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知多少的17至19辑中介绍了中国南海的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诸群岛,由于水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海底深层又蕴藏着数量庞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出台後,众多的不设防岛、礁、滩、沙洲,便被邻近各国争相割据,派军驻守,宣佈主权,然後各自移民、开发。可是,各国所宣佈的主权,並不只包括所割据的岛、礁、滩、沙洲,而包括由各该岛礁所延伸出来的海域,因而主权区相互重叠,争端不绝。甚至连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要插手,争取“航道通行权”。
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有关中沙群岛的黄岩岛之争: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军舰闯入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準备抓扣。中国迅速派出中国海监船对中方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经过两个多月的对峙及美、日、俄等国的介入,民间的维权示威等事件後,6月15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下令,基于颱风过境的关系,菲律宾船隻,全部撤离黄岩岛。2013年1月21日,菲律宾外交部长承认中国已「实质上控制」黄岩岛,但仍宣称拥有Panatag Shoal(帕纳塔格礁,即黄岩岛)及Kapuluan ng Kalayaan(卡拉扬群岛,即南沙群岛接近菲律宾部分)的主权。
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有关南沙群岛主权之争:
中国两岸政府都宣称拥有九段线内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的领土及海域主权,其中东沙、西沙和中沙都已分别实际控制,而在南沙群岛的750多个岛、礁、滩、沙洲(包括新发现的和还未命名的)中,只割据了一小部分。宣称主权主要依据历史的记载:
东汉时杨孚的《异物志》。
元代:《元史》的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元史》还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明代的《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铭》中的记载也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在清代, 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1907年,广东水师提督李準曾巡视西沙各岛,並在伏波岛刻石留念称:“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李準巡视至此”。1909年5月19日,李準率伏波号、琛航号和振威号三艘军舰从海南岛榆林港开出,巡视南海,每到一处岛屿都逐一命名,勒石树碑,鸣炮升旗,重申中国的主权,对我西沙、东沙、南沙三处群岛进行作定位测量,获得了若干很有价值的数据。此外,李準还命人在一些岛上留下所带牛羊几对。1910年,李準撰写了《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一书,其中也记有他巡视南海诸岛的经历及感想,该书至今仍是中国对东沙、西沙等海岛拥有主权的重要证明文献。
民国时期:1932年和1935年,中华民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各岛礁的具体名称。1939年,日本佔领南沙群岛,命名为新南群岛,编入高雄州高雄市。1945年战後先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管辖南海诸岛。1946年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华民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萧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期间国共内战,部份岛屿控制权有变更。
两岸分治时期:
