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Australia),简称澳洲,本是英国在澳洲大地逐渐建立起的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地,即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缩写为NSW,1788年建立)、塔斯曼尼亚(Tasmania ,缩写为TAS,1825年建立)、西澳(Western Australia,缩写为WA ,1829年建立)、南澳(South Australia,缩写为SA ,1836年建立)、维多利亚(Victoria,縮寫为VIC, 1851年建立)和昆士兰(Queensland,缩写为QLD ,1859年建立),使用同样的货币(英镑与便士),但各自为政,甚至各自发行邮票,铁路宽度不同,彷彿六个国家一般。各殖民地之间和睦相处,联系也不断加强,终于在1900年,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原来的六个殖民地遂成为联邦属下的六个州,後来再加上两个领地: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缩写为NT)最初属于新南威尔士州,1863年划为南澳的一部分,1911年建为领地;首都领地(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缩写为ACT,1911年建立)。各州设有州长,负责州内事务;领地各有自治政府。(还有海外领地)
澳洲政府机构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联邦政府,第二级为州或领地政府,第三級则为地方政府:
联邦政府(Commonwealth Government或Federal Government)
澳洲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英王任命总督(Governor-General)为其代表,是虛位元首。澳洲联邦的政制是议会内阁制,政府由联邦议会(Federal Parliament)的众议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或Lower House,下议院)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组成,由多数党的领袖出任总理(Prime Minister),组织政府内阁,每届政府任期三年。众议院的选举以人口为基础,每个选区人口为85,300人,目前有150个议席,任期3年,但总理可以随时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联邦议会的参议院(Senate或Upper House,上议院)的议席则约为众议院议席之半数,目前共有76个议席,每州各有12席,每个领地只得2席,上议员当选後在翌年7月1日才就任,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如果政府的立法不能被参议院通过,总理可以解散参众两院,同时宣佈联邦大选。投票是选民的权利,但也是义务,不投票的将被罚款。
联邦众议院(联邦下议院)的议员获称为联邦众议员(联邦下议员),英文是Member of Parliament或MP;联邦参议院(联邦上议院)的议员获称为联邦参议员(联邦上议员),英文是Member of Senate或Senator。
联邦政府负责国防、外交、移民、货币、高等教育、医疗保险、药物管理、养老、邮政、通讯、交通运输如机场、铁路等领域。税收是联邦政府的资金来源。
联邦议会的主要职责是立法和通过法案。绝大多数的法案都是由内阁成员所提出,所有的法案必须经上下两院通过才能正式生效。
澳洲联邦政府是三权分立:行政权由总理所组建的政府内阁掌管;立法权由联邦议会掌管;司法权则由澳洲高等法院和澳洲联邦法院掌管。
州/领地政府(State/Territory Government)
