善。以作他善其必喜迎。天欲其捨一惡。其必捨而永不犯之。天欲其託以終身事。其必事事順天道。天欲其臨苦境。亦安然受之。天欲其放棄己見。而納天意。其必以順天行道。以悅天心。其非順天意。順宏道。是何物呢?。故此可見善棄己身。順天行道之妙用矣。

訓示畢

第九章完。退

第十章 田農帝君降

田農帝君掌管耕田事。耕田非易事。一分勞力土中種。一粒穀果現眼前。耕田早上而作。早返而備明天。明天一天勞。後天一天苦。辛辛又勞勞。才有五穀收。人不知其苦。任意棄其勞。五穀荒棄日。刺傷農夫心。如此辛苦方有一粒穀。人人應要珍惜之

修道有如耕田苦。一分力出一果道。年年月月無竭息。

分分秒秒勤修道。才有道果香滿庭。道果勤修賴耐力。

人修善果非一日。一日不能種道果。千錘百鍊始出來。

來時甘芳香且熟。得證道身樂無窮。修道要效農人勤。

一早起床勤修道。眼兒張開觀世物。一聲多謝上天勞。

若無上天為保祐。不知半夜怎樣過。或逢病害可歸天。

或逢賊劫化為無。無財無物尤可喜。無人無體便可憐。

故此能得天明亮。張眼便應謝天曹。一天之計始於晨。

且即定下修道計。莫待夜暮才嘆息。嘆息空空無一物。

空空白過了一天。道無大小都是道。功無大小都是功。

一些微功日高儲。他朝高達上天曹。莫莫看小一微果。

小小道人成大道。一日之內立何功。一日之內種何果。

起床便應謝佛恩。下床將那面來洗。洗面之水天上來。

天不下雨水何來。應念仙佛大慈悲。賜水一盆嬌兒用。

水可清污和除垢。立定意志除道垢。一切世物痴嗔愛。

切莫沾染使魂污。立志定改己之罪。有如清水洗面污。

及至梳洗完畢後。到達廳堂把佛禮。若無佛像壇中設。

也在心裡叫早晨。早晨一句謝仙佛。仙佛在天喜知聞。

那有父母不喜兒來喚。仙佛為父且為母。必喜人兒叫早晨。

若有家人家中遇。也應互相叫早晨。此是禮貎亦是道。

渡人向善一聲聞。你有禮時我有貌。互相尊重享太平。

太平靜中悟佛道。不是一聲可渡人?及至穿衣離家去。

衣服鞋襪怎來由。他人辛勞才有此。應謝上天與各人。

衣服護身隨意穿。切莫揀擇靚衣袍。人不靠衣來培靈。

人是靠道將魂扶。旣是識破此迷網。衣服三兩套便足。

不用衣櫃三幾個。個個載滿奢華服。華服害人當明曉。

只顧色時害奴奴。奴奴美色為君獻。互相殘害落陰曹。

故此清衣淡裝最適宜。莫作濃裝艷抹把人害。

故此穿衣護赤體。急急穿上別門廬

離了家門街上往。往來人中自若如。無有畏縮之情在。

頂天立地一漢子。何來如此正義氣。心無一物通天地。

不念己時不念人。故人處於人叢內。也如一人泛海中。

無人無物在身旁。只因正義氣填胸。不思人在不觀物。

靜盡凡塵無染靈。靈魂潔淨如白璧。雖然面孔盡舖塵。

故此靈性得修鍊。只顧趕路不觀人。亦不觀其他事物。

因其可以害靈魂。見及他人美如艷。見及事物鮮且新。

心中便生物慾誘。欲佔事物在身前。觀人美貌欲倣傚。

朝朝東施也效顰。故此行路眼垂下。不觀世物與他人。

不過當應要留意。留意交通與路行。交通規則要謹記。

切莫橫過馬路害死人。過路有如人修道。一起相爭之心失和氣。

車人爭路險凶行。又若人之修決定。決定從善或從惡。

從善或費多氣力。從惡鋌而走險赴凶途。又若世人之修道。

道道通行何去從。有人貪快走捷徑。每多凶險喪陰曹。

有人見車急來也硬過。不遇死亡遇何物。人若修道遇魔誘。

不應硬拚與魔纏。應自卑微倚靠佛。佛力天大勝魔徒。

故此行路也有修道意。意意導人向善途。談完過路說行路。

行路之時當留心。留心路上各物件。路中或有大洞現。

一不小心下洞穴。不傷腳時也傷手。或有無德之仕菓皮掉。

誤踏其上害身前。人之修道亦如是。時時提防己跌倒。

一切魔誘及世物。等若洞孔或果皮。若人不慎防魔誘。

踏入邪途不自知。故此人應常醒覺。每日察察己靈魂。

