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宗

張貼日期:Dec 12, 2014 1:46:42 AM

人生真宗

天后宮聖德社至炎堂著

金闕主秘洛 降 詩

欽承玉旨下南天 勖勉群生志要堅

應體聖心憐庶意 早完善簡解民愆

玉詔開讀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無極。秉天運地。而統御萬靈。運籌帷幄。觀今世上。聖堂處處林立。善書如雨後春筍。氾濫不清。難覺世人之痴迷。有負

朕心,正茲關,呂,李,張,諸葛,五卿婆心切切。費盡心機之際,有天后宮。至炎堂。主席狄卿跪奏

朕前懇旨。再次著造。

朕本不准其奏。因狄卿理堂。未能達成理想。本欲貶之。因五卿苦口婆心。懇奏

朕前。網開一面。允許狄卿。再度開科。救渡痴迷。以贖前尤。而狄卿亦誓願重整旗鼓。奮志圖強。

朕觀狄卿。真誠懇切。意志堅強。念及從前。屢建奇功。故准再次機會。建功贖罪。准許開科著造。其書名曰:「人生真宗。」闡明人之真諦。生之宗旨。過去鸞堂。所著善書。十有其九。為因果報應。及歷代傳奇故事。致世人視為平凡之談。封建之遺物。故善書多為置藏。

朕擇「人生真宗」。以世人種種事實。赤裸裸地表達。以醒人心。

朕盼「人生真宗」一書。能達到真善美之境界。為真真正正之善書。能覺醒愚迷。化五濁世界為極樂天堂。不限日期。能得至精至微。即不枉聖教之樹立是盼:

著造人職。由狄卿自行選派。

欽此。

天運龍飛歲次丁巳年蒲月己酉日 九叩謝恩

欽命奉派神職

奉旨 揮鸞著造人生真宗 本堂正主席狄

奉旨 揮鸞彙造人生真宗 至誠堂主席

奉旨 揮鸞監造人生真宗 至德堂主席

奉旨 揮鸞督造人生真宗 至光堂主席

奉旨 揮鸞主筆人生真宗 至善堂主席

奉旨 揮鸞主編人生真宗 明性堂觀世音菩薩

奉旨 馳騁神 本堂副主席

奉旨 主壇及護法 林府千歲

奉旨 司禮神 本堂福德正神

奉旨 司禮神 本堂註生娘娘

奉派著造人職

命派理事長兼宣講:洪文材

命派理事:林梓嵐 郭銅 黃進丁 陳桂英 洪楊錦

命派內務總理會計兼糾察:宋慶鳳

命派外務總理兼糾察:林振利

命派顧問兼校正:陳規直。顧問:朱玄明

命派正筆:李天成 林忠勇 歐文靜 徐德隆

命派副筆:謝武郎 洪石枝 黃勝男 黃進丁 張屆得

命派唱鸞生:林振利 何錫麟 陳桂英

命派記錄兼謄真生:宋慶鳳

命派出納:曾梁玉鴦

命派採購:陳桂英 郭根

命派內務整理:李梅 郭根 徐順美 林素英 羅淑絃

命派誦經生:郭賜 羅淑絃 林素英 洪石枝

命派奉茶果 接駕 招待等由女生互助合作

命派效勞生

各宜盡厥職勤謹效勞以完成使命

南宮孚佑帝君呂 詩

人生百善孝為先 四德五常應接連

寶筏造成頒宇宙 醒民忠正莫狂顛

修身養性行仁義 穢濁化為極樂天

務望新書早問世 盡收原子息烽煙

今宵受聘。為「人生真宗」開篇。實感榮幸之至。務期早日完成頒佈天下。渡盡三期劫難是盼。著造善書非同兒戲。切守鸞堂儒教宗旨。可傳百年不朽之功業。尤其六部諸生,聖教不與廟宇乩童並語而論。各自操守品行,以免受三教九流視輕為要,正筆必心正無邪,心靜無魔,即可接引佛聖神仙真傳意旨,以挽世上之愚迷。唱生錄生須精神統一。執行任務。切不可三心兩意。以免唱錄錯誤。正副執事。處事切莫偏見。堂生之行為須糾正監察。該行即行。該止即止,切不可一意孤行。致入左道旁門為要。諸生任重道遠。須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為聖門劾勞。希生等互相勉勵。各盡厥職。早日功成果就。

慈航法師 降 詩

人生旅路步行難 任重道遙處處艱

真理哲宗被窄塞 寰區照澈化夷蠻

浮華亂世鬥爭勝 頹俗互鄉賴挽還

求得仙丹癥結治 疫瘟瘴氣化除刪

論拜佛之意義

觀今世上之善男信女。對於拜神拜佛。大部份不明其意義。世人只知拜佛。而不知佛之由來。故盲目而求拜。佛乃是印度語。佛院之簡稱也。佛乃是人類最高覺悟者。就是得到上覺。修至忘我。無我之境界。謂之佛也。佛亦走人類之模範師。祂能指示眾生。如何作人。乃至如何進步。到超人之地位。方能成佛。所以拜佛。不必迷信。更應該革除迷信。方能成佛。所以拜佛。不必迷信。尚能破除迷信。世人往往認為佛與菩薩。及神為一體。此走大錯而特錯也。菩薩也是印度語。菩提薩埵之簡稱。菩薩亦就是覺有情意。四字聯呼曰,上求至覺。下化有情之意。將自覺轉化他人。且覺化有情為無情。不過菩薩之覺。與佛之覺不同。佛之覺,如十五夜之月亮。光亮圓滿。菩薩之覺。如初旬之月亮者也。至於神。乃是世人忠孝節義之人。死後受人崇敬。建祠立廟。以資紀念之一種,世人每到廟宇。手執清香。一聲求菩薩保庇。陞官發財。二聲求子孫興旺,三聲求家中平安。這有點可笑。因平生專作虧心犯法之事,而求平安。實愚蠢之至。難道亦要叫神,為你枉法犯科乎?故拜神拜佛絕對不能保你陞官發財。不能保你平安。拜佛乃是崇敬他之偉大。繼而傚法。向其學習。求日後能同樣。升入神班而已也。拜佛真真能保護你者。在於經書。如誦經。唸經。寫經。講經。印經等。真會保你家中平安。因神佛不能言語。佛法在於經書。若信心學之行之。不走偏差。如此一生就能過平平安安之日子矣。經書如父母之教誨。在外不犯法。豈不是小神仙乎?不過拜佛。必須知道拜佛之意義。而修身養性。不可三炷香在手,喃喃善語。一旦香落爐。就不信一切。那是徒然也。拜佛必須守。下列十條為要。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此三者。屬於修身。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以上四則。屬於修口。八不嗔。九不貪。十不疲。以上三則。屬於修心。此十戒。慎守之。拜佛即有益也。所以拜佛。必須怯除雜念。誠心一致。則可達到拜佛之意義也。吾在閒遊時。見一老婆子。手提念珠。閉目。口中喃喃唸佛。斯時一孫兒。跑到其面前要錢。一見其祖母閉目。即時叫道:阿媽。阿媽。連叫數聲。其祖母不理。其孫再叫十餘聲。斯時老婆開口罵曰:「欲什麼鬼。叫得煩死人」。其孫隨口答曰:「你口口聲聲。唸觀音佛祖。叫個不停。難道佛祖不煩死嗎?」可見其祖母雖口口聲聲唸佛。但無耐心受其孫之喚唸佛何益?故拜佛必求誠心。絕對不可抱有求財求平安之心理。譬如我等每看到機關學校眾生向 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難道一鞠躬求發財。二鞠躬求子孫興旺。三鞠躬求平安乎?此事是否可能。故拜佛不但不必迷信。而且要徹底破除迷信。佛教乃三千大千世界之教。其教佈滿世界。每一角落。受人崇拜。乃可見其偉大矣。科學發達。對人類方便之處不少。但利用科學。製造殺人武器。實可傷哉!佛教補其科學之不足。譬如你愛佛。我拜佛。人人拜佛。化干戈為玉帛。用經典之博愛。互助生存之精神。則天下豈不是太平。人人安樂乎。如此即是拜佛之意義也。

九天司命真君 降 詩

至尊體恤民無辜 炎帝秉承闢坦途

堂內善生勤勵墾 解開人道新藍圖

天心授旨神人作 上受皇恩路重鋪

聖教真機頒賜下 母儀科範眾高呼

人生十二戒言則

一、不謊言玩火自焚 二、不巧言被人唾棄

三、不匪言亂臣賊子 四、不惡言傷人害己

五、不妄言自投落網 六、不戲言誤假偽真

七、不虛言報應不爽 八、不食言小人行為

九、不多言庸人自擾 十、不謗言左道邪神

十一、不輕言失信於人 十二、不誘言非奸即詐

以上十二則謹而戒之。

大勢至菩薩 降 詩

人生義重如華山 兩舌害人心曲彎

醒世真宗博古道 作奸犯律墮陰間

春園芝草年年翠 牆外禁花莫折攀

世事宛如棋佈局 南柯夢覺心驚艱

論兩舌

何謂兩舌乎?兩舌者。則在你面前說你好。在背後。即說你壞者是也。世上有一種。在你面前笑口常開。盡情敷衍而巴結你。說盡你之長處。把你塑成菩薩。但是在你背後。即訕謗譏笑。無事生非。劃影劃形。將你劃成魔鬼。這叫為雙面刀鬼。及雙頭蛇是也。未言先笑。笑裡藏刀。其心之毒如蛇蠍。其行為是損人利己。殺人不見血者也。每每利用如簧之舌。而得其好處。因他乃是小人。故小人之行為。是不擇手段。在事業競爭上。他不顧一切盡展花樣。又他有兩舌。如被他鼓起如簧之舌。往往佔為上方。而勝利也。但是此乃小人之一面而已耳。在與君子之前。是不受歡迎。因他之巧言令色。在君子之道是行不通。書云:巧言令色鮮矣仁。故君子能察言觀色。如果萬一受騙。亦是微不足道也。兩舌害人。有害己之險。俗云:玩蛇被蛇咬。弄刀被刀傷。如果為人。手中常執一把兩面利刃。必須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否則弄巧成拙。自傷其身。因他一面雖向外。一面卻向內。故雙面刀。最好不可常弄。兩舌之人。對於朋友親戚。不顧道義。我等人生在世幾何。七十歲為計算。自能踏入社會。已經一二十年又除卻吃飯睡眠及休息。其間約三十年。到六十歲退休止。剩下十年。人生真實在社會作事者。只不過短短十年間而已。何必把寶貴光陰。浪費於傷天害理之事。遺臭人間乎。何不學如神聖仙佛之博愛精神。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豈不是到處有溫暖慈祥乎。俗云:日行千里。不如日行一善。小人無所不惡用其極。故任你走到天涯海角。鼠竄之輩。到處不受歡迎。故不能得到溫暖與慈祥耳。日行一善。日久你之四週。盈滿慈祥與瑞氣。何不快樂哉,兩舌乃小人之行為。對於自己並無好處。希世人宜戒之。

西方觀世音菩薩

論容貌與風度

人生在世。貌美乃生命之一部份。人人欲求之。卻走求之不得也。貌美乃是天生而成。故美與醜。對於人生無關重要。風度即是必須俱有之道德美行矣!俗云:為女本欲悅己之美容。我等倘若榮幸。父母生我貌美者。千萬不可自恃其美。而目空一切。如果父母生我醜陋。亦不可自嘆也。不必刻意去求全美。不如修我婦容。有好善之美德。較之有益世人耳目。留為目前之社會一大優等。但切不可自驕自傲。以貌美展覽於大眾之前。如果恃美麗而濫施行為。必會自賤自卑也。目前社會有玩世不恭之歹徒甚多。若不十分慎重。而自恃其美。而過於輕浮者。彼歹徒必深入。其時反悔莫及矣。有一家有兩姊妹。其姊貌容平凡。她自謙而顧婦女應守之道。而後來成為一模範婦女。其妹自恃貌美。而不自量力。自思她要憑她之美。而掃盡社會一切。但輕浮者。乃是歹徒之好對象也。不久成為人盡可夫之賤婦矣。人生道德為一。千萬不可自恃一面之兄。而走歧途。後悔莫及也。我們之師表 至聖先師孔夫子。其容貌之醜陋。舉世無雙。但他對人類塑造。萬年不朽不滅之道德。而今人人敬之。最近本省有一位鄭豐喜者。他殘而不廢。啟發群儒。他之死。使舉國上下同悲。何故乎?是否他用許多金錢。供給全國之人乎?非也。或者他是一位貌美英才。而受人羨慕乎?非也。他有永世不朽之良好風度之道德故也。貌美是不能常駐之。只有風度道德。即是永恆。人生任你專心刻意。用人工塑造美麗。亦是短暫耳。我等何不追求。其永世不滅之風度乎。尤其是。女眾更重要。但男眾、亦不可自恃貌美。而玩世不恭也。人人尋求真理道德。宜吸此不朽之溫馨乎。

太乙柳星君 降 詩

財權橫溢勢凌人 一派氣流不認親

官長作風何日絕 公堂坐上稱佳賓

勸為官忠心愛民

曰:安靜社會。被那十惡不赦之大罪人。弄得天翻地轉。致使治安當局。招計乏力。防不勝防。世上之慘。可見一班也。那些貪官污吏。不顧國家之安危。而作出鬻官買官之生意所由來。竟然將一重要官職。不分皂白。草草安排。然後從中索取若干報酬金。而飽私囊。而彼買官者。為討回一筆可觀之本錢。甚至十倍。二十倍。故用盡心機而舞弊。吸食民脂民膏。如同吸血鬼。一般之猙獰可怕也。彼等貪圖枉法之輩。天絕不容其在世盡受軒冕。堯薨國民同悲。其德配千秋。永世留芳。秦亡上下稱慶。遺臭萬年。人生同一人類。何故如此之差別乎。唯不過知恥與不知恥耳。奉勸世人不貪不慾。當官為清官。當臣為忠臣。留一名譽在世。不可犯了大罪。丟官事小。還要受縲絏之災。身繫囹圄。而連累子孫。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並抬不起頭。與人同群同言而論語也。往者已矣。來者猶可追。凡事三思而後行。不可一心為金錢。而受世人之唾棄為是。一心為官廉正。受萬民之愛戴。子孫受蔭。豈不美哉。

柳星君 降

論秩序

國家興亡有關於秩序。秩序若不上軌道。則組織力不強。在於組織力分散之下。抵抗力就弱矣。一個國家抵抗力不強。外來之侵略。就無能抵禦。如此就任由敵人蹂躪。因此就失去自由。暗無天日。度痛苦之日子矣。走私不法。亦是擾亂秩序之一份子。走私在名義上走漏稅。實際上是抗稅之行為也。國家乃是靠稅收。而養護百姓。倘百姓不繳稅。要叫誰來養護與保護乎。俗云:多一份收入。多一份力量。走私雖厚利。但不知漏網之魚。究竟多少。僥倖偷天換日。能逃法網。究竟得多少。何必冒生命之危險。最後所得者有幾何。何不安分守己。作一個堂堂正正之人。免受難。過著提心吊膽之日子乎。俗云:有人病死無人餓亡。若認真不管職業之好歹。天無絕人之生路也。夫人生經商乃是一大善舉。該得則得。何必為憑一私心。而偷雞不著。蝕把米乎。走私走輸也。每走蓋是輸者居多。何苦為哉。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因果註定。任你有三頭六臂徒然矣。有一小故事:「有一個人。身學一絕藝。但亦是遇著平常之日。一日突然心想起。出外闖天下。以為外國有金山銀海可掘。一心要外出。便向其母稟告。其母以在家日日好。出外朝朝難。諄諄訓告。乃兒心去意堅決。拗不過他。只好答應。就為兒備些冬天禦寒之衣物。在其棉襖內角。暗中放一塊金塊。由兒外往。經過五年。他還是孑然一身。看破回家。其母問曰:「兒出外五載。所得若干。」兒答曰:「空空如也」其母又問曰:你曾穿過棉襖乎。兒答穿過。母曰:「曾查過棉襖否?」兒答未曾查過。母又曰:「你去時為母暗中藏有金塊在其中。你福在你身邊。尚不得知。何必到千里之外乎。」此一故事。內中可以看出世人。身肯勞力者。近處必有所得。只怕人不認真尋求而已也。俗云:天下飯碗一樣大,誠其言也。何必提出資本。枉費勞心勞神乎。故曰。走私走輸也。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治安人員之慧眼。如同照妖鏡。不走也罷。不如安居樂業為上策也。

本堂主席 降 詩

著造寶箴堂燦光 諸生同志一心忙

天尊今夜篤臨到 重視律行守義方

玉虛宮元始天尊 降 詩

玉虛世外最希奇 宮麗堂皇極樂熙

元始修圓登寶座 天尊降世造書施

至心勤勉顯光耀 炎發忠誠宏道垂

堂殿高懸黃玉詔 著頒寶筏佈天規

其 二

人生吁嗟古道廢 生存宇宙枉勞虧

真機覺曉希珍寶 宗脈元流應徹知

莫作俗塵惡漢子 應明本脈並根基

回頭走岸皈元處 真氣靜心潤身滋

論人生真宗

夫今世道狂亂四起。古道淪埋。日月照人之心。人心不察其身。有何之差別。不知悟性。其性沉迷狂亂自心。故自毀自滅。今余臨炎堂參 玉旨。順筆參著幾言。另再簡述人生真宗之論。論人生兩正途之述。夫人本在母身。受父精母血。懷十月之胎。然後由母體分離。出母身哇哇墜地。不知世事。而本性至善至光大。但在此不知不覺之程途。先受父母之教訓。而和親朋之近染。就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漸漸迷離本性。不知悟人生之道。旅人生之罔途。盲目自滅。人生正義之道。蓋因自誤。致人生兩義自埋也。再論述真宗兩義之存沒。夫人生處世。若知徹人生本從何而生。何得父訓母教。尊師至深之道。而悟真宗正脈之源。至真覺曉處身元宗。至真之道。則皈真還宗。得曉真宗之應覺也。余今簡論人生真宗以參篇。望諸生意志協合。完此寶篇。以頒世宇。大千世界是荷。今余能得有此機會。會諸生。余心感悅之至。余今臨台。因正乩之靈光。未達上乘之界。未能多加參著。實惜哉。以此。後會有期。

太乙柳星君 降 詩

人生到處蓋如迷 恰似飛鴻踏污泥

泥土偶而留指爪 鴻飛奚復計東西

論人生面面觀(忍辱)

