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于1901年1月1人成立时,共有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塔斯曼尼亚(Tasmania)、西澳(Western Australia)、南澳(South Australia)、维多利亚(Victoria)和昆士兰(Queensland)六个州(State)。1911年时,分割自新南威尔士州的两片土地被组成两个领地(Territory),即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和首都领地(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此外,在澳洲本土以外,北面还有两个海外领地(External Territory),即巴布亚领地(Territory of Papua,1905-1949)由英属新几内亚(British New Guinea,1884-1904)转化而成;新几内亚领地(Territory of New Guinea,1914-1949)由德属新几内亚(German New Guinea,1884-1914)转化而成。1949年时,巴布亚领地和新几内亚领地合并成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Territory of Papua and New Guinea,1949-1972),1972年时简化为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Territory of Papua New Guinea,1972-1975)。1975年9月16日时脱离澳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即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简称巴布亚新几内亚,或巴新,成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议会称立法议会,为一院制,政府首脑是总理,由议会内多数党的领袖担任。议会的111个议席中有22席为21个省和首都区的22名地方首长的官守议席。
海外领地(External Territory)
1972-1975年时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Territory of Papua New Guinea),取得了自治权,辖下共有19个省(province)、一个自治区(autonomous region)和国家首都区(National Capital District)。华人约有5,000,2008年时只剩下约1,000人,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其馀的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建国後选择移居澳洲。
陳仲民(Julius Chan,1939-),1939年8月29日出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爱尔兰省(New Ireland Province)的汤加岛(Tanga Island),父亲是一名于1921年来自广东台山的商人,母亲是新爱尔兰人。他在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本的阿什格罗夫圣母学院(Marist College Ashgrove)接受教育,在昆士兰大学取得农科学士学位,並在1960年代参加政治活动,与夫人斯蒂拉(Stella)于1966年结婚,並于1970年被选为人民进步党(People's Progress Party)的党魁。1972年当选为新爱尔兰省纳马塔奈区(Namatanai District)议会下议院议员。
1975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脱离澳洲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後,陳仲民在1980-1982年成为该国总理,並于1994-1997年再次担任总理。他于1981年荣获英女王颁授大英帝国最优秀爵级司令勋章(Knight Commander of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简称KBE),自那以後就被尊称为Sir Julius Chan。他的儿子拜伦·陈(Byron James Chan)在2002年也当选为新爱尔兰省纳马塔奈区议会议员,在政府中担任矿业部部长。他共有四个儿女:Vanessa Andrea,Byron James,Mark Gavin, 和 Toea Julius。