o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逐渐控制中国大陆。1959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批准,设立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简称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西沙办事处或西沙办),隶属于广东省。该机构负责行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边临海域的主权与管辖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委员会公佈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準地名。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经过与越南的赤瓜礁海战,佔领了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赤瓜礁、渚碧礁共6个岛礁。1988年,海南省成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划归海南省管辖,并于同年9月19日正式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正式挂牌成立。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称领有南沙群岛中为数50座岛屿,其中七座有实际驻军。
o 中华民国实际控制太平岛及中洲礁,其中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座,由行政院海岸巡防署驻守,行政管辖则隶属高雄市旗津区。2003年中华民国政府为维护南海主权,由内政部成立跨部会南海小组,制定「南海政策纲领」,并于同年7月由高雄市政府完成「东沙岛及南沙太平岛兴建码头工程可行性调查评估规划工作暨离岛综合建设实施方案」报告。而後由内政部部长余政宪亲自视察南沙岛太平岛。设立太平岛一等卫星测量控制点,提出筹设国家海洋公园构想,并登上中洲礁竖立中华民国国旗宣示主权。同年10月召开南海会议,审慎检讨南海主权维护工作。
越南宣称拥有Hoàng Sa(黄沙,即西沙)及 Trường Sa(长沙,即南沙)两群岛及其海域的主权,其依据是:
阮霸主时期,黎贵敦于1776年编写的《辅边杂录》记载:“每年三月派一黄沙船队,共六小艇,带足六个月的粮食,出海三天三夜,即到达並留驻在各小岛上,就地捕捉鱼和海鸟食用,採集各类海产及过往沉船的贵重商品,八月时回航,到富春城缴纳。过秤及分类後把各海产拿去卖,然後领证返回。”
1909年6月,清朝广东省总督(其实是两广总督)张人骏领导下(意指广东水师提督李準)的南海考察、发现无主岛礁、命名、立主权碑等等,是地方政府的行动,不能代表中国政府。
阮朝嘉隆皇于1815、1816年派黄沙船队到黄沙岛(Pattle,即珊瑚岛)观察及测量水程。在《大南实录正编》和《钦定大南会典事例》有明确的规定各项测量和绘图工序的细节。明命皇14年(1833年),指令工部派人到黄沙岛树立主权碑。自明命17年(1836)起,每年派人到黄沙进行测量、绘图、树立主权碑及里程碑等工作。此外,明命皇及其後各皇都曾派船队运载木材到黄沙群岛建立庙宇,种植树木。
1884年开始统治整个越南的法国印支殖民政府于1925年3月8日宣佈黄沙群岛(Paracels)和长沙群岛(Pratleys)是法国领土,同年派专家乘船考察黄沙群岛並发现丰富的磷矿,並于1927年考察长沙群岛,证实此两群岛是由其领土上的长山山脉大陆架所延伸而形成,当海水下降到600-700公尺的深度时,可以看到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1930年4月13日,法国派军舰到长沙群岛悬挂法国国旗,並于同年9月23日通告法国实际佔领长沙群岛及实施主权。1932年6月15日,法国印支殖民政府签署法令设立黄沙县为黄沙群岛的行政单位。1933年4月13日,法国政府派远东一小舰队,由西贡出发到长沙群岛的长沙岛(Spratley,即南威岛,据说当时有4名中国渔民在岛上居留),按照西方宣示主权的传统仪式,把一式十一份文告,分别装进十一个小瓶裡,密封後藏在每个小岛的水泥柱裡,升国旗及鸣笛庆祝,然後于7月26日把讯息公佈于法国公报上。同年12月21日,印支南圻总督签署法令把长沙群岛划归巴地省(tỉnh Bà Rịa)管辖。
1938年初,法国印支殖民政府派保安部队到黄沙群岛,在黄沙岛建一灯塔、一无线电站和一气象站,在富林岛(即永兴岛)建另一气象站,並在长沙群岛的波停岛(即太平岛)建一灯塔、一无线电站和一气象站。
中日战争爆发後,日本于1938年迅速地佔领了富林岛(即永兴岛)和波停岛(即太平岛)。1939年3月31日,日本外交部向法国驻日大使宣佈,长沙群岛是日本人首先于1917年发现的,现在开始实际控制。
1945年8月16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並于1946年撤出黄沙、长沙两群岛。中华民国派永兴舰和中坚舰接收黄沙(西沙)群岛,太平舰和中叶舰接收长沙(南沙,当时还名为团沙)群岛。法国政府提出抗议,並于1947年10月17日派舰队強佔黄沙岛(即珊瑚岛),中法双方谈判无果,中华民国内政部公佈把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同时宣佈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为中国领土。法国以越南保护国身份继续在黄沙岛进行与中华民国之间的武力对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民国退守台湾。1950年4月(应为五月,海南岛海战後),中华民国军队撤出富林岛(即永兴岛,中国人民解放军代入),法、中双方继续对峙,法国于1950年10月14日把管理权转交给越南保大政府,但直到1954年才正式移交。
