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鳳蝶

Papilio protenor protenor Cramer,【1775

  1. 命名由來:本種翅膀大部分為黑色,少有其他顏色斑紋,故稱為黑鳳蝶。

  2. 習性:一年多世代,冬季通常以蛹態滯育。好訪花,雄蝶會至溼地吸水。

  3. 在臺灣地區廣泛分布於臺灣本島平地至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於都市近郊步道、果園等環境都很容易見到。蘭嶼、綠島、龜山島、澎湖亦有紀錄。

  4. 雄雌分辨雄蝶於後翅翅背之前緣處有一條黃白色條斑紋,雌蝶則無

  5. 外觀近似種:與臺灣產其他後翅腹有紅斑的鳳蝶比較,黑鳳蝶翅膀基部沒有紅斑(與大鳳蝶比較)後翅翅腹紅斑非網狀(灣鳳蝶比較)後翅沒有尾突也沒有白斑(與白紋鳳蝶比較)。

  6. 寄主植物:黑鳳蝶為臺灣以芸香科為寄主植物的鳳蝶中,食性最廣的蝶種,除了栽培種的芸香科如柑橘屬植物外,賊仔樹雙面刺食茱萸飛龍掌血石苓舅烏柑仔胡椒木刺花椒藤花椒秦椒翼柄花椒山黃皮臺灣黃蘗阿里山茵芋等植物也能取食。


  • 附記:黑鳳蝶廣泛分佈於東亞,於日本區分為兩個亞種,北方亞種後翅有長尾突,分佈於沖繩至八重山群島之間的南方亞種有短突,臺灣地區的族群則沒有尾突,但2004年時曾於龜山島發現有短突的個體,經徐堉峰教授鑑定後認為是來自八重山群島的黑鳳蝶亞種迷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