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珠鳳蝶

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interposita(Fruhstorfer, 1904)

  1.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紅紋鳳蝶」,但除了本種以外,尚有數種鳳蝶翅面也有近似的紅斑紋。依照本種後翅外緣環繞桃紅色圓形斑紋的特徵,稱本種為紅珠鳳蝶。

  2. 習性:一年多世代,全年可見,但在較冷的地方冬季以蛹態越冬。成蝶偏好在陽光充足的環境活動。飛翔緩慢,好訪花。

  3.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500公尺以下山區,但海拔較高地區亦偶可見。此外,紅珠鳳蝶過去本是主要分在本島東部、南部的熱帶蝶種,現已分佈全臺,可能是隨著種植許多馬兜鈴科植物的蝴蝶園在全臺到處設立,或許本來目的可能是想吸引保育類的黃裳鳳蝶,但卻常先吸引到紅珠鳳蝶,因紅珠鳳蝶體型小,食物所需較少而生長也快,一個世代時間比相同生態區位的蝶種要短,因此繁殖速度較快,在化為成蝶溢出蝴蝶園之後,便可能會排擠到當地野外同樣取食馬兜鈴科植物的多姿麝鳳蝶長尾麝鳳蝶,且因牠們體型較大、所需食物較多、生長速度也較慢,在競爭能力較弱的情況下,族群數量可能就受到影響。

  4. 雄雌分辨雌蝶翅色底色較淺,桃紅色斑紋也較淡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外觀較相似的蝶種為多姿麝鳳蝶,但多姿麝鳳蝶後翅的尾突內有紅斑。此外,玉帶鳳蝶雌蝶紅斑型被視為是擬態本種,但本種軀體為紅色、後翅外緣紅斑較圓。

  6. 寄主植物:馬兜鈴科港口馬兜鈴臺灣馬兜鈴瓜葉馬兜鈴蜂窩馬兜鈴,亦可利用栽培的煙斗花藤


  • :本種由丹麥動物學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1745-1808)於1775年命名,模式產地在印度。本亞種由德國昆蟲學家Hans Fruhstorfer(1866-1922)於1904年命名,模式標本雌蝶1隻採集自Lu-Chu(可能是今高雄路竹區)

  • 以馬兜鈴科為食的幼蟲體內累積了不少攝食寄主植物後留下的馬兜鈴酸,馬兜鈴酸會讓脊椎動物(如鳥類)的腎臟受損,因而此類天敵便會避免取食以此類植物為食的蝶種。在幼生期時取食馬兜鈴科的鳳蝶共同特色便是成蝶的軀體底色為紅色或黃色臺灣地區的種類包含了黃裳鳳蝶珠光裳鳳蝶曙鳳蝶多姿麝鳳蝶長尾麝鳳蝶麝鳳蝶、紅珠鳳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