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色帶蛺蝶

Athyma cama zoroastres Butler, 1877

  1.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為「臺灣單帶蛺蝶」,本種並非臺灣特有種,所以不宜在名稱中加入「灣」二字,且昔被稱為「單帶蛺蝶」的種類尚有紫單帶蛺蝶」(紫俳線蛺蝶)、「單帶蛺蝶」(異紋帶蛺蝶),雖外觀類似,但卻是分類在線蛺蝶屬帶蛺蝶屬兩個屬別,此名會混淆彼此間的親緣關係。
    依本屬大部分種類都有明顯的白色帶紋之特徵,稱本屬為帶蛺蝶屬;本種雄、雌
    蝶翅膀背面的斑紋顏色不同,因此稱為雙色帶蛺蝶

  2. 習性年多世代,成蝶偏好出現在闊葉林周遭稜線、崩塌地、林緣等較明亮乾燥的環境,好訪花,也會吸食腐敗物與吸水。幼蟲前期有以絲纏繞糞粒做成棒狀「糞橋」藉以隱藏的習性。

  3.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龜山島也有紀錄。

  4. 雄雌分辨雌蝶翅面數條色帶紋,雄蝶則於翅背中央有一鮮明白帶,其他斑紋減退。

  5. 外觀近似種:與本種雄蝶班紋最類似的種類是異紋帶蛺蝶雄蝶,但本種雄蝶後翅白帶彎曲幅度較大,異紋帶蛺蝶雄蝶則近直線狀;與本種雌蝶翅背斑紋類似之種類如盛蛺蝶屬金環蛺蝶,但這些種類無本種翅腹之白色帶紋。

  6. 主植物:葉下珠科之各種饅頭果屬植物,包括裏白饅頭果菲律賓饅頭果細葉饅頭果等。


  • 附記一:本種英國昆蟲學家Frederic Moore(1830-1907)於1858年命名模式標本採集自Darjeeling(今印度大吉嶺)本亞種與幻蛺蝶ssp.kezia、和圓翅紫斑蝶spp. hobsoni 均由英國昆蟲學家、蜘蛛學家暨鳥類學家Arthur Gardiner Butler(1844-1925)於1877年同篇報告命名,模式標本由英國駐臺海關官員Herbert Elgar Hobson(1844-1922)採集自臺灣北部。

  • 附記二:孵化後幼蟲爬至葉緣啃食葉片,並收集自己排出的糞便,吐絲將糞粒黏在葉緣啃食處,糞粒會一顆顆排列成條狀向外延伸,這個由糞粒所構成的蟲巢,又稱為「糞橋」,有利於幼蟲隱蔽體態。臺灣產蝶種中會製作糞橋的種類有:線蛺蝶屬種類、帶蛺蝶屬種類、網絲蛺蝶臺灣絹蛺蝶

  • 附記三:由於幼蟲食性相同,本種有時會與玄珠帶蛺蝶混棲,但玄珠帶蛺蝶偏好較為明亮的棲地,本種則主要棲息在較有遮蔭、潮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