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改朝换代:纵观古今中外,由于某皇朝的兴衰,每每会发生改朝换代的战争,失败者有的被杀,有的自杀,有的被善待而终。但祸及整个家族,遭受惨绝人寰的杀戮的情事,恐怕无出越南之右。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越南最後一个皇朝 – 阮朝(Nhà Nguyễn)的缔造者阮福映(Nguyễn Phúc Ánh),即嘉隆皇(Vua Gia Long),是後黎朝後期南北纷争时南朝(即广南国)最後一位阮霸主(Chúa Nguyễn)的侄儿。在广南国末年,由于权臣当道,苛捐连连,民不聊生,引致西山(Tây Sơn)阮氏三兄弟起义,于1777年灭杀阮霸主全家族,破坏上至阮璜,下至阮福纯共九代霸主的陵墓。15岁的阮福映是唯一漏网之鱼,接着,他以广南王遗孤的身份,开始招兵买马,讨伐西山阮氏(新阮),但却饱受战败之苦,到处逃窜,甚至流亡到暹罗(今之泰国),可幸的是,一直都不乏追随者。1780年,阮福映称王,成为新的阮霸主。直到1788年,在暹罗王和法国传教士的多方帮助之下,再加上西山皇朝忙于应付来自北方後黎朝宗主国清朝的问罪之师(为逃亡到中国的大越後黎朝末代皇帝黎昭統,Lê Chieu Thống,讨回公道,因为西山皇朝把郑霸主和後黎朝给灭了),阮福映(旧阮)成功的拿下了南方的嘉定城(Thành Gia Định,今之西贡)作为北伐根据地。1789年元月,阮惠称帝,在击退清军後纳贡称臣,得到清朝乾隆皇帝册封为王。1800年,阮福映开始挥军北上,1802年7月,终于攻入昇龙城(Thành Thăng Long,今之河内),把西山皇朝消灭,建立统一的南越阮朝,並获清朝嘉庆皇帝册封为越南国王。阮福映的年号,是以嘉定城的“嘉”字和昇龙城的“龙”字结合而成。後来,为了减低前朝所遗留下来的影响,嘉龙皇把黎朝所建的昇龙皇城拆除,另建一较小得多的皇城,並把原名代表威严的“龙”字改为代表旺盛的“隆”字,所以他的年号就由“嘉龙”变为“嘉隆”。
阮福映对西山阮氏三兄弟当年灭杀阮霸主家族的仇恨,给予了极其残暴的报复:把西山阮氏家族和追随者,包括两夫妇皆为西山名将的陈光耀(Trần Quang Diệu)和裴氏春(Bùi Thị Xuân)及他俩的唯一女儿,全部处以极刑,有的被凌迟处死,有的被五象分尸,有的被大象践踏,有的被棒击至死,全都是当众行刑。西山各皇帝的陵墓被捣毁,把尸骨击至粉碎然後抛弃,另泰德皇帝阮岳、光中皇帝阮惠、景盛皇帝阮光纘(Nguyễn Quang Toản,阮惠之子)的头颅及阮惠夫妇的牌位则被关进黑牢裡。至于早已去世的家族成员,尸骨也被从坟墓中挖出击至粉碎。
反过来,对于历代阮霸主,则全部追封为皇帝。
西山阮氏家族中唯一化险为夷的人是黎玉萍(Lê Ngọc Bình),她是景盛皇帝的妻子、後黎皇帝黎献宗的女儿玉萍公主、光中皇帝阮惠的妻子玉欣公主(công chúa Ngọc Hân)的妹妹。因为被嘉隆皇帝看到,惊为天人,不顾众人的反对,把她纳为第三位夫人,封为第三宫(Đệ Tam Cung),後来还为嘉隆帝生了皇子和公主各两人。
越南的疆域从秦汉时代的交趾郡和九真郡,一直发展到近代,已多出了两倍,其中一部份前面已经谈过,那是把由当年的日南郡脱离出中国後发展成的占婆国,逐步的蚕食後,再继续把原扶南国,後来的真腊或柬埔寨的部份领土给吞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一个国度:
柬埔寨、中国历史对照表:
越南逐渐向着南方开拓疆土的过程:
1069年:大越李朝李圣宗在亲征占婆时俘获占婆王Chế Củ (Rudravarman III) ,占婆王以割让北部三州之地赎回自由之身,这大概是现今的广平省(Tỉnh Quảng Bình)及广治省(Tỉnh Quảng Trị)的滨海县(Huyện Bến Hải)一带。