KWAN CHEE TAI(音译为关志泰,1937-2009年),又名Perry KWAN(音译为关魄力)。他1937年出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爱尔兰省的首府卡维恩(Kavieng),是关华(Kwan Wah)夫妇俩的10名儿女之一,排行老二,因为他日常喜欢打领结(Bow tie,煲呔),所以当地人都称他为Masta Bow Tai(煲呔先生)。他的中文书法造诣不错,从1962年开始,他常来往于卡维恩和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1975年独立後的首都)之间,两地间华人商铺的招牌,都请他润笔。1972年时,他当选为新爱尔兰省卡维恩区议会下议院议员,並于同年四月至六月间短暂地出任议会发言人。
1975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建国後,Perry KWAN继续连任新爱尔兰省卡维恩区议会下议院议员至1977年。
首都领地(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简称ACT)是1911年时,从新南威尔士州裡划分出的一片土地,在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雪梨(又称悉尼)和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的等距离处,是经过规划而修建成的、澳洲的首都堪培拉(Canberra),人口接近38,6万,华人约7,500,面积为2,358 km2。首都领地的政府首脑是首席厅长或首席部长(The ACT Chief Minister),相当于各州的州长,由于只是一个城市,所以兼管州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务。立法议会共有17位议员,也是州级兼市级。
(尚无华人议员)。
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简称NT)
达尔文(Darwin)是北領地的首府,人口接近15万,华人约3,500,面积只有112.01 km2,只有少数城区,不是一个大都会,被建为达尔文市(City of Darwin),达尔文的行政职能自1957年後即由市议会执行,市议会由市长和12名市议员组成,四个选区,每个选区选举3名市议员。
Chan Tien Fook(音译为陈天福,1918-1969年),又名Harry Chan(音译为陈哈利)。Harry Chan 在1918年6月14日出生于达尔文,当时登记的名字是Hen Fook,父亲名叫Chin Yepp Gnee(Chan Fon Yuen),是来自香港的一名裁缝;母亲名叫(Wong)Quee She(Shee),在达尔文出生。Harry Chan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1941年未满23岁时与职业打字员Lilyan Yuen在达尔文结婚,並在当地继承父业当裁缝,且在华人区经营木材。1942年时,由于日本战机轰炸达尔文市,他避难到雪梨,在中国银行工作。二战结束後,他回到达尔文开肉铺,然後投资地产业,成为百万富翁,以营利所得回馈社会,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和体育组织。他的善行使他名声远扬及赢得群众的爱戴,在1959年他当选为达尔文市的无党籍独立市议员,並于1962年成为北领地Fannie Bay城区的参议员(Legislative Council for the Northern Territory),1965年被选为参议院首任领袖,在此同时,他继续担任市议员,及于1966年获选为达尔文市的第6任市长。在工作繁忙之馀,他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会计科文凭,于1968年成为澳洲会计师协会的成员。他于1969年获得高票连任,並荣获英女王颁授大英帝国最优秀官佐勋章(Officer of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简称OBE),可是卻在同年的8月5日在任上去世,遗下妻子、女儿和三个儿子。