有過當改無怠慢。有善應記在心曹。心中惦記好善功。

將其栽種發華枝。人之修道如行路。分分秒秒要慎防。

觀及今人過馬路。每當急急勇前進。不顧後果占先行。

人之修道莫如此。應知道是慢慢修。一功一果記天曹。

人不可一步登天。故不用著急把道修。只要耐心日行善。

善果多多護道田。交通最重好紀律。修道也要紀律好。

規限自己於善道。日積一果以報天。天天修得一善果。

毋忘紀律在心中。律己以嚴無鬆懈。待人以寬理當然。

故此法紀當注重。依法日行定返天。交通法例天天變。

修道法律古千年。修道只修心一顆。善心之仕得天曹。

故此當以善為本。唸唸皆善皆慈悲。不達天時也不遠。

此條法律道遵行。人若行此大善道。必能行完世路返家曹。

有如行完馬路達目的。不怕留落在途中

人之離家為何解。或是上學或返工。或是家庭任務幹。

大槪都分這三途。人若上學應為學。學做好人在心中。

師長教善當長記。不做多時也做少。功課勤做鍊服從。

也鍊耐性功課做。日日功課教師與。日日勤做莫堆積。

等若修道日荒廢。他日便無心機做。日積月累不行善。

終至魔誘下陰曹。萬般訓練從小起。學生且盡己任務。

努力讀書明事理。他日修道理當然。修道不分年長幼。

小小幼苗小善德。日日勤修大德勞。故此不應自嘆息。

嘆己年邁才悟道。當知一生也在道之中。自不知覺己修道。

及至悟道機緣至。更應怒力報恩隆。一朝得踏好佛門。

一生不出門一步。不離佛門清靜境。潛心修道天地老。

及至老死在道中。道人個個返天曹。又談做事又如何。

做事之人更要修道。做事更比讀書難。難什麼?。

事業必有錢財業。有錢財凶更險。人若知足樂己薪。

辛辛勤勤把薪拿。不思發達富裕日。可保心正道正時。

不會誤入金錢網。為銀甘願棄頭顱。頭顱落地一命了。

誰知靈魂慘淡境。判官差役來捕捉。判罪在身受煎熬。

故人做事戒貪念。戒除世物色慾心。若能如此修道去。

兩袖清風樂功林。事業有成在於誠。事業有功在無貪。

故此一旦魂離體。一生事業為證憑。在世善作己工必有償。

貪財好物必定罰。故人到成年當謹慎。事業乃可修道身。

道果種於事業裡。不讓事業化污塵。莫使道身失於事業上。

錢財誘惑實驚人

說完學業與事業。一生之時已半過。還餘年晚怎修行。

有如放學放工回家去。一樣準備晚飯臨。吃過晚飯早睡覺。

明日還有日來臨。年老之人也要勤修道。莫使功果失其蹤。

莫說自己年已老。還能幹出何善功。善功積於年晚日。

準備載兒返天曹。老者更要勤修道。使其功果護靈上天廬。

因其不知何時船開渡。晚晚應備登歸途。若到那日長眠日。

張開眼目睹天曹。應謝佛恩深如海。助其渡世登家廬。

滿船功果必成佛。滿舟惡行下陰曹。故此不論何時候。

每人當盡己棉力。靠佛相助行善途。慢慢結出善果實。

一個一個堆積好。行善一日不要變。一年行善不要改。

年年行善如生活。日日生活於善途。毋離正軌一半點。

歷久不變是真時。

功德修鍊於生活。點點生活立功勞。功德不用何處找。也不用抽空把功修。日日早起至睡眠。人人都在修道中。從朝到晚不離道。道身磨鍊日光明。及至百年歸老日。日日善果渡身時

一句早晨。一分善 一句晚安。立功勞 一套粗衣。身安樂

一碗白飯。戒貪婪 一無所睹。於路上 一生受用。棄凡俗

一誠一變。守紀律 一登道田。聲價高 一做功課。勤修果

一基奠定。蔭心靈 一做事業。立定志 一生不受。魔來擾

一到晚年。勤積德 一舟普渡。返天曹 一身功德。證佛位

一世惡行。怨困牢 一點一滴。無白費 一功一勞。證佛途

人人珍惜每日等閒之生活。此物非等閒。成佛成仙乃積於生活中故人當珍惜。耐心耕耘。如田農。切莫心急慢慢做。四時風調和雨順。五穀豐收樂陶陶。人生路途多風雨。不怕其擾賴佛勞。歸天證佛樂陶陶

