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在阔别越南29年又一个月之後,我终于与多年来风雨同行的另一半,以遊子的心情、遊客的身份,回到了久违的故土。经过时间紧凑的拜会亲朋戚友、北、中部遊览名胜、南部旧地重遊等行程後,一日午前,我俩漫步于堤岸新街市,在街边尝到了怀念已久的越南人心果,真是齿颊留香;午後溜达到安东街市,又尝了一杯鲜榨人心果汁,又有另一番风味,中学时期与好友们假期回乡欢聚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心头。这种“番寻味”的感触,促使我决定:以後要多点回去看看。
人心果:在澳洲雪梨的越南埠(Vietnam Town: Cabramatta)和华埠,现在也能买到人心果,是直接从越南入口的,它的法文名是sapotillier,越语音译为xa pô chê(谐音:sao cô chê,即妳为何要嫌弃呢?),而在生果市场的许多售货员都是来自广州的新移民,他们好像是不认识这种水果,所以又再音译为粤语的“三姑姐”。但究竟他们是真的之前没见过人心果,或是因贪好玩而改译新名?那就不得而知了。
人心果之称来自广东,因其纵剖面似人心而得名。但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台湾,地方政府为了纪念吴凤,把它命名为吴凤柿,而当地人又从他的英文名Sapodilla音译为「沙漠吉拉」,闽南话乾脆叫它『查某囝仔』。人心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对心脏病、肺病和血管硬化有辅助疗效,人心果树身所含的乳汁称為“树胶”(Chicle),是製造香口胶(口香糖)的主要原料。
番荔枝(Mãng cầu dai/giai, sa lê, phan lệ chi):Mãng cầu的汉越字可能是『芒球』或『莽球』,的确是球形的水果。北越人称之为Na dai,潮州人称之为『林檎』,樟林林檎是潮汕名果,学名番荔枝,因其形狀神似荔枝,又名牛心梨或砂梨,果肉洁白,如膏似脂,果味清润,冠饴胜蜜;福建南部也有种植,但果小蜜差,不如樟林所产;台湾东部和南部种植最多,品质最为优良,产量居世界之冠。台湾人称牛心梨为『释迦』,因其果皮突起形似释迦佛头,也有人认为是来自马来语srikaya,由荷兰人自印尼引进台湾时音译而得来。
日本曾认为番荔枝是世界上含维生素C最高的水果,它具有降血糖的功效,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番荔枝,对于病症的减轻有明显的辅助食疗作用。它的纤维含量较高,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排走积存在肠内的宿便。它还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够有效延缓肌肤衰老,能美白肌肤。
山刺番荔枝(Mãng cầu Xiêm, mãng cầu gai):北越人称为Na bở,台湾人称为罗李亮果,那是由于日据时代所流传在乡间的日本名字「るりあん」(rurian)的谐音。在日人据台期间,曾将它视为稀世珍品,将它做为献给天皇之「御用贡品」。
洋蒲桃(Mận):北越称为Roi/doi hoa trắng,又叫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广府人仍称为蒲桃,潮州人和台湾人则称之为莲雾。
天然的菠萝靠蜂鸟传粉,果实分类为多花果(複合果)。其外皮捶打後用布包好,可以用来做药布治疗外伤;用鲜菠萝提炼出来的凤梨酵素(凤梨酶,bromelain),已经被用来治疗坏血症,新近的研究,凤梨酵素也常被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烧伤、脓疮和溃疡等,有着很好的效果。另外,菠萝的叶片,则是用来製做宣纸的好材料。菠萝心是凤梨酵素最多的部位。据说挑选菠萝时要选小颗、外皮黄、拍打时声音小的就香味浓、甜度高、心细软、酵素多。
菠萝蜜(Mít):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宋代改称菠萝蜜,沿用至今。在广州及邻近地区,波罗蜜一般被称為大树菠萝,在广西等地称为木菠萝。
新鲜菠萝蜜果肉是水果,气味香甜,常用作烹调材料,或製成菠萝蜜果脯和菠萝蜜罐头;种子也可食用,炒食或煮食均可口,其味如栗,但生食或许会引起中毒。菠萝蜜木材常用来製造南洋各地的乐器。越南人尤其喜欢用以雕刻供奉用的佛像。
