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德国见闻-05

德国境内的难民收容中心

德国的难民收容中心(Grenzdurchgangslager),该德语的字面原意是边境通道营地,是Grenz=边境,durchgang=通道,lager=地点或营地的组合词,座落于下萨克森州(Land Niedersachsen)东南部的大学城哥廷根郡(Landkreis Göttingen)的弗里德兰县(Gemeinde Friedland),被认为是全国知名的象征性的“通往自由的门户”(Tor zur Freiheit)。它本来是英国佔领军在1945年建立的几个军营,用以收容那些来自东部且流离失所的民众,人数曾高达每日12,000名,其後又用以安置战俘。

1955年,当苏联当局同意放最後一批仍被关押着的德国人裡又成接待他的主要。以下是当年所留下的一些图片:

当年因有众多东德青年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而导致柏林围墙的筑起。另外,由于德国在二战结束之後国土收缩,凡拥有在德国出生证明或能追溯到先人有德国血统的德裔东欧人,他们主要分佈在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等国家,其中颇多完全不会德语,西德政府都逐步通过谈判及付出某种代价,把他们(包括配偶)接运回国,这些德裔回国者(Aussiedler),他们回到德国的首站就是到这营地暂居,学会德语及某些技能後再融入社会,建立他们新的家园。

19739月,智利陆军总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1915-2006)在美国支持下发动了流血政,推翻了苏联支持的民左翼总统萨尔瓦多·阿德(Salvador Allende1908-1973並加以杀害,建立右翼政府。任内经济改革,使智利经济快速展,但另一方面同残酷打等破坏分子以及共支持者,生了某些连带的人的事件。德国政府在19741月接纳了48名来自智利的难民到这营地来:

197811月,一艘名为海虹(Hải Hồng)的大铁轮载着总数约2500名越南船民,在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尼时都被驱赶,不准靠岸,在中国南海航行了八个星期,最後停泊在菲律宾外海,食水和粮食严重短缺。当消息传到德国後,不久又获悉德国货轮Tom Jacobs号在运货往泰国的曼谷途中救助了一艘载有365名越南难民的BT-702号木船,並暂时拖到接近曼谷的一个泰国荒岛,电请德国政府接收这批难民。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州长恩斯特·阿尔布雷希特(Ernst Albrecht)于1124日得知情况後立即开会通过,出于人道的考量,决定接收BT-702号的全部360多人及及海虹号选择到德国定居的640人,合倂成为首批由德国接收的约一千名越南难民。接着又因BT-702号木船早已自行沿着泰国海岸线跑到南部的宋卡(Songkhla),並于11月底一个暴风雨来袭的夜晚获准靠岸,经德国领事馆向泰国军方租得别动军军营一处,用以安置BT-702号的难民,所以就优先从123日起接运海虹号难民到德国,直到121214日才分两批接运BT-702号的难民。紧接着,西德联邦的其他各州也接二连三地加入接纳越南难民的行列。

1978123日,海虹号的第一批163名难民,其中有71名儿童,绝大部分是华裔,乘搭德国军机抵达汉诺威-朗根哈根(Hannover-Langenhagen)机场。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州长恩斯特·阿尔布雷希特(Ernst Albrecht)亲自到来迎接。飞行了14小时,当他们到达德国时,雪和冬天对“船民” 来说是第一次体会到,他们只有随身穿的薄衣服。一下飞机便被包裹在德国红十字会所捐赠的的毯子中。到埗的第一顿饭是鸡肉汤和米饭。

1978125日,海虹号的第二批169名难民,其中有一名和尚,... BT-702号的难民则排至121214日到达,按照首两批的军机运载量,这应该是第五和第六批。笔者夫妻和两名年幼儿女在14日晚大雪纷飞的时刻抵达德国的Hannover。各批难民们乘搭同样的军机及得到相同的热情接待。吃了到埗的第一顿鸡肉汤和米饭後,大家便分乘几辆凖备好的巴士,向南行进到311公里之遥的Friedland难民收容中心,分别安排到不同的营房休息、暂居。

德国首轮千名越南难民分批抵达Friedland难民收容中心,经过首夜的短暂休息後,第二天一大早各自步行前往营地入门处的大餐厅自助取食,一日三餐,随到随吃,早餐有鲜奶和朱古力奶供应,餐後有酸奶供应,但初始时许多人不习惯,以为是馊了的鲜奶。早餐後难民们获分批载送往约廿四公里外的Göttingen大学附设医院检查身体,凡验出有毛病的就留下就医或回营地服药治疗。BT-702号的一位孕妇抵步後的次日(15日)在医院裡产下一名男婴,取名陈志海(Trần Chí Hảl)。在闲暇的时间裡,大家被分批引领到营地某处的衣物储藏室,选择若干件合身的籞寒外套和衣服,人人有份。这些都是各地市民和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所捐赠的。由于当时营地裡还住着不少从东欧接运回来的德裔回国者,所以越南难民们的宿舍都离营地入门处较远,在入门後左转的最深逺处。而浴室是在入门右转不远处,每天必须跋涉长途才能享受一下温水淋浴。

