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指南

張貼日期:Jun 03, 2014 8:54:8 AM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戊寅年十月十六日

    詩

    明性皎潔耀塵埃    扶鸞助道立說書

    教忠教孝勤修心    修行律己化眾生

    其二

    開堂上疏文呈奏    意表諸生矢志堅

    克盡己責化萬險    只待書成佈人間

    話

    今宵乃本堂請旨著造之佳辰,諸生踴躍參加,不畏艱難,為三期普渡收圓之大事真誠付出,吾神深感欣慰。

    三期末運,眾生迷昧,上天有好生之德,諸天神聖,用盡心機,苦口婆心,頻頻下凡降鸞,為拯救迷途羔羊,開創鸞堂助道,以期人間早日大同。深願諸生始終一貫,共體天心,旱日完成此部新書,斯不負上天之宏慈,諸仙佛之婆心,希諸生勉之!

    現刻有仙真駕臨本堂,諸生肅靜,排班接駕,勿失規儀為要,吾退。

 

南海古佛  降

    詩

    南瀛崑島蓬萊山    海市幻影景不常

    古空育靜萬紫竹    佛臨明性示契賢

 

南天監察星君  降

    詩

    監察人間罰善惡    明性上疏文呈天

    蒞社闡化玄機悟    直轄一脈永真傳

    話

    現刻請貴堂堂主許生振芳在堂前宣讀疏文,諸生一同下跪以示虔誠......讀畢即刻在堂前焚化。吾和貴堂主席及諸神一同帶疏文上南天啟奏。

    又觀諸生心誠如一,默默付出,實為三期普渡之棟樑,亦是貴堂主席關聖帝君教導有方,矩規不越,可喜可賀,吾欣慰之。

    下次鸞期準備接旨事宜。可了,上南天。

 

本堂孚佑帝君  降

戊寅年十一月初二日

    詩

    良辰吉日聚一堂    時至接旨耀堂威

    聞誠信念奉此生    蓮台果位定有你

    話

    今宵乃本堂接旨之佳辰,命福德十里,城隍五里外空迎旨,其餘神人在堂內等候欽差大臣降頒玉旨,再著金科書儀。

    本堂自奉南天主席  聖諭,開著善書不曾間斷,屢屢深受神聖之垂愛與眷顧。故此次接旨,諸生切莫存有「熟為輕之」之心態,以免失禮。片刻之後,三界仙真將蒞臨本堂一同接旨,諸生靜中取肅,端莊儀容,吾退。

 

新營太子宮中壇元帥  降

    詩

    諸羅光輝在明性    瑞氣千祥萬八威

    諸子扶道不羨仙    勤耕性田鋤嗔痴

 

本轄南興宮天上聖母  降

    詩

    轄境瑞氣沖寰宇    直轄聖天明性堂

    接旨著書揮聖藻    醒化迷津拯萬靈

    讚文

    『權掌中南極星地

      勸化無為無你我』

 

高穹護詔天君卒鄧陶張  齊降

    詩

    護詔諸羅明性臨  恭賀接旨又一春

    諸子扶道闡玄機  渡化頑民顯憫心

 

本堂主席五堂恩主  關降

    話

    諸生安也!淨手。現刻欽差大臣駕臨,速速焚香向外排班跪接,並鳴炮三響,吾退。

 

欽差大臣一品天官紫微大帝  降

    玉旨宣讀(神人一同下跪九叩首)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  奉天承運,自接中天玉皇以後,在茲三期白陽,協運。

老母  三曹收圓之大事,三界仙真主扶鸞助道。

  朕  憂心惶恐,收圓之事,切切為堅,神聖之責,甚是重也。如非神人合一,共普重任,無能成也。

  朕  欣聞南天直轄聖天扶鸞社明性堂主席關聖帝君及眾鸞生,厥盡其誠,扶助善書。今由關卿奏請,再築金科,以儆效尤,普化黎民,醒點迷津。

  朕  特派紫微大帝帶詔至堂宣讀,特賜書名:「修道指南」。逢二、十六開堂扶著,三界仙真效命為聘,不得違旨。待書成由關卿上疏率諸神祇一同繳旨,以茲陞賞。

    欽此

    勿忽    (九叩首謝恩)

  天運戊寅年十一月初二日  頒行

    話

    神職部份由貴堂關主席再命派。

    恭喜!賀喜!明性堂。扶鸞開著功果成,數十歲月不追老,再修十載亦無妨。好了,吾回天覆旨。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話

    方才經欽差大臣宣詔之後,諸生日後的責任又加重了。吾神深深冀望大家能夠體認這份殊勝的聖職,務須團結一致,同舟共濟,期以早日書成,頒佈五湖四海,渡化眾生早歸覺路,同赴龍華,以慰  母心。

 

奉旨著造「修道指南」神職如下:

奉旨  主造    南天文衡聖帝

奉旨  協造    北極玄天上帝

奉旨  監造    醒善堂關聖帝君

奉旨  督造    孚佑宮孚佑帝君

奉旨  副督造    南海古佛

奉旨  校正    儒教教主至聖先師

奉旨  監察    玉虛宮豁落靈官王天君

奉旨  主席    明性堂五聖恩主  關

奉旨  副主席    明性堂孚佑帝君

奉旨  功過司    本境綏靖侯    明性堂玄天三上帝

奉旨  馳聘效勞神:六甲鎮南宮孚佑帝君

                  劉家:保生大帝  濟公活佛

                  中壇元帥  關聖帝君

                  吳家:孚佑帝君  至聖先師

                  清水祖師  福德正神

                  童家:天上聖母  薛府千歲

                  福德正神  中壇元帥

                  關聖帝君

                  鄭家:地藏古佛  觀音佛祖

                  關聖帝君  中壇元帥

                  王家:觀音佛祖  賴家:關聖帝君

    以上神職,命派完畢,各遵奉行。再派人職

奉旨命派著造「修道指南」人職如下:

奉派  堂主兼堂務    許振芳

奉派  唱鸞兼外務    王水福

奉派  聖筆正鸞生    許振庭

奉派  副鸞兼外務    吳銘章

奉派  司禮兼外務    劉文宗

奉派  錄鸞兼校正    葉財旺  許振慶

奉派  編輯兼發行    許振瑞

奉派  錄鸞兼外務    鄭旺根  黃俊源

奉派  錄鸞兼外務    童百祿  童百成

奉派  錄鸞兼外務    賴警輝

奉派  文書兼財務    李玉燕

奉派  效勞生    葉富美  胡華桂

奉派  效勞生    黃素貞  劉銘慧

奉派  效勞生    徐麗雲  許春蘭

    以上人職,命派完畢,各遵奉行。今宵至此,吾退。

 

本堂堂規

一、本堂以天道為中心,宏揚佛法,闡化人心,以道德三綱五常做為基本。

二、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沈淪,不遵佛規,所以本堂以道德、尊師、揚道、救世,為四大宗旨。

三、本堂眾鸞生,遇鸞期時,請準時入班,如有遲到之人,時逢聖駕在此扶鸞,應輕步進入行三鞠躬禮以示禮貌,如半途離席,也應三鞠躬禮而退。

四、聖駕臨堂眾人肅靜,宜先接駕,退堂亦須送駕。

五、本堂各位人職應負起重大要責,不可輕視馬虎,要團結一致,以完成著書之神聖使命。

六、本堂乩生不可在外戲神弄鬼,招搖騙財騙色,不然應受天譴。

七、本堂眾鸞生是非是過,功德過失,一切由功過司神以為記錄不可輕視。

 

格  言:

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白陽道盤月慧菩薩  降

戊寅午十二月初二日

    詩

    修行入悟解迷津    道乎宗旨是謂理

    指汝一條真明路    南池蓮鄉在眼前

    其二

    月潔無缺印本性    慧明當照恩己過

    菩提如來本面目    薩薩陀陀大羅天

    其三

    無悔今生得肉身    借假修真齊普渡

    毫理照明本自性    共參慈母攜伴歸

 

述:修道指南

    「修」:修行士之稱呼。凡見己本性,而藉宗教的力量來約束,作為日常生活中之規律,則可稱之「修」。

    「道」:「敬天地、禮神明、明自性、歸本位」之法曰:「道」。

    「指」:指何也?指引明確的方針,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之法旨,謂之「指」。

    「南」:意為南方。即極樂淨土,乃故鄉之方向矣。

    如將「修、道、指、南」連貫成一體則:「修行本性,恢復自然之心,敬天地之法,回歸無極本源。」融會貫通而自知修道法門,方可指引同修,返樸歸真,共進大同世界之域境。

    話

    此書請著實不易也,務須神人合一,始能突破艱難。冀望賢契能夠同舟共濟,再造佳績,以完成重責大任,哈哈止。

 