1306年:大越陈朝陈英宗将其妹玄珍公主(công chúa Huyền Trân)下嫁占城王,占城国王制旻(Chế Mân) 将包括顺化的乌州及哩州作为聘礼献给陈朝。次年陈朝改为顺州和化州,同时大量移民,积极开垦。1407-1428年明朝统治时,属交趾布政使司管理下的顺化府。後黎朝定为顺化承宣道。1558年至1945年的400多年间,先后为广南阮氏、西山阮和 阮朝等王朝的都城;19世纪法国人入侵後,改为“承天省顺化市”。
1360-1390年间:不断与占婆发生征战,几乎每次都是占婆战胜,甚至三度攻入京城,但都只是大事抢掠之後即退却,直至1390年元月23日,占婆王制蓬峨阵亡後,国土逐渐向南开拓之今之广义(Quảng Ngãi)一带。
1471年:大越黎朝黎圣宗攻破占婆京城Thành Đồ Bàn又名 thành cổ Chà Bàn(在今之归仁Qui Nhơn附近),征服占婆大部份领土,其餘部份分为三国,由拥兵自重的占婆将领管理,都为大越属国,分别为占城(Chiêm Thành),化英(Hóa Anh),与南潘(Nam Phan)至十七世紀末被广南阮氏征服。疆域再次向南延伸至今之Phú Yên。
1620年:真腊(柬埔寨)王Chey Chetta II为了摆脱暹罗王朝的控制,与广南阮氏和亲,迎娶阮霸主阮福源(Nguyễn Phúc Nguyên)的女儿阮福玉万郡主(Công Nữ Nguyễn Phúc Ngọc Vạn)为王后。因为得到真腊王的宠爱,跟随玉万郡主到真腊的许多人都在朝廷中当上重要的职位,而且还允许许多广南越人到真腊去设立厂房和经商。三年後,广南阮氏在派兵帮真腊抵抗暹罗的入侵後,派使节团到真腊去巩固邦交及要求在Prei Kor 及Kas Krobei(今之西贡-堤岸一带)各设立一税务站,以税收来资助因逃避郑、阮两霸主间的战争而南移的越人定居,和在Mô Xoài(今之笆地Bà Rịa)设立一营田处来管理垦荒的越人,两项都得到真腊王接纳。这是广南国的公权力首次伸张到真腊国内去。真腊王和玉万王后所生的儿子Chan Ponhéa Sô在1628年继位,两年後被王族中人杀害。此後,王族间由于权位的争夺而相互残杀的事件不断的重演。
1631年:阮霸主阮福源有又以和亲方式,把另一女儿的女儿阮福玉科郡主(Công Nữ Nguyễn Phúc Ngọc Khoa)嫁给占城国王Pô Romê为后,藉以稳定占城,一方面与北方的郑霸主对抗,另一方面放胆跳越占城,向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进发,开拓疆域。
1658年:在真腊国玉万太后的要求之下,广南阮氏派兵攻入Mô Xoài,把不得民心的真腊王Chau Ponhea Chan (又名Nặc Ông Chân,Chan Ponhéa Sô的同父异母弟)押回广南国监禁,一年後去世。接着,广南阮氏封So Outey (Chan Ponhéa Sô的堂弟)为真腊王。从此,更多的越人移民到嘉定(Gia Định)、笆地(Mô Xoài,Bà Rịa)、边和(Biên Hòa)一带去开垦土地。当地的柬人则因宗教、语言、文化不同而主动廻避,向西面迁离。
1671年,明末的莫玖(Mạc Cửu),因不肯屈服于清朝的统治,17岁的他从广东的雷州半岛移居真腊国,不久便得到国王的宠信,並册封其为勋爵,委任他管理该国的商贾事务。後来,他为了自保起见,便收买真腊国王的宠姬幸臣,使之向国王说情,让他治理湄公河三角洲的水草地带恾坎(Man Kham)。他垦荒落籍,招四方商旅,吸引了“海外诸国,帆樯连络而来”,促使该地成为繁盛一时的港口,其後並献予广南国阮氏,此即今日之河仙省(Tỉnh Hà Tiên)。
