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星灰蝶
Megisba malaya sikkima Moore, 1884
命名由來:本屬種類翅膀腹面的黑色斑點數量多且分散,成星羅棋布的模樣,因此取名為黑星灰蝶屬;本種為黑星灰蝶屬的模式種,故以屬的中文名稱命名。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全年可見,但北台灣及中海拔山區冬季少見,偏好於闊葉林之林緣、樹梢、林道等明亮環境活動,飛行活潑,有訪花習性。雄蝶會至溼地吸水。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5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龜山島、蘭嶼也有分布。
雄雌分辨:雌蝶翅背白紋通常較雄蝶發達、前翅外緣較突出。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與本種較為類似的種類都沒有本種後翅CuA2脈末端的尾突。
寄主植物:大戟科之野桐、白匏子、扛香藤、血桐;鼠李科之桶鉤藤;無患子科之止宮樹;大麻科之山黃麻等。利用部位主要為花及花苞,有時也利用新芽、幼葉。
附記一:本種由美國醫師暨博物學家Thomas Horsfield(1773-1859)於1828年命名,模式產地在爪哇。本亞種由英國昆蟲學家Frederic Moore(1830-1907)於1884年命名,模式產地在Sikkim(今印度錫金邦)。
附記二:本種族群數量波動明顯,夏、秋季時成蝶數量明顯增加,低海拔的溪流、潮濕地面可見到數十隻個體群聚吸水,這與寄主植物的物候息息相關,幼蟲吃的花苞只有在夏、秋兩季才有,冬季則因幼生期食物較少,族群數量也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