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简介

没有月光的月光曲~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文 / 谢锡福老师整理

        在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非《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The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Op. 27, No. 2,俗称《月光奏鸣曲》)莫属;但贝多芬当年写这首作品时,其实与月光并无关系,而过去一些华文课本所选的《月光曲》故事是假的。

        1801年,贝多芬在维也纳认识了一位少女茱丽叶塔(Giulietta Guicciardi),她起初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之后贝多芬被少女的气质所吸引,这首知名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便是献给茱丽叶塔的诉情之作。

        此曲于1801年创作完成,1802年出版,当初只是一首形式上略有突破的奏鸣曲,并没有“月光”的别称,却因旋律动听而广受欢迎。直到三十年后,德国诗人雷尔施塔布(H.F.L.Rellstab)听过此曲第一乐章后表示:“犹如置身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湖面的摇荡小船上一般。”自此,“月光”之别称不胫而走。

        一般奏鸣曲以快板开始,而《月光奏鸣曲》以慢板开始,贝多芬自己称为“Quasi una Fantasia”(意大利语),就是“像一首幻想曲的奏鸣曲”。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赞为“新约圣经”,而“旧约圣经”则是指巴赫的四十八首平均律。贝多芬曾说:“为什么大家老是喜欢听我这一首,我的其他奏鸣曲也很好啊!” ■

▲ 刘岠渭教授简介

刘岠渭教授曾任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研究所所长,是两岸三地取得维也纳大学西洋音乐史博士学位之第一人。

他以爱乐者的角度切入,融入音乐史学者的专业观点和广博视野,分享的内容兼具理性与感性;独创一格的讲解形式,将音乐欣赏的方法与观念传递给爱乐者,打造一场又一场深入浅出的音乐欣赏讲座,对于华人世界的音乐美感教育贡献卓著,有“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传教士”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