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华人(续之六)
法国殖民时期:(1884-1945),对永隆省而言,是始自1867年
场景四十六:戊辰年(1868)11月24日,永隆参办官向明乡百户张玉郎下达的公文:现在需要详查常需用品如油、藤、矿盐、米、生絲、糖、豆、花生油、鹹鱼、鱼乾、槟榔、烟草等。务必把每一种的价格逐项列出,详细地覆禀,以便凭此续办各事。
永隆参办官為札飭事:茲宜詳照現在常需如油、脂藤、壙盐、米、生絲、糖、豆、𧯵油、魚鹹、乾魚、芙榔、煙藥並各等物,現每項價錢若干,宜一一計列,詳明覆禀,便憑照辦。茲札!
右札饬。
明鄉百戶張玉郎據此。
戊辰年拾壹月弍拾肆日。【永隆清查区INSPECTION DE VINH LONG-参办官蓋章】
(“𧯵油” 的“𧯵”是 phộng的喃字,指 đậu phộng,“𧯵油”即花生油。“芙榔”是槟榔或槟榔和槟榔葉,越语称 trầu cau,喃字有许多不同的写法,通常写成芙蔞或芙蒥。“藥”是越语 thuốc 的喃字,也可写成𫊚或𧆄,越语称吸烟为吸药,即 hút thuốc。)
场景四十七:己巳年(1869)1月14日,永隆参办官向明乡社长下达的公文:嗣德统治时期,凡在村裡收稅,田主们没有村簿,弁吏或守簿登记于簿內,然後由村长签发收据给田主。现在的收据不能像以前那样虛报数字,必须写清楚是收哪种田或园,或哪种附养地的稅則,是谁人已納哪种稅,几畝或几人,钱是多少貫多少陌。假如哪一村的收据像以前那样没有说明是谁人已納哪种稅,多少畝,交多少貫多少陌,本聀必把村长及大乡职,依照窃盜律治罪。还有,如果有人告发村长趁机收稅而不发收据,或收据不清不楚,那本聀就相信这人,依照窃盜律治罪,並收钱还给这人。假如收据清楚,本聀自行研究处置,如村长有误就从轻,令他退还该钱,不依照窃盜律论罪。又如果村役收民钱来做乡务事,就照收稅之款那样,收据写清楚是用来做什么的,以便本聀详查,看那是有益或无益之事。
永隆参辦官為札飭事:嗣德凡在村收稅,諸田主無有私村簿,卞(弁?)吏或守簿編記于簿內,然後村長編來許田主,其編來不得編虛数如旧係,收何項田或園,或附養各項稅則,編內明敘何名已納何項稅,幾畝或幾人,錢数幾拾貫幾陌。若何村編來如旧,無有明敘何名已納何項稅,(若)干畝,並錢幾拾貫幾陌,本聀必據村長及大鄉聀照從窃盜律治罪。存如有何人就奸告村長剩(乘?)收稅錢而無有編來,或編來而不明白,辰本聀信如此人,照從窃盜律治罪,仍收錢還許此人。若編來明白,本聀自行究處,如村長有誤者,從輕飭其退還錢文,不照從窃盜論。又如村役收民錢行鄉事,照咱依收稅之款,編來明白,行何事件,以備本聀詳察(查?)村役所收行有益無益之事。茲札!
