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蛺蝶
Junonia orithya orithya(Linnaeus, 1758)
命名由來:本屬種類翅膀背面、腹面常有眼狀斑紋,因而命名為眼蛺蝶屬;本種雄蝶翅背有明顯的藍色金屬光澤,故稱青眼蛺蝶。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出現於陽光充足的崩塌地、草地、荒地等開闊環境。通常近地面快速低飛,好訪花。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龜山島、綠島、蘭嶼、澎湖、金門、馬祖亦有紀錄。
雄雌分辨:雌蝶後翅背面眼紋較大,且後翅藍色斑紋並不發達,若有藍色斑紋,則僅見於後翅外側並缺少金屬光澤。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無近似種類。
附記一:本種由擁有「植物學之父」、「生物分類學之父」的尊稱的瑞典學者Carl Linnaeus(1707-1778) 於1758年命名,模式產地在中國廣東。
附記二:臺灣產眼蛺蝶屬的4種成蝶喜好不同明亮度的環境,由亮而暗依序分別為眼蛺蝶、青眼蛺蝶、鱗紋眼蛺蝶、黯眼蛺蝶,而眼紋的大小及顯眼程度也是由明亮的橙色及亮藍色變為淺褐色至黑褐色。
附記三:本種在不同季節的外觀因環境多型性而有所差異,低溫期/乾季個體翅腹面色彩較灰暗、斑紋較模糊。