1951年9月5至8日,51个国家在美国三藩市与日本签订二次大战後和平协约(旧金山和约),日本外长提13款修正案,其中一款是关于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此款修正案被大会以48票反对和3票赞成通过。如此一来,中国的所谓“拥有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已经在一次国际会议中被全盘推翻。(註:中国两岸政府都未获邀出席此会议)。
中国和越南都认为西沙(黄沙)群岛(Paracel Islands)和南沙(Trường Sa)群岛(Spratly Islands)都是本国的固有领土,主要是根据历史记载、测量、命名和立主权碑。可是两群岛的岛、礁、滩和沙洲的数量庞大,不定时会有新的岛、礁、滩和沙洲凸起和被发现,各方渔民只暂时停留及无人管辖,双方所指的岛礁可能並不尽相同,而假如是相同的话,某方在某岛礁所立的标志,在海水和风雨的侵蚀之下,当後来者到达时,可能早已不复存在,或後来者甚至可以把别人的标志毁去,然後换上自家的,週而复始,如此一来,在任一时间点的後来者,只要派兵实施实际控制和开发,时间一长,即有可能成为赢家。因此,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利益之所趋,南海邻近各国对各岛礁的实际控制动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1932/33年,法国印支殖民政府派兵佔领黄沙(西沙)群岛的富林(Phú Lâm,永兴)岛(西沙第一大岛)和长沙(南沙)群岛的波停(太平)岛(南沙第一大岛),宣佈对两群岛拥有主权。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1939年攻佔上述富林(永兴)岛和波停(太平)岛,宣佈对两群岛拥有主权。
日本投降後,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包括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一并归还中国。1946年10月5日,法国军舰Chevreud号登陆南沙群岛长沙(南威)岛和太平岛,在岛上建立石碑,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提出抗议,并与法方决定于该月及翌年1月4日进行谈判,但因法越战争紧张,法国自动放弃谈判。11月24日,中华民国政府派出「中业号」、「永兴号」、「太平号」、「中建号」等4艘军舰,由指挥官林遵、姚汝钰率领南下,并有内政及陆海空各部代表随往视察,会同海军在广州出发,前往西沙、南沙进驻接收。「永兴」号巡逻舰接收西沙群岛,並登临富林(永兴)岛这个岛,岛名也因此而得。「太平」舰接收南沙群岛的波停(太平)岛,该岛也因而得名。4艘军舰在两群岛各岛礁巡视、命名、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後即离去,只留下部分士兵驻守较大的永兴岛、太平岛和南威岛。
1950年五月,海南岛海战後,驻守永兴岛(Đảo Phú Lâm)的中华民国军队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後撤出,並于1956年派军重返驻守,並逐渐控制西沙群岛的东半部分。
1956年7月,越南共和国(南越)实际控制西沙群岛的黄沙(Hoàng Sa,珊瑚)岛、友日(Hữu Nhật,甘泉)岛、维梦(Duy Mộng,晋卿)岛等西沙群岛的西半部分。
1963年,菲律宾佔领西月島(Đảo Bến Lạc),命名为Likas。
1968年,菲律宾佔领南钥岛(Đảo Loại Ta),命名为Kota。到了1994年,中菲海军南钥岛海域有场小规模的衝突,结果菲方2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岛上的一些建筑物被摧毁,包括一个瞭望台。菲律宾被迫放弃该岛,中国拘于1992年马尼拉东盟会议有关南中国海宣言的精神,也没有驻军,所以至今无人居住。
1970年,在参加越战期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派海军悄悄地佔领了南沙群岛靠近菲律宾的两个无人居住的岛礁,马欢岛(命名为Lawak)和费信岛(命名为Patag),几个月後其他国家才知晓。
1971年7月29日,菲律宾突然侵佔中业岛(南沙第二大岛,命名为Pag-asa)。当时“中华民国海军支队 <内含太湖、太康、及中肃号战车登陆舰装载陆战队一加强连> 在南沙第二大岛中业岛,发现菲律宾海军陆战队正在登岛。支队长郝德云上校下令三吋砲準备开砲,一小时内要将菲军全部歼灭,但却忽然接获命令奉令:不挑战,只好眼睁睁看国土沦陷”(陆战队官方出版的陆战薪传二第一五五页)。
1971年,菲律宾海军佔领北子岛(命名为Parola)和南子岛(命名为Pugad)。