各州的虛位元首是州督(Governor),即州的总督,领地不设总督。州议会(State Parliament)分上(参)下(众)两院。以新州为例,州议会的众议院(Legislative Assembly或Lower House,下议院)93个议席,任期4年,分选区由选民直选产生。州议会的参议院(Legislative Council或Upper House,上议院)42个议席,任期8年,不分选区由各党推举候选人、选民投票给党派产生,每4年改选21个议席。州议会的众议院也是组建州政府的地方,选举中赢得大多数众议院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执政政府,该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出任州长(Premier) ,领地的首长则称为领地的首席部长或首席厅长(Chief Minister)。首都领地和北领地是自治领地,它们的立法机关不含两院,只是单一的“立法会”(Legislative Assembly),行使由联邦政府赋予它们的立法权;但是它们的立法是可以被联邦政府修改或推翻的。
州众议院(州下议院)的议员获称为州众议员(州下议员),英文是Member of Legislative Assembly或MP或MLA(Legislative Assembly);州参议院(州上议院)的议员获称为州参议员(州上议员),英文是Member of Legislative Council或MLC。
州政府负责治安、中小学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公立医院、护理服务、农业、环境保护、车辆登记、道路安全、消防、水电、天然气、州级交通运输如公路、巴士等领域。资金来源是税收和联邦拨款。
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
市、镇议会由5至15名市议员组成。市议员在本市、镇範围内普选产生。市议员(Councillors)的任期是四年,是兼职,每两年选一半的人数,他们在同侪之间推选出一位市长(Mayor),任期一或两年,在少数市镇由市民直选产生。市议员们在议会中讨论及表决有关市政的推行方针,並任命一位任期五年且可以续任的的总经理(Chief Executive Officer,简称CEO)执行日常市政、议会的所有决议及提供意见。辅佐CEO的还有一些议会职员(Council staff)。
地方政府负责房地产的审批、公园绿地、图书馆、公共游泳池、艺术画廊、体育设施、儿童保育、宠物、垃圾收集、老人和病残人士送餐上门服务、地方级交通运输如人行道、道路标志等领域。
以上三级政府在职责上各有不同,没有从属关系,相对独立。这意味着各州政府不需要对联邦政府负责。市议会通常也不受州和联邦政府的制约。但当市议会出现严重问题,无法正常运作时,州政府有权解散整个市议会,这其中就包括市长,並有权委任一名特别接管人员在新市议会选举产生之前接管所有市议会的工作。
澳洲的华人联邦参议员
朱俊英(Thomas Jerome Kingston Bakhap,1866-1923年),简称Thomas Bakhap,1866年10月29日出生于维多利亚州的巴拉瑞特(Ballarat),澳洲的档案资料显示,他姓Kingston,父名是一片空白,他的母亲Margaret Geneva Hogan(1848-?)是爱尔兰人,当时18岁。母亲20岁时与洋名叫做George的广东台山人朱百合(Gee Bak Hap,又名George Bakhap)结婚,朱百合把继子当作亲生子,给他取了个中文名叫朱俊英,并把他的英文名冠上了自己的倒装姓氏Bakhap。後来朱俊英和同母弟获送回广东学习中国文化,致使他能说流利的广东方言和不错的中国国语。1878年12岁时,兄弟俩随着父母搬到塔斯曼尼亞州(Tasmania)那许多华工都趋之若鹜的洛塔(Lottah)锡矿区,在父亲开的杂货店兼中医诊所的店铺裡帮忙,四年後兄弟俩都到父亲有股份的锡矿裡替矿工们当通译员。接着他就加入了当地的自由党,並于1909年当选为塔州的州议会众议员,直到1913年又转而当选为代表塔州的联邦参议员。他不仅忠诚于澳洲,还积极维护华人利益,反对种族歧视,是华人正当权益的代言人。1917年和1922年他两度连任,後被当选为副议长,被华人群体视为是华人的荣耀。1922年他更获派组团到中国去作商业考察,计划扩展对华贸易,可是因积劳成疾,于翌年8月18日,于任上在家中病逝,享年57岁,遗下妻子Julia Cahill和三名女儿。
刘威廉(Willim George O’Chee, 1965-),简称Bill O’Chee,1965年6月19日出生于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Gold Coast)。他的曾祖父于1885年从广东香山到澳洲淘金,他的祖父刘欧志(Lau O’Chee)于1895年16岁时也到了澳洲淘金。祖父于二十岁时回到香山结婚,生下他的父亲刘庆桑(William O’Chee,1928-)等共三子和四女,刘庆桑在4岁时随亲戚来到澳洲,在澳洲长大 並受教育,同爱尔兰、瑞典混血的Terri结婚,生下威廉和其弟妹各一,都以祖父之名O’Chee(欧志)为姓氏。
