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八月底,在台灣嘉義市彌陀路,新開了道教光正「萬教宮」;宮內除供奉保生大帝、孔子……等神像外,在前排正中,還供有回教教主穆罕默德,雙手合十。在穆像的左邊,塑有一尊耶穌偶像,右邊則是一尊基督偶像。台灣向來盛行多神教,但把「耶穌」與「基督」塑像,供人膜拜,似是首次。據該宮黃姓廟祝表示:「光正萬教宮是道教廟宇,但標榜萬教相育而不悖雲。」對於萬教宮的塑像,我們有些話不得不說。
一、台灣道教界名人趙家焯先生說:「道教能融和其它宗教。如仙佛合宗、三教合一、五教合一,都是道教。拜中國神兼拜外國神的,也是道教。」趙氏承認「道教是多神教」,他又清楚地表明「道教之最崇高的神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至於道教尊奉的「黃帝,老子」,也是道教的主神。(見氏著《道學與道教》七七––七八頁)。由此可知,多神教的道教有最崇高的神,與主神等分別。當然在主神以下還有許多「次級神」與「下級神」等。現在我們看出道教萬教宮雖也把基督教的唯一神耶穌塑像放入道教中(下段再詳論耶穌與基督像),但道教既然已有了自己早已相信的「最崇高的神」與「主神」;所以只是把耶穌與基督像,作為道教主神以下的下級神來供人膜拜而已。我們以為這不是甚麼「萬教相育而不悖」,而似在貶低耶穌的神格與褻瀆祂的聖名了。
二、多神教大多采「主僕神」制度,主神(或佛)左右,或立或坐,有兩個類似僕役的下級神。在台灣民間,叫作「挾祀神」;在佛教,叫作「月劦侍」或「挾持」。道教玉皇大帝的挾祀神是無名小卒「太乙救苦天尊」與「雷聲善代天尊」;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的月劦侍是他的兩個弟子:迦葉與阿難,或普賢與文殊兩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主佛阿彌陀佛的左右挾持,則是性別欠明的觀世音與大勢至兩菩薩。如今,台灣萬教宮竟莫名其妙,自作主張,塑了耶穌與基督兩像,且把他們降級,作了連中國回教徒也誓死不曾認為是神的穆罕默德的侍從僕役––挾祀神。但我們不禁要問,萬教宮為何不倒轉過來,把基督教的耶穌作為主神放在正中,而另把穆罕默德拆開,塑成「穆罕」與「默德」兩像,放在耶穌的左右,去作耶穌的侍從僕役––挾祀神呢?萬教宮把基督徒所信奉的神––耶穌貶成下級神,作了回教教主的侍從,說來令人心傷!這像是萬教宮在打擊耶穌與基督教的地位與聲望啊!
三、道教萬教宮竟不顧基督教所講,把耶穌分解,製成了所謂耶穌像與基督像,那些對基督教認識不清的人,極可能會因而誤信:「基督教也是多神教,有名叫『耶穌』的神,也有名叫『基督』的神,他們都是小神啊!而且,基督教比回教小啊!」對於萬教宮的製基督教神像,我們以為這似在破壞與混淆基督教的一神論教義。根據聖經,耶穌(Jesus)意為「救主」,「基督」(Christ)意為「受膏者」(彌賽亞):「耶穌基督」全句的意義是:有一位道成肉身,名叫耶穌的人,是世人的救主,有基督的職分。
四、聖經教訓,嚴禁人造偶像與拜偶像。但是道教萬教宮卻違背聖經,塑出耶穌與基督像,叫人去拜,陷人於拜偶像之罪。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實在於心不忍,看到有人在大拜甚麼耶穌與基督神。多神教徒喜燒香點燭拜神,在這兩座像前,當然也免不了香燭之災呢!異教徒如拜異教神偶像,只好讓他們去拜,但如今道教萬教宮即造了基督教所不許的偶像––耶穌像與基督像,供人膜拜,似在戲弄耶穌,開基督教的玩笑了。
五、多神教徒拜神時,就像在市場購物一樣,挑挑選選,最后買回自己看中的。例如多神教徒在昨天對某神還拜得十分熱心,但今天卻會對昨天的那神,嗤之以鼻,不再拜他(她)而去挑選另外一神拜他(她),因為據說昨天拜過的那神,一點也不「靈」的緣故。一個多神教徒為了某事求神時,一次能連續換拜數神甚至數十神之多。如這些神真是有靈,不把他(她)們氣死才怪!德國宗教史名學者Max Muller稱這種「三心兩意,換來換去」的崇拜方式為「交替神教」(Kathenotheism)。如今,在基督教中只信奉為至高的神––耶穌,卻被萬教宮的人打入三等雜神行列,成了諸神中的一神,且是低級的挾祀神,讓人「選拜」了。想到這裡,我們以為萬教宮是在侮辱耶穌,打擊基督教了!
站在信仰基督教的立場,我們要向台灣萬教宮提出嚴重抗議。該宮對基督教不敬,簡直是在踐踏基督教了,請萬教宮負責人立刻除去這兩尊不倫不類、有辱基督教聲譽的「耶穌」與「基督」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