榴槤(Sầu riêng):也有写成榴莲,原产地为东南亚各国,有人认为其名称的由来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因吃了这奇异的水果後流连忘返,命名为流连,逐渐演变为榴槤。但多数人认为是由马来语Djoerian(英语Durian)音译而成。又名麝香猫果,因为它的独特味道,一部分人认为非常芳香,越吃越爱吃,越吃越上瘾;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恶臭无比,避之唯恐不及。它的种子也可以吃。一般很少有一种水果有如此明显的嗅觉反差,但由于考虑到公众反映,不少国家如泰国和新加坡禁止酒店、飞机和其他公共交通公具裡携带打开的榴莲。
火龙果原产于墨西哥、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含铁元素量比一般减肥水果要高。铁元素是製造血红蛋白及其他含铁物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营养价值;
2、果皮含有维生素E和一种更为特殊的成分——花青素。花青素在葡萄皮、红甜菜等减肥果蔬中都含有,但以火龙果果实中的花青素含量最高。它们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还能提高对脑细胞变性的预防,具有抑制痴呆症的作用;
3、火龙果中的蛋白质是具黏性、胶质性的减肥物质,对重金属中毒有解毒的功效,它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
4、富含维生素c,可以消除氧自由基,具有减肥美白皮肤的作用;
5、芝麻状的种子有促进胃肠消化的功能;
6、火龙果是一种低能量、高纤维的减肥水果,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因此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润肠、预防大肠癌等功效;
7、天然葡萄糖。果肉几乎不含果糖和蔗糖,糖分以葡萄糖为主,容易吸收,适合运动後食用减肥;
8、核酸,这主要含在火龙果黑色的种子里面,有抗衰老减肥的作用;
9、果实和茎的汁对肿瘤的生长、病毒感染、及免疫反应抑制等病症,表现出了积极作用。
紅毛丹(Chôm chôm,lôm chôm):越语意指它的外观是毛茸茸的,原产地马来西亚,马来语名为rambutan也是有毛的水果之意,中文译名加入原名的尾音“丹”(tan),再加上一个“红”字来表其色彩--紅毛丹,但其实成熟的紅毛丹也有黄色的。
紅毛丹剥开後,果肉像荔枝,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番鬼荔枝,它除了果肉可供食用外,果仁可用来生产食用油或肥皂,树幹和树根可用以製造药品和色素。
荔枝(trái Vải,Lệ Chi,Lychee):
未熟的荔枝咋看有点像前述的释迦,这是释迦被称为番荔枝的由来。而前述红毛丹的果肉也很像荔枝肉,所以番荔枝的名称也令人易于混淆,产生困扰。
荔枝又名离枝、丹荔,潮州人称之为莲果,是中国南部出产的一种亚热带果树,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維生素C含量最高可達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成分,有补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肿痛、镇咳养心等功效。亚洲部份地区或国家如台湾、越南、泰国等都有荔枝出产,引入荔枝栽种的国家有美国(佛罗里达及加利福尼亚)、澳洲(昆士兰)、印度、南非、马达加斯加、以色列和墨西哥等。
龙眼(Nhãn, long nhãn):又称桂圆、亚荔枝、燕卵,为中国水果,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龙眼树的寿命最长可达400多年。封建时代由于龙是帝皇专用,吃龙眼是犯忌,所以为了避讳就叫桂圆,因为广西产的龙眼非常园,所以叫桂圆,桂是广西的别称;在福建泉州亦有“福眼”,“虎眼”的別名,客家人则称之为“牛眼”。同样地,封建年代的越南也只能称之为Nhãn,即“眼”,近代才偶尔有听到long nhãn之称。
龙眼的果肉,味甜可口。晒乾後的龙眼肉称为园肉或元肉,可作药用。 中医认为龙眼肉有壮阳益气、补血、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後、产後身体虚弱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龙眼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龙眼肉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龙眼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素质等作用。
