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翅絨弄蝶

Hasora chromus chromus(Cramer,【1780】)

  1.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為「沖繩絨毛弄蝶」,因當時日籍學者命名時,在日本領土僅出現於沖繩島,但本種並非沖繩島特有種,模式產地也不在沖繩,故以沖繩為名並不合適。
    本屬種類身體及翅膀基部有明顯細長鱗毛,使翅膀呈絨布質感因此稱為絨弄蝶屬;相較於近似種圓翅絨弄蝶,本種前翅頂角處角度較尖,以此特徵將本種取名為尖翅絨弄蝶。

  2.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飛行快速,好訪花。成蝶好於黃昏、陰天時活動。

  3.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及離島之平地至海拔500公尺以下地區。

  4. 雄雌分辨雄蝶前翅翅背有灰褐色線狀性標,雌蝶無性標且於前翅翅中央有兩枚黃白色弦月紋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與本種外觀相近的蝶種為圓翅絨弄蝶,本種前翅頂角處角度較尖,且圓翅絨弄蝶翅背基部之長毛不像本種帶有綠色色調。

  6. 寄主植物:豆科之水黃皮


  • 附記:原先尖翅絨弄蝶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沿海及離島有水黃皮生長的地方,並以南部海濱較多,但隨著水黃皮被作為行道樹四處栽種後,尖翅絨弄蝶棲息地也因此擴大至都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