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三集

張貼日期:Mar 26, 2013 2:33:55 PM

電子書下載點一(鏈結另存新檔)

第一章    明心見性

心性

心,不是心臟之心,是心思思之心,所以心是思維。心念如瀑布,湍流不息,無時或停。性是性格,性是有生俱來,含藏不動。

心與性是二而一,一而二,其分別知在於一動一靜。猶如水之與波,水平如鏡,清澈可照。然因風起浪,則波濤起伏,洶湧不停。性猶止水也,如春水一池,寂然無動。心猶波也,從念生風,由欲起浪。所謂心猿意馬,動蕩不停就是指此。

學佛人士首重修心,要使心中妄念止息,一心不動。能修到不動心,即能回復本來之性。猶如風止波平,即能回復水之靜態也。學佛求明心見性,就是此理。

心念

心隨念轉,念可縛心。可知心是常受外境之影響,被動而不能自主。

正心篇云:「住則生心」。住者住著。念秧住著在心中,生根茁芽,妄念頻生。所謂心有掛礙,其心必生。則心不能清靜,不靜即惑,有惑則迷。

心最好無念。但即使有念,能不住,就可還原。故無論發生任何念頭,切不可把念秧住著心內。來者自來,去者自去,空無所住,則心可回復清靜。

儆修篇有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凡夫有七情六欲,實在不易不起念。如能有念即覺,就可不住生心。覺者醒覺,對念頭想一想,想通想透,研究後果,後果一明,其心自覺。故覺乃止念良方。

意志

意就是意念,由念所生之一種希望,是非常空泛之一種企圖。佛家叫做妄念,道家叫做虛無,儒家叫做幻覺。

意是煩惱根源。因為意念是由六根六塵之感染,加以業力之作祟而起。故意念是由外誘而生。如不能控制,必起得心。欲得不達,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佛家要止念滅念。

志就是心中決定不移的一種方針。既定此志,無論任何環境亦不放棄。佛家叫做願,亦叫誓,道家叫做向,儒家叫做堅持。

志是心願,願從心起。只要一心一德,依循正軌,毅力實行,必有成果。

故有意不如立志,立志一心向佛,必可究竟。

誌時

上古無所謂時,只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片寧靜,煩惱不生。後來以日影定時,所謂日上三竿。此一時代,叫時間做影,一影等於現在三小時。但以日影定時,如遇陰雨則失效,故進而改用水。以管滴水,水漸盈而浮簽漸上,便只其刻。此時稱時間做牌,佛家則稱為鑷。因水從管出,由內氣鑷而有度,不急不緩,故稱為鑷。再進而以時鐘計時, 稱為鐘點,而佛家則稱為揆。

現以鑷揆二字一談佛理。

佛徒之修持,亦猶之時 鐘之運行無異。學佛亦必有鑷以制無明之動。水無鑷則不能制水之流速,時不準也。鐘無揆亦不能制行之有定,時亦不準也。人之學佛,無鑷不能制無明之顯,無揆 不能平心之瞋,則修行不準。欲作標準佛徒,就要鑷無明,止妄念;揆心平之恬靜,益智慧之增長,庶幾近矣。

無明

世事萬物,種類繁複。未見未聞者,則不知其所以然。不明則疑惑不定,幻影重重,因而誤信誤猜,必入歧路。佛家語有云:「明則智生,不明則惑起」。佛經要我們無無明,無明等於不明白,無無明就等於萬事皆知。能知就不惑。

所謂明,就是不僅知其大概,要深入清楚其寓意,然後才叫明。凡物明則透光,透光則內外皆見。佛法亦猶如是,若僅知其皮毛,而不深入精進,明等於無明,惑則不能斷滅。研究佛理,必先了解此點,方可光來路通也。

性覺體

性覺體,在佛家語中,稱為靈性,或稱為覺性。人人都有性,原來之性,純潔無疪,就是本性。凡是本性都是善而不邪。因此只要保持原質,便是善人。

人有本性,故能產生感覺。由性而覺,覺是被動。如天寒便知冷,肚餓便知飢。此就是覺。覺是由性轉,學佛人士,其主要功課就是見性。保持原本之性,勿為污染。可惜人性如脫韁之馬,不易收拾。有些人從性覺中想到甚麼便去做甚麼,亦即所謂任性。如此情況,不要說成佛,成聖也難。

性覺有二:一曰善覺,二曰邪覺。總而言之,性如弱水,輕若鴻毛,容易隨風飄蕩。尤其是性所產生之覺,覺善覺惡,往往發生在一瞬之間。所以覺中所得,務必審慎考慮其善惡,然後擇善而行。慎之!慎之!。

善惡

善就是無損於人,以利他為主去行事,叫做善事。心無害人之念,不存利己之私,有悲天憫人之志,就叫做善心。惡是善之反面,害人利己,殘忍不仁,就叫做惡。

善有真善、偽善、深善、愚善。惡亦有真惡、極惡、淺惡、無意之惡、無奈之惡等。故無論善也惡也,一經行之,在本人第八識中,已留下不能泯滅之記錄。其記錄乃分項留記,善則善,惡則惡,各有總數登錄。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絕無苟且相消。世人往見宅心慈祥善因眧彰之善翁,亦往往受到不良遭遇,而為他抱不平。「點解某人咁好,都會得咁壞鮋報應?真係 天冇眼咯」。殊不知此乃前世惡因未了,今生要自食其果。然後才再來享善果。可知善惡不能抵銷。