右札饬。
明鄉上社社長鄉役據此。
己巳年正月拾肆日。【永隆清查区INSPECTION DE VINH LONG-参办官蓋章】
(“編來” 是越语 biên lai 的喃字,意指收据。“存”是越语 còn 的喃字,意指还有。“乘”是越语 thừa 的喃字,意指乘机、趁着。“辰”是越语 thì 的喃字,“辰本聀...” 意指本职就…。 “仍”是越语 nhưng 的喃字,意指但是、可是。)
场景四十八:己巳年(1869)二月初三日,永隆省文庙会正会的百戶張玉郎和会中仝人申请祭祀许可事:今年祭祀孔子的春丁是二月初四、初五日,致祭仪式有礼乐,会集结很多人,所以不敢冒然举行。因此请求参办官批文许可,以免受到阻碍。
永隆省文廟會正會百戶張玉郎同會等叩禀為乞為憑事:由本年貳月初肆初五等日屆文廟春丁,同會設儀在廟致祭,窃恐事有禮樂,趨附多人,不敢炫行,為此伏乞參辦堂官文批,許同會等至本月初肆初五兩日致祭,庶免關礙。今叩禀!
正會百戶張玉郎點指。
專辦潘文粹點指。
己巳年貳月初叁日。村長鄧文謹記。【龍湖村長蓋章】
(“春丁” 是文庙向孔子致祭的日子之一,定在每年农暦仲春上旬的丁日,又称上丁日。1969年的上丁日是二月初五,当天的天干地支排列是丁未日。秋丁是仲秋的上丁日。)
场景四十九:己巳年(1869)三月十六日,永隆省文庙会的仝人等为劝捐造潘清简经略大人新亭事:为了感谢潘清简的恩德,南圻永隆同会明乡上社本社向各总、社、村发起募捐,用以建造新亭来长久奉祀。结果共募得710贯,捐款人姓名和所捐数额均详列于新亭总簿内。
南圻永隆同會明鄉上社本社
己巳年叁月拾陸日
捐造經畧大人新亭總簿
永隆省文廟會同會人等為勸捐事:嘗思感前人之德,沒世不忘,服前人之恩,終身圖報。此乃古今之通誼也。矧茲經畧潘大人乃三朝台輔,六省斗山,而生前素有德留民者多矣,不幸辭世損座,潔身全節,而三公子又潔身遠去,祀所既無其人,我等乃是好義南中之人,豈可恬然而不追念哉。仍此合會紳弁各總社村,擬立新亭以為奉祀大人之有所享也,而晨昏香火,留(流?)傳後代,世世不絕,以表我南中之有人也已。第念這事匪小,獨力難堪,爰馳請傍近諸總社村立為一會,倘得每村鄉師、鄉紳、鄉豪、村長同心叶力,廣行勸捐內村,倘得銀錢数干,同會照併辦買材木,創造新亭,以便奉祀。所謂眾志成城,事可濟也。
己巳年叁月拾陸日,明鄉上社本社
鄉主張玉郎 喜捐錢壹百貫 鄉禮阮玉璘 喜捐錢叁拾貫 鄉長康有理 喜捐錢伍拾貫
鄉長阮有義 喜捐錢貳拾貫 社長阮世德 喜捐錢拾貫 權社郭有利 喜捐錢拾貫
副社陳公幼 喜捐錢叁拾貫 副社葉有理 喜捐錢拾貫 副社黃有興 喜捐錢貳拾貫
副社潘志善 喜捐錢拾貫 副社阮有盛 喜捐錢拾貫 鄉書陳光輝 喜捐錢拾貫
秤斤郭仁貴 喜捐錢拾貫 秤斤陳玉覩 喜捐錢拾貫 秤斤何元壽 喜捐錢五貫
秤斤楊世文 喜捐錢拾貫 秤斤林至請 喜捐錢拾貫 秤斤康有慎 喜捐錢拾貫
秤斤張王典 喜捐錢拾五貫 知事陳有律 喜捐錢拾貫 知事張豐盛 喜捐錢拾貫
知事張玉友 喜捐錢拾貫 知事阮楊梨 喜捐錢拾五貫 知客林志誠 喜捐錢拾貫
知客葉公元 喜捐錢拾貫 知客黃登科 喜捐錢五拾貫 聀目郭 辰 喜捐錢拾貫
聀目黎俊秀 喜捐錢拾五貫 聀目盧光遲 喜捐錢拾貫 役目楊 善 喜捐錢叁貫
役目葉 美 喜捐錢叁貫 役目王光盛 喜捐錢拾貫 役目林公紹 喜捐錢五貫