香蕉(Chuối):俗称芽蕉、香芽蕉,闽南语、客家话、潮州话都称为芎蕉。蕉树的果实长有棱,果皮生时绿色、熟时黄色,果肉白色,味道香甜。香蕉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越南的香蕉有Chuối Già、Chuối Cau、Chuối Xiêm(芭蕉)等不同品种。香蕉的花和树身都可供食用。
香蕉被称为百果之冠,具有润肠通便、清热解毒、健脑益智、通血脉、填精髓、降血压等功效,主要用于便秘、酒醉、发烧、皮肤生疮,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蕉含钠及胆固醇很低,长吃香蕉可以有效的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一根香蕉的热量是105个卡路里,但不含任何脂肪,是非常好的点心。在越南,香蕉除了生吃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吃法,诸如:烧烤、煎炒、烹煮、烘培等,应有尽有。
椰子(Dừa):椰子是椰树的果实,是一种在热带地区很普及的水果。椰子树的普及也在于其果实可以在海中随风浪漂流上千公里後,生长到离母树非常远的地方。
因为椰树长得高,种植者或爬上树、或训练好的猕猴来採摘椰子。一般在外地出售的“椰子”实际上是椰子的棕色的核,在这个核外面实际上还有一层很厚的纤维质和一个硬的、绿色的壳。为了节省运输佔用的地方,核外的部分一般在运输前就被去掉了。核内含约一升甜的、几乎清晰的椰汁和白色的、清香的椰果肉。
通常吃用的品种是Dừa Xiêm,粤人称之为“椰青”,开始成熟的椰子,果肉又薄又软,非常可口。成熟透的椰子则果肉又厚又硬,只可刨成椰丝来吃,或榨成椰奶(椰浆、Nước cốt dừa),或晒乾後提炼椰油、製造肥皂。
椰子核外部的纤维可用来织席、地毯,填在垫子中和用作隔热材料。椰子壳可以用作杯子,也可製作樂器椰胡,此外亦是非常好的燃料,椰子壳烧製的炭是很好的木炭。经常食用椰子的东南亚地区居民很少患有心臟病。腹泻病人喝椰子汁也有好处,因为人体很容易吸收椰子汁。和椰子有关的各种美食,数不胜数:
Dừa sáp (Makapuno) ,又名 dừa đặc ruột 或 dừa kem,是一种果肉很厚,果汁胶稠、凝结的特种椰子,只在南越茶荣省的 Cầu Kè 镇有得出产,据说是那裡的特有土壤和气候,使那特别品种的椰子,每年约15%至20%的果实长成 Dừa sáp,其馀的则和普通的椰子並无差别,採摘後靠敲击内壳,从较沉稳的回声来把它们区分出来。Dừa sáp 较普通椰子香且甜,口感不同,特别滑溜,2011年元月拍摄下图时,在梹椥省市场,普通椰子每颗3000元越币,Dừa sáp 则每颗20 000元。目前在茶荣省的市价已升至每颗75 000元。
水椰(Dừa nước,Nipa Palm):又名亚答树,生长在热带沼泽潮间带,分布于东亚沿海、南亚、东南亚乃至澳洲北部及所罗门群岛。水椰的果实称为亚答籽或水椰子,嫩果可食用。叶子可以编织及盖屋。
Thốt Nốt(Palmyra Palm):是一种树身高耸像槟榔树,果肉像水椰子的棕榈树。新鲜果肉可置于冰水中作为解渴饮料,晒乾的果肉可当粗糖食用。
杨桃(Khế):又名洋桃、五斂子,原产于热带亚洲,分为甜、酸两大类。甜杨桃作水果吃;酸杨桃果实较大,多用作料理的食材来吃,如沙拉、西式鹹菜、蜜饯等。杨桃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分,有助消化,滋养,保健功能。
腰果(Điều,đào lộn hột):又名树花生、槚如树、鸡腰果、介寿果,原产于热带美洲。腰果上部份的果梨柔软多汁,可作水果食用,也可酿酒,製果汁、果酱、蜜饯等;腰果仁是十分受欢迎的零嘴,因本身风味十足而时常單独食用,僅在烘焙後洒上少数盐或糖提味;亦可裹上巧克力;果壳也可榨油,含油量在40%左右。是一种乾性油,可製高级油漆、彩色胶卷有色剂、合成橡胶等。
芒果(Xoài):原产自北印度和马来半岛,成熟果黄色,果肉嫩,香甜。芒果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中医学认为,具有清热作用、味甘、酸,性凉,有益胃止呕、生津解渴及止晕眩等功效,甚至可治胃热烦渴、呕吐不适及晕车、晕船等症。
通常人们吃芒果都是以熟、甜且香者为上品。但是在越南有一种名为Xoài Tượng 的品种,未熟就吃,它的酸味特强,配以鱼露加砂糖和指天辣椒合成的蘸料,把生Xoài Tượng连皮切片,边蘸边吃,别有一番风味。另外一种吃法是把鱼煎到又香又脆後,加上切成丝的Xoài Tượng一起吃,胃口大开,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样奇特的吃酸芒果的方法,不知别的地方可有类似的菜单?