本書馳聘司六甲鎮南宮孚佑帝君  降

    示一

    道修法門無為它    明己見性照無明

    菩提自性染污塵    卻指人心寸肝腸

    凡塵非塵自身沈    塵埃塵埃非塵埃

    六度萬行能自証    輪迴不息也能伸

    慶幸今得菩薩身    焉能不為弘道人

    示二

    修道路途遙又坎    紅塵幾度返時光

    若能退步海闊寬    當今迷惑為自身

    方恨凡塵空一迴

    示三

    指南明性見真章    道法萬八理為上

    如澈吾本菩薩身    故鄉歸兒當思一

    示四

    孚望徒兒明覺性    証悟空理性亦空

    莫著形象於心田    即能澈悟空亦空

    「道者」:二六時中,念念不離修、煉、行,是謂全能修道士。

    「修者」:放下自我之性,平而待之,和而處之,平和待處,見本性,規範自律,行天立健,君子不息曰:修道士。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示

    修者,不為誰而修;行者,不為誰而行。明確方針與目標,不為誰而確立,有榮者而榮焉。    修道天經地義,屬自我本責之事。六萬年來,人類、畜生、六道眾生,所造之罪、過、錯,不計其數矣。非「修道」兩字可蔽之;非以此生此世用「修道」即能化解往昔之冤愆債主、是是非非......,亦非口舌之言,空洞之理,甚至無落實之行可得的。若非以己身去承受今生這一切的貧、病、飢寒、窮困之苦,而全然怪罪於孽障、因果等方面,甚而愈恨愈深,實乃愚夫愚婦之見矣,然而卻也對於消冤解業主事無所助益也。

    殊不知,腳踏實地,靜寂耕耘,不問收穫,是謂修道士也。否則其餘之虛張聲勢、彰揚所為、表裡不一......等等,皆不配稱為修道士,甚至對於心性提昇方面亦無補於事。

    倘若一位真心修行者,其必習聖賢,每日力行三省吾身,將今日所行一切一一檢討與反省:行有違良心否?動了無明火否?起了貪瞋痴否?慎恩之,應以何法紆解與改進,使能臻至於中和之道,圓滿成事。

    由上可知,「三省吾身」既是如此之重要。為修士者,焉可無一日不力行乎?至此。

 

本書監察司玉虛宮豁落靈宮王天君

降戊寅年十二月十六日

    詩

    修道行善屬本份    玉虛闡教為是本

    指南妙理化迷津    扶鸞演正乃玄機

    話

    今吾扶鸞登台,特聘吾本宮元始天尊蒞臨闡述妙理。諸生整肅儀容,排班恭迎,勿失規儀,吾退。

 

先天王虛宮元始天尊  降

    話

    貴堂著作善書,吾早有耳聞。是故特派本宮王天君至貴堂共著本期修道指南金科,聊效一份綿薄之力,以完成重責大任為共識。茲有識大體,共扶聖事者,吾不加以眷顧,吾又眷顧誰呢?

述:明性、知道、識天年

    『明性』:

    「夫者」:為何以稱。凡知「夫者」定是有性之夫矣!

    蓋以夫者謂稱曰:「大丈夫」。明自己之夫,為貫知本性也。然明明自性,非誰能裁之?

    「性」由何來?歸何兮?乃大丈夫之本識矣。性者,為自己本體之主宰。適之數十輪迴哉,方得今生之肉身,若不假借軀殼而修心養性、明性,那麼,數載之後依舊還是沈淪在凡塵中,難脫輪迴。反之,明自性者,明道、知道,那可有一番作為了!定是仙班有緣人。

     「性」:「生之心」、「心之生」

     「生之心」:如為求生一點之心,不如賜給一顆能啟發良知良能之心(本心)。故「生之心」為善性(本性)也。

     「心之生」:心者,放觀有形象之物,皆視為夢幻泡影,而不動心者幾人也?故「心之生」非本性(凡心)矣。

    扼要言之,「性者」乃惻隱之心與意念之謂也。

    『知道』:知本性者,不無所疑。性何來?歸何兮?如若疑惑不解,求之以道,即可豁然明瞭,遂知天地有定律,萬物之生命有其根源(母),一生二,二生四,乾坤運轉,無形而化育著。

    當思之:樹有根,水有源,那靈性的故鄉在哪裡?《大學》一書所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在在意謂著教人尋根、求本(道)之事。

    然而,人之百歲之後又將歸何處?每每疑惑在心中,如不「知道」何所求而解,讓吾簡述吧!「知天地定律為天道;明人性法則為人道」。道者=定律=本性=一貫之法(母即萬物之母)。

    『識天年』:輕嘆一聲!末劫之年,天災、地變、人禍連連不斷。惟行功立德者,始能跳脫三期之災,否則其餘無一倖免。然而天年演化,白陽末期,六六之數,三陽至此收圓。明者,快馬加鞭,勤修功建德業,方不失是「明性、知道、識天年」的修道士。

    再者,悟人身難得,借用此身及時行善、及時修道。豈不知,修道渡世時機已到來,莫再遊戲人間,虛度光陰,天演是無休止的,修道之事亦復如是。否則遲了,捶胸頓足,悔恨已晚!

    總結

    時不多,生逢時,好勤道,悟自性,知本源,積份德,體天心,普收圓,可喜可賀。至此,吾回。

 

本堂關聖三帝君  降

    話

    今宵承蒙玉虛宮元始天尊登台批示,乃玄機妙理也。冀盼諸生能好好研悟,明乎!今宵是本年度末次鸞期,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在此先向諸生拜早年恭喜!恭喜!

    本堂諸神及眾馳聘司,雖不能帶財富於諸生,但在往後的路途上,將繼續帶領著諸生行大道,普渡群生達彼岸。是為本堂之目標與宗旨。今宵至此,畢班。

 

格  言:修道是為了使本性光明,如果所做的事,本性不能光明,那麼修道就無意義了。

 

本堂馳聘司孚佑帝君  降

己卯年正月十六日

    詩

    修自本性達蒼穹    道本無名何惹埃

    指明真相塵與土    南化玄機在凡中

    話

    片刻高雄大寮包公廟包府千歲率領眾神蒞臨本堂,諸生以禮恭迎,勿失規儀,吾退。

 

包公廟駕前中壇元帥  降

    詩

    中良擇主盡誠扶    壇戒危危規律先

    元性面目華潔淨    帥雜塵埃下凡來

    話

    吾為開路先鋒,隨後主公(包府千歲)到貴堂扶鸞批示,作為諸賢生及天下蒼黎庶子,日後之修行指南,斯不迷失方針,早登覺路。

    左右護法已至堂前方五里處,吾退立一旁,候主公降鸞。

 

包公廟左右護法王朝、馬漢  降

    詩

    王朝馬漢登堂到    主公親臨入堂來

    開示玄機妙法演    靜肅一切平心悟

    話

    今宵吾主公奉旨到此扶鸞批示,參讚金篇。轄境若有何冤案,請至吾開封宮再升堂開辦,明吧!退立一旁。

 

大寮包公廟包府千歲  降

    詩

    大公無私辨忠奸    寮鄉伊府包公拯

    其二

    斷陰陽    查絲毫    辨忠奸    除罪惡

    舉三尺    有神明    細察思    汝在先

    話

    今夜登臨貴堂,包某實感榮幸。在現今科年裏,尚能於虛幻華麗的塵囂中,堅守鸞生本份,盡天職者,實鮮少矣!吾為大家高興喝彩!

述:如何修道

    立夫一者,可曾思明,如何去從?歸之何向?數年不見,白髮斑斑,時歲匆匆,不曾回流,嘆也!時也!修道者,言出常聞,卻不知由何而從?「修」為本性之初演,化自性暴戾之氣,在無明之氣即將暴發之前還能壓抑得住,謂之「修道有成」。的確,修道者本該如此矣,不發無明之火,言辭暢談,中庸之舉,行步如規,為之儒行,曰之「修輩」。

    修道!修道!如何容易,如何難。近乎之摸得到,遠排之萬里難。故吾特開四點以作為修道之準則。

    「一」、放下自我之性:

    「性者」生之俱足矣!是不是呢?「性」-在天曰之天理,在地曰之地理,在人曰之性理。性理!性理!有性便有理。然而,自我之性若不能放下,妄念執著時生,終亦是六道輪迴的業種子。「下」字非放之於地之「下」。放者,下也,乃不思矣、不審矣、甚至無有所求,方能使圓滿的智慧德能,自在而行。

    「丟下」:丟下自我之性。而「丟下」與「放下」又有何差別呢?「丟下」即是將自己本性中的善與惡,置之一旁。如巧遇因緣,隨即萌生,其有放不掉、捨不掉之意,與前者(放下)實有天淵之別。

    由前可知。人人本性本圓滿無缺,若有所蔽,無疑乎在凡塵的歲月中污染也。是故,丟下不該有之物,還本清淨,重新開始,是為人生要義。更值得慶幸與珍惜的是,今生尚能夠得到人身之軀以為善用,應不浪費光陰,好好放下懺悔宿世所結之冤愆罪業。確立目標,重整一番新的因緣繼起,必能償清宿世之冤債。如此者,恢復圓滿的真如自性,實不難矣!

