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紋尖粉

Appias indra aristoxemus Fruhstorfer, 1908

  1. 命名由來:由於本屬的種類前翅尖端皆較細長,故稱為尖粉蝶屬;本種後翅腹面有黑灰色的雲狀斑紋,此特徵稱為雲紋尖粉蝶。

  2.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於有遮蔽的森林邊緣、溪流沿岸活動飛翔敏捷,好訪花。雄蝶常成列飛行、追逐,並且會聚集在溼地

  3.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佈於臺灣本島中、南部海拔3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因其具有長距離遷飛行為,故有時會出現在北台灣及高海拔地區;龜山島、蘭嶼也有紀錄。

  4. 雄雌分辨雌蝶翅面黑褐色斑紋較發達,尤其是後翅;雄蝶腹端的腹面中央有淺褐色毛束,雌蝶則無。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分布的尖粉蝶屬蝶種中,僅本種後翅腹面有黑灰色的雲狀斑紋

  6. 主植物:大戟科鐵色臺灣假黃楊,取食部位為新芽、幼葉。



  • 附記一:本種模式標本採集自Darjeeling(印度大吉嶺),英國昆蟲學家Frederic Moore(1830-1907)命名。本亞種模式標本雄蝶1隻於1907年5月11日採集自Kagi(今嘉義)由德國昆蟲學家Hans Fruhstorfer(1866-1922)於1908年命名。

  • 附記二:本種成蝶主要發生期在春、夏季,特別是在夏季大發生時,如在臺東山區的溪谷可觀察到眾多雄蝶群聚在溪谷吸水,還可觀察到雄蝶一隻隻排列沿著溪床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