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色黃蝶

Eurema andersoni godana(Fruhstorfer, 1910)

  1. 命名由來:由於本屬種類翅面主要呈黃色,故稱為黃蝶屬;本種翅膀色調為淡黃色,本屬其他蝶種則是濃黃色,以此特徵稱為淡色黃蝶。

  2.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具有遮蔽的林間、林緣等環境飛行活潑,好訪花雄蝶會群聚濕地吸水。

  3.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綠島也有紀錄。

  4. 雄雌分辨雄蝶前翅腹面於中室後緣之CuA脈有一白色線型性標,雌蝶缺乏性標且前翅背面前緣缺乏雄蝶具有的黑褐色條紋

  5. 外觀近似種:與其他臺灣產黃蝶屬種類相比,本種前翅翅腹中室內僅有1枚黑褐色細紋,且後翅翅腹有波浪狀黑褐色紋。

  6. 主植物:鼠李科之翼核木光果翼核木


  • 附記一:本種英國昆蟲學家Frederic Moore(1830-1907)於1886年命名,種小名乃感謝模式標本採集者、蘇格蘭解剖學家暨動物學家John Anderson(1833-1900),模式標本雄雌蝶一對採集自緬甸本亞種由德國昆蟲學家Hans Fruhstorfer(1866-1922)於1910年命名,模式標本採集自臺灣

  • 附記二:臺灣產黃蝶屬種類共有7種,張保信先生(1932-1992)在其著作「台灣蝴蝶鑑定指南」提到,本屬可由雄蝶性標有無及所在位置分成三群:星黃蝶群(無性標)、角翅黃蝶群(前翅腹面CuA2室上、後翅背面Sc+R1室上)、黃蝶群(前翅腹面中室後緣之CuA脈上)。本種則分類在黃蝶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