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圃 / 师生投稿

偏见

文 / 赖妮可(高二理孝)2020336

        英国教育学家赫·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曾说:“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那偏见又是什么呢?在心理学上,偏见是指人们基于个体身份而对一个人的情感或态度。这种偏见是没有任何证据,凭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产生。打个比方,对于自己讨厌的人,人们往往对于他的所作所为都会感到厌烦。他的积极发言会被当成是出人风头,他的好心相助会被认为是惺惺作态。但是难道偏见是无法被改变的吗?个体与个体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恶意是无法被消除的吗?其实不然。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提出了“接触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人际接触是减少偏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个体更多地关注他人的独有特征时,便能发觉他人身上的优点,对他们的印象有所改变。虽然“接触假说”不一定能完完全全消除偏见,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个人对别人的偏见。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学会发现别人优点的关键在于要有一颗公平之心,欣赏别人应该是真心的,不带偏见的。”多接触,多了解他人,才能发现他人的优点,才能从他们身上汲取提升自己的能量。

        偏见不一定只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会产生偏见。马来西亚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里,族群之间不免会产生偏见。有研究指出华人在购买房子时会询问中介附近都是什么族群居住。若是印度族群,华人都会倾向购买远离他们的房子。他们会下意识觉得印度人是成天大吵大闹,不干净、不卫生的。这种偏见和刻板印象往往是老一辈灌输给我们的。因此,父母的教育也是减少偏见的一种方法。父母应当正确引导孩子,告诉他们形形色色的人存在于各个群体中,不要因为他人的肤色、性取向或年龄而对他人以不公正的眼光贸然作出判断,以避免社会上族群间相互歧视的现象产生。

        有时候,偏见的产生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判断,也是来自于周遭的流言蜚语。对于我们不熟悉的人,往往会听取别人对他的评价,从他人的口中了解某个人,而对这个人的个性、脾气等下“定义”。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轻易被牵着鼻子走,以减少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别被偏见蒙蔽了澄澈的双眼,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某个人或某件事,把彼此放在平等的平行线,就会发现那个人或许没有那么糟糕,那件事或许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