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漢堡--割包

Post date: Mar 5, 2017 11:04:40 AM

「割包」,臺灣話讀作「刈包」。「刈包」一種發源自大陸福州的小吃。是以長橢圓扁形麵糰皮,對折起來包覆餡料的食物,傳統上的餡料通常不外片狀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這幾樣,在台灣亦被稱作虎咬豬。割包在台灣同時也是尾牙的應景食物。

尾牙吃刈包事實上有兩種涵義:

1.「刈包」,是用一個長得像錢包的饅頭,裡面夾一大塊滷肉、酸菜、花生糖粉,還有香菜,因其形狀像一個飽滿的錢包,取其財富滿足的喻意。尾牙吃刈包,象徵來年發大財。錢包滿滿用不完。

2.「刈包」形相上象徵老虎的嘴型,從外形上看就好像老虎咬著一塊豬肉,所以又叫做「虎咬豬」。在尾牙時吃「虎咬豬」,象徵意義就是將一整年不好的全部把它吃掉,煙消雲散,迎接來年事事順利。小朋友,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