善惡雖不能抵銷,但善惡可以相制。如以前之惡少,現行之善大,加以一懺一悔,惡不再滋生,善則日漸增長,則善可以遮蓋惡。而此種惡果將來可受之安然。因善果深者智慧必高,明知應受之惡果,當然甘於接受,所以安然易受也。

進一步研究,為善務必出自真誠,行善事前,不應有行善之預念。此為正善。如果立心為行善而行善,則是偽善,屬故名釣譽之流。為名為利而去行善,不特不算善,簡直是惡。

佛法中,根本不存善惡之念。只求助人,不問為善。做了善事亦不存善事之念,連善惡之念也不存於心,是真佛徒也。

相與形

佛祖有言:「有聲非覺體,無相乃真形」。

相是外貌,外貌千變萬化,不能長遠保持。今日為美貌如花之少女,他日則為雞皮鶴髮之婆婆。早相晚相,差別甚大,此所以相之不可有。

形乃內在,形不能以肉眼見。所謂形,乃發之於內。內靜而形肅,內燥而形浮。有好形者必有好修養。形字與風度二字頗為相近。

形之為形,並非有生俱來,必先覺而後有形,形是發於內心,能覺無相,真形乃現。

說到覺字,當然以悟字來解釋。但覺與悟仍有分野。覺就是知道,亦可謂知其然。悟則較覺更深入,乃是徹底的明白。

怎樣去求覺?人生最大之阻礙就是念生。姑無論好念惡念,有念就不能靜心。所以必要去念。念來時要用無相去抵擋,無相就是覺。無相之淺解,可用「不外如是」四個字。心中有念,念乃想財,用不外如是四個字想透一下,便可不想要財,此乃覺來念自消也。

攝根塵

凡夫俗子,慣於妄念遐想,一旦靜心停想,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即使稍具慧根者,,亦只能攝於一時,不久妄念又生。等於行路之人,行慣某一條路,就算教你另一條捷徑,第一次可能記著去走。可是時間一久,不知不覺又可能走回舊路。攝六根亦不外如是。凡人靜極必生遐想,習慣成了自然。要收攝六根,極之不易。

佛祖教我們:「能所雙忘,心佛一致」。能是指六根之能知能覺,所是指六塵之所知所覺。能所雙忘就是要收攝六根六塵,使靜心不受引誘;靜時念佛,心亂憶佛,便可制心使妄念不生。

再進一步,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攝根塵本是生,好像上文之改行生路。初行時,因從未經歷過,故要熟悉其環境,洞察其底蘊,則不致誤入歧路,由生轉熟也。妄想原是熟,已成習慣。但因收攝根塵之工夫漸漸成熟,故打妄想之舊習,已變成生疏了。

寂然

何謂寂然?在佛家語叫做心不動,寂然無所用心。修寂然之途徑非常簡單,就是一切不著於感受。冷也好,熱也好,無所動於中;得也好,失也好,無所著於悲喜。如此做法,可謂簡單易做。所謂冷暖自知,是從無著於感受而得。人能做到寂然境界,自然心如止水,心淨神清,何來煩惱?

從前有一居士,吟過一句詩:「九月寒衣未剪裁」。本來他的佛緣甚深,大可成道。就因為這一句詩,而迷惑真智。他不能了著於感受,不能寂然於中,故阻礙精進。望各修士能從寂然下一點功夫,對於成道有莫大之助力也。

第二章   翠竹黃花皆佛法

柔者不摧

風災過後,路傍之英雄樹,雖堅強壯碩,竟為大風所折。而樹傍之翠竹,反安然無恙。此乃強者易折,柔者不摧之理。

竹之不摧,其最大原因,就是心空。竹能虛心,就是柔之成就。試看風之吹竹也,竹能俯順其勢而不與風逆,風過之後又再還原升直。風雖烈而不為其勢所折。英雄樹雖壯碩,但主觀太強,不肯順勢,故易折斷。此一道理,佛法叫隨緣。

春回法生

佛門有句話:「春回法生,靜來境穩」。

寺院多數在深山幽谷,遠離市區。因郊區幽靜,環境安閒,無外邪之引誘。其更重要者,是籍賴山水之助,及花木之指示,而能幫助對禪機之領悟。

佛門中有閒修、淨修、悟修之種種法門。閒修最合一般居士,在幽靜場所,寄情於山水之間。早看日出晚觀彩霞之秘,閒看花木之榮枯,落葉敗枝,都合哲理。從花木、日月、朝夕、晴雨之中,可以悟出不少佛義。故春天一來,更多美景良辰,供人欣賞與領悟。如此修持,值得各位效法。

自然

天地萬物,有其自然定律。如人之生老病死,如木之茁葉花果,均依著自然定律而生滅。如人先有生,然後有老病死。決不能死老病生。木亦不能果花葉茁。

以佛義解釋,自然之所序,第一就是初緣。初緣是胚胎,然後經過大化之轉變。所謂大化,就是遷移流轉。其轉變有規有律,決不違反定律而行。所謂自然,就是如此。

人是來也自然,去也自然。而其中既來未去的一段時間,當然亦要順其自然,方得如如之理。若違反自然,等於緣木求魚,逆水行舟,必也吃力不討好。世間富貴貧賤,亦不能超出自然定律。安於自然,心境坦蕩,無物可宿。人生如此,煩惱何來?