役目陳正治 喜捐錢肆貫 役目黎 川 喜捐錢拾貫 役目曹 任 喜捐錢拾貫
書目王光誠 喜捐錢拾貫 書手黎俊德 喜捐錢拾貫 原舊社長威 喜捐錢貳拾貫
原百戶何 文 喜捐錢貳拾貫 孫 生 喜捐錢貳拾貫 郭 祿 喜捐錢拾貫
黃 清 喜捐錢拾貫 裴 寶 喜捐錢拾貫 陳 仕 喜捐錢五貫
曾𢧚 喜捐錢拾貫 潘 亢 喜捐錢五貫
由本社各聀及民未交錢者,後照辦。合本社喜捐共錢柒百壹拾貫。
(南圻西南三省的经略使潘清简,在1867年6月因西南三省被法军佔领而自杀殉职,他的儿子则起义抗法。见《越南知多少-64》)
场景五十:己巳年(1869)4月10日,永隆清查区参办官传示: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日常通商买卖,在法国法律的规範之下,必须遵守商业法的第39和42条,不然的话就触犯了刑法第42条。商人还必须按第8、第9和第10三条规定去设立各种买卖行为的簿册,凡冊籍內违法致买賣人犯条律,将被罰罄尽。 第8条是关于登记每日的生意、钱银的进出和书信的来往。第9条是每年修一册,说明自己买卖什么、欠谁多少、谁又欠自己多少。第10条是每年结算一次所有日記簿和会计册。第39条是关于公司、总会、分会之事,需经国家法认证,私人的就由城市法规的第1325条处理。第42条是关于公司、行业协会或分会的事务记录,在每月15日交到当地商事法庭。独自开一家商业公司的,必须过滤账簿,在法庭张贴三个月後由法庭审批。如果一家公司在多个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经销商,则应在各地的商事法庭进行交接、记账和张贴。每年西暦 1 月的前 15 天,商事法庭或地方当局,及没有商业法庭的地方则附近的城市当局,必须指定一两家报纸,从 15 日起依法公佈各公司、行业协会或分会的事务记录及定價。该报纸必须起草一份有印刷商作证和公社证明的副本,以便从第一天起三个月内将其记录在簿册裡。这些规则都必须认真奉行,如有违犯,将被罚没收所有收益,但如果只犯了一两项,则将酌情处以一两部分的罚款。(以上是笔者对原文的解读,不知是否正确。)
己巳年肆月初拾日 傳示
監視東方人及西方人通商,相當買賣每壹日中,察通同買賣事,再作從浪沙法律,聞出再說許東方諸人買賣,憶得壹定諸體例在叁拾玖條及肆拾弍條,均属商賣律,遵據謹慎。若何倘臨不遵此體例,則東方商賣公司有事通同與西方人,則犯肆拾弍條刑律。諸人商賣遵據諸體例,定第八、第九、第十該叁條,設立商賣冊。凡冊籍內違法致商賣人犯條律,則罰人罄盡。 第八條:每人商賣,日有記簿壹卷,每日編人欠己,並己欠他,商賣事如何商賣、何格收領封記,何格大抵編諸事自收,自還,不論何格式。又每壹月編列錢銀銷用家內,一一私作,不從諸他簿籍,用商賣事中無非緊急冊籍。凡人寄書照收置為有所存,自己寄書宜留抄入簿。 第九條:每壹年修冊,明敘自己商賣何物,與己欠他幾何物,他欠自己幾何,每壹年再編私簿此事。 第十條:日記簿與會計冊,每年考察押用跡壹次。留抄書紙冊不得作從此法,大抵據從日月次序明編,不得空白留款。 第叁拾九條:諸公司總會之事,或有人受會分會而已,則有國家法為証,或有私跡遵從第壹千叁百二十五條,属城舖律。 