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粉蝶

Prioneris thestylis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3

  1. 命名由來:本屬雄蝶前翅前緣有鋸齒狀構造,以此特徵稱為鋸粉蝶屬;本種為本屬的模式種,因此以屬的中文名稱命名。

  2.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多於森林邊緣、溪流沿岸活動飛翔快速,好訪花雄蝶群聚濕地吸水。

  3.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佈於臺灣本島中、南部海拔100~1500公尺之低、中海拔區,北部地區偶爾可見到。

  4. 雄雌分辨雌蝶翅背的黑褐色斑紋較發達;雄蝶前翅前緣有鋸齒狀構造,雌蝶則無。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沒有類似的種類。本種為臺灣產粉蝶中體型第二大的種類(僅次於橙端粉蝶)。

  6. 主植物:山柑科毛瓣蝴蝶木


  • 附記一:本種由英國昆蟲學家暨鳥類學家Edward Doubleday(1811-1849)於1842年命名,模式產地位於北印度。本亞種模式標本雄蝶1隻於1902920日採集自Takau(今高雄),由德國昆蟲學家Hans Fruhstorfer(1866-1922)於1903年命名。

  • 附記二:雖在本島北部偶可觀察到鋸粉蝶,但本島北部並無毛瓣蝴蝶木,且若以魚木餵養幼蟲,不僅會攝食,並可順利化蛹、羽化,推測在北部可能是以魚木為寄主植物,只是尚未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