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读想

新村的故事


文 / 方雯萱(高三理孝)

        班达马兰新村作为马来西亚第二大的新村,也是巴生唯一的新村,承载着由古至今,不仅一个家族的历史,更是成千上万人的故事。班达马兰从一片无人问津的沼泽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如此的蜕变,不仅仅是班达马兰新村的经历,几乎每一个马来西亚的大小新村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

        《雪州誌》杂志中的一篇《回乡青年:把消失的老街拼凑回来》,几番阅读后,重新把我的记忆倒推至新村生活。我不是道地的新村人,但从小在新村长大。我的小学就读于巴生班达马兰A校,每个周末都跟随妈妈回外婆家。我的童年似乎每个时刻都离不开新村。

        许多人为了巴生美食而来到班达马兰新村,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角落让他们能深入了解新村。新村的魅力,在于人间烟火气。从妈妈口中得知,70年代时期,在一个惬意的晚上,外婆家突然燃起熊熊烈火。这是一个由蚊香引发的火灾,在当时新村的屋子都是木板屋,一个小小的火苗便能引起大火。当时外婆家是一间三层楼的木板屋,却在短短的一个晚上夷为平地,几位亲戚还在这场火灾中丧生。自从这场意外之后,邻里之间纷纷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借住,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当时年仅4岁的妈妈每天用两只手撑着自己的头,趴在窗口,一天一天地看新着新家的重建。新村的人不仅让外婆一家子借宿,还集资为他们重建家园。对于妈妈来说,那是一个无法被遗忘且沉甸甸的回忆。外婆家,不仅承载家族的回忆,更是新村人的心意。

新村的特点在于每间屋子都不需要用篱笆围绕,出门时村民们可以不锁门,也不担心会有人入屋偷窃。古朴的街道和邻里之间的情谊让此新村特别有亲切感。傍晚天黑了,万家灯火亮起,每家每户都聚在自家的饭桌上吃饭,有时还会遇到隔壁家上来蹭饭。可见村民们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班达马兰新村与其他新村不同点在于,它没有老式标志性建筑物,大部分为板屋。当进入外婆家前,抬头一看会悬挂着堂号“颖川”,家家户户都挂着不一样的堂号。这是我们认识邻里的方式,既庄重又大方。

        踏进屋子就是熟悉的石灰地,坑坑洼洼的小洞。厨房里有悬挂着的盖菜罩子,墙壁挂上有我们深爱的先人照片,冰箱里有永远没有冰淇淋的冰激凌盒子,还有很多很多细说不出来的各种新村特色。我很喜欢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地方如果老建筑没了,或许就似没了灵魂般的空洞。” 班达马兰没有老式标志性建筑物,新村里每个人的屋子都是标志性建筑物。

        正如一开始所说的“许多人为了巴生美食而来到班达马兰新村,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角落让他们能深入了解新村”。新村吸引人的特点和魅力在于它承载着记忆、保留着文化、延续着新故事。新村,是华人的那股亢进且振奋人心的力量,赋予它新鲜的生命力。

        新村见证了家族的兴起和没落,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几代人的汗血和回忆。然而城市的兴起,让许多年轻人奔向往琼楼玉宇的城市生活,殊不知在平凡无奇的新村里,藏着最惬意的生活和最踏实的幸福。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年轻人,多回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