刘威廉的英文姓氏O’Chee可能是他祖父在入境时,用乡音报出姓名,被把姓当做名,又把名字爱尔兰化,使人看起来好像他是道地的爱尔兰裔,如O’Neil, O’Brien等等,但其实他是一位有一半华人血统的混血儿,会讲英语和少许香山方言隆都话。他在昆士兰州的首府布里斯本(Brisbane)的公立学校求学,9岁时获演讲比赛冠军,又曾多次代表昆州参加辩论比赛,並获澳洲辩论冠军。15岁时他便加入澳洲国家党(National Party of Australia),高中毕业後,获奖学金往英国伦敦一间私立学院进修,不久又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修读法律,他在1987年22岁时毕业,获荣誉法律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在课馀任划艇 队教练,曾代表牛津大学参加一年一度的划艇比赛,对抗剑桥大学。返澳後他在一家大投资银行任法律顾问,1989年24岁时因填补一位辞职的国家党联邦上议员的遗缺而成为代表昆士兰州的联邦上议员,成为澳洲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上议员(参议员),並在1990年7月1日上任,他坚决支持澳洲的多民族多元文化政策。在参政之馀,他在首都堪培拉还担任划船教练,也曾多次代表澳洲参加国际划艇赛。同时,在雪橇滑雪(bobsleigh)、俯式冰橇(Skeleton)、无舵雪橇(luge)等世界锦标赛中,他都取得很好的个人成绩,堪称文武双全。他在1993年当选连任,但在接着的1998年大选中落选,任职至1999年6月30日,卸任後退出政坛。别的联邦上议院议员们都是在年老时退出政坛,所以究竟他们的退休金有多优厚,没人去留意,可是刘威廉年仅34岁就退出,九年的议会生涯,终其一生,每年可领取45,000澳元的退休金,经媒体报导後,曾经引起社会上的一片哄动。
陈之彬(Tsebin Tchen, 1941-),祖籍中国江苏省的扬州市,1941年3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的重庆市,当时刚好是对日抗战时期,因为父亲是国民政府的一位外交官,所以他在1943年2岁时就离开中国,跟随着到许多不同的国家赴任的父亲,1954-56年时到过台湾。他的父亲在1949年後继续当台湾政府派驻在外的外交官,一直到1975年退休後就移民澳洲。陈之彬在1958年17岁时到澳洲读高中,1960年考入雪梨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获得理科学士学位,後来又获得都市计划专业的硕士学位。1966年至1972年在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都市计划部任都市规划员。在《白澳政策》的移民法获得逐步放宽的情况之下,他在1971年取得了澳洲国籍,並在1972年加入了自由党,活跃于墨尔本的华人社区。1973年他转去墨尔本的市政厅工作,1977年进墨尔本市FOOTSCRAY科技学院任讲师。1980年,他转到维多利亚州的房屋厅任经理。1993年,他获自由党党内提名参选代表维州的联邦上议员,排名列第四位,以当年自由党的得票率来看,排在第四位的当选机率微乎其微,结果他落选了,但却成为澳洲首位获提名参选联邦上议员的海外出生亚裔移民。1996年开始,他担任维州反歧视委员会的成员。1998年,他在党内初选赢得了排名列第三位,成功当选代表维州的自由党籍联邦上议员,同时是在中国出生的首位亚裔籍联邦上议员,任期自1999至2005年。不过在準备竞选连任时,他在党内初选时又像前任般被挤出了排名的前三位,结果他退出竞选及在做满任期後退出政坛。
黄英贤(Penelope Ying-Yen Wong, 1968-),简称Penny Wong,1968年11月5日出生于马来西亚联邦沙巴州(Sabah)的首府哥打.京那峇鲁(Kota Kinabalu),又名亚庇(Api)。她的父亲黄义生(Francis Wong)是马来西亚客家裔华人,在1960年代因获得澳洲奖学金,到澳洲留学(1961-67年),成为一名建筑师,並在那裡与她的母亲欧裔澳洲人珍尼.查曼(Jane Chapman)相识、相爱及结婚,婚後回马来西亚生活。1977年,在父母离异後,黄英贤和弟弟Toby随着母亲移民澳洲,定居于南澳州(South Australia)的首府阿德莱德(Adelaide),在那裡学习和成长。1988年,黄英贤加入工党,翌年当选为工党州大会代表。