    「二」、發現自我之佛:

    眾生自性本是佛,在未開天闢地之時,個個本一脈而來,那個不是仙?那個不是佛?為因在波浪追逐的紅塵中,早已將自性之佛迷失、丟掉了,然而不往內心處尋,偏向外找。哀哉!明之以思,自己之佛不勤加用心,卻一味的向外四處找佛跪地求拜,可憐之眾生啊!慚愧也!如此這般渾渾噩噩,殊堪慨嘆!也因眾生不明是非真假,而今有幸,吾來此言明開示,冀望諸生,善知識,能好好從自我之佛下功夫,早晚淨心思惟,勤之而拂拭,方使不惹塵埃,而臻至明鏡矣。

    「三」、如何讓佛性自現:

    佛性之光輝,夫!曠之偉大,包羅天地,育化五湖四海。然而,眾生修道之事,乃在於自己本身有思惟否?行為、言談......等皆合乎中道不越矩否?    殊不知,修道莫不如是的以救渡眾生達彼岸為宗旨。以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心腸為己任,好讓佛性顯現(非展現才能)。然而,要使自性佛時現於外,務必莫著以形相,或分別心一起,否則識神當權,佛性又隱矣!

    舉凡修道不單是將道心佛性常存在內而已,亦須適機的顯現與流露,融於日常週遭的人、事、物。此乃修道士用佛性之光使其感召。詳加說明,洞發自性之人,用「感同身受」,再渡化眾生、教化有情,方能漸漸以顯佛性。

    「四」、終成道法之成就:

    吾言至此,可解千古之謎。一般人常問:你有信佛嗎?你所求何道也?若無信佛、無求道,那自己之性法(道法)將無法發揚光大了!

    「佛性」與「道性」兩者有何不同?「佛法」與「道法」有何相差之處?吾曰:其義實同(佛即性,道即性,佛即道)。那為何世人偏偏將「佛」與「道」視為不同呢?且非得有信佛、求道者,甚至要藉「修道」才知有自性可言呢?殊不知,自性人人本自有之,本自具足,若不是人心迷昧,怎會將自性給埋沒?終致成現今如此錯誤的觀念,盼能細細思量,必能通達明瞭。

    結論

    修道之路遙坎坷    若比登山修道難

    發自以誠曉同悲    本性窗簷入屋中

    一念放下心性明    由衷之語切遵行

    昔有懷惑丟性律    明指光亮照黃庭

 

本堂文昌帝君  降

己卯年二月初二日

    詩

    修行省身慮思絮    道法無為勿執象

    指開光明康莊道    南來北往尋覓尋

    其二

    無為之法得自性    是非曲直必有因

    退步心胸闊海空    強頑混氣積心中

    其三

    隨緣惜緣又珍緣    得此今身實非凡

    無分你我皆向善    好把塵俗洗滌淨

    話

    今宵逢本堂濟公活佛回堂,恭請桃源天台山淨慈寺暨甲仙龍鳳寺二位同修蒞臨本堂批示,諸生用心參研,以禮恭迎,勿失規儀。吾退。

 

桃源天台山淨慈寺濟公活佛  降

述:迷惘的人生

    天空,地空,混沌在其中曰:「空空如也」。一化二,二化四,皆為有形之象曰:「氣」。空之,氣之。混濁而為大地之有色、無色之體,乃蘊育萬物主。

    俗云:「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嘆也!憐也!大地萬物包含人類,為何爭一口氣呢?何以不云:「人爭一真理,佛爭一法門」呢?又為何眾生在情色名利的大環境之中,斤斤計較,爭的只是一口氣,而對於真理、真道何不據理力爭呢?卻要將大半部的生命歲月,花費在名韁利鎖上而漂浮不定,彷彿茫然漂泊在汪洋大海中的船舶,沒有目標似的。試問?如何到達彼岸覺路呢?

    然而,天年至今,眾仙諸佛,每每倒裝顯化神跡(包括現今電視節目亦有報導之),不知費盡多少辛酸、多少苦心。其目的是不忍視眾生沈迷在苦海流浪,是以發慈悲心救渡,以期早証菩提覺路而已。如今你還有疑問嗎?好好想一想吧!

    為人之道-孝父母,敬天地,孝、悌、忠、信人之本;禮、義、廉、恥人之根。你又做到了幾項?

    再者,不為踰越道德,違背良心之事,乃屬本份而已。反之,做了傷天害理、違背良心,及危害社會大眾之事者,苟能痛定思痛,改過自新,立定正確目標,盡性而為,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那是一件多麼令人愉悅的事啊!至此。

 

甲仙龍鳳寺濟公活佛  降

    示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換言之,天職降乎於斯者,非凡夫俗子、有緣之士可獨得的。若非修得數世之善根,焉能在此期有緣來共同擔負天職呢?亦無法齊聚於一堂共參聖事啊!    俗云:「路遙知馬力,歲久識人心」。意謂著:修道必須要有始有終,不堅持到最後,那有豐碩與美好的成就呢?假使半途而廢,心起怠惰,稍受挫折就退道了(不修道與世同流合污)那無非是一種考驗;要不然便是你的業緣來臨了,就更須要自信心的充實與加強。如何為之?吾今晚略述:

述:修行之道

    「修道」與「行道」有何之分別?(唱鸞生回答:)

唱鸞曰:「修道」簡單的說:就是修飾與去除自性中本不該有之物。舉如:貪、瞋、痴、愛;酒、色、財、氣等身物與心物之類,也因此類之物而干擾了清淨的本性,遂衍生出不平、不正確及偏差的觀念與行為來,是故修道就是要尋回清淨圓滿的本性而已,也可說是「克己復禮」、「內聖」的工夫。

       「行道」簡單的說:就是將我們本來的良知良能散發到每個極待溫暖蒼生的身上。謂之「親民」、「外王」的工夫。(不足之處,請師尊開示)。

師尊曰:答之好也。「修道」就是要修煉內心之氣,達至純陽上升的境界。謂之「修道」。「行道」就是替天行道。凡走過之處必受你的德澤所感昭。尤以「理」字為處事隨身之準則。斯可「有理走遍天下!」反之,自稱是替天行道,卻不行利益眾生之事,及思想偏差怪異的修道士。如用汝浩然正氣普照、感化,甚至與你同步走向正確無誤之途,豈不是更好嗎?

    總之,「修道」與「行道」兩者是互動互助的,缺一不可。所謂:「有道無德易招魔;有德無道難成佛。」即是此意也。而自古以來,那個聖賢仙佛不是以「內外雙修」而成就的?至此,各位辛苦了。

 

格言: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

 

本堂北極玄天上帝  降

己卯年二月十六日

    詩

    玄空寰宇分乾坤    天理監察斷是非

    上憫慈意把船著    帝航滿載迷兒歸

述:修道指南

    修-養氣純銳,提浩然正氣。

    示:修行純銳,善養平日之氣息,遇到手足無措,慌亂急忙之時,方能隨遇而安,泰然處之,乃至心不慌,意不亂。曰:「浩然正氣」。

    道-無形無象。「中庸之道」、「生存之道」。

    示:道之道,無以之証,古聖先賢留法貫傳承襲。曰:「中庸之道」。天地之容,萬物之法,能使大地萬物(包括人類)適應生存著,謂之:「生存之道」。

    指-方向、明路。

    示:目標迷茫,無處可尋。凡者,以慧恩之,靜而慮,慮而可得之-方向。

    南-故鄉、真理。

    示:南者乃先天乾位,乾為天,天則大無不包。又為後天離位,離為日,日則明無不照。回陽,回春,大地一片喜氣洋洋。曰:「南」。

    話

    本堂此次奉旨開著修道指南一書,其意在於-「體上天之慈,懷蒼黎之憫」。冀望此科之聖訓,能帶領指引蒼黎庶子,步向陽光之生命大道,是為吾之所盼!

