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鉤粉蝶

Gonepteryx taiwana Paravicini, 1913

  1. 命名由來:本屬蝴蝶在前翅頂角處彎曲鉤狀,以此特稱為鉤粉蝶屬種為臺灣特有種,且種小名taiwana臺灣,故稱本種為臺灣鉤粉蝶。

  2. 習性一年一世代,冬季以成蟲休眠過冬,春季起眠之後出來活動的個體翅膀常汙損殘破。成蝶常在溪流、森林邊緣活動,飛行活潑敏捷,好訪花。

  3. 分布:臺灣特有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1000~3000公尺之中、高海拔區。

  4. 雄雌分辨雄蝶前翅背面基部有一片淺黃色斑紋,雌蝶則無。

  5.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的近似種為圓翅鉤粉蝶,本種雄蝶前、後翅背底色相同,而圓翅鉤粉蝶則相異;本種後翅外緣輪廓呈鋸齒狀,圓翅鉤粉蝶則呈圓弧狀。

  6. 主植物:鼠李科之中原氏鼠李小葉鼠李等。


  • 附記:本種由德國昆蟲學家Ludwig Paravicini(1868-1937)於1913年命名,模式標本由德國昆蟲學家暨標本商Hans Sauter(1871-1943)採集自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