1992年,她在Adelaide大学完成学业,取得文学士和法学士学位,並于1993年取得律师资格。1995年至1996年,她到新南威尔士州,任州政府的林业政策顾问。1996-99年她回到阿德莱德当律师,为一家工会担任法律顾问,在这期间,她在工党内得到了一个州级的领导地位。到了2001年,她赢得党内初选,获提名参选代表南澳州的联邦上议员,排名列第一位,接着在大选中当选,成为首位代表南澳州的工党籍亚裔女性联邦上议员, 2002年7月1日上任。她于2004年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成为澳洲首位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女议员。不过,这並不影响她的仕途,就在不久後的2005年,她被任命为反对党影子内阁负责就业和劳工的部长。2007年11月29日,工党胜出联邦大选,陆克文(Kevin Rudd,1957-)出任总理,黄英贤当选连任,获任命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长,成为澳洲首位华裔部长,也是首位亚裔部长。2010年6月23日,副总理朱莉亞·吉拉德(Julia Gillard,1961-)夺权成功,成为新任总理,接着在7月17日解散国会,同年8月21日赢得大选,继续连任总理,陆克文获任命为外交部长,黄英贤获任命为金融部长。2011年11月,她的同性伴侣在通过友人捐精的情况下为她产下麟儿,成为该孩子的同性父母。2013年6月,她获委任为执政党在联邦上议院的领袖。不久後陆克文又在党内夺权成功,再度成为总理,並在同年9月7日举行联邦大选,可是这次工党被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击败,自由党的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1957-)成为新任总理,黄英贤再次当选连任,並获新任反对党领袖比尔.索顿(Bill Shorten,1967-)继续任命为反对党在联邦上议院的领袖。
王振亚(Zhenya Wang, 1981-),又名Dio Wang,1981年1月20日出生于中国江苏省的南京市,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他在2003年移民到澳洲,在墨尔本大学深造,取得工程结构专业的硕士学位,並于2009年成为澳洲公民。2010年7月起担任西澳州矿产企业Australian Resources的主管。2013年才刚创立的帕尔默联合党(Palmer United Party)的创始人克萊夫.帕尔默(Clive Palmer,1954-)是该公司的大股东,主张反对碳税和矿税,他在2012年初又提升王振亚为总经理,不过由于澳洲矿业近年来正在走下坡路,使该公司的股价大跌,股东们在过去三年裡遭受到了约有36%的损失,但总经理的年薪加上津贴还是超过廿万澳元。2013年9月7日的联邦大选,王振亚获克萊夫.帕尔默提名为代表帕尔默联合党在西澳州的联邦上议院候选人,计票的结果,他仅以些微之差赢得了原属于绿党上议员的席位,可是绿党要求重新计票,在重新点算之後,结果被翻盘变成落选。帕尔默联合党以在重新计票的过程中遗失了1375票为由进行上诉,得到澳洲高等法院裁定,西澳州联邦上议院的12席必须重新投票。2014年4月29日的最後投票结果显示:自由党得6席、工党得3席(少了一席)、绿党2席、帕尔默联合党得1席。王振亚终于当选,在7月1日上任,成为西澳州首位亚裔联邦上议员。至于帕尔默联合党的党魁--克萊夫.帕尔默本人则当选昆士兰州Fairfax选区的联邦下议员。因为执政党(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和反对党(工党、绿党联盟)在联邦上议院的席位都不过半,王振亚和另外五位小党联邦上议员,就成为把持联邦上议院平衡的六人之一。凡是反对党所反对的议案,执政党都必须与他们先进行沟通、谈判,才有可能通过。
总而言之,自从澳大利亚联邦在1901年成立至今,澳洲华人社会先後在不同的五个州,出现了五位联邦参议员,一位是由华人抚养长大的西裔继子、一位是澳洲出生的华澳混血儿、一位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华澳混血儿、两位是在中国出生的华人移民。除此之外,在州级和市级的议会裡,也有为数不少的华人议员,且留待日後逐一罗列。
陸礼强
2014年11月28日 – 于澳洲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