    現刻苗栗大湖聖衡宮文衡聖帝登堂,諸生端莊肅穆,排班恭迎,吾退。

 

苗栗聖衡宮文衡堂帝  降

    詩

    諸賢誠意達天闕    著書科儀文昌君

    志業匪懈心不倦    自始至終定前程

述:體天地之情,懷萬物之心

    『體天地之情』:

    夫!天生萬物之初,況不知在何方乎?萬物之有,匪汝之造設也,乃天地萬法所律定矣。為何山而高、海而深?這就是自然法則之最佳寫照。而上天有造萬物之法,實匪夷人之所思矣!

    也因人類不知善加珍惜大自然生命,將逐一的破壞、改造,而使這一片純樸自然的環境,因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導致水土保持失去平衡及保護作用。然而,天可容,地卻不可怠之,一連串的風災、水災,引發而來的土質流失、山洪暴發......,接踵而來,滿目瘡痍,最終人類也無法置身其外,不是嗎?

    而修身養性之事,又何嘗不是如此?人性不時的自我摧殘破壞,視良田為荒塚,任其雜草(慾望)滋生,放情縱慾,無有理序可言,最終連理性、智慧都一起掩埋陪葬掉,更遑論是良知、良能?

    為此,一顆惡的種子於焉生成,小者,不但荼毒了自己之良田;大者,可能會危害到社會人群的安全,你能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嗎?

    是故,能常存一顆感恩惜福的心,則起心動念,將是一股無比善念的力量。且將這份馨香力量化為修善積德的主軸,帶入自性良田之中,好讓自性良田,能長出一片翠綠蒼勁的道田,襯托著大地之美。即是種下無量無邊的福德。

    『懷萬物之心』: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萬物即我,我即萬物」、佛云:「眾生悉有如來佛性」。由上窺知,一切萬物眾生,沒有所謂的貧賤高低之分,唯人類「智慧」高勝於其它動物。然而,「智慧」亦須善用於慈悲、普濟群生上,萬萬不可自恃其高,而殘殺生靈萬物-食其肉。又人類何須定肉食?吾勸諸君可改以素食青菜飽腹,而不以肉食生命之體換來滿足口腹之慾。將心比心,懷萬物之心,豈可忍心殺之食其肉嗎?想想吧!

    結論

    修持大道懷憫心    慈悲相待萬法容

    萬物各俱一片天    自然法則已定全

    倘能維持在其境    和睦相處彼此信

    誠意顯露一瓣心    鳥語花香百葉青

    結遊撲鼻心花放    不愉之事盡超然

    退三分海闊天空    進一步禍藏其中

    至此

 

格  言:良心是好命的本錢,有良心生活才能平安;平日行善積德,性情才會平和快樂。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己卯年三月初二日

    詩

    明性鸞生聚一堂    天職膺任諸賢契

    關帝指引真明路    更盼誠心復故鄉

    其二

    日久方識知人心    有始有終日日進

    持身力行勤修性    務把滄海化良田

述:恆  心

    何謂「恆」?「恆」者乃互動之心也。語云:「有恆為成功之母」。所謂「恆」乃對事、物有持續不變、貫徹始終之謂也。而人者又何嘗對事物持之以恆呢?就以修道而言,蒼生有一顆始終不渝、恆久不變的誠心在行修嗎?唉!實鮮矣!往往趨於時勢潮流同流合污,為何?乃受金錢、美色、利益之誘惑而動搖了心志,以致連恆心也跟著喪失掉了。

    是故,吾勸諸子,切莫執迷於虛幻不實、光華亮麗的世務上,其屬短暫性而已,終有一日必化為泡影般的消失在世上,明白否?的確,人生苦短,有如曇花一現,應積極勤建在永久德業的基礎上,方不虛此行,你說是不是?

    然而,何屬真實且永不磨滅之物呢?惟「善」、惟「德」。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中庸云:「故大德者必受命」。明確的說明,惟有行善功,立德業,待道盛德至善時,真靈上升,名留人間,歷經時代的變遷與考驗,仍為後人所仰慕者,如這不是真實永久不滅之物產又有何者能與之媲美呢?

    總之,修行貴在有恆心有耐力(如七真邱長春),在遇考魔之際,亦能突破難關,不退其志,始終如一。苟能如此者,焉怕不能回歸本位嗎?至此。

 

格  言:恆者天之道,不恆則無物。

 

本堂孚佑帝君  降

己卯年三月十六日

    話

    本堂自奉旨開著修道指南一書,至今已歷時數月了,希爾諸生能懷著一顆虔誠之心來堂效勞,萬萬不可半途中輟,切記!切記!

    今宵本堂榮請南極仙翁登堂批示,細思天命可貴。諸生端莊肅穆,排班侯駕,吾退。

 

中八仙李鐵枴仙翁  降

    詩

    李樹桃花大同開    鐵面無情收圓來

    拐持杖念扶正道    降臨凡塵又一遭

    聯文

    「明確方針」

 

道教總廟三清宮本公老祖  降

    示

    嘆時不在,運不再來,榮華虛幻之凡塵,可遠觀而不可待玩焉!如時已逝,運已過,再嘆亦無用矣!而汝又何嘗珍惜?若不趁此時徹底覺悟與反省,進而勤修功建德業,又待何時呢?

    奉勸世人旱日修行,莫錯過這良辰佳期,識時務者把握機會為自己立起標竿,做一件驚天動地之事-「替天濟世」,最終名揚千古,天上人間雙留美名,斯不負己身生於中華之地,亦不負己身逢於三期之中,而成就一個完善的人格。

 

中仙班南極仙翁  降

    詩

    南方甲乙丙戊辛    仙跡塵土八千里

    極樂淨國心中過    翁點明性屬何方

    修道明理耀自性    指南秘訣渡群生

述:修道方向

一、凡塵苦海孽無邊    心靈菩提染深淵

        明性勤拭何須鏡    焉會三響下人間

        眾生凡凡塵塵過    何思日後歸去向

        三期已至時不留    運轉乾坤又一遭

        火宅降下道以傳    非在宮庭是人間

        得一真傳豈別信    修身養性靠汝乎

        若得一者上昇輕    莫得濁者降下沈

        全憑心念勤修道    步步行功在今朝

        不貪不念不狂想    腳踏實地上天橋

二、扶鸞參著聖書行    南天直轄扶鸞門

        若非真道真天命    怎會三教同助肩

        心靈之解示鸞台    全神貫注沙盤演

        如非仙佛真登駕    焉有神力儒教文

        五教詩詞記錄全    奉旨全繳上告天

        修道指南付梓現    又一聖書普渡先

        指點迷津耀前程    不失光陰在房間

        客廳休閒尚可研    且要心靜鑽百遍

        定靜慮得菩提現    思在戌間染性田

三、己卯時至延康盡    混沌八演在天前

        修道修德勤修性    明德養性還清淨

        無為無思臻善至    赤子懷情念思親

        何去何來可想之    塵歸與土三寸斷

        閻君報到嘆已晚    盡早知修明本性

        閉目煉神提罡液    正氣浩然行大道

        緣至齊聚普收圓    若非天命早注定

        焉能白陽共盡性    勸君恩過且改過

        福份把握惜光陰    抱持全職誠心獻

        道非單法就成仙    萬八法門亦趨前

        果功相同仙班列    眾賢勤學入聖賢

        至此

 

本書馳聘司六甲鎮南宮孚佑帝君  降

己卯年四月初二日

    詩

    修道務須正其心    養性可要誠其意

    修道虔心如一日    指南明確效前賢

    話

    修道指南乃奉旨開著之救世金科,諸生務必以恭敬、虔誠之心,共同完成重責為要。

    現刻鳳邑八隆宮池府千歲暨屏束慈鳳宮天上聖母蒞臨本堂,諸生排班接迎,勿失規儀,吾退。

 

鳳邑八隆宮池府千歲降

述:人之本性

    夫知天性也,匪無知性,應屬天氣。地有性乎,實屬地氣焉,庸俗之者可知天地之性嗎?如欲觀其天地之性,而時東時西,或時南時北,此象曰:地震。可要付出代價矣,所以非觀也。

    然而天雖有天氣,地雖有地氣,但無物之引,絕不能合之,故水為其中間之氣體,且其氣上通天空,下接地靈,而有引力之氣在,故能使天地上下兩氣會合也。而兩氣之合無時無刻無定處,所以世人難見之。又天地之物何來知天地之音呢?傳者「大海」,大海之物包羅萬象,有生命與無生命之物,盡在其內,蘊化代傳天地之氣。想想自然變化是如此之奧妙,況乎「人」也。