1974年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南越海军)在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间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战斗,结果南越海军撤退,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得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中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并获得了对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1974年2月1日,颱风来袭,那时候,北子岛(南沙第五大岛)和南子岛(南沙第六大岛)都在菲律宾手中。中华民国王升上将的台湾军事顾问团对待南越很好,悉心培植、训练南越军队,而王升上将一手培植的、刚在西沙海战失利于中国的南越海军,在当天获知菲律宾的北子(Song Tử Đông,双子东)岛驻军指挥官过生日,不但派出越南妓女去北子岛给指挥官庆生,并且还假装好心,借船给南子(Song Tử Tây,双子西)岛菲军,把南子岛菲军送往北子岛参与庆生狂欢派对。但是就在两岛菲军聚集在北子岛狂欢、南子岛唱空城计的当儿,南越军火速佔领了南子岛。
1974年2月3日,南越军在 1974/2/1 才刚刚使出「美人计」色诱菲军,得到南子岛,他们简直「席不暇暖」,复在两天後利用颱风警报夺到敦谦沙洲(Đảo Sơn Ca,山歌岛)。那时候,中华民国国军只拥有太平岛和敦谦沙洲(南沙第七大岛),敦谦沙洲上有国军驻防,可是颱风来袭,国军怕颱风,越军不怕颱风,太平岛的国军指挥官下令敦谦沙洲驻军撤回太平岛躲颱风,让敦谦沙洲像两天前的南子岛一样唱空城计。王升上将的台湾军事团一手培植的南越军不怕死、不怕颱风,就在这个颱风天偷佔了敦谦沙洲。【养虎为患?!】
1974年2月间,南越政府派兵击败中华民国驻守南威(Trường Sa)岛(南沙第四大岛)的军队,佔领该岛。1975年南越覆亡,由胜利的北越方所接收,目前已发展成一可起降小型螺旋桨飞机和直升机的旅遊景点。
1974年南越军还控制了鸿庥岛(Đảo Nam Yết),景宏岛(Đảo Sinh Tồn),染青东礁(Đá An Bình)和安波沙洲(Đảo An Bang)。
1975年4月30日,南越覆亡後,其之前所佔据着的南沙群岛诸岛礁,就为归于统一的越南政府所接收。
1977年,马来西亚佔领光星仔礁(Đá Kiêu Ngựa)和安渡滩(Bãi Kiêu Ngựa),命名为乌比乌比礁(Terumbu Ubi-Ubi,Kiêu Ngựa)。
1978年,马来西亚佔领柏礁(Bãi Thuyền Chài),命名为勃拉胡礁(Terumbu Perahu),至1987年,被越南夺去。
1978年,菲律宾佔领双黄沙洲(Đảo Loại Ta),命名为Kota。
1978年,越南海军佔领了在南沙群岛的染青沙洲(Đảo Sinh Tồn Đông),西礁(Đá Tây),毕生礁(Đảo Phan Vinh)和中礁(Đảo Trường Sa Đông)。
1979年,马来西亚发佈了一张新地图,公佈其单方面声称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同时以南沙群岛中的某些岛屿位于其声称的这一大陆架界线之内为由,第一次正式将南沙群岛南部部分岛礁列入马国版图,对南沙群岛主权提出要求。
1980年,菲律宾佔领司令礁(Đá Công Đo),命名为Rizal。对司令礁宣称拥有主权的,除了中国两岸、越南和菲律宾之外,还有马来西亚。
1983年5月,马来西亚佔领弹丸礁(Đá Hoa Lau),命名为拉央拉央岛(Pulau Layang-Layang)。
1986年11月,马来西亚佔领南海礁(Đá Kỳ Vân),命名为曼达纳尼礁(Terumbu Mantanani);光星礁(Đá Suối Cát),命名为拉亚礁(Terumbu Laya)。
1987年,越南海军把柏礁(Bãi Thuyền Chài)自马来西亚手中夺取过来。
1987年,中国南沙综合科考队对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调查,曾登陆信义礁,并留下了中国石碑和标识物。1995年时标识物被菲律宾军队破坏和移除。其後不知自何时起,中国已实际控制了信义礁(Bãi Suối Ngà)。
1988年初,中国海军开始在南沙群岛进行实际控制:1月31日控制永暑礁(Đá Chữ Thập),2月18日控制华阳礁(Đá Châu Viên),2月26日控制南薰礁(Đá Ga Ven),2月28日控制东门礁( Đá Tư Nghĩa)。越南海军方面也在进行实际控制:1月26日控制无乜礁(Đá Tiên Nữ),2月5日控制日积礁( Đá Lát),2月6日控制大现礁( Đá Lớn),2月18日控制东礁( Đá Đông),2月27日控制六门礁( Đá Tốc Tan),3月2日控制南华礁( Đá Núi Le),3月11日控制赤瓜礁(Đá Gạc Ma),3月14日控制琼礁(Đá Len Đao)和鬼喊礁(Đá Cô Lin)。
1988年3月14日,中越双方海军在南沙群岛的赤瓜礁、琼礁和鬼喊礁爆发一场小規模海战,结果越方舰艇被击沉2艘、被击伤搁浅焚毁1艘(同年7月12日拖带时沉没),中国方面佔领了赤瓜礁,越南方面则利用伤舰抢滩保住了鬼喊礁和琼礁,对赤瓜礁形成夹击之势。接着中方于3月23日控制渚碧礁(Đá Xu Bi)。
