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尖粉

Appias lyncida eleonora(Boisduval, 1836)

  1.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為「臺灣粉蝶」,因在二戰之前,日本領土包含臺灣,對當時的日本學者來說,本種在日本領土中只分布於臺灣,因此命名時冠以臺灣,但本種並非臺灣特有種,以臺灣稱之並不合適。
    由於本屬的種類前翅尖端皆較細長,故稱為尖粉蝶屬;本種雌、雄蝶外型不同,以此特徵稱之為異色粉蝶。

  2.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闊葉林周遭之林緣、荒地、溪床等環境活動飛翔迅速,好訪花雄蝶常聚集濕地吸水

  3.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5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區,龜山島,蘭嶼也有紀錄。

  4. 雄雌分辨雌蝶翅面黑褐色斑紋較發達;雄蝶腹端的腹面中央有淺褐色毛束,雌蝶則無。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沒有類似的種類。

  6. 主植物:山柑科魚木小刺山柑多花山柑山柑等,取食部位主要是新芽、嫩葉。葉片較柔軟的寄主植物如魚木,則成熟葉亦可取食。


  • 附記:北臺灣常見的山柑科植物為魚木,利用魚木作為寄主植物的三種粉蝶幼蟲被蝶友稱為「魚木三寶」,依體型大到小分別為橙端粉蝶、異色尖粉蝶、纖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