此一首詩之大意。是說人生短短一瞬。即逝。何必計較一切。而且不可留有班點與痕跡也。就是說人生短短之間。不可留有惡跡污點之意也。又曰: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日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故人生不必想一時之榮華。而自嘆也。孔夫子說: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之古訓也。故凡是人間一切事務。就不離此八字之範圍矣。自古以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為追求人生崇高理想。曾創下不少偉大事蹟。故曰英雄者是能奉一己之所能者也。凡事為他人。不求自己之利。乃是人生本色。所以從上面所言。可以摸索到人生如何存在。人生在世必秉承天之正氣。在社會上做一轟轟烈烈之偉蹟。即是應有基本條件矣。助人為快樂之本。夫人生若能克己為人。即是本來之道法。當一個人患難之時。伸援手救之。豈不功德無量乎。奈何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之今日。社會上有不少乘你患難,坐鎮愁城之際。即乘虛而入,鼓起三寸不爛之舌。假仁假羲。說你如入五里霧中。以為救星下降。如此一切。就依賴他辦理。自思幸得救星來臨。否即後果不知如何。還在痴痴等待福音。尚不知最後之消息是空白。聞此消息。一怒尋他。問其事由。他即虛委蛇曲。那譜之辭。搪塞過去。使你一困未改。一難又到。欲哭無淚。為了息事寧人。只得罷休。致此損失一筆錢財。此蓋是彼等所謂黃牛之不法手段矣。從上面如此事情。在傍觀者之立場。雖看亦難看出。因當事人之依賴心過重。失去自己信心。變成懦弱不敢面對現實之人為多也。人生一旦懦弱失了自己之心。不敢面對現實者。就失去人生之意義矣。一個人必須抱負勇敢。慎勿犯過。腳踏實地。倘你真犯國法者。勇敢認錯。受法律之制裁。洗心革面。懺悔過錯。重新做人。即是英雄本色。夫人生必須修到莫大之涵養。以忍耐即可。如乘車買票。等待不可暴躁。追求一時之現實。若不耐心者。所為彼黃牛之好對象。而套上環套。最後損失慘重。悔之晚矣。故子曰:忍辱而道生者也。奉勸世人凡事不可暴躁於一時。遺憾終身矣。又其所謂黃牛者。不可乘人之因。而挾困難。而詐其財。必須公正在於社會。必有福運輪到你之日。堂堂正正。為人不可詐人之財。留下黃牛之臭名。還受法律。不容許你之橫行。逍遙於法外。任你自由。犯者切戒。立地成佛。功德無量矣。

九仙山桃花洞廣成子 降 詩

桃源勝境聚神仙 花木翠青景色鮮

洞裡煉精完證果 廣開普度上瑤天

成真本要道全備 子弟勤修列聖賢

參列仙班長快樂 著頒寶筏醒迷顛

人仁首行道為本 生世無欺心自堅

真道欲明居德業 宗師莫負得榮年

論人生真宗

夫「人生真宗」存居道統。得悟性徹理者。世希有也。余今闡述。「人生真宗」。四字之行儀。首云:「人字」人則人邊合二謂仁。人則仁。欲知人仁。首要悟仁人之道也。夫世仁君子。處於世。行於間。上下一致和氣。親朋禮讓。忍辱量人。居世必定其性。則仁之起步也。次云:「生字」。夫世何謂生。生生死死。世人之大悲也。若處世生而不滅。而不悟不滅之道。則永無法定大千之氣。反之天覆地翻之災。臨也。若知存世之道。知修練體之身。則永生。永登證果。此謂生。再次云「真字」。夫人在世若不知真道。真理。真德。真體。四行。則存於世無法行正也。欲達四行。平步而行。則知悟修。正心達真精體。則元亨利貞,入真境矣。而次再云。「宗字」。夫處世人居世為人。不知宗源之脈。而自滅古道。不留宗倫。致宗道淪沉世亂至深。無法復古之道也。若知宗明其祖。則歸宗返脈之位。永慶道宗馬。余今宵榮幸。被聘參著「人生真宗」會諸賢大德。余心大悅之至也。余今簡略示此。後會有期。

西方濟公禪師 降 詩

西竺鷲山佛聖宸 方幽清雅絕埃塵

大開道院修身好 覺世明途證聖神

濟國安邦保社稷 公宏教理度黎民

禪機非易人難得 師契有緣達道真

人處虛榮亂世草 生身世境有幾春

真天難許虧心作 宗教不明枉費身

醒世歇

歌歌歌。嘆世人。轉世無了真。假亂是非。非非非。人覺理無知音。音音音。音響如雷。難入世人耳。耳風橫吹如煙霧。了卻世道時輪向。酒酒酒。無酒入腹。歌曲難順唱。有酒入腹醉顛顛。顛顛顛。世人稱吾是濟顛。顛人顛世解民愆。愆愆愆。人世間不了遷。遷啊遷。讓人一寸免受殃。殃啊殃。須解災殃。知悟修。不可迷夢難知醒。早反省尋知音。覺明程。真體明。人生到處好歸宗。宗宗宗。宗途光明耀祖。歸真達到功。功功功。功果來日能顯證仙班。烈烈道明了前孽。步青雲。永世留欣榮。若學吾顛。顛悟自明。渡進天台脫凡情。

余今宵駕臨至炎堂。談幾言勉諸生。學余之修。免使修半途。而自廢己身也。後會有期。

太乙柳星君 降 詩

夭壽莫非命定當 疲迷空碌困人忙

安居樂業施財德 由命聽天總不妨

論醫德並安分守己

守己安分。夫人生在世安分。即可得於便宜也。安分就是分內。分內亦是自己之天賦。所學盡職之才能。所能勝任也。一個人如果不安分守己。任走至窮途末路亦是分內。比如學士博學務事。學農務務農學商務商。學工就工。即是順理成章。如果不守己安分。越職者。到來必定被人摒素排斥。因非分內之事。與有學識與實際經驗。不能達到一般之需要。故分外之事。往往多費心機而已。如果僥倖成功。必受左道傍門之助。否則世上絕無便宜之事也。左道乃是邪術。故前途必遭旁折。故非分之事。切莫異想天開為妙也。今之浮風奢靡之世界。窮通達理守己安分者有之。但有經不起環境之煎熬。而異想天開。想入非非者。屢見不鮮。如有不正當之郎中。稱為「庸醫」者。到處替人看病。常聽一針斃命。藥到命除。其情真是實可悲也。孰不可悲。為一己之私慾。一心想得更多之財富。不顧道德。視人命如草芥。此情令人嘆乎疾首。夫醫者仁術也。乃崇高至上之人。他之至仁至聖。為人類造福。為人類解救疾病之痛苦。焉可由一無學識之人。以將人命經試乎。如此不法之徒。早該除之。夫人生雖得父精母血生我。天地萬物育我養我。焉可輕易弄丟乎。余勸世人。千萬不可為醫藥費。比別家便宜。就將己病。或子孫有疾。就進斷魂台也。尤其所謂庸醫者。切不可心思一步登天。而罔顧人道為妙也。萬一失事。你今生有時有勢。對於情理法雖能撥平。但陰罰是不可饒捨。殺人償命。理所當然之事。如果現世己身逃避得離。但諺云:己身未償以酬後世矣。故今生僥倖。倘無可能一報還一報。子孫受累無疑也。奉勸世人守己安分。若已犯者。即時洗手懺悔。為兒孫之幸福。提出良心可也。

太乙柳星君 降

戒賭博宜潔身自愛

夫人生在世。必潔身自愛約束自己。即免墜深淵。不能自拔也。賭博乃是人生最大忌諱之事。為了賭博。不知若干人。遭傾家蕩產一敗塗地。賭博乃自韓信作檄。以緩和軍心。陶冶情緒而作檄。事不知因人心財迷心竅。導致今日成為賭博。而不知害人。難於數計之不幸矣。上至達官顯要。中有財閥巨賈。下至地痞流氓。賭博本不迷人。人人自迷。一觸方城之戰。三二日還不滿足。續而五天十日。人人精疲力盡。方為收場。勝者神氣活現高歌。以花廳舞榭。敗者垂頭喪氣。悲鳴於男盜女娼。此情此景。實不忍卒睹。有某某富婆。某某富婆一擲百萬金雖輸。而面不改色。那臭味相投者。褒稱她有夠氣魄。初次出門身穿綾羅綢緞。所坐豪華轎車。身邊跟隨三五為之保鏢。專依賴生活。如此事事依依是言。經過一段時間。那綾羅綢緞就變成。穿牛仔褲。打鐵褲熱褲等等。五花八色。至家產蕩盡。窮途末路。已不能自拔矣。不得不到處舉債續賭。日久債台高築。不能償還。只得用她女性。最寶貴之貞操以色還債。如此之慘報。由何來乎。自己不潔身自愛。不約束自己故也。且為官顯爵者。身敗名裂。財閥巨賈。傾家蕩產。地痞流氓。男搶劫。女為娼。慘乎。蓋人生之自作孽也。富婆昔日之鴇威一掃落地。保鏢者兄此已失去依賴。如鳥獸四散矣。奉勸世人賭博之慘報。不外乎兒孫矣。以上等等之事例。奈何還不驚惕於人心。還趨之若騖。奈何奈何。何不將此百萬錢財。獻出一半。或三分之一。作些公益慈善。或救孤恤寡濟恤急需之人。幫助孤兒院。豈不兩全其美。到處受人歡迎。受人崇敬。子孫代代受蔭。豈不妙哉。俗云。拔檄人三更窮。四更富。五更人折厝。有此世俗之歌謠。人生何不覺醒乎。書云。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大家慎而戒之。

鳳山雙慈亭天上聖母 降 詩

雙收名利人人爭 慈善難施道未成

亭內安身靜志練 引民明道渡群英

天心憐憫施恩澤 上帝慈悲佈教聲

聖佛齊臨開普度 母言廣勸濟諸生

人為爭奪重名利 生死唯憑功過清

真性若迷沉苦海 宗儒樂善無人行

夜遊神 降 詩

更夜察臨至炎行 順參玉詔會諸生

參編期日慎重篤 待至書成慶譽聲

世事時趨多變化 三綱倫理漸無明

復興孔道奈宣化 啟發人間沉醉情

宇宙善人仁德重 須修前世果完盈

明真引道入參聖 拔祖超宗榮途程

太乙柳星君 降 詩

人身難得貴精忠 生死定期莫枉躬

真志徹明聖教理 宗持道德體梟雄

造功作惡本無種 慧智愚痴分北東

春到勤耕冬歇息 四時有節不混濛

論空頭支票

說一旦查獲被補。還要坐牢。在那暗無天日鐵窗之滋味。實難嚐矣。真是作繭自縛也。奈何受那無妄之災無辜殷商。而累千萬使陷災於水火之中。實罪不可赦也。太上有云。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假使得生。正法難遇。假使得遇。無法上天橋。由此可見。人生還有不知自己生命之真諦。而胡作非為者不少也。奉勸世人。須知己身之本分。如古聖有云。作善必昌。作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作惡必亡。作惡不亡。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亡。故凡人生必須持守此人生之道。應順天命。忍度明理菜根萎瓜淡薄。比勝腐肉強食之味。來的清甘可口也。人生一世難免無運乖限蹇之時。若不守於道者。後果不堪設想也。因為天機之樞扭。凡人任你有托天之力。亦不能擅轉矣。故不可為物慾之激流。而沖失理智。走斷頭之路。而且加害千萬無辜之人。其罪之大。可想而知之。其祖宗在天之靈。有知者焉不嚎啕大哭乎。願世人自省之。

太乙柳星君 降 詩

人世如夢幻泡影 無常來到說無情

真宗啟示照明路 覺路宏開慶眾生

處世孝親為最重 慎終追遠報恩縈

蓋棺定論盡兒職。 瞻仰終身安葬城

論慎終追遠

夫人生在世。三寸氣在曰生。三寸氣斷曰死。釋迦佛祖曰。人生如泡影。如水亦如電。一閃即逝是也。死對人生一大忌諱。又最不願者也。豈知宇宙間之星辰。尚有歿落之日。何況乎人生。豈無一死哉。大限來臨壽終之日。撒手冥目與世長辭。嗚呼。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者也。子孫撫屍慟哭。奈何人死不能復生。天下之定理也。其言也善。為善後問題。而治喪。而延道士。聘僧尼為之超拔。請堪輿覓地理。尋覓狀元地。請優伶而演五子哭墓。牽亡魂歌。三藏取經等。如同神聖出境。嗚呼人之死也者。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吾中華漢民族。注重於慎終追遠。哀哉。人生最為悲傷者。莫過於生離死別。人死之悲。可見延請種種藝閣。花環。花車。七仙女。祭靈等。有何益哉。慎終追遠。即有之古風。所謂慎終者。父母臨終之前。為人子女者。必慎重其事。因人生在於臨終之前。因為世上種種之累。故不能一時脫離肉體。斯時之痛苦。實用文字難於形容矣。在他正在非常痛苦掙扎之時。切莫擾動他之魂。勿殺生靈等。即免增加其痛苦也。其痛苦如同嬰兒。十月懷胎滿。欲脫離母體之痛苦一樣也。嬰兒雖出生就有靈性。但未臨盆之時。不相同矣。俗云。生不欲死。死不欲生者是理也。嬰兒脫離母體。落地就哇哇大哭。可見其痛苦矣。人之靈慾離肉體亦是一樣。有不明事理之子孫。見父母正欲辭世。而在身邊大哭。以表有孝之心。不知增加死者之痛苦也。故世人如雙親臨終之前。千萬不可驚動。使他輕輕鬆鬆。千平安安。冥目。含笑歸土也。此即所謂慎終矣。然而追遠者。雙親死後之禮節矣。古代父母之喪。不分貴賤。期服三年。即可除孝服。然後該士則士。該農即農。該工即工矣。此亦孔夫子。其對於祭之以禮之道理也。祭之以禮。父母歿後必須奉祀。凡遇忌辰過年遇節。以禮祭為紀念而奉杞。即謂之追遠矣。再說喪禮吾盼漢民族。以鄒魯之習。用周公之禮教。迄今數千年矣。

因現今之世。為節省時間。謂時間即是金錢。謂前啻漸漸改良節省。不以古代之所謂親恩罔極。服喪三年。猶未盡己心哀也。此乃實無可厚非。但亦不該。父母歿後。停柩在家。好似凶神惡煞。十日半月就出殯。身穿孝服草屨。好似不如西服革履之美觀。回家即時脫掉。所謂清潔無刺。凡事均可理之。所謂見刺實使神莫名其妙也。人蓋棺之前。在廳堂時。無人敢近視之。亦不願進入,藉口吾替人作媒。何時何日要娶新娘。所以不能見刺。或曰。吾來月有子女完婚。不能見刺。不能見刺等等。此話實令神可笑。又可悲也。死後好端端之體。不知從何而來之刺。若真有其事。為人子女。為報答親恩。被其所謂刺。刺針一二又何妨乎。如果子女各如此之執迷。然則人生至尊之親。其最後一刻之時。就無人看顧矣。如果屍體真能出刺害人者。為人子女亦不得避離也。或利害到婚嫁。為父母之喪事。不能延期乎。如果屍體之所謂刺如此兇殘。然則各國軍兵戰逝。其遺體共數千萬。而上下國人瞻仰。豈他就無刺乎。現今,意外死亡者日多。他皆任法醫以及驗屍官。及學醫之學生。天天與屍體為伍。豈其屍體特別無刺乎。或者彼等無子女之婚嫁乎。為何彼等未曾受所謂刺而刺傷乎。可見彼等不孝子。不孝至極端。自己雙親蓋棺最後之一刻。還不願見他一面。實令人不寒而悚也。奉勸世人。上述之事。不可迷至無藥可救之地步。為至尊貴之雙親。欲報答其劬勞。無論如何不可避之。除非不得已者。人生最後之一刻。即是一生之得失。故曰。蓋棺定論。而冥冥自喜。有十子十婦百孫。但不可失望於親。到最後並無三兒四子。見他最後之一慈容矣。此乃是喪禮。為人子孫必行之道。希世人檢討是也。慎終追遠。對於我漢民族。是固有為人子之一大孝道。值得外邦之借鏡。其不滅之道德精神。迄今源流不絕。但對於死葬之以禮。還有偏見之處。如俗云。答親恩是瞞生人目。蓋為排面子。盡情浪費。到處延請。所謂前面說過之五子哭墓。牽亡歌。三藏取經等。悲哀罔極肅默之場面。變成啼笑皆非。喪失人子之孝道。哀哉。人生之愚也。莫及於此也。牽什麼亡魂。哭什麼五子哭墓。什麼三藏取經。莫非彼等窮極無聊之徒。變通之把戲也。果真為答親恩。瞞生人目。何不將其金錢。作為造路鋪橋。或施捨或捐於慈善機構。豈不是更加能答親恩。更可瞞生人目乎。何必費無意義之錢財。使盡人子之道。成為一無所益之舉乎。尚有部分自私己見。利用祖先之骨骸。以賺錢之武器。以葬地理龍穴。就能送來不勞而獲之財富。或不勤而能頂天立地。以賴地理風水。就能高官顯爵。而到處聘請堪輿師。到處覓地理尋龍穴。不惜一切。覓遍各山嶺。均無良穴。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不得已。由堪與師之花言巧語。誘惑之下。任由帶領至一事賣墓地之處。指一空地曰。龍穴。任由他之擺佈。其中是否有詐。不必細談。又死者入土為安。又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之心理。不計一切。任由地主開價。依依是諾。吾民族固有講究地理風水。雖有重要。但真有龍穴。真是杳之又杳也。論地理之真點。世上有幾人能知其詳。或能看出其焦點乎。恐大羅神仙。亦不能斷定。因地理必須由易經之真理。太極兩儀之運行。加上年月日時分秒之算。及地球之運轉。一年之中有其時。方能得其龍穴真脈。科學進步。外國人已將人類送入月球。其真理與易經太極兩儀八卦同。只不過彼等之算法不同而已。彼等之落點。還不能正確。有失去絲毫。差之千里之慨。若再潛心細研。不難算出其焦點。然則彼等為何不研究。不尋地理乎。他並非不愛子孫之幸福。不過他認為極微杳。千載難得一次之機會也。然則他不信地理風水。是否比別國有差乎。反之佔世界之首也。吾民族以不可愚之地步。堪輿排羅盤。指南針。只不過避忌而已。吾世人千萬不可迷信地理風水於苦惱之中也。禮云。禮備不望奢。乃說世上一切祭禮。應有之禮即備全。就不奢望也。故死葬之禮。皆古即古該今即今。不必為面子瞞生人目。而花樣百出枉然矣。且地理一事。不必太計較。能避忌者足矣。不可受人之擺撥也。且勸專門賣墓地之人。適可而止。千萬不可投機取不義之財也。在今花花世界。人心變幻。有部分之不肖。如專門在塚埔代人築墓。承造佳城之泥匠。將此明明是公地。偏偏指鹿為馬。而強詞奪權。從中牟利。有此不法之徒。在公塚佔地盤。每見有喪家上山覓也。視為肥羊從中敲詐。凡有道德者。必須人哀己哀之慈懷。以自己之能力。行諸善行。達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之古訓。庶免為認為食死人肉之臭名矣。不但如此。因果之報是難免也。只待於時日而已。不信者請拭目以待見之。自有報應如影隨行之不謬也。

西方燃燈古佛 降 頌

西方大道引人行 方寸不亂證天京

燃發光茫照大地 燈星普照至炎明

古今聖賢凡民作 佛勸眾生修心情

頌生協力金篇著 佛理正道該效行

公然處事是非辨 段段落落測分精

至處初勞心自悟 炎光當空照耀榮

堂堂正正參天地 共著人生真宗成

著成金篇喚迷眾 人守禮義廉恥清

生來空空死無帶 真判唯憑功罪評

宗教蓋是喚人醒 以善為終有佛名

挽回迷心歸善道 化度惡念變俊英

世風不可再頹墜 人善臨終佛來迎

西方燃燈古佛。今宵早早就光臨責堂。在未與諸生會面之前。余先揖貴堂高懸之 懿旨。今責堂有此良機開科。乃是諸生度心所修。不可輕意。聖理高深其測。諸生必要把握此良機。專心攻研。精益求精。百尺竿頭。協力同完成天命。以此。