訓示畢

第十章完。退

第十一章 玄天上帝降

玄天上帝臨此境。勸導凡人出迷津。迷津道道通地府。

地府之路苦慘淒。魂抵地府淒涼日。悔恨己罪已來遲。

勸君早早速修道。了欲凡世登天曹。天曹乃是福樂地。

不是地府受罰屠。地府之情誰知曉。現今在此稍一露。

地獄遊記已出著。善信可曾閱分明。若然閱過當知曉。

未曾閱讀今閱之。雖非詳盡只一二。也供世人作醒迷。

醒盡痴迷三更夢。夢醒修道證菩提。菩提身證天鄉國。

不聞地府慘悲啼

現今開言談地府。地府火熖高千丈。無時停息魂煎熬。

火乃由天罰罪魂。罪魂自招火降獄。天本不忍煎罪魂。

奈何不煎其時魂不醒。罪魂受苦覺悟醒。勤修證道往菩提。

地府也分一層層。無罪之魂抵地府。被遣清靜靜土證菩提。

無罪非是有功勞。故在靜土浸微體。微體日益增道功。

道功快慢由天定。此些定數按世功。按其在世半點勞。

多積世功早成道。少些世勞證佛遲。道功道光年年增。

到了時機佛來攜。攜回西方極樂境。佛中更添一佛徒。

無罪之魂欲證佛。也需地府候無窮。不若世上多立功。

魂離肉體即登天。天堂之路廣且闊。多行善功天開門。

迎汝入內毋等候。好過地府等千年。應知地府等候日。

一日如過一千年。心中急如火焚體。心欲登上仙佛境。

脫離等候之時期。盼望得觀佛慈容。盼望成佛將世挽。

盼望共佛觀太平。種種盼望增火熖。火熖焚燒五內體。

急切之情可一觀。故在地府一日苦。苦若生世一千年。

因了其時魂醒白。明卻西方地獄情。西方極樂人盼望。

地府離佛冷無情。情心切切為盼望。最苦不知何日得歸程。

一日佛來接善魂。不知是誰得福樂。若不是己是他魂。

其之失望情懷傷透心。自知應多再勤修。望望早日得沾恩。

其心雖急還要忍。且將情懷輕放下。再一埋頭力修行。

但到一日聖恩至。魂如閃電速升天。當時大喜滿天知。

滿天仙佛賀喜兒。迎兒回天歸正位。個個仙佛笑開眉。

應知仙佛心切切。欲兒早日歸天位。無奈正義相交迫。

定罰魂靈無私時。佛心雖苦還要罰。佛情比魂在獄還要淒。

故此魂靈得悟此。得回天時感佛恩。勤修佛果蔭後人。

罪魂在獄也知此。故此其心內疚甚。其知不應犯世孽。

其悔之情慘淒淒。悔恨之情加心切。有如烈熖煎且熬。

此乃無罪之魂情。

再說有罪之魂何慘淒

魂一離體便大明。明卻己身罪孽債。

半點無漏露眼前。公佈天下眾知聞

羞愧之情莫可比。悟卻罪債應清償

甘心領罰居牢裡。牢中各種刑罰在

罰兒痛悔己罪行。待到來世不再犯

可證菩提在佛林。種種刑罰自己判

判刑觀其所犯罪。比若其僧偷物件

斬其手兒令慘淒。失手之痛心脾感

痛在心內何慘淒。斬手不只一二次

無數次數令慘淒。直至罪債清還日

方何停止斬罰刑。才看其有他罪否

有者再行其他刑。如犯穿衣袒露者

罰其冰河久住日。旣然在世不喜把衣穿

現今居住冰河內。嚐嚐無衣護體之凍苦

或若在世好吃喝。暴飲暴食浪費錢

半文不捨慈善業。肚滿腸肥只利己

此等之輩下地獄。讓其飢餓千千年

飽受無人施捨食。才明當年不利人

若有善心行半善。不至今日受飢時

或讓其浸屎海裡。貪飲貪食世中物

世物過肚化為屎。其貪之情若過份

地獄之內嚐屎糞。若把食物大糟躂

更應受受此屎刑。又或眼看不潔物

不潔之物乃淫色。死後眼睛被刺破

其痛之情慘淒淒。其刺之數非一次

乃是千千萬萬次。使其痛定再遇痛

痛中能悔己之錯。痛中能立改錯志

此等痛楚乃真實。非是虛幻騙世人

此痛有如人發夢。夢中發夢受痛楚