邝鸿铨(Alexander Fong Lim,1931-1990),简称Alec Fong Lim,祖籍广东台山,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澳洲北领地一个小镇卡特林(Katherine),是在澳洲土生土长的华人第三代,他的父母George Fong Lim和Lorna Fong Lim也是在澳洲出生,显然他祖父的姓名照发音应是邝方廉(Kwong Fong Lim),被照英文惯例把Kwong当作名,Fong Lim成为姓,以致他的父亲出生时就承继了Fong Lim这样的姓氏,中文名应该是有的,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已。George Fong Lim是一名裁缝,经营一间小商店和拥有一个花生农场,当邝鸿铨7岁时全家搬到达尔文扩展商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转移到爱丽丝泉(Alice Springs),邝鸿铨则到南澳州的首府阿德雷德(Adelaide)的Scotch College去继续求学。二战结束後,他们又回到达尔文继续营商,而且生意越做越大。1984年3月1日,邝鸿铨当选为达尔文市的第11任市长,並于1986年获英女王颁发OAM(Medal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作为他对社区和地方政府所作贡献的奖赏。1990年9月3日,他于辞去市长职务後病逝,遗下妻子和6个女儿。达尔文市政府为了纪念他,特于1991年7月把一个达尔文市的人工湖命名为Lake Alexander,及把通往该人工湖的道路改名为Alec Fong Lim Drive。22年後,他的女儿Katrina Fong Lim继承父志,当选为达尔文市的第17任市长。
Katrina Fong Lim(卡特里娜.邝,1961-),是达尔文市前市长邝鸿铨(Alec Fong Lim)和Norma Fong Lim的第四个女儿,已经是土生土长的第四代华裔,不知是否有中文名字,1961年出生于达尔文市,在达尔文市完成中学教育期间,曾在1978-79年间以交换生身份到美国学习一年,後来更取得了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的商科学士和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她在毕业後营商,同时也参与了许多领域的社会组织和工作,其中包含有北领地中华社(Chung Wah Society NT)和澳中友谊协会(Australia China Friendship Society)。Katrina Fong Lim在2012年4月3日当选为达尔文市的第17任市长,任期四年。
各州政府的职责首先是警务、校务和消防,接着是分配资源给地方政府及监督地方政府的运作。市政府是地方政府的一种,它的职责是维修道路、桥梁、下水道,清理垃圾,审批房屋的兴建,幼儿保育、旅遊等服务居民事项,资金来源是接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拨款,及向居民徵收地税和服务费(council rate)。
雪梨(Sydney,悉尼)是新南威尔士州(简称新州)的首府(State Capital),是澳洲按人口数排列的最大城市,是一个大都会,由州政府管理,2013年的人口数约为476万,华人约有31万,它的总面积是12,367 km2,细分为658个城区(Suburbs),许多个邻近的城区组成一个市(City)或镇(Shire),目前共有38个市,其中一个主要的就是首府市(Capital city),叫做雪梨市(City of Sydney)。所以雪梨市市长所掌管的只是州首府雪梨的一小部分城区,不明就裡的人都误以为是整个大雪梨(Greater Sydney)。