第四十二條:畧編抵公司事,諸總作會事,或受會分,據自十五日宜交商賣官座在地分中,乃自己立公司商賣家所許人刪出他簿及粘揭以足叁月在處断座。凡何公司有多家商賣居多所相異,則交納事編入簿及畧編粘揭紙,宜作在商賣座每壹地分內。 每壹年拾五日內西正月首,商賣會座或地分官,及無有座官之辰,則近城舖內,指定一二件日程(呈?)據自十五日將公司諸事會畧編紙或公司留會分及定價依如編此紙着入日程(呈?)得如法,仍有日程(呈?)草壹本,有印人為証,有該社認寔,並着入叁月簿內併自日首。 此諸體例奉守謹慎,倘作違犯,則罰盡利分。若過咎一二線,仍罰一二分隨宜。
右錄
明鄉社遵奉。【永隆清查区INSPECTION DE VINH LONG-参办官蓋章】
(“傳示”指传达告知 。“浪沙”是法兰西 Française 的越语音译。“罄盡”是用完,沒有剩馀,可能理解为清盘,破产。“寄書”的“書-thơ”,越语指书信的信,而册-sách才是书本的书。“座”是越语 Tòa 的喃字,指法庭。 “日程”指报纸、日报,正确的写法是日呈。)
场景五十一:己巳年(1869)5月15日,永隆省明乡上社第五组代理社長、副社、秤斤、聀役等为乞審照事:本组接受本社乡主、乡礼、乡长、社长的指派,担任文庙会视事司的职务,我们已奉命分配好清洁和安保队。现恳请把每年春秋二祭及潘经略忌辰交由当年的副社筹办祭品,至于我们的职役则负责督促全体组员到文楼集合,等候差遣。还有每月的初二和十六日,本组组员分成两班到会馆等候差遣,请免除组员们在会馆的杂役。专此乞求乡主、乡礼、乡长审查,批准所请後存照。结果,得到的批示是:“照依”,即依照所请,给予批准。
永隆省明鄉上社第五號權社長、副社、秤斤、聀役等呈為乞審照事:由卑第承本社鄉主、鄉禮、鄉長、社長飭票卑第從文廟會為視事司,卑第業已奉從,輒敢分置內司聀役清安隊。茲卑司懇乞每年春秋弍祭並經畧大臣諱日交許當年副社辨(辦?)用盘饌福食,存本司聀役糾率內第民,各宜悉集齊就在文楼,聽從本社分派。再常年每月初二拾陸等日,卑司分為弍班就會候派,至如內第民等,凡會館雜派,乞皆準(准?)免。為此伏乞本社鄉主、鄉禮、鄉長、社長大人審照,許文留後存照。今叩!
照依。
照依。 依。【明鄉上社蓋章】
己巳年五月拾五日。 權社長郭萬利記。【文廟視事蓋章】
副社黃有典記 秤斤孫士生記 聀目盧光遲記字記
役目林光紹記字記 知事潘青蓮記字記
(“存照”是把文书保存起来,以备日後查考、核对。)
场景五十二:丁丑年(1877)某月某日,永隆参办官为札飭事:现在奉元帥官令,传飭明乡社民,在來年西暦元月一日,即农暦今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安插入各村与安南人民同受一律稅例。因此下令各村,根据村內有多少明乡社民,连同妻儿、父兄多少人,年龄和姓名,尽快照数修成一册上交。假如有遺漏而被发觉,将受重罰。
永隆参辦官為札飭事:茲承元帥官傳飭明鄉社民,于來年西正月初一日,即南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插入各村與安南人民同受一律稅例等因,合行札飭。宜即飭各村據村內所有明鄉社民干人,並妻子、父兄干人,具有年姓,速行照数积修一簿禀納。若遺漏覚出,此必干重罰。茲札!