    而人性屬何?是氣還是性?自古之道,造物者創造「人」,本有直心存在,但因人之境遇不同而受變,故成橫心。眾生沈淪之後本性受人慾之引誘,非但不能還清反而濁上加濁。而人之本性屬真善無邪,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出生之時就俱有五常八德之真善性,惟因一時迷失而已。

    時值末秋之際,上天慈憫,大開普渡,真道普傳。奈天不能言,地不能語,人為三才之柄,本有傳天地福音之責,以期天下眾生個個早登覺路,返本還源為宗旨。因此天地之傳音者,應知天命、真道之寶貴,而能加緊的勤學悟真,自覺覺他,生時為賢,數盡則成仙証果,返本源,赴瑤池,以慰  母心,至此。

 

屏東慈鳳宮天上聖母  降

述:道德本性之流露

    嘆矣!人生在世,富貴、金錢、萬甲田地,無道德者得之鮮矣!天之有眼,人之有情,地之有靈,應屬誰得?全因人之道德修養而定。故有道德之者修道行為不踰矩線,合乎中庸,可稱「正人君子」,思無邪,行不差,光明磊落,乃本性之中庸也。倘若本性已有邪念萌生時,必無正確之道德觀念,而衍生出貪、佔,私慾之心,那君子也必日久而變之,故中庸之君子應慎之。

    總之修道之念,別無私密,只有一顆敬心,不無巧思,不無不正確之念,五常八德切切隨身,行之,記住。那即是道德良知良能的流露與表現。如能用來對待自己並推己及人,服務眾生,日久定會對國家、社會、家庭有所貢獻也,至此。

 

格  言:心若惡用即眾生用,心若善用即佛用。心若不生不用,則如死水枯木腐石執空也。

 

本堂駕前中壇元帥  降

己卯年四月十六日

    話

    今宵本堂榮請高雄三鳳宮中壇元帥暨火焰山大聖廟齊天大聖蒞堂批示,諸賢生禮儀嚴守,切莫疏忽,以免失儀,吾退。

 

高雄三鳳宮中壇元帥  降

    示

    聖德偉業普三期    龍恩浩蕩誠真歸

    金科揮著神人一    完竣普渡化蠻夷

    辭彙奧義憑心會    句句烙印汝心田

    中庸主道客觀研    適切中立不偏倚

    鸞音聖藻不鄙俗    悟得文辭真如意

    方免輪迴又一回    諸君如覓此真科

    本本妙義皆不易    省思律己座右銘

    淨化性靈行至上    二六時日勤鑽研

    必得人生真善諦    切記!切記!

述:鸞生之意義為何

    何謂鸞生乎?「鸞者」-體天命,輔正道之思者。「生者,士也」-擔天職,行使鸞之重責大任者。

    「鸞生」之意義為何?誠乎正道之思者,而戒其規、律其則。二者相輔相成,可謂「鸞生之意義」也。

    然而「生(士)」之意義又為何?時下社會亂象不堪,歪風四起,無奇不有,偷、搶、拐、騙、姦、殺......。人心不古,五常不在,八德盡失,仁義道德盡廢。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全皆無能置於中道處,而素其本位。何因?乃被金錢、名利、美色......等形象物慾所誘惑,致造成了現今天年之「濁」。然而愈是在沈淪混濁之際,天降大任之「士」,愈要用真誠和真意與正道之「神」結合而行,化一股馨德善氣,注入混濁污氣之中,久而久之必會讓我們的社會有一番豐碩的改善,造就出良善昇平之境,是謂「生之意義」。期大家努力吧!

    然而此事實不易也!那就要考驗「士」之恆心和毅力,如不同流合污,那才足為「鸞生」也。

    話

    社會欲得安定祥和,務須由人心(心靈)改革做起,方是治本之道,所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身為鸞生的你還能不奮發固強嗎?勉之!

 

火焰山大聖廟齊天大聖  降

    詩

    大聖若出定有賢主    火焰紅蓮人間苦處

    西方徑途化塵之焚    極樂同登佛國淨土

    示

    「我是誰?你又是誰?吾者之乎!」

    嘆天地之大,誰曾問起此事焉?「想想我是誰?」而「汝又是誰呢?」富者言:祖先積財為我富,我是誰?「富者主人」;貧者言:我是誰?上天不公平,生吾貧又窮,則嘆祖先,怨父母。而你又是誰?貧富暫且不言先,首論「氣在何分之?」「○」之氣由何降之?實非一般愚夫愚婦所能知解的。

    然而事物有本末,人類有先進「根源」,可是人類非但不能進化(尋根回天),反而退化(迷失歸路),如此愈離愈遠,莫怪乎連「自己是誰」亦迷迷糊糊了!

    奉此三期賢士們!希爾能自覺覺他,影響同修共體天心,普化眾生登彼岸。斯不愧為「頂劫救世」之白陽修道士。至此。

 

格  言:迷時師渡,悟時自渡。萬般隨緣,能忍自安。

 

本堂馳騁司薛府千歲  降

己卯午五月初二日

    詩

    奉旨開著聖賢書    渡化勸世永不輸

    有朝一日把功滿    白蓮池上証真如

    其二

    勸君為善勿為惡    修持利己把心束

    裸露本性良方寸    終可明心見本性

    話

    今宵榮請本市太元宮關聖帝君到堂批示,諸生排班接駕,禮儀嚴守,切莫疏忽,吾退。

 

嘉義太元宮關聖帝君  降

    話

    說予參著,不言與重乎!貴堂負有天命之責,吾不敢言當之,天命寶貴也!有誠有脈實難得亦顯尊貴也。

述:大丈夫

    體忠天下之憂痛,懷憫蒼生之菩岸。

    嘆!迷迷茫茫之境,虛幻無邊之覺,如有定心定力之仁人君子,惟恐心動猿馬,必也持慎小心而驅之。

    嘗以為何?君子仁人不惑之境、不動之心,行之為正也,胸襟坦坦而露,不畏惡勢而屈,不崇權勢而隨,己行己束,如遇知音,必也相互切磋,是謂「知己」。知之己也,能明己之性和趣,本己之心,無乎能解矣!故遇繁雜、亂性、急心之際,他人無以解之,終得靠自己,方能順利而解,你說對不對?

    再嘆矣!凡人處世,如遇順境則興高釆烈;遇逆境則怨天尤人,嘆聲出口可聽,甚至讓人最最不解之惑,也有自了一命,鳴呼了結!故凡所遇之境,無論是順、是逆,必應全力適應紆解。再者,順時人生之佳境,更應珍惜把握現今之擁有,如不幸遇逆境挫折時,須處處小心為要,無論在內或在外全皆收斂些,方可渡過瓶頸之境。

    「大丈夫矣!」同體大天之心;懷兄弟手足之情。行則步履大道,傳真理,佈福音,同參普化之事。故行者必備心定、心正,懷憫之情,解思無礙,方能順暢通達,曰:「大丈夫」。簡單生活之中,人人可稱職大丈夫。若在大道境界而論的「大丈夫」,可差一大節哦!至此。

 

格  言: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痴自性慧。

 

本堂孚佑帝君  降

己卯年五月初二日

述:將心比心

    欲將自己之心與誰之心相比呢?又定位標準該放之於何?

    希爾賢生在行修過程中,切勿存有自以為是和不敬天地、不禮神佛之傲氣,如此者全為不正確之觀念,亦匪為修道士應有之風範。

    賢生啊!立足於天地之間,受稟於五行氣數,然行以中庸之道,是謂「大丈夫」矣!時時不忘學禮,虛心求教,敬畏天地,禮拜神佛。孝之親,悌兄弟,何因也?修道主人更應能懂得是非黑白,遵五常,守四維,各各文質彬彬,而且對於神聖所教誨句句銘記在心。故不能將凡夫俗子之心,與受過神聖教育、洗滌

的賢生相提並論、比較,甚至劃上等於的記號,明白否?(示賢生應提高心境)

    再者,受過本會所援助的個案戶,在賢生一番交談之後,對於家境狀況皆有深入的了解,但諸生本身可有感觸嗎?所謂「感同身受」有嗎?滿足現有之境,不奢侈、不求榮華,能省則省。殊不知昔時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仍悠然自得,此即「知足常樂」的最佳寫照。不知足者,雖富甲天下,亦不能滿足。所以賢生宜好好珍惜現有的這份福氣,惜緣、惜福,方能長長久久。如此一來,人生的旅程才會過得愉快。

    再則是慈善活動方面,賢生不僅是行動參與之外,更須在心性修持上有所提昇,何也?一切的付出皆為心之所願,無些許勉強,乃本性之流露,應為而為,無所求的。如此在自己的心境上方能更上一層樓。今宵至此,畢班。

 

格  言:心淨國土淨,心不淨欲得永恆,宛若南柯一夢。

 

本堂駕前中壇元帥  降

己卯年五月十六日

    示

    修士也!觀天下蒼生之苦,為己苦;視天下蒼生之樂,為己樂。故凡所恩、所行,必當懷以悲憫惻隱之心。一旦被考魔視為對象時,務必靜思分明,冷靜處治,切莫以小(身)而害大(性),否則前功盡棄,徒修一場,望三思!三思!