何沈慧霞(Helen Wai-Har Sham-Ho,1943-),简称Helen Sham-Ho,1943年9月9日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连州市保安镇,客家裔。1961年移民到澳洲读高中,1967考获雪梨大学文学士和硕士学位,然後再考取社会工作文凭,毕业後曾分别在Darlinghust的圣云仙医院(St. Vincent Hospital), 圣玛格丽特医院(Mt. St. Margaret Hospital)和位于Eastwood的Ryde医院中任职社会工作。1982年加入自由党,1985年在工作之馀完成了麦觉理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的法科学士学位,在1987年成为一名执业律师,並带着前度婚姻的两个女儿,与何键刚(Robert Ho)先生缔结彼此的第二度婚姻。1988年当选为自由党在新南威尔士州议会的上议员。她一直连任到1998年时,响应黄肇强医生反对一个国家党(One Nation Party)的反亚洲移民言论,及自由党的无所作为,愤而辞去自由党党籍,成为无党籍的独立上议员,直到2003年从议会退休,恢复从事法律业务,並继续积极参与社区中的筹款,社交及文化活动。多年来,她还先後担任过100多个社区团体的成员、顾问和理事的工作,而且仍然和这些社区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她所获得的荣誉计有:2005 年麦觉理大学颁发的校友杰出服务(社会服务)奖;2006 年国际狮子会授予的Melvin Jones 院士荣衔;2008 年新南威尔士州颁发的州长社会服务奖;在2012年的澳大利亚国庆日,她获颁澳大利亚勋章(OAM);在2014 年,西悉尼大学更为她对社会的卓越贡献而颁授荣誉社会学博士学位。
黄肇强(Peter Wong,1942-),1942年10月12日出生于广东肇庆市,客家裔,1950年8岁时随父母到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Borneo),他的父亲是个热心助人的医生,在那裡给贫民提供免费赠医。1960年18岁时他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在雪梨大学完成医科学业,成为一名备受好评的家庭医生,並加入自由党及活跃于雪梨华人社区。1995年,他获《澳洲医生》杂 志评选为全澳10名最佳普通科医生之一。後来因为看到宝琳.韩森(Pauline Hanson)的反亚洲移民言论及她所创立的一个国家党在1996年联邦大选及1998年昆士兰州大选中的崛起,而新南威尔士州的自由党卻默默地旁观及默许,毫无反驳的举动,便毅然辞去自由党党籍,更因而引发何沈慧霞上议员也在数日後辞去自由党党籍。黄肇强医生接着在1998年7月3日创立以亚裔族群为主的团结党,並在其他各州建立党分部,竞逐联邦大选各议席,他本人没参选,结果毫无斩获。1999年新南威尔士州大选时,他参选竞逐上议院的议席,结果和一个国家党各得一席,成为州上议员,任期8年。2007年他不竞选连任,团结党提出接任的候选人也没赢得议席。他在1997年时子承父志,创建公益志愿组织“光明之行”慈善医疗队,免费为中国边远地区贫困的青光眼和白内障患者治疗,在步入政坛和离开政坛的十多年来,他多次和医疗队一起奔走劳碌、救死扶伤,在华人社区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
曾筱龙(Henry Shiu-Lung Tsang,1942-),简称Henry Tsang,1942年11月6日出生于中国江西省的一个客家裔小村庄,父名曾滌非(Tik Fai Tsang),母名杨婉华(Woon-Wah Young),有弟妹各一,1949年因战乱全家逃到香港。1961年到澳洲留学,以半工半读的方式,首先进入雪梨Vaucluse High School中学读高中,然後考入雪梨大学(Sydney University)建筑系,于1969年获得建筑系学士学位,成为澳洲公民,並于1974年获得雪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学士後建筑科学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 in Building Science)。1977年与他人创办“曾-李建筑师楼”(Tsang & Lee Architects),较为出名的雪梨唐人街改造工程、卡氏牌楼、达令港风景区的中国花园等建筑工程,都是由他设计的。1987-1990年间,他出任非营利性质的民族社区委员会高级副董事长(Senior Vice Chairman),积极参加社区工作。1991年1月荣获英女王授予澳大利亚勋章(OAM),用以表彰他对少数民族华裔社区所做的贡献。同年3月,他加入工党,並于同年9月,当选为雪梨市(City of Sydney)副市长,成为首位被选入雪梨市议会的亚裔人士,此後他一直连任两届副市长至1999年。
