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秋季,在经过偷渡失手,劳动改造三个多月之後,借助于银弹的魔力,回到了家裡,重见妻儿。的确,劳改使笔者体格比以前强壮,头脑也更为灵活,很快就接受了新政府 “半公开出海” 的号召,在同年11月20日,全家登上一艘停泊在梹椥(Bến Tre)内河的木船,等公安把船塞满了人,各人把身上的越币当作“利市”交出之後,我们这艘18公尺长,4公尺宽,经改建成两层的泰国式渔船,载着365人(事後才知道),获准离开。船到巴知(Ba Tri)海口,加速躲过了一艘意图追赶的公安船之後,驰出公海,正式开始投奔怒海的亡命之旅。
在公海上航行了几天,不时有商船在远处出现,但对于我们船上所发出的求救讯号都视若无睹,相继消失无踪。迫于无奈,我们唯有拆下绑在船边的一个防撞旧轮胎,放在船面一金属板上燃烧,浓浓的黑烟引起远处一艘货轮的关注,向着我们缓缓驰来,我们把所有青壮男子留在舱底,让妇女、小孩及老年人转移到船面上,使来者知道这是难民船而非海盗船。于是该货轮缓缓靠近,帮我们的船拍下了两张珍贵的照片及放下网状的绳梯,我们船上几位通晓英语的青壮年沿着绳梯爬上去和他们沟通,得知这是一艘西德货轮,名叫 Tom Jacobs,正在运货前往泰国的曼谷,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我们那么多人,他们答应把我们拖着前行到曼谷途中的一个小岛,然後向德国政府请示,争取把我们收为难民。我们开始认识到“黑红金”这三色旗是西德的国旗。
我们从公海进入泰国湾,向着曼谷前行,当拖着我们的缆绳被砍断後,我们逐渐靠近一个毫无人烟的小岛,然後有一艘泰国水警船驰来,向我们提供了一些食水,代价是拆掉了我们船上两部发动机的其中之一。我们觉得留在这裡可能不妙,于是沿着泰国的海岸线向南方航行。
我们新的目的地是宋卡(Songkhla),那裡有难民营。途中我们遇到了麻烦,船头站着几个手持长刀的彪形大汉的船隻,前後左右,共有六艘海盗船,正向着我们合围。我们船上的几个壮汉,赶紧抬出离越前所购置的 M16 自动步枪,不断地以掩人耳目的方式移动,故意让海盗们看到枪,但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枪,结果他们被吓退了,有惊无险。在往南航行途中,我们在船上收听伦敦BBC电台的广播得知,西德联邦下萨克森联邦州(Niedersachsen)的州长(Ministerpräsident)Ernst Albrecht 已经决定接受我们全船360多人,再加上海虹号上约640人(海虹号以半公开的方式,载着约2,500人在海上漂泊了两个月,因为摆明是交付金叶後登船,且各国的难民营都已人满为患,被各国拒绝靠岸,正停留在马来西亚的外海,但因船上人多挤迫,生活艰苦,加拿大政府首先决定接受600人),成为西德政府首批接纳的约一千名越南难民,但回航的德国货轮在小岛上找不到我们的踪迹。我们到达宋卡後,同样被泰国海军挡在外海,我们托一位同情我们的华裔海军军官代为联络德国领事馆,告知我们的下落。接着在一个惊涛骇浪、风雨交加、船身不断进水、险象环生的夜晚,我们获得指引进入了平静的内港。
1978年11月30日,我们获准上岸,住进德国政府特别向泰国租借的一个别动军军营裡的高脚屋宿舍,每天有足够的食物供应。12月3日,德国派出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的波音707军机,先把从海虹号选出的644人分批运载到下萨克森联邦州首府汉诺威(Hannover)的机场,由州长Ernst Albrecht 亲临接机,然後载到南部大城哥廷根市(Göttingen)检查身体,其後到邻近的Friedland 难民接待中心暂时居住,等分担接待的各个城镇準备就绪後,以几个家庭作为一个单位分派到各乡镇去定居和接受照顾。我们梹椥BT-0702号船的365人,除了少部分选择留下,申请到美国或澳洲和他们先到的亲人们会合之外,其馀的人先到宋卡的地方医护中心做体检,到难民营办理一切应办的手续,然後在12月12和14日,分两批坐同样的军机、受同样的接待、到同样的地方暂居,然後分派到不同的城镇定居。海虹号上的众多难民则分批得到许多不同的国家认领,分别是加拿大604人、美国897人,德国644人、法国222人、瑞士52人、纽西兰9人、澳洲8人、美国再认领剩下的76人,总共2,512人。
在泰国登上飞机之前,BT-0702船上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一件全新的毛线衣,但在到达德国的机场时,第一次接触到寒冷的冬天,每人都获披上一件毛毯来保暖,这是我们首次在德国亮相的情景,永生难忘。以前,乘船到越南的华人被当地人称为Người Tàu(艚人),然後推而广之,凡是华人都被称为Người Tàu。1975年之後,凡是乘船投奔怒海、离开越南的华人和越人,则被称为Boat people(船民、Thuyền Nhân),同时也是Refugees(难民,德语:Flüchtlinge)。
