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邊橙斑弄蝶

Telicota ohar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11

  1.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為「竹紅弄蝶」,但本種幼蟲並不以竹亞科植物為食,反而是其同屬種類竹橙斑弄蝶幼蟲才以竹亞科植物為寄主
    本屬蝶種翅底色為黑褐色,翅面上有橙黃色斑紋,以此特徵稱為橙斑弄蝶屬;本種前翅背面外緣的黑褐色邊在同屬蝶種中最寬,故稱為寬邊橙斑弄蝶。

  2.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好於林緣、道路旁遮陰處活動好訪花,雄蝶有領域行為。

  3.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平地至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山區,龜山島、金門、馬祖亦有紀錄。

  4. 雄雌分辨雄蝶前翅背面有位於翅中央之灰色線型性標,雌蝶則無;此外,雌蝶前翅前緣之黃斑較不發達。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同屬蝶種外觀都略為相似,但本種前翅外緣黑邊特別寬、雄蝶前翅黃色斑帶不沿翅脈向外做放射狀延伸(竹橙斑弄蝶熱帶橙斑弄蝶之雄蝶於此處則有放射狀黃斑)。

  6. 主植物:禾本科棕葉狗尾草象草鋪地黍等。


  • 附記一:本種由Plötz於1883年命名,模式產地在澳洲。本亞種模式標本雄雌蝶數隻於1908年7月採集自Chip Chip(今南投縣集集鎮),由德國昆蟲學家Hans Fruhstorfer(1866-1922)於1911年命名

  • 附記二:黃斑弄蝶屬Potanthus橙斑弄蝶屬Telicota的種類外觀相近,不過黃斑弄蝶屬種類的體長大約是橙斑弄蝶屬種類的2/3;橙斑弄蝶屬的翅型感覺較狹長;此外斑紋的關鍵差異在於黃斑弄蝶屬後翅背面Rs室上有黃斑,而橙斑弄蝶屬此處無黃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