四大

天演過程,是用春夏秋冬四季來推行流轉遷移之變化。而人則用童壯老衰四律而進行人生過程。此乃叫四大。佛法中亦有四大之演變,在不知不覺中,由四大而轉入究竟。

四大遷移,最難為第二轉。年歷之第二轉為夏天,故此較其他三季為辛苦,要從動字做工夫。所謂夏不動,則秋不收,冬無藏。

佛法之四大,叫做信行精化,其第二轉為行。知而不行,等於無知。不行則不精,不精又怎能化?故行字為主要之一環。

說到行字,其中包含知字在內。因為知而後能行。知似乎容易,但最易犯之毛病為求知而濫。到處去求知,令到自己陷於惑境。猶如人之食也,食前方丈,珍饈滿桌,何佳何劣?因過飽而不知辨。故善於食者,不求多味;善於修者,不入多門。學佛人士,法門遍空虛,要走之路,多如恆河沙數。只要立定宗旨走一路,自能避開其中不少岔口。不入旁途,終可到達精化之境也。

帆是舟之用以來乘風而進,一帆風順是祝人之前途順利。其實帆只是舟之附件,舟才是主體。

學佛是靠慈航指引,故慈航是主體。帆是學佛者之本身。有帆無風,則白張帆;有風不揚帆,則帆亦白設。等於學佛者既登慈航,有尊者指引,本來彼岸在望,但自己不思前進,不肯依從,唯唯可可,等於舟之有風不揚帆,難於前進。如此於慈航無關,與風力無涉。既不能怪舟,亦不能怪風,只怨自己不張帆。所以一帆風順,仍須靠自己之努力。倘終日沉迷,營營役役,只在錢孔裏打轉,即使腰纏萬金,最後亦不是你之所有,何苦來?

種子

植樹栽花,必先有種子,有良好的種子,埋藏於肥美的土壤,方能栽成一棵好樹。

種子埋藏在泥土中,一定要經過一段苦悶的日子。忍受得被埋藏的一段黑暗時光,才可茁芽生長。若非有此耐力,則必腐爛於土中,不能茁芽。如此雖有種子,又有何用?

學佛人士具有夙世慧根,本可開出善果。但若不能忍受埋藏未茁時之苦悶,慧根何用?美好種子又歸於何處?

忍辱波羅蜜就是使慧根脫凡茁芽之妙方。

在俗世眼光,花與葉兩者之間,只有讚花美,沒有人欣賞到花底下的葉。可是葉對於樹所負之工作,實在很重大。從萌芽開始,葉就是一股尖兵,負起吸收雨露陽光的工作,去營養整棵樹木的生長。等到開花結子後,葉的本身已歷盡艱苦,由翠綠而變成深綠,老態畢呈,更遭受奚落。人們只知採花摘果,把葉棄於一旁,而葉絕無怨言。深秋裏,葉的一生已盡悴體衰,不能再受嚴寒 所迫。於是老盡枝頭,飄飄下墜。還是死心不息,落葉化作春坭,更為下一代營養而努力。其偉大處確使人有敬葉而捨花之惑。

佛徒應以葉為榜樣。不居功,不受獎,一心護枝,至死不休,仍作春坭之護。所謂花雖好,仍要綠葉扶持也。

道路

道路是貫通彼此之必經行程。假使沒有道路,就不能到達所欲去的終點。可知道路對人生關係之密切。

人生道路,本來正路一條,並無所謂繁雜。但由於人心不定,遂產生很多歧路。稍不專一,即入歧途。做成許多煩惱。

佛經有云:「不偏不移,前望不後顧,直行不轉向,謂之正道」。又云:「大道之行也,只瞻勿顧」。瞻者前瞻,顧者後顧。其意就是在途中,只可向前瞻望,切不可回顧過去。因一思過去,煩惱諸多。

任何道路,皆有崎嶇,只要前瞻直撞便可到達終點。勿因眼前崎嶇難行,便幻想歧途。歧途雖有一片風光,或繁華滿地,但都是海市蜃樓。只有正途才是大道。走佛門之路,更應如是。專心一徑,無往不利,定可到達究竟也。

天空蕩然無物,所有者淡雲薄霧而已。但何以有雷?雷從何生?皆因氣之不舒,蘊而不散所成。鬱鬱之氣,所謂戾雲,不平而爆發為雷。等於人生,亦似天空盪然。本來虛其中,蒙其外,清其心,寡其慾,定必明亮朗然。但人若專從細事著眼,心胸狹窄,每多見逆而起瞋念。不能平心定氣,久必成戾。有如天空之雷,一爆而不可收拾。云何成就?云何得道?

禪心如水

佛家語云:「禪心如水」。禪心如水之靜,如水之清。其尤要者,為如水之柔。水性柔軟,要方則方,要圓得圓。能遷就容器,能順乎遭遇。此乃主要含義。

禪學三毒貪瞋痴,三者都可能激發水之變質。好像水平無波,但一有瞋之加入,定然興波作浪,怒潮洶湧。又如有貪念加入,則器不能容,泛濫外溢,堤圯坡崩。倘加入痴,痴者妄想,明知其不能而幻以為能。等於用槳潑水,使水不動而動,如何能靜?