曾筱龙于1999年3月,作为工党竞逐新南威尔士州上议院的候选人,排名列第8位,以工党的惯常得票率来看,那是不可能当选的,可是凭着他的个人魅力,他竟然当选了,並获当年的州长卜卡(Bob Carr)任命为州政府商务投资副部长、州长事务秘书长和州政府亚洲地区咨询委员会主席。2007年,他再次当选州上议员,可是卻于2009年12月,因没申报接受某中国建筑商的热情款待的丑闻,被迫黯然离职。
王国忠(Ernest Kwok Chung Wong,1960-),简称Ernest Wong,1960年出生于香港,1979年到澳洲雪梨留学,先是在Sydney Boys High读高中,然後在麦觉理大学完成商业和法律兼修的学士学位,並取得澳洲国籍。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普通话和粤语。他结婚之後育有两个孩子。雪梨华人首先接触到王国忠是每当地方上有任何庆典,各华人社团如侨青社等都会有节目演出,担任司仪的就是他。他在90年代末加入由黄肇强医生所创立的团结党(Unity Party),在2000年代表团结党参选大雪梨内西区宝活市(City of Burwood)市议会选举,当选为市议员,获市议会同仁推举为副市长,接着更接替黄肇强医生辞去的团结党党魁地位,带领团结党党员竞逐2003年州议会议席,败北後曾任宝活市市长,在2006年被工党挖角及吸收,他曾担任州长里斯(Nathan Rees)、肯妮莉(Kristina Keneally)在位时的州长公民事务顾问。尽管华人对王国忠离开服务多年的团结党跳槽去工党有些非议,但他认为,不管在哪个政党,只要你反对种族主义,支持多元文化,服务移民社区,帮助华人华侨,都是正确的选择。2012年9月,他再次在宝活市市议会选举中当选为市议员,並再次获市议会同仁推举为副市长。由于新南威尔士州工党籍上议员卢信达(Eric Roozendaal)在2012年11月涉嫌腐败被逐出工党,成为无党籍上议员後,被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简称ICAC)查出他在2007年任新州道路局长时,凭藉权位买了打折的私用汽车,被迫在2013年5月9日辞去议席,工党便在5月24日推举王国忠填补该任期至2019年3月1日的遗缺。王国忠在宣誓就任州上议员工作之馀,将继续兼任宝活市副市长一职,完成两年未尽的任期和工作。
曾子崇(Alfred Tze-Shung Tsang),简称Alfred Tsang,1950年代出生于香港,肄业于香港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1977年移民澳洲,初期从商,曾开设贸易、智能卡及寿司食品公司,雪梨市中心的多家食店都是他旗下的I love Sushi集团的分店。营商之馀,他也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和从政,加入黄肇强医生创办的团结党,在2000年代表团结党参选大雪梨史卓菲市(City of Strathfield)市议会选举,当选为市议员,获市议会同仁推举为副市长,两年後连任,並于2004年4月14日取代了有政商关系传闻的在位市长的职位,成为新一任史卓菲市市长。可是,他自己也搞政商关系,在收受地产发展商贿款时,被隐藏的摄录机拍下收款过程,在《澳大利亚人报》发表了一张显示他接受一个建筑公司20万澳元的贿赂的照片後,他被迫于2004年12月20日离职,接受当地廉政公署调查。
历时三年多的“曾子崇受贿案”终于在2007年11月2日宣判,法官考虑他曾为社区所做的贡献及品格良好,又有十九封来自社区、医院、教会和慈善团体等各个组织的求情信,判他刑期减半,从11月17日起周末坐牢四个月,到Parramatta监狱服刑。
林丽华(Le Lam,1960-),祖籍广东汕头市澄海区隆都,1960年代初出生于越南,母亲也是潮州裔,1978年离开越南,以难民身份移居加拿大的多伦多市,1988年为了和青梅竹马的爱人相会及组建美满家庭而移居澳洲雪梨,是一名成功的房地产销售业者,目前育有两名儿女。她在1991年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並当选为大雪梨西区欧本市(City of Auburn)市议员,随後在1999年获市议会推举为市长,她是欧本市首位女市长,也是澳洲首位华裔女市长。同年,她加入了坚持多元文化,维护社会公平公义的团结党。自她参政以来的廿多年间,欧本市的每一届市议会她都参选及当选,有时只是市议员,有时任副市长,2003年和2007年曾两度再任市长。