    話

    今宵本堂榮請大陸翠屏山太子元帥蒞臨批示,諸生排班恭迎,平心靜氣,嚴守禮儀,等候聖駕,吾退。

 

大陸翠屏山太子元帥  降

    示

一、白花道理無上開    應驗顯化至今朝

        尋脈莫遲速進行    青山不在綠水流

        紅紅花蕊黃黃謝    天時演化三陽開

        白陽應運三期末    不識天時待何春

        翠屏山上吾一人    伐紂扶商在此今

        己卯之兔非常年    天災連連降凡間

        畜道六牲未曾閒    時至請看人重生

        紊紊亂亂無規序    天無循私理當照

        地無變卦水火風    樹木不養焉茂盛

        五穀少耕百穗難    不能立志恨當初

        為人當思父母親    不然枉費拜孤墳

        人無忠義無可養    孝無雙親枉徒勞

二、漢壽亭侯明聖經    孝悌忠信人之本

        禮義廉恥人之根    人之初也性本善

        為何未曾識前賢    凡塵受苦難得清

        早早回頭彼岸登    不能空手走一圈

        孚佑帝君大洞經    黃梁夢覺五十年

        一夢南柯一生回    勸君莫執塵世事

        速速明心救自性    修道目標指南明

        覺性道理闡悟清    古漢循理聖訓言

        快快修行莫延遲    為人本份歸循圓

        以己之力向外行    涉世未深宜早修

        如能理開真道明    應早歸真速進道

        道在何處汝可知    道也者不可為明

        道無順理與正理    道在自己自性中

        意誠心正行正道    偏倚中庸即邪道

        道不明者難以行    用己之心尋正道

        光明坦蕩無虧心    浩然正氣自性道

        結論

        扶靈鳥揮闡聖訓    神人合一齊協力

        諸生全獻付誠心    恆心不輟貫徹底

        日後功果難論計    發揚儒宗挽迷津

        代天宣化普收圓    把握良機燃眉期

        短短時空不回轉    苦口婆心數千句

        望你銘記印心裡    各領天職肩負起

        功圓果滿証無餘    至此

 

本堂關聖三帝君  降

    詩

    諸子扶道智慧性    真誠一點是非明

    修道盡心內性參    外王顯揚耀洲際

    示

    道者簡曰:「明心;見性」。既明本心,見己本性,何來欺天、欺人、欺瞞良心呢?是故能不欺天、不欺人、不欺瞞自己良心、行事光明磊落、坦蕩無欺者,即可曰近道矣!

    修士者,立足於天地之間,舉凡一舉手一投足,皆須戰戰兢兢,唯恐那罪過錯再加諸於身,所以在平時獨處之時,更當敬謹慎重,時保一份正大光明之氣節,以完善的人格,方能感化週遭的人事物,你說是不是呢?今宵至此,畢班。

 

格  言:日常生活都是學佛的道場;起心動念都是入道的契機。

 

本書監察司玉虛宮豁洛靈宮王天君  降

己卯年六月初二日

    詩

    鸞務非比尋凡章    條理井序定分明

    各演天職而立位    共著聖書之完成

    其二

    南天鸞務普渡院    喚醒人心積善德

    務本道性耀光明    功成名就同沾輝

    話

    今宵特請鳳山鎮南宮孚佑帝君蒞臨本堂批示,諸生勿可怠慢,禮儀嚴守,排班候駕,吾退。

 

鳳山鎮南宮孚佑帝君  降

    詩

    南宮施法渡迷津    孚佑清風啟頑童

    帝君顯化南柯夢    興行善道照明性

    妙道真理闡指南    天尊批示定玄機

述:誠者,以心修之;疑者,觀立而行之

    蓋天地之容大。匪為孰能得先聖先賢之法呢?自古至今,修道者多如牛毛,而成道者卻少如牛角,何因?終歸而論,那就是定心、定力及自信心的不足,方在半途而廢,甚為可惜!

    吾言真理名言,修道行善之事,非以觀別人所作所為,而增加信心的。而是以「誠如堅石」的定心、定力,不受外界誘惑而移動的道念在修持。

    然而目標明確,方針指引,是不用假於神跡顯靈、顯象......之事在修持,來增加對修道的「愿力(信心)」。所以,誠者,是以心而修之,但尚要戒之規律,行之方圓,方可在修道的途徑上有所獲也。

    疑者,觀顯化而行之。執象之境,如泡影夢幻不實在矣。道境之境,深奧者:無極混元,無邊無界,空虛無物,為之「道境」。淺境者:日常生活之景觀曰:「道境」,無疑乎,日常之序,天地之氣,五行之演,人與人的接觸。如能體悟天地的奧妙,勿存玩焉,才是自然之道。所以,疑者,莫再執象而修之,明不明也?

    結論

    玄空妙理無窮盡    道明修真指迷境

    誠心與眾不共乎    笑看江湖在人間

    糊塗歸去來又兮    聞道觀道不成道

    引云丟捨夢南柯    懸壺濟世又一春

    人生在世似場戲    煮梁三食五十光

    嘆南柯夢景不在    悔恨回頭已太晚

    奉勸蒼生莫執象    真誠真心而修道

    方是修道不二法    至此

    話

    識修道之法,修道之貴者,實不用至大廟、大佛的地方,只在心之田,即可成也!

 

格  言:得失放不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本堂文昌帝君  降

己卯年六月十六日

    詩

    文詞詩書意暢通    昌華經文啟慈心

    帝前誠愿表天機    君使普攝蕩魔天

    其二

    諸子扶道意志堅    赤子心田把惡掩

    從善如流水花濺    德被恩惠滄海田

    其三

    以理明己光耀性    渡他利已有幾人

    環層相居言無盡    只盼青天問老爺

    話

    今宵本堂特請台中聖賢堂、妙善堂二位大士蒞堂批示,諸賢生端莊肅穆,禮儀嚴守,勿可怠慢,吾退。

 

台中聖腎堂白衣大士

台中妙善堂白衣大士  齊降

    詩

    白衣飄渺佛法渡人間    大士責重佈音拯原兒

    聖賢妙善正道傳千里    明性指南聖書普三曹

    示

    嘆!三期至今演,渡化原兒幾人催。嘆!今生得此肉身架,焉不知快快戴罪立功演,待人老珠黃,悔恨已太晚!

    蒼生啊!蒼生!數時光陰似箭飛,一溜眼,又過數春秋,定思冥想,自己還有幾個春秋可過呢?莫非要等蓋棺論定,再嘆時間不夠嗎?唉!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故在每一個人的生命歲月裡,均不同矣,如能有機緣接觸到正道真理,則應善用時間,用心研悟人生的意義何在?斯不浪費光陰,虛度時光,定能有成也。

    而身為修士者,更應傳佈善言善語,闡揚先聖先賢之佛法妙理,渡化眾生,為之己責,誠如孟子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方為實至名歸,自覺覺他之修道士。

    話

    諸生也!修持扶道要堅心,非是看人在眼前。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以此簡語勉之。

    結論

    短短數載不留戀    身體力行揚善務

    真心誠愿修性道    必把洞庭水蘸乾

 

本堂主席五堂恩主  關降

    示

    今宵二位大士批示,諸生明瞭否?吾再加強補述。

    修持正道之精髓,必須晨興夜寢,不遑寧息,經之以月,累之以時日的努力勤學,方能達成最高理想的境界。

    而先賢曾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聖業之建非一蹴而成的,是恆心不懈得來的。古有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往今來,凡成大事,立大業的聖賢,莫不如是的於漫長的歲月中努力不懈所換取的。

    總而言之,成功不是偶然,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知者」,趁著年少懂事而修之,勿將青春浪費在不實之境上,能把握分秒者,必可定乾坤。至此。

 

格  言: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本堂關堂三帝君  降

己卯年八月初二日

    詩

    明貫千秋義垂留    性徹本愿返光照

    堂內變化虛莫測    諸子扶道再發揚

述:人  生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從何來,那知死歸何處?人生啊!人生!迷迷茫茫,性不知歸處,思不知以禪,行不知以正,立不知以躬,迷失幾數秋,輪迴幾世紀,焉堪稱人生?

