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列藍灰蝶
Zizina otis riukuensis(Matsumura, 1929)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小小灰蝶」,本種體型甚小,但有數種灰蝶與本種體型相仿或甚至更小,如迷你藍灰蝶。
相較於藍灰蝶屬Zizeeria、迷你藍灰蝶屬Zizula種類的翅腹亞外緣的灰黑色斑點排列成弧形,本屬蝶種後翅腹面Rs室的灰黑色斑點向基部偏移,以致出現類似折角的特徵,以此特徵稱為折列藍灰蝶屬;本種為本屬的模式種,因此以屬的中文名稱命名。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出現在日照充足、無遮蔽的草地、荒地、道路旁等開闊的環境,在農地、都市等干擾程度高的環境也可見到。好訪花,常在離地不高的範圍飛行。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佈於臺灣本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地區,蘭嶼、綠島、澎湖、龜山島、彭佳嶼亦有分布。金門、馬祖、東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族群則為承名亞種。
雄雌分辨:雄蝶翅背呈紫藍色,雌蝶翅背的藍色斑紋僅位於翅背內側。
外觀近似種:利用本種後翅腹面Rs室的灰黑色斑點向基部偏移的特徵,便可以與其他藍灰蝶亞科之蝶種辨別。
寄主植物:豆科之蠅翼草、假地豆、穗花木藍、三葉木藍等。利用部位主要為花穗,有時也利用幼葉。本種寄主最容易見到的是公園綠地、學校草坪常見的蠅翼草,因其多混雜在禾本科植物間,平貼地表生長的習性讓蠅翼草在除草時不容易受到傷害,當雨水充足、氣溫合宜時,蠅翼草會開出粉紫紅色的小花,花苞正是折列藍灰蝶雌蝶喜愛產卵的位置。
附記一:本種由丹麥動物學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1745-1808)於1787年命名,模式產地在中國。本亞種模式標本雄蝶1隻由日本昆蟲標本商高椋悌吉(Teikichi Takamuku, 1875-1930)採集自Okinawa(今日本沖繩縣),由日本昆蟲學先驅松村松年(Shōnen Matsumura,1872-1960)於1929年命名。高椋悌吉資料請參見頁面Hans Sauters&Hans Fruhstorfer。
附記二:本種在不同季節的外觀因環境多型性而有所差異。相較於高溫型(雨季型)個體,低溫型(乾季型)個體翅腹底色較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