能斷除貪瞋痴三毒,必能做到禪心如水也。

俗語有落花流水之句,形容人生最為貼切。花開花落,表現了人之生生死死。流水奔馳不定,隱藏了遷移流轉之無定人生。所以學佛人士,不斷追求一個定字,以定來對付不定的流轉。

說到流水,可引入漏字來研究。流水可見,漏水則易被人忽略。但涓涓之漏,為患甚大,所以佛祖曾大聲疾呼的說:「人生五漏,甚於洪水猛獸,定要除之」。又說:「汝等務宜制五漏,勿使變入五根,永無成就」。

欲制五根,有一法門叫「律制儀」。律制儀就是不起二念。譬如眼見色,不作二念,自然眼根清淨,無漏不生根。耳聞聲,不作二念,心乃止息,自然耳根清淨。如此叫制。能制則漏盡。漏盡者止漏之意。從漏盡而修定,可得阿羅漢果。望各勉之。

眼為人體五官之一,用以視物。可是因眼之常感染,對所視之物,各有不同之認識。俗眼所見,分別諸多;慧眼所得,了無分別。所以佛家稱俗眼為煩惱眼,稱慧眼為清淨眼。其實同是一眼,心收心放,認識不同而已。

慧眼所視,無美惡、大小、多少、高低之別。一就是一,億就是億,何謂多?何謂少?了無意見,則心自平,煩惱自去。其實如何才算多?如何才算少?頗難作答。俗以恆河沙數為多,殊不知恆河之沙,或往或來,怎能作準?且除了恆河沙之外,更有成億成萬的物體比恆河沙更多。所以多多少少,有有無無,根本不能有所分別。佛家語云:「多不為多,少不為少;無即有,有即無」。何必要作此分別,而生煩惱?!

晴雨

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人有旺衰。此乃遷移流轉的循環。故出家人根本不以為意。不似凡俗人之藉雨興悲,花落神傷。須知如果人生一直無波無浪,試想怎會精進?見過逆境才知順境之甜,經過甜才會避逆。學佛者,必先看輕順逆,任何環境都能處之泰然。一心修持,定可有成就也。

幻真

水中月,鏡中花。此乃形容虛浮之意,與佛經所說之幻真哲理無異。

人類每存幻真之念。所謂幻真,就是明知其非真,自己偏從幻覺中自以為真。等於水中之月,鏡中之花,明知非真,幻以為真。到頭來落得空空洞洞,煩惱隨來,誠愚不可及也。

眼觀世俗之聰明人士,知識份子,對於個中哲理,不知消化,抱偽為真。今日登朝為高官,明朝變作階下囚者,比比皆是。

學佛人士,對水月鏡花之幻相,切莫自縛。應以「來也如如,去也如如」之法寶,以對治之。

心蓮心月

佛像多坐蓮,觀世音不獨坐蓮,而且持蓮,到底蓮花表示甚麼?

蓮花是代表胎藏界之心,胎藏界之心團乃八瓣所成。表示具足八戒之意。又以蓮出污泥而不染,表示心不污染,此乃胎藏界之以蓮為心。但金剛界則以月為心。因心如月輪,光明皎潔,清涼乾凈。故佛經中有心蓮心月兩種名詞。

經云:「佛祖開覺,聽者蓮瓣則開」。由此可知,以心為蓮,總是含苞未放。一經開示,蓮即微開,便可承露。故以心為蓮,甚為切合。

金剛界以心為月。因月之清涼,表示離瞋別怒;月之皎潔,表示離貪滅欲;月之圓滿,表示智慧無缺。故以心為月,比較更進一步,無瑕可指。

其實觀蓮觀月,不外二而一,一而二。大藏經云:「凡身觀八葉,金剛觀滿月」。証明花月不外一體。其最高境界,就叫做「心處心」。何謂心處心?就是乾凈無物,不似蓮,不似月。達到心處心境界,就可有成。

第三章    法門

法門之選擇

法門有八萬四千個,學佛人士若想了生死成正果,那麼就一定要選擇一個法門堅修謹守,定必成功。

初學佛者,以法門如此之多,到底那一法門易學易修?胡疑不決。即使決定了,又因親朋戚友之言,從此一法門又轉修另一法門。弄到非驢非馬,誤了大好人身,殊為可惜其實個個法門都是好的,每個法門都可以成佛,不能成佛的就不叫法門。法門都是根據前人所修成正果的舊路,故條條大道通佛國。只要適合你本人修的法門,就是好法門。因為人性有別,環境各殊,興趣有異,因此有種種法門之別。

在選擇法門之前,一定要先明白該法門之方便法。每一宗派都有其方便門:如淨土宗之念佛方便,法相宗之五重唯識,天台宗之三觀三智,密宗之持咒真言,宗宗都有方便。初學者必先揆機揆緣以選擇。不能說某一法門好,某一法門壞。總之,適合你個人口味你就選這一法門。切不可跑法門纜,今日法相,明日天台,忽顯忽密,如此則非驢非馬,終無所成也。

體真止

體者體察,真是真如,止是止息一切扳緣妄念。體真止就是體察真空之理而不動心之意。

人誰不想了生死?欲達目的,必須選一法門去真修實修,方能成功。倘若時時換法門,徒得一個走字,無所有成。

體真止就是最方便之法門。只要你能明白真如含義,非空有空,法實無法,能從止於一切扳緣,不要見緣入緣,不可希冀,種種空空泛泛阻阻礙礙的路上。要真真實實,止息一切妄念幻覺,則可成就一切功德。

學佛修行,不要只看佛經就算了事,務必細味經中奧妙。徒看而不觀想,只能說是文字因緣功德,於修行無補於事。所以體字就是要你細加體察觀想真空之理,然後才到真正止念。

隨緣法門

隨緣就是隨環境順其勢而行,不與之違逆。如前章所述之翠竹,虛心俯順風勢而不與風逆。風過之後才回復原態,因而風雖烈而竹仍可不摧也。

有人懷疑,他人叫你犯罪違規,亦要隨緣耶?總之任何事,非出自本心,而又不為名利所關者,亦不妨隨緣心默,以伺機點醒迷者。例如六祖之受獵人看網,在表面看,出家人已犯了殺戒,助獵而捕獸,應乎?但六袓候機默默,以網開一面而縱獸,此非功德耶?最妙者衹是網開一面而不開四面,因為開四面則對獵者不忠,僅開一面則成中庸之道。而口說:「智者從此門出,生者生,歿者歿,任天演之。」如此做法,恰到好處。又在獵人隊中,以獸肉為食,而他衹吃肉邊菜。此又何妨?不滿現實不能隨綠,就是佛法之絆足石。故對事對法, 不能固執,一有執著,便失活力,難以精進也。