太乙柳星君 降 詩

人心兇殘自戕身 窮極變成樣樣新

賞目悅聽奢侈戲 種栽不拔罪根因

西方金衣使者 降 詩

吝嗇貽殃害子兒 奢華到底惹禍基

迷途過錯忘知返 苦海無邊悔莫遲

樂善好施成正果 詐貪不厭墮陰司

立功積德行方便 貫徹始終拔聖墀

俗曰。人無百日好。花無千日紅。思古民風之保守。四維八德皆能遵。奉公守法。鄰里和睦。為人之子女盡孝。夫婦相敬。妯娌如親。日日安居。月月興業。不需觀前顧後。總是平無波浪之威。奈何好景不常。工商競爭加上人心愛慕虛榮。而產生如今之爭名奪利。不顧祖先遺留之美德。造成五倫不分。六親不認。千方百計絞盡腦汁。亦是為財為勢。人生來空空。去也空空。為何必在短暫之停留。相爭身外之物。為何無想到停留一段。大限來時。要從何方向而行。人生求得大道大德皆可。若將道德求成。享而不盡。用而不完。不怕是大限之時。到臨終亦可享用。嗚呼。人生短暫。把握時刻。為將來之路。為子孫之幸福而著想。大道之門。永遠為世民而開。以此。

太乙柳星君 降 詩

人間色相多姿存 邪說淫詞迷子孫

鶉鳥奔奔求對偶 弧狸緩緩弄嬌坤

相親成慣無嫌忌 漁色臘收娛滅魂

非作想思長夜夢 玷罹瘡瘍敗家門

論色即是空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兄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印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色。亦渡如是」。將以上數句經語。可以看出色不迷人。人自迷也。夫色者天地萬物。因緣和合而成。倘因緣一離。即色散也。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矣。現今之花花世界。講究現代化。趕應時宜。故盡展奇裝異服。有部分女性效於鳳凰。巧施妖嬌媚態。搬姿弄騷。又叫稱曲線美。而盡露胴體各部分之醜陋。引人入勝視線歸一。自傲天之嬌女。世之佼佼者。又戲劇電影之媒介。戲劇電影。雖以忠孝節義為主題。但也脫不了痴愛貪嗔也。那些在荒郊曠野。或自宅旅館之床笫。男女相擁纏綿不解之場面。除非柳下惠之外。誰不動心動情乎。又黃色書刊之狐媚。淫詞邪說之蠱惑。而使一些色情狂徒心猿意馬。奔放慾火沖昏。故到處強姦之聲不絕於耳。社會混亂。長幼無別。有老者強佔幼之貞。幼搶奪老之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夫天地交媾。必承陰陽之正氣。而萬物生。人生必成周公之禮。男女情投意合。而夫婦歡之。豈可奪天命而逆倫常。而從事強為乎。夫男女媾合。必遮天隔地幽靜密室。以防淫晦之外洩。免觸瀆天地之神明。奈何有些色情狂徒。不顧天地神明之譴責。在於荒郊野外。露天蓆地。強開少女未萌之竇。啟純潔無玷烈女之蓬門。盡逞其可惡之獸慾。以達到夭折壽源之目的。實令人悲哀也。書云。淫慾焚燒精髓易涸。遂之至空。其聰明短思慮。有用之人。不出數年。漸成無用。漸成癆瘵之疾。故不常近女色。只在獨居時。展轉之一命。足其喪其生而有餘矣。故孫真人曰。若引動虛陽渴、精渴、容枯。而百病侵矣。蓋為此也。

太乙柳星君 再降 詩

晚風習習入更深 木筆匪懈夜暗沉

句句珠璣開覺路 願人修道各歸箴

所以淫慾。對於身體之害。莫甚於此也。夫婦苟合本非罪惡。妻妾之間該有節度。切不可濫施於斯。必靜心養性即歡樂之。倘對於一個如花似玉含苞待蕊純潔天真。無邪之少女蹂躪。而胡為。其心之殘忍。實人人該誅之。諺云。女為悅己之容。奉勸世人不可太過於精妍鬥艷。以免招蜂引蝶。惹來無謂之麻煩。自咎終身矣。色人人好之。人人惡之。余此次奉旨受聘到此。參著「人生真宗」。其題曰。人生面面觀。因此佔了不少寶貴時間。自此結束。內中以社會論理流俗淺俗話為主。有些部分神聖不該言之事。余不顧而吐露。此乃是 玉旨之意。為醒民心不得已而談。希諸位讀者。善男信女原諒是幸。並閱讀人生真宗之後。能開覺路。而早登蓬萊是荷。以此後會有期。

九天翠華宮都察神 降 詩

九九期年劫數呈 天機混沌定清明

翠森人世缺慈德 華艷亂身失義名

至道深求勞素志 炎壇扶聖佈仁行

堂規堅守專心定 參著新書留譽榮

人曉覺修早反省 生門死路要尋精

真程直進達心徹 宗理悟通學自成

述乞丐歸神

余今闡述一案。略以參著在真篇。啟世人間。警人勿是非之莫白。應慎心定義。為世之本焉。昔古。宋朝仁宗時。山東省有一偏避村落。名鄧家村。村中有一村民。孤姓石名定。年在十歲時。雙親亡故。致此石定常生活成問題。無法立足於邵家村。流落他鄉。求乞過日。但石定本性善良。身材英俊一表。堅立信心。一方求乞。一方誠心求修。悟世人之哲學。但日子如流水。漸漸經過。瞬間已十個年頭。石定已雙十年華。是一英俊少年。時一早晨。欲出求乞途中。心中悶悶不樂之感慨。回憶此十年之間。為何而求乞。但心有餘愧此。無一成就。倘後若再繼續。照此而求飽。則後果堪慮也。若不想求永身之道。則必無容身而永淪六道之輪迴也。石定此時下定決心。到荒郊野外。尋一處定居之所。修悟人生何從何去之道。在世為真宗。而求覺曉人生。生生死死。在在生離。死別之憂心。若要脫離生死輪迴。則專心忘我之身。求真宗學正道。達真天體之軀。人精之合。六氣循遁。慧界五顯原真達明。才能得初修之境。但在此勤勞修學不厭之心。日日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已在此修有三十年頭之久。但石定。身抱不屈不撓之心。再繼續練修。天不負苦心人。石定相繼幾十載苦練有成。就此到處閒遊四方。但有一日石定遊回到鄧家村。時已離本村有四十年之久。在此村中之人。已無一能辨認石定本人。但石定在本鄧家村時。有同年庚或現在村落。約五十歲以上者。則可認識之也。但石定進入鄧家村時。村民見一道非道。士非士。就像是一江湖術士。無一村民能信他之傳真。但經過日趨一日之久勞。婆心之啟化。但在此之村民。還是難感化。如耳聽風。致此石定在此。有感無立足之地。但石定還是為鄧家村。諒有一日能受他而感化。所以石定三番再次。用信心每每之傳佈。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之臨。此眾神佛。鑑此村民如此無人道。且有此修士。苦口婆心啟世而無一感。而眾神佛監怒。上奏 玉皇。天帝聽奏龍顏大怒。本欲降大災殃於全村以警世。但諸神佛再復奏求。願 天帝龍顏息怒。致此無降大災。則降瘟疫。斯時鄧家村全村一夜之間。身染瘟疫受苦中之痛。皆就此哀聲震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此時石定再向而對村民宣啟。各位先生若還不悟。再迷沉。則永無回生之身也。若聽吾之勸。則有所救也。此時眾村民。在此痛身之苦。而眾口應曰。若治鄧家村。全村村民之病可癒者。全村此後立下一願。願在本村設立一鸞壇。啟佈世人行善。作慈舟以渡迷顛之人也。斯時石定看諸村民。心意已決。就向 上天祈求饒赦。此時忽然間雷聲震地。日月無光。飛沙走石。風暴之聲。大雨傾盆淋下。霎時洗去瘟氣。但石定順時作法。淨洗全村村民之身。再找藥草。煎給全村村民飲服。斯時全村村民。痊安如初。而後竟然歡天喜地。調集全村村民。勿再沉迷。從此鄧家村。設立一鸞堂。普世度眾。從此代代行善。至此時石定善道可嘉。而後享壽八十二歲而善終。魂受引進南天修善所。後再進九天翠華宮。而後被派代天巡狩之職也。余闡述至此。因時刻不早。後會有期。

監鸞神柳天君 降 詩

南奔北走尋慈舟 此地善村放筏流

普度三期行善者 一船滿載到神州

至誠賢契虔迎旨 弟子滿堂堅志修

度己濟人登彼岸 榮封神職樂無憂

諸生福安。余奔走島嶼。為停留島嶼之舟。各舟均是啟帆時。舟上所渡無幾。貴堂所以能領旨開舟。乃是諸生一點虔誠之心。與貴堂主席。領導監察有方。感動天神。發旨開科。諸生能有虔誠之心接旨。必要始終一致。合作完成。余所走所見不計其數。龍頭蛇尾者頗多也。余願諸生不負天命。共力完成「人生真宗」。以此。

本堂主席 降 詩

善堂引眾學修身 靜氣養神心自循

大道專憑無我相 悟明此理定成真

教忍

闡閭若開。修世至仁至善。倘無根源。善配人心則亂狂。性如烈火。猛而成盛。則無容忍焉。昔時唐天子。問及張公藝。何能九世同居。公藝隨手下筆書「忍」字百字。此時唐皇看之大悟焉。夫人世若時存有「忍」。則萬事皆成。樂心自榮也。今宵余在特示諸生。要在本書著作期。多各竭盡虔誠之心。眾心合一耐行。遵守堂規。完成寶篇。勿負 天恩婆心之德。為重也。諸生若有不如意之感。望多加慎慮為荷。今簡此略示。以此。

白鶴童子 降 詩

白身銀背載師遊 鶴舞雲間蓬島留

童駕炎堂執柳筆 子隨尊主勸人修

顛鳴喔喔是鶴仙。人生存世。為萬物之靈。野禽獸物。亦知善音。何況人。何不知音。若學鶴仙語。能超前孽。罪原消。消消消。消前愆。百千煩冤皆滅棄。得成樂心。慶身榮。榮榮榮。榮登極樂幾言列箴行。以此別諸生。

中八仙曹國舅 降 詩

雨滴誦經奉佛誠 男生女眾科儀聲

鍾靈毓秀後宮址 福地堂基至炎營

神顯人和匡聖道 高真齊集濟群英

勸民早醒同扶聖 貫徹始終進玉京

遊子吟

遊子不思歸。忤逆母訓違。親恩妄酬報。尋逐無可追。當年出外時。離別心依依。三步囑寒暑。衣褥適涼溫。四步勸餐飽。起居必自倫。五步告朝夕。花柳莫為群。離鄉親不顧。背井無所依。今日見寒衣。暖意陣陣起。所求之棉襖。件件費心機。針針穿綿線。偉大慈母儀。慈顏夢中現。斑紋縐希希。金言與石語。裊裊有餘韻。只知為金錢。棄母探門閭。養我成人日。豈能不護持。恨吾不長志。惜乎為人兒。異鄉夜深深。星光寂沉沉。只好託月姐。慰問老人心。稍有得意時。膝跪孝詩呤。慈母啊慈母。德範式古今。以此。

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 降

九谷山中練道修 宮聳雲嶺水長流

白雪錦秀如銀海 鶴翼展翅飛凡遊

至巔高峰松青翠 炎聲廣吹遍九州

堂堂勸世存德行 參禪定氣證佛優

曉悟懺悔為僧道 決心修進上玉樓

法施濟眾行仁德 同登彼岸乘慈舟

永享極樂長自在 一世忍修萬載悠

王禪老祖 降 訓

薰風騰霧佈儒林 在世猶如苦海沉

勞碌未休長苦慘 悟明大道急修心

陽光東昇開覺路 廣度眾生詩賦吟

早積陰功為果本 戒殺放生奉觀音

世情看破回頭早 前途極樂急求尋

仕農工商同參聖 富貴貧賤學規箴

志氣發飛宏三教 虔誦經卷歸一心

亨通義路透帝闕 勤積道果後榮臨

酒色財氣當慎戒 勿犯嫖賭殺盜淫

忍辱受欺勝積德 百忍能學鬼神欽

賢生有志守終始 修身立德勝藏金

同心一致完寶筏 先苦後甘極樂音

諸位志堅高。續進透天河。辛苦無惜勞。功德無量多。至今結良緣。萬事化大千。幸逢佳期年。真理記心田。賢生無惜勞。度行玄機道。勿怕費時資。代天傳善憑。犧牲一世苦。果成拔天曹。余今宵臨到貴堂。會筆結緣。余甚喜悅。各位賢生心志堅定。使余感動。余念炎堂。奉旨著造早就成。切勿中途而廢。則枉費各賢生苦心關望矣。吾今望各位更加極勵。而守遵行。如此合作辛辛苦苦。無賴之勞。夜夜到堂效勞。功德無量矣。今余特賜各賢生貳佰功以資鼓勵。以此示明。後會有期。

清水祖師 降 訓

清風陣陣涼爽人 水明如鏡照地輪

祖德莫遺續傳子 師教諸子日日新

世人本有善良心 生來落地受苦辛

真真假假全走事 宗旨莫忘再求真

為生真誠受人教 句句金言牽記珍

大地佈箴諄雅化 虔心求進應頻頻

莫留遺恨長冤債 同是為人必相親

一炷清香虔心拜 懺悔善施望超塵

人生真宗為何短暫之停留。是是非非必分明。斤斤計較有何用。留給後世總是空。父母辛苦撫養長大。是望子成龍。多行善事。多助他人。腳踏實地。認清真假。完成一生之真宗。莫要留罪兒孫。相處之間受人唾罵之苦。須能善忍。同樣是十月懷胎而落地。為何有分善惡。聖人孔師曰。近來者赤。近墨者黑。紅黑任你挑選。紅者大放光明。黑者永遠不超生。諸生是否能分辨出。紅黑之好壞。聰明之人快快起程。莫要再留戀。以此。

北斗星君 降 訓

踏破鐵鞋難覓處 南北奔馳總有堂

響亮鐘聲沖雲漢 察明至炎著書忙

千歲難逢今日好 為眾所忙為眾當

千方百計明大道 用心計較渡眾郎

苦中帶樂終身享 何用為人訴苦衷

虔誠盡力好為德 完成金篇化迷狂

代眾擔苦自為樂 仁義求進達天蒼

諸生能忍其苦中之苦。而不覺苦。已是成事半。余亦到處奔波。察明種種。能再次登台。與諸生會面。共同參著。真是有緣。書成不可棄之不研。如此未免太可惜。余觀今之各堂。為著書大展忙碌。可是一旦完成。就任書櫃收藏。為何要如此花費時間。全盼各眾生。應更加參研善書。掘發其中之奧妙。否則傷神之尊。余今宵談到此。願諸生三思。後會有期。

福德正神 降 訓

天地人三合定要和 凡世道層考人性過

倘離性絕途枉修勞 明真省身免受風波

雖日暮月光再輪照 堅守誠覺道程途磨

悟大道虔心常靜煉 法施佈眾喜重開科

卻進卻退堪憂門閭 培養慈心達進大羅

倘不慈悲定難證果 奮發修百善出娑婆

夫人世道沉沉翻覆不定。宜修心養性。離道則道絕。信於靈慧。往往重於利。而忘其恩。有犯欺師滅祖。故不知後果之慘也。余今簡略幾筆。願諸生志勿哀墜。豎起誠信和協。一致重創光耀文明乎。以此。

聚善所李 降 詩

聚會無緣恨晚年 善郎揮筆樂綿綿

所期諸子誠樑棟 李自真心表敬虔

徑聲引我追隨到 至聖宏揚大道開

炎照普天遍大地 堂堂君子展奇才

人人仰慕成仙果 生死死生墜轉迴

真帝開恩賜我到 宗親誠敬孝恭推

普化真人 降 示

苦海茫茫無邊際 惡念難滅待何時

爭名奪利難久居 狹肚窄腸巧計施

難怪末劫臨頭上 何時何日能覺醒

蒼天本有慈悲心 奈何善德難忍行

田園無德難保守 樂善好施免煩憂

為神為聖在於志 焉怕造書困難時

人生渺渺功果難得。又處於今之動亂之世。雄心勃勃。爭長霸道。滅古之休風。欺祖滅宗。談何功果。勇於持善之士。盡心普化。忍艱吃苦。堅修終身自有善果。余在此錦上添花。賜各生五十功。以此。

南天使者辛將軍 降 訓

有緣與生共揮研 兩旁男女分得清

求修得道學聖賢 虔誠劾勞在心堅

古俗潔廉振儒風 歷代相傳聖賢道

至今憶想空留恨 優美雅俗全受封

日日頹靡難自拔 陣陣歐風續移東

迷竅入心難以罷 天下到處佈慈航

以德化人復古道 蓋為迷心沉深重

任喚無能上法舟 有緣群生莫停留

加費精神在努力 勇敢拔迷共同修

修己渡人並肩進 刪除頹迷振古風

天下大同樂洋洋 國家昌隆太平年

主席 降 話

諸生今處在此末劫之中。三災五疫盡有。人生受盡荼毒之苦。希諸善信。宜各自小心。時時刻刻有不測之災難。神聖無法照應之處甚多。務必自知謹慎是幸。此次之風災。諸生受皮毛之損。幸喜眾生平安也。後日有更甚之難矣。

冥府第一殿秦廣王 降 詩

人心奸詐互傷軀 生死不防時勢扶

真幣換來真罪孽 宗歸報應受天誅

殺風日盛人為孽 愈毒愈狠稱勇夫

聖訓真言無用處 講仁演義不如無

論福祿與壽命

夫人生在世。如電光一閃即逝。在此短短一生之中。人之福祿有限。在世一生之間。欲得若干財富。乃由前世因果而定。領憑而來。故任你如何絞盡腦汁徒然矣。又一生之財富與壽命。聯繫關係很大矣。因你所領憑之財富。恰配你之壽數。故富貴由天。絲毫勉強不得也。比如你一生該得萬貫。定享財富萬貫。一生該得若干。不得再多。再橫取多者必折壽數也。余言此之下。諸位可能笑為無稽。但余再比一例。如有一人正在中年騰達之時。無故而亡。這就是他之福盡矣。但諸位切莫誤會。如此就抱有其他思想。而不肯勞力奮鬥為幸。因各人因果不同有分也。再言之福祿與壽命。有連繫關係。又說如果你若知行善。濟傾扶溺者。對於壽數關係更大矣。比如你一生該得萬元。而你施善二分或三分。故你必壽數加長矣。何也。因施捨不在你該得之範圍也。又如果你到中年得志發財。千萬不可奢靡。有折福祿之慮也。前面所言。一個人之福祿。一生配合有限。故不得超前。一旦福盡壽終矣。如果中年得志。不妨儘量行善。其福源源不斷而來。又增添壽數也。又言人生千萬看他人發財。一心不願落人之後。無經濟基礎。就變賣祖產。而抱僥倖之心。孤注一擲亦徒然也。因福份有定數。如果能由你左右者。然則無財無產之人。如何了之。豈不甚多白手成家者乎。又說人生一旦得志不可奢靡。比如你無福享受豐盛菜餚。一旦嚐之身體承受不了。如此就可想而知。凡人生在世。富而奢華。不可費盡心機。而取其不義之財。如果僥倖得成。只增加兒孫之罪孽也。有何益乎。余今宵到此無甚良言。以此簡草不成文之句。希讀者善信。千萬不可笑為無稽不信。自己試試便知也。以上略述參加「人生真宗」。以醒世人也。