1679年:明末龙门总兵杨彦迪,高雷廉总兵陈上川带着三千多战士和五十多艘战舰投靠广南阮氏,阮霸主在盘算过之後,向正在受保护的属国真腊要求划出两片蛮荒之地来安置他们。结果陈上川分得Kâmpéâp Srêkatrey(即今边和Biên Hòa一带),开辟之馀,把边和附近的小岛埔屿(Cù lao Phố)开发成广南国的一大商埠;杨彦迪分得Peam Mesar (即今美萩Mỹ Tho一带),结合当地民众,开发得非常成功。于是他们都成为开拓越南南方的功臣。1776年,繁荣了97年的埔屿,被反抗广南阮氏的西山起义军杀入,仇杀当地华人,根据光复後的统计,华人人口只剩下不到1%,逃出生天的人都迁移到今日的华埠堤岸(Chợ Lớn)去另起炉灶。1785年,暹罗派兵入侵美萩,大事劫掠並加以毁坏,美萩的商贾们因而都迁移到今日的西贡(Sài Gòn-Bến Nghé)一带去谋生。西贡开始成为广南国的主要商港。
1693年:广南国阮霸主阮福淍(Nguyễn Phúc Chu)征服占城国,並改稱之為順城鎭(Thuận Thành Trấn)。但在占族人不断的抗争之下,于1697年给予自治权,册封原占城王为顺城王(Thuận Thành vương)。
1698年:广南国阮霸主阮福淍派阮有鏡(Nguyễn Hữu Cảnh,又名Nguyễn Hữu Kính)征讨真腊,攻取其东部土地後,招募大量广南移民加以开发,在今之同奈(Nông Nại)一带建立镇边营(dinh Trấn Biên),及在今之西贡一带建立蕃镇营(dinh Phiên Trấn)。在两营所新建的许多村、社裡,共增加了四万户居民。其中镇边营有清代移入华人的清河社(xã Thanh Hà),蕃镇营有明代移入华人的明乡社(xã Minh Hương)。
1749年:在莫玖父子及其軍民的協助之下,阮霸主成功的把居住於湄公河流域的高棉人趕離此一地帶,再次拓展疆域。
1832年:越南阮朝明命帝皇在順城鎭改土歸流,收回自治权,占城人的国家完全灭亡。越南的S字形版图也具体成型了。
越南南部各行政区域的演变:
1808年,阮朝嘉隆皇把trấn Gia Định(嘉定镇)扩大成Gia Định Thành(嘉定城),下辖五镇:
a) Trấn Phiên An(蕃安镇),是原来的嘉定镇。镇内有两个主要商业区:Chợ Bến Thành和Phố chợ Sài Gòn。Phố chợ Sài Gòn区有关帝庙(miếu Quan Đế),福州会馆(hội quán Phúc Châu),广东会馆(hội quán Quảng Đông),潮州会馆(hội quán Triều Châu),天后庙(miếu Thiên Hậu),温陵会馆(hội quán Ôn Lăng,即观音庙)和漳州会馆(hội quán Chương Châu)。
b) Trấn Biên Hòa(边和镇),有当年陈上川总兵留下的Phố lớn Nông Nại(同奈大铺)
c) Trấn Vĩnh Thanh(永清镇),後来再分为Vĩnh Long(永隆)和An Giang(安江)
d) Trấn Vĩnh Tường(永祥镇),後来的Định Tường(定祥)
e) Trấn Hà Tiên(河仙镇),建有关圣祠(đền Quan Thánh),三宝寺(chùa Tam Bảo),莫公祠(đền Mạc công)
1834年,阮朝明命皇把南部称为南圻,並分成六省:
a) Phiên An,省会Sài Gòn。1936年改为Gia Định省
b) Biên Hòa,省会Biên Hòa
c) Định Tường,省会Mỹ Tho
d) Vĩnh Long,省会Vĩnh Long
e) An Giang,省会Châu Đốc
f) Hà Tiên,省会Hà Tiên
1876年,法国殖民政府把南圻分为四个区域(circonscription administrative,khu vực),区域裡再分小区(arrondissement,tiểu khu),整个南圻共有十九个小区:
a) Khu vực Sài Gòn,分五个小区:Tây Ninh, Thủ Dầu Một, Biên Hòa, Bà Rịa, Gia Định