2007年6月29日,林丽华市议员在团结党党员大会中,当选为团结党新任主席,並得到即将卸任的新州上议员黄肇强医生的支持,提名为团结党的第一候选人,参加2007年3月27日新南威尔士州大选,角逐新州上议院议席,但结果落选,与州级议会无缘。同年9月28日,她第三度出任欧本市市长。目前她是名誉市长暨市议员。
区龙(Jack Au),来自香港,拥有企业管理科学士学位,是一位有牌照的建筑商、检测楼房、和病虫害防治业者,活跃于许多社团之间,是一狮子会的副主席。他在营商之馀也从政,加入了团结党後,就一直当选欧本市市议员,也曾出任该市副市长一职。可是在2009年时,因涉嫌在帮助加速审批一华裔女商人Shu Xiang Liang名下餐厅及卡拉OK酒吧的申请後,收受了4,500元礼金而遭受廉政公署(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简称ICAC)调查,並于2012年6月24日被ICAC确认那是证据确凿的腐败受贿行为,建议市议会予与撤职,此建议获欧本市议会予以贯彻执行。
邓小颖(Annie Tang),祖籍广东三水,在香港出生,于1988年移民来澳。邓小颖和先生在大雪梨南区高嘉华市(City of Kogarah)经营了一间广式酒楼和地产公司,育有三名子女,都能讲流利的粤语。她曾在社区义务服务一段时间,于1999年加入团结党,並参选市议会选举,当选高嘉华市首位华裔市议员,2003年被委任为高嘉华市议会社区服务委员会主席,2004年再度参选成功,连任嘉华市议员,于2005年任职副市长。然後参加2007年3月27日新南威尔士州大选,角逐新州上议院议席,结果落选,但在同年又当选连任高嘉华市议员,並接连在2008、2011、2013年出任副市长的职务。她在2013年11月回中国大陆参加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时,查看过邓氏族谱,看到祖父、父亲和弟弟三代人的名字,于是收集了一套广府民系发源地珠玑巷姓氏的族谱档案,保存在高嘉华市的图书馆裡,希望能让生活在澳洲的广府人,都能通过族谱去寻根问祖,找到自家的源流。
刘娜心(Nancy NX Liu),简称Nancy Liu,在2000年代初,连同她的先生及女儿以技术移民的身份来到澳洲,居留两年後成为澳洲公民。她是经济本科毕业,祖籍中国大陆的北方,又有南方的生活经历,可讲流利的英语、国语和广东话,目前在好市围市自营生意,热心参与和从事各种社区服务和慈善工作,为“澳洲华人公益金”和“雪梨女狮子会”成员。因认同团结党的政治理念,2002年加入该党。于2007年当选大雪梨南区好市围市(City of Hurstville)市议员,2013年任副市长。
吳金營(Christina Wu),1980年代出生于中国东北,2004年以留学生身份来澳,拥有法学学士学位、商业会计和国际贸易双硕士学位,是位注册会计师,能说写流利的汉语、韩语和英语。她现在拥有自己的会计税务公司,承接中小型企业的税务会计业务和大型公司项目的商业会计业务。吳金營曾经是雪梨海之梦艺术团的主要舞蹈演员之一,多年来在雪梨许多个地区举办的中国新年活动和多元文化活动,她作为中、英、韩三语主持人,深受华裔和韩裔观众们的喜爱。2012年,她获自由党提名竞选好市围市议席,成功当选为好市围市市议员。
单伟广(Dominic Sin),他是来自香港的第一代移民,于1995年开始定居于好市围市,一直致力投身及热心社区服务工作,在2008年9月开始于华人服务社从事义务工作,並于同期至今担任该社的副主席和家庭及托儿服务委员会主席。他于2012年获工党提名竞选好市围市(City of Hurstville)议席,成功当选为该市市议员。
何键刚(Robert Ho,1941-),出生于香港,1959年18岁时移居澳洲,在雪梨市经商和拥有一间中餐馆。他积极参与华人社区的许多组织和活动,如慈善募款、四邑同乡会、梅光达百年纪念委员会、世界龙舟赛委员会等。在1987年,他荣获英女王授予澳大利亚勋章(OAM),用以表彰他对少数民族华裔社区和国际商贸所做的贡献。尽管已有前度婚姻的三个儿子,他在同年和新州上议员沈慧霞女士缔结彼此的第二度婚姻。1999年时,他为工党在华埠筹得巨额竞选基金,获工党提名参选大雪梨市中心区雪梨市(City of Sydney)的议会选举,並成功当选为工党在雪梨市的市议员,任期四年,当2003年工党不再提名他时,便愤而退出工党。何键刚市议员在2003年任上时,他的一位生意合伙人被绑架,他奋不顾身地与警方合作,隻身带着60万元到被指定的地点去交款赎人,成功地把身为中国留学生的5名绑匪擒获。
