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蝶

Pelopidas mathias oberthueri Evans, 1937

  1. 命名由來:本屬蝶種翅底色呈褐色,以此特徵稱本屬為褐弄蝶屬;本種於世界分佈遼闊,包含東洋區、澳洲區北部、非洲區、古北區的日本,且在許多地區是常見的種類,做為褐弄蝶屬代表種相當合適,故以屬的中文名稱命名。

  2. 習性一年多世代,飛行活潑,有訪花習性。

  3. 分布:在臺灣本島主要分布於平地至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中海拔山區,龜山島、綠島、馬祖地區亦有發現。

  4. 雄雌分辨雄蝶於前翅翅背有CuA2室有灰色斜線性性標,雌蝶於該處則由兩黃白色斑點取代。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較類似的種類為尖翅褐弄蝶。但尖翅褐弄蝶雄蝶性標較短,由前翅中室內2個小白斑的假想延伸線若能穿過性標,則為本種雄蝶 ,不穿過則為尖翅褐弄蝶雄蝶;若假想延伸若接近CuA2之白斑則為本種雌蝶,若較遠離則為尖翅褐弄蝶雌蝶。

  6. 主植物:禾本科之鋪地黍大黍細毛鴨嘴草等。


  • 附記一:在翅底色為褐色的弄蝶中,僅本屬蝶種於後翅腹面中室會有一個白色小斑點,此為與其他褐色系弄蝶辨識的重點之一。

  • 附記二:在大多數同時分佈本種和尖翅褐弄蝶的地區,褐弄蝶的數量上皆比尖翅褐弄蝶佔優勢,但在臺灣地區,褐弄蝶數量反而較尖翅褐弄蝶少。本種過去一直被認為是稀有的蝴蝶,近年來才有較多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