b) Khu vực Mỹ Tho,分四个小区:Mỹ Tho, Gò Công, Tân An, Chợ Lớn
c) Khu vực Vĩnh Long,分四个小区:Vĩnh Long, Bến Tre, Trà Vinh, Sa Đéc
d) Khu vực Bát Xắc,分六个小区:Châu Đốc, Hà Tiên, Long Xuyên, Rạch Giá, Cần Thơ, Sóc Trăng
4. 1877年,法国总统颁令立西贡(Sài Gòn)为一级城市(municipalité de première classe,thành phố cấp 1)
5. 1879年,法国南圻总督议定立堤岸(Chợ Lớn)为二级城市(municipalité de deuxième classe,thành phố cấp 2)
6. 1882年,法国南圻总督把Bát Xắc区域的Sóc Trăng和Rạch Giá两小区的部分地方分割出来,成立一个新的小区Bạc Liêu,结果整个南圻共有二十个小区。
7. 1885年,法国南圻总督把Bà Rịa小区的Cap Saint Jacques(即头顿,Vũng Tàu)立为自治城市(commune autonome)。
8. 1899年,法国印支全权代表议定把所有小区改称为省(province,tỉnh),把南圻重组成东、中、西三部:
a) 南圻东部(Miền Đông)有4省:Tây Ninh, Thủ Dầu Một, Biên Hòa, Bà Rịa。
b) 南圻中部(Miền Trung)有9省:Gia Định, Chợ Lớn, Mỹ Tho, Gò Công, Tân An, Vĩnh Long, Bến Tre, Trà Vinh, Sa Đéc。
c) 南圻西部(Miền Tây)有7省:Châu Đốc, Hà Tiên, Long Xuyên, Rạch Giá, Cần Thơ, Sóc Trăng, Bạc Liêu。
越南的各主要城市:
河内(Hà Nội):是现今越南的首都,也是越南第二大城市,古时称古螺(Cổ Loa),886年时称大罗(Đại La),1010年,因李太祖看見紅河上升起蛟龙,命名为昇龙(Thăng Long),是李、陈、黎、莫各朝的京城,黎朝时改称东京(Đông Kinh)。1831年时,阮朝明命皇把它改名为河内,即在红河三角洲之内之意。
顺化(Huế):喃文写作“化”,是古代占婆王国故地,15世纪时,後黎朝将其命名为顺化(Thuận Hóa);17世纪後,作为广南阮氏的首府,並改名为富春(Phú Xuân);18世纪後,西山朝成立,阮岳以此为自己的都城;1802年,广南阮氏的阮福映建立阮朝,也以此为京城;1883年,法国佔领越南,沦为保护国。後来,富春改为承天省顺化市。
会安(Hội An):是越南中部一座小市镇。4世纪时是古占婆国的林邑埔(Lâm Ấp Phố),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港口,16、17世纪时称为海埔(Hải Phố),意即海邊城鎮,是重要的經貿中心,其時從中國不同省份來的華人,與日本人、荷兰人、及印度人等都定居在此。最初海埔是一座分割的城鎮,因為跨過「日本橋」(來遠橋)的河對岸經常都是日本人落戶的地方。這座橋(Chùa cầu)是由日本人所建造,且以獨特式的廊橋結構而聞名,緊臨橋邊也蓋了一座佛塔。而中國人則建造了「明鄉佛寺」(會安博物館)。「明鄉」之稱來自於會安滯留諸多不願歸順清朝的明將遺臣,故阮氏王朝為此賜封此地為「明鄉」,意為「宛如明朝之故鄉」。法国與西班牙语稱之為 Faifo;在葡萄牙語及荷蘭語也用同樣的名稱。会安的名称最早是在1630年的一片旧木板上出现。1780年时,会安遭西山起义军严重破坏,虽然後来得到重建,但到了19世纪中葉,会安的商港地位被邻近的由法国殖民政府所兴建的岘港(Đà Nẵng)所替代。