1988年,越南海军在赤瓜礁海战败阵之後,再进而控制舶兰礁(Đá Núi Thị)和奈罗礁(Đá Nam)。单柱石(Đá Hà Tần)可能也是在这时期置于实际控制之下的。
1989年7月,越南海军再实际控制万安滩(Bãi cạn Tư Chính),广雅滩(Bãi cạn Phúc Tần),蓬勃堡礁(Bãi ngầm Ba Kè),南薇滩(Bãi Vũng Mây)。
1990年11月,越南海军实际控制西卫滩(Bãi cạn Phúc Nguyên)。
1991年11月,越南海军实际控制人骏滩(Bãi cạn Huyền Trân)和李準滩(Bãi cạn Quế Đường)。
1992年7月,中国海军曾登上牛轭礁(Đá Ba Đầu),自此之後由南沙群岛守军对其进行定期巡逻。
1993年5月,马来西亚佔领南通礁(Louisa Reef),命名为卸马壤礁(Terumbu Semarang)。
1994年8月至今,中国实际控制了南沙群岛接近菲律宾的美济礁,在该处海域进行渔业养殖。
1994年,越南海军再实际控制金瓯滩(Bãi cạn Cà Mau)。
1995年,中华民国台湾海军控制邻近太平岛的中洲礁(Bãi Bàn Than)。
1995年3月菲律宾国防部宣佈向美济礁及附近岛礁增兵,把中国在五方礁, 仙娥礁,信义礁,半月礁和仁爱礁等南沙岛礁上设立的测量标志炸毁。并在半月礁上设立了一些标识和避难所来代替被毁的中国标识和建筑物。
1998年,越南海军再实际控制金盾暗沙和奥南暗沙。
1999年,马来西亚佔领榆亚暗沙(Bãi Thám Hiểm),命名为柏宁礁(Terumbu Peninjau);簸箕礁(Đá Én Ca),命名为细布特礁(Terumbu Siput)。
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一艘破旧的坦克登陆舰57号舰驶往仁爱礁(Terumbu Ayungin,Bãi Cỏ Mây),菲律宾政府声称“船底漏水,不得已‘坐滩’”,在仁爱礁西北侧礁坪坐滩,中国政府随即提出抗议,後经中菲双方多次交涉,菲方均拒绝拖走,并以57号舰为据点,长期驻守7名士兵,採用定期轮换舰上人员的方式形成了菲律宾对此礁的实际控制。但中国执法船隻不断加强巡视,并且中国军舰频频在相关海域游弋,给菲律宾驻军形成很大压力。
2011年7月30日,菲律宾政府宣佈,他们正实际控制着在西月岛西南约17海里的火艾礁(Đá Cá Nhám),且已命名为Balagtas。
2000年左右,马来西亚实际控制了南康暗沙(Gugusan Beting Patinggi Ali,Cụm bãi cạn Luconia Nam),在其附近建有大量油气井,同时也在曾母暗沙盆地钻井开採油气。南康暗沙包括隐波暗沙、海安礁、琼台礁、潭门礁、海宁礁、澄平礁和欢乐暗沙。
2002年11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盟10国在柬埔寨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其重点是“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採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它自然构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在和平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
2003年5月,马来西亚第一次批准27艘渔船和1艘豪华遊轮在榆亚暗沙(Bãi Thám Hiểm)附近进行旅遊及休闲活动。
2011年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盟10国再于印尼巴里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导方针草案,但仍未解决各国南海主权争议。主张拥有南海主权的中华民国政府并未参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拒绝承认该宣言。
2012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告宣佈,国务院于近日批准,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建立地级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永兴岛机场于1991年建成,是一座军用机场,机场拥有一条长度为2,400米的跑道,可以起降波音737型客机。永兴岛拥有两个港口及一个渔政基地,可停靠5000吨级船隻。三沙卫视在2013年9月3日开播。全市人口据2010年普查数据为444人。三沙市的成立曾引起越南政府的强烈反对,及各国越裔人士的反华示威。
南海相关各国之间的角力,一直仍在持续中。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似乎维持现状,谋求共同开发是较为可行之方。
。。。。。。
《越南知多少?》 暂时到此搁笔, 其馀的且容日後慢慢再道来。
陸礼强
2014年2月16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