    若要省去輪迴,定要在前世或今生,種下善因、結下善緣,斯可於今期龍華聖會上,共普三曹之大事。

    如自己之性,無有安穩之處可歸;自己之心,無有正道寄託之目標,則人生將是迷惘毫無目標的,更遑論人生之大事(行功立德)。

    任何之宗教團體,只要是勸人向善,導以修身律己者,都是心靈可依託之處。也因現今五氣亂象,花言術語、迷幻之影......,在在左右蒼生不定之心,俾使眼花撩亂,無所適從,性、心亦隨之漂浮不定,無所安也。故正確的抉擇與樹立目標,為人生第一要義也。

    然而寄託心靈,其所指的心靈,只是我們的妄念而已。追求心靈的寄託,為的是使心靈得以安頓,而寄託心靈的方法,不外是藉宗教等外境,以虛幻的外境羈絆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滅、變化不定的,即使暫時獲得安頓,也不會永遠。所以向外追求心靈的寄託,事實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託的。惟有向內追求自己的真心-止息妄念,使心念對外境不起作用-禪定,而不是向外境找寄託,用外境滿足妄念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時時懺悔反照,自己之行為與目標有偏差離軌否?知何者為正規之路,如若,知止而安,六神有主,禪定而生,必能顯現出吾人之本性(良知良能),帶領著自私的心,步上正道之路。

    省之者也。生命的終始,難道和大業(超生了死)無關嗎?實息息相關兮。但知定要有所思,有所留,思何禪?留何物?思功過至百歲,留何與天下蒼生?何因之,不曾留一物於世?受五行濁氣牽動,無法自拔,貪圖享樂,沈迷虛幻,遂將  上帝加諸於我等善良純清的本性給泯滅了。知者,盡早革除一切貪瞋痴,則能行盡行,能做盡做(謂行功立德之事)。倘使遇上困難挫折阻礙時,則以「定、靜、安、慮」為工夫,必有正解之「得」可行之目標。

    而奉獻於社會利益蒼生之事,必也精益求精,以最高之目標、理想,不斷的前進。然功成不居,無為而為,乃修士必以此也。所謂「上行下效」遺留好典範,以為後世遵行之徑,讓子子孫孫同樣的步上正道之路,同歸天倫佛國也。

    人者從天而降,傳承至今,焉不知歸何處?行何方?乃執著、妄念、貪婪所致,而「定、止、正」,為最佳良方,則自性真脈,導心之覺而生,比比皆是。故凡塵是苦海,但惟借污泥方可生紅蓮。修士也!應洞澈真假,莫留戀在虛幻不實之境,生活簡單樸素,重於內性之充實,看淡物質聲色之享受,若聖賢之經典、聖訓尚不能灌注汝空虛的心靈,而無所得,實慚愧也,好好靜心思惟,「只要功夫深,鐵杵定可磨成繡花針」,至此。

 

格  言:無德難以富,無功難以貴。

 

本堂駕前中壇元帥  降

己卯年八月十六日

    詩

    天時地運非能乎    神哭鬼泣非願兮

    定數難言蒼生告    祈福消災慶延年

    話

    現刻有魚池啟示玄機院孔明先師、南餛鯓五府千歲、囝仔公、高雄三鳳宮中壇元帥、南天王天君、馬天君一同蒞臨本堂,諸生端莊肅穆,以禮恭迎,吾退。

 

南投魚池啟示玄機院孔明先師  降

    詩

    南瀛蒼田化盡投        魚田遭殃缺為池

    武淚聖代難言處        侯上登台乎一高

    話

    未能先言侯以泣        天降斯淚無奈何

    力以保釋諸仙真        難為天時劫難逃

    先師嘆言諸子記        流傳後代遺子孫

    示一

    龍華大會未演至        三期普化末劫至

    時時警語喚民心        行肉今生修大道

    無悔虛幻凡塵影        蒙蔽污染又一層

    絕未能阻聽天命        修行得者又如何

    嘆!劫既定數該應驗    各歸本位福與祿

    一一格審應歸路        無言代起嘆何時

    示二

    忠勸蒼生速行修        大道普化容易求

    只要心懷慈善念        化作祥雲昇上天

    和樂融融忘晚年        嘆!時至今與凡塵境

    利欲薰心功名利        勾心鬥角無知己

    利利為先作朋友        若無警乎難收斂

    時至未遲再誠追        方能赴進龍華宴

    示三

    甲午丙庚午未盡        劫至收圓午亥時

    天混地祖甲木時        亥亥相交到延年

    何時何日眾不知        知先大賢能詐知

    那又如何而知之        劫:收化眾生而稱之

    災:警化眾生而為之    盼!此災能喚回原子

    以進大同天年千!

    話

    諸子好好把握現有之天職,以誠心而行之,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此。

 

格  言:道德就是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正氣。

 

南鯤鯓囝仔公  降

    示(本文針對九二一大地震所述)

    天不能,地不能,時亦不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吾今來此,藉以文字勸化蒼生,冀望蒼生能夠澈悟人生真諦,斯不虛此行。

    天災地變(九二一大地震)既已發生了,人人應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共同發揮同胞愛的精神,凝聚一股慈愛的力量,用最短的時間,協助受難者重建家園,以撫慰受創的心靈,可免於二度災難的發生。

    相信經過這次災難的教訓之後,蒼生諸子必有所警惕與覺悟了。在修道方面更具堅定的信心,能夠以仁道為己責,自覺覺他,影響他人,齊歸向道,為之目標也。

    而災後之重建工作,除了以金錢、物質暫解其因之外,心靈上的安撫更為重要乎。希望藉由宗教的力量來撫平已受傷者的心靈,使其不消極、不悲觀,反能以樂觀、積極繼續走完人生,為之重點。

    用何化解「定數之劫」呢?唯藉修道的力量,始可挽轉定數之浩劫。言雖定數,但可由人心之善念而改變。就以人的命運做比喻,雖早巳注定難以改變,但實際上命運之舵是操之在己的,欲改變實不難矣,只要有堅定的信心,一心向善,勤修功,建德業,始終不渝者,如此命運即在己而非在天。自古至今有不勝枚舉的先聖先賢可印證,如邱長春、王鳳儀、袁了凡......。皆是實例可見。同理,定數之劫,亦可由人心之善與德而改變,不是嗎?是的,善氣如果彌佈整個宇宙,那浩劫瘴氣自然隨之而消失。故「人定勝天」、「命運在己,不由天」之至理名言,實絲毫不假也。至此。

 

格  言:造命在天,立命在人,本立而後道生。

        力行善事,廣積陰德,則人生沒有求不到的事。

 

本堂馳聘司中壇元帥  降

己卯年九月初二日

    詩

    百舌爭辯論是非    嘗誠明心見性祿

    兄弟手足情義重    竭盡所能百事成

    其二

    勸君莫求虛榮華    到終盡是泡幻影

    有象有形皆憑念    勘透凡塵一切空

    其三

    須臾無常即來到    萬般財物化盡無

    布施捨得心靈靜    願能放下成仙境

    話

    今晚有請武當山三丰祖師、先天東華帝君、南極仙翁暨八仙一同蒞臨本堂參讚金篇,諸賢生整肅儀容,排班恭迎,勿失規儀,吾退。

 

武當山三丰祖師  降

    詩

    武韜貫蓋翠山峰    當首內力修為家

    三罡拱氣提丹陽    丰筋通液遍全身

    祖訓強身練修心    師銘修道應在先

述:強身修道

    太極時時持朗誦    無極化千變形蹤

    悟還大道歸真理    捨得修道指南燈

    修道何堪知貴也    又顯三期龍華會

    待時收圓渡盡日    何嘗肉身純陽練

    修行之者,貴在修心;而修道過程必經修身乃不變之至理。故吾賜一內法傳之、練之,可調氣補血,神能精一,如下:

    覓一通風佳處盤腿席坐,左腳盤在右腿底下,貼地,右腳盤在左腳大腿上。雙手手掌朝上,重疊置兩大腿上,約臍下二吋左右。背挺直,眼微張,頭稍前傾,口閉。以自然心而坐,此時放下丹田,頓時重量於下腰之際。神間至一刻(十五分鐘),再提真氣至心窩處,重覆十五次,時至,閉口長氣至無法吸時,長長而吸之吐之,持續十五次,再煉之提丹至腦至頭,貫通左右之手,經由心臟至游離雙腳,放而逐出,反覆的行遍十二次,畢後飲二水(陰陽水)一大杯。此時感覺神清氣爽,暢快無比。(無妨試練幾次必有所得)。完。(見圖)