难民的待遇
下萨克森联邦州的每个城镇接纳约50至60名难民,当我们到达时先集中居住,一起学习为期十个月的德语课程,有两三位早期从越南来的留学生,受聘充当通译员,帮忙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及介绍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例如晚上在室内开灯前应先把窗帘放下等。每个家庭获介绍认识一个志愿提供帮忙的德国家庭,不定时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家作客,或参加他们的社交活动,例如烧烤、聚餐、郊遊、打保龄球等,尽量引导我们融入德国社会。当我们有了基本的德语能力之後,每个家庭依人数的多寡获安排住入政府代为租赁的独立房屋或公寓,房租和生活费由社会福利部门支付。各人得依年龄和学历,或安排进幼稚园、小学、中学上课,或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一门适合自己及有就业机会的手艺。笔者在西贡大学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因无法找到就业岗位,1980年初获推荐到汉堡联邦州(Bundesland Hamburg)的汉堡大学(Universität Hamburg)报读企业管理系(Betriebswirtschsftslehre),同时还申请到为外籍学生而设的奖助学金(Otto Benecke Stiftung)。企业管理系的最短修习时间是四年半(九个学期),由于得知许多德国学生都选修两门主修课,为了确保毕业後能顺利就业,笔者选了三门主修课,每天花3小时乘火车,来回于Rotenburg和Hamburg之间,早出晚归,花了五年半才毕业。不过还好,刚完成了毕业论文就找到了在银行裡编写电脑程序的职位,工作地点在汉堡、纽约和法兰克福(Frankfurt),曾有一段时间经常扮演空中飞人的角色,最终在1991年移民到了澳洲。
从1978年底到1990年底的12年期间,西德联邦总共接纳了38,000名越南难民,有的是由联合国难民高委(UNHCR)从亚洲各国的难民营裡分摊,有的由民间组织的Cap Anamur号难民救援船直接到难民船出没的水域把难民们救到船上,或向海盗赎回他们向难民船杀人越货後虏去的妇女,运送回西德。再加上以家庭团聚为由,把已获接纳的难民的亲人直接由越南接回(包括机票在内的一切费用都由德国政府承担),使总人数上升至45,800人。
不过,当柏林围墙在1990年被推倒,西德和东德归于统一之後,原本由越南政府远派到东德学习技术和充当外劳的北越青年,人数比来自南越的难民多得多,他们都是和在朝当官的人有某种联系的根正苗红分子,人在东德,但不须学习德语,一切与东德人的交往,包括上课学习技术,都通过特派的传译员负责翻译,他们所领到的工资的12%归国家所有。初时,来自南越的难民们本着同乡之谊,向来自北越的他们伸出援手,促使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都获准留下,不获接纳的就沦为黑民。後来,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一方反共,另一方亲共,分别居住在原属西德和东德的土地上,来自南越的多数是华裔,来自北越的显然都是越裔,两方的众多社团都互不往来。但在德国人的眼中,来自越南就是越南人。
由出生于波兰的德国人Rupert Neudeck(1939-2016年)夫妇创办和得到许多友人协助的Cap Anamur I、II号的多年出航一共救援了226艘难民船上的10,375名越南难民到西德定居。
德国的教育制度是各联邦州(Bundesländer)的自治领域,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大抵是:
幼稚园(Kindergarten):从3至5岁,由家长决定入学与否,不具强迫性。
学前班(Vorschule):5岁,没上幼稚园的小孩。学前班和幼稚园都不学习认字和书写,只通过唱歌、遊戏等集体活动来学习德语的运用和习惯团体生活。
小学(Grundschule):6岁入学, 4年後毕业,个别联邦州则为时6年。小学和中学都属义务教育。
定向阶段(Orientierungsstufe):即小学5和6年,特别用来观察每一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和家长们沟通,决定每一学生应进入哪一类中学。
中学可分为3年制、4年制或7年制:
o 初级中学(Hauptschule):或称职业中学,七年级至九年级(共3年)。毕业後进入职业学校(Berufsschule)学习3年手艺,成为蓝领技术员;或可选择升读十年级,然後进入职业专门学校(Berufsfachschule),学习2年专门手艺,成为蓝领技术员。蓝领技术员可以选择进入专业学校(Fachschule)深造2年,成为中级蓝领技术员。
