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

張貼日期:Oct 28, 2019 9:40:54 AM

出處:善書圖書館http://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77/c77018.htm#

五常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五倫是組織,維繫五倫的是五常,就是常道。這個「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徳標準,仁、義、禮、智、信。在佛法裡講就是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行(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五戒、五常,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常是永遠不能失去的。

「仁」,是會意字、仁者愛人,要推己及人,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我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可以叫別人做,愛人如愛自己,仁慈博愛,這叫仁。現在人可憐,不知道愛自己,更不會愛人!不知道守住自己的本善,這是不自愛。人不自愛、就不會愛人,自愛才會愛人 ,人懂得愛人就不會害人。愛人從愛父母、妻子、兒女、家親眷屬開始,慢慢再擴大,擴大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在佛法講,不但愛人,還要愛樹木花草、愛山河大地、對待萬物,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像天、地一樣沒有一絲毫私心,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平等的照顧一切眾生。現在的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是愛心完全沒有了。人人有愛心,社會才會祥和、問題才能化解衝突,衝突就沒有了。

夏商周時代稱為三王,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總共一千八百年。這一千八百年,用仁治國,稱為小康之治,還稱不上大同。從禹王傳位給他的兒子開始,(他的兒子太好了,天下都推崇他。)之後就變成家天下,傳位的時候都傳自己的兒孫。這些君王們都是用愛治天下,真正負責任,真正的履行仁道。

 

義是什麼?義者循理,無論何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情、合理、合法,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則。「義」是盡義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不求果報,不求回報,不講權利。在什麼地位、什麼身分,應當做哪些事情,要把這個事情盡心盡力做好;處事待人接物循規蹈矩,利益眾生、不傷害眾生。這就叫義。有義走遍全世界,沒義就走不通。

中國自古以來教學是義務,束脩是學生對老師的供養,老師決定不會訂標準,有訂價那是生意買賣。教學是義務,這是師道,若訂價碼,貧窮人受教育的機會就沒有了。所以中國的師道是多麼值得尊敬。孔子教學,有教無類,對學生決定沒有分別,學生對老師的供養是隨意的,富有的多供養一點、貧窮的少供養一點,沒有也行。所以老師都很清貧,但是他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受到大眾普遍的尊敬。老師看到學生將來在社會上個個有成就,他也很安慰,他的心血沒有白費。

所以要講求義務,人人都能夠對社會、對大眾願意盡義務,不講求報酬,這個社會才真正有進步,報酬裡有偷工減料的、有偷懶、有欺騙的、義務裡頭沒有。

我們要給眾生做個講義、行義的好榜樣。幫助眾生的項目眾多,那要看我們是在什麼樣的地位,什麼樣的身分。或是用財力,或者是用勞力,或者是用智慧,或者三個都用,盡心盡力,全心全力,為一切苦難眾生工作;幫助他解除苦難,離苦得樂。不要計較報酬,也不要計較工作環境。心裡存義,做出道義、仁義、情義、恩義的形象來幫助社會,廣度眾生,讓眾生回歸道義。

禮是生活規範、是社會秩序,禮是有節度的、不能夠超過也不能不及,也不能不到。儒家講的禮,是古聖先賢、祖宗傳下來的教誨。禮的本質(內在精神)就是恭敬、謙卑,表現在外的身口意(三業),自然就現出尊重恭敬別人的相,這就是禮。所以禮是以心為根本。古人講「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有誠敬,外在身體自然表現出禮。禮之本—恭敬心,恭敬心是我們本性,是自性中的性徳,本有的。學禮的目的就是恢復恭敬心,「禮者,敬而已矣」。

在佛教到中國來之前,中國古聖先賢把禮敬擺在第一條,謙卑是基礎,沒有謙卑什麼都不能建立。所以從謙卑開始奠定基礎,然後學敬愛別人,從內心真正敬愛,尊重、關懷、照顧、幫助眾生。『曲禮』,第一句就講「毋不敬」,在佛法講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禮敬要遍法界虛空界,就如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一樣的謙卑恭敬。對一切人、事、物都不能夠失禮、失敬,這是成佛、成賢的大根大本。中國聖人跟佛菩薩的觀點一樣,真正有學問、有徳行的人沒有驕傲,沒有別人不如我的想法,只要有人請教,無論是什麼身分的人,上自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他們都親切教導。可見聖賢們平等的恭敬心。

 

