蛺蝶

Nymphalis xanthomelas formosana(Matsumura, 1925

  1. 命名由來:屬為蛺蝶科的模式屬,因此稱本屬為蛺蝶屬本種翅膀面底色為暗紅色,緋為暗紅色之意,故稱本種為緋蛺蝶。

  2. 習性一年一世代,以成蝶態休眠越冬,越冬個體於早春出現,隨即產卵,孵化的幼蟲充分成長、化蛹後於初夏羽化,活動月餘後即行休眠消失無蹤。成蝶偏好出現於林緣、林道等陽光充足的環境,好訪花、吸食腐果、樹液。

  3.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3000公尺以下之低至高海拔地區

  4. 雄雌分辨雌、雄蝶斑紋雷同,難以分辨。

  5. 外觀近似種:本種與鉤蛺蝶屬種類外觀略為相似,不過本種後翅腹面無鉤蛺蝶屬蝶種之銀白色鉤型紋。

  6. 主植物:榆科的櫸木


  • 附記:本種由德國動物學家Eugen Johann Christoph Esper(1842-1810)於1781年命名,模式產地在奧地利。本亞種模式標本雄蝶1隻採集自Horisha(今南投縣埔里鎮)由日本昆蟲學先驅松村松年(Shōnen Matsumura,1872-1960)於1925年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