o 中级中学(Realschule):或称实用中学,七年级至十年级(共4年)。毕业後进入高級专业学校(Fachoberschule)学习2年专业,成为白领文职人员,然後可以选择进入专业学校(Fachschule)深造2年,成为中级白领文职人员。或可选择升读专业高级中学(Fachgymnasien),读完十一年级至十三年级,考取专业高级中学毕业证书(Fachabitur),然後进入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
o 高级中学(Gymnasium):或称大学预校,七年级至十三年级(共7年)。考取高级中学毕业证书(Abitur),然後进入大学(Universität)。
o 综合中学(Gesamtschule):三合一,包含上述三种中学的功能。
大学可分为学术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毕业证都称为Diplom,没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私校除外),只有更高阶的博士学位,毕业时才有仪式和博士四方帽可戴:
o 大学(Universität):又称学术性大学,研习5年,毕业後成为一名高级专业人士,或可选择更上一层楼,攻读为期3年的博士班,考取博士学位。
o 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又称高等专业学校,研习4年,毕业後成为一名高级专业人士。如想考取博士学位,必须先报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学术性大学,获减免前两年的基本必修课程,即以3年的时间完成大学课程,毕业後再攻读为期3年的博士班,考取博士学位。
德国学制一览表:
有关大学学制,各联邦州之间也不尽相同,就以笔者在汉堡大学(Universität Hamburg)就读的企业管理系(Betriebswirtschsftslehre)而言,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共有10科必修科,属于第一阶段,每学期末都有考试,不过关的必须重修,全部过关後就领到Vor-Diplom证书,然後才能进入第二阶段。这第二阶段包含两门必修科,一门主修科,两门选修科,必修科是前面已学过基础知识的10科必修科裡的企业管理(Betriebswirtschsftslehre)和经济学(Volkswirtschaftslehre),主修科从前面已学过基础知识的10科必修科的其馀8科裡挑选,深入研习其中的相关课目,选修科是前述10科必修科以外的任何学科。许多人都为了就业的竞争而选修二或三门主修科,毕业後都领到相同的 Diplom-Kaufmann 证书和另一纸标明主修科和选修科的成绩单。最短的在校时间是4年半,主修科越多,所需时间越长。假如是在一间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就读企业管理的话,所需时间是3年半到4年,毕业後的证书是Diplom-Betriebswirt。不管是Diplom-Kaufmann或Diplom-Betriebswirt,就业时大家都是Diplom,拥有Diplom-Betriebswirt的还可早日进入职场,早日累积在职经验及升级。不过,假如日後想要考取博士学位,必须先到学术性大学裡完成Diplom-Kaufmann的课程。拥有Diplom-Betriebswirt证书在学术性大学裡只被当做完成了Vor-Diplom,可是,这只是提供一个选项而已,相信没人要去趟这浑水,不定期的在职进修比这实惠得多。以上所述是当年的情况,目前不知有否改变。
至于德国中学的学制,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志向来分类,令不同智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出路,适度地培养社会中各个领域的人才,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可能是促使德国在两次战败之後还能迅速翻身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在德国期间,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而且,为了让外国学生认识和接受德国的价值观,培养一批回国後对德国有好感的从政或商贸人员,外国留学生也是学费全免,假期和课馀时间可以谋求工作赚取生活费用,这些优惠都是为了诱使更多外国学生到德国留学,储备一批来日的国外友好人士。
。。。。。。
陸礼強
2016年8月12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