冥府第二殿楚江王 降 訓

天地化育人長生 後天失調維新行

宮闕頒佈聖賢理 至今不顯道德輕

炎涼世態實可畏 堂堂丈夫理不明

著參聖賢勸孝道 造就偉績教忠精

人修道行孝為一 生我育我等昊天

真情流露哺乳德 宗親五倫敬尊前

養育恩深難酬報 憑存一點孝心田

膝下承歡朝夕省 事親最要在晚年

論孝道

夫古今天下所稱五倫為首。百行之先莫過於孝者。孝也者。處世之大本也。人生之大源泉矣。蓋人生身體髮膚。無不是父母十月懷胎之苦。三年乳哺之劬勞。故為人子者。豈可不知孝親之心乎。吱吱學語匐匐學步。時刻提心吊膽。時而淚下嘻戲而喜形於色。時而哭啼疾痛無不愁於容。至及入學朝夕護入孔門。望子成龍。盼鳳成飛。子賢而父母有所賴。子不肖父母無隨依。養育劬勞付之流水。嗟乎嗟乎。人非飛禽也。飛禽走獸尚知報恩。何況乎人哉。父母養育之恩。深重望報。乃是昊天罔極也。為人子豈可不孝乎。俗云。手抱孩兒想起父母時、晚矣。自古聖賢無不是孝子。而道成者也。故為人子。切思於朝夕父母而行孝也。昔之閔損字子騫。幼失母。父再娶。而繼母生二子。獨鍾己所生二子。而妒子騫。二子衣綿絮。子騫衣蘆花。損父命他御車。天寒失禦。父責之。見衣著蘆花。回家欲逐繼妻出。損跪而求之曰:「母在一人單。母出三人寒」。如此而感動父親。及繼母。而後對損如己生。如此之孝行。後為偉人。觀今之世人。欲尋知己者。登天還難也。俗云。天下無不是父母。為人子而育子。方知母育我之時。孔夫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故為人子女千萬不得詡誇自由世界。而亂大倫。如果父母稍有錯誤。不得正面言之頂撞。該將旁引發糾正。為人子女切莫以自己之淺見。而訟於平等。而忤逆父母。父母之愛心無所不愛。故曰。母孝子女長流水。子孝父母樹上風也。希世人。人育我該孝人。你育人。人孝你。五倫滴滴見簷前。五倫有分長幼有序。則在世能頂天立地矣。否則死後到余階前。手下無情。希世人謹而慎之。以此。後會有期。

冥府第三殿宋帝王 降 詩

人海澎沉萬丈波 生浮苦海滾漩渦

詐心為奪利名死 佛聖欲救無奈何

談天堂與地獄

自古以來。聖賢傳佈真理不少。天堂與地獄之說。古今聖賢焉敢罔言之。人雖聽之半信半疑矣。奈何奈何其實天堂地獄之分。最為明顯者。意簡而言之。白天日光普照大地。行走自如天堂也。夜間黑暗起居不便。宛如地獄矣。再而言之犯罪者。在受刑地獄也。未犯罪者。在社會一般自由。即天堂矣。何用疑信參半哉。又再言之。生即天堂。死即地獄。天堂地獄之分。如同天淵之別。如白天與夜間之行動。及犯罪。未犯罪者之別。豈可天堂地獄無分而不信乎。天堂。地獄有天淵之別。我等何不向天堂而行。而偏走地獄之門。是否地獄路近。而天堂路遠之差。非也。天堂地獄低一線之隔而已耳。因人之智慧思想之距離所相差。思想不差正氣凜然。不受外來之誘惑。你必走向光明大道。若思想偏激。經不起物慾花色之迷亂。不知自檢。必自入鬼魅黑暗之路。而入地獄門也。例如有一不良分子。到你家中誘說某某地方有何物。若能盜得。就一生幸福矣。如果同行者。必被人逮捕入獄受罪。倘你明智善辨是非。而拒絕之。就不受牢災。豈不天堂。地獄如此而分乎。又在路上行走。不顧左右之車輛。而橫衝直撞。而肇禍。即受皮肉之痛苦。如果你時刻注意左右前後。不爭先恐後。讓人而行。豈不平安乎。以上乃淺見之例。世人何不信天堂地獄之分哉。再而言之。人生在世。事事不背天理。而到處受人欽敬。與一生作惡。到處被人唾棄。抬不起頭。如此之差。人兮人兮。蓋該提出理智。不可走向歧途。而墜地獄。人生不可不信天堂與地獄。更不可不加謹慎哉。

主席 降

戒打蛇

曰。李生請問打死毒蛇有功或罪。曰虎無傷人意。人何傷虎之心。蛇雖人人怕之。但動物不該害之。趕走為安。李生於心何忍乎。又正筆之身份。何其殘忍哉。後次不宜也。不容一物而自討麻煩。李生昨夜為不容二條毒蛇而殺害。使余奔勞一番。毒蛇雖人人怕之。但無仇隙。何忍而加害。尤其蛇乃雄雌交配之時。怎可害乎。如單獨情還可原。又身為正筆。故使余險些受累還可。李生後果不堪設想矣。後次必慎之。

冥府第四殿伍官王 降 詩

世人貧富各憑分 一世福災依篤耘

守己儉勤該奮發 好施樂善積功勛

戒恨天怨地

夫斯世百行百業。各得生活。榮華富貴。貧窮孤寡。難於枚舉矣。由因果而憑斯乎。各人命運之差也。奈何奈何人人若逢坎坷運。走下坡。必有怨言曰。上天不公平。有人生平痛病。較多於健康而嘆曰。上天不公平。有孤寡者。自艾曰。上天不公平。嗟乎。上天乃一慈悲之大慈父。決無二心也。本著想天下無二規矣。靈霄寶殿內中。有懸「一」字大匾額可證明。天無二心也。蓋是凡人錯解其意。不明真理耳。常聞千算萬算不如天一劃。語出意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說還可對其一二。其實不然矣。其一劃是表示天無二心。最公平之意也。何哉一劃之上即天。下面即地。又曰。進一步天堂。退一步地獄之意。由天下黎庶。自行選擇。往上或退下。如認真瞭解其意。自然就知上天是否公平。何用怨天尤人哉。余前日審判一案。其魂在世上。一心昧理。一意怨天。奈天不由人。天天怨天恨地曰。天地不公。其實自己之錯。不知自覺。每每事業不能如意而負債。不久債台高築。走頭無路。而厭世自殺。而放下年老雙親。及哇哇待哺之幼兒。其罪可見至慘也。人生如一心昧理。不守己安分。往往走火入魔。而入歧途末路不能自拔。而誤一生。如此事小。放下老幼之罪。實筆下難於形容者矣。上天愛民如子。焉有偏坦之理乎。愚智也。富貴貧賤。乃由命不由人。若安分守己。天不絕人之路矣。上天太公平也。世人省察無誤。怨言自消。人人快樂悲劇必散也。以此參登本書。以醒世人。

冥府第五殿閻羅王 降 詩

三途轆轆人狂顛 六道輪迴往向前

濕化卵胎真懊惱 死生了卻宗高賢

菩提樹下求超脫 聖佛指明心篤堅

曲直是非憑善惡 行仁踏義樂綿綿

談罪惡與怕死

時為叔季。末劫時期。看俗世道德淪亡。迭起燎原烽火。姦淫日多。彝倫斵衰。是故天怒人怨。三瘟五疫疊降而警世。並降大道。度眾生。眾生馬耳東風。以為無稽之談。實朽木難雕者也。但諸惡徒不計後果。而惡貫滿盈。時乎。報應期屆。而呼天叫地徒然矣。人生罪惡譁然。有朝一日死神降臨。奈何求生不得。若知今日。何必當初。悔其及矣。一旦自知死期。其心之痛苦。不必多說。人在世非為一切。一旦被判死刑。押上刑台斯時也。其情其景。或乘船海上遇難。將沉死之心情。或坐飛機上。機員宣佈。機件故障等等。臨凶將死之心情。如斯可見一班也。人生若至年老。衰弱臨命終之時。在迷濛中而逝。與在萬險一剎那間之時。有大不相同也。與在糊裡糊塗中犯車厄。或二人相殺之時。亦大不相同矣。總歸一死。故諺曰。死不欲生。生不願死。又曰。一樣生百樣死。除非在沙場。敵對之英雄烈士。不怕死之外。尚有何人不怕死亡乎。人生各視死為畏途。何不了悟。脫離生死哉。一樣生百樣死。乃憑因果。或在世之罪惡而論矣。善終凶亡橫死。該是死。但曲節不同。因果註定凶死。若在世有修身行善。變為善終者。非是奇也。神聖仙佛闡教。旨在盼凡人行善。凡受烽火。天災。地變而慘亡。乃一善人慈悲。反被人譭謗譏笑。嗟呼嗟呼。人人又怕死。又不修身行善者。愚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此乃天下之定理。希凡人不可視為無稽矣。本王前曾接辦一案。在死亡名單上。三十有二名。其中有一姓章者。但魄到本王階下。少一姓章。而多一姓王者矣。細查之下。即知姓王者。乃替死鬼也。姓章者。在世一生樂善好善。而行善不欲人知。有一次為生意之事。必須出差。已買好飛機票。至屆期臨時有要事。不能成行。無奈退下該機票。而巧遇姓王者有急事等待。適退票而買下章者之票。章者悻悻然而回家。姓王者。得票而歡天喜地。殊不知乃鬼使神差。姓王者已惡貫滿盈。世上不能再容他。故一上飛機。不到半小時。而將空中墜下。一命魂歸而恨天。他在世乃開賭場行詐。營娼館而買良家婦女。迫為賤業。又霸占人妻。等等罪惡。而報應橫死。或曰。行善作惡不報非也。日子未到而已耳。故人生怕死。千萬遵法蹈規。則免臨慘唏噓叫苦連天矣。小善要作。小惡勿行。若遇患難。必逢凶化吉無疑也。不信大家試試便知。

冥府第六殿卞城王 降 詩

弘揚倫理闡儒方 普遍寰區設杏堂

恢復五常倫道德 教無分類化迷郎

談儒數與杏壇

夫人生在世遵行三綱五常。倫理道德。為大本太原。而世立矣。三綱五常無存世道混濛。倫理喪失。禽獸不如矣。我國五千年文化。泱泱大觀。迄立而不動搖。可見其寶貴價值矣。此有賴於至聖先師孔夫子之仁德。致有今日之社會平靜。倫常分明。處世五常之重要。孔夫子仁德之佈教。而今杏壇教無分類。奈今儒宗之禮教。卻有些敗類。輕視而不重。罔顧其尊嚴而蹧踏。且不知自愧。嗟呼。人生教育之尊嚴。如糞土視之。或有師不師。生不生者。時有所聞。實有辱杏壇門第。枉為人師表矣。常聞師生曖昧。或徒弒師者有之。嗟呼。杏壇師生。乃神聖如白玉之潔。聖而不可污。何況乎為人師表。而更無恥者。實可惡至極也。又徒弒師。此道更慘矣。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怎可行為之乎。有教無類。乃孔夫子神聖。仁德之風。迄今倫理淪亡。嘆哉。頂天立地。從何而來。師恩終身難酬。此乃為人之道。觀今俗世。藐視神聖之杏壇。嗚呼。實不該矣。希世人慎之。

冥府第七殿泰山王 降 詩

俗世紛紛不便宜 魔難在側窺機欺

乘空滲透秩序亂 成器唯能求此時

失信灰心退素志 守期奮勇進瑤池

忍修一世盈功果 永世道遙終有依

論魔考

魔者魔難也。考者考懲也。人生在世。難信魔考之說。疑信參半。實無智也。先不言修道之魔考。淺而言之。經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在一顆璞玉。欲琢磨之間。其困難重重。一不小心就壞大局。故必須小心翼翼。即玉成器矣。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若能頂天立地。必須由初學而考入中學。再考入大學等等之考。而學成。故其中難免有種種不如意之波折。甚至惹得不能上學。而中途停輟。此即是魔考也。俗云。作事起頭難。你若計劃創造一事業。其間難免有異端突出也。如交歹友知你此計劃。待爾之成功。必發大財。就發妒恨之心。從中破壞等等。若聽信他人之言。經不起考驗。退縮收場。然成功無望矣。如你身許佛門。了卻俗緣。其間無形之魔難滲入。從傍破之。如經不起病痛。或不忍他人之譏笑。或種種不可思議之事而退心。你此後永墜冥府矣。若不怕一切之障害。然天道步昇無疏也。無形之考。雖不見。但手段之狠。實令人疾首乍舌。如身入佛門或聖門。就魔難上身。因你一旦入佛門。或聖門修身。三世因果善果未報。故魔難乘隙侵透。干惹而使你退出。以了卻前世之結冤是也。故魔考不可不信。再淺比一例。你今朝早起趕集此行。必有大利可圖。但你出門。在路上有時為交通工具失靈。或與人趕路匆忙與人發生衡突。種種事情。過時間而中途折回。致今日該得利益。變成泡影。若能排斥一切之干予。則大利難圖。小利必得之。凡聖門佛子學而知之。不可輕視魔考為荒謬。又奉勸世人。人生在世。絕無一步登天之便宜事。大道崎嶇波折重重。凡事必有信心與耐心。則事物能達成目的。今宵參著以上淺言。但意富深重。細思而省察之。萬事可成也。以此。

冥府第八殿平等王 降 詩

人生濛杳利名爭 不計終身黑暗傾

真理悖違反正道 豈知報應繼隨生

色情一染樂歸罪 墮落三途受割烹

回顧變為骷髏體 細思世景情堪嗚

警世詞

人生人生。一世雄英。無常日到。

魂歸幽冥。地府門首。牛馬萬兵。

陰風慘慘。膽破心驚。回頭不得。

夜叉猙獰。號天泣地。懊惱在生。

奈何橋下。蛇狗翻騰。在世是非。

鐵口鬥爭。孽鏡照徹。畢露原形。

一殿秦廣。甲冑鮮明。罪業輕重。

各就各刑。二殿楚江。賞罰究精。

劍樹刀山。強姦害命。鐵床銅柱。

專治不貞。三殿宋帝。鐵筆無情。

不孝逆子。永臥寒冰。九搗九磨。

鬼沒神驚。四殿伍官。惡者不迎。

通姦害夫。一見喪傾。血湖泡浸。

日夜臭腥。五殿閻羅。行罰分明。

惡者鋸解。善者超昇。尿屎灌口。

貪官不清。炮烙煎熬。日日慘刑。

六殿卞城。執行威靈。謀財害命。

萬刀割凌。七殿泰山。審判公平。

奸臣賊子。火坑煎烹。日夜叫喚。

全身鐵釘。八殿平等。欠債算明。

欠他他欠。疊疊重重。抽腸拔肺。

一一還清。九殿都市。刑具全能。

不忠不義。拔舌犁耕。十殿轉輪。

六道分程。善有善報。煉氣神明。

叫苦聲聲。生死死生。必行此經。

警告世人。行善求榮。聖賢真理。

規矩操行。終身奉佛。免墮幽冥。

報應不爽。不覺冥冥。今宵著述。

地獄碑銘。略談至此。普勸眾生。

冥府第九殿都市王 降 詩

夜勤日篤效鸞亭 身著白衣讀聖經

諸位賢生皆俊傑 共扶社稷盡神靈

都市龍虎風雲集 鄉井不序亂法程

私慾為官日弊重 造留世孽罪非輕

談談心貪與不知足

經云。山高未謂高。人心節節高。誠哉斯言也。自古迄今。世上未見知足者。嗟呼。人生心貪而致犯過不幸者。不計其數。心貪與知足。牽連甚大。夫人生若知足。則貪心自滅矣。奈利慾驅使。而醉身薰薰。致貪慾由心中生出。書云。「君子求飽而食。求安於居」足矣。奈當今浮華虛偽之世。鮮無貪心與其知足者。貽害身心之健康甚大。人如果常醉心於不知足之中。往往身體。不抗拒。一股魔難推動。而致身體常覺不適。諺云。知足人生一樂也。不知足而生貪心者。往往自毀前程者。不勝枚舉矣。例如:己娶一賢妻貌美。心尚未足。而再納偏妾。而致家失和氣。惹來家破人散者。如在大溪邊捕魚。其實捕魚數量。已洋洋大觀。為心貪。欲向深行捕捉。如果再下深處。致遭滅頂者。等等之不幸。豈不是由於不知足。而使心貪之後果乎。故凡人在世之禍福。必有自知之明。因果有關。富貴貧賤。不能任人左右。心貪之害甚多。余曾經判過。因心貪而亡者甚多。奉勸世人知足為榮。或有。為子女之幸福。不擇手段而橫取不義之財。為兒孫置樓房田產。殊不知是福是禍。自己一旦東窗事發。而身入囹固之中。兒孫如果是孝子者。心還可安慰。萬一兒孫是流氓地痞。豈不兩邊難有一得乎。聖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不必看人家。築大樓置田地。而起羨慕。而起貪心。而種下孽果為要。心貪與不知足。人生一大忌諱。盼世人切記而戒之。

冥府第十殿轉輪王 降 詩

勤編玉律勸群生 戴月披星殘燭明

玉律一時頒濟世 舉邦興旺逐家榮

祀神莫道無形蹟 三寸頭中神記清

一善不多增得福 雖微一惡命喪傾

論鬼神

易經有云。聖人以人道。而設教而民服。聖人以神教而設道。氣浮而凝。則神明由此可見。世上早就有鬼神。之論說並存在。奈迄今之世。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故謂鬼神為荒謬。殊不知言者。自己頭上有神明之存在。是愚之至也。比一淺例而告。如果你平生樂善好施。是一正人君子。受人之尊敬。視同天神下降。世上之人神乎。如果你是一位殺人魔王。或不務正業為非作歹。欺壓善良者。必受人唾棄。人人畏之。視為虎狼驚而遠之?如此同一人類。善與惡就有區別千里之差。經曰。宇宙有日月。地有山水。人有善惡。魂有鬼神。豈可無鬼神之論乎。人一旦魂魄脫離肉體。渺茫中如果在生有修即氣清。而輕浮於上。三魂七魄禪定。到元合一真氣。使然而再煉精氣神為一體。則神明矣。如果在世不修。而無惡不作五濁污身。濁屬重而氣下沉。七情六慾。魔難纏縛。污穢不能蠲除。而墜入幽冥。而變為厲鬼也。鬼神雖無影無形。但頭上神明赫赫隨時監察分明矣。神者心正所思無邪。精氣神不散。則萬事能通。則明神矣。日思分散。邪念叢生。則精神分離。到處失魂落魄。則百思頓塞。則鬼傀面目猙獰。人人見而惡之如鬼也。又如一婦女。在夜間趕路。如遇一善人君子。豈不是如暗中明燈。身有十分安然感。如遇一無惡不作之歹徒。豈不是如遇魔鬼。有害必然乎。如此之比例。可見冥冥中之神鬼。焉不存在乎。你一旦犯罪到處逃亡。每見一區區之蠕動。就膽顫心驚。時時刻刻提心吊膽。如鬼傀之生活。怕遇治安人員。如此鬼傀不堪。平生虧心之事不染。光明大道而行。到處受人歡迎。則如神聖。受百姓之迎神賽會一般。豈不光祖耀家乎。以上淺淺比例。就不得不信鬼神之存在。希世人要徹視。宗教之一切宇宙之大。每每可見。不信中之真信矣。以此略談一些淺說。希世人三思。必定有鬼神存在焉。