人在夢裡也覺痛。地獄之痛靈魂受

一次刺眼痛欲死。痛死之後才復醒

有如發了夢再醒。醒後眼睛復光明

光明之時再利刺。再受痛苦一痛刑

痛刑一再更復再。等到欠債全還清

人念其痛應醒悟。莫犯罪過來地府

若人不惜己之靈。他日後悔已太遲

受一刑罰之年期。不知何時才完止

有則十年和八載。有則千千萬萬年

受完一刑又一刑。何時脫苦無人知

此種苦境實堪憐。只因在世不修道

才至如此慘淒情。罪魂之苦可一見

見其苦難之罸情。他朝一日刑罰滿

再到輪廻台中立。罪輕之靈或得救

脫離苦難往超生。生於靜土再修鍊

鍊盡罪債返天庭。罪債較重入輪廻

再逢人身大喜日。因可速修進佛程

或生在世為畜牲。幾世為畜怨何人

或生為其他低等物。如蟻如蟲如飛蚊

其靈分散千千片。一片一片伏物中

等待時機收元靈。幾千萬年才復一靈

得合一靈還要等。等轉為人修道程

其欲登天久且耐。誰叫他自造孽進入此惡行之路程

說完此等靈魂體。再說一些更慘淒

前者還有超生日。今說之靈無超生

此等靈魂罪滔天。寧死不悔甘為鬼

被判入地獄最深之一層。永困黑獄不超生

那兒居住惡魔鬼。惡魔折磨此罪魂

罪魂到時當後悔。悔棄甘霖往獄行

亦妒他人享永樂。己身長困黑獄林

惡魔常加戲弄之。譏其愚蠢受牽引

引回黑獄困永載。不復享見仙佛恩

故此罪魂受磨折。其情之苦莫可比

總之一言難盡其苦況。吾佛只可勸兒一句話

切莫貪戀現今世。無善無德往獄行

否則到時當悔恨。恨己錯過仙佛身

佛身今世交兒手。看你取得佛身否

努力行善為上策。半惡不為保佛身

訓示畢

第十一章。完。

第十二章 吐金王佛降

吐金王佛臨此地。現身說法救世人。十一章神修聖篇已落案。

吾佛。喜著十二章

佛佛吐真言。金言齊降世。王者乃德仕。佛身證菩提

善信得閱善書文。速速修鍊金身者。王佛喜助善修行。

一人得渡萬天喜。萬天仙佛喜來臨。臨凡助兒行正路。

路路皆通仙佛恩。恩深海闊無邊境。境在凡塵鍊金身。

身雖處在凡塵網。網開如無仙佛助。助其努力行善果。

果果善功日日添。添佛一盞小香茶。茶兒善信為供奉。

奉上善功一小盞。盞盞善功載兒歸。歸天之期誠有望。

望兒賴佛全提攜。攜兒穩步踏天去。去盡凡念思菩提。

提醒各人勿念世。世物雲煙迅消逝。逝去肉身不存在。

在於靈體居何世。世世代代人痴戀。戀著凡居不願歸。

歸回正軌踏天道。道道相通領兒歸。歸回一天無二處。

處處謹慎才得歸。歸納一道是大道。道道派派成一統。

統一天下善信心。心心向善為大道。道道形式各不同。

同一善心歸一統。統治天下人心兒。兒女各應盡己力。

力力行善回正軌。軌軌相連達一家。家家教人歸天路。

路路皆是光明者。者者行善大聖賢。賢仕無分種與族。

族族皆是天之子。子女皆為父母生。生人之天乃父母。

母為地面載兒女。女兒男兒皆向善。善果一顆敬親前。

前進無有畏縮感。感謝上天力提點。點化蒼生使蔓延。

延長時期施救贖。贖罪跟前莫延遲。遲者當誤佛身證。

證佛時機已到時。時時仙佛苦心勸。勸兒個個速登船。

船兒一隻深且廣。廣渡眾生離苦海。海波千丈隨時起。

起事之時無人曉。曉得今生有生日。日日勤力報天時。

時時心中思唸佛。佛身可成證佛時。時時提醒各兒女。

女女男男皆要醒。醒悟日子無多日。日子將臨末劫時。

時屆末劫誰人知。知者乃是天之帝。帝君乃是大慈悲。

悲天憫人大慈心。心欲兒女享永福。福樂樂與眾生靈。

靈體最初居天上。上天快樂逍遙極。極愛兒女之聖帝。