在小乘佛法中,對於如來各戒,都要謹守不渝。反之,到了大乘,便不注意。譬如茹素,其意義有三:第一戒殺,第二恐誤食前生父母肉,第三食肉可以動慾。但到必要時,不要執著,亦無綛于佛法。現在舉二個故事,以供參攷。

張獻忠時代,屠城七日,死人無算。破山和尚為民請命,求張定固不要再殺人。張命人把豬牛等肉推出,對破山和尚說:「你能把各肉食完,我就依你所求,不再屠城」。破山和尚初以不能破戒而不允。旁有一從者對和尚暗示:「為百萬生靈活命,何惜如來一戒」?破山一聞此語,便知自惑於執。遂盡食各肉。而定國亦盜亦有道,停止再殺。

五代時,後周大臣柴榮,是一虔誠佛徒。當時朝庭窮困,百姓無以為生。柴榮建議將全國銅鑄佛像盡燬,以銅鑄幣。全國佛徒加以非議。柴榮說:「佛是不重自身,苟能救人,真身亦何捐獻,況銅鑄假身耶」?

觀乎破山與柴榮之深明大乘之秘,為萬民蒼生計,雖破戒亦無妨。為自身利益計,則萬萬不可。此乃執與不執之抉擇要點也。

時代進展與修持

世界愈繁榮,罪惡愈複雜,而思想當然愈來愈偏激。對于修持者亦愈來愈受影粛。因環境之繁雜,物慾之引誘,定會影粛修持之定力。尤其出家之戒律,有時亦難以堅守。

時代轉移,現在環境與以前許多不同,故不必固執於一面。佛陀早知此點,故提示如何去應付時代之遷移流轉而不違背佛教宗旨之辦法。

「見緣隨緣,見境就境,不即不憶,過眼如煙」。此一繛偈語,就是應付時代轉變而不影響佛教宗旨之最佳辦法。

見緣不隨緣,令人格格不入,難以度人。見境不就境,對於出世而未入世,如何可以救人?總之,不即不憶。如此,無所動於中,雖隨緣就境,又有何害?

顛倒法

佛法是對初基人士而設,在小乘法中,叫你守戒,除三毒,遠離顛倒夢想。但到了大乘,就不同講法。佛法等於一艘船,在你未登彼岸之前,無論如何總要有一艘船度你過去。但一達彼岸,這艘船就無所用處,而且必要捨去,才能登岸前行。

大乘法中有一個法門,叫做顛倒法。在初基時要遠離顛倒,但到了菩提戒以後,又要你入顛倒門。看起來似乎很矛盾,其實非常簡單。現在我舉一個譬喻來解釋這個理由。

一個人要戒煙,初時一定要他與煙絕緣,甚或用強迫性去要他戒煙接近,而能無動於中。這樣才算永遠戒除。

老衲得道後,已經對於一切戒都不起念。所以肉邊菜,酒中色,我也有嵗去顛倒。可是,一切如夢如幻,如真如假,半絲半毫亦無染於老衲之淨心。到此方可說是究竟。

禪定

人之思潮如瀑布,洶湧而下,湍流不息。佛徒之修禪定,就是要將如瀑布之思潮降伏,使心定而不動。

修禪定有三個階段:初階時,思潮起伏,心情繁雜,煩惱如潮湧。修士此時以為不對,其實此乃進步之現象。何以故?試以瀑布為証:瀑布之水等於人之思潮,奔流不息。坐禪想入定,等於阻瀑布之水不流,用石阻其上流,以為可以阻斷。殊不知一阻之下,水流橫溢,成為支流。等於初坐禪時雜念更多一樣道理。

第二階段名為幻想。坐禪到了第二階段,常見各種形像,或神或佛或野獸等。各人以為進步,其實此乃幻想,不要信以為真,一切幻像都是自己心魔作祟。如果信以為真,便成了著魔。當修持者未入定境之時,心魔等於瀑布之支流,散而出歿,一切為幻。以前有一居士,坐禪數月,忽見猛虎一頭,由小而大,大到撲向居士之身,把他嚇醒,不敢再坐。求教於其師。其師不直接解釋原因,只叫他繼續坐禪,如猛虎再現時,用筆向其肚上寫一個佛字便得。於是居士翌日坐禪,再見猛虎。立刻用筆在虎肚寫上佛字,虎即逸去無蹤。遂將情形稟告其師。師笑曰:「你看看自己的肚皮如何」?居士如命脫衣,見自己肚上有一佛字。於是明白猛虎就是本人。由此証明猛虎之幻像原是自己。若信幻像為真,便有著魔之害。

第三階段:坐到耳不聞,目不見,心如止水,漫漫入定。定必生慧,方算成功。

坐禪之法,或以己身為目標,或以鼻前三十指處注視一點,或以佛像觀想等,統不外求集中視力,以攝其心。

修定並非一定靜而不動,密宗之拳修,達摩之易筋經等,都是以動而修定。定者定其心,定其神,而非定其體也。總之,專心寄托於某一物或某一動作中,神存於內,便可入定。

靜慮法門

人之心境,本如一片平湖,靜如明鏡,水波不興。湖水如鏡時,不獨光可鑑人,整個天外環境,亦可照於湖中,星光月亮,滿湖皆是。但偶或風吹縐,就混濁不清,一無所見。人心亦如是,心不正則慮生。欲求靜慮,可作如下之修持:

第一:「離欲,離惡,離不善,有尋有伺」。如此,自然離苦得樂。但有樂仍然未能究竟。

第二:「內正心平,無尋無伺」。尋者尋覓,伺者等待。有尋有伺仍然尚有牽掛,故不能徹底,因而要內正。內者心也,正者平也。不去尋,不去伺,簡直連一個離字都不在心,然後才是真樂。達到此境仍未究竟。因仍有一個樂字縈繞胸前,心中仍有物存在。學佛最忌有所住,雖有真樂,仍嫌住心不捨。

第三:「離樂等靜」。等者一切也。此時便入正樂。雖入正樂,仍未成就。

第四:「離樂方正」。此時也,自然而然,不知善惡,不明憂樂,一切無所住於心。如此,方達到靜境。

通智

修靜慮法門,可達菩薩境界。如繼續進修,便可入通智境界。因靜慮進修,心地清淨,無阻無礙。等於耳內穢垢盡除,了無阻隔,當然聽覺靈敏。故靜慮進修,即能成就五通。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通、如意足通。何謂通?就是了知眾生前後際之一切。能通當然前無阻礙,心清無識。猶如無雲天氣,遠望群山如在目前。

有通仍然未足,必須有智。何謂智?就是了知世間一切,而不著於一切。亦即不著於眼前形相,不留一點形像於眼內。否則眼內留有塵沙,還能天眼通嗎?天眼通了之後,能了見諸佛聖行;天耳通了之後,能了聞佛說音語;他心通了之後,能依照眾生心性或眼前之形象,加以提施,始能達如意足通也

第四章    佛教之特色

佛門堡壘

俗世間,用以防止外侵,保衛鄉土,每多設置堡壘,分佈於東南西北四方。

俗世堡壘有形有相,佛門堡壘設在心中,無形無相,但亦有四門。此四門即:信、滅、忍、定。

「信」是既信佛之後,無論如何不改初衷,無疑無惑,無改無變,無謗無怨,才算真信。何以信字稱得起為堡壘?就是既信之後,任何閒言雜語,任何際遇,任何環境,均不能攻破信念,如堡壘之可防守也。

「滅」就是要滅苦滅惑,把塵世中一切苦厄煩惱,要自動自覺去消除。

「忍」就是要將一切事情,包括喜怒哀樂,都不可著意,則事可寢息,不忍則節外生枝。忍為柔,以柔制剛,無事不克。勿因一時之氣,而被人攻破此堡。

「定」乃信滅忍三門之成果。能守三門,定門必穩。一入定門,智慧隨來,五通皆備,則佛門堡壘,固若金湯。

只憑堡壘仍防不能抵禦邪魔,還有一圄。圄就是城內內門。此圄為何?就是行。知而不行,等於有堡無圄,仍不算堅固。行、行、行,望各勉之!

機與緣

在世人心中,有時以機緣二字來比喻事之巧合。所謂有緣千里能相會。其實緣字內中包含了許多因素,且種類繁多,如:姻緣、業緣、惡緣、情緣、佛緣等等。到底緣是甚麼?根據佛學理論,緣是人與人之間之一種磁力。因人之嗜好不同,心理各異,其同嗜同好者,磁因相接,所謂如磁吸鐵,亦所謂臭味相投。故緣是一種本質,緣是可遇而不可求。有緣千里能相會之說,亦不過是磁系相吸,遠亦能就而已。

機是機會。可以人為而造,可以巧合而成。所謂製造機會,就是指此。

緣是必有夙因成分存在,非人力可求,亦不是天命註定。所以有前緣之稱。此是夙世未了之因,留待今生清償。

機則不存因果,是時光巧合。有緣無機,可以期待;有機無緣,只得鏡花水月而已。譬如訪友,是有機可見。假如無緣,則你未到其門,他已先你一步而出,終不得見。有緣則不同,無意中亦可在街上巧遇。

學佛人士,得與佛近,又能與異姓而結同門手足,此種機緣,實屬難得。望各珍惜,同登無極。善哉!善哉!

憶念因緣

佛說:「人之相憶,二憶甚深,由此從生至生,兩不相離,如影隨形,永合為一」。由此一偈,可知因緣不是俯拾可得,必須相憶相念,而且一定要互憶,始可神緕。神緕則貌合,天國須彌,亦可合而不分,因緣從此而定。

學佛者不能只靠一信字,便可得佛力之助。必須與佛互相憶念,心中常與佛憶,方能達到因緣巧合之妙。佛是常憶眾生,如果眾生不憶佛,佛又如何能與你巧合?

佛經有云:「佛心如雨,遍洒蒼生」。可知佛心無分彼此,無分貴賤,遍洒不缺。只因各人承載器皿之大小而得果不同。譬如佛心就是雨,一場大雨,無論大樹幼草,皆蒙沾潤。問題是大樹沾雨多些,幼草沾雨少些而已。成就不成就,就要看你本身,要看你根幹。若無根幹,雖雨露頻頻,你亦不能吸收。雖有根幹,亦要時時檢查根幹是否健康。腐根敗幹,有等於無。學佛先查 根,就是此理。人之能不能成佛,全在乎自己,不能怪佛之不庇佑也。