華山玄微真人 降 話

余深居華山。未曾到此。與諸位敘會。今宵受聘到此。沾貴堂之光矣。余學淺道微。有不勝任之處。莫見笑為幸。余會狄元君。到盧家察看信士。病入膏肓。神仙難醫。讓他安息。人生一到病入膏肓。延醫問卜徒然矣。不如讓他靜心安息。比較為他強醫。而使患者。更受多餘之痛苦。多活幾天。活活受罪。不如早日歸天。了卻世業耳。以此為盧信士禱之而安。今宵到此。未能達成眾望。實有遺憾之慨也。希諸位原諒是幸。後會有期。

中八洞漢鍾離仙翁 降 詩

高舉夜燈琢玉箴 會諸群聖勸詩呤

雄心沸沸誓除劫 怎奈懷衷氣塞沉

市鎮英豪盡列出 匡扶儒教救迷深

漢鍾驚醒醉迷客 嶺上青山樂善歆

李鐵拐仙翁 降 詩

前浪推進後浪追 苦海泊漂毋所歸

鎮定狂瀾指彼岸 回頭可望慈舟桅

區區波溢能淹沒 彼岸燈塔光燦輝

鐵拐化成康大道 渡超溺劫免遭虧

呂純陽仙翁 降 詩

草堂每見出公卿 王相皆由孝子登

衙殿高懸照孽鏡 歹徒狡猾難遁升

里民革故奉儒教 共挽頹風扶世承

正氣純陽誠可佩 蓬萊島上見繁興

中八洞張果老仙翁 降 詩

佛法無邊渡出津 欲尋知識有緣人

公孫王子得吾法 度入仙家禮上賓

陋巷不嫌真士子 更深伴讀奉仙神

果年未老早知覺 黑髮童時種善珍

嘆世歌

笑笑笑。笑你世上富豪客。有時有勢百般嬌。秦樓楚館。問花尋柳樂逍遙。娼妓藝妲百花要。揮霍無度盡財傾。妻離子散。父母不顧。盡情舞於朝夕。家財花盡。家徒四壁。又遭封條。朋友親戚已斷絕。耗神損精氣倒顛。四處落泊身蕭條。終歸冥途會鬼妖。奉勸世人。行善積德為根本。光祖耀宗莫漂漂。樂善好施日日爽。即免家破時流漂。世人慎曉。道德為要。行善最逍遙。

中八洞藍彩和仙翁 降 詩

天心惦念九二靈 唯恐劫臨不得生

後子不驚更惡甚 肆無忌憚逆橫行

宮頒懲法兼規律 禍難凶災重降懲

揮筆仙翁勸幾語 堯天舜日復光明

中八洞韓湘子仙翁 降 詩

聖理大同日日新 鼓吹綱紀禮儀源

德興萬載奠基業 巍顯屹停締固根

社裡敦和誠敬愛 克忠施惠重仁言

湘仙沾得一杯酒 勝飲瓊漿幾拾樽

中八洞曹國舅 降 詩

至極函名榜立標 旌幡遠佈四夷僑

炎光接引迷途客 更見青天白日朝

堂展宏門應眾便 席前懺悔隨時超

追隨國舅修功果 同步青雲快樂遙

中八洞何仙姑 降 詩

耕耘著手苦勞辛 傳教鉢經繼後民

造築靈臺容聖者 靈山塔下斷凡嗔

人生懊惱為坤女 祇恨前生罪惡人

悟徹真宗明覺路 仙姑肯學脫世塵

主席 降

行善美報

今宵利用閒隙舉一本堂鸞生。以提醒世人拜佛。奉聖之奧妙。敝堂門下。劉洪梅菊老信女。年屆六旬有餘。她一生樂善好施。度誠奉佛。年輕時節。因子女眾多。食齒渴繫。致家景不甚富裕。她不但怨言不出。夫妻之間禮如賓客。而守三從四德。相夫教子有方。至今子女成器。孝順無微不至。俗云。親慈子孝者也。劉洪信女。平生愛子之心。令人敬佩。不曾出惡言惡語。至今兒孫滿堂。今雖年老。但對本堂之效勞。一般之人所不能及。因其住家遠離敝堂。故來回必僱車代步。迄今風雨無阻。霜寒忍耐。可見信女之虔誠。每月費車資。實令人感動。目前丈夫七旬餘歲。兩老承歡生育五男五女。享受天倫之樂。真令人欣羨。信女有如此之晚景。豈不是對於神聖仙佛。虔誠禮拜。而今得善果嗎?她各處寺堂廟宇。無遠弗至。實可佩之至。希世人傚法。劉洪氏之婦德。將來必有好果矣。

註。劉洪梅菊。祖籍。澎湖縣湖西鄉龍門村。自幼隨母渡台旅居。住高縣小港鄉港墘村。

中八洞南極仙翁 降 詩

經聲悠響動人聽 陶冶三元悅性情

若解經中真句語 黃河豈不再澄清

心維口誦誠堪惜 六慾七情蔽暗情

皈入聖門撫俗骨 身披袈衲脫塵爭

給世人一封信

今逢叔季末劫即屆。天運綏遠人心惶惶。黑煙瘴氣蔽體。世人在末劫之中。五花八色。且酒色財氣四大惡魔。擾亂秩序。稍不留心。必陷其阱無疑也。利慾之作祟。心若不堅定。如飛蛾撲火。自燒其身也。世人七情六慾。乃無形之罪魁。切莫被迷惑。而致終身遺恨是也。世人在浮華亂世。花花色色擾亂視覺。稍不小心。墜落深淵。倘無死亦半傷必然矣。尚幸五聖恩主。大仁大慈。佈杏壇設教。諄諄提醒。在迷濛中。未覺者。聲聲叫喚鸞門。孜孜化五濁為蓬萊。世上最繁華。但非久居之地。六道輪轉。必然始而又復。復而又始。使世人不得貪一時之榮。而成千古恨。喚眾生人間道路崎嶇行走不易。小心否則跌而難起矣。為人子女必孝順雙親。兄弟必和睦。為人兒媳須孝順翁姑。切莫忤逆亂倫。處世須仁慈博愛。親近鄉黨親戚朋友。明禮為上賓。夫妻敬如上人。為人必忠君愛國。切莫貪污國帑。世人們。余今寄語一封。勤遵奉行。切不可為世上大罪人。以此略勸。後會有期。

主席 降 詩

溪邊如畫楊枝菁 流水潺潺月映亭

活躍鯉魚添錦色 丹青一幅蟒浮形

舉洪楊錦之事蹟

今再列舉本堂堂生事蹟。敝堂鸞友。洪楊錦現年六旬已超。她對禮神之教。可謂先天核子也。一生樂善好施。本省寺廟齋堂。無遠弗屆。誠心奉佛。使人欽佩。她年青時。其家景並不富有。一生相夫教子迄今。兒女各成大器。又兒孫孝順無微不至。嗟嘆敝堂堂陋。又在人煙虛薄之田間。堂生無幾。幸全賴洪楊錦鸞友之一片虔誠。伸援仁德善施之手。在其左右鄰舍。被她之鼓動。而相偕遠涉數里之路程。三更半夜。風雨之宵。寒霜之節。怨言半句未出。到本堂效勞。其善心之堅。可見一班也。憐寡恤孤行善濟貧。均不落人後。寺廟之捐。頭頭有緒。目前兒孫滿堂。夫妻健康。親慈子孝。實世人中之模範者。行善並非神不佑也。如洪楊錦鸞友之一生。行善迄今。富貴不談。家中一片和藹。兒孫之孝順。令人欣羨。願天下之善男信女。奉佛須堅心虔誠。善報必然矣。略談洪楊錦鸞友之景況。附諸大家參閱。

監察神趙天君 降 詩

慈母線穿垂 遊兒身上衣

臨行密密補 唯恐遲遲歸

一片孝心志 三春奉敬暉

親恩大罔極 知報盡扶持

談媳婦孝順退休金

此首詩乃歌頌偉大天下父母親之古有詩詞。詩詞雖淺現。但流露了。其偉大天下父母之精神矣。父母疼愛兒女。乃天性皆然也。奈何惟今之世人。將孝義倒懸。變為親孝子也。余任監察世上善惡之職。察之令人心寒。不解當今世人。並無點滴之情。難怪應在末劫。人心之梟雄也。今宵幸遇到此。又巧逢著造人生真宗。余披露幾件。為世人龜鑪。為人子女該行也。一為父親之退休金。一為婚姻之事。今述有一位人家之媳。住在此附近。「今人尚在。姑隱其姓名」。其婦人年華。將近不惑之歲。膝下有二男一女。長者為男。今已接受中等教育。少者初學。已屆畢業之年。余在偶然之機會。見其婦。觀其容貌。非善良之輩。但對其翁姑。孝順無微不至。余為究其真相。不惜一切。時常查其底細。余不休尾隨徹底。瞭解其婦。如果真有其孝順者。意欲重重褒之。但俗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終後被余之耐心。洞出其內心。其婦每日見其尊翁下班回家。十分款待。真是盡人子之禮。不亞於古代廿四孝子也。有一日大約晚間。亥刻之時。一家人快快樂樂。圍在一團聊天。不意之間。其媳溜嘴說出一言。問其翁曰。「爸爸。你再幾久就退休」?翁答曰。再六個月又十四日也。婦問曰。「爸爸。你退休金有多少」?翁答曰。大約四十多萬元。此時其婦面上現露無上歡喜。自此無話。再過約十餘日。余無意在他處。又遇逢其婦。原來其婦回娘家。與其母對答之話。又被余所聞。婦曰。娘我家翁再六個月就退休。退休金有四十多萬。其母答曰。他若退休。退休金就給妳。妳就比較輕鬆乎。婦答曰。是也。我現在對他十分孝順。目的看他之退休金。若無我不能對他如此。做伊去想。諒早睡。如此之問答。余聽之一時。毛骨悚然。退之數步。如此之媳婦。孝順只在其金錢份上。實在太令人生寒。俗云。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以貌相。誠哉斯言也。余若不有意褒她之孝行。追其徹底。焉知其婦之真心。或有別圖乎。余耳聞以其對答所言之後。再興起余再察其後果之心。經過不久。有一夜又逢其婦和其夫。討論話入余耳。婦曰。「你老爸將退休。領退休金後。咱大漢子某某。欲考大學就無問題。又我後頭厝欲起新厝。提一二十萬回去相添」。夫曰。「老的身體無什麼好。退休金該給他保養身體。我們若全拿光。老的就無所費」。婦聞之。用不屑之口氣。說哼伊的身體有那裡不好。退休後找一臨時工。就有所費。留那麼多錢。用什麼乎。伊的退休金。那無給我。以後要食三頓就鼎底敲」。余耳聞此語。一時心驚膽破。不敢再繼續聽下去。世上如此之惡婦。天地豈可容之。余一時大怒。本以當場懲罪之。但為慎重其事。姑網開一面。待後日自墜自落也。夫人生在世。事父母之孝。貴在晚年。即是道理。父親年輕身體健康如少。何用勞其子女乎。聖賢有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者。有年邁之父母還健在。懼者。父母年老矣。不久人間。為人子女媳等。該知以上。古代聖賢之訓。父母已到退休之年。為人子媳該行大孝之道。焉可視親為無用之物處之乎。況且奚可叫他。另圖別職乎。已退休者。就證明已無能為力謀生。為人子媳者。正孝乎斯時。奉勸世人。對於父母翁姑之報恩。必盡人子之道行之。鴉有反哺之義。生身父母一旦年遂。豈可使他勞而死終乎。世人慎而行之。再說一起為婚姻之事。而忤逆父母者。待明夜述之。可也。

監察神趙天君 降 詩

人心懸倒駭人聞 孝道橫行滅五倫

滅祖傾宗泯義理 非為胡作如狗豚

講四書論語中為政。第六章有「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此句大意。謂為人父母。時常為兒女之平安疾病。而放不下心。可見天下父母心。愛子之心切。唯其疾之憂。並非兒女之病痛而言之。如出外或酒色時氣等等。為人父母無不關心。奈何現今之世。人心倒懸。父母為他們之關懷。反視為牢騷。不受兒女之歡迎。余今再述最近。耳濡目染之事。給諸世間評之。是否可容此人於人間乎。有一位不良青年。家住此附近村落。目前服務軍旅。其母身體染有宿疾。十分衰弱。有一次口吐大量鮮血。而險走冥途。斯時其子剛由服務單位。告假在家。見其母如此大驚。即時盡人子之禮事之。僱車往醫院診治。余觀此青年。還可稱為人間之孝子。殊不知其母身體稍有復原。其子即向其母言之曰。他在軍旅之中。邂逅一位小姐。兒與她商妥。願終身為伴侶。其母聞之大悅。即時央媒人說親回來。雙方同意。經不久女方雙親獲悉其青年。乃是一不良分子。即時覆信拒絕婚事。其母聞之不悅。其子即向母安慰曰。不妨待我退伍。即到某處公證結婚。母曰。因央媒說親應諾在先。又拒絕在後。又嫌其女子乃是一位理髮之小姐。故一一反對。其子見母反對。一時大怒。而亂罵一場。妳若不同意此婚事。我就要乎你好看」。繼而用人生最惡毒慘無人道之口語。破口大罵。余聞此言。即時掩耳而走也。如此世上罕有之逆子。天豈容之乎。婚姻須由雙方父母。同意即行之。他非但不尊母令。一意孤行。而破口大罵其母。如果被對方聞知。不知如何否。父母養育之劬勞。望子成龍。如此一生之功。付之東流。其心情未知如何之痛苦。夫人生報恩為重者。莫大於父母。古諺有之曰。「積穀防饑。養兒待老」。父母養育之勞。是無代價。只盼年衰免饑提防於萬一。如此惡毒青年。如此亂倫。天地若容之。眾人豈可放之乎。再說其青年。大罵其母意還有未足。用足一踢其母之坐椅。險些翻倒。又曰為爾全年皆是每日吃藥。所以家中不能存錢。嗚呼。世人既如此惡徒。不如無子也。論語中為政第七章。「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此句大意曰。為人子女孝事雙親。並非三餐給食。寒暑給衣而已者。此非言孝也。如家中有養犬或馬。亦給食三餐。故孝事父母。切莫只衣食給之為足矣。世人啊世人。俗語有云。「懷中抱孩兒。憶起父母時」。「如何養我大」。育子叫唏噓。如此可見養育兒女之辛勞矣。人焉可不曉孝順乎。如上述之青年。目無尊長。泯天理而絕地道。如何了局乎。時未到也。希世人切莫效之於他。應為堂堂正正孝順之兒媳。後日則有錦秀前程矣。以此簡述至此。後會有期。

本堂福德正神 降 詩

福祿儉勤得易留 德憑恆志苦中求

惜拈五穀如拈福 天物暴遺枉種收

論惜五穀

夫人生在世。天地生育。而人類存之。天有大懷仁慈之德。混沌開後。萬物叢生。而神農大帝。下凡試五穀。而繁殖培育。世上動物秉承其大仁大德。而穀物盛衍。至今活無數生靈。故今世人榮之。人生之生存。依賴五穀。否則焉有今天耳。好生之德。乃天心也。奈人心未覺。獨厚己貴。而暴殄天物者。世之一大憾事矣。穀物之珍。人人知之。但知惜者無幾也。夫人生一生之中。福祿之多寡。必由因果而定。今世不曉珍惜之。而棄廢者。走自折福祿也。一生若不曉惜穀物。而暴殄者。來生乞丐無疑也。因今世折福故也。天物之貴。希世人切莫視如糞塵。居住高樓。身穿綾羅。三餐佳餚。蓋非五穀天物莫屬矣。稼穡之辛勞。滴滴汗珠。換來粒粒珠米。三餐白米飯之芬芳。來者不易矣。余在生時。「曾聞古聖有諺曰。粒粒皆辛苦。應惜如寶物」。人人若能一日撿拾一粒。普天下之人集之。豈非如高山嗎?奉勸世人。念今日能活命。該由五穀之功蔭。故天物切莫暴殄之。以此。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詩

俗世亂倫濁氣紛 妄從男女權平分

孰知五漏婦人體 雞與鳳凰難較云

談內助與內陷

夫內助與內陷者。指一家庭為人主婦而言也。俗聞有賢內助。則指一家庭之主婦。十分賢內而助丈夫。起家成業。子女各功成名就。而受大眾褒揚。另一方面。則悍婦不整家務。而傾敗美滿家庭於一旦。則曰內陷。一個家庭之得失。有賴於主婦內政之得失。故為人婦女必熟知。須守七政。而扶其道。則不愧為人主婦。何謂七政乎。乃三從四德。則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不在從子。婦言、婦容、婦工、婦德為四德。合上為之七政也。另有七政。則柴、米、油、鹽、醬、醋、茶者也。為人一家之主婦。必能上下七政。條條不紊。為家而造美滿永恆無遺。則稱賢內助。為婦之道。必須了悟身為五漏之體。則今生為女人。則知今生女身。前因有憾所致。昔古之婦女。門戶不出。守其七政。而傲於世。但迨至今日。亂世之期。維新世界。妄倡男女平等者。實有些過分。世局雖不允許。婦女守其昔日之封建。但亦不謂越軌。故凡吾婦女。必守七政而行其道。則是婦女應行之道。夫婦女若守七政。必不惡口。不綺語。而不妄語是也。不可置家庭而妄顧。倘自傲為人上人是錯也。須三從無一缺憾。雖不能效於。孔聖先師之禮教。亦不得太過分。則可。有些婦女。抱有維新世界之觀念。放置家庭丈夫子女於度外。一身自享盡其分外不明之福。終成家破人散。則成一內憾。遺臭萬年。誠哉惜矣。七政之道。必守萬分之一者。雖不稱昔日之賢婦。亦可比較於現今之一二矣。柴油鹽米醬醋茶。為婦女之七政中。不可有短缺。如每日所需之物。若不調配得宜。濫施於斯。不曉節約。則其家庭。有敗無成矣。上七政若不守婦道。亂施於一切。言不分寸。行不適止。容不嫌狐媚。如此不約束一二。不務家事而到處胡來。招蜂引蝶。繼之紅杏出牆。甚至放夫棄子。如此一生之幸福。終於此也。又婦女輩。切莫妄效維新之俗。而越本性之道則善矣。余今宵到此。略談幾言。雖不成大體。但可醒世上婦女之龜鑑也。以此。役會有期。祝著造成功。