山竹(Măng cụt):又名山竺、凤果,原产于马来西亚,由于盛产于南洋热带地区,有「热带果后」之称。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榴槤和山竹被视為「夫妻果」,故此相对于称为「果王」的榴槤而言,山竹就是「果后」。
柿子(Hồng):原产地在中国,柿子的品种有1000多个,主要分为甜柿(也称『甘柿』)與涩柿两类,前者成熟时已经脱涩,後者需要人工脱涩。脱涩的方法一般有放置一段时间,和用温水或石灰水浸泡等。在越南的品种有Hồng giòn,Hồng trứng。除鲜食外,整个柿子晒乾之後可以製成柿饼。柿饼外部有一层白色粉末,叫做柿霜。柿霜并不是淀粉,主要是由内部渗出的葡萄糖凝结成的晶体构成。这些晶体并不易同空气中的水分相结合,因此柿饼表面通常会保持乾燥。这也有利于柿饼的保存。柿还可以酿成柿酒、柿醋,加工成柿脯、柿粉、柿霜、柿茶、冻柿子等等。柿树的木材细腻坚硬,心材黑色,也被称为“乌木”,可製作家俱等器具。
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 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会愈积愈大。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
牛油果(Bơ sáp ,Bơ):又称鳄梨、油梨、樟梨、酪梨。原产於中美洲和墨西哥。牛油果有一很大的果核,其果肉为黃绿色,味如牛油,被称为“森林的牛油”,果肉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有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患心脏病之风险,另外它所含的维生素、叶酸对美容保健等也很有功效。許多素食者以牛油果代替肉,涂在烤麪包上进食,或切成小块,加些炼乳(也可用牛奶和糖),水,放进打汁机裡打成奶昔喝。
Trái Cóc(Spondias dulcis, ambarella, golden apple):中文名称不详,东南亚一带的闽南人称之为红毛橄榄(angmo kana),高棉人称之为mokah,泰国人则称为makok farang,是一种热带水果,果肉很硬,可以生吃,味道酸中带甜;果核有许多软中带硬的尖刺。在越南,Trái Cóc的吃法是先把它去皮,放在微甜的甘草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後,蘸辣椒盐吃,十分可口;它的叶子也带酸味,可当沙拉来吃。
莲(Sen hồng、sen đỏ、sen Ấn Độ):是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又称荷花、莲花(hoa sen hồng、bông sen、hà hoa、liên hoa),古称芙蓉(phù dung)、菡萏(hạm đạm)、芙蕖(phù cừ)、水芝(thủy chi)。荷花原产于中国,又是澳門的特区区花,通常在水花园里种植。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莲的花、种子、嫩叶和根茎都可以食用。莲蓬(gương sen)是它的果实,裡面有许多莲子(hạt sen),可以生吃;晒乾後,莲子可以入药、也可以煮糖水吃、压至極烂煮软成莲蓉,是为製作糕饼的馅;莲蓬可以用于插花。荷花的地下根茎是莲藕(củ sen),柔软的根茎(ngó sen)都有不同的吃法。叶是荷叶,可用于包装粽子。其味极苦的莲子芯也可以入药。越南的莲花茶(Trà Bông Sen)也别有一番风味。
牛奶果(Vú sữa):越南人因其果实的外型酷似哺乳期的乳房(Vú),而裡面又充满了乳白色的乳汁(sữa)般的果液,故被称为Vú sữa。原产于热带美洲,在1980年代起被引进中国海南、广东等地作农产品种植,国人因其果实成熟时,橫剖面可見星狀的白色可食果肉从果心向外放射,像星星放射出的光一样,故名星苹果,又名金星果。
除了切开来吃之外,另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吃法,就是把牛奶果顶部的硬枝拔掉,露出一个洞,双手大力挤压果实四周,像小孩子吮吸母乳一般,边挤边吸,吸到果核时,就把附着的果肉吸掉後吐出,直到把果汁吸完为止。
石榴(Lựu、thạch lựu):原产于伊朗及其周边地区。针状枝,倒卵形或椭圆形叶子对生,无毛。夏季开花,多为橙红色,也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内部由薄膜状心皮分隔。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
番石榴(Ổi):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原产于美洲。番石榴因外型像石榴,卻產自外地因而得名。闽南语的名称有林拔仔、那拔仔、那拔、拔仔等;台湾人称为芭乐;客家话称为芭子或芭仔;潮州话称为木仔;广府话则称为番稔、花拈、雞屎果或雞矢果。
成熟的番石榴为浅绿色,果皮脆薄,食用时一般不用削皮,果肉厚,清甜脆爽。其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C等营养物质及磷、钙、镁等微量元素,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番石榴果汁是一种非常清香可口的消暑饮料。Ổi Sẻ是一种体积比较小,乡间家家户户都有栽种的野生番石榴,没人生吃,因为太硬,可是一旦成熟後,香味浓郁,又香又甜,人人喜爱,尤其是小孩。
台湾的紅心芭乐是经过改良的品种,除了生吃,还可以加工做為冰淇淋、枝仔冰、果冻、馒头、芭乐幹、芭乐茶、芭乐果汁等,紅心芭乐香味浓郁,風味口感均佳,且紅心芭乐含有維生素C、茄紅素,抗氧化能力更是維生素E 的10倍,老少咸宜。
无籽的Ổi Xá Lị không hạt,切片後蘸上辣椒盐(mưới ớt),更加引人入胜。
。。。。。。
《越南知多少?》 暂时到此搁笔, 其馀的且容日後慢慢再道来。
陸礼强
2012年7月13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