我们在营地裡度过了两个月,期间只学会了Guten Morgen(早安) Guten Tag(午安)、DankeDanke schön(多谢)、Auf Wiedersehen(再见)等一些简单的日用德语,後来还把Danke schön用粤语的谐音戏称为“登记船”,平时有几位早期的越南留学生当通译员来提供帮忙,直到五六十人获分配到定居城市Rotenburg後,才一起上十个月的德语课程。每当在营地裡感到无聊时,我们时常相约走进市区,带着政府按时派发的零用钱,到小型超市裡买一些椰菜(包心菜)和米老鼠酱油,在宿舍的暖炉上煮一小锅椰菜汤,觉得美味无穷。因为超市裡的货物都是明码标价,所以毫无语言上的障碍。我们有时也买些邮票、明信片和包邮费可折叠成信封的信纸,藉以和各处的亲友通信。

1978年底到1990年底的12年期间,西德联邦总共接纳了38,000名越南难民,再加上以家庭团聚为由,把已获接纳的难民的亲人直接由越南接回(包括机票在内的一切费用都由德国政府承担),使总人数上升至45,800人。

德国除了接纳上述这些数目可观的越南难民之外,还有一批为数更多的越南人。由于到1961年柏林围墙建成之前,有310万东德公民离开该国,所以东德的劳动力短缺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1960年代开始就和一些共产国家签订了多项契约劳动协议,其中和北越则始于1980年代,这些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契约工居留的期限和形式。早在1950年代,越南儿童就获邀请前往德国旅行並接受了教育,後来,有的进入大学学习,其中一些在1980年代被聘为契约工的通译员。由北越政府远派到东德学习技术和充当外劳的青年,都不须学习德语,他们都是和北越在朝当官的人有着某种关系的根正苗红分子,他们所领到的工资的12%归国家所有。

东德与越南之间的契约工作协议使东德可以招募约7万名契約工,即1980年至1984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合格的在东德担任技术工人的人;1987年至1989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未经训练和不懂德语的人来从事纺织工之类的工作。他们的契约期限都是五年。

当柏林围墙在1990年被推倒,西德和东德归于统一之後,东德与越南政府签署的协议失效了,德国政府允许契約工可以选择留下至原来的契约期限到期为止,或领取德国政府发放的3,000西德马克,以及一张免费机票回越南。有的选择返回家乡,有的选择留下拼搏,留下的有的留在东柏林,有的前往西德各处。初时,来自南越的难民们本着同乡之谊,向来自北越的他们伸出援手,促使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都获准留下,不获接纳的就沦为黑民。後来,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一方反共,另一方亲共,分别居住在原属西德和东德的土地上,来自南越的多数是华裔,华裔和越裔有各自的社团,来自北越的显然都是越裔,两方的众多社团都互不往来。但在德国人的眼中,凡来自越南的就是越南人。

那些留下的前越南契約工,許多不会说德语、没有文凭、没有什么技能和足够的工作经验,求职困难。有的在街上摆摊当小贩,有的开业经营花店、蔬果杂货店、小餐馆等。1991年,前契約工得以像冒险逃难而来的船民一样,将在越南的家人接來德国团聚。

越南契約工在东柏林的散户小本经营,在逐渐累积资本之後,如今已形成一个擁有八栋长型室內市场,每栋长达200公尺,共超过200家店舖、逾2,000名店员,包括约1,500名越南移民,以及少数巴基斯坦人、印度人、中国人、德国人等。这市场被命名为「Chợ Đồng Xuân」(同春市場,Dong Xuan Center),与越南河內面积最大的室内批发市场「Chợ Đồng Xuân」同名,故有「小河內」之称。市场裡多是廉价成衣、日用品杂货、手机店、美甲店、理髮店、亚洲杂货店等;在贩卖区內外更有多家大大小小的越南餐厅,在柏林唸书的越南学生也会來此兼职当服务生。这市场座落于东柏林东北方的Lichtenberg区,临近的Marzahn区则是北越移民聚居之处,他们自成一处聚落,裡頭的移民可能一整天都不需说一句德语。

和柏林同春市場相对比,以下是1890年法属时期建成的河内同春市場的旧貌与新颜:

德国的难民收容中心自1945年开始运作至今,已历经70多年,迄今已有超过四百万人入住过这营地,包括流离失所者,被驱逐、释放的战俘和遣返者,德裔回国者,和从世界许多地方来的难民们。20061011日,下萨克森州议会通过,决定建立一间博物馆来记录它的历史过程。首先建立的是在营地裡的一间尼森小屋(Nissenhütte),馆藏量有限。後来在2016318日开幕的新博物馆,本来是邻近的弗里德兰火车站的行李大厅,经过全面翻新和现代化的改建而成,开幕後的第一年就有约16,000名访客前往参观。

目前这博物馆的规模正在扩大中,计划在2023年之前建立一个访客,媒体和文献中心,该博物馆收集并保存弗里德兰德营地过去和现在的证物,目前包含与弗里兰德营地和与经历过的人们在那裡的生活有关的数千件物品,包括营地居停者的私人物品,照片和文件,以及对从1945年至今的数十年间一些亲身经历者所进行的200多次视频採访。

。。。。。。

陸礼強

2021年2月22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