「禮」是有節度的,不超過也不能不及;它給的水準,是剛剛好的,可以欣賞,可以享受,不至於氾濫。佛法講的十善業道、三皈五戒,其中有淺有深,最淺的人天法就是節制,不至於造成災難!中品十善就保人身,上品十善生欲界天。往大處、往深處講,它是無上菩提的基礎,所以有這些基礎,能深明因果,雖有習氣,煩惱沒斷,但能控制,能止得住,不會太過分,這就是合禮,是名符其實的賢人君子。沒有節度,基礎不能向上提升,人都做不好,怎麼能作佛、作菩薩?作為弟子,想成就學問,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先學規矩。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在佛就是戒律,在儒就是禮;禮是社會大眾生活的規範,人人都要遵守。禮的條文是隨著時代而修訂的,適合時代。古禮,每個朝代,日常生活的禮節,祭祀祖先的禮節,賓主相見的禮節,婚喪喜慶的禮節,都訂得很清楚,一定要照著做才不失禮,不照做就不懂禮。如人跟人相見面,在古禮行最敬禮,就是三跪九叩首,這是最恭敬的禮節;現在最恭敬的禮節是三鞠躬,不一樣了。從滿清亡國之後,一直到現在,將近一百年沒有禮樂。比如父母過去了,喪禮怎麼辦?披麻帶孝,那是滿清的禮。有很多人問我,對不對?我說也對,國家沒有制禮作樂,怎麼做都對。這在將來史學講這叫亂世,沒有規矩。從前朝代,歷史上有他的史,那什麼原因?他制禮作樂,就是說他的政治上軌道。沒有禮樂,就是始終還沒有上軌道,還在摸索。中國這一次的亂,在歷史上來講時間是最長的。我們讀中國歷史,知道中國這兩千多年當中,任何一個朝代建立,帝王都要重新制禮作樂來教化人民,一般頂多是五年,國家一定就公佈禮樂,全國必須要推行,人人都知道守規矩,所以中國古時候是禮治,不是法治;法治是強迫性的,禮治是從內心裡的悅服。

中國自古以來的標準:道 、德、仁、義、禮,禮是底線。有禮社會就有秩序,大家心理都安 ,都能委曲求全。「全」是圓滿,是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自己受一點委屈,得到圓滿,值得!不肯委屈,圓滿就得不到了。所以一定要有禮,禮能安心。如果沒有禮,就沒有規矩,社會不會安定,人民不知道怎樣做是對,怎樣做是不對。就像車行走有軌道,有軌道很舒暢。軌道沒有了,車輛橫衝直撞,局面就亂了。

禮是人類區別於禽獸的標誌,禮是文明的象徵。古人曰:「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我們人今天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我們人有禮,禮是我們做人最低的標準。禮是起到預防、陟禦的作用,是治未病,法律是手術開刀,是治已病;禮是讓我們自覺的維護道徳,到了法律,是已經完全違背了道德、道義,所受到的制裁。所以學禮,不是約束、要求我們,而是在成就我們做人的美德,成就我們的德行和學問。禮沒有了,完全是爭利,現在這個社會沒有禮,都在爭利,天下大亂了,防線都沒有了。內三毒、外誘惑,這個不得了。人失去了人的軌道,那跟餓鬼、地狱、畜生就沒有兩樣。

 

沒有禮,儒就沒有了,學儒就變成儒學。秩序沒有了,規範沒有了,所以現在學禮很難,只有找古禮,《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是最淺顯的禮節,是基礎。禮治的基礎是教學,人人能夠懂得忠孝節義,從這裡下手,能自度度他,禮治就可以落實,這樣才能夠幫助社會安定,幫助世界走向和平。

「智」是理智,不能感情用事,人要理智做主宰,就不會犯過失,就不會做錯事情。「智」跟佛法所主張的完全相同,處事待人接物要理智,這是屬於性徳。現在人多半感情衝動,頭腦不夠冷靜。頭腦冷靜,那就是理智,才能真正判斷正邪、是非、真妄。感情衝動的人不辨是非,不曉得好歹,一切都順著情欲。佛是順理智,理智是覺,感情是迷。

 

「信」是言而有信、講信用。中國人講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來是聖賢,相信自己本性本善 ,相信自己本來是佛,相信我努力,能恢復到自己的本位。學佛相信自己本來是佛菩薩, 能成佛菩薩,不相信自己是佛菩薩,永遠不會成佛菩薩。不相信自己的心是本善,永遠做不到善人。我們無始劫以來就不相信自己本來有圓常的覺性,所以一直在迷。

「信」是基本的道徳,稱為信徳。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是做事情負責任,說到做到,絕不欺騙別人。孔子講「人無信不立」,老祖宗把信放在道徳的最底限,五常,仁義禮智信,信是最後一個徳行,如果信沒有了,前面四個全部都是假的。信好比是第一層樓,理智是第二層,禮是第三層,義是第四層,仁是第五層,第一層沒有,前面四個全都沒有,信是道德的根基,人要不講信用,所有道徳都毀掉了。中國自古以來把信擺在做人第一個條件,人無信則不能立足於社會。信是傳統文化的最後的一個底限,如果信心失掉,中國傳統文化就滅了。恢復仁義禮智信這個信心是大難之事。

仁義禮智信,五種基本的道德,這是做人的基礎,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能違背。《左傳》上有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意思就是說,人要把五常仁義禮智信丟掉,這個人就不是人了,是妖魔鬼怪出來了,因為妖魔鬼怪不講仁義禮智信。我們時下講人格,人格就是做人的資格,做人的資格就是這五條。這五條要是沒有了,做人的資格也沒有了。將來不會得人身的。要想來世還得人身,那得好好的把這個人格保持住,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守住這五德,來生才能得人身。要生天,這五個條件要加強,要修十善業道才能生天 ,天的資格比人要高。可見五常太重要了。古今中外永遠不能變更的,人人需要遵守的,決定不能夠失掉。

要拯救災難、要端正社會風氣,傳統倫理道徳必須提倡,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是總綱領。

淨空法師專集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