二元二品地官赦罪天尊 降 詩

聖理坦蕩氣浩然 德被超眾義昊天

社邦壯強民安樂 國泰家興慶富年

至道明心加體察 聖徒見性自悠然

堂簾高捲迎賓客 士子遵期普大千

勸行正道

諸賢道安。本座受貴堂。 聖母狄元君。一片誠意聘到。一則順祝著造成功。一則到此參閱貴堂豐彩。願諸賢秉承上蒼之慈。而履聖賢之道。而普化大同。圓收溺劫中之遊子。同登極樂天堂。功德無量矣。願我凡夫赤子。必負正經之本。而圖一生之道。無恨於世。含笑脫韁。離世間之枷鎖。永不墜於三途六道之苦矣。末劫之世講究維新。但天理人道。不得更廢為盼。處世若不存良心。光明之道。一生悵惘於一旦愚也。徘徊於利慾之中。日夜漩渦沉溺於酒色。纏綿徘側。即枉父母生我育我一片之心血矣。奉勸諸子。切不可急事抱佛腳。無事偷閒也。今宵母甚良言奉告。又盼諸子。切莫走向歧途。遺恨終生也。祝堂運昌隆。並祈道安。

霞海城隍 降 詩

霞光反照如燈明 海上波濤無刻平

城內隱民無作德 隍心難救世群生

戒自殺

今宵受聘參著。「人生真宗」。嗟嘆余德薄又學識不深。是故無甚良言。盼諸生莫笑之。余觀今世人。對於生命之價值。絲毫並無觀念。草菅事事。而魂歸離恨天者。實有辱於父母。生我育我之劬勞也。夫人生在世須知人生之難得也。經云。「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又有女媧娘娘。神農大帝造萬物之偉大。及其博愛。而已得人生。該謝恩重如山之鴻德矣。焉可稍不如意。而厭世。尋短見而拋棄一切乎。觀今之世人。不自覺己身。如何之貴。有如那些亡命之徒。不惜己身而走險。一旦事敗則棄父母。放妻子含恨黃泉。實世上一大悽慘之事也。夫人生須知今為人身。乃是萬物之首。有三世前因。憑其禍福而出生於世。一個人之壽命。該命註定禍福有憑。怎可在生稍不如意。而自殺乎三世之因怨未了。繼而重創自殺之罪業。嗟呼。人生自殺之罪。重如泰山也。欺天逆親。放妻棄子之罪。如果前冤未了加上之。豈不是十代百代難償其罪債乎。人生在世。有何不能解決之事乎。俗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果真有不可了結之事。亦不該尋短而自殺矣。古諺有之曰。「自殺乃弱者之行為也」。有困難必勇敢承受。而突破竭力排解一切。天不絕人也。自殺不但罪重。又遺害後代。不能與人同等者。實一大可悲之事耳。希世人認清人生之價值。千萬不可草率輕生。如彼等亡命之徒。一生專鑽牛角者。無智也。與自殺無二也。盼世人必須有勇敢。與世上逆境博鬥。有毅力克服一切。則值得為人也。免費天地養育之功矣。今宵略述不成文章之篇。供與世人參考。祝著造成功。耑此道安。

孫臏真人 降 詩

人守天規竭至誠 生遲五戒養心情

真人不露真人相 宗旨無虧宗旨明

圓月經天河海地 日光普照市鄉城

聖儒頹敗實堪惜 士子楚歌日鬥爭

勸守五常

夫人生斯世也。謹遵綱常倫理。而行大道。立身之禮則。生活之準繩而不紊。人若不知修於八德。「如大車無輗」。則不能達到正確理想。人生之目的也。如廢此八德綱常者。乃人生一大悲劇矣。孔聖先師。有頒佈天下人生道理。不外乎綱常倫理。及其準繩、偉大之博愛。迄至今日。嗟呼。相差千里矣。人生不知仁、義、禮、智、信者。禽獸不如也。關聖大帝之華容道放曹操。千里尋兄。秉燭達旦。水淹七軍。單刀赴會。等等而立五常。而今流芳萬世者也。五常仁為首。仁者人也。仁者慈悲也。無好鬥。無好殺。無殘殺。始仁道成矣。余藉此機會。而述一故事。以供參閱。有一富有人家之婦。身任孔門教師者。性暴躁有嫉妒之心甚烈。其門下學生。畏如老虎。其鄰居有一窮苦人家。養有一隻母貓。至生下六隻貓兒時。貓母到其教師之家。偷食一點放在地面上之殘飯。恰巧被其發現。其時一時暴躁如雷。一棍將牠打死。可憐遺下六隻。嗷嗷待哺之貓兒。至其貓母死後。無乳可吸。身臨絕息。已無半點氣力行動。厭厭一息之時。其主人束手無策。斯時其女兒子僅八歲。心急如鍋中之螞蟻。無計可施。突然走入室內。又瘋狂走出不久。手中帶一缶牛乳灌飼之。得救活命。後用其平時。其雙親給她之零用錢節省。買其牛乳。日日細心為其六隻小貓灌飼。一日數次到牠能食物為止。不幸死掉一隻小貓孩。慈心哭惜哀憐。此事被其鄰婦兄之。不屑而譏曰。乞丐飼貓以笑之。此事也不值得啟齒。眼可以看出其小女孩之仁心。仁德。嘆其鄰婦。即相反之一非人師表之悍婦。一為小小孩童。就俱有仁慈之心。故值得啟揚矣。奉勸世人。為人之道。切莫有殘殺妒恨之心。為人必俱仁愛之德。則天下無亂也。余今宵到此。言述以上幾言。淺現不成文。但意義深重。願世人學之行之。以此。後會有期。

主席 降 詩

林內森森燈照行 振開慧眼見光明

死生利害早看破 歸入聖門脫俗情

談林振利 洪文材 宋慶鳳等之善舉

余今概述本堂門下。林振利他之生平種種。其對於儒門效勞一貫不懈。實可謂鸞友輩之典範也。奈何人生總不能從少至老。如意常身也。他家中子女浩繁又有身罹終生難治之宿疾。莫非前世之冤孽。他尚未被家中不幸之影響。更加立志向善。奈他有秉性難移之善根也。只差乎不能修於萬一惜哉。他之善心不怠。實可賀。背後之逆境。均迎刃而解。而對於聖門。半點怨言不出。有鸞友佼佼之風矣。希世人能稍傚法於他。其後果可逮也。以此略述林振利之善行。以供參考耳。今再言本堂門下。身負重仁之鸞友。洪文材。他身負理事長之重命。不懈其勞。實可欽佩。又自他入聖門以來。身上宿疾。不見平安於一時。常負疾到本堂效勞。惜哉。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前因之冤孽。而報於今實不幸矣。但洪鸞友之不屈不撓之善心。總有雲開見日之時。余盼能早見宇宙之大光明禱之。論其抱病效勞。功勛不少。但為造化。他之未來幸福。已積功勛不計矣。希世人能傚法他之勇敢精神。為天字一號也哉。再述余門下記錄生。宋慶鳳之善心不昧也。值得一提。他家妻乃是一位虔誠基督教徒。宋慶鳳鸞友未被枕邊語所惑。嬌妻之甜言蜜語所驅使。而你走你之陽關道。我行我的獨木橋。有宗教自由不受拘束。一心矢志為本堂效勞。實敝堂生所不能及者也。有此熱誠。後果必然有其道果位乎。現世宗教之奧妙。各有其長。不可受其迷信。而個個奉聖則天下太平。五濁化為極樂自有望也。以此略述。諸位鸞友互為參考。

金闕御醫汪天君 降 詩

天頒懿旨加封揚 上達蒼宮黎庶光

裡德式儀矜罔極 母慈美範昊天長

成仁獻瑞瑤池畔 鞏固道根帝闕央

千載永存盤古佛 恩被奕世壽無疆

戒煙酒與嫉妒

話。今宵余到貴堂。巧逢 聖母成道千秋。紀念之日。里民演戲酬謝。此乃一大度心。善信之迷也。戲本來是梨園。梨園乃演仁、義、禮、智、信、三從四德等等。以感化一般犯罪者。以醒迷津而所設。日久演變至今。成為娛樂之逍遣。其中色情種種。致今世人效其風流奢華。而入歧途者甚眾也。今略述人生在世。須知寶貴之身體。受之父母。故為人不可以身自辱。而成疾病叢生。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人人皆知之事。奈何不曉愛惜身體者愚也。為今浮華利慾逆流之世。對於衣食住講究華美。或有大筵小酌。而不自節制。若到中年。致成貧困。百痛百憂。而失減活力。繼之消極。折消人生應有之幸福也。且今之煙酒。無限制之生產。百姓視如人生一大享受。日夜不拘不束。盡情噴煙吐霧。醉生夢死。嗟呼。俗云酒鱉與煙蛇。其實焉有其物乎。莫非酒癮之疚病也。人一旦患之。已無生存之意義矣。故煙酒萬不得已。適可飲而止。身體人人愛惜之。多飲染成酒癮。大羅神仙束手無策矣。其二、余有一次覓一婦人之疾症。不知所以然來耳。身上任何細察不知其病在何處。但經年累月愁容滿面。並無一日之春光。後獲知她身所患者。乃嫉妒病。雖不嚴重或有三五月而亡。但名醫難治之症。久者至十年八年就死也。妒病者。必心腸窄隘之人。病因即每見人家。得財發大利就妒之。人家子弟高考及第而妒之。人家要娶媳婦而妒之。凡事看不順眼。心腸之窄。實令人疾首。如此之人。身體易罹此症。其症狀食慾不振。面熱血色。面色青黃。腹內時常不舒服。非五臟就六腑。非此痛即彼艱。此症須服寬胸散治之。別無他方矣。希世人必有寬宏大量涵養。即有光明之途矣。心腸窄隘之人。往往自毀自滅。其人生矣。希世人千萬不可染患嫉妒之外。起居飲食。必十分慎重。有健康之身體。即有永恆之財富也。以此略述。祝著造成功。

九天司命東廚帝君 降 詩

人心反覆起奸衷 生死飄浮苦海中

真道皮修成聖體 宗源深究梵王宮

天涯無際原是幻 地廣有餘今不荒

歲月無情匆忽逝 驀然回首卻臨終

勸守誓願

話。諸位難得也。有此虔心。不厭其勞。不眠不休。為聖門效力。後能證果天界。但願諸生。一旦席前立下誓願。必須有始有終。則不違心願。立誓乃出自肺腑之言。非是童言無忌。俗云:「君子一言放出駟馬難追」。何況在神聖之前。不得違約也。立誓乃以誠心。與神聖約束。一旦約束在先。必言而有信。則免受天譴之苦也。神壇廟宇案前出言。雖對木像而言。但冥冥中。監察分明也。天譴世人認為虛有其事。嗟呼。不自覺而已耳。以為疾病之痛。是人生難免之事。嗚呼。天譴輕者微些病痛。重者至於死地。千萬不可不信。如李正筆。立誓之後。三番兩次反覆無常。是否受過天譴。自問便知。其家中發生之不佳景況。又李生罹患鼻疾。是受天譴也。上天憫他有功於前。故稍微警戒而已。過去甚多身為正筆。而無故退卻。有者已報。有者安逸於斯。認為不報。非也。如至善堂郭守。乃身為正鸞手。而背祖違誓。結果死於非命也。不但正筆。須守誓言。凡身有鸞生之名分者。切莫違之。鸞乩乃神聖所假設。而利用達到。普化迷途之便。真真假假。有其先天之靈光。而假藉以利大眾。千萬不可輕視為要。天譴大小輕重。由鸞生之過患、而定立是也。不但立誓於神聖有違約。人生處世。言而無信。必吃虧眼前無謬也。神聖乃慈悲救世。故凡事事不忍庶民之困苦。為不得已而懲罰之。願諸鸞生們。及世上大眾善信。處事處世。切其違背誓言。而遭天譴是幸。然若能遵守誓言。而不達聖規。忍守終身。其功德必定無量也。以此略述。以示眾聽。今宵余到此。又見諸位。不辭辛勞。各賜功一百。以資慰勞。以此。後會有期。

本堂主壇林 降 詩

聖佛規箴啟劣濛 彬彬文質在斯中

光芒四射明天地 大道普施化世風

真理寶鍼頒宇宙 麟經玉律蓋瀛東

詞章警世傳仁道 提醒迷徒不計功

太白金星李 降 詩

人生梟詐逆方針 襲襲颱風掃島佔

真脈歸源劃一統 修身趁早莫遲嫌

論愚與賢

夫人生在世。用盡心機而明取暗竊為伎倆。絞盡腦汁。千方百計。蓋為利慾而勞力。勝者謂之賢能。安分守己。過此淡薄明志之人。為之愚也。世上之賢愚。余列舉幾件。為之比較之。有一父親。命其子到屋後穀倉提取稻穀。子遵命而行。其後等待半天。即見其子提稻穀回來。父問曰。你到何處費時半天才回。子答曰。兒到穀倉打開倉門。見一大老鼠。和五隻小鼠。在食稻穀。見兒到欲奔。兒怕牠們食不飽。而躲在一邊待老鼠食飽。即進入取稻。故遲回也。有一主僕年庚相差無幾。僕忠厚老實。故主贈一婢女與為妻。過四年後。生下二男一女。但主家不生一男半女。故怨聲常聞。僕聞主怨。不生育之聲。不絕於耳。為報答贈妻之恩。無計可施。突然覺想回家。牽其妻之手。直進至主家。對主曰。主翁。你贈妻與我。我無恩可酬。且主娘未生育。我妻已生三兒。故願將妻暫還主翁。生下幾兒。然後再贈我。以報答恩情於萬一也。主翁笑曰。不可亂說。命僕帶其妻而回。又有母子二人。子在私塾中學習為人之道理。回家後見其母叫之不理。入內中拿一支尺到母前量之。母不解其意。問曰。何故量之。子答曰。老師教曰。男女受授不親。男女之間。必離三尺。娘乃是女人。兒乃男身。故必量離三尺也。有一屠夫忠厚老實。有一喜愛作弄他人之人。見他老實可欺。到該賣肉之處。對他曰。我欲買上後腳肉五斤。給我稱之。掛在柱上。等三日我即來取也。屠夫遵令而行。自始至終。不離該處寸步。欲等買肉者來取。一直等至肉臭。不見其人也。以上小故事。表面上看之為愚至不可救藥之地步。其實未必然也。他之愚雖愚。但還有可愛之處矣。一者極有仁慈之心。故見老鼠食稻穀不忍驚走也。其二報恩還妻。其主雖不受。卻表現有義也。三者和其母離三尺。其子雖幼稚天真然有禮也。四者賣肉者等至肉臭爛不敢離開是有信也。愚雖愚之。但其一心不昧之思想。比其奸詐陰險之不法諸徒。專走險道。而擾亂社會之惡徒。更聰明矣。故賢與愚。實難比喻。傻人傻福如沐春風。到處春風滿面。無前尤後慮之故。平生過了快樂之日子。比他偷雞盜狗之輩。過了提心吊膽之生活。更有趣有意義矣。故吾願為愚人樂。不作賢人尤也。願世人細思之。以此。後會有期。

至善堂主席 降 偈

玩世不恭如弄刀 巧計巧來受苦勞

走火入魔無藥救 鎮靜莫捲是非渦

惡婦迫死情敵現報

今宵余引述一案參列「人生真宗」。以供世人龜鑑焉。事情在於最近。餘閒遊之中。見一股怨氣直衝鬥牛。余欲察其真相。故近前一看。見二位婦女。在病榻中談說。懺悔過去之錯。余傾耳細聽其談話內容。此事在鳳山市之婦女。目前乃中年之人。均還在世。故隱其姓名也。離鳳山市向北約二公里處。赤山是也。以下對答。乃是懺悔者之心聲。有一雙姊妹在對話中。妹曰:「啊!我錯啦」。其姊埋怨其妹道:誰叫你少年無限制之放蕩。亂來乎。妹答曰。講過去之事有何用。姊曰。可能某某死後不願。纏妳全家或不定。代妹到四處托佛問神。皆說他不願也。姊問曰。她如何被妳逼死乎。妹答。啊。我當時一心昧理為追他。「附註:他乃指其夫也」。所以不顧一切。唆使人往威脅種種。我每次兄她。「附註:她乃指其夫之女友」三番兩次我用強硬手段。她見已無望哭訴其父母。又被其父母責罵。一時想不開。而服農藥致死矣。姊責曰。妳這無用之人。「他附註指其妹夫」非是一個真好的人。他好吃懶做。幾分田地到現在賣得空空。因此即做苦工。有何用。妹答曰。就是嗎。我彼時年少不會想。見他年少英俊。焉知變成今日之地步。又埤頂那塊厝地。被風吹襲倒厝。後已賣了十幾萬。到此用分期買此間厝分期七年。每月要繳三千元。又有死會一月三千元。現在我被房屋壓倒身體。不能作小生意。妳妹夫又在工廠厝頂摔落下來。現在半身不遂。三四個小孩。身體又不好。一日病東。四日病西。所以我生不如死也。姊在側嘆曰。如此下去。不久全家就餓死了。妹曰。就是也。滿面淚水如雨下。令人見其情景。實不禁鼻酸也。其姊又曰。我回去即請村內之王爺問之。有何辦法為妳設法。不然如何是好。妹曰。可也。其姊留下一千元辭別而去。其妹獨坐病榻。視其半身不遂之丈夫。身邊還有四個小小子女。全身衣衫襤樓。實真可憐也。他默默無言仰頭向天。無語問蒼天矣。淚如雨下。又其消瘦之身體。其憔悴之面容。天哉世人在世稍有失誤。就變成如此慘淡。如知今日。何必當初乎。其婦淚水伴愁容。喃喃自語曰。「天啊。我某某過去之錯。該罰則罰我。不可移罪於無辜之小兒。或丈夫也。我願碎屍萬段不足惜。請上天不要移罪他人」。言畢。淚水如水銀流瀉。如大溪洪水暴發一般。哭至死去活來。其夫見她有知錯反悔之心。實良心未泯。是否在痛苦中。日夜掙扎不了。即有此心否。未可知也。哀哉。人生在報應臨頭之時。叫天喚地何用。不及也。莫如安分守己。聽天由命可也。人生之心。不能徹底瞭解。己欲之物。不擇手段。一旦得手即知是贗品。心目中之白馬王子。變成俗子凡夫。嗟哉。人生不可意氣用事。到頭虛空一場。枉費過去之心血也。如其婦為爭夫婿吃醋。而迫死其情敵。而今遭受人生最悽慘之境界。嗚呼。何必當初耳。希世人細心思之可也。凡事由命不由人矣。以此略述。

