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斑灰蝶
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1908
命名由來:本屬種類翅腹底色白色,其上布滿黑色斑點,以此特徵稱本屬為雀斑灰蝶屬;本種過去常稱「白雀斑小灰蝶」,此名是用以形容本種為雀斑灰蝶屬中翅背底色為白色的種類,十分合適,故僅依照簡約原則修正為白雀斑灰蝶。
習性:一年一世代,成蝶主要出現於夏季至秋季6~10月,成蝶飛行活潑,有訪花習性。
分布:臺灣特有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佈於臺灣本島海拔1500~2500公尺之中海拔山區。
雄雌分辨:雌蝶前翅翅背外緣黑邊較雄蝶廣闊,且後翅翅背外緣及亞外緣有明顯的黑色線紋列。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與本種最類似的種類是青雀斑灰蝶,青雀斑灰蝶翅背為青藍色調,且翅腹斑點較本種密集。
寄主植物:早齡幼蟲取龍膽科的臺灣肺形草之花及花苞,幼蟲後期(四齡蟲)棲息於蓬萊家蟻之巢中,以螞蟻幼蟲及蛹為食物。
附記:本種由英國外交官暨業餘昆蟲學家Alfred Ernest Wileman(1860-1929)於1908年命名,模式標本雌蝶2隻由俄國眼科醫師暨業餘昆蟲學家 Arnold Moltrecht(1873-1952)於1908年9月分別採集自海拔8500英尺之Daitō
zan(大塔山)和海拔5025英尺之Jūjimichi(十字路,今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