岘港(Đà Nẵng):是越南第四大城市,位于翰江(sông Hàn)左岸,在会安的北面,占婆王国时期称为Daknan,广南阮氏时期越化为Đà Nẵng(喃字:沱灢),当地华人以海南方言把「沱灢」唸成Tounan,法国殖民时期把它谐称为Tourane。
归仁(Quy Nhơn):自11世纪起,曾经是占婆王国(占城、林邑)连续5个世纪的京都,是人才和文化名人辈出之地。18世纪时,西山阮氏三兄弟也以此地为根据地。
芽庄(Nha Trang):占婆王国时期称为Ya Trang,广南阮氏时期越化为Nha Trang(喃文:芽莊),有美丽的海湾,是受欢迎的国际旅遊目的地。
大叻(Đà Lạt):名字来自当地高山民族(người Thượng)的语言,是越南一个受欢迎的旅遊目的地,气候温和,风景美丽,拥有一个人工开挖的5平方公里的春香湖(hồ Xuân Hương)。1933年,阮朝末代皇帝保大皇在此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避暑行宫。
西贡(Sài Gòn):在还是柬埔寨的领土时,这片广大的土地被称为Prey Nokor,1698年,广南阮氏派阮有鏡征讨柬埔寨,把它划归广南国疆域之後,在法國殖民統治以前,官方名稱為「嘉定」(Gia Định)。至1861年,法國人決定取消「嘉定」一名,改用广為人知的「西貢」名稱,但那时不包括「堤岸」。Sài Gòn的喃文写法是“柴棍”,其意有说是“盛产木棉之地”,但Sài Gòn这两个字的法国语发音,听在当地华人的耳裡,却与粤语的“西贡”简直是一模一样(粤语是当地华人的通用语),西贡比柴棍两字较为文雅得多,所以就以西贡来代替柴棍。柴棍後来又衍化为柴岸,而後为堤岸,专指西贡的华人区,成为一名两译又並存的奇观。
堤岸(Chợ Lớn):Chợ Lớn(喃文:𢄂𡘯,𢄂是市场,𡘯是大,即大市场之意),本来是独立于西贡之外的另一商业城市,1778年时,由逃避战火的华人,从边和、埔屿、美萩、河仙等地汇聚于此所形成。1880年合并为西贡-堤岸联区,1888年再一分为二,1920年代,当时的首富 – 潮州裔商人郭谈(Quách Đàm),在当年堤岸的郊区自资兴建了一座新街市(在今之西贡第6郡),称为堤岸新街市(Chợ Lớn Mới),即今之平西街市(Chợ Bình Tây)。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贡和堤岸两座城市终于连接在一起,1931年又成为联区,1941年底开始堤岸成为西贡市的一个区,分为第5、6、10 及11郡。曾经存在一段时期的Chợ Lớn省(tỉnh Chợ Lớn)並不包括堤岸市(thành phố Chợ Lớn),该省的大部份地方後来被归纳入隆安省(tỉnh Long An),剩下的一小部分则纳入西贡市(thành phố Sài Gòn)。
头顿(Vũng Tàu):因为是各外国商船停泊的水域,也是头一个停顿点,所以被称为Vũng Tàu(喃文:淎艚,华人称之为头顿),原来是一个小渔村,在法国殖民时期被开辟为度假地。成为越南最早的旅游避暑中心。法国殖民政府称之为Cap Saint Jacques(圣杰可角,越人音译为Cap Xanh Giắc,简称Cấp)。
美萩(Mỹ Tho):在还是柬埔寨的领土时,柬语称为Me Sor,後来衍化为Mỹ Tho(喃文:美萩,不明就裡的人把它音译为美拖),是明末广西龙门总兵杨彦迪,因不愿臣服清朝,带着手下南明士兵,投靠广南阮氏後所开发,並漸漸發展成南越的商貿重鎮。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美萩经济继续起飞,並吸引更多中国移民抵达,当中以潮州人为主,广府和福建人也为数不少。
。。。。。。。。。
《越南知多少?》 暂时到此搁笔, 其馀的且容日後慢慢再道来。
陸礼强
2010年8月20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