    修士者,必先強身,方有強健之軀,行體天之事。而修心,須以低心下氣之勢,非如氣宇昂軒般而言之,定以平中庸之矩而行乎。

    結論

    修道何分儒、道、釋、耶、回?同為修成之道,心法外傳不一,根本同源而出。所云:「根歸五葉出一本,龍盛華會再相逢」。淺淺道出修心路,強身定要把持心。特賜:提真練氣一口訣-「太極幻化心靈靜六健」。(見圖)

先天東華帝君  降

述:天時之貴

    嘆!生之逢時而考驗難。

    喜!逢道傳遍修身養性難,非願如意定下全心待天顯。

    嘆也!嘆也!時時勤拭,心靈得顯矣。

    修道真諦,貴在心也。無誠之心,惟口百辯不足也。穗飽而下心,足以習學乎。內聖齊之,而天下平。管仲、叔齊而鳴之。心也非口是之物。還清本源之赤明胸襟。透明水清,本靈而來。歸之何所?事之何物?行之何事?為之謂誰?發誠竭盡,定有思鄉。

    嘆!兄弟不在,親之不明,朋而遠之,妻兒小之。不然之,乃用盡天下之事,渡化有緣之人。力行大道,遠遠傳之。儒之正道,以中庸而化,佛以慈悲而渡,比比皆是棟樑之士,皆為歸本而行。

    然「天時」之緊促越發感傷,人生之最,所成何事?(了願還鄉)一瞬之間天滅之何有預知?惟修道、傳道之士,始能知矣!定之,不執下而成放念之眾,才能脫離一切之束縛,明乎?經此一劫,期能頓悟之,倘若尚不能覺醒者,仍沈溺而虛,定有下劫。然而解繫之士,惟神仙五教,首重心靈改革,以明因果,辨是非,好成全知福惜福,旱萌善覺,勿再造孽。如此一來,方可保住寶島之大業。此示。

 

本堂孚佑帝君  降

己卯年九月十六日

    示(本文針對十月廿二嘉義大地震所示)

    天愁慘霧昏暗天    天盤重演重整律

    莫以己身嘗試法    到頭終須空一回

    時至未會災難演    禍福定數早已排

    造罪眾生欲避災    是以肉囊何處堪

    除以性靈靈以生    天災天盤重推演

    正道之神須再揚    蒼生心境景物先

    能脫災演是先賢    勿以己私栽心田

    如是天災難逃仙    非你無佑定數難

    切莫怨天尤地人    重新建立正信道

    心靈修持緊加鞭    榜樣作起從善行

    以一化一化萬千    祥和寶島慈善雲

    冤魂怨戾亦普常    至此

 

格  言:常靜養自己的心靈,斷然去除雜念、妄想、欲望,真理才能澄澈、明暢,這就是神仙的境界。

 

本堂駕前中壇元帥  降

己卯年十年初二日

    詩

    修心養性目標明    道理淺酢是非清

    指指正路汝歸去    南瀛蓬山在心頭

    其二

    金科寶箴告竣即    諸生厥誠二三期

    始終一貫持永恆    方能體天同憫慈

    話

    此時堂內瑞光燦爛,紫氣沖天,盛況美極了。片刻大羅天仙暨友誼諸仙真一一奉旨前來扶乩示文,以賀本堂奉旨開著之修道指南金科即近告竣,作為日後付梓成書,頒佈世宇,以儆效尤,普化生民。

    諸生端莊肅穆,靜侯聖駕,勿失規儀,吾退。

 

本轄司綏靖侯城隍尊神  降

    讚

    大哉善乎    咫尺天路

    鸞訓揮著    勸化迷民

    熟研聖文    聞惡以懼

    遵善力行    體天同渡

    懷恤神恩    真鸞堂也

    題文

    『同舟共濟完使命

      攜手繳旨覆聖恩』

 

嘉義觸口龍隱寺濟公活佛  降

    詩

    龍飛鶴啼眾生醒    天搖地動吾獨醉

    勸君行道及時進    莫延遲疑魂未歸

    示

    高興貴堂又一功    過程實在不輕鬆

    惟盼諸子再努力    天命膺任可斯重

    戮力齊心創佳績    堅定信心赴瑤京

    題文

    『慈航同普、信念更堅』

 

溪口開元殿延平郡王  降

    詩

    開天闢地有仙靈    元神練液化成人

    殿前誠練把同脈    延平開台共普圓

    郡王聖示明性堂

    讚

    明性諸真    慈憫天意

    扶書勸世    修道指南

    真理明路    詩訓中正

    普收三期    齊赴龍華

 

林口觀音寺觀世音菩薩

南海小陀山觀音院觀世音菩薩

半天岩紫雲寺觀世音菩薩

內埔妙善堂觀世音菩薩       齊降

        題文

一、婆娑世界善文指引

        同証如來方得自我

二、慈航行舟光明指岸

        宛如天堂共沐佛恩

三、經文以訓凡塵之子

        得而習之修之指南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示

    本堂奉旨開著修道指南金科已近尾聲,吾神奏請玉帝於下期十月十六日正式接旨告竣。諸生該準備之事宜一一備齊,勿可怠忽。今宵至此,各位辛苦了。

 

本轄南興宮駕前千里眼、順風耳  降

己卯年十月十六日

    話

    聖母即將駕臨登堂參著,吾退主一旁。

 

本轄南興宮天上聖母  降

    詩

    恭賀新書告竣連    諸生勵志可感天

    慈航法駕堅心造    天恩蕩蕩勉眾賢

    話

    可喜可賀!歷經一年之數,貴堂又完著了一本聖書。歷眾仙佛仙真之垂言聖語來普化蒼黎,還須貴堂再扶鸞著書,則而進世界大同矣!

    片刻玉旨臨堂,吾先退一旁,等一同接旨。

 

本書督造孚佑宮孚佑帝君  降

    詩

    恭賀修道指南成    宏揚聖理依金篇

    扶鸞社內光一現    明性堂中萬八個

    話

    賀金篇告竣可喜也!三界諸真齊來同沾聖恩,一刻後玉旨蒞堂,貴堂主席接鸞。吾退候旨。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讚聯

    『修道復真扶鸞承命著書拯原靈

      指南方針明性群效登岸上瑤天』

    敕

    本境福德十五里外空迎旨

    諸部王爺十里外空迎旨

    本堂五聖及眾司神職五里外空迎旨

    中壇元帥以本堂為中心調派五營

    恭接御使,凡有魑魅魍魎一盡驅除以維清淨,不准干擾欽差大臣,違者永不超生。

    話

    現刻欽差大臣駕臨,諸生速速焚香向外跪接,並鳴炮三響。吾退。

 

欽差大臣金闕主秘護世天尊  駱降

    詩

    欽承玉旨下南天    風虎雲龍隨兩邊

    爾等書成告竣日    宏揚聖書稀沾恩

    玉旨宣讀(神人一同下跪九叩首)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  居昊天金闕,威鎮靈霄,掌三曹聖佛仙真升降之權,握白陽三期之責。唯!九二原靈失統,不知返本歸真,反受凡塵之蒙蔽,造下罪業,天示警以天災而降之,仍不知悔悟,望能醒思之。咨爾扶鸞社明性堂,每每奉旨著造聖書,都能如期告竣繳旨,此期開著修道指南,業經神人合一,勞苦辛勤,今已告竣。

朕  龍心大悅,特命駱卿帶詔嘉賞神人功勳

    敕賞本書神職加封六級

    敕賞參著本書之聖佛仙真各加二功

    敕賞本書人職功過由記錄司神記下,待書頒行論功行賞記入白陽天簿。

    敕賞印贈本書每本三功。鼓勵印贈論功行賞記入白陽天簿。

    欽哉

    勿忽    (九叩首謝恩)

  天運己卯年十月十六日  頒行

 

    讚

    歷歷蒞貴堂    聖書獨佔鰲

    金篇玉律著    勸化貫雲霄

    吾不言了,回天覆旨,退。

 

本堂關堂三帝君  降

    話

    現刻諸仙真送欽差大臣回天,送駕鳴炮三響。

    本書至今晚圓滿結束,感謝上天宏慈,諸仙真之眷顧與諸生之配合始能完成。更感謝十方大德的助印,其功德無量也。最後祝各位大德,身體健康,道果日進。至此。「修道指南」全書終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