(“等因”是引敘上级来文结束时的用语。“干人”即若干人,多少人,把若干简化为干,怪怪的,这是越南特色的汉文。这篇扎饬没有标明日期,但从万年暦中比对得知那是1877年。)
明乡人本来是跟当地的越族人杂居在各个乡村裡,例如前面不同场景裡曾经提到过的龙湖村、龙凤村、平宁村、长春村、美泰村、平德村等,越族人受村长管理,村之上有县,然後县之上是省或清查区参办官,但明乡人归明乡社长管,且明乡社直接归省或清查区参办官管。从1878年开始,由于明乡社民被安插到各自所在的村裡,明乡人和越族人同样受村长管理,明乡社的历史任务也就宣告结束,明乡人只剩下运营明乡会馆和文庙的祭祀工作。
本来,南圻有嘉定、定祥、边和、永隆、安江、河仙六省,法国殖民政府先是在1868年把它们分为27个清查区,在1877年成立西贡市(Thành phố Sài Gòn),1879年成立堤岸市(Thành phố Chợ Lớn)。1887 年印度支那联邦建立之後,在1889年把嘉定省分割成嘉定(包含西贡市)、堤岸、新安及西宁4省,同时割出西宁省以西的部分归还並成为柬埔寨的柴楨省(Svay Rieng)。同年把边和省分割成边和、巴地(Bà Rịa)及土龙木(Thủ Dầu Một)3省;把定祥省分割成美萩(Mỹ Tho)、鹅贡(Gò Công)及新安3省;把永隆省分割成永隆、梹椥(Bến Tre)及茶荣3省;把安江省分割成朱笃(Châu Đốc)、隆川、芹苴(Cần Thơ)、沙沥(Sa Đéc)及滀臻(Sóc Trăng)5省,同时割出永济渠(Kinh Vĩnh Tế)以北的部分归还並成为柬埔寨的茶胶省(Takéo)下辖的基里翁县(Kiri Vong);把河仙省分割成河仙、迪石(Rạch Giá)及薄寮(Bạc Liêu)3省,同时割出北面的部分归还並成为柬埔寨贡布省(Kampot)下辖的磅地铭县(Banteay Meas)和磅咋叻县(Kampong Trach)。南圻六省演变成南圻二十一省。
由于不断的混血、本土化和在法国的殖民教育之後,世代久远的明乡人逐渐失去了听和讲唐话的能力(唐人所说的任何方言都被自认为是唐话,而且以为不会说自家方言的人是不懂唐话。),只会说越语,在语言文化上最终与京族区别不大,和唐人相比,他们和越南的主体族群反而更加接近,虽然仍号称是明乡人及维持明乡会馆的祭祀活动,但在民族认同上则自称是京族(越族),他们和从秦朝到明朝之间到越南的华人一样,都被同化为京族的一分子。到了1916年後,法国殖民政府依据本国的《国籍法》让一些符合条件的明乡人和安南人取得法国国籍,而且允许一些仍然能以唐话和唐人沟通的明乡人,在得到相同方言的帮长接受为帮民及向殖民政府缴交一笔可观的费用之後,就能取得华侨身份,成为当年中华民国的公民。1956年,南越的吴廷琰政府颁佈新国籍法之後,为了生计,绝大多数的华侨都先後入籍成为越籍华人。经过1975年之役,南北越统一之後,越籍华人而留在当地的就成为华族越南人,远离到别的国度的就成为某国籍华人,只有定居台湾或中国大陆的才恢复为堂堂中国人。
越南的阮朝自认是汉人,尊孔崇儒,称汉字为儒字。图为科举制度废止前身穿儒袍的安南士子:
下图为19世纪时越南明乡人士子身穿儒袍的集体留影:
===== 续完 =====
。。。。。。
《越南知多少?》 暂时到此搁笔, 其馀的且容日後慢慢再道来。
陸礼強
2022年6月20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