赵淑卿(Syvia Chao),出生于台湾,曾经是澳洲台湾同乡会的会长,2003年代表团结党参选新州上议院大选,但没选上。2004年她代表团结党在竞逐大雪梨北岸的威乐比市(City of Willoughby)市议会议席,成功当选为该市市议员,任期四年。
鄔延祥(Spencer Y C Wu,1932-),简称Spencer Wu,1932年5月10日出生于香港,在香港培英中学就学,毕业後留学英国,在英国皇家外医学院牙医系、苏格兰登第大学(Dundee University)静脉麻醉科毕业。学成後回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1974年移民到澳洲,一直在雪梨华埠开设牙科诊所行医。他在1995年以无党籍身份参选大雪梨内西区艾士菲市(City of Ashfield)市议会议席,当选为该市市议员,任期至1999年。他在市议员任期内发起了许多多元文化的庆典、重整市容、和树立澳华先贤梅光达的雕像等,建树良多。
黄纪严(Clifton Wong),可能是出生于香港,何时来澳不详。1999年获工党提名参选大雪梨南区好市围市(City of Hurstville)市议会议席,成功当选为该市市议员,一直连任至2012年,期间获议会成员推举为副市长,在副市长任上获新州工党委任为好市圍工黨支部執委主席。
梁翰升(Henson Liang),出生于中国重庆市,曾在广东省水电设计院工作,1980年代末以留学生身份来澳,拥有雪梨大学硕士学位,在宝活市市居住了19年,已婚,育有子女各一,2008年获自由党提名参选大雪梨内西区宝活市(City of Burwood)市议会议席,自由党胜出,成功当选为该市市议员,並被推举为副市长,任期至2012年。
王云梅(Jeanette Wang),1960年代出生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系,是一名资深记者及专业翻译员,在澳洲驻北京大使馆工作了五年,随後便在1992年带着两岁大的儿子来澳,与早在1991年就隻身到澳洲音乐学院进修的丈夫会合。她继续进修,获得雪梨大学亚洲研究硕士学位,在星岛日报从事新闻採访、编辑及翻译工作。做记者的经验给了她丰富的经历和阅历。2003年开始她在新南威尔士州议会担任上议员办公室政策顾问,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2008年获工党提名参选大雪梨内西区艾士菲市(City of Ashfield)市议会议席,成功当选为该市市议员,至今已经担任市议员六年。期间她创办了澳大利亚扬州同乡会,是现任会长。
刁汉彪(Dennis Huynh,1972-),客家籍华裔,1972年岀生于越南南方,1979年与父母亲作为越南难民来到澳洲,定居于费菲市,在卡市(Cabramatta)读书,会讲广东话、英文、普通话,在旅遊业工作。其父刁振谋是新州越棉寮华人联谊会会长、雪梨工商联合会名誉会长。刁汉彪在2000年获工党提名参选大雪梨西区费菲市(City of Fairfield)市议会议席,成功当选为该市市议员,曾于2001、2007年两度出任副市长。1999年再度当选连任後,又于2011年10月出任为期一年的副市长。
吴景芳(Phuong Canh Ngo,1958-),简称Phuong Ngo,1958年岀生于越南南方,曾是一位小学教员,1975年南越覆灭後,经过12次偷渡失败,和数次失手及牢狱之灾後,于1981年,第13次的偷渡终于成功,到达马来西亚,1982年以越南难民身份来到澳洲,在卡市(Cabramatta)居住及营商。1987年10月8日,他当选为大雪梨西区费菲市(City of Fairfield)市议员,1990年出任副市长,兴建了卡市的中国牌楼。1991年他以无党籍身份参选新州卡市(Cabramatta)选区的下议院议席,结果输给竞选第三次连任的工党下议员John Newman。这之後吴景芳加入了工党,成立工党右翼支部(Labor Right),要和John Newman的工党左翼支部(Labor Left)分庭抗礼,争取下一届新州大选的党内初选。後来John Newman在1994年9月5日晚间在家门前遭枪杀,据说凶手陈明智(Tri Minh Tran)和吴景芳又时有联系,引起了政治谋杀的疑雲。接着凶手由于1995年8月7日被人杀害,在警方连续不断的侦查之後,吴景芳在1998年3月13日被疑为是杀害John Newman的幕後指使者而被捕,在经过两次没结果的审判之後,法庭终于在2001年6月19日裁决,吴景芳的谋杀罪名成立,判終生監禁,永远不准假释。上诉後,经最高法院審查後于2009年4月17日裁示维持原判。