從果尋因

人身從何而來?依何而生?此皆由業力所成。所謂業,包括所作所為,所想所念而成業。業重則力生,故叫業力。

人之壽夭窮通,成功失敗,全是依據業力而斷定一生。甚至一國之盛衰,都非出於偶然,也是依據該國之工業而定。因此,業力與因果是相連相關。換言之,業力就是因果之形成。做善做惡,就要憑你個人之業力,任誰都幫不了你忙。「因由業成,但果必完」。有此因必有此果。由此可知,當果報來時,絕不應有怨天尤人之心,所謂果來順受。且更應從果尋因,俾能知自己今日所受者為應有。且得有所悔改。如此,心易平,苦易過。能領悟到其中奧義,修持可邁進萬里也。

障就是障礙,障礙見性之路。有障未除,甚難成道。所以信佛不知除障,實是枉費工夫。

障有煩惱障、業障、報障三類。煩惱障就是無明,業障就是五逆十惡,報障就是因果應得之報。三障之中,業障最重,故應首除業障。煩惱障可以後去,報障因果已定,無法消除。譬如煩惱障為樹身,業障為泥土,報障為果實。假使去其泥土,則樹無以生,果更不會有。故能除業障,便已足夠。

世人通病,怕果不怕因。做了惡事,等到果報臨身,方生悔意,為時以晚。早知此果,何不當日不種因?俗語有云:「不見棺材不留眼淚」。既見棺材,流淚又有何用?因此,佛亦怕種因,就算善因亦不施種,以免以後受福報。

佛怕種因,凡夫怕受果,就是此理。

我慢

慢就是傲慢。俗語所謂好勝。明知己不如人,偏偏說勝過人。此種慢性係從人我之執而產生。因有我執,故有慢執。所以稱為我慢。

最輕的慢叫單慢。是一種自傲之心理。己雖不如人,但他認為人能,我何嘗不能。不肯虛心學習,更不肯取他人之長。此種慢性,治之不難。

最重的慢叫慢上慢,明知己不如人,硬說己勝過人,甚至強詞奪理挑剔他人之長為短,反揚己之短為長。此一種人,人我之執以根深蒂固,治之不易。

燃燈錄云:「無人無我,知己知彼,你勝我勝,豈有差池」?此幾句偈,就是對治我慢之良方,可細味之,當得其奧。

提起死字,世人都怕怕怕。其實人生歸去,有甚麼值得怕呢?其怕者不外六情未盡,捨不得一切俗世情欲而已。不過去還是要去,又何必耿耿於懷?佛門中人,都等閒視之,所謂視死如歸也。但是,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佛門子弟,在世時得道而去,種佈善果如人間,就是重於泰山之死。若積錢於私,敗德於世,修持未成。這樣一死,失了人身,來世再無機會學佛,此乃輕 於鴻毛之死,良可可怕也。

人身難得今生得,佛法難遇今世遇。安可不把握此機緣努力進修哉?!

玄與幻

玄就是似是似非,深不可測。幻就是幻想,無端生有,空洞無憑。所以玄是有憑有理,絕非無中生有之說。只是其中奧妙過於深睿,今未明奧秘之人,難以盡解。故產生疑惑而不能察其高深。

學佛有人稱為玄學,研究佛學之人,不能集中精點去探討,反而走支路多於正途,迷失了方向。倘能從一法門堅守幹線,便可直達究竟。比之幻想之無此無憑,只由妄想中產生了期望。縱使從幻想中想一世數世,亦不會得到實現。由此看來,玄與幻之分別,顯而易明。

學佛要有中心,最緊要就是只問耕耘,莫問收獲。切不可學得一點皮毛,便以為自己已成了佛。如此即近於幻。因此,玄切不可入幻。學佛中有一句法寶叫「以玄止幻」,意思是幻想妄念來臨之時,就以玄學之靜修止之,則幻可滅矣。

禪音

學佛人士,注重看經聽經,希望在佛經中尋求法門去修行。此乃必行之路。但修法必須靠悟性悟理。書中所載,是記錄性之文字,不外是前人所經過修行之道路。其所載內容,絕不能以直覺去研究,一定要從悟從思,然後才可見真理。所以前人學佛,除看經之外,常常去聽禪音。聽禪音就是拜訪名師大德,在他言談之中,注意其話中含義。

聽禪音亦不能由直覺去想,因為禪師說話,往往意在言外。明白指出便不是佛法。舉一個例:五祖傳授衣缽給六祖,他不用直傳。因他知道直傳必惹起門徒奪權,故先使其舂米。而六祖悟性驕人,一見叫其舂米,經已明白想叫他做傳人。因為米是谷之精華,舂米就是去殼存精。意思是六祖功夫雖足,但仍有蕪存,要去蕪存精,方得成道。六祖早悟此意,故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之偈。五祖一見此偈,便認定時機已至。某日去見六祖,只問一句:「惠能,米熟未?」意思便問他修持功夫已足未?然後用杖輕敲三下。六祖便知叫他三更去見,把衣缽傳受。由此可見禪音之可貴。

再說一例:有一屠夫,其妻作紅杏出牆,屠夫欲殺之以洩忿。走叩於禪師之門而問曰:「妻乃淫婦,余欲殺之,於法合乎」?禪師曰:「地獄開門了」。屠夫思索一遍,初以為殺妻之後,地獄門開,以收其妻魂。繼再思維,妻死罪完,如何仍入地獄?定必己身殺人而入地獄無疑。遂改口問:「妻乃淫婦,我欲釋之,以成全其志,如何」?禪師曰:「佛國門開了」。屠夫泣拜而去。

因此,禪音不在多,一語可救一命。

獅象龍蛇

獅象龍蛇,佛門稱為四德。此是何意?