帝皇賜兒自由力。力想兒女自修行。行遵帝主之聖訓。

訓兒在天要修德。德行披身安享日。日日教導小孩提。

提醒孩兒莫疏懶。懶修正道害兒身。身在樂園不知樂。

樂中慘遇魔來擾。擾亂兒心離棄父。父親悲聞兒逆變。

變成一個不肖兒。兒欲背父不聽話。話極孩兒不轉心。

心腸如鐵又如石。石般心腸無轉時。時至此地父傷心。

心欲兒女得生機。機會乃是父所賜。賜下凡塵居世土。

土塵之處再修道。道道皆善引兒歸。歸來歸去兒不歸。

歸來天上稀疏客。客以雲來地獄行。行入邪途為魔引。

引去不知幾多魂。魂離軀體方醒悟。悟明此身乃幻身。

身居凡世無德立。立下不少惡行時。時辰臨到死亡日。

日子一到魂離體。體驗天堂地獄情。情至當時悲莫淒。

淒涼血淚向下啼。啼哭自己枉為人。人生世上無微善。

善果全無伴魂體。體化塵埃一小塊。塊塊肉體葬污泥。

泥土掩蓋塵幻體。體是靈體為真體。體可化時靈不滅。

滅了肉身剩真靈。靈魂一個飄何往。往回天上當高興。

興高彩烈證佛時。時屆如斯高妙境。境在靈霄樂何如。

如果靈魂滿罪惡。惡行滔天下地獄。獄中囚禁多少靈。

靈魂個個悲慘淒。淒涼歲月無停息。息止無時永火燒。

燒著罪魂把債還。還不盡兮債之高。高似高山更重高。

高積罪債怨何人。人自作孽怨怪誰。誰人不遇好良機。

機緣欲渡凡塵客。客自遠離不問津。津津樂道善言者。

者者不乏有人在。在世若遇大賢聖。聖佛藉其宣佛道。

道出天堂地獄途。途中險阻魔常侵。侵害聖賢使停息。

息止之後魔大喜。喜無人仕代佛陳。陳說佛道張佛法。

法律無人力遵從。從此魔君可佔世。世人盡入其網羅。

羅列眾仙佛之力。力護善人圖救世。世間善賢得佛助。

助其衝破孽網羅。羅列眾仙眾人力。力開光明路一條。

條條明路為君指。指點世人成佛路。路路光明佛語照。

照耀目前任人選。選得光明路修行。行行此路莫變心。

心如明鏡靜心性。性靜便領仙佛心。心欲行善佛知聞。

聞其善心佛必悅。悅助眾善行善路。路之終點為佛宮。

宮中居住無量佛。佛佛帶引使歸回。回到佛宮得佛座。

座居蓮台清靜品。品性和善德行蔭。蔭庇我兒成佛身。

身在菩提清靜土。土中永埋幻化身。身得金剛不壞體。

體證佛體永不毀。毀滅金身唯有孽。孽罪臨身地獄行。

行正行惡君自選。選佛選魔三思甚。甚麼可助兒成佛。

佛語善人善文語。語語託人向兒講。講過兒聽兒不聽。

聽從魔道兒自選。選了錯途莫怪天。天心大公無私時。

時時賜與佛慈言。言語得聞不醒悟。悟卻罪債高積日。

日臨地獄當悔遲。遲者自誤怪誰人。人人皆得佛相勸。

勸人改過之機緣。緣自創世至今日。日日機緣賜與兒。

兒女當惜佛慈心。心欲人兒速修道。道身日修可證佛。

佛身得證悅天心。心腸莫再堅硬日。日日向著佛道行。

行著正途莫偏邪。邪途只會誤兒身。身葬地獄天人悲。

悲傷靈體永失時。時機已到終結日。日子無多快起行。

行從今日速修德。德行護身上佛途。途中魔險無用怕。

只怕自會驕傲時。時時謙卑倚賴佛。佛必相助破魔危。

危險終生常遇見。見險之中體佛恩。恩常臨助兒脫困。

困險不能陷兒身。身在佛中誰可欺。欺佛之仕有誰人。

人人若持赤子心。心與佛心連相結。結伴同行此世路。

路布凡塵如在天。天凡合一無分別。別離凡世歸天日。

日臨聖境成佛時。

可喜可賀也。眾位好兒女。切記速修德。以證好佛身。

訓示畢

第十二章完。退

第十三章 諸天仙佛降

孔夫子到

儒學貫胸懷。仁義禮智信。者者皆大德