至德堂主席 降 詩

寓語篇篇萬里行 珠璣字字點群生

斯文未喪神州地 典範尚存蓮島盈

物換星移渡幾歲 居諸迭運瞬時更

文章增命君自省 懺悔前尤極樂榮

勸知解過懺悔

余今下台無甚文章。只將余目賭之案。藉挑筆吐露幾言。盼世人不可良心背馳。以擾後果之惡果也。夫人生在世。處事並不憑良心而行。在此人生途中。難免有過失。所以孔夫子曰。聖人未敢言無過。改之為聖人。故聖佛仙神。講道德說仁義。亦不求世人一生不犯錯。只求知錯必改。善箕大焉。知錯能改。又知懺悔者。真善人也。佛教有懺悔。儒教有不貳過。耶穌有洗罪。故人生能知改過。即等於無犯也。懺悔與知過能改。如人身體患病。一旦身有疾。即求醫治之。否則輕病不醫。成為重病。至藥石難治而亡。懺悔與知過不憚改。猶如沐浴耳。世人早晨出門。勞力賺錢至日落而入。身上滿雜灰塵油垢骯髒。累得全身疲倦難堪。若悉心痛洗一番。然後之精神必定輕鬆。則與犯罪者。知改過懺悔則無罪。故人生一旦犯罪。必勇敢洗錯。則免愈犯愈重。余述一案給大家參考。有一年輕青年。駕車疏忽。而輾斃一路人。斯時正值深夜。又在郊外。行人稀少。他心大驚。又見四週無人。即駕車而逃。事經廿多年。心情日日為該案而耿耿於懷。提心吊膽。過至廿數年。未被查出。但目前已四十八歲矣。膝下三男三女。長子有一次早晨趕工。不幸被卡車撞倒。雖無大礙。但腦筋已失卻作用。變成白痴。三男又罹小兒麻痺症。而半身不遂。次女生出母體。就天生聾啞不能言語。一家如此之不幸。諒是撞死人未受法律之制裁。而受累子女。亦未見知也。他如果勇敢受罪刑之制裁。可能減少罪過。現世人心不古。有泯滅良心者。比比皆是。常聞車禍後查不出駕車者與車輛。屢見不鮮矣。嗚呼。人生雖能逃一時。難逃一生。能逃今生。難脫來世矣。如此可惡之人。子孫不受連累。乃天下一大奇也。你一旦犯錯。若勇敢承擔一切。絕無死罪之理。一旦掩蓋一切。人雖不知。但天眼恢恢疏而不漏。就等於輕病不治。而致死地同樣。希世人千萬不可為一時之錯。而遺下千古之慘也。以此。

南宮梓潼帝君 降

詠:人生旅程日

人生旅程碑。奮發世英英。真宗悖悖然。

烈烈振家聲。聖理徹寰宇。經語如響鐘。

一日作一善。萬惡自消清。千緒為一體。

真空分對明。了悟一竅徹。九玄盡超昇。

天涯植芳草。海角印聖經。深淵化迷茫。

四洲現深情。今日無二過。明日天又明。

日日積一德。月月更箕爭。歲歲功立大。

七祖高超榮。東邊無爭事。西邊見太平。

真宗無虧作。開招新人生。人生旅程碑。

如兄座右銘。 以上。

主席 降 詩

玄理真詮喚眾生 風霜閱歷了塵情

鳴鐘聲緝逃隱客 啟發真宗儒教亨

簡介朱登賢之善蹟

巧逢本堂著造。人生真宗一冊。藉此良機。余特表揚儒門元老。朱登賢道號玄明大德。以儒門諸生為鑑焉。朱大德自中年。因受聖教之點明。一時大覺入於聖門。以滿腹經綸以達天地之明理。而曳後生指點迷津。而效顰於朱大德者。不勝其數。大德之一生。一則劾勞於聖教。一則將真得之大道。傳教後輩。迄今從心所欲之徇。後生受其恩惠而覺道者。不知凡幾也。真可謂儒教之一大橋樑。患難而被渡迷關者。不計其數。是鸞友中之楷模。杏壇之師表。大德一生歷盡儒教之風霜。始終一貫。對後生之教。無不施仁以教之。有儒宗以來。經大德親手校正之善書不少。著造參書之經歷。不亞於昔日之聖賢者矣。大德效勞於前鎮警善堂。但鄰堂不留其足跡者鮮矣。是故他之光前裕後。非一時之僥倖。而得來者。平生之心血費於鸞堂不計其數。目前雖古稀之人。但其身體之健美。如仙家之仙翁。童顏鶴髮。西色朱紅。真是儒教一大元老。言之無愧也。希諸鸞生能個個傚法。朱大德之修身。後果不淺也。以此簡介朱大德之修身。以及他人品。表揚其德也。

主席 降 偈

黃鳥飛高萬里天 進升牛斗顧簷前

丁榜標誌一功者 其志至誠列守篇

簡介黃進丁之善蹟

本堂門生簡介。自愧掌堂不佳。三番兩次遭閉門之險。自設立本堂以來。堂運之坎坷。實有愧於上蒼。幸有百難不懈之堂生。黃進丁。一心不二。攜手合作。在無人扶筆之際。善心不渝到堂。一心為至炎堂著想。而到處勸眾至今。有至炎堂之存在。其功可揚褒於世。足資鸞友中之模範也。黃生之對至炎堂。所費之勞。實可造冊立榜矣。願本堂鸞友輩。大家看齊於他。必有福果不疑也。余心中欣慰。黃生之功。獻於敝堂。難得之一大善生也。今逢著造人生真宗一書。簡介於此。希諸鸞友輩。能個個效範於他。功德無量。天下昇平。五濁世界。化為極樂天堂不遠矣。以此簡介黃生進丁之功於此。

雲夢山王禪鬼谷子 降 詩

世事般般如局棋 班門弄斧撫玩欺

勝輸生死莫看錯 因果註憑今世基

乘轎無關轎腳苦 轎伕拚命忍維持

一同齊進孰為貴 後果前因不謬施

談:引怨魂遊冥

余今宵雲遊到處。神清氣爽。又閒假。故引一司機遊冥記。以綴「人生真宗」一篇是也。記得去年八月瓜黃之期。有一日聞遊。突見一縷青雲。裊裊凝聚不散。余趨前一瞧。乃是凡間一怨魂是也。余見他壽數未盡。但不知為何怨魂凝聚。余屈指一算。乃知是一司機。(註:被顧為家庭司機)。因不滿僱主之冷言冷語諷刺。自嘆自艾。故鬱勞成疾而病。一病沉重。昏迷不醒。其怨氣衝天。余知內情。即點消其怨氣。其時怨魂。即跪前而訴問本道人曰。魂何故為人奴。余答:前因不修故也。魂再問:僱主家財億萬為何故。余答前世有修。或祖德餘蔭。魂又問。魂為他之奴。而受欺凌何故。余答。你與僱主。前世因有欠他之債。魂曰。我不信前因。乃不見之事。有何為憑。余答。你為他之奴。乃前因所種。今世為奴乃後果之憑。魂不信。余曰。不然余引你到冥府遊之。然後引你到南天。查你前因。就知其詳如何。魂雀躍欣然答曰。有此奇遇。千載難逢之機。請余帶路。余為欲普化大同花明柳暗。不惜一舉。即引他下冥。以指其迷津也。余今述前半段到此。後半段明夜再續。

雲夢山王禪鬼谷子 降 詩

雲瑞景東百孽生 夢中醒覺南柯情

山中孤鬼無棲塚 王子公孫互較爭

禪定玄機羅萬象 神號鬼哭顯靈精

谷空幽暗真靈氣 子女綿綿踏彩瓊

今宵再續昨夜一案。旨在引迷入悟。故不失而到續述。余引怨魂欲下冥途中。魂曰。我平生求無一飽何也。余答曰。前世不惜五穀故也。魂半信半疑。一路無語。略述至一殿。余有意捉弄該魂。余一閃。魂不知就裡。到奈河橋下。一見銅蛇鐵狗。向他如餓虎搏羊之勢。向他衝去。魂大驚大叫一聲。我無命矣。此事不過。餘隻是殺驚他之威而已。余不忍。即時近前。引過奈河橋到一殿。秦廣王案前而過。(附註:因魂之案在第八殿。故前七殿略之)。一路領他。到第八殿平民區。斯時魂突然大叫一聲。斯時余即阻止其叫喊。他無奈只得罷休。余問何故叫喊。魂答曰。乃父在前左方。衣衫襤褸。如牛一般在耕作。故大聲叫之。余曰。你父在世不勤不儉故也。魂曰。父在世賭博為生。富時三餐五筵。貧時三餐五餓故也。又行至八殿地獄。魂大叫一聲。余再阻止。余問何故。魂曰。家母在獄中鐵釘床而臥。滿身血淋淋。故叫喊之。余即視之。釘床一婦人之慘狀。實不忍睹之。但奈何得了。魂欲哭無淚。余再引前行。入第八殿。以上稍息以保正筆之靈。不亂為要。

王禪 續降 詩

森羅鐵筆判無情 八兩半斤稱有衡

一點一絲無亂記 陽民只要義仁行

續述:余引魂到八殿。平等王駕前。王大悅迎入內中。互相謙遜一番後。王問余來意。余稟去意。平等王欣然。命文判官捧出文簿。查出該魂前因之後。余即示魂。他本來與僱主所欠之債。乃魂前世開一雜貨舖。爾之僱主。乃一富翁。一大貿易出口商。每夜非到半夜。不消燈。故每夜必須命人到魂之店舖。買油點燈。魂知他是一富豪。貪心不厭。每次他所買之油。次次偷減兩貪錢。對方終久知悉。但他是一富豪。故不斤斤計較。日積月累。一年之間。偷減三五十斤之油量也。故將爾判入斗秤地獄受罰。四十五載。即判轉為僱主之奴。還他前債。魂還是心存疑惑。余見他還疑未覺醒。即時對他說明。其母在世時。所做之「不善之事」。他母在世偷夫放蕩。楊花水性。拐誘不少男子之錢財。對方若被他拐盡。再尋去路。故在世被害者。不少。其中一二人。甚至想不開。而尋短見而亡。此事一語道破。其母在世之惡行時。魂即時啞口無言以對。滿面淚如兩下。余不宜耽誤。故即時引魂。辭別平等王。而回陽。本欲再引他到南天。但魂已十分醒悟反悔。向余問之曰。你不知是誰人。能引魂到冥府。到處遊之。余見他是一位善心不昧之人。故道余之道號。魂聞余道號。即時兩腳跪下。苦苦哀求。並感謝余指破迷津。余即囑他快回。你已昏迷三天。你家妻子。在側哭泣不休。魂謝恩。余用指一點。即時一道怨魂四散而消。余隨後到他之家。他如夢中驚醒一般。即時躍起。如丈二金剛。摸不著自己之腦。其妻兒被他一躍。赫得魂不附體。大叫一聲。昏厥在地。魂不知所措。余覺得好笑。又憐憫之。即點化其妻子真元。如此即回覆一切。其後魂不藥而癒。即道出昏迷遊冥之事。其妻半信半疑。此事不提。言魂自此後。洗心革面。一心為僱主之司機。維持生活。但一心堅毅不拔。樂善好施而修也。余引述此案簡略至此。以戒世民為鑑焉。

本堂主席 降

談:梅監鸞神善蹟

余今宵再與諸生談。認真虔誠修道之後果。

在早年。福建有一位。以賣膏藥為生之人。他為人正直。又慷慨。若有貧人。到其家求於他。絕萬無一失。醫好他的病。並不收銀兩。故莊內之人。都稱他為活佛。他姓梅。此人由三十歲。就入善門。充任記錄生。夜夜無論是暑是寒。絕對不缺席。並且回家後。必定回思神聖所作之文。加以研究並實行。到五十三歲。自己創設鸞壇。以教化迷徒。享年七十又九。在臨終時。由當地之福德正神。帶往冥府。說明梅氏在世。如何修道教化迷人。上蒼察明屬實。封梅氏為福建。本地之監鸞神。余盼諸生也能認真勤學。將來必有好結果。以此。

本堂主席 降

談:修身不專惡報

余今宵再為諸生舉例說修身不專之後果。使諸生參研。昔年在余管轄之泗省。有一位呂氏。人稱呂員外。為人忠實。及好善樂施。每有修橋造路之善事。皆有他份。可是年至四十。膝下並無一男半女。有一日呂夫人。告訴呂員外。吾倆現早已四十。還無後裔。何不到廟寺求註生娘娘。特賜咱一子。呂員外答應呂夫人之求。翌日清早就準備往廟宇。求註生娘娘。在回家之途。忽聽有孩兒之哭聲。往前一看。原來是一女嬰。即時抱回撫養。取名為麗玉。經過數月。呂夫人身又懷六甲。待十月懷胎已滿。生下一男兒。取名為政利。說也奇。政利自小就對有生命之食物。不敢食之。如此經過二十年。呂員外視麗玉。與振利兩少年。感情甚好。就與夫人說。意欲將兩少年匹配為失妻。此話被振利所偷聽。一時心慌而離家出走。逃到一間廟寺。剃髮為僧。日日勤唸經修身。如此經過三年。有一日振利適在正廳唸經。適逢外面有一少女進廟朝拜。政利抬頭看到此妙女。一時發呆。兩眼直視其女。連經也不知唸。從此振利三餐食之無味。夜睡不能入眠。空思亂想。四處打聽此女是何家千金。可是天不從人願。查無何下落。就日日在廟寺內空等。飯不食。茶不飲。經過數月。政利身體消瘦如柴枝。身染重病而亡。死後魂到冥府冥王察明死因。冥王一時大怒。責曰。身為出家之人。不能專心而修。又不聽父教。忘父母養育大恩。而逃家而出。真是罪該萬死。判政利暫禁在枉死城。三十年受苦。三十年後。再輪轉為人重修。以上此倒是屬實。修身不專。半途而廢。最後要受重罪。盼諸生苦忍。而三思加勤修身。待到終身之日。自有果位榮樂。免受輪迴之苦。上蒼必無誤人也。

本堂主席 降

談知過急改再添壽案

余今宵再舉一知過知改之後果。俾諸生參研。在本省東部。有一新婚夫婦。男姓王名福全。此人對賺錢之事。抱有膽量。就開一間米店。因初資金短少。就向朋友借貸。未幾。王福全自想。作此小生意。每日所賺無幾。要到何時。方能還清所借之錢。就想多賺之法。則將秤斗改製。以大糴入。小斗量出。如此經過數年。積少成多。以此手段所賺之錢。還清所借之負債尚有餘。就再擴大店舖。更變加厲。如此王福全經過幾年。有一日突然身染重病。雖到處求醫。均不見效。而且日加沈重。王婦人就往巫女之處。求問原因。經巫女指點。方知因違法營業。不守商德。而作出傷天害人之事。受天譴所引起。王夫人回家後。即向王福全說明一切。但王福全不信巫女所指點。故命夫人。再到附近之廟宇。請示神明是否確有此事。經神聖之詳細對證無錯。夫人回家後。對王福全說明。王福全始恍然大悟。吾每日所作之愧心事。神亦能知。不但察知又受罰。就與夫人往到廟宇。跪在殿前。對神發誓病若復元重新為人。多造善事。以補過去之錯。誓畢回家後就在店門前。貼一報告。凡本地之人。持有貧民證明者。每月可到本店。領取白米三斗全免費。又將斗秤回覆正榷。在莊內若有大小善事。王福全必定應付不敢怠慢。經過數十平均如此。樂善好施。到八十歲之年無病暫逝。經冥王命交簿官查明。察知王氏一生。知過能改。樂善濟施。行善不倦。冥王則判命回陽再活十年。王福全就獲賜福再復活。在此十年聞。王福全就將全部財產。做為善事基金。而向人說明他死而復活之經過。勸人皆能從事善舉。且自己逝後受判永享冥福也。余盼眾生。急省身傚法。學王氏知過必改。多作善事。則極樂不遠矣。

本堂主席 降 詩

談:亂誓貪神財現報

今宵余再舉一實例讓眾生參研。貪吞神財。不知悔過而亂出誓言受惡報。昔年福建省。漳州府。有一吳姓名村之青年。平時不務正業。每日遊手放蕩。非作亂為。莊內之村民。視他為惡虎。故無人敢與他相處。因此他亦無留於莊內之意。就自搬出外莊居住。有一天吳村到一間廟寺休息。看廟內。參拜之人士甚多。且樂捐金箱內。集滿樂捐錢。吳氏見此就想貪。如何能得此錢。最後吳氏想出一良計。就要拜廟內之廟祝為師傅。因廟祝不知吳氏之品行。且經吳氏苦苦哀求。最後也答應收吳氏為徒。經過數月。吳氏也能代廟祝之職。有一天。廟祝因有事外出。一切事務全交代吳氏。吳氏大權在手。就開始偷錢的腦筋。從善信樂捐之善事錢。大半數全藏在自己袋中。並歪記公款簿。如此一天過一天。到年終。村內長老。與廟寺會合。到廟會議。並清點公款。因善事金之數目。比往年相差甚多。就問起吳氏。吳氏就很快回答。我吳村。若有貪廟內一分錢。就被五雷擊頂。經他發出誓言。長老與其他之人。也不再追問。經過數天。前後並不超過百日。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報應來臨。天上一片黑雲。五雷交加。正好打在吳村之頭。一命嗚呼。莊內之民。始得瞭解吳氏貪財亂誓致現報被雷打死。吳氏死後魂到冥府。被判禁枉死城四十年。經過四十年。再到轉輪臺。再轉三世為人重修道。此人已是第三世為人。此人正居住草衙部落。余不便道出。他現在之名。盼諸生能以此事為鏡。以此。

本堂主席 降 詩

談:先苦後甘之美報

余今宵再舉:先苦後甘之例。早年本省中部。有一孩童。自小雙親皆亡。全依鄰居之助。供他三餐。此孩童。姓林名至善。在至善十二歲時。就非常聰明。判斷力非常之高。有一天至善。心想全依他人之助。亦不是方法。但我小小年紀。又能作何事。在此時鄰莊。何員外之家。正缺一牧童。經人介紹。至善亦順利進入何員外之家。當小牧童。至善到何家。每日勤勞飼牛。絕無放蕩之心。若有時間。就學鄰居孩童。唱歌唸書。有一天晚上。被何家之少女發現。將此事告知何員外。何員外亦認為至善。有上進之心。又看至善。白天如此辛勞。何員外心存提拔至善之意。就請老師在晚上。教至善讀書。至善晚上所學。日間除了飼牛。就是認真溫習功課。因至善智力強。加上努力學習。因此進步很快。揮筆成章。從不多慮。如此經過數年。何員外認為至善。此孩可靠。就將帳房之重責。交至善。至善因身為牧童。忽然要他為帳房之職。真是受寵若驚。不敢當任。經過何員外一再說明。至善方然答應。至善為帳房之職。後更加努力。不敢有一文錢之疏忽。再過數年。至善已經二十歲。何員外見至善如此忠厚。又上進心強。又有意將少女匹配。經何夫人同意。選定良日。將至善與己女成婚。婚後至善回想幼時。孤苦伶仃。受好鄰居之助。才有今天之榮。至善想後亦下定決心。扶貧助弱。不管大小之善事。至善皆要參加。如此又經過數十年。至善在八十二歲時。莊內新廟落成。要增塑一尊保生大帝之寶像。有一天至善心血來潮。沐浴淨衣到廳前安坐。忽然間不明不白。就離開人間。魂到冥府後。方然明白。 上蒼以他為人忠厚。從小能吃苦耐勞。尚且不犯錯。成人後。更能樂善佈施。救孤恤寡。便敕命賜至善。為莊內保生大帝之神職。此乃是善有善報。先苦後必有甘。永享不盡矣。盼眾生能多效學。以此。

本堂主席 降

談:朱府千歲善蹟

余今宵再引一實證。讓眾生參考。光緒年間。福建省本地。有一朱姓之家。朱家家境非常貧窮。可說三餐難飽。朱家有一兒童。名叫善良。有一天善良提著菜籃。到田裡拾地瓜。適遇地主正在收成地瓜。善良就在收成後之田內檢拾埋在土中小地瓜。因正收成時。所以善良甚快就撿拾一滿籃。斯時田主看到善良。檢拾盈籃地瓜。就認為善良是偷拿。就將滿籃地瓜倒回。並大罵善良一頓。善良跪地解說求饒。請地主同情他一家大小。因家內無米煮飯。即來撿拾地瓜。並無偷拿。可是地主不通人情。趕善良回家。善良拿著空籃一邊哭。一邊走回家。到家後跪地發誓。有朝一日我朱善良。若有能力。必定要助貧窮之人。真是人有善願。天必從之。善良每日勤勞撿柴賣錢。換米。奉養雙親。若有比朱家更貧者。朱家就將剩餘之錢米救助之。到善良四十歲時。朱家自己擁有田園。每年耕收。必將全部收成之半數。以救濟貧民。並舉行各種之善事。到冬天就與地方紳士。合力辦冬令救濟。如此一年又一年。永無停息。直到善良八十一歲無病別世。死後 玉帝旨賜任本島南鯤鯓。蒞任朱府千歲神職。勸諸群生助人為快樂。舉手方便之勞。唯能作得到。儘量幫人為盼。以此。

霞海城隍 降

恩將仇報現報案

余今宵引一實證。供眾生做參考。盼眾生閱後。能做一檢討。在民國十五年。板橋管轄之處。有一楊家。為人忠厚。好施樂仁。只要他能做得到之事。不管相識與否。他皆能盡力而為。同莊內若有貧民患病。或有他事。只要向他開口。他必應付之。所以莊民。皆是稱他為善人。此事傳到他莊。有一日鄰莊。有一黃姓之青年。此人日日花天酒地。不務正業。有一日黃氏到楊氏門前。求見楊善人。說明來意。黃氏謊稱。家父因病無錢求醫。不得已即來求楊善人相助。時楊善人提錢救助之。黃氏拿了錢。就一直奔到艋甲。花天酒地。結交不良分子。錢若花光。就想再到楊善人家求助。一次又一次。得寸進尺。黃民心想。若能將楊家全部錢財奪到手。就永遠不愁無錢。黃氏想後。是日之夜。就帶一刀往楊家。從後門撬開入房。見楊善人正在大睡。就一刀將楊善人殺死。此時楊夫人被驚醒。大叫。黃氏提刀押住夫人。要她不可大叫。並要拿出全部錢財。此時夫人說。黃氏枉費我家對你有恩。你不但不報。而且恩將仇報。終會後悔。楊夫人拿出錢。給黃氏。黃氏並恐嚇夫人。不得報官。此時余正奉命視察此區。方知此事。即命部屬擒捉。再將黃氏迷心。黃氏來到無人之處。拿出錢將欲清點。因被迷心見錢眼紅。以為有人搶他之錢。就舉刀亂殺亂砍。不幸將自己殺死。魂被陰差捉押。再說楊善魂。到了冥府。冥王察知。楊氏為三代之善人。故送楊氏到學神院。學習待命。封神之果位。但黃魂到了冥府。冥王察知其一世為非做歹。而恩將仇報。罪該萬死。故判黃魂輪為濕類動物。並永不超生之慘刑。以上盼諸生能分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鑑戒。以此。

本堂主席 降

談:為富不仁

余今宵再引證一實事。讓眾生參研。諸生其誤為聽故事。而馬耳東風。則難免太對不起。余之苦心。聽後能多參研。自己有過失必改。並能勸化他人。昔年福建省。長樂縣。有一王氏。家財萬貫。乃縣內大富家。但王氏家富性貪。欺貧壓弱。素以高利貸為生活費。王氏在物質方面。極為富裕。但在精神方面。卻非常煩苦。因為王氏每夜皆是。為金錢過多而操心。膝下無一男半女。每日以錢為伴。且不信善惡報應故未曉行善。只知今日有多少利息可收。有一天夫人與王氏相談。談及將來之事。夫人說。將來吾倆老若去世。如此龐大之財產。要如何乎。此時又多一問題。使王氏傷精神。相談結果。要到附近廟寺。求註生娘娘。王氏夫婦在廟內。立下誓言。若能賜一財產繼承人。死亦甘願。經過數月。王夫人真懷有胎。十月後生下一男兒。取名為朝成。王氏夫婦。因老年得子。故對朝成愛如掌上明珠。百依百順。有如侍奉祖宗。朝成聰明勝人。八歲入孔門。因家內太富裕。父母又百依百順。因太聰明。又被聰明誤。好事不學。多學壞事。好景不常。在朝成十八歲時。王氏腦怒逆子不孝染成絕症。血癌而亡。王夫人亦煩逆子難回頭財產難留。又因失夫而悲傷過度。亦倒床不起。此時逆子朝成。內心大為歡喜。王家之財產。全在我之手。無人管束。可自由享受。不過幾日。王夫人亦別世。唯朝成一人。就每日以大筆金錢買妓女飲酒。回家享受。經過數年。日日如此花費金錢。就是金山亦能剷平。在朝成七十八歲時。財產如流水一逝全空。變成三餐難度。朝成受饑餓始知反悔。想我當時為何不節儉。落到今日三餐並無一食。有一天朝成因無顏面。向人求食。致活活餓死。死後魂到冥府。冥王大怒責曰。有錢不曉行善修道。竟敢花天酒地。又每日買妓嫖樂。就判轉生為乞丐之子。又在世喜看女人裸體。故兼轉為兩眼失明。諸生可知王氏在世家財萬貫。死後又受罰刑罪過。且朝成在世。不知節儉。又亂看女人裸體。故此世應報兩眼失明。需求乞度生。盼眾生能檢點生活。不要浪費。勤儉乃治家之上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故錢財若悖道賺入。亦必悖道而出。倘若惡用之令人家破人亡。魂墜地府更受萬般之苦刑。轉世更慘報。但若曉善用者。在世致蔭子孫榮顯。己身清縈。仙逝自升天堂。陰超祖宗。其相差如天淵之別。故願世人慎用之。

精忠武穆王岳 降 詩

天意頒書設聖堂 願民承旨學真崇

大超黎庶登天界 普渡眾生化大同

至囑無明愚拙輩 悟知有法整頹風

堂堂君子該英氣 挽轉乾坤醒劣蒙

談:人生如何創造自己

余難得能到貴堂。與諸生一談。榮幸之至。奈何聖教佈滿台島。各堂著書立說。內容千篇一律。余也無甚良言。今與生閒談一些。人生道理。人生如何創造自己也。今之混茫。世界到處充滿污穢骯髒邪淫。使神聖疾首而馳。每有不堪入耳之搶劫姦殺等。聳人難聞之事。實乃是酒、色、財、氣、四大魔頭之作祟故也。今之世情變動。日新月異。令人有接應不暇之感也。倘若無一個。正確理想目標為主宰。則善者將難成。為物慾洪流中之波臣也。因目前唯一物質主義。與名利主義橫流中。精神道德文化。已被人不值一顧。且視為封建落伍。將他拋到九霄雲外矣。使不知道德文化。從立國以來。歷經九千年。經過一段漫長歲月。而迄今岌岌不搖。道德文化之寶貴。真理道德在焉。然而精神道德文化。人心大懷極蔽之時。道德文化再被人重視。蓋是沉醉在物慾。與現實激流中。不能翻身。實可悲哉。但世道大懷大蔽之時。凡有不懷之處。亦有人不受外景之惑。而願忍過其不折不撓。淡薄明志而生活。此正如樹林中之松柏。到嚴冬樹木凋零之後。猶元獨立。始終常青。其精神可佩。余記得明朝有一位文人。姓鄭名二陽。他作一短文曰。烈豆。因他煮熟綠豆湯。食著煮不爛之綠豆。故稱他為烈豆。俗稱鐵豆。或稱曰豆鬼。而聯想到世道雖壞。但亦有不壞之者。如烈豆經過猛火煮湯。且煮滾而不爛。不比其他之豆。一煮即如瀾泥。故人生亦有如綠豆之烈豆。硬性漢子也。人生若無一中心理想。你就覺茫茫然。不知世事而覺寂寞。因你生活於虛偽。假親熱之環境中。為表現自己之能。又接各種關係。而有時能作出你不願作之違背天理良心之事。但日久心理。變成不平衡心靈。缺乏依靠。而自己似失去信任。覺寂寞已不堪負荷。為解除寂寞。又受物慾之燻陶。而尋求免受刺激。向其浮華奢侈熱閘之處走跑。而擠墜落。又生活之糜爛。何處即有無限之錢財。供彼無限之揮霍乎。如此進而就用不正當手段。搶劫人家財物。供自己解除寂寞之用。但不知後果。剛強蠻幹。其殘酷無情之現實與物慾。將其善良面孔扭歪。由心靈被激潰。所以每見彼等遊蕩不歸之子女。有穿睡衣而離家出走者。有與情人私奔之妻女。此種種慘不忍聞之事。實乃是物慾。與現實之罪惡所遮蔽。奈人生自迷。認為唯一物質。與現實之外。無目標從自己固封。不慾之象牙塔中。自己陶醉。實可嘆哉。其實不然。將眼界放開。最易看出世上。尚有甚多美境。善良溫暖之處耳。人生非唯如此淺薄權勢。與金錢而已耳。今宵余略談斯題。語文雖淺。但精神道德。含義非淺。願眾生細求之。後會有期。

阿罹難菩薩 降 詩

浮華燈下蜉蝣生 斗轉星移夜半明

眾志同盟扶聖筆 齊聲高唱無憂驚

談:最有意義之好事

初次到此感覺榮幸。無甚良言奉勸。只希望諸位學聖修德。必要終身是從。一旦有心修身。不可再犯虧心之事。常聞世人說。不做壞事就好。何必學聖修德。不作壞事就可。何必吃齋。這一句話。對於熱誠慈悲勸世之人。如潑一盆冷水是也。如果你問他說。然而不作壞事。就是好人。你何不能告訴我。除仙佛神聖之外。何人能達到一生完美。未曾作虧心事嗎。何況宗教沒有強迫你持齋吃素。只因教你發揮慈悲仁愛而已。如果他能平心而論。不知他將何答乎。持齋修德。必須有仁慈。忍心。如果為人忍心殺生。忍心食活生肉之人。算是仁慈嗎。孔夫子曰。「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者也」。況且持齋修德。乃至修心養性。慈悲喜捨。修至脫超淨域。使自己永不受輪迴。經普度眾生。化五濁世界。為極樂天堂。不僅不作壞事。不殺生就算是好人。從前有一道者。一日閒暇無事。偕一徒兒出外覽勝。突然見一位過去平時。遊手好閒為非作歹之人。一時變為善良。和一群工人幹粗工。汗流夾背。道者向前對他讚曰。這是你整個人生中。最有意義一件好事。言畢拂袖而去。至一溪邊。見一壯年人。救活一位險些溺斃之孩童。道者又對他讚曰。你作一件人間最有意義之好事。言畢又向前而去。到一村落。見一孩童將縛著玩耍之小青蛙。解開放入水中。道者對其讚曰。你作一件今天許多事情中之最有意義之好事言畢。師又向前而去。其徒見其師。每見一好事。用同言語讚他。最有意義之好事。即問其師之由。師答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人若能改過自新向善。等於前途無限。故曰。最有意義。但他是捨己救人一命。勝造七座浮橋。能捨身救人。被救者如同再造父母。故曰。最有意義。但他只是利人。無邊從生。人各有佛性。小青蛙牠也是。天賦給他生命。故曰。最有意義。他是利物。持齋修德。必至愛己、愛人、愛物。非是不作壞事。不殺人。不放火就好心矣。同一救人救己愛人愛動物。但其意義各有差別。所以修身。非作一小善。小義。施一點小恩小惠。必須作到毫無損人利己。毫不猶豫。捨己渡人是也。莊子曰。離鳶不知鴻鵠。井蛙不信天大。每個固執己見。無以為是之人。往往生活於狹窄領域。思想正理不信者。非修身者也。不接受外來之一切。徒然人生矣。以此。後會有期。

梓潼帝君 降 詩

至仁至德求明精 炎熱夏天書著成

堂內嚴規遵聖矩 讚稱秩序有分清

勸行孝道

余今宵到此與諸生略談幾言。以世人供為參考。余觀目前社會。各自為政。家庭父子不顧。一上高等教育完成。就不顧一切。負笈出外求進取。願為外人洗碗碟。而不思雙親。自你哇哇墜地。至受高等教育。幾經若干之勞。而心一橫。放下最寶貴必須孝敬之雙親。遠走高飛。千里求師。萬里求藝。但學成回家尚可。但心早已被洋徑暈迷。一去不回。甚至雙親歿時。還未能回家會見最後一面。實可慘之也。人生在世。為萬物之首。而統御萬物。然而該有崇高之智慧。才能管轄一切。擁有崇高智慧。何不思自己。從何處而來乎。豈不是父精母血而有我乎。既是親生之父。何不思孝乎。不如禽獸也。烏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何不效之。昔日之丁蘭。為雙親而雕神像。流傳迄今。其孝心可知也。說丁蘭。余即思及丁蘭之孝行。今之世人。有人誤傳他是一不孝子。而在陽間。耕田看烏鴉反哺。而一時反悔。而為娘親。刻木而始祀之。其實非也。余今為他辯解之。丁蘭漢代人也。童年喪失怙恃。由姑母養育長大成人。深感對其養育之恩。事事百般承順。而事其姑母。侍奉如生身父母。晨昏定省。無微不至。誠順竭孝有其天性之佳兒也。又痛歿雙親。引為不能終身孝養。而抱憾。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常流淚唏噓。獨出心裁。雕刻雙親神像。奉侍於案桌。晨昏跪拜。三餐疏食。先敬像前。而後就餐也。歷年不懈怠。至娶妻成室。事事教於祀奉翁姑之道而訓誥。奈婦性乖僻。初則勉從夫言。夫在必效於先敬而後餐。敬儀無虧。及夫外出。則禮全廢。誠如古人云:「欲人不知。除非己不為」。誠其言也。有一日乘夫不在。竟以繡針。戲刺翁姑神像。以鄙使神像不靈。被丁蘭外歸瞥見。大怒責其不守婦道。藐視翁姑之尊嚴。立即下逐妻令。如此可見。丁蘭之孝矣。就此遠近傳揚。家喻戶曉。人人頌歌流傳。留下雕親像奉祀之榜樣。中間誤傳丁蘭自少時。是一不孝子。其實非也。丁蘭之孝行。至元朝善士。郭居業。著編二十四孝書。可稽也。希大家若後日。聞有不實之誤傳。希解釋是也。當今所言烏鴉反哺。人有不及者多矣。大家世傳世。你不孝人。人亦不孝你。冤冤相報之。余作一短文。以世人究之。「以次五字韻」。五字勸孝文。慈鳥失其母。啞啞鳴表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淚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獨你哀怨深。應為慈母重。使你悲至甚。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以此。

田都元師 降 詩

詐欺利己心何安 騙奪錢財為惡奸

婦媳三從要注重 女人四德更遵端

罪身難脫國刑法 自作己還該應完

報受陽牢陰再罰 循環憑果看因單

談:惡徒現報

說前清末年間。本省南部有一朱姓青平。日日不務正業。待人以假笑之面。每每徘徊花街柳巷。戲弄良家婦女。每每不擇手段。將未出嫁之少女先姦。後再寄賣給娼妓院為妓女。有些婦女。被朱某以同一手法。變為朱某之搖錢樹。朱某得來無數。滅盡良心之錢財。亦難用於正途。惡人自有惡人磨。朱某用此錢財。開設賭館。供人賭博。而從中抽利。朱某雖幸運逃過國法。可是天眼昭昭。豈可容於輕逃。就在某年有一日。突然來了幾位小流氓。就在朱某之處賭博。因賠了無數之錢。就認為朱某詐騙。要與朱某辯白。因一言不合就動武。而朱某被殺三刀。致流血過多。以致無救矣。再說朱某之魂。到了陰府。經冥王查證。朱某在陽間之罪行。加以詢問。因朱某在陽間時。嬉皮笑臉慣習。故在冥王面前亦如此。冥王大怒。即命鬼使。大打五十大板之後。朱某心驚。而從實招出一切罪行。經冥王慎重。判來某轉世為貧家之女。又被賣身為妓女共五世。然後再回陰府聽判受刑。余今宵所說。乃是當年之實證。盼能提醒眾生。善事大小多行。惡事不聞不問。一心為善道而行。以此。

北極真武宮鄭天君 降 訓

天開慧眼觀凡塵 陽世亂宣邪道侵

人心染污無覺濁 道德沉淪難回昇

鄰里和睦早修道 仁義存心感聖神

急修妙道入聖門 刻苦耐勞脫艱辛

今臨貴堂揮鸞筆 諸賢禮迎苦辛勤

今觀儒教將興發 願生勿餒重創張

余本原是本市民 在世勤學聖道箴

處世苦修入聖門 真武拔昇麾下跟

談前修堅志

余今初訪貴堂。觀看諸生一片心誠禮迎之勞。余心感慨之至。余憶起早前。余初入鸞門之時。志立堅強。苦修道程。今能有此成就。若當余修時。本鸞門起復不定。忽進忽退。但余心立定。此志之堅。若無此志。心不堪一擊。則心自亂。前功就廢。在心亂則無今之榮也。余今簡此。余前修之志。奉勸諸賢勿喪志。重立誠志。重創光燦。以免貴堂主席。每每嘆之也。以此。後會有期。

托塔天王李 降 詩

著造善書喜悅生 祝諸善信抱真誠

金篇一冊今呈上 功果完成感玉京

慶祝諸賢生。善功完滿。今宵題一寓語供登之。

啟延人生真理 開端處世真宗

托塔天王題

文昌帝君 降 詩

人世旅行履薄冰 步趨艱險危崖登

失驚墮落深涯地 巧似暗途無照燈

祝諸大德。功成果就。順筆題幾字以作留念。

挽轉人生氣象。 闡明救世真宗。

文昌帝君題

西方觀音菩薩 降 詩

天笈珠璣心血成 拋磚引玉祈邦亨

沐風櫛雨無辭苦 告竣登科得顯榮

善哉。諸賢大功告成。今宵臨堂。順筆題幾字。以昭賀耽。

震聾啟聵。 善樹千光。

西方觀音菩薩題

主席 降 跋

夫人生真宗善書。在百難中。不負 玉旨 終告順利完成。在此「人生真宗」。善書一冊。有勞三界高真。廟宇神聖之助。余銘或五內。萬難有酬其一。在其內容。語文之淺現。以及部分。神聖不該言之處。盼諸善信讀者。原諒是荷。敝堂德薄難得人才。故淺學可見文字雖淺白。談不上文章暢茂。但意寓深重。請讀者善信。莫棄之。牖民救溺。意在虔誠。文章之淺現與深奧。無關重要。祇憑誠心啟迪。在無形中可得玄理。而豁達人生觀念。而不偏入歧途。功德修圓果成。步梯青雲矣。「人生真宗」因達到 玉旨。足故將現實社會。各俱面目。一一剖開。能引人注目。早日了悟。而回頭登岸矣。人生真宗在苦難百困之中。幸得完成。至此告竣。感酬 皇恩於萬一併謝諸高真之愛護。祝世人旅途平安。爰此以為跋。

人生真宗 全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