獅性勇而仁,雖為萬獸之王,其勇並非冠於千萬獸,但其仁則感動同儕。獅雖勇而不殘暴,不特不濫殺,尤能助弱小。故以仁而攝於群獸,所以獅代表仁。

象之眼,傳靈甚豐,閃閃生光,靈性穩定。故以象代表靈。

龍有神龍之稱,具有增進之義。騰則升,不居俗。故龍以增進為用。

蛇活躍而潛,冬眠一季,潛修不懈。故以其代表潛修。

四德者:仁、靈、增進、潛修。

同時,佛教圖書中,常見有尊者騎象跨獅者。以獅象為侶,不外取獅之勇猛,有當機立斷之意。取象之負重任遠,有審慎忍耐之意而已。

八破法

何謂八破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就是八破。八破之中,內蘊連環性。既然不生,自然無滅。不生則常斷自然不存在。至於滅字,既生於世間,自然有一日要滅。滅字不是指滅於塵世,而是指滅於佛土。假使有日能登佛國,或即使生於天道,亦要保持自覺體於不滅。

不常是只世間一切事物,定不會保持常態。富變貧,貴變賤,何來有常?因此對於眼前事物等閒視之。無分美醜,不較貧富,所謂遷移流轉,常字實不應有。既明不常,當知不斷。勿存既不常不若斷而不取。則為誤解。

世間事物,林林總總,物物不同。但勿存有同異之念,亦不可強求於一。無彼此心,無分別意。故曰不一不異。

不來不出與不生不滅有異曲同工之妙。既不欲來,自然無出。

細味八破之義,當得真空無相之真諦。

有限與無盡

有限與無盡是相對的,前者屬於有形相,後者屬於無形相。人之年壽,乃屬於有限,任你怎樣都不能逃出有限之關。金錢財帛也是不能超越因果定數之限。其他眾生萬物,莫不如是。一果一樹、一花一木、一犬一貓,都受有限之關官束著。

至於無盡,就是不論用何尺度都難以衡量其究竟。如天之高,如佛之光,如如來之胸懷,如大勢至之慈悲,到底有多高多大?難以衡量,是謂之無盡。

佛陀稱為無盡燈,就是因為他的光普照塵世之任何一角落,而且光照不知萬千百年,永恆不熄。

佛徒最終目的,就是捨有限而就無盡。有關:無常、無我、無相等等佛理,不外是教我們捨有限而就無盡而已。

恆順眾生

佛祖說過,他好像一株大樹。雖然受著菩提甘露之滋養,能夠開花結果。但若沒有眾生,他就不會成就。因為沒有眾生,不知眾生之苦,慈悲心就不能發現。沒有眾生,就不知煩惱之何從,正覺心亦不能發展。試問沒有慈悲心,不有正覺念,又如何能成佛?因此佛祖認為眾生就是大樹之根。樹無根怎能開花結果?

佛祖叫信佛人士要恆順眾生,可見佛祖之愛護眾生甚於己身。叫人迴向眾生,一切美好均不敢自承,迴向於眾生,其慈可見。吾輩佛徒應遵循佛祖之指示,發揮慈悲喜捨之四大無量心,恆順眾生,迴向眾生,以報佛恩。

清淨布施

布施是恆順眾生之最有效法寶,故六波羅蜜及四攝,均以布施為首。清淨布施是依照十種戒條而行施,其內容如下:

第一:不留滯_有人向我求施,以最迅速之時間立即施予,此之謂不留滯。若果緩慢,則西江之水,亦不能救涸澈之魚。

第二:不執取_不以自己之妄見而加以考慮。不必研究求施者是否應施。

第三:不高舉_不存自己有助人之德而生傲慢之念。

第四:不積聚_不將錢財積聚至某一數量然後布施。身邊有一分力量,有人求助,應盡予之。不論多寡,有則施之。

第五:不望報_布施事了,不留記憶,自可心平無掛。如有望報之心,即生住心,何能清淨?

第六:不希異熟_施予後,不要存有異熟果之心,勿以為福澤自盈,施一而望得百。

第七:不所依_不要因名利而施,不因種種依名依利而始發心布施。

第八:不退弱_對求施之事,雖屬難行,亦不要存有恐懼之念,即使粉身碎骨,亦不要退而示弱。

第九:不向背_不要以親疏恩怨而起分別心。應施則施,無分親疏愛仇。

第十:不下劣_施予之物,不要以最下劣者予人,應以最妙最勝者施予。

行清淨布施,可得恆順眾生之真正效果與成就。

佛教最究竟

佛學是從因果而定其基,以大同無我而為其礎。佛陀只是以其所得經驗來指導眾生去成佛,並無負責保証你升佛國之義務。亦絕無貶你下地獄之心。只要你依循他的指導,而去自覺自悟,便可成佛。其他宗教則有所謂萬能之神,信他的可上天堂,不信的要下地獄,甚至一人信教,可全家得救。

佛陀是以理智大悲去完成最高人格。所謂人格,就是佛性。佛陀自己成佛,又指導人去成佛,要眾生都能成佛。其他宗教只可以得到親近上帝,但永遠不能成為第二個上帝。

佛陀乃眾生導師,此之謂大同。不以外教為不是,此之謂大智。人人可以成佛,此之謂大乘。其他宗教則無此度量。

佛教只要你明白自性所在。迷失者自尋,污染者自洗,一切要靠自己。其他宗教要求救於上帝,不能自拔。

佛經句句都是引導人如何去成佛。其他宗教之聖經,尋不去一句教你如何去成為上帝。學者自學,尊者自尊。此又佛教與其他宗教之不同處也。

其實人生如一湖秋水,水光如鏡,照澈一切。但為微風吹動,蕩漾生波。則明鏡起了縐紋,產生種種煩惱。倘水不興波,大圓鏡智永遠生光,則成佛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