杨逸飞( Ken Yeung),祖籍广东中山,出生于香港,幼年时随父母移居澳洲,在卡市(Cabramatta)读书,除了英语之外,还精通粤语和普通话。2007年大学政治系毕业後,加入团结党,2008年时获提名参选大雪梨西区费菲市(City of Fairfield)市议会议席,以微弱差距落选,2012年再度参选,成功当选为市议员,任期四年。
陈君联(Craig Chung),在雪梨土生土长,在大雪梨南区好市围市的一间菁英中学Sydney Technical High School读书,高中毕业後到国外闯荡了几年,然後进入西雪梨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先後取得心理学和法律学士学位,是一位在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执业律师及法律顾问。他已婚和育有两名孩子,夫妇俩还经营一间拥有20名员工的小型企业。2012年,他获自由党提名参选大雪梨北区莱德市(City of Ryde)市议会选举,並成功当选为该市之市议员。陈君联曾自我介绍说,他的祖父在雪梨出生,而父亲是1945年时从香港回到澳洲,且父亲来自于拥有13个兄弟姐妹的商人家庭。由此看来,他最低限度应该是在澳洲生长的第四代,他的英文姓氏可能是来自曾祖父的名字。
李颖斌(Justin Li,1982-),出生于香港,1990年8岁时随父母移居澳洲,就读于Ryde公立小学,接着考入菁英中学,高中毕业後进入新南威尔士大学修读法律及商学士学位,2004年大学毕业後加入律师事务所见习有关劳工法律的工作,不久後考获律师资格,成为执业律师。李颖斌在求学期间就积极参与诸如义卖、募捐、探访长者等社区活动。2008年26岁时,在社区人士、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之下,参选大雪梨北区莱德市(City of Ryde)市议会选举,成功当选,成为该市最年轻和唯一的亚裔独立市议员。後来曾短暂任职副市长,2012年又当选连任为市议员至今。
林玉锵(Chiang Lim),1970年代末出生于新加坡,1980和1986年先後毕业于新加坡的St Michael's School和Raffles Junior College。1988年到澳洲入读雪梨科技大学(UTS)电脑应用科学系(Applied Science, Computing),1991年取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後在澳洲定居和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工作。工作之馀,他于1999年获自由党提名参选大雪梨西区帕拉玛打市(City of Parramatta)市议会选举,並成功当选为该市之市议员,並一直连任几届至2012年9月,期间曾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出任副市长一职。
胡煜明(John Hugh,1966-),出生于中国的上海市,1988年在上海某大学电脑专业毕业後,因被分配到不感兴趣的工作单位,于1990年初离开上海,拿着学生签证到澳洲学英语,因为1989年六一事件的影响,机缘巧合地取得永久居留权,两年期满後也就入了澳籍。胡煜明在1993年进入墨尔本Monash 大学信息科技(IT)硕士班半工读,最後取得学位。他在1994年加入自由党,並开始参与一些华人社团的活动,2012年时他的一位时任大雪梨西区帕拉玛打市(City of Parramatta)市长的党内朋友,要竞选连任,约他一起参选,结果他俩都成功当选,他的朋友连任市长一职,他则成为该市的新任市议员。他的英文姓氏看起来怪怪的,令人以为他是英裔,其实是他把本来的“Hu”字加上条尾巴,把它英语化成为“Hugh”字,可能是在入籍时申请修改的吧。
纵观以上各州、市议员们,初衷可能都是要为大众服务,当然对自身也不无裨益。可是权利会把人腐化,贪污渎职或甚至害人的事件不只发生在华人身上,其他族裔也时有发生,媒体上不时都有报导。这要看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克制的能力,制度只能起到监督和制裁的作用,利字当头,确是防不胜防。
华人参政,有的依附大党、有的创立小党、有的加入小党、有的靠个人的人际关系,有的成功当选,有的还在再接再厉地努力着,人数越来越多。前面所罗列的,可能还会有所遗漏。至于维多利亚、昆士兰、西澳、南澳、塔斯曼尼亚等其他各州的州、市议员们,且留待下一辑再一一罗列。
陸礼强
2014年12月13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