庇佑人身靈。在世為大賢。來世為大聖

德德皆善美。德者留其名。名留芳千古

心人自感銘。感其大德哉。德範蔭後人

後世得觀賢。趨之若鶩來。來至仙聖境

永居極樂界。無憂凡塵慮。心靜仙波境

無際聖雲處。飄渺人心靈。佛人相攜手

大顯慈心懷。懷救世之德。德證菩提身

今時幸遇佛。佛緣難再尋。尋覓永生路

路登我佛廬。廬前皆清靜。靜卻紅塵土

土靜塵不飛。飛上九霄天。天上證佛身

身為仙佛者。必定來接引

仲尼字。退

釋迦牟尼佛至

釋去身上大枷鎖。得脫凡俗俗世念

一靜得觀佛性現。一動得行佛道善

善心善口和善擧。堆積如山達天庭

菩提樹下居吾佛。大悅心懷靜觀世

世人個個皆為善。不作釋迦作何人

退

道子臨

出道二字非輕易。在俗修德更重難

是非黑白輕和重。全觀人心怎路途

人心立志不更改。選擇佛路大光明

全心靠佛得佛庇。無難無易上天曹

天自安排人證佛。人只出心一點點

道出法門甚輕易。賴佛全心無半缺

佛心必助誠心客。客踏道途如飛箭

無人可把路攔阻。無魔可擾人路途

道子道出道一條。人人依此道必回

天上為大道

退

耶穌基督至

吾主喜降此地來。來會眾位好兒女

兒女聽從眾佛訓。努力為人歸正途

吾主必以全心助。全心全力助兒返天曹

退

穆罕默德至

回教各教一家親。佛佛皆同一佛心

佛心欲人效佛表 。表表皆善領兒行

行完曲折世途險 。抱兒返天不轉回

永別凡世不再來 。回伴佛身居永世

永世福樂兒享用 。伴伴父親和母親

父為仙佛母亦是 。常常掛唸好嬌兒

嬌兒且念父母心 。快快回來領恩典

退

慈悲佛母降

佛母喜淚沾沾落 。善書章章教導兒

兒若遵從仙佛語 。保兒個個返家廬

退

聖母到

母生兒。兒別母。母念兒。兒拒母。母悲啼

兒不曉。現書寫。章十三。觀兒醒。悟佛道

導兒母有責。兒要領佛恩。今次再錯過

恐無他日臨。兒應珍惜此機會。救己救人

退

無生聖母至

無色無相。蒼生無形。幻身有形。可毀可滅

靈體無形。應救靈體。此體無滅。福耶禍耶

永遠受之。不如證佛。永享太平。莫墮地獄

永受火煎

退

峨嵋聖母臨

峨嵋責任護壇中。今喜善文得完工

峨嵋特來囑咐眾。眾生須閱此善書

書中藏有苶窮寶。寶物寶德助兒行

行完崎嶇世路程。攀上峨嵋聖殿中

殿中居住萬億佛。納兒也居佛殿中

何樂而不為。眾生不要再戀凡塵世

速速悟道修德證佛身吧!

退

儀端聖母至

儀端臨此協助眾。眾善勇往直前行

吾佛偕同諸天將。必護善眾把魔抗

抗敵立功挽蒼生。滴滴功勞也留名

眾人且出心一顆。吾佛必助顯神通

大聖公

二聖公

三聖公

齊到齊

十位仙佛已來過。三位護法亦到齊

齊心合力開天門。天門大開迎各位

各人莫誤證佛日。日日行善莫疏惰

吾等必助勤力仕。進身天香佛國中

退

鈞天大帝。駕臨此地

吾佛心喜十三章神修篇著作成功。今晚準時繳卷

吾特賜聖旨一度

(一)觀書者。得永生一年。得助一靈脫獄

(二)讀書眾位聞者。得永生十載。得超靈出獄百人

(三)觀之。讀與人聞之。傳閱派發之。得永生百載。

能超靈出獄過千數

下旨畢。退

眾仙列佛叩謝聖帝

皇恩浩蕩

全卷完

後記

此經乃本堂一善信陳麗敬女士得師佑靈光菩薩指示看光執筆直書,剎那而